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汇编

04-20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优秀的教案是实现优质课堂的保障,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我们用心创作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定会让您感到满意,我们希望您能多多浏览我们的网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出发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结合跑道,同学们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跑道两圈半的长度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1000米=1千米)

观看动态视频,感受1千米的产生。

第二幅情景图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我把这项活动安排在了课前。在我校操场的北端有100米的跑道,我以做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沿百米跑道走一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步数。

课堂上,我组织大家交流

如果沿着百米跑道,走一个来回是多远?怎么走能走出一千米呢?

如果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大约用了2分钟,1千米呢?

通过推算1千米要用的时间和步数,理解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事实上,我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利用圆形跑道,怎样走出1千米的路程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说明1千米有多长;结合课前的实践活动,推算出步行1千米要用的时间,是对1千米的感知,从而加深了对千米的理解。

三、从校外旅游出发体会千米

有两名同学想去校外寻找1千米的路程,他们来了一次校外旅游。

他们从海港一小出发,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这就是他们的路线图,这是他们记录下来的数据:1千米、700米、1500米、2千米。

首先请同学们将各数按一定顺序排序,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在考查学生对长度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路线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上哪两个地方的距离是1千米?我们发现从学校到信达的距离是1千米,通过计算还能得知从信达到医院的距离也是1千米。

这张路线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距离,这比一圈一圈的跑道更加直观,更加接近孩子们的生活,更能加深对1千米的理解。

四、学以致用

我设计的练习如下:课件出示。

这些都以答题卡的形式发给大家,完成这些练习之后教师进行订正。我认为一节数学课必须留给孩子安静的时间,让知识静静地融化、静静地沉淀。

最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一道实践题:和爸爸妈妈来一次小小的旅游,寻找1千米的路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角初步认识,北京版,(6) 人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以供参考。

教学案 执教者:

班级:

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授课内容:

北京课标版数学三(下)五、角的初步认识 授课时间: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初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角来自实际生活里的一些物体的表面,初步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特点的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学习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具准备:课件、钟面、折扇、三角尺、活动角等。

学习步骤:

课前 自主学习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600+240= 36÷7= 620-300= 840-600= 106-36= 1000-800= 840-240= 70÷9= 1450-450= 2.写成下列平面图形的名称 ( )

( )

( )

二、自主学习 预习P84例1 请你用红色找出角的顶点,用蓝色找出角的边。

三、尝试练习 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 )里画“ √ ” 课堂 合作探究 一、检查课前自主学习情况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情景引入 猜图形。(出示三角形,五角星)

为什么叫五角星和三角形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2.认识物体面上的角 引导:哪位小朋友来指一指五角星5个角在哪里,三角形3个角在哪里?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提问: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些物体面上的角藏在哪里呢? 4.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让学生在三角尺上找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感知角:引导学生摸一摸,戳一戳。

追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边有什么特点?(强调边是直的)

介绍角: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在数学中,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个角,还会给角画上弧线来表示这是一个角。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角。

明确: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

5.画角 照样子画一个角。

6.辨角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进一步明确: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的。

7.找生活中的角 找一找你周围的哪些地方有角呢?说一说,指一指。

(二)认识角有大小 1.折扇演示:把角的两边张开,角就会变大;

把角的两边收拢,角就会变小。(先找一找折扇形成的角的边和顶点再演示)

2.活动角展示:提出“试一试”的要求,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活动角。

学生尝试: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变小一些呢? 归纳:两边张开角变大,两边收拢角变小。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想让学生独立填一填,交流时,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边,以强化已经形成的表象。

2.想想做做2 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比的? 点拨:可以看两根针各张开了几格 指出: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角就大;

张开的小,角就小。

(四)课堂作业 1.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2.写一篇数学日记 课外 拓展延伸 拿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是:新课程标准下特殊教育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之运用教学具建构聋生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与思考。《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当前教学中的热点,它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它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而产生的一些体验和意识的积累,就会渐成为一种经验——基本数学经验。这种经验在教学中如果能得到充分利用,就能更加有效推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学具,帮助学生建构基本活动经验,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角是最基础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感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学习难点为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课程标准和教材只要求“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这就是让学生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图形和各部分名称,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教者做了如下处理:从问题情境出发,先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找出“角”,指一指角,初步体会角的形状和特点;

