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观后感

05-18

在学生时代的我们经常要写作文,写作文是个不断思考和提升的过程,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来写作者的练习,优秀的作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林丹观后感,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林丹观后感【篇1】

看完比赛,心情复杂。知道英雄总有老去的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真切切的来到我们眼前时,却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看过林丹与桃田比赛的人,应该都对场上的局势有所了解。没看比赛的人,通过比分应该也能想象个大概的情况。之前想过林丹大概率会输,但是没有想到比分会这样的悬殊。

整场比赛多拍较多,进攻相对较少。林丹这几年的太极打法,让他在球的控制上越发精准。这样的控球能力,让他在面对很多对手时,都能限制住对手的进攻。一旦对手强行进攻,他就能抓住反击的机会,突然提速,打对手强攻后留下的空档得分。

可桃田也不是省油的灯,复出后的强势表现依赖于他超高的稳定性,要说拼控球的稳定,桃田是不害怕的。他不仅在拉吊中的出球质量高,失误率极低,同时也更加年轻,体力更好。就算是双方磨到最后,桃田也有信心赢下比赛。而桃田的进攻,也让林丹左支右绌。比赛看到最后,总觉得林丹的脚步慢半拍,总是在很低的位置接球。这一方面是因为林丹为了省力,不去抢没必要的高点,另一方面也反应出这场比赛消耗很大。

丹神在场上的策略主要是依赖手上的停顿,打乱对手的节奏,寻找反击的机会。不过桃田的速度与防守能力让这一策略收效甚微。而在僵持过程中,丹神已经没有足够的体力用进攻去创造机会了。印象中只有两次正手劈杀斜线直接得分,依靠连贯进攻的得分很少。而桃田不怕多拍相持,觅得机会后的突击也是招招致命,逼得丹神必须鱼跃才能勉强救起。这样的消耗,丹神确实难以承受。

桃田复出之后,终于将世界前十的选手赢了个遍,真是个可怕的对手。而最熟悉左手打法的林丹,也没有办法限制桃田。在林李老去之后,世界羽坛,会不会形成众人挑战桃田的局面呢?

林丹观后感【篇2】

直到世界末日——读林丹自传后的感想。在我看来,林丹的成功是典型的,它是一个普通人的成功。

在自传的封面上,他写到:别忘了,我只是个普通人。

但是我能做到不平常的事。

林丹自传,林丹是一个平凡的人,毫无疑问。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始自终自己都不是最被看好的那个人。

青年时入选八一队,但远远不是那个大家眼中的佼佼者。

虽然也能在一些比赛中展露头角,让人大吃一惊,却始终不是那个最厉害的人。

他有点叛逆,不是最听教练话的球员。

即使入选国家队的也是八一队主任通过后门进的学生。

怎么就成长成了superdan了呢?首先,他有自己的个性。

我想这一点很重要。

虽然他也为这个性付出了代价。

但我总觉得个性是每个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

就像丘吉尔酗酒成瘾,斯大林喜欢抽雪茄一样,林丹如果在训练中不开心(特别是在重压之下),他也会放下球拍。

但发泄之后,他们会更加刻苦训练。

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轮比赛中被淘汰出局。

李永波教练告诉他,这是年轻人的代价。

事实上,他觉得自己太年轻了,不能成熟。

之后的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

其次,他深刻理解坚持的意义。

对于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

无论是在节假日等其他人休息的时候还是在备战奥运会、苏迪曼杯等重要赛事的过程中,他的坚持绝对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事实上,任何领域的专家和杰出人士都可以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和努力获得成功和荣誉。

很多人也明白这个道理,知道怎么做。

我认为优秀和平庸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做了多少。

最后,我还是喜欢林丹作为一名运动员。

在我看来,林丹的自传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也是所有中国青年的楷模。

年轻人应该在错误中成长,在错误中找到正确的道路,一路前进。

青年应该勇于做先锋,而不是当看客,当过客。

林丹观后感【篇3】

1、不被看好就不被看好,我就是喜欢他。

2、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站的多高,而在于生命的宽度。

3、男人或许只有经历过失败和坎坷之后,才能成大事。

4、还好,我用冠军击退了流言蜚语。

5、任何时候不要去怀疑自己,或是羡慕别人。做好自己,全力以赴地把握好每一天,不要太计较最终的结果。这个过程只是迟早和长短而已,最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和展现自己价值的一天。

