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观后感(范文十三篇)

04-20

您是否对“百团大战观后感”感兴趣呢请看下文介绍,希望此文能对您有所启迪。随着时代发展,看电影是人们主要休闲的方式之一,在观看时我们会联想到许多事情。想要将好的想法和见解进行保留,我们一定要写一份观后感,写作品名观后感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1

原本去看《百团大战》是冲着邓超去的,想看下他如何以往的"逗逼"本色。难以想象一直以来被贴上搞笑标签的他如何完成角色转换。

影片一开始就被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住了,在接下来的110分钟里把之前的想法完全抛诸脑后了,只是聚精会神的关注电影剧情和画面效果。

本片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牵制了日军兵力,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此次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今天来影院参加观影的还有老兵代表,那慷慨激昂的讲话,赢来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片中加入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即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抗日青年。因为是史诗性的战争大戏,留给他们的空间有限。若有若无的感情,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含蓄隐藏,无法倾诉,但也炽热的爆发。悲剧结局,更增抗日悲歌之惨烈。

片中对于国军正面战场还是有所触及。比如片头枣宜会战中阵亡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由邓超客串。片中百团大战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林森劝蒋身为三军统帅应当通令肯定嘉奖。片中对于国军同时期的抗战介绍得还是有些少,也不愿多触及,略显狭隘的历史观。通观抗日全局,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和小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组织了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等大战,大兵团作战,投入浩大的兵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军高级将领就有200多人壮烈牺牲,郝梦龄、佟麟阁、陈安宝、李家钰、饶国华、唐淮源、赵登禹、戴安澜等名将,都是中华民族彪炳千秋的忠烈英豪,民族英雄!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2

《百团大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自忠将军,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发出的那句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走了……”

是的,在日军不可一世的淫威和铁蹄下,蒋介石国民政府节节败退,一路仓惶逃窜南下,寻找栖息之所。

而万里河山,几乎是拱手让于日寇。山河破碎,平民流离失所,犹如那雨中浮萍,上下飘零,沦为亡国之奴。故国三千里,一片狼烟,是何等的让人心碎!而此时,日寇拉拢汪伪政权,在沦陷区成立南京伪国民政府,消极不抵抗主义亦开始蔓延。

此情此景下,张自忠将军选择以身殉国,并在绝笔书中写道:“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以死的悲壮,来激发爱国志士,矢心抵抗奋争到底的恒心。

此举,与“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可谓是异曲同工!戊戌变法失败,康梁等人选择东渡日本逃亡,而谭嗣同却选择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并直言: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在行刑时大声疾呼: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是的,面对行将麻木的心灵,面对生死存亡的犹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才能重新唤醒国民之血性!

此时刻,侵华日寇风向转变,战略层面上笃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亡我华夏之心滋生,开始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妄图覆灭我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真正危险的时候!“亡国灭种”不仅仅是一种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惨案的直面警醒和日寇屠刀下亡灵的无声控诉!

在此等生死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彭德怀和左权的领导下,揭竿而起,拉开新一阶段奋起抗争、进一步救亡图存的大幕。

正如范文正公所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亿万中华儿女,绝不做亡国之奴;“东亚病夫”,绝对只是日寇的妄言。“收合余烬,背城借一”,集万千民众之力,置之死地,与日寇决一雌雄。此时的战争,绝不仅仅是一场战斗,而是信念之战,信仰之战,信心之战。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寇亡我中国之狼子野心,向世界宣告了今日之中国,绝不再是割地赔款、任人鱼肉之中国,中国人民有血性,有骨气,也有能力来应对侵略,任何妄想覆灭华夏之企图,绝不会得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话中提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在和平的年代,我们需要铭记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更需要时时警醒,以面对新时代的危机和挑战。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和使命。

在当今之中国,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征程在前,重任于肩。牢记初心和使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在惊涛骇浪中挺立潮头,在栉风沐雨中书写华章!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7篇,仅供参考。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3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间,观看了《百团大战》这场描述当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大破“囚笼”战术的史诗巨作让我感触颇多。就像站在两个时间节点,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故事。我不得不说,我钦佩彭局长的精神和那些革命先烈的勇敢。没有他们,中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强大。

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的强大导弹武器“东风”系列还历历在目,这是当今中**事力量的强大底牌。而在当年,八路军没有先进装备,没有飞机坦克,“娘子关”战役中,好不容易缴获一辆扭转战局的日本坦克,到最后却不得不炸掉它,在那一刻姚尚武和黄之政站在坦克上呐喊:“以后我们也要造他个几千辆坦克,让他日本人绝对不敢再来!

