中医观后感12篇

04-10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大家或多或少都沉迷于优秀的影视作品。影片观后感能为未来观看者提供指引,同时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认真思考在电影里学到了哪些东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篇关于“中医观后感”的好文章,希望您读完后能有所启发!

中医观后感 篇1

一楼“中医脉诊十讲”从一开始就对中医脉诊持非常怀疑的态度,经参考证明,中医脉诊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甚至从西方医学理论的角度。

尤其是「第四讲桡骨动脉分主脏腑的不合理」更直接否定了“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我节录该讲之小结,如下:

说来说去,强以一条动脉分主脏腑的理论,上不宗《内经》,下难符科学,凭空臆说,仍不离五行往复,无论于古于今,稍微明理者,都不足置辨,即以古还今,请看几辈古人的批评罢!

李时珍《濒湖脉学》:“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若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吴草芦文集》:“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

肺为气所出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

王正宗《难经疏义》:“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沈,脾在中州之说,王叔和独守寸关尺分部位,以测五脏六腑之脉者,非也。”

李、吴、王的说法,固然不尽如人意,然而他们都不信任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这一点是正确的。

在本版(**医论坛)的讨论中“通往上工之路---古脉法整理与研究(上)”也有一样的引述!

遗憾的是我在《濒湖脉学》里找不到任应秋先生所引用的内容,想必任先生所使用的书可能是较不流通的版本吧?!烦请有读过这版本的朋友,告知一下,长长见识也好。

另外,我在中医瑰宝苑里,看到一篇脉诊经验交流座谈的内容,其中“脉诊学的宝藏”作者:萧熙,我节录一部分,如下:

四、关于脉学的反对论者

在前人的书籍里面,也有人持反对的论调来非难脉学。这个问题应该如何来看待它呢?我看:

唯脉学论者给予他以一些适当的批判,是合乎“情理之常”的。但是对于无视和蔑视脉学的谰言,则应有所区别。对脉诊学在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持坚持态度的人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文字之医,经验少,只晓得做文献资料整理和编辑的工作。一种是不肯去细心体会,这种人在脉上摸来摸去,一辈子摸不到什么东西。由于他个人摸不着,便说“切而知之”或据脉论症和据脉议药是靠不住的,甚至反口诋之为江湖术。

这种人除一般的几个显而易见的脉象外,根本不承认什么叫脉学。他的毛病主要是既不虚心研索,又未曾得到师傅口授,以致摸不着窍门。因而在治理奇难大症方面,往往把捉不定,或竟望望然而去之。

龙君由先生说:“学医者,每多药性不熟,脉理不精。果能心如明镜,洞悉某药与某病相称,某脉与某症相应,则治病自不难矣”。

可见“心必精脉”,是和熟悉药性同样重要的。

好几位老先生和在座的几位前辈,对任应秋先生的脉学研究十讲有意见,关于脉学方面的见仁见智,当然很难强人所同。但把祖国医学的精华部分之一的脉诊,全盘否定;认为看脉知病是医生像煞有介事的故弄玄虚,属于欺人之谈,从而对于医生在临床上聚精会神诊脉的工作态度,加以歪曲的夸张和丑化,这一点对所著十讲一书的价值是十分叫人惋惜的。任先生是我的后期同学,渊博精勤,也可能在脉学上有他的真知灼见,“则非余之所敢知”。

这里,纯然是就学术方面来谈脉诊,对事不对人。

上文中暗指任应秋先生是属于“文字之医,经验少,只晓得做文献资料整理和编辑的工作”的人,难怪他着的“中医脉学十讲”,不管我怎么看都觉得很别扭,讲脉学却又否定脉学,这不很奇怪吗?

我比较好奇的是,如果只有几个人写书说“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是胡说八道,那又为何大多数医者皆乐以“寸关尺”为诊呢?相反,如果写这本书的人根本不懂脉诊,他自然会鄙视脉诊,也不会相信有这么神奇的诊断!所以“假设性”的结论就是,绝大多数人不会脉诊,而大多数人的自我陶醉,以为自己会脉诊,少数人觉醒“既然大家都不会脉诊”,可见脉诊是假的!