6、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

7、它们迎面而来,你扛住了,全世界都属于你。你若被打垮,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8、我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这说明我还得努力,让自己更强,赢得让别人无话可说。

9、人这一辈子,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真的很难得。坚持自己的理想吧,也许会失败,但也不枉这辈子有过一次这么坚持自我、义无反顾地做好一件事的经历。生活永远被人安排好了,你不觉得这样很没意思吗?有时候,成功只是因为你多坚持了一下。

10、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可以做到让别人刮目相看的。

11、这么多年了,店里的碗还是那只碗,汤还是那个汤。我不知道其他从家乡出来的人有没有这种感觉,无论你走到多远,走多久,有些东西都在那里等着你,保留着最初的味道。

12、无论是爱情,工作还是生活方式,都不需要和别人比较,自己喜欢就好。

13、这是我以前从未经历过的,除了干着急,竟没有一些对策,就算现在,我还是会为当时的林丹感到焦急。只是,现在的'我懂得如何应对了。

14、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是可以做到让别人刮目相看的。

15、人生如赛场,即使不被看好,也能实现反转。

16、我去就是夺冠的,拿银牌都是失败!

17、而对我来说从北京到伦敦的距离,是整整四年,它漫长难耐,又让你觉得只争朝夕。

18、作为运动员比赛就是有输有赢,如果他真是我的克星的话,那就应该每次都赢我。

19、因为太年轻的我,很容易就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被干扰。

20、要爬到山顶看一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很容易摔得粉身碎骨。

21、我们都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

22、荣耀留在过去,未来更加可期。

林丹观后感【篇4】

1961年7月生,高级记者,中共党员。林丹于1984年在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羊城晚报。最初在羊城晚报政文部工作,半年后被派往深圳记者站,是当时深圳驻站记者中最年轻的记者。在深圳记者站工作期间,林丹很注意向老同志学习,很快熟悉了记者站特殊的工作环境,实现了角色的转换,也顺利地从过去单一的文化类报道转而成为可以采写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各类新闻的多面手。现任羊城晚报社区域新闻中心珠海记者站站长。

经历

1985年5月,林丹独自到珠海创建羊城晚报珠海记者站,在珠海一干就是24年,在远离领导视线的地方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羊城晚报珠海记者站在当地一直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有着不可动摇的威信和地位,这与林丹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公正、客观的报道也被同行高度认可。 林丹在记者站工作期间采写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1992年她采写了珠海重奖科技人员的系列报道在全国如一石击浪,引起极大反响。她关于珠海电子公司大厦拍卖的系列报道引起广东省国资委的重视。她曾为了赶着采写贺方军的先进事迹三天两夜没合眼,白天采访,晚上熬通宵写稿,第二天刊出。这组报道令人感动落泪,得到时任社长曹淳亮的高度评价。,她带队报道全国两会,在众多同行的竞争中,以稿件的深度、角度的独特、题材的新颖,获得报社好评,凯旋而归。 她对于珠海珠光公司的调查报道,揭示了政府驻外公司中非市场因素所起的作用,显示了她的文字功力和综合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被报社认为是难得的调查新闻。她关于深圳东门市场存在海鲜霸的报道引起省打黑处重视,为破获一个大的涉黑团伙提供了重要线索。去年,她关于珠海海滨山体遭到地产公司非法侵蚀的稿件得到市委书记甘霖的重视,亲自批示,后检察机关也介入了调查。难得的是,林丹既能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又不失独立性和媒体的监督责任。这么多年来,报社交给她的任务都可以很放心,一定是出色完成。她曾参与19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及香港、澳门回归五周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等重大报道。 林丹还是一个有钻研精神的记者。为了深入报道中国航展,她翻阅大量资料,从不懂到了解,这使她能够采访到当年航空和航天的部长、空军高级将领,成为这一领域的资深记者。她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她的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变得通俗易懂。其实,无论写什么样的稿,无论大稿、小稿,她都不马虎对待,力争做到最好。20多年的磨砺,她已形成了明显的个人风格,文章严谨,文字简练、活泼,文风犀利。

