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30年读后感(推荐6篇)

05-10

你有没有在收集作品读后感范文?读作者写的作品使我们变得聪明。 读后感是对书中主题和形式的总结和思考,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激荡30年读后感”。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1

《激荡30年》读后感


《激荡30年》是一部展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纪实性作品,作者韩继承通过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众多改革派领袖的采访与调查,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诸多社会经济变革。这本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座丰碑。


整个书籍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从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企改革、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韩继承详细地描述了中国改革的历程及其背后的思想逻辑,让我深刻体会到改革的艰辛与复杂性。


其中,作者特别强调了农村改革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形势严峻,人民普遍贫困。而通过土地承包、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农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崛起。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农村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基础。


与农村改革相辅相成的是城市改革。通过引进外资、建设特区、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措施,城市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引擎。城市改革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强大的动能,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道路选择和变革思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另一个让我难以忽视的是国企改革。在改革开放之初,国企占据着中国经济的主体地位。但由于体制缺陷和利益结构失衡,国企发展的活力受到了限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国企改革成为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课题之一。韩继承通过各种细致的描述,深入分析了国企改革的推进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取得的成就。这让我对国企改革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知,更加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艰难与光明。


读完《激荡30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伟大成就。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中国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都惊人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也意识到,改革从来都是一项持续的事业,改革进程中依然面临着种种挑战。


在书中,韩继承谈到了改革开放的悖论。改革引入的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之间的矛盾,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对利益的改革与利益分配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不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解决,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也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开放的胸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也需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和挑战。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激荡30年》是一部极具价值和深度的著作。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分析,让我们深入了解和思考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也让我们认识到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更加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2

《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激荡三十年》,于我而言,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史诗,是一部慷慨激昂的中国现代企业成长史,更是一串小人物与英雄在神州大地这片试验场上熙熙攘攘的辛酸故事,最为重要的是,对于今天我们的同学们,不论明天你将要去何方,**、国企、民企、外企,这都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记忆,三十年体制变迁、经济巨变、国家富强、企业腾飞,三十年国退民进、国进民退,三十年时而推进改革时而退回保守……有太多今天你很难去理解东西,在这段尘封已久的喧嚣岁月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为什么不三十年的激情,为什么不三十年的春风,而是三十年的激荡?我不知道作者的解释,但在我看来,“激荡”二字,是对1978年来三十年的最佳概括——慷慨激昂、激情四射却又荡气回肠、左右回荡。这三十年里,有过桎梏初释,无规则中骚动不已的1978~1983,也有无度狂欢之下的1985、一无所有的1986、乍暖还寒的1989,但这三十年,从不曾是只有激情未曾回荡的三十年,更从未走向一路回荡,毫无激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前进,用自己的方式,写下了这《激荡三十年》,如此慷慨激昂,却又荡气回肠的三十年,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留下了一滴热血。

现在让我谈谈对今天中国的更深层次的理解。1978年,柳传志还在坚持每天上午看报,王石还睡在乱石堆中的施工工地上,tcl、创维、康佳的创始人刚刚考上华南理工,马蔚华在刚刚恢复的高考中考入吉大,世界瞩目的经济学家杨小凯刚刚因为《中国未来走向何方》入狱,这一切,都恍如前尘隔世,而事实却是,30年弹指一挥间,它们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也许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还不够快不够好,但在我看来,当你看完激荡三十年,你在提出这些看法时,会更客观,你在抱怨社会时,会想想如果是三十年前,会怎样,而我们的改革进程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还有哪些问题待解决。看完激荡30年,你能更懂得当下中国的一切现实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的源头,并因此更加笃信我们的国家终将繁荣富强,民族终将愈加昌盛!