又有极少数的人以“科学”观点来检视脉诊,只要科学讲不通的地方,就是伪科学,不足采信。

如果去除“医疗检查仪器”,照理来说,中医会比西医更厉害些,尤其是中医多了个脉诊,这是西医稍微欠缺的地方。

但事实上,根据我十多年的患者经验,中西医基本上没有区别。都是会诊开的药。至于脉诊方面,坦白说,我所知道的“有执照医师”,几乎没有一位会把脉的,他们大都只是“演戏”给病人瞧瞧而已,根本无法从脉象里面知道什么。

有时候,我总觉得医生反而被病人牵着鼻子走,也就是当病人主诉哪儿不舒服,哪儿有些疼,医师就往**去诊,所以按症(按病人指示)开药的医师大有人在。

我对于中医脉诊有亲身经历,我十分确信可以仅凭“寸关尺”诊断出病情。可惜,这些医师并没有“正式的医师执照”,但他们诊断的方法,确实比“教育体系下”的医师强很多,单单以脉诊来说,就可以凭脉断病,而病人的问诊,实际上就显得有点多余了!若想跟他们学***脉诊,他们大多不愿意教,都推说书上都有写,自己去研究即可...

等语。我也是因为中医脉诊的神奇,才会对中医的诊疗有兴趣,自己买书学***,很不幸的买到「中医脉学十讲」这种书,说穿了,对中医的脉诊学***帮助也无,反而会让人感到厌恶!

幸运的是,购买任应秋先生的《中医脉诊学十讲》只是一件好事。根据他的学习能力,恐怕其他相关的作品也差不多。如果我再不幸地读他的书,恐怕连学习中医的兴趣都会彻底瓦解。

在我读过「中医脉学十讲」之后,我的感觉就是,学中医就得用中医的理论来学,若用西医的理论来学中医,就好像是把“阴阳五行”和“相对论”搅和在一起,毕竟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科学理论是两码事,这也好像硬是要把“易经八卦”用“计算机概论”来解释一样,很令人费解,也有些不伦不类。

最后,我常听到“发扬中医”的呼声不绝,但实际上扼杀“中医”的人,居然还是“中医”门内人居多,这很令人震惊!从中医药的假药,到用中医药的名义到处行骗。

许多学艺不精的中医,不努力研究诊断之法,反而到处收集xx秘方,然后以某某专家自居。我也常看到许多人在网路上贴所谓的“验方”,甚至还有人以“经方家”自居,想想看,也真的很可怕。

中医不是讲求“辨症论治”、“八纲辩证”吗?怎么反而沦落到使用现成的方剂了呢?若蒙上了,算医术高明,若没蒙上,岂不是害了病人?

这些验方、秘方又是如何开出来的呢?能不能适用于每个人呢?

换句话说,是中医自己不努力研究诊断之法,尤其是脉诊,不从“民间流传”里重新拾起,宁可在“教育体制下”失传,以“文字之医”来教未来的医师,可想见其品质如何了!

人在高位,高处不胜寒,要想让这些学术地位高的人去求教于乡野村夫,恐怕是难上加难...

中医观后感 篇2

整体上是通俗易懂,轻松愉快的风格。较难懂的中医理论知识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并配以文字说明,非常适合广大中医爱好者/初学小白阅读。

以下是个人的私记,没兴趣的千万别看!

读这本书收获真的非常多,而且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病”啊!´ཀ`

1.脾气虚

个人表现:

①上午9-11点脾经运行时,有时我真的会犯困啊!过了这个点就好些了…

②思虑过度,尤其是我这个理科不怎么好的孩子啊Orz逼急了我啥都做得出来啊,除了数学题╭(°A°`)╮

③脾主运化。我照镜子会发现有齿痕,不爱吃东西(脾胃不和)。我瘦的跟monkey似的(ノ°ο°)ノ而且还不高!你懂当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被楼下阿姨猜三年级的感受吗?你懂总坐一二排吃粉笔灰的感受吗?ヾ(༎ຶД༎ຶ)ノ还有我没那么高冷,只是不爱说话(气虚)

2.肾气虚

(当你有兴趣看并看到这里的时候)如果你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时,门在那里,窗户在那里,慢走不送!ᕦ(ò_óˇ)ᕤ

个人表现:

①晚上5-7点肾经运行时发低烧。在我初三的时候这个表现特别明显!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过去了也就没啥事了。

肾气虚的表现,是肾经在用发烧来提醒你。

②先天不足,后天…没怎么注意,大后天也没怎么注意┐(´-`)┌

3.肝阴/血虚

个人表现:

①肝开窍于目。我视力不好啊。多半是熬夜熬的(23:00之后阳气上升,初三有段时间过了这个点就精神些了,忍不住多熬了一会儿刷题…)现在好了,不戴眼镜的感觉:三米开外雌雄同体五米之外六亲不认十米之外人畜不分