荣誉

1992年,林丹采写的消息《珠海出了科技富翁》获全国新闻奖三等奖、广东新闻奖一等奖;20获第五届金枪奖;被报社评为“十佳记者”。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林丹观后感【篇5】

目录学习与工作简历主要研究成果荣誉和奖励讲授主要课程收缩展开学习与工作简历

1986.9-1990.6:南开大学数学系 本科 1992.9-1995.6:南开大学数学系 硕士 .3-.3: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 博士学位 1995.6-.6:天津大学数学系,讲师 2000.6-2002.6: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2.6-.6:天津大学数学系 副教授 .8-.8: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系 公派留学 2008.6- 天津大学数学系 教授

主要研究成果

1.Minqiang Li,Dan Lin, Jisong Kou. An investigation on niching multiple species based on population replacement strategies for multimodal functions optimization. Soft computation, 14(1), 49-69, 2.Minqiang Li, Dan Lin, Jisong Kou. Dynamics of fitness sharing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coevolution of multiple species. Applied Soft Computing, 10(3), 832-848, 2010 3.Minqiang Li, Dan Lin, Shouyang Wang. Solving a type of biobjective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using NSGA-II.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59(2), 706-715, 2010 4.Minqiang Li, Liu Liu, Dan Lin, A fast steady-state ε -dominance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Computational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DOI 10.1007/s10589-009-9241-x 5.林丹, 丑英哲,李敏强;求解多目标二层规划的多目标进化算法;系统工程学报;;22(2), 181-184,214 6.林丹,王宏,李敏强;用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二层规划双目标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5), 106-110 7.林丹,丑英哲,王萍;求解车辆路径问题的一种遗传算法;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6;15(6), 528-533 8.林丹,赵瑞;基于随机权和的多目标进化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 42(32), 4-7

荣誉和奖励讲授主要课程

林丹观后感【篇6】

你们认识林丹吧!的国手生涯,林丹创造了属于他的不可撼动的王朝: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全英赛、亚锦赛、亚运会冠军集一身的“超级大满贯”,多达17项的世界冠军头衔,世界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卫冕奥运会男单羽毛球冠军的选手……这一切注定了他是一部传奇。

“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这是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封面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羽毛球生涯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书中,林丹讲述了他自己在传奇背后的历程,告诉我们他只是一个普通小伙子,种种的成功都和苦与痛密不可分。

林丹年轻时被解放军队选中,寒冷的冬天随军军训,二十四小时只有冷水,生活很艰苦,他能挺过来。初入国家队,队里高手云集,林丹常被别人看不起,特别是打比赛输给名不见经传的对手,还要被教练痛骂。林丹还因在训练时发脾气、耍个性、摔拍子等一系列事情被国家队开除。当他有机会搭上末班车再次回到国家队后,每天只管埋头苦练,甚至吃饭都不愿意花太多时间。他失败时自我反省,成功时懂得感恩,他说:“人生一辈子就是在跟自己不断地赛跑。做真正的强者,才能融合周围的一切,让周围的人心服口服。”

“就在我思考着与你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队医正在“蹂躏”我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每天训练后的放松时间几乎都在一小时以上,有时疼得我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这副身板了,因为是‘超级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样无坚不摧。”我非常喜欢书中的这段话,我觉得它道出了“超级丹”这名号下所背负的身体上的极大负担,同样地也折射出其精神上的压力非同一般。

在20xx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林丹又一次战胜老对手李宗伟,蝉联奥运金牌,让人不禁再一次感慨:既生李,何生林。

看完这本书,我更加能体会到当名人是很艰难的。成名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弯弯曲曲的,想要成为名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经受各种考验、不断的努力、流出数不尽的汗水,最后才能一步一个台阶,走上通往成功的路上。

林丹,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种精神。他,无可替代!

