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推荐十五篇)

05-22

学生时代写作文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助写作可以很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果写不好作文,可以从自身出发有意识的去改变。高质量的作文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也许需要"《感动中国》观后感(推荐十五篇)"这样的内容,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已经揭晓,那观后感怎么写?结尾又要怎么写?下面是网整理的2篇关于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希望可以帮到你!

窄条凳

自行车

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

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

照见皱纹

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

范文一

一摞一摞硬币

带着汗水

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回到南通后,老人便把奖杯小心翼翼地锁进木箱,每天依然冒着严寒,骑着老旧的自行车,踏行几十公里,走街串巷磨菜刀、剪子。三块、四块地小心积攒着零钱,储存进他的慈善梦想中。

【磨刀老人吴锦泉】

微电影

87岁高龄的他以磨刀为生,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为人磨菜刀、剪刀,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磨刀老人”。他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

老人靠磨刀为生,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已捐款4万多元。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000元;

2008年,向市儿童福利院捐款1316元;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捐款1000元;

2010年,甘肃泥石流捐款1000元;

2011年,向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困难者捐款300元;

2011年,向港闸区五星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款3000元;

2012年12月,向“磨刀老人”微基金捐款4210元;

2013年4月16日,捐款3000元定向用于中华慈善博物馆建设;

2013年,四川芦山捐款1966.2元……

太多的次数,太多的感动,

他的捐赠是一种信仰!

成立锦泉一元爱心社

2011年,吴锦泉倡导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爱心社成立以来,收到爱心居民和企业家的捐赠近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

南通市红十字会也申请注册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标,并设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

爱心从不会白付

2012年4月12日下午,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获得者磨刀老人吴锦泉从北京载誉归来。

2012年5月3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看望获得“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殊荣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2014年11月26日,首届中国公益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磨刀老人吴锦泉获得“中国公益良心奖”。

范文二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

但我们存在的意义,

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

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但我们存在的意义,

不是被淹没,

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

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

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

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2月14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来自吉林通化的大爱夫妇张宝艳、秦艳友,与屠呦呦、阎肃、郎平、官东等10位人物以及抗战老兵、爱国侨胞这一群体,共同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吉林省通化市人,2007年4月30日,自费创办的“宝贝回家寻子网”,先后荣获“中国影响力100人”、“全国首届网媒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十大法治人物”等殊荣。

“儿子你知道我日夜在等你盼你想你吗,你十多年在外一切可好?我心在泣血你可知?但愿上天仁慈,我们一家相聚的日子能早日到来,在外一定要学会

照顾好自己……”在宝贝回家网站上,这样声声血、字字泪的呼唤有很多很多,留下这些字句的,都是被拐孩子的父母,从孩子被拐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踏上了一条

不知终点在何处的找寻之路,而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创办的宝贝回家网站,提供给他们的,不仅是一个情感发泄的通道,信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盏照亮被拐宝贝回

家之路的明灯。

1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吉林省通化市和平路685号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虽然不过8点,小小的一间办公室里已经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打电话核实情况,看群里的案例分析,刷新全国救助寻亲网上的信息……

“我和丈夫做宝贝回家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被拐的孩子回家。”衣着朴素留着短发的张宝艳说出的话和她的人一样,朴实无华却干脆利落。

“我们当初想的是,只要能找到一个孩子,网站就没白办。后来,目标水涨船高,一年找到一个,一月找到一个,一星期找到一个,一天找到一个。现在已经有

1384个孩子通过我们宝贝回家找到了家。”负责网站技术工作的秦艳友说,虽然现在网站规模大了,志愿者多达17万人,但他和妻子最大的心愿却是网站能够

早日关闭,“到那个时候,就是丢的孩子都找到了,没有新丢的孩子了,天下无拐了。”

一场虚惊 成就全国第一家公益寻子网站诞生

“我们也是普通人,普通人做点普通的事。”“给孩子创建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志愿者的最大愿望。”

“1992年,我儿子四岁,有一天,他跟姥姥逛街的时候走散了,我知道消息的时候,心里就一个念头,孩子是不是被拐了?如果孩子找不到,那我也

不活了。”说起创建宝贝回家网站的初衷,张宝艳说,那次儿子短暂的走散,给她和丈夫留下了太深的记忆,秦艳友就以这段经历写了一个剧本,在写的过程中,他

们开始接触到现实生活中那些被拐儿童的家长。“他们找孩子的方法就是印寻人启事,有的人家花了五六十万,在街上贴了又贴。”张宝艳说,还有一位家长曾无意

中跟她说起,在找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他找到了100多个被拐的孩子,但因为不知道怎么帮助这些孩子,只能不了了之。

这些寻子故事对张宝艳、秦艳友夫妇触动极大,“我爱人就是搞网络的`,我就和他商量,咱们能不能创办一个寻亲网站?把这些寻亲信息放在一起,这

样,至少寻亲的人之间还能互相帮助。”张宝艳将自己的想法一说,秦艳友当时就同意了,与几个同事学生组成了一个网站创建小团队,就这样2007年4月30

日,宝贝回家网正式开通,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面对被拐、流浪乞讨儿童的公益寻子网站。2008年1月18日,宝贝回家志愿者组织也在吉林省通化