绝对不敢!”我想说,现在中国早已经远远超过这个目标,现在的中国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受人欺压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敌人“绝对不敢”随意侵犯!

今年的抗战70周年阅兵有一队由抗战老兵组成的队伍,他们有的已经老得快走不动路,可在阅兵式上,他们依然坚毅的脸庞和那份发自心底的激动带来的红光深深打动着我。当年的那场《百团大战》说不定就有他们的身影,到现在,他们的热血依旧不灭,他们的军礼依旧英武,他们军魂还在,我们的今天,就是他们和那些革命先烈们用血肉换来的!

有人说,也许在抗日战争的下一个纪念日,就不会有抗日老兵了,但我想说,无论多少年过去了,无论多少年过去了,国耻不忘,历史不忘,我们将继承那热血,这个灵魂将成为新中国的英雄!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4

于在中国抗战胜利XX周年之际,百团大战上映。这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让国人紧记历史。让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国家民族”的意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热血沸腾。

关于开篇就是枣宜会战的战场,满目疮痍,日军的坦克压着死去战士的尸体前进,没有血腥的场景但是反而更加能感觉到战争的残酷与绝望。张自忠将军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就这么倒在了他所热爱的国家的厚土上,不愿离去,奋战到底。张自忠将军虽是国名党将军但他是中国的国民,是中国的英雄。《百团大战》这部影片可以直视历史,国军在战场上所做出的贡献没有被忽视。如同这次抗战胜利XX周年的阅兵仪式上,第一个出现的老兵方阵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国军的将士,这些将士为国家所做出的一切不应该被忽视,更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我们要时刻记着,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国家的战争,没有党派之分,种族之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为国家兴亡而战。

关于百团大战是由彭德怀将军指导的战役,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样意义重大,改变了整个世界大战的格局。影片用电影的艺术形式来向我们这一代新的年轻人讲述了当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使现在沉浸在快速发展的,被外来文化影响的现代青年们有了更深层次的觉悟,让我们记住革命先烈所付出的惨痛的代价,是为了拯救我们的民族,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可以在安全而又没有战争硝烟的时代中成长吗?现在很多当代的青年排斥学习历史,认为都是过去的老一套,我认为这样的思想需要被纠正,历史是国家的,是所有人都要铭记的,对于有这样思想的人我表示愤怒和无奈。愤怒他们忘记了耻辱,无奈他们不去改正还在四处宣扬,实在是感到可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需要这样的觉悟。

关于影片讲了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共产党占领区。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制定了百团大战计划,想要打破这个囚笼,使战争得到突破,可以解放人民。

最让我难忘的场景是在娘子关车站战斗时,士兵们为了抢到道岔让火车和侵略者的支援车撞在一起,拼死奋斗,战士们一个又一个倒在了道岔上但还是不断地有战士冲上来,尸体一个一个的叠起来,战士一个一个的向前冲,鲜血洒遍了娘子关,最后团长搬动了道岔却被子弹射中,倒在了血泊中,这是黎明时分,太阳洒在了大地上,鲜艳的战旗迎着东方灿烂的阳光,飘在上空。我们胜利了!

关于那些不断反抗的中华民族的人民们,为了自由,为了子孙后代,更是为了我们光明的未来而浴血奋战。是他们真正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5

正值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三厂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真实的中国抗战历史题材影片——《百团大战》,让我们再一次对中国抗日英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1939年入冬以来,日本侵略者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试图彻底摧毁中国在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下的一场集聚中国人民力量的百团大战终于爆发了!

影片中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每一名中国人热血沸腾。“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新七团旗手简简单单的一句承诺,掷地而有声,多少个旗手在敌人的炮火中壮烈的倒下,鲜红的抗日大旗依旧飘扬,凄美的画面凝结了多少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意志,深藏着多少父老乡亲企盼和平的希望。年轻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柄正义之剑,斩裂了法西斯的“囚笼”。

战争的烽火早已远去,轰轰烈烈的历史长留于心间,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唯有世界和平才是永恒的主题,让曾经的战争狂魔永远沉睡!