林丹观后感【篇7】

我并不是一个热爱羽毛球运动的人,也并非是林丹的铁杆粉丝,但本书却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

林丹在自传中写了他从小到大的学习羽毛球历程,到辉煌和低谷并存的职业生涯,也写了自己的爱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人。而对我而言,第3部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作为一名运动员,青春是唯一的资本。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运动员来讲,他们赌的就是4年一次的奥运会。可以说,这是中国竞技的最大残酷之处。难道只有奥运冠军才是成功吗?正如林丹,他一生打了无数场好球,大多数人们对他的印象却只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在巅峰对决中击败李宗伟,甚至连他决赛前的几场球都不知道。“难道我的职业生涯就只有这一场球吗?”林丹如此自问。“我拿到大满贯,水平提升,但留给我的空间似乎只有那不到一平方米的领奖台,那正是太可悲了。”全满贯林丹尚且如此,更别提很多默默努力的运动员了。

要去做的,如同他所说,去珍惜自己所热爱的,。直到世界尽头。因为对我自己来讲,我的围棋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初二开始的学业繁忙,我放弃了学围棋,也就从此失去了大量比赛机会。甚至连网络围棋也不下了。而遥想起曾经和队友并肩战斗的时光,我只能去怀念,去追忆,无可奈何。

而今年,学校给了我一个参加比赛的机会。这并不是什么重量级的比赛。放在以往,这种不提供午餐,冠军没奖金的比赛我肯定不屑一顾。但这次,我却空前珍惜和别人面地面手谈(下棋)的机会。如同林丹,他必定会去珍惜职业生涯最后时光的每一场球。去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挚爱,无怨无悔。

林丹在最后特别写了一路上陪伴他的重要的其他人——对手和恩师。而这次,我也在赛场意外遇见了我曾经的围棋老师和昔日的对手。心中所充满的尽是美好和感激。有的跟我一样,已经早不再学期。有的跟我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打职业努力成为一名职业棋手。其实正是他们,让我从前的生活多姿多彩,让我下比赛时更有动力,让我更加热爱围棋。

一名运动员是幸运的,他会得到很多呐喊与激情。但也同样不幸,因为青春只有这些年。选择了什么,只要是自己的挚爱,相信再艰苦也会坚持。哪怕如同世界上羽毛球冠军数量最多的林丹,也曾经遭遇职业生涯的瓶颈,遇到各种矛盾与迷茫,但如同他自己所说,珍惜每一个美好的镜头,珍惜自己的挚爱。

职业竞技,本应如此。

我也要去珍惜心中的挚爱,。直到世界尽头。

林丹观后感【篇8】

利用国庆假期的七天时间,我读完了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感受颇深,受到很大启发。现在,他是一名世界冠军,很多人都是在赛场上迷上林丹的,霸气的球风,健硕的身材,但是这个真性情的汉子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过去。从前,他是个放荡不羁、个性猖狂、爱顶撞教练的运动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光靠他之前的性格,是打不出来的,那么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往事?从而变成世界冠军了呢?

林丹从小就被当成女孩养,小时候,妈妈很喜欢给小林丹留长头发,有时还会抹上红脸蛋,拿他当女孩子养。后来林丹九岁上了体校,那时,条件真的很艰苦。九岁的小林丹几乎每天都要哭上一场。有时候,他会练着练着就突然哭起来,等哭完了接着训练。回到宿舍,他还会和同样从外地来的想家的小同学一起抱头痛哭,而且几乎每天都要给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妈妈,我想你了,快来看我吧,把我带回去。”

幼年小林丹曾每天写给父母一封这样的信。转眼间林丹十二岁了,他第一次拿到了全国少儿比赛的男单冠军,当时特高兴,虽然只是个业余比赛。他信心满满,以为一定能进福建队,结果却选入了八一队,唉,那时,失落、难过的心情是肯定有的。去了八一队,他领到的军服已经是最小号的了,可还是大得像麻袋,裤腿都被挽进去了好多。体校,只有半天的课,进了八一队,半天训练改成了全天训练,读书时间很少,训练也比体校的更专业。

前两年,小林丹自我感觉非常好,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1996年、1997年的全国青年锦标赛,他基本在第六名和第八名之间徘徊,甚至有的时候连小组赛都没有出线,所以林丹才知道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很多。1997年林丹人生中的第一次军训到来了,地点选在南日岛,而且不准带零食、水果,反正一律都不许带,看到了就没收。他到了那儿,才知道根本没有热水,要洗冷水澡,那可是冬天!所以军训了20天,他的印象中洗了3次澡,一个星期一次。基本上就是那个脸盆接水,往头上一倒,然后拿毛巾一擦,浑身会起鸡皮疙瘩!而且三餐没什么肉,菜则是自己种的……