②肝藏血!肝血虚的病因:“肾精亏虚、精血不足;脾胃虚弱化源不足;久病耗伤阴虚。”前两点前面有提到不虚才怪,而最后一点“久病耗伤阴虚”…这么说吧,我是一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人。QAQ

脾属土肾属水肝属木

(ง•̀_•́)ง我要考虑栽棵树~

所以说啊,身体不好的孩子(我)要好好学(中)医。

中医观后感 篇3

(3)中药剂型及优点

目前常用的中药剂型有汤剂、丸剂、冲剂、膏剂、酒剂、糖浆剂和注射剂等等,不同剂型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在疾病**时选择合适的剂型,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果。汤剂是中药煎煮去渣后的汤剂。丸剂又称丸药,有蜜丸和水丸两种,在为肠道中吸收缓慢,故常有”丸则缓也“之说,适用于慢性疾病的**。

片剂由粉末和赋料制成。片剂含量准确,服用方便。该颗粒是在浓缩药液后制成的干颗粒。沸水冲泡后形成药水,吸收快。糖浆是由药物和糖制成的水溶剂,适合儿童饮用。

酒剂是将药物浸泡在酒中形成的,具有活络作用。膏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内服者多为滋补性质,外用者多为**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之症。注射剂就是俗称的针剂,常用于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药效发挥迅速,适用于急性病或危重病的**。

(4)中药保存

中药需分门别类进行保存。其次应标明采购日期。再次,要防至药品变质,如发黄、潮解及时丢弃。

(5)中药的煎煮

药物煎煮顺序:先煎煮矿物和贝类药物。质地轻淡,以挥发油为活性成份的药物,应在煎煮后进行。

颗粒较小或产生粘液的药物应煎煮。贵重细料药品应另煎。鹿茸、芦荟、朱砂等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也不宜单煎。应将其作为细粉掺入药液中直接服用。

熬中药的学问:药物煎煮前应使用冷水进行浸泡,是药物变软、细胞壁膨胀,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渗透到水分中然后再进行煎煮。煎煮时的火候分为武火急煎和文火缓煎两种。

武火汤主要用于大多数发散性药物,而文火汤主要用于补益性药物。

煎药用具:一定要使用化学性质稳定的、不与所煎药物其反应的器皿,一般以陶瓷器皿砂锅最佳。如果没有陶瓷器,也可以使用搪瓷和白钢制品,不能使用铜和铁制品。

中医观后感 篇4

摘要:贾谦等所著《中医战略》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它对我国近现代中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了深刻而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诸多困难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制定中医药法规、政策能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医战略;中医西化;中医药立法

贾谦研究员等人所著《中医战略》一书,是一本值得所有关心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包括中医决策者们)认真一读的好书。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等8位著名专家为该书作序,并给予热烈赞扬和充分肯定。如朱良春说:

“我读后深受激励”,“这是为中医呼吁、为中医呐喊、为抢救中医的黄钟大吕,是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号角,是中流砥柱、力挽狂澜的柱石,诸公之举,厥功伟矣”。我认为朱镕基的评论和赞扬不算太多,他们是恰当的。

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呢?好就好在它对我国近现代中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了深入而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窘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尤其是在政策方面。这些认识、对策和建议都是有见地、有启发性和前瞻性的。

笔者认为,该书的第二部分,重新确立中医药的战略地位,是本书的重点,第五部分是本书的重新。作者明确地提出了“重建中医药重要战略地位,实施中医药五大振兴工程”,即:中医药政策法规保护工程;中医药人才工程;中医药科研工程;乡村中医工程;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程。

这几大工程都可谓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到了点子上,均涉及到了解决中医问题的要害。如果能够落实、真正落实、全面落实,将是整个中医药产业的福气,中医药振兴指日可待。然而,这却并非那么容易。

当前。还有一些人仍然坚持要走中医西化的道路,继续要把中医学置于“被审视、被验证、被质疑、被改造的地位”。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他们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评论对中医药立法产生影响。