市民政局成功注册。

寻亲的平台搭建起来了,怎么才能让大家知道和了解这个网站?“最开始,我们就是在网上、报纸上找那些寻人启事,可电话打过去,一说我们免费帮他

们找孩子,家长们根本不相信,有情绪激动的家长甚至把我们当骗子。”张宝艳说,那时候,不只丢失孩子的父母不信任他们,就连身边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在炒

作,“每天宣传网站,被从QQ群里踢出来过,邮箱被封过……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张宝艳说,那时候她在一家典当行当经理,为了把这个网建起来,干脆辞了

职。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天凌晨2点多,我接到一个失踪儿童父亲的电话。他在电话那边痛哭不止,说如果那天我不接他的电话,他很可能就会从楼上跳下去。”张宝艳说,这样的电话和来信,后来她接到了很多很多,这样的痛苦她感同身受,帮助他们的心愿,也越来越强烈。

2007年6月24日,内蒙古志愿者郭俊发现一老一小在公园乞讨,老人说男孩是他的孙子,但神情慌张。郭俊及时与秦艳友进行了沟通,在第一时间

找到警方。经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十几天前被乞丐老人拐骗出来乞讨的,内蒙古警方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消息传回来,我们心里有底了,”张宝艳说。

就这样,从成功解救第一名被拐儿童开始,宝贝回家网站从每天数十人次、数百人次的浏览量,逐渐增加到上万人次,高峰时间甚至达到了5万人次。网

站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注册登记的志愿者人数达17万余人,网站与腾讯网合作建立的各类QQ群就有一百多个,有寻家宝贝群,有家寻宝贝群,有公安部工作

群,有媒体群,每个省份也都有自己的寻亲群……

集思广益 志愿者的努力让失散20年的母子再次团圆

“我们就是搭建了一个平台,没有志愿者们的付出,仅靠我们两个人能做成什么事……”

获评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却说,这个荣誉不属于他们俩,这个荣誉属于网站所有的志愿者,“我们就是搭建了一个平台,

没有志愿者们的付出,仅靠我们两个人能做成什么事?”秦艳友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家长及寻亲的孩子都不会上网,所以当他们登记了寻亲资料后,都

需要志愿者一对一地为他们进行寻亲指导及后期资料跟进。”特别是对寻亲的孩子来说,他们被拐走时年纪都很小,对家乡、父母的记忆很模糊。“我们登记的时

候,会问寻家宝贝,你有什么特征,很多人都会说没有特征,其实头发有几个旋,是不是左撇子,身上有没有胎记或是痣,这些都是寻亲时候很重要的特征,我们的

志愿者得启发他,反复询问。”张宝艳说,跟进志愿者会从气候、地理环境、家人姓名、成员、动植物、饮食习惯、方言等各方面启发寻亲孩子的记忆,缩小寻亲范

围。

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里,记者也看到了张宝艳的一组秘密武器——建国以来的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和部分省公路交通地图册,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途呢?

“像是1990年,五岁的罗刚被拐走,2012年他在网站登记了自己的信息,凭着自己儿时的记忆,画出了家乡的地形图,”张宝艳说,因为20年

间乡村变化很大,志愿者们特意从网上买来了1990年的交通地图,按照罗刚的记忆进行排查,经过180天的努力,终于帮他找到了家人。从志愿者拍摄的视频

里能看到,罗刚回家的那天,村子里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吃一碗妈妈煮的面,罗刚说,还是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失孤》,里面井柏然饰

演的曾帅,原型就是罗刚。”张宝艳说,没有志愿者集思广益,半年多的付出,仅凭一张记忆中的地形图,罗刚的寻亲之路还不知有多漫长。

科技引路 帮助更多宝贝寻亲 让更多家庭团圆

“一想到很多家长后半夜还守在网上,盼着下一条信息就是自己孩子的,就觉得这个网的责任很重。”

在秦艳友眼中,妻子张宝艳是个和工作拼命的人,“自从网站建立后,她就基本都是凌晨一两点钟才睡,早晨五六点钟就起来了,无论走到哪儿,手机不

能离,因为随时要关注寻亲的信息。缺觉让她在哪儿都能睡着,就这么说吧,我们一起出差坐飞机,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她知道,因为那时候要关了手机,等到起飞她

就睡着了。”秦艳友说,每天催张宝艳多休息一会,已经成了他的重要工作。

2009年,张宝艳提出“建立打拐DNA数据库的建议”,被公安部采纳。全国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支持。如今,在张宝艳的电脑上,点开“公安部工作群”,可以看到来自各地300余名打拐警察参与其中。张宝艳说:“公安打拐部门与‘宝贝回家’建立了绿色

打拐通道。”

2015年,“宝贝回家”又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寻亲领域。“我在网站上看到一位父亲写的诗,内容是思念被拐走的女儿艳艳和儿子健健,特别

感人。”张宝艳说,通过交谈,这位写诗的父亲告诉她,被拐走的健健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张宝艳立刻联系了警方,将健健弟弟的照片放到了人脸识别系统中进