接着联系物体面上的“角”的形状画出角,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解角的形状;

接着让学生在三角尺上找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引导学生摸一摸,戳一戳。直观感受角的特征,教师介绍角: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在数学中,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个角,还会给角画上弧线来表示这是一个角。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角。然后教师示范画角,再次感受角的组成和各部分的特征;

最后引导学生去辨角,加深对教的角的特征的认识。

对角有大小并直观区分角的大小这一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上主要让学生经历动态操作过程获得体验:

1.折扇演示:初步体验把角的两边张开,角就会变大;

把角的两边收拢,角就变小。

2.活动角展示:提出“试一试”的要求,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活动角。

学生尝试: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变小一些呢?并归纳两边张开角变大,两边收拢角变小。

3.运用活动角来比较大小,先出示一个活动角,固定在黑板上,再请学生学生使自己的活动角比这个角大,比这个角小。这是教学中新增的一个环节,目的在于运用教学具建构聋生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先重合顶点和一条边,活动另一条边即可完成任务,直观体验对角有大小并直观区分角的大小这一难点。

4.运用钟面,顺时针拨动时针和分针到整点,来比较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的大小,这也是课堂上新增的一个环节,把封闭的问题变成了开放的问题,调动了所有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增加了聋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同时,突破了教学难点。

就以上分析,显然这节课课堂教学的实施上实现了对研究主题(运用教学具建构聋生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与思考)的体现,也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在增加学生活动的情况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当然本节课是借班上课,也是第一次在聋校小学低年级段尝试体现这样的主题,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运用小组合作时如何既关注个体又有合作探究;

运用学具和课件的展示如何既不重复,又相互补充,使得效益最大化等等。这些在今后的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去探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角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角初步认识,北京版,(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角初步认识,北京版,(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角初步认识,北京版,(8)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角初步认识,北京版,(7)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例9、例10。

【教学目标】:

1.加深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问题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中余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口算:

140÷20=

700÷70=

150÷30=

270÷90=

160÷80=

1200÷300=

你是怎么口算的?

学生口算,说出算法。

由此可见,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我们口算得又对又快,笔算时能不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9第(1)题。

780÷30=

(1)你会算吗?是怎样计算的?学生独立练习,指两名计算方法不同的学生板演。

(2)这两种做法对吗?

第2种做法为什么是对的?学生可以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哪种方法简便一些?

(3)教师小结:

笔算时,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我们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得多。

2.出示例9第(2)题。

120÷15=

(1)这道算式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我们计算更简便吗?可以怎样做呢?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试算,看看谁的方法好。

(2)学生汇报算法,教师板书。

120÷15

120÷15

=(120×2)÷(15×2)

=(120×4)÷(15×4)

=240÷30

=480÷60

=8

=8

(3)小结:这两种方法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或都乘4,使除数15变成了整十数,这样方便我们口算出结果。

3.出示例10。

840÷50=

(1)同学们现在都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这道题了吧。先算算,看结果是多少。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

(2)指名学生说得数。

商都是16没错,余数到底是4还是40呢?

小组内讨论,验证一下。

(3)教师小结: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时要注意商是不变的,但是余数变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划去了几个0,余数末尾就要添上几个0。

所以840÷50=16……40。

4.巩固练习:

教材第8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十七”第3题。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回答,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2.教材“练习十七”第8题。

先说说对错,错在哪里?再独立改正。

3.教材“练习十七”第9题。

(1)学生先算出第(1)题的结果,小组内讨论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小组内整理发现的规律,然后教师小结说明: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写成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使计算简便得多。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第(2)题,集体订正。

4.教材“练习十七”第6、7、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为了国际交流的方便,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12月2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第311页,就已经规定自然数集N={0,1,2,3,…}。在《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6月第5版中也把自然数定义成:零和大于零的整数,即0,1,2,3,4,5,…。

根据上述原因,教材研究编写人员在对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进行修订和编写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时,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对自然数的定义进行了修改,规定0属于自然数。

二、对于亿这样比较大的计数单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感?