中医观后感 篇5

中医急诊学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中医急诊学,由任继学、隋殿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全国专家学者历经五载,精心打造的一部中医急诊学权威专著,颇具传统性、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是现代临床的中医急诊学精品。中医急诊医学必须立足于中医急诊理论的指导优势,坚持这一特色,才能完全发挥好中医急诊的临床优势,要赋予中医急诊全新的、符合时代进步特色的理论与临床诊疗技术,力求在某些环节上予以突破,必须坚持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这两大环节,必须立足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创新观念,没有一个良好创新机制的理论必然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学术。由于中医学理论博大精深,用西医的学术观念与研究手段难以诠释清楚,必须把临床疗效提高,要进行中医临床病证诊疗标准的规范化建设,引进国际通用标准,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提高中医急诊的临床疗效,必须继承经典,挖掘整理中医古籍,培育发掘后备人才,要不断扩大中医治疗急症的范围与拓宽其研究领域。坚持特色,紧跟时代。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分为中医急诊学的范畴与发展简史、基础理论、诊断与辨证、治则与治法、病证的调护五章。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所占篇幅极少;下篇各论分为综合急救、内科急诊病证、妇儿科急诊病证、外、骨伤科急诊病证、其他各科病证五章103证。每证分为释名、临床病象、病位、病性与病情、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处理、辨证论治、调护、预防、医案精选、历代医书相关内容选要、古今方剂索引、主要参考书目十四个方面,阐述详尽细致,论理透彻淋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药为主体,不涉及西医。书本精装,结实大方,十六开本,四十二行。语言精练,行文流畅,承前启后,举世无双。当当推荐,功德无量,急诊专著,中医弘扬……

中医观后感 篇6

说到中医,很多人的反应可能是:西医看不好才去看中医。这一普遍的心理,反映出中医在大众心中的地位不高。

前几年,***更是提出的“消灭中医”的口号。不得不承认,中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中医院校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西方医院院校更为严峻。

读完《走近中医》,我对中医有了初步的了解,很庆幸自己能拜读此书。它触发了我中医及其生存状况的思考。下面简单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首先,中医不仅是一个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且是反映中国古代人思维方式的哲学。中医处处体现着辩证和整体的哲学思想。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通过观察、闻、问,确定病因、性质、部位及致病因素与阳性因素的关系。中医在认识疾病的时候,不仅辨病而且辩证,区别“证”的不同,进一步确定不同的治疗方式。例如,感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

西医开的药一般是康泰克、白加黑、泰诺、速效等。经过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它们的作用是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头痛、流鼻涕等症状。西医在治疗感冒时是针对感冒的症状用药,只是为了缓解症状,而不能治愈感冒。感冒在中医上的说法就显得复杂一些。

感冒依据病因可以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风寒感冒的表现有无汗、身痛和流清涕等,常用辛温解表的中成药,如正柴胡饮冲剂。风热感冒的症状有咽喉痛、流鼻涕等,应采用清热利肺的辛凉解毒药,如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等进行治疗。

中医强调提高自身抵抗力,不给外来病原体入侵的机会。因此,在用药时,必须将中药与人体结合起来,而不是集中在病毒或细菌上。

用针灸治疗疾病的人应该有这样一个问题:我显然在这里遭受痛苦。为什么医生在那儿给我针灸?治疗胃痛一个很好的穴位是足三里,它在小腿上。

如果从西医的观点来看,这两个位置根本不搭界。那么针刺足三里这个穴位到底是怎样治疗胃痛的呢?足三里位于“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简单地说,足阳明胃经从头一直到脚。刺激足三里穴,气血会在足阳明的整个胃经中循环,所以它可以连接看似无关的两个部分。

二是中医学不仅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而且把天、地、人结合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医认为,人体有其自身的生命活动规律,这与自然界有关。无论是日月、地理环境、四时气候、早晚,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生理和病理产生重要影响。中医上有个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天的阳气旺盛,人的阳气也达到了四季的高峰,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里是人与环境的结合,利用特定的气候条件来治疗疾病。无病之疗和病之体现了中医注重预防的特点。中医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疾病,而不是仅仅等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才采取措施。

第三,中医很务实,它有独到的实用性。

中医不仅依靠中医治疗疾病,而且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放血等疗法,往往疗效好、价格低。小时候不爱吃药,有时候感冒了就会去刮痧。刮完痧身上热乎乎的,很舒服,很快感冒就好了。

有次看到一个学中医的同学的状态,说她去病房看望亲属,旁边床位有个病人咳嗽不止,她听到了实在觉得心疼,就帮他按揉了一下合谷穴,结果咳嗽马上好很多。住院的病人一定用过止咳药,但效果不太理想。按揉穴位,没有挂水或药物,有如此明显的效果。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严重。老百姓的生活还处在维持生计的水平。条件较差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缺医少药的情况。中医一些疗法的廉价性正好能很好的满足这部分群众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人民的健康状况。

中医并不会因为其价廉而降低疗效。西医在其强力而对抗性的指导思维下,治疗疾病都是通过用药、动手术、放疗等等。目前,在医疗体制和效医的驱动下,一些医生开出了一些昂贵的药品,不仅效果不佳,而且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危害。