我们不能忘记!永远也不会忘记忆,曾经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浴血杀敌的中华将士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6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么有意义的年份,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莒南电影院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百团大战》。

看着《百团大战》影片中催人泪下的画面,感人肺腑的瞬间,每个人的眼晴都湿润了。我们祖国能这样日益强大与这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是分不开的。我们要记住这些为国捐献的烈士,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明白现在我们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革命接班人,我们应当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抓住美好的时光,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成功之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初开的花朵,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努力吧!好好学习吧!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美好!

今天,我参加了富报小记者观影活动——观看《百团大战》。

影片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彭德怀、左权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齐心协力发动的一次“百团大战”。

硝烟四起的战场,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让我特别印象深刻。尤其是看到那些革命烈士英勇牺牲的时候,我的眼眶都湿润了……梁政委为救一名八路军战士而被日军的战斗机炸死;假扮“汉奸”的老班长为救群众而被机枪射死;还有一位八路军哑巴,为了不让日军的骑兵团进入,单枪匹马的闯到日军面前,用他自制的结实“草棍”让敌军来个人仰马翻……这些不畏牺牲的英雄,正是有了你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铭记历史,奋发图强,早日做新一代国家的栋梁!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7

最近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为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的大片《百团大战》,该电影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的抗战历史场景,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八路军将士浴血抗战的场景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的面前,为了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囚笼政策',在战略上进行全面反攻,彭德怀将军根据党中央指示指挥105个团投入到了此次战斗中。

为娘子关站而战,保卫黄崖洞兵工厂,关家坳之战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种场面,但我似乎也在其中。战争使我热泪盈眶,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使我义愤填膺。战士们为了抢车站的扳道器,他们面对敌人的机枪毫不畏惧,完全不顾个人性命安危,上去一个倒下一个,再上去一个再倒下一个……,尸体都堆成了小山;关家垴战役中,由于敌人抢占制高点,还有飞机的支援,战士们屡攻不下,山坡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争打的极为惨烈。彭德怀将军亲自到阵地指挥。经过战士们的血战,他终于把关建敖带走了。

当然,八路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广大人民群众和八路军将士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令我感动,一次次冲锋号角、一阵阵摇旗呐喊……,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地域不分南北、年龄不分老少,他们用血肉之躯铸起了'钢铁长城',他们用身家性命换来了'民族解放'.

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幸福健康。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因为我们现在拥有的是来之不易的,是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铭记那段难忘的历史。我们要努力为企业发展和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当前,我国企业发展和祖国建设虽然存在着一些障碍和困难,但我们不能自暴自弃,不能怨天尤人。我们要团结一致,坚定信念,共同渡过难关。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这场战争是悲剧性的,中国人民为反对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我们应该知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在这一历史关头,我们仍然需要以和平的眼光看待危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懈努力。

(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2015年9月2日上午,居家购物事业部党总支第四支部一行党员在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观看电影《百团大战》,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日军在华北晋察冀边区晋行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20师、129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开展了以正太铁路(石太)为重点的攻坚战。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据此称为'百团大战'.

在这次战役中,华北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史沫特莱女士曾在其《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如此记述:'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

敌人的煤矿、发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信都被摧毁了。'

当年,聂荣臻元帅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百团大战'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敌军北军总司令甘村宁奇在作战记录中也承认,这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造成了巨大损失。这需要很长时间和一大笔钱才能恢复。'彭德怀元帅也曾在自传中写到:

这一战役极大地提高了华北人民对敌后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极大地打击了当时诱使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政策,使人民振奋。这场战役又一次打击了当时的“汪伪”和投降主义者,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威信,打击了国民党使所谓八路军“游而不攻”的谣言。

从这个角度看,百团大战的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傲慢,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这证明,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任何外国侵略者都无法战胜的!