因为,开启于1978年的改革大棋局,浩浩汤汤30余年至今,但此时亦非终局,秤中天下、弈内乾坤,仍在翻滚。从这一盘大棋局拉开帷幕的那一日起,我们每一个人,都已注定应该在这盘棋中闯上一闯,即使今日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似乎都表明我们应当有更多的民主自由人权,更多的享乐主义……更多的推崇西式。事实上,2013年的今天,巨大的变化还没有结束。在我们的大棋局中,仍然有许多失败。

所以,请不要着急,请相信中国。——“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我对激荡三十年感悟。

一。虽然大环境不好,但仍在改革过程中,所以请不要担心,一切都会逐渐好转。

2.中国的企业兴衰周期,深受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本质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下,企业是社会的主宰,财阀和资本家是背后掌控一切的人,所以投身企业是最好的选择,经济控制政治,在这一点上,为今后自己道路之选择,我们应当明辨。

3.无论选择何种企业,民企、国企、外企,都不要忘记自我的存在感,不要终日为了工作、为了赚钱、为了一切物质而活着,但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3

[激荡30年读后感]今天开始参加总公司举办的为期4天的学***大精神培训班,会议组给每个代表发了几本书,我被其中一本《激荡30年》所吸引,激荡30年读后感。书的作者是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者,著有《大败局》、《被夸大的使命》等书。)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冷俊的文笔,描绘了1978年到2008年30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也可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商业历史,里面充满了刀光剑影,看了令人有种莫名的感慨。

1978年-2008年这30年间,我们亲身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置身与改革的大潮中,有失落,有兴奋。今天发生的许多事情看起来如此荒谬和不可思议。1978年,高考恢复,上百万知识青年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刚刚打开的大学之门,当时华南理工大学招的20几个年轻人中有李东生、陈伟荣、黄宏生。

十多年后,他们分别创办了tcl、康佳和创维。也是1978年前后,从湖南和四川的监狱里先后走出了两个男人,一个叫杨曦光、一个叫牟其中,他们的入狱是因为他们分别写了一个同题目的万言书《中国往何处去》而被打成反革命。杨参加了高考,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习,然后去美国深造。

牟借了300元创办了公司,迅速致富,然而却在年近50再度入狱,至今在在武汉的监狱中日日读报。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也因为参加这些活动而入狱。出来后,他努力自学,终于拿到了全国律师执照,发誓要为中国法制的完善而奋斗。这样关于人物命运的故事贯穿在整部书中。

作者认为,企业历史实质上是企业家创造历史的过程。只有通过详细的历史素描,才能使时空还原到应有的复杂性和不可**性,让人们的智慧和魅力,以及他的自私、无知和错误,在未来被人们认真记录和阅读。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商界充满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生来鲁莽,不无野蛮、性格漂泊、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他们的浅薄使得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用最简捷的办法直指核心,他们的冷酷使得他们能够拔去一切道德的含情脉脉而回到利益关系的基本面,他们的不畏天命使得他们能够白无禁忌地去冲破一切的规矩与准绳,他们的贪婪使得他们敢于采用一切的手法和编造最美丽的谎言。

想想看,我们这代人谁没有经历过这30年的洗礼,时到今日,有些人在国企改制中被时代所淘汰,进入了退休养老的阶段,有些人被迫下海,经营着自己的一点小生意,有些人像书中描述的时代弄潮儿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至今还在继续打拼中。在序言中,作者写到:每到月夜,我都会独自闯入历史的迷雾。

我的书屋正对着京杭大运河,河水从我的窗下流过,向西三公里拐过一个湾,就是运河的起点处拱宸桥,这一线河水向北蜿蜒,在日升日落横贯整个华北平原,最后进入北京城,到积水潭,鼓楼一带嘎然而止,710年来,世事苍茫,却从来没能阻挡过它的无言流淌。历史的长河不断奔流!我曾经为我们这代人的境遇不平,在我们青春年华的大好之际,被下放到广阔的天地去锻炼,回到城市又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工作之余继续参加文化补习,正在有点底气准备好好工作的时候,又面临国企改制,丢掉了铁饭碗,金饭碗,被抛进茫茫的大海中学游泳,为了生存吃尽苦头,读后感《激荡30年读后感》。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4

《激荡三十年》是按年编写的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史。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分明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然而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仿佛无比遥远。《激荡三十年》仿佛给我开辟了一条时光隧道,虽然无法亲历那个年代,但是通过另一种方式触及了离我们感觉遥远而实际最近的中国经济改革史,仍旧感同身受。细细琢磨着197820xx年中每一个充斥着原罪的商业故事,不知不觉的被时代气息深深地感染与震撼。