行搜索,果然,在广东找出了一个相似度98%的孩子,DNA比对结果显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搜索出来的那个孩子就是1995年被拐的健健。

随着一个个被拐孩子回到父母身边,社会各界给予宝贝回家网站的支持也越来越多。2009年,公安部提供了10万元经费用于支付房租、购买设备;

通化市为“宝贝回家”解决了办公场所、车辆,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网站设立了5个公益岗位;还有企业主动上门提供赞助。而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也一直恪守着

宝贝回家网站成立之初便立下的死规矩,就是无论成功与否,都不收寻亲者的钱。各项相关收支都在网站上公示。

“现在已经有1384个孩子通过我们宝贝回家找到了家,特别是2015年,宝贝回家登记失踪孩子892名,已找到405名,除去意外死亡、离家

出走、恶意登记的,未找到的孩子为105名,找到孩子的速度反超登记丢失的速度。”张宝艳说,其实,从2009年4月份起公安部开展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的专

项斗争,并规定儿童失踪报案即立案,且将操纵流浪乞讨儿童犯罪纳入打击的范围之后,拐卖儿童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扼制,这从最近几年网站的发帖情况就能看出

来,“现在我们处理的急件很少了,多数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积案。”

张宝艳说,“其实找到1300多个孩子不是‘宝贝回家’的最大亮点,隐形的社会效应在于推动了公安部门打拐专项行动,普及了打拐知识,营造了打拐氛围,使社会上拐卖犯罪得到遏制,更多孩子避免丢失的伤害,更多家庭少了骨肉分离的痛苦。”

在宝贝回家网站首页,有这样一组数字,时刻提醒着张宝艳、秦艳友夫妇,目前还有家寻宝贝23912人,宝贝寻家18895人,“觉得肩上的担子

还是非常重,还有这么多人在寻找亲人,如果不抓紧时间,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再也见不到亲人的面了。”张宝艳说,他们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尽快帮助他们找

到家和家人,能尽早实现天下无拐的梦想。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感动中国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之一,而今年我也准时收看了“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林俊德,是一位为国家、为核事业而奋战而付出一生的爆炸力学工程技术专家。在离开学校后在40多年中,他就在气温高达40℃的高温荒漠里作业,但他所做的一切对不是白费的!就在他的无数次不断的试爆后,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了!他是一个伟大而又不怕苦的人,但岁月不饶人,2012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林俊德罹患胆管癌晚期!但他坚决地拒绝接受手术。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入院的2天后,他就不顾医院医生的强烈反对,把电脑转到了病房里工作。

5月26日,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坚决要求搬出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还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在这里我无法工作,亲把我转会普通病房。”

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但他还是拒绝了医生们的建议,还坚决的说“我现在的时间不多了,我还有没做完的工作,你们让我继续”

5月31日。在工作了5小时后昏迷了,被医院众人抬上床休息。在晚上的8点15分,林俊德院士离开了人世…

林俊德院士,一位十分坚强、坚定而用信念而撑起生命尊严的烈士,还记的他说的话:“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坚定而又简单的话语,塑造了一位军人为国家所付出了一生的永耀。让我们记得有这么一位坚决而又倔强的老人:林俊德院士。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纵死终令汗竹香

张丽莉,是一位最平凡中学教师,但是一个不一般最美女教师,是一个用生命捍卫学生的最美女教师!2012年5月8日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她来说,也可以说是最痛苦的,但也可一说是最幸福的。就在那天的放学时间,一架失控的大巴撞在了正停在校门口的校巴,校巴正对着的就是张丽莉和2学生。在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原可以退一步自救的,但她没有,她坚决的跨出一步,推开了在自己面前的2位学生,但自己却留在了车底…就这小小的举动,令上亿人深为感动!但不幸的是,她的花样年华就此断送。

2012年5月8日张丽莉因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

2012年5月12日张丽莉老师在上万人的拥护下、的鼓舞下,被用单价抬出了病房,不单只有为她鼓舞着,就在上高速时,上白台的士与私家车为她送行,祝愿她早日康复!转院后在的到医生们全力救治下在2012年5月15日最没教师张丽莉老师苏醒了!在苏醒后一就不忘自己的“宝贝们”

2012年5月15日3时10分,张丽莉被妥善安置在哈医大一院ICU隔离病房,进入正常的监护治疗状态。

2012年5月25日张丽莉老师因怕自己的“宝贝们”因自己而耽误了学业,就谢了封信给他们,信的内容我不多说,但有几句让我深深的感动了:“展雄风,恣奔腾,三班才子胜卧龙;夺金魁,勇无畏,三班佳人最珍贵;拼百天,赢明天,才子佳人创佳绩!”——还记得我们的百天誓言吗?很抱歉我食言了,,原本说好无论怎样我都会陪伴你们走到最后的,可如今我却只能遥想祝福了,原谅我的未信守承诺吧!