新课标非常强调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材中也在相关的单元编入了大量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素材。例如,在认识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时,教材就注意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

十、百等数量大小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如万、亿),如何建立相应的数感?确实成为教师们教学中的困惑。

首先要说明一点,为了叙述方便,这儿所讲的数感仅仅指对一个数量相对大小的感觉(事实上,数感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指的是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

数感的培养不是一两堂课就能达到目标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时时处处进行这方面的渗透,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100这个数的感觉,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百羊图、数100粒花生、数100根小棒、估计一堆水果的数量等活动,来建立相应的数感。

由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数感的培养不可能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空泛地让学生说一说“1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学生虽然不可能对地球赤道的长度有亲身体验,但可以利用想像和简单的科学知识,进行粗略的感受。

除了教材上提供的这些素材以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行选择素材,设计各种活动,感受丰富多样的“1亿”,如:一亿名小学生站在一起,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1亿粒大米有多少;1亿粒黄豆有多少;1亿滴水有多少;等等

三、教材中介绍了计算器的使用,但实际教学中一般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应如何处理这一矛盾?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大数目、多步骤的复杂计算,纸笔运算、珠算等显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的要求,需要有更先进的计算工具来代替。因此,计算器乃至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

基本技能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新课标在第二学段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和课标的精神,教科书中除了介绍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外,还编入了一些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习题。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较好地掌握口算、笔算、估算技能。在此次小学数学课程和教材改革中,虽然删去了大量的数目较大、步骤较多的计算内容,计算要求也相应降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基本的计算能力仍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点不会因为教材中引入计算器而有所改变。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意义、算理、算法的理解和掌握,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

因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口算、笔算、估算技能与学习使用计算器不是对立的,而应该和谐统

一、互为促进。

在计算教做法。一是因为教材中编入了计算器的内容,一遇计算就使用计算器,使得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大幅滑坡。二是怕学生养成对计算器过分依赖的坏习惯,索性就不教学生使用计算器,这种讳疾忌医的做法也是没有必要的。关键是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尺度,既要保证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得以牢固掌握,又要使学生掌握先进的计算工具,在一个信息儿却对解决问题无效,因为把一个因数估小了,另一个因数估大了,不能把最后的估算结果5000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第二种解法是把两个因数都估大了,估算出要准备5500元钱,一定能解决问题。

四、要明确一点,估算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某种估算策略能在某一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是因为无需利用精确计算就可解决该问题。但有的时候,用若干估算策略仍然不能解决问题,说明该问题仅用估算是不够的,必须进行精确计算。例如,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89个同学去公园,门票9元一张,带800元够吗?”如果把89估成90,90×9=810,如果把9估成10,89×10=890,如果把89估成80,80×9=720,这三种策略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时候,说明用估算不足以解决问题,要精确计算。

总之,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可能存在多种可用的估算策略,也可能用任何一种估算策略都不能解决问题。估算策略是否可用,完全是视问题情境(包括其中的数据)灵活而定,在某一情境中适用的策略,在另一情境中不一定适用。

五、如何理解教材第114页“做一做”第1题中的优化问题?