有时候面对一种疾病,用尽各种西药还是没治好,中药往往容易被抓住。

上面谈到了中医的思想及其好处,但是目前中医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体系。由于时间长,基本理论都是用古文字记载的,现代人当然比古人更难理解。

中医并不像西医那样说的一清二楚,更多的是基于长期实践的经验。这就要求中医学院的学生要更加冷静,坚定理想,献身学习。目前,社会上有很多打着“中医”旗号的伪中医,一些按摩店等等也使用穴位、经络理论,但是这些人很多根本不了解中医,他们利用群众对中医的不了解而忽悠群众。

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医在群众中的形象。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老百姓对中医的了解太少了。他们生病时首先想到的是向西医求助。**在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和支持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了解中医药。

中医是在古人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中医学体系。它不仅注重治病,而且体现了古人的思维方式。没有中医,古代中国人根本无法战胜疾病,中华民族也无法繁衍到今天。那种认为中医无用,应该消失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群众、社会和**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努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不让中医药逐渐衰落。

中医观后感 篇7

《漫话中医养生》是一本以文字为主,且配以适当漫画形式,将日常养生保健知识娓娓道来的一本书。

文字是主力军,承载着大量的养生知识和信息,而其中穿插的漫画,则幽默、巧妙、恰到好处的将养生知识呈现给大家,有助于让我们能更近一步的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养生知识,且通俗易懂又不乏幽默风趣,让学***更轻松,也让阅读变得更佳愉悦和直观。

不知为何,从小就喜欢中药那股特殊的香气,甚至对很多人都排斥的那苦涩的中药汤汁,我都毫无违和感,甚至喝起来都觉得那么自然平常,并无半分抗拒。

慢慢上了大学,最喜欢的是中医课程,虽然只有一学期的课程,但每节课都是12分的重点和精神,甚至偷偷跑到中医校友那里蹭课。

有了一些最基本的中医相关知识,所以看起这本书来并不费力,**并茂,说看的废寝忘食也不为过,越看越有味道。

该书阐述了中医养生的六大原则,包括饮食养生、日常生活养生、情感养生、运动养生、穴位养生、身体养生等。

其中起居养生中写道《素养》第十六条指出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什么?睡眠养生居然还分春夏秋冬?我一直以来的观念就是早睡早起,尤其是晚上十点之前睡觉,美容又养肝好么?于是乎赶紧细细阅读接下来的展开描述。

春季,万物推陈出新,我们应该早起迎接阳光,散散步或者做做早锻炼,入了夜就睡觉,以顺应春天生发的季侯特点;夏季万物繁荣、生机勃勃,我们应该晚些睡觉,早些起床,活力充沛,多向外宣发体内的阳气,来适应夏天的调养;秋季天气逐渐转凉,要学***的公鸡,早睡早起,从而来缓和秋天肃杀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而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我们也要尽可能得少扰动阳气,早睡晚起,最好等到日出再起,甚至有条件可以"赖个床",避开严寒注意保暖。

原来睡眠也是根据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而相应的变动的,人类只有顺应自然法则,才能更好的存心养性,调养气机,做到修身养性,身正心清。

好吧,我的睡眠时间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

除了睡眠养生,情绪养生也是六大养生之一。

中医“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惧、惊。

七情的顺利表达与脏腑的正常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种情感都有自己的内脏。每种情绪都有两面性。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健康。

恰当的情绪表达有利于气的宣泄和情绪的顺利调节,使情绪得以宣泄,从而缓解相应的精神状态。

所以一旦情绪过度激动,相应的脏腑器官就会受到影响,如喜悲、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这一点自己也深有体会,每次生气,还基本上都是生闷气,完了就觉得胸闷心悸不舒服,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胃疼。

平时生活中,我也是个多思虑的人,碰到事情了更加思虑。

导致第二天醒来舌切迹很深,外加口干口苦……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家人,以后尽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气了适当发泄,闷在心里对身体太不好啦!时间久了可是会影响健康的……

现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亚健康,养生保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

如果你有时间和兴趣,你也可以试试经络养生法!这本书也有详细的介绍。坦中、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涌泉是人体常用的几种保健穴位,可用于灸、针灸、按摩等。

以足三里为例,作为足阳明胃经上重要的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中医谚语有云"艾灸一柱足三里,胜吃一只老母鸡",为感受中医艾灸的疗效,我已接受艾灸理疗三周有余。

从开始的肌表温热之感,一周一到两次,坚持至今,全身上下觉得松快不少!若坚持,定当终身受益!