还是那句话,但我要重重的再说上一遍,让我们记住有一位这样的老师,一位舍生取义而又勇敢的美丽漂亮的女老师:张丽莉,让她的信念在我们心中扎下深根!让我们为她祈祷与祝福她能快乐幸福的走下去。记住她的一句话:“样他们从我身上感受温暖感受爱!”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冰雪为容玉作胎

在我们的一生中,能经历无数个令人感动的人,小到帮老人家开门,大到舍生取义,或许檫身而过,或许就在眼前。在我没说的8个人中,有坚持的、有温暖的、但也有悲伤的,还有爱的,有无数种传达的方式与方法,只是…我们未能感受、与接受到他们的实质存在的爱与温暖,我们只能盲目的去报人家而忽视了爱与温暖。

其实,感动就在我们身边,爱就在我们身边,感动就在我们身边……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我观看了感动中国节目后,我流下了泪水,我看着舞台上那么多洋溢的笑脸,其中有:朱光亚、胡忠、吴孟超、刘伟、阿里木、张平宜……

令我最感动的是朱光亚,他是一名科学家,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带头人,在研究时间上,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德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苏联也用了四年多,而我们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有一次朱光亚看见儿子写的作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向中国科学家致敬,你们辛苦了。

他马上向儿子指出说,这些成绩并不都是科学家的功劳,还有很多工人、农民、解放军等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这上可以看出,他从来不以自己做出的成绩而骄傲自满。

还有是刘伟,小时候顽皮被电线击中了左手和右手,学钢琴时,只能用脚弹,非常艰苦,这种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位有用的人。

以上就是职场小编为大家讲解的感动中国观后感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让人感动。在岁月的沧桑中,这种感动令人震惊,就像风的力量一样,足以感动整个民族。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哭泣。我被他们的精神、人格魅力和行为所感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静静地看着感动人物的故事,我认为有一个特点是相互关联的,那就是责任这个词。承担责任,给予爱来解释和谐,解释人类的理性。他们都是普通人,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是他们的工作,甚至是他们自己的工作。但在我们中,许多人往往从头到尾,由于自己或外部原因,不得不中断,不能坚持下去,因此,许多人往往很难达到类似感动人物的行为或领域。

陈俊贵在天山守墓几十年,只是因为风雪之夜的生死。还有格桑花最美的乡村老师,西玛拉雅山下的一个园丁。她在一米多宽的山路上来往往,下面是悬崖。她每天护送孩子们回家,坚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间,伴随着危险。姚厚芝是一位善良的母亲。当她患有乳腺癌时,她想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孩子。她想到了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费。疾病压垮了她的身体,但没有摧毁她,她用她唯一剩下的生命,日夜完成清明和刺绣,只是为了自己死后,孩子可以买一些钱生活,如果我将来会有她这样的坚持和报酬。还有一位龚全珍老人,他在接任时相识,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当时,我很困惑,想知道她的起源是什么。现在我知道,原来是一位将军的妻子,放弃了高级官员的厚陆,跟随将军当农民,让我看到了爱的坚定,将军去世了,但留下了修复的运河、桥梁、良田。老阿姨继续给农村人民留下温暖。她说,虽然日子很苦,但心很快乐,每个人的眼睛都很明亮,你真诚地为每个人付出代价,每个人都死了,但留下了修复的运河、桥梁和良田。老阿姨继续给农村人民留下温暖。她说,虽然日子很苦,但心很快乐,每个人的眼睛都很明亮,你真诚地为每个人付出代价,每个人

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些话。

一曲道德礼赞,一篇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心灵收成"。在这个简单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现出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都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高举正义之旗,让这种“正能量”洒遍整个神州大地。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昨天晚上八点,我坐在电视机前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是朱敏才哈孙丽娜的故事。朱敏才和孙丽娜是一对夫妇。朱敏才从小就梦想着当一名英语老师。后来,朱敏才和孙丽娜来到一座小山村教那里的孩子们读书。那里的孩子们有百来个,但是那所学校只有他们两个任课老师。他们住的地方就是那所学校的厕所的旁边。在他们的屋子里,有一张床、厨房和一个小浴缸,这些都是连在一起的。到了夏天,他们勉强还可以洗澡。但是到了冬天,他们就没地方洗澡了。还有,在夏天他们的屋子旁边的厕所的大粪坑的臭味就飘到他们的屋子里,臭的不得了!孙丽娜老师还说,他们晚上睡觉都要带两个口罩呢!但是,即使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在这期间,他们很少回老家,即使回了老家,也是匆匆来,匆匆走。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朱敏才老师和孙丽娜老师是如此平凡的人,但是他们又是如此伟大。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这是一个在星期四看过的故事,班队课上心跳声停止了,呼吸也停止了,教室里很安静。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望向电视机屏幕,看那感人的一幕。 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感动中国。那里面播放着一位位英雄,让你佩服他们的……

这是一个在星期四看过的故事,班队课上心跳声停止了,呼吸也停止了,教室里很安静。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望向电视机屏幕,看那感人的一幕。

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感动中国。那里面播放着一位位英雄,让你佩服他们的勇敢。心也仿佛随着他们的动作,飞向了他身边。让我们发出一声声的掌声和敬佩的感情。

他就是丁晓滨,一位伟大的英雄,用左手敬礼的军人,他值得让我们为他骄傲!20xx年洪水爆发了,就是丁晓滨叔叔他奋力抗战,虽然房子被淹没了,许多孩子失去了亲人,但他还是拼了命救起了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可能随时都会失去生命,但他还是不怕危险,继续奋战。今天丁晓滨叔叔来到了感动中国的直播现场,他说:“那时很多人给他写了信,表示对他的肯定,不过有一位大学生却表示怀疑,说:”现在这种事经常会发生,说不定哪天也会有人变成英雄,如果接下来这几年,这种事还发生在你身边,那时我就承认你是英雄。虽然,他的事迹被有些人质疑了,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丁晓滨叔叔的事迹会让所有的人都认可的!