在吴晓波笔下所有的改革风云人物中,健力宝的李经纬赢得我深深的同情。这个悲情的南方汉子失败后仰天含泪不发一语的照片很长时间里萦绕在我的脑海。作为政商博弈的参与者,李经纬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已成必然,但作为产权改革的实践者,李经纬的失败必将载入中国改革史。在当年那一轮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中,李经纬的以身试法某种意义彰显了资本在政治搅局中的脆弱,而整个产权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环境客观造就了政府企业间产权分置时的互不信任,宁与外客,不与家人的策略使之倒下的不止是一个李经纬,正如吴晓波在最后略带戏谑的写到地方政府表现出的易于轻信和不善博弈的稚嫩,让我们看到中国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了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耐人寻味的八字箴言背后难以言尽的苦处。

改革开放的种种成就是政治家智慧与企业家智慧交织的结果。然而过去经济还是由政府主导的,普通的人们在其中取得的种种成就,抓住的种种机遇都是由政府政策造就的,有的甚至可以称作政治变革的副产品。民营的企业在政策面前更像是一叶扁舟,那一把握下一刻自己的命运。在未来,还是期待一个更完善的制度,一个系统更稳定的社会。中国经济,至少在企业方面,应该有更多无关政治的商业智慧而创造。不过把握政府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潮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潮流、时代面前,人永远是渺小的。

今天中国的虽然有点虚浮,但是你不能否认它的强盛,与1978年时落后而穷困的中国已经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从1949年开始中国没有走上发展的最优道路,但是如今的中国未必与所谓的最优道路差多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相似的,虽然这个过程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相互独立的逐步进行,渐进的路径与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肯定会在一个时间点上汇成一股河流。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5

《激荡30年》读后感


《激荡30年》这本书是作者吴晓波先生的一部作品,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触动。作者通过详细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国家。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对中国经济的崛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国的经济逐渐实现了快速增长。我从中明白到,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当下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思维的活跃和创新的精神。


在书中,作者也提到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逐渐迈出来,走向世界,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开始追求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工人,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要积极适应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读完这本书,我也更加意识到社会文化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渐被冲击,人们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这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深刻理解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更需要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推进国家的整体发展。


《激荡30年》这本书正如其名,给人以激荡的冲击和震撼。书中展现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更是一个民族的壮举。我们作为普通的中国人,应该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积极融入时代潮流,以创新的思维和不断超越的勇气,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在这个激荡的时代中有所成就。


读完《激荡30年》,我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更加为自己所生活的国家感到自豪。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激荡的时代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这本书是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启示,我会将其中的智慧引导着前进。


《激荡30年》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好书,它给了我以启示和激励,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辛辣的,但历史将铭记那些敢于改变和创新的人们,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典范。读完这本书,我将会更加珍惜时光,不断奋斗,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中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激荡30年读后感 篇6

《激荡30年读后感》


《激荡30年》是一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著作,作者是中国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本书全景地展示了中国经济从1978年到2008年的崛起历程,揭示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付出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读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万分,心中涌起一股崇敬之情。


这本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度的调研,记录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它以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和解决之道。书中更提到了许多个体的奋斗故事,真实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书中强调了改革开放起点的重要性。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开启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历程。邓小平的智慧和勇气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正确道路。在这个起点上,中国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逐步摒弃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让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才得以从一个国家走向了世界舞台。


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步伐加快,国内市场逐渐开放,外资的引进和企业的对外投资也逐渐扩大。中国在这一阶段面临了许多挑战,如通货膨胀、外汇紧缺、企业改革等,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碍中国的前进。相反,中国政府以及全体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最终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另外,书中也详细描述了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成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多次的转型和调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依赖出口到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始终在不断改革中壮大。中国发展的经验是以改革为动力,同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有力的政府引导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调节相结合。


读完《激荡30年》,我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所经历的历史变迁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贡献了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改革开放犹如一场浩荡的海潮,它给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变革。这种飞速发展背后的牺牲和压力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读完《激荡30年》让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给我们这个即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年轻人,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辉煌过去,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同时,我们也要珍惜今天的成就和机遇,为中国的未来继续努力奋斗,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