若要了时当下了,若觅了时无了时。

养生不需斟酌良久,亦不需挑选良辰吉日,活在现今、养在当下,希望大家都能且行且珍惜、且养且健康。

通讯员章杭婷

中医观后感 篇8

杨力的《中医养生》 粗略翻看一遍就爱不释手了,仔细阅读更获益良多,于是做下笔记,以备以后日常生活所用。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多种途径,通过滋补生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一中医学活动。他强调的是“动静结合”,神易动而难静,行易静而难动,故而要两者结合,否则缺一即会伤身。阴阳说里面也有说过,阴成形主静,阳成气主动。

养生还要求凡是都有限度,要适量适度才好,就拿饮食来说,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宜吃太饱,不要吃太咸,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跟“平衡”可谓相得益彰,中医养生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的平衡以免外邪的入侵,可见都是在阴阳平衡的理念之内。

中医养生的根本在于保养精、气、神,从这个方面来说很多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如“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魂;肾藏精,精舍志;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又有几人能解其中味!

中医的魅力就在于此。里面的宝藏是取之不尽的。可值得担忧的是这些宝藏会不会某一天伴随某些人的逝去永远沉入泥土,但是我也相信,就像杨力老师说的“只要还有一个中国人,中医养生就会发展”。为此她在这片领土上不停地辛勤耕耘着,曾出版了《杨力养生巧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心理养生忠告》等作品,我十分之敬佩杨力老师的奉献精神,“只要能让中国人多活十年,宁愿自己少活十年。

”我也乐意传承中华民族沿袭几千年的宝藏,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所爱的人、更多的人减少病痛、带来健康。

中医观后感 篇9

知中医行中医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对于普及中医的图书,在下大略的翻读过有限的几种,但真正引导非专业者进入中医,并能力去陈言、兴趣盎然吸引人们的,毕竟太少了。而甘草医生的这部《知中医行中医》新著,便是少中又少的一部。前些年有唐云的《走近中医》、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以及古人中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江笔花的《笔花医镜》等等都自有其价值,但由于其切入点的不同,通俗程度的不一、执简御繁的把握等等,都使得读之而不易知、或知之不多、或知而不易行。读《知中医行中医》一书,每篇章前,几乎都很容易找到一份提纲要领式的简语,都能一目了然的展现篇章内的框架,一种硬朗的“骨”。而许多类似的书分量很大,但语言晦涩、思维不清、逻辑多歧使得科普工作流于形式。在《知中医行中医》内,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几乎多以例带论,使医理在可具操作的氛围内,直接运用到日常当中,这是该书较为别出心裁的一面。同时,该书较有特色的另一面,便是经络穴位的引入,纠正了大多医著重药轻外治的流弊,使得在有限的空间浓缩了不少颇有价值的分量,也进一步弘扬了“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便错”的古训。在大略的翻读之下,似觉得该书还有一些突出的特点:1、语言简练,表达直接,如“疾病的产生就是因阴阳失衡。阳盛则热、阳虚则寒、阴盛则寒、阴虚则热。”几乎是一言而终。2、文多妙喻,最佳者乃以极普通的“净化水”事件,鲜明、直白又形象的把中西医之间治则,拉开泾渭分明的距离,其用喻之巧拙已是不言自明。从这一意义上说,中西医结合几乎成了门不当户不对式的搭配了。3、对五脏功能以物象类比,使难言之体变得形象鲜活起来。真是寥寥数语,过目不忘。4、行中医部分,由于切近生活,以身边事说,文字少亢长表达,加上作者之切身经验、验案,行文直爽、诚快读之文,倍感亲切。最后,在如今这个乌烟瘴气的时代里,人生如同抛入汪洋中孤舟,稳定、祥和已是彼岸之事,除却教育和住房外,仅高额之医费,就难倒众好汉,况且广大中低收入者……

中医观后感 篇10

一直跟大家说起这本书,就把读后感选了几段,跟各位做个简短的报告。不成文章,请诸位见谅。

中医看病,主动权掌握在谁手里?

母亲是个中医。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面前,把手一伸,母亲便脉诊。摸了左手脉,又摸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这像一场考试。

《问中医几度秋凉》

由此看来,很多时候反倒是病人掌握了主动权。若是中医师说完全不对,恐怕病人会露出古怪的脸色,然后迟疑片刻,转身离去吧!

好的中医师,说得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岂有不愈之理!