他的生命只有18年,18岁对别人来好所,正是一个大好时光,但对他来说却是恶梦即将靠近。他没有朋友、母亲。但他有一个跟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他跟父亲一路走到现在。在他生命的尽头,将要去做一件事,就是还恩情。怎么多来就是靠世间各地的好心人,他才能活到现在。从那以后他跟父亲黄水勇踏上了艰难的旅途。这为阳光少年就是——黄河。

感动中国,感动世间,让我们伴随着英雄的事迹,一路走下!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7

安徽省太湖县牛镇初中杨丹丹

他们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召唤——如果说我们确实需要召唤的话,我热切地希望,当我们开始阅读他们的故事时,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像当年我们在咿呀学语里聆听启蒙老师的教诲一样。

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他是银河系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火热的心无时不镌刻着“中国”这两个字,他曾经手持东方的圣杯,向地球播下光和热,圣杯上的箴言照亮了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亚洲、欧洲、美洲……杨利伟用我们民族的语言向世界证明,我们在不断探索,我们每年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人民卫士——任长霞,她如霞光般灿烂,用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尽善尽美的诠释了一个奉献者价值之所在。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爱在她身上被无限放大,像阳光一样洒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她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所有曾经否定她的人。

风之子——刘翔,他付出加倍努力,使中国改写了在田径场上的历史,刘翔的事迹足以证明:平凡本是每个生命的原态,但超越平凡,只是要把不平凡定格为自己的人生指针就行了。

用爱点亮心灵——徐本禹,他是一个固执的守望者,以热情、爱心、坚持对抗寂寞、孤独、误解,以一颗赤子之心无怨无悔地浇灌我们日益荒芜的精神家园,从他的身上我们发现了,行动比感动更重要。

谁说寸草心,报三春晖田世国。羔羊有跪下的恩典,乌鸦有反哺的公义。捐肾救母,大家庭,大亲情,大义,母爱大于天。

田世国这个山东大汉为了让母亲的生命健康延续,不惜编造一个温暖美丽的谎言,不惜割肾救母,不惜在自己尚未**之际,又远赴阿联酋工作,为母亲和家庭继续奉献。这个真实的故事并不离奇,却如跨过海洋的彩虹一般感染着海峡两岸的人们,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爱父母的人必然会爱祖国,爱自己家庭,爱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们。

坚忍,把苦难踏在脚下——洪战辉,一个平凡的农村少年,从12岁开始就不得不面对命运的不幸,但他并没有被压垮,而是通过千方百计的努力,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在一次又一次把他逼上绝路的命运面前,他越发变得忍耐、坚强和乐观,他把苦难当做养分,当做人生的一堂必修课,他的精神世界因此变得厚重,他的心灵也因此变得丰富。

听,花开的声音——邰丽华,在自己无声的世界中感受了不同的婀娜多姿,不同的旋律,他呈现在我们面前更多的是绿草丛中盛开的鲜花,她和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一样,用无声的姿态给我们编织了一道美丽的花环,让我们触摸,让我们感动。

林浩,一个中国少年,用无限的爱填满了他的小心灵。他的行为完美地诠释了这个时代英雄的标准定义。我们除掉敬佩和尊重,应该只剩下惊叹和欣慰了。也许我们应该有一个看上去不切实的美好愿望——如果每个中国少年都像林浩那样,也许……再多的也许,也抵不上一个行动。

有了在公交车上勇斗歹徒的学生,有了在火车凌厉的车轮下抢救两个孩子的学生,我们在赞赏之余,更多的是不是应该反思?平民英雄如何书写新时代的侠义风范?中国有年轻的林浩,中国有刘翔,姚明也有同样的意义,而且因为他的年龄比较珍贵。

杨利伟,任长霞,刘翔,徐本禹,田世国,魏青刚,洪战辉,邰丽华,林浩……这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名字,却代表着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热情的生命。他们与其说是一种精神,不如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与其说他们是一种再适当不过的激励,不如说他们恰如其分地向我们展示了爱的化身是以怎样一种美丽的形式徜徉人间。

这就是中国的感动!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感动无处不在,因为令人感动的人无处不在。他们为我们献上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姚明,中国的擎天柱,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他在美国nba掀起了“明王朝”,被称为“移动长城”。2.26米高的巨人刚到nba的时候却被说成是一个傻大个,确实姚明在黑**与白**的人群中显得特别扎眼。但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现在他已经成为最好的球员之一。