别看超级丹现在血性十足,其实也是被国青队开除过的,1998年林丹去成都参加全国少年比赛,在最后决赛中胜出夺得冠军。赛后在全队的庆功宴上林丹和一个伙伴比赛吃辣椒,结果却遭到惨败,还吃出了急性阑尾炎,最后动了手术才治好。那时候,中国羽毛球队在福建集中训练,鲍春来、邱波辉,他们都去不了,只好林丹去,结果打成这样,只好被开除了。那次比赛打完后,回到看台,被所有教练批了一顿,狠狠的批,如暴风骤雨一般。

在这期间,林丹认真了,知道什么是敬业了。林丹在书中说:“比赛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他在改变,教练也发现林丹和以前不一样了,于是便让他又回到了国青队。在国青队,别人都觉得他是靠关系进来的,结果林丹用冠军证明了自己。就这样,林丹渐渐在国家队里稳定下来,他们的'公寓在地下室,但是国家一队住宿舍楼,二队住地下室,二队成绩好的升一队,一对成绩不好的住地下室。

林丹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包括“林一轮”这个称号。林丹的张扬背后是一条不平凡的锤炼之路。林丹成长了许多,他用自己坚毅的性格,一次又一次证明他有这个实力,他给我们创造了多少个惊喜,以前那个脾气暴躁、容易生气的“死”小孩林丹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心平气和还有沉稳。还记得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吗?最后一球他打得如此沉稳,最后以李宗伟出界而获得了冠军。尽管他只是80后其中一员,但是他却代表了我们所有人,不管成功与否,不管平凡与否:我们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无论别人如何看我们,我们也要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直到世界尽头!

林丹观后感【篇9】

用了三日时间,终于看完了林丹的自传。合上书后,久久不能平静。我虽然不是林丹的铁杆粉丝,却深深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气息;那是只有我们80后,尤其是80年至84年出生的人才能感动的气息。

第一次关注林丹,是因为一个70后。我和他谈起林丹,他说很反感这个运动员,个性太张扬,一点国家运动员的样子都没有,而且打骂教练。最后一句刺痛了我:非常符合你们80后的样子。我当时没有反驳,确实林丹是80后,而且我同意林丹符合80后的样子。那时我就有个疑问:8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竟然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我在书上看到的林丹和很多普通的80后一样经历:独生子女的童年、感染着女排精神长大、少年时期就要学会独立生活、“靠关系”进入国家队、身在国家队要面临激烈的竞争、随时笼罩被送回地方队的压力、个性张扬不被领导看好等等。这些正是不少80后最直接最贴切的经历,这些也同时回答了上面的那个问题。

社会阶层永远都是成金字塔形状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爬到金字塔的顶峰。林丹他能成功登顶,他坚韧的个性和不懈地努力是分不开的。书中他提到他的很多队友,相信有些人连名字我们都不曾有机会听说过。所以林丹也是幸运的。书中提到的他刚进入国家队的时候,整天提心吊胆,打得不好没有成绩就要卷包袱走人。那个时候他特别压抑,而且他是“插班生”,被安排到地下室的集体宿舍住。大强度的训练加上国家队里的激烈竞争,没有“不服输、好胜心强、求胜心切”支持他,估计他很难熬下来。即便他熬下来了,他通向冠军和全满贯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雅典失利、阿纳海姆和多哈的暴风骤雨、格拉斯哥团体失利后换教练、韩国公开赛与对方教练的不愉快,还有后来的“林丹打骂吉新鹏教练”事件。一路走来,可以说“登上顶峰之前,任何艰辛都是难以预料的。”但书中林丹并没有只表现自己的艰难。每一次的失利或事件后,他都在反省和成长,而且毫无忌讳地道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正是我们这一代80后身上很宝贵的本质:张扬的背后不断自省,在跌倒中不断成长。他的经历其实也和很多80后不尽相同。他说他很喜欢看日本动漫《灌篮高手》,像每个那个年代的80后一样熟悉那首歌:《直到世界尽头》。当耳边响起熟悉旋律时,林丹也和千千万万个80后一样是个普通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让别人刮目相看。