关于饭馆做菜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优化的问题。一是让顾客等待的时间问题,二是饭馆的客流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型来描述教材上所描述的问题。共有两个厨师,三位顾客,每位顾客点两个菜。假设做每个菜的时间是3分钟,吃每个菜的时间是5分钟。(当然这只是假设,实际情形要复杂得多。)

方案一:先做顾客1的两个菜,再做顾客2的两个菜,最后做顾客3的两个菜。

方案二:先做顾客1和2的第一个菜,再做顾客1的第二个菜和顾客3的第一个菜,最后做顾客2和3的第二个菜。

那么可以算,就不会有那么多怨言。第二是大部分人离开的时间都会提前,这样,作为饭馆而言,客流就会比较快,就可以接待新的顾客进来。

当然,以上只是在假设炒菜为3分钟和吃菜为5分钟的情况,作为一个一般模型,还可以假设炒一个菜为x分钟和吃一个菜为y分钟,那情况就很复杂了。如果把整个饭馆的客流问题做成一个数学模型,就更复杂了。

当然,我们不要求小学生解释以上这些道理,但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加以解释,如: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地上菜,那最后一个人等候的时间太长了,就会有意见了,时间都浪费在等待上了。等等。

六、如何理解第115页例3码头问题的实际意义?

关于码头上货问题,主要是从码头调度的角度来考虑排队问题的意义,而不是从船老板的“感受”角度来考虑,因为任何一条船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卸货。排队论在公共汽车、机场等交通调度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8小时卸完的那条船叫船1,4小时卸完的叫船2,1小时卸完的叫船3,我们假设三条船同时到岸,等候时间指的是从到岸那一刻开始,到该条船卸完货这段时间。

方案一:先卸船1,再卸船2,再卸船3。

船1等候:8小时

船2等候:8+4=12小时

船3等候:8+4+1=13小时

3条船等候时间总和:8+12+13=33小时

方案二:先卸船3,再卸船2,再卸船1。

船3等候:1小时

船2等候:1+4=5小时

船1等候:1+4+8=13小时

3条船等候时间总和:1+5+13=19小时

假设这个码头只有三个泊位,那按方案一,在第9小时才能空出一个泊位来接纳新的船只,而按方案二,在第2小时就可以空出一个泊位来接纳新的船只,这样,码头就会减少拥堵的可能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6】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 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 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98--100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 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

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

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⑴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

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⑵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自学课本。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⑶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⑷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⑸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

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

2、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3、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

2、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7】

绍兴县实验小学潘倩萍 312030 QQ:799398269  syxxpqp@

一、设计思想: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分析、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上述基本理念,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中,注重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设计一些趣味题型,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欢畅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其次,充分创设学生自主和小组合作探索的情景空间,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真正乐趣。

二、教材分析:

例1.通过探讨衣服和下装的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上下装搭配的每种穿法需要两步来确定,一步是上装的选择,一步是下装的选择,一件上装搭配一件下装就是一种穿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穿衣服,数字的排列,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有大量的操作时间,但他们对于衣服搭配中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还是第一次。

1、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排列与组合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感知它们间的不同,且能初步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通过相关的操作活动,能够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4、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及比较(类比和对比)等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排列规律的过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顺序地来计算组合、排列数,初步了解简单事物组合和排列的不同。

这个周末小红班上组织一次秋游活动,她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愿意)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得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点击出示图片例1图(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

师:那么你会建议小红穿什么去参加秋游呢?为什么?

师:你们提到了那么多不同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如果一件上衣只能搭配一件下装的话,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6种)

②a师:不少同学心里已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一起来验证以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是怎样的六种搭配方法,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四人小组活动,师深入小组指导)

生:我们是先确定上衣的,第一件上衣可以搭配3件不同的下装,第二件上衣也可以搭配三件不同的下装,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3+3=6(种)

生:我们是先确定下装的,第一件下装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第二件下装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第三件下装也可以和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2+2+2=6(种)

生:每件上衣都可以和三件不同的下装搭配,就有3种穿法,那么两件上衣就有2个3,就是6种穿法。我可以用算式表示:2×3=6(种)

师:刚才我们通过用学具摆一摆,得出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如果没有学具,只有一张图 ,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不同的搭配呢?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有顺序的连一连,完成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样连的(巡视)汇报。

师:连线是帮助我们思考的一种方法,如果两图也没有,你能想办法在白纸上把我们刚才讨论的结果简单而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吗?