每天早上,他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去田径场锻炼身体。下午,他与队友进行对抗训练。晚上,他在运动室出汗。努力工作和天生的身体条件,姚明怎么可能不成功呢?虽然姚明在美国打球,但他并没有错过中国国家队的任何比赛。

如2003年他回国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决赛中姚明以30分、15个篮板、5个盖帽的优异表现帮助中国队取得胜利。姚明作为nba的超级明星,拥有巨额的广告合同和可观的收入。但当他变得富有时,他从不忘记回报社会。

2008年5月12日,汶川群众起义爆发。**它震撼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也震撼了姚明。听到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0万元,然后又增加了21.4万美元,共计200万元。

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数字,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情,姚明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头。祖国也给了这位优秀儿女很高的荣誉。2008年8月8日,姚明作为旗手,带领中国奥林匹克代表团与小林浩一起进入鸟巢。那一刻永远被记录在奥林匹克历史上。

体坛“巨人”姚明给我们带来了感动,而我们身边也不乏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我们社区的马路对面,有一个小车库和一个小店面。主人是个残疾叔叔。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打开店门开始营业。

每当有人去他店中修车,他都是异常认真。那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干得活比健全人还要好。而且他一点都不自卑,对人亲切而自然。

每次路过他的商店,我的鼻子都有点酸。我觉得这很感人。同时,我也认为一个残疾人是如此的自强不息,我们还有什么呢?感动需要传递,他感动了我,我就要努力去感动你。

生活中需要感动,让我们发现感动,并感动他人。在我们伟大祖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让我们向感动我们的人民学习,努力感动别人和中国。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9

2016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以下内容为2016年感动中国观后感最新内容,欢迎阅读!

2016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为:

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

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

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

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

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吉林省通化市人,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创办者。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体会到了走失儿童家长的心情,此后她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提供帮助。2007年,丈夫秦艳友提议,建立一个寻亲网站来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了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寻子网管理。

在张宝艳与丈夫的悉心维护下,网站逐渐发展起来。志愿者们在张宝艳的带领下,积极核实搜集信息,对家长进行防骗指导;及时向公安部门反馈情况,提供线索千余条。多起积压多年的拐卖案件告破,不少儿童结束流浪乞讨生活,回到亲人身边。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截止到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王宽,74岁,男,河南退休艺术家,曾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1998年,刚刚退休的王宽收养了第一个孩子,此后,他就开始与家乡的孤儿们结缘,先后收养6个孤儿。

夫妻俩的退休金并不多,为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王宽决定到茶楼唱戏挣钱。茶楼不比舞台,他的“点唱率”却并不高,常常坐冷板凳。于是,66岁高龄的王宽再次拜师学艺,学习川剧的“变脸”绝技,并加以发扬光大,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喝彩声。他并不期待掌声,只是为了在唱不动之前,抓住每一个机会挣钱,养活6个孩子,供他们上学。在将近10年的漫长岁月里,为了多挣点钱,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风雨无阻,随叫随到。

17年栉风沐雨,5个孤儿都已长大成人,有了稳定的工作,最小的老六今年也已经大学毕业。在王宽夫妇的带领下,学习了乐器的孩子经常上街义演,据统计,10余年来,靠“卖唱”养育孤儿的王宽夫妇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类慈善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

买买提江•吾买尔,男,维吾尔族, 64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布里开村党支部书记。

布里开村共有6000多人,由5个民族构成。自1981年起,买买提江便担任布里开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他因病离任。2006年6月,在村民的请求下,买买提江重新担任村支书。

如何让村民日子过得红火,买买提江一直在想办法:1985年他动员村里党员养鸡并传授经验给大家;2001年他成立了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帮助大家养牛,带着大家种果树。村民人均年收入节节攀升,从2006年的4900多元增加到去年的12830元,村集体经济由负债52万元变为年收入130多万元。

买买提江•吾买尔旗帜鲜明地同“三股势力”作斗争,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不畏恐吓,规范管理宗教事务,做好年轻人的思想工作,配合政法部门打击分裂势力,使布里开村成功创建平安村。他注重民族团结,带头照顾和资助汉族群众,带头学习汉语,开办“双语”幼儿园和中青年农民“双语”技能培训班。

买买提江•吾买尔同志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村党支部书记。

吴锦泉,男,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民,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吴锦泉老人今年86岁,靠磨刀为生,生活清苦,却乐善好施,20多年来,他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

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2010年,当吴锦泉夫妇得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吴锦泉带着几个月磨刀挣得几百元硬币,倒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市红十字会捐钱。

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经工作人员清点,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37148.4元。

老两口的生活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旧的瓦房。除了磨刀,吴锦泉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一把刀一块钱,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

官东,男,25岁,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中共党员。

在2015年6月2日“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现场的潜水救援行动中,官东凭借过硬的潜水技术和机敏的临场反应,成功救出两名幸存者。

参与救援时,官东是海军工程大学的潜水员,虽然是一名90后,却已经多次参与救援任务。6月2日,接到救援命令后,他主动请缨参加救援。抵达救援现场后,他又申请第一个下水。