到底哪些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

在妇联工作时,有被遗弃的孩子一时不能安置,我就带回家来同女儿放在一起养。大家都说我待弃儿如己出,可我知道是有差别的。区别在于,我对代养的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或给吃,或教东西,或领着玩,都能说出名目来。而对女儿,我却有很多小动作,这些动作从教育角度看,毫无意义,可以说是无聊之举。可是,正是这些无聊之举,才将孩子滋润的像花儿一样。

《问中医几度秋凉》

读到这里,喟叹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前苏联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时候,总是要隐藏自己的教育目的。因为一旦教育目的过于明显,就不是在启发学生,而是灌输知识理论了。这是喟叹一。

真正的教育是影响得来的。言传虽不可缺少,但始终不如身教重要。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灌溉了孩子内心的幼苗,使得这些影响发挥了最强大的力量。这是喟叹二。

如今的家长唯恐唯恐教育得不足,孩子的作业好不容易写完了,家长们还额外布置作业,威逼利诱、好说歹说地让他们听话完成。这些"赤裸裸"的教育目的展现在孩子面前,怎么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呢?试看孩子们写作业拖拖拉拉,慢慢吞吞,不就是他们的无声的抗议么?反正作业写完了还有额外的"父母内容",不如就熬到十点钟,让父母无从下手吧!这是喟叹三。

中医会被取消吗?

女儿说,要灭中医并不容易。有人要取消农历,你认为可能吗?不可能,因为农民种地必须要用农历;有人要取消汉字,你认为可能吗?看看日本、韩国,又大量恢复使用汉字就明白了。只要中国还在,中国的农民还在,农历还在,汉字还在,那么取消中医就只能是痴心妄想。

《问中医几度秋凉》

事实上,中医已经走到了不绝如缕的境地。国家针对"中医"的"医师执照"卡住了很多人。很多基层的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中医师因此无法为百姓服务,何况,第一流年轻人不愿意学中医,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又有几位愿意一辈子从事中医事业呢?

国学和中医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学是热起来了,不过目前仍有点虚。而假如真要深入研究国学,一定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些努力绝不亚于考雅思托福,绝不亚于自学奥林匹克数学,不但要在知识上懂得,还要在习惯上养成,甚至要把种种不善之心一点点扭出血来。如此渐渐会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智慧,便会由衷地赞叹,由衷地喜爱,由衷地想要为这个文化作一点贡献。很多人只是读读经典,穿穿汉服,弹弹古琴,这些固然是好,若止步于此,未免可惜。国学情况如此,中医更要加把劲。

真正治病的是人自己

女儿的师傅告诉她,其实中医并不能治病,真正治病的是人自己,医生治病如治水,其作用是对人的生命力加以引导和调整。如果病人本身没有可挖掘的生命力了,面对干涸的河床,你又引导和调整什么呢?

《问中医几度秋凉》

有句古话说得好"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病人需要有生命的力量,才能被医好,若没有这个生命的力量,纵是千年人参也不能回天再造。

有人说,把中医看到了最后,无非四个字:"饮食起居"。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应注意平时的心情、饮食、起居、锻炼,这才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你说呢?

总评

作者艾宁,东北人,母亲是中医,而她自己是中文系毕业,当过中学教师、妇联干部、经营厂长、兼职律师,最后做了检察官。她把母亲的行医经验和女儿的学医经验都写在这部书里,用她特有的"检察官的眼光"和"大龄文青"的笔风写成。书里是一篇篇的散文,对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都做了中肯的评价,我自然获益匪浅。这样的书要慢慢看,一次不能看太多。

中医观后感 篇11

最后一集有位老中医说道,我不能把国宝(中医)扔了啊,放弃了(中医)放弃了国宝,那我就是犯罪啊!就是历史的罪人,要受到历史的批判。我觉得老中医说的一点儿也不过分,中医的境况就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境况一样,它就像我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们国人对中医不自信,存在怀疑,同样也有人对中华文化,对我们自己的瑰宝不自信,不支持,这是我们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我们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世界no.2,综合国力正以超过美国的速度增长,我们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了!我们没必要再夸张的将羡慕、迷恋的眼光投向外国、投向西方了,我们有自己更加优秀,更有智慧的文化。

时代在进步,中国在进步,中国人的思想也要进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旧的中国传统观念,而应该敞开心扉。愉快而积极地接受中华几千年的文明,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将更加强大,中国人民将走上更加健康的道路,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