师:太棒了。不仅能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还能用算式表示过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师展示一种有漏掉了连线的结果,并提问:他为什么会漏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如果没有学生漏掉的,此环节省略)

照这样的推理如果4件上装和4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呢?

学生进行猜测后,同桌同学相互交流验证。

师:我们刚才解决的是服装搭配的问题,有什么好的想法想跟大家说吗?

师小结:解决问题要按一定的顺序思考,这样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我们帮小红解决了衣服的搭配问题,接下来小红开始准备吃早餐,奶奶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你们都做对了吗?你是怎样数完整的呢?

师再次提示解决问题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思考。

(四)、排列问题,顺序思考。

1.小红选了一条近的路,然后顺利的来到了少年宫。在少年宫玩得可开心了,最后是过一个幸运大碰撞密码是由□□两位数组成,十位上是2、4、9这三个数中的任意一个,个位上是3、6、8三个数中的任意一个,小红最少几次,最多几次可以打开。

①、数字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也可按数位顺序来摆: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然后个位数字;等等

你们帮小红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

师:今天我们跟小明和小红去了少年宫,解决了生活中许多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建议?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学习的知识,都是生活中的一些搭配问题,在搭配中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就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操作。

九、作业设计:

1、有些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晚上要打电话给潘老师,老师的电话号码由八个数字组成它们分别是85972(3、5、6)而这个同学记号码的时候记的太匆忙,前面五位已经记下了,但是后面三位只记得数字而忘记了顺序,请同学们帮忙想想这样的电话号码有多少个?

2、握手问题,同学们顺利解决了问题,我们握手祝贺一下,三个人俩俩握手要握几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8】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材49-51页上的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除法。教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 4份,每份是几个?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2÷4=?(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用的哪句口诀?三四十二 12÷4=3

二、讲授新课

老师这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一些小棒,我想用这些小棒来摆三角形,你们猜猜看,盒子里可能有多少根小棒?

1、假设盒子里面有12根小棒,那么最多可以摆几个独立的三角形?(1)用算式怎样表示? 12÷3=4(个),谁来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被除数

3是除数

4是商

(2)除法算式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加、减法一样,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我们一起来看看除法的竖式怎样列。

先写一个除号,再写被除数12,把被除数12写在除号的里面,除数3写在除号的外面。

我现在要写什么了?商4你们觉得商4应该写在哪里呢?我能把它写在1的上面吗?

总结:有4个3所以写在个位。4个3是多少?

12我把它写下来,这个12就是4与3的乘积。原来有12根小棒,摆三角形用了12根,还有没有?(没有了)也就是原来有12根减去摆三角形用掉了12根等于0。

(3)谁再来说说,被除数下面的12和0表示什么呢?(全用了,没有剩余)

2、那假设盒子里面有17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独立的三角形?用算式怎样表示?17÷3= 快用手中的小棒试着摆一摆,结果会怎样?(最多可以摆5个,多了2根)(1)17÷3= 用竖式该怎样算?

明确:除号、被除数和除数的书写位置;3根小棒摆1个这样独立的三角形,最多可以摆5个,所以商是5,写在被除数个位7的上面,摆5个这样独立的三角形共用15根小棒,就在被除数的下面写15,17根小棒用了15根后还有剩余吗?还剩下2根为什么不摆了?像这种剩下的不够摆一个独立的三角形,或不能再分的数,我们就叫作“余数”,写在横线的下面。(2)谁再来说一说,被除数下面的15和2都表示什么呢?

(3)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结果在横式上怎样表示呢?先写商5,然后点6个小圆点,再写余数2。这个算式读作:17除以3商5余2。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例1和例2的不同 观察:例1和例2的两个除法竖式有什么不同?

例1的除法算式没有余数,例2有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揭题: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三、巩固提高

你们想知道这个盒子里究竟有多少根小棒吗?其实有20根,谁猜对了?20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独立的三角形,不用摆小棒

会算吗?用算式怎样表示?用竖式该怎样算?(学生独立完)

四、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能说一说吗?

五、布置作业

潘雄

2011年10月26日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汇编》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