当天中午12时许,官东身穿负重设备,潜水摸到了沉船的一个房间施救。在成功救出一位老人后,生命探测仪又探测到一位幸存者,官东再次下水,搜索到了蜷缩在舱室里的小伙子。但由于体力消耗巨大,幸存者已无力穿戴设备。官东果断摘下自己的装备,套在幸存者身上,将其送出舱室,交给其他两名潜水员护送上岸,自己则从江底潜游出水。

出水的官东满头满脸都是油污,双眼通红、鼻孔流血,双耳胀痛难忍。 “在最危急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赶紧救人。”事后,再次回忆生死攸关的那一刻,官东表现得非常平静。

郎平,原中国排球队著名运动员,现任中国女子排球国家队主教练。

郎平1978年入选女排国家队,多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20世纪80年代,她是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赢得“铁榔头”绰号。

上世纪末,她和队友创下五连冠的佳绩,女排精神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

2002年郎平以100%的得票,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第一人。2010年7月,郎平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

郎平退役后,赴国外进修、打球, 2013年4月25日,郎平重掌中国女排帅印,2014年带队获得了女排世锦赛亚军。2015年8月22日-9月6日,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以10胜1负积30分的战绩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郎平执教生涯的首个世界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第八个世界冠军。

徐立平,男,47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员工。

自1987年入厂,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甘于寂寞,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莫振高,男,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5年3月9日,59岁的莫振高因病离世。15日,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数千人自发前来祭奠。人们抹着眼泪送别莫振高,他们心中的“化缘校长”。

上世纪80年代,都安高中校舍破旧,莫振高一点一点地向社会筹资建校。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就是莫振高四处到工地、企业“化缘”而得。

都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每年都有200多名学生因为贫穷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为了帮助瑶山里的孩子,莫振高走遍了每个村屯,走进每一个贫困生家里。学校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来帮助贫困学生。莫振高还常组织全校师生给贫困生捐款捐物,发动学校领导、团委干部和班主任向各届校友寻求资助。

莫振高生前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元人民币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当地人尊称为“化缘校长”。

阎肃 85岁,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

阎肃从艺65年来,始终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崇高使命,把真诚为民为兵服务作为价值追求,创作了《江姐》《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此外,阎肃创作了许多被人们传唱的歌词,比如《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

1986年阎肃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8年,他68岁,前往抗洪一线,参与组织《我们万众一心》、《携手筑长城》、《同舟共济重建家园》等大型抗洪赈灾义演募捐晚会。2008年,阎肃78岁,再次请缨抗震救灾。当他看到空降兵15勇士冒着生命危险从5000米高空跳伞营救灾区人民的事迹报道后,连夜创作歌曲《云霄天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阎肃以80多岁高龄追梦筑梦,辛勤创作,参与策划多场重大文艺活动,为讴歌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疟药逐渐失效,国际上迫切寻找新型抗疟药。在国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中国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1969年, 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项目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素。

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10月,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中国。

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1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更多观后感分享:

1.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

2.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3.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800

4.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400字

5.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6.2016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7.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8.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0

看完2008年中国人民评选颁奖典礼,我心中有一种感觉,心中有一种敬佩。

在展播的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不少平凡的人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

这不是归途,是千里之旅,雪中送炭;这不是邻居,是陌生人,互相帮助。他们用简单、善良和固执的行动告诉我们兄弟的意义。他们就是唐山十三农民兄弟。

2008年初,雪灾发生时,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冒着风雪来到灾区参加救灾。在5.12**时,他们又组队来到汶川抗震救灾,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当看到他们在除夕之夜奔赴灾区,在途中用**与家人问候的情景,当看到他们不断寻找四川灾区幸存者,为抢救儿童忙碌的身影,我深深地为他们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所感动。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炬,拉起孩子们的小手,在最孤寂的悬崖上学习,18年的贫困、毅力和辛勤劳动沉淀成精神的沃土,让希望能够发芽。这是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彝族村教师李桂林、陆建芬。他们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下,扎根于二坪村18年的贫困落后。他们在彝族村中播下了知识的种子,把文盲的二坪村变成了文化村。

当我看到他们爬上峡谷悬崖上的梯子去山上教书时,当我看到他们没有时间为山上的孩子们照顾孩子时,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情感。我觉得他们是最好的人民教师。

当山崩地裂时,绿色的迷彩给人们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他举起了旗子,但他静静地倒了下来。在这场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耀眼的光芒。他就是英雄武文斌。在抗震救灾的34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

/他的迷彩服总是又湿又干。武文斌对战友们说的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感动着每一位灾区群众。

武文斌是一位中国的军人,在他身上,我读懂了军人的使命,读懂了人间的大爱。他为灾区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位英雄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当我看到他的妻子捧着他的遗像拍婚纱照的情景,当我看到多少与他素昧平生的人泪流满面的场面,当我看到他年老的父母撕声地呼喊永不归来的儿子时,我的泪水也悄然流下。

武文斌,英雄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在2008年读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后,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韩惠民、经大忠、李隆和神七航天员留给人们太多太多的情感。他们用平凡创造了伟大!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1