我们作为中国人,中医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库,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如果几千年的文化在我们手中被摧毁,那将是多么大的灾难和打击。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深入人心。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西医的信任要远远大于中医,这就是我们民族文化衰落的根源吧,作为中国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文化,别人从何而信呢?民族文化自信要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

回眸中医一路走来的历程,可谓艰难万分。看完这五集,我觉得中医药的发展过程并不容易,我也看到了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这让我非常担心,但一批人在默默付出,保护和传承中医药,这让我非常感动。但在面临疾病的时候,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相信西医,觉得西医见效快,宁肯多掏钱,也不愿腾出时间去把把脉喝几副中药,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医。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传承下去,发展下去,让中医走向更光明的明天,自己要尽一份力。

这五部短片讲述的是中医药一路走来的跌宕起伏。很多人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说中医不能治病。虽然历经磨难,但中医人还是坚持不懈地抓住机会,让世人认可。中医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世世代代被人们传承着,虽然传承的道路艰苦,但中医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不勤奋、不认真,我们要有文化自信,相信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并发展它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使命。

看完这五个**,明白中医近百年从不被重视,到现在大力发展中医,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在默默地付出?我们不能把对西医的意识带入对中医的认知中,如果还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那么永远不能在对中医的学***献自己的力量,我自己要好好学***,我们也要传承中医的精神,中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传承中医给予我们的智慧。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并不应该成为人们所遗弃的东西,中医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应该好好的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国人更加的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接受中医,我认为我们班级的人能聚到一起学***,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使命。未来中医的发展一定是充满希望的,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和一代代中医人共同努力下,中医一定会走进大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中医,老祖宗的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去传承,我们应该将它发扬光大!

由于历史的发展,中医一直被人们否定甚至遗忘。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对中医药和民族文化缺乏信心,民族自信心严重不足。他们为了救亡图存,盲目向他人学习,把整个国家西化。中医药已逐渐被西医所取代,但中医药明显的**效果却没有被取代。中医药的未来之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传承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树立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医学从繁荣到衰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03年非典,中医药再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但人们仍然认为中医药疗效缓慢。对中医的不认可源自我们民族自信心的不断衰落,提升每个人的民族自信心是中医兴起的关键,所以我们学***,不但要学***知识,还要传播我们所学的中医知识,让每个人以中医为荣,让医道再次的发扬光大!

看完这五集,我觉得中药的发展并不容易。即使再不容易,中医在那个时代也救了很多人。古人在给人取穴、脉脉、中药名时,就把人放在了自然之中。古人把人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中医治病讲究理法方药,学***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难,老师说:

“学习《黄帝内针》,只要不出法理,行针是没有问题的。学***科也一样,心投入进去了,也就容易学通了。传承中医的使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医种精神和优秀文化。今后,中医药的发展应与西医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好好继承中医。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可中医的一些经典之作,竟然被一些中医类的高校当作了选修课程,这种现象怎么能不让人寒心呢?中华文化的瑰宝,却被大家无情地忽视,这不仅仅是无知,也是对中医发展现状的讽刺。

虽然中医药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它,而不是盲目崇拜外来事物。学***固然好,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以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去继承去发展,要让东方的雄狮永远地抬起高傲的头。

看完这五集,让我了解了中医经历的种种坎坷,中医真的很了不起,竟没有想到那时候还有人要废除中医,到最后还是要实行中医,这是中医的奇迹。虽然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我们不会否定西医,因为中医没有手术技术、刀法和针法。如果中西医结合,我认为这种效果应该是最好的。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如果我们不半途而废,我们将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发展中医药。

中医观后感 篇12

今天,把陈权老师的著作《遇见中医》拜读完,对陈权老师学习中医的初心、执着以及成就,真的由衷的敬佩![强]。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很荣幸参与这次“共读活动”,在杨教授、陈权老师以及各位同学的分享后,结合自己自学中医的经历,对我来说,这次共读活动,更加坚定了自学也能学好中医的信念,也对我自学中医的方法方式有了很大的启发,同时也让我对“伤寒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真的是受益匪浅!感恩在这里与大家相遇!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可是目前,不仅大部分国人对中医不认可,而且还对中医有很深的误解。所以,弘扬中医,吾辈有责。每每想到国人有点小小感冒就跑去医院打点滴深受其害的情景,真的从心里感叹“呜呼哀哉”!……,有很多想说的!最想说的,不忘初心,学好中医,弘扬中医。但愿大家在陈权老师的带领下,在中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越走越宽广!再次感谢杨教授、陈权老师、郭老师以及各位同学,日后还请大家在中医的学习上不吝赐教。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