百团大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四支部所有党员按照要求,积极观看影片,影片激发了支部所有党员的爱国热情,电影再现了那段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弘扬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抗战精神,也提醒人们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今天的祖国更加强大,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8

初识百团大战,是在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上,只能把它作为八年抗战由被动抵抗到主动出击的伟大的曲折又坎坷的转折。再度认识百团大战,来自单位组织的电影,影像震撼于日本军国主义将"囚笼政策"伸向泱泱华夏,肆意蹂躏祖国的山河,而八路军用百团大战这个特殊方式向世界郑重宣告着:中国和中国人民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面对日军实施杀光抢光烧光的屠村屠城烬灭战,彭德怀将军发出了"想要种族不灭,唯有抵抗到底"的呐喊,他和左权将军一起率领着士兵兄弟,一个挖铁路,一个炸桥梁,一个攻车站,一个拿矿山,把心中的怒火转化为牺牲的父老乡亲和革命战友复仇的炮火,驱逐日寇,抗战到底。

不同于一般的战争题材电影,《百团大战》充满着正义与正气的同时留下了许多感人片段,张自忠将军视死如归,坚守在抗战一线当中直到牺牲,年轻而憨厚的哑巴青年,为了迟滞敌军的追击,壮烈的牺牲在荒野上,为正义和人民而贡献自己智慧的冯骥松老师父,壮烈地牺牲在兵工厂根据地里,为了救助自己的战友而牺牲在炮火当中的八路军女战士梁山。在最后一幕中,八路军战士上去一批,倒下一批,再上去一批,又倒下一批,然而从未退缩,许多战友光荣牺牲,以身殉国。正是靠着一批批大无畏的八路军指战员和一场场壮烈的战役,扭转了战局,改变了历史演变的结果。

整个九月,我都在震撼中度过,从阅兵式到《百团大战》这部电影,给予我们的意义是生命纬度里的幸福追求;是和平岁月里对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和展望未来的动力。只有珍惜和平,珍爱生命,才是今天人们那份共同的美好夙愿。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纪念日,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8月8日,临港项目部的全体新员工及部分老员工一起观看了一场激荡人心的电影,根据抗日战争史上流芳千古的一场战役“百团大战”改编而来。这是一部历史的回忆录,也是一首中华民族的赞歌。讴歌了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者时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自由、民主、解放所做的追求和努力。

这部电影耗资巨大,是在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本片幕后工作人员达860人次,出演的群演人次达到9万8千人次。着重大手笔的对各个战场的惨烈进行描写,通过穿插共产党人和日军指挥官的语言及动作描写,强调这场战争的重要性。通过对每一场战争中各种人物的描写,凸显出战争的残酷性,日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侧面表现出中国军人的纪律严明。

影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恰到好处。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彭德怀将军一直是一个敢打敢拼的铮铮硬汉。在左权问彭德怀将军,这样会不会过早的暴露力量之时,彭回应“中华民族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此言与毛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当日军一个大队偷袭八路军指挥部时,彭将军主动走上前沿阵地指挥作战,硬是将钉在八路军指挥部中心的钉子拔掉,粉碎了日军的围剿阴谋。在对日军兵站的进攻过程中,很多指挥员担心新兵打不赢的时候,彭回应说“新兵不打仗,永远成不了老兵”,在战斗损失过大的时候,彭说“犹豫就会失败”。作为一名将领,彭德怀将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部下。时任八路军参谋长的左权同样是一代名将,左权是黄埔一期的学员,后来转送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作为一名将军,左权将军很有一名儒将之风。片中左权将军对于战场的把控,对于军人的原则,和彭德怀的深厚战友情感,都精彩全面地展现出来。片尾左权在日寇大扫荡中不幸牺牲,画面令人伤感。记得在片中,左权把自己的腰带给彭将军时说道“高矮胖瘦不一样,但腰板都是一样的”,短短几个字,体现出左权的文采与见识。

在这部电影中,也略有些不足之处。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重心在正面战场,八路军的重心是敌后作战。在百团大战过程中,过于侧重描写共产党军队的大无畏精神和献身精神,相比之下将国民党军队扁的一文不值。事实上,国民党军队中也涌现了很多的抗日名将,正如电影开头的张自忠,还有郝梦龄、赵登禹、戴安澜等名将。