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正如林丹所说:“这么多年来,我时常有种感觉,就是周围的人似乎还没有学会承认别人的好,也不懂得赞美和祝福别人。相反,越是看到别人过得不好,越是愿意同情他。甚至可能是以匪夷所思的大方去帮助别人,哪怕自己家里揭不开锅了,也要给别人一口吃的。但是一旦看到别人过得比他好,心里就不乐意了。”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好像注定被质疑,注定要在这样的社会里挣扎,与别人竞争,最终有小部分可能成功,有大部分相对平凡。我不知道那位70后有否看过这本书,不知道他看到林丹在伦敦拿下金牌时是否还会对他持有“个性太张扬而且打骂教练”的印象?我很想跟他说:林丹的张扬背后是一条不平凡的锤炼之路;尽管他只是80后其中一员,但是他却代表了我们所有人,不管成功与否,不管平凡与否:我们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无论别人如何看我们,我们也要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真到世界尽头!

林丹观后感【篇10】

个人经历

林丹,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1968年参加工作,任辽宁省复县三代会工作人员,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空军高射炮兵第八师战士、副班长、排长、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78年转业,历任辽宁省瓦房店劳改支队党委宣传科科员、副科长,辽宁省瓦房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主席。辽宁省文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大连市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

小说集《日月》、《花季》 中篇小说《大狱春秋》 中篇小说《空白》 长篇小说《下级军官》 长篇小说《下级军官》 电视剧剧本《大墙里的春天》、《天阶》、《日子》等。 短篇小说《花季》选入《建国五十周年辽宁文学精选》丛书等。中篇小说《大狱春秋》获上海第一届剑与盾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空白》获大连市庆祝建国40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下级军官》获大连市第三届文艺优秀创作奖。

林丹观后感【篇11】

林丹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吴润祎我并不是一个热爱羽毛球运动的人,也并非是林丹的铁杆粉丝,但本书却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林丹在自传中写了他从小到大的学习羽毛球历程,到辉煌和低谷并存的职业生涯,也写了自己的爱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人。而对我而言,第3部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作为一名运动员,青春是唯一的资本。对绝大多数中国运动员来说,他们每四年都在赌奥运会。可以说,这是中国竞技的最大残酷之处。

难道只有奥运冠军才是成功吗?就像林丹一样,他一生中打过无数场好比赛,但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只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中击败李宗伟,甚至决赛前的几场比赛。"难道我的职业生涯就只有这一场球吗?

"林丹如此自问。“我拿到了大满贯,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但留给我的空间似乎只有不到一平方米的领奖台,实在太可惜了。“大满贯的林丹也是这样,更不用说很多沉默的运动员了。

要去做的,如同他所说,去珍惜自己所热爱的,。直到世界尽头。因为对我自己来讲,我的围棋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初二开始,我就忙于学习。我放弃了围棋学习,失去了很多竞争机会。甚至连络围棋也不下了。而遥想起曾经和队友并肩战斗的时光,我只能去怀念,去追忆,无可奈何。

而今年,学校给了我一个参加比赛的机会。这并不是什么重量级的比赛。在过去,这种不提供午餐、冠军没有奖金的比赛将被忽视。

但这次,我很珍惜和别人面对面交谈(下棋)的机会。像林丹一样,他肯定会珍惜职业生涯最后几天的每一个球。去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挚爱,无怨无悔。

最后,林丹写到了陪伴他一路的其他重要人物——对手和老师。这一次,我也遇到了我以前的围棋老师和以前的对手。心中所充满的尽是美好和感激。

有的跟我一样,已经早不再学期。有的跟我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打职业努力成为一名职业棋手。()其实正是他们,让我从前的生活多姿多彩,让我下比赛时更有动力,让我更加热爱围棋。

一个运动员是幸运的,他会得到很多的欢呼和激情。但也同样不幸,因为青春只有这些年。我选择什么,只要是我的爱,我相信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哪怕如同世界上羽毛球冠军数量最多的林丹,也曾经遭遇职业生涯的瓶颈,遇到各种矛盾与迷茫,但如同他自己所说,珍惜每一个美好的镜头,珍惜自己的挚爱。职业竞技,本应如此。我也要去珍惜心中的挚爱,。

直到世界尽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