在这次观影活动中,我感受颇多,收获颇多。

1、坚定政治信仰。共产党由嘉兴湖上20多人,发展到至今几千万的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时代性。作为中华民族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2、珍惜前辈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幸福生活。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或多或少的会经历很多的挫折,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生活是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牺牲和汗水铸就而成的。他们历经了血与火的考验,才能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牢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只有努力工作,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革命先辈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3、努力工作,踏实奉献。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努力:少一点自私,多一点奉献。作为90后,我们从小被打上了娇生惯养的标签,优质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条件,父母手中的掌中宝。作为一名职场青年,我们应该牢记革命时期的优秀的精神品质,踏踏实实工作,立足岗位,为国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生就像是一场电影,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电影的主角。在工作学习岗位上要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态度,在生活中更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句古话说的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在立足岗位奉献的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品质,将企业当成是自己家一样,为铸就更美好的家,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我觉得这次的观影活动非常的成功,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多一点此类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补给: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灵魂的洗涤,洗净铅华,活出真我。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1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团大战》就是为纪念这个而拍摄的。

影片的历史背景是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于影响全国的整个抗日局势,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1940年8月20日至12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先后使用105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向华北敌占据点和交通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作战,故名“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员睿智果断,日军军官野心勃勃、残酷无情。影片改变过去,突出了我军有多勇敢,但日军有多腐败无能,但通过与历史基本一致的日军战斗力,战争场面极为惨烈,我军伤亡惨重,引爆了我军抗日的英雄悲剧。

同时,几个带有人情的小道具让人物更加立体温馨。《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同样意义重大,通过电影的艺术手段,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这段历史。影片中最难忘的一幕是梁山同志驾驶火车与日本装甲车相撞。为了夺取变轨的控制权,我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战斗。

在那小小的不到两平米的站台上一个叠一个全是致死手都还伸向扳手的敌我双方战士的尸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惨烈!该影片还加入了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使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视觉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在这个思想开放、物欲横流的时代,特别是在西方意识和文化的渗透下,感到于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相去甚远。这部电影提醒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不要忘记国耻,珍惜和平。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回首历史!

汇报人:观城周静云

日期:2015年10月01日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11

原本去看《百团大战》是冲着邓超去的,想看下他如何颠覆以往的"逗逼"本色。难以想象一直以来被贴上搞笑标签的他如何完成角色转换。

影片一开始就被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住了,在接下来的110分钟里把之前的想法完全抛诸脑后了,只是聚精会神的关注电影剧情和画面效果。

本片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牵制了日军兵力,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此次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今天来影院参加观影的还有老兵代表 ,那慷慨激昂的讲话,赢来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片中对于国军正面战场还是有所触及。比如片头枣宜会战中阵亡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由邓超客串。片中百团大战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林森劝蒋身为三军统帅应当通令肯定嘉奖。片中对于国军同时期的抗战介绍得还是有些少,也不愿多触及,略显狭隘的历史观。通观抗日全局,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和小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组织了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等大战,大兵团作战,投入浩大的兵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军高级将领就有200多人壮烈牺牲,郝梦龄、佟麟阁、陈安宝、李家钰、饶国华、唐淮源、赵登禹、戴安澜等名将,都是中华民族彪炳千秋的忠烈英豪,民族英雄!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12

9月6日下午,各位同学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爱国教育电影——《百团大战》。该片精彩地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此次抗日战斗中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这些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永远都不会被人们所遗忘。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可以说百团大战是我国抗战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我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该部影片,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不顾自己的安危所做的一切,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繁荣昌盛的中国,也同样令同学们深深震撼。以及片尾左权将军的牺牲,令人十分感动。

这次的观影活动很有意义,让同学们牢记这些为祖国英勇牺牲的勇士们,也让同学们铭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含义。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13

上个星期,老师给我们看了《百团大战》。这个电影里的人物很多。有毛泽东、邓小平、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在毛泽东等将领的正确领导下,在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中,经过激烈的战争,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看到电影中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烧杀抢夺,我非常气愤,恨不得自已也能开辆坦克把他们全都消灭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中国人是不好惹的。毛泽东曾经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从来不侵略别的国家,但也不惧怕别国的侵略。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能力保护人民的安全和土地完整。我们青少年应该发奋图强,为这个伟大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争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