今天,我们班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里面主要讲了张超、孙家栋、支月英、秦玥飞等人物的事迹。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火中救人英雄王锋。

2016年5月的某一天凌晨一点,王锋家楼下的自行车车库着火了。王锋一家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他先带着女儿逃离火海,之后又冲回火海把妻子和儿子救出,他对妻子说了一句“里面还有人”后,又一次冲进火海,挨家挨户的敲门示警。等他走出火海,整个人都是黑的,全身烧伤面积98%。在经过四次大手术后,终于度过了休克期,但生命还在鬼门关徘徊。于是政府决定包机送往首都北京治疗。几天后,王锋已经完成了植皮。当他朝大家挥手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告别。第二天下午,经过130个小时候救治的王锋因器官衰竭而与世长辞。

过了几天,王锋的妻子被请到《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上来了,她为大家朗诵了她自己写得一首诗:你走了,在这个家里,再也找不到你的影子……“人民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英雄。”《感动中国》委员胡果为王锋致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这种伟大的精神,这种付出的行动,值得我学习。

当然,每个人物里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我要在它们身上找优点,集于一身,为社会贡献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2

春天是一个收获感动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我们可以收获很多感动我们的人和事。

最近,我看了《感动中国》。书中有许多感人的人物。他们有的是杰出的运动员,有的是著名的科学家,有的是无私奉献的老师,有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有的仅仅是朴实无华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用他们高尚的品质、感人的事迹感动你我,感动大家,感动中国。

他们中有些人仍然坚持普通的工作,默默无私地为社会做贡献。有些人经过死神身边,仍然生活在生死边缘;有些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这些人物中,我印象最深的事袁隆平爷爷的事迹。袁爷爷从小生活在农村,看到父母辛辛苦苦种的水稻产量很低,每年收获的粮食还不够全家吃饱饭,他就立志“要研制出一种产量高的水稻,解决吃饭的问题。”他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研究稻子,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袁隆平爷爷终于研制出了杂交水稻,让水稻的产量大大提高了,给农民带来了福音,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来了无价的财富。

这些人的伟大事迹将永远感动我,激励我。虽然我不能像他们那样出名,但我想学习他们的精神。我们应该做好每一件事,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3

乡愁---观《2013年感动中国》有感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当我长大了,思乡是一张狭隘的入场券。我在这里,新娘在那里。

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现在,怀旧是一条浅浅的通道,我在这里,大陆在那里

曾几何时,那个从未远行过的我每每读到余光中的《乡愁》,总会表现出稚嫩的“无病呻吟”。而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在经历了远离故土、亲人的感伤之后,终究深刻品味到了《乡愁》散发出来的淡淡情思。在变化无常的世界里,这种淡淡的悲伤往往在不经意间被唤起、萦绕和挥之不去。

我习惯了冷暖,不容易被感动。但偶然间看到了《2013感动中国》之高秉涵的事迹亦让我的心为之感动。

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的跌宕起伏,见证了两岸从孤立到沟通的特殊历史。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眼看着人已黄昏而归乡的日子遥遥无期,于是很多老兵、同乡就把“回家”的希望寄托在“年轻”的高秉涵身上,嘱咐他:“老弟啊,我是没有希望回去了,你还年轻、有机会,如果我死了,你有朝一日能回家一定要把我的骨灰带回去……”就这样,一个、两个……高秉涵肩负了很多深情的嘱托。1992年起,他带着第一个骨灰缸回到山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7个。

对这位身高175厘米、体重只有44公斤的老人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骨灰盒是由蓝白大理石制成的,每一个都重达10公斤。为了不犯错误,高秉涵只能一次回去取四坛。

每次临近返乡,他都要跑到花莲、宜兰等地的军人公墓,将等待回乡的骨灰坛接走。 老人已为自己安排好,“如果我死了,骨灰一半留在台湾陪太太,另一半,一定要回到菏泽。”想着想着,老人不由得微笑了一下,“等我回去的时候,一定有整排老乡在下面列队欢迎我呢。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从离家到在这个城市学习,我有自己的家庭。渐渐地,这种淡淡的乡愁被我遗忘了。可就在这一瞬间,当看到这一幕幕场景,它仿佛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某个角落,唤起了我对远在他乡父母、家人和故乡的思念。

我们生来像幼虫一样生存,渺小甚至卑微。抛开自己的出生地,辗转流离,背景离乡。又像潮汐一样,努力奔向海滩,冲刷着岩石和堤岸。

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洒一路歌唱,却留下一些无奈。

然而,岁月的潮水抚平了我们的记忆,褪去了,模糊了,渐渐消散了。或转眼间恢复平静,不再看到过去的脚印、过去的道路。生命中能留下多少过往,能拥有多少时光,在黑与白的交替中亦将慢慢老去,随着时光沉入大海的深处,空留一份记忆于心底,挥之不去。

或者于更多的时候,在有限的空间里,压缩着时间,甚至是生命,无论是一年一年的过去,还是一天一天的过去,甚至一分一秒的过去,记忆的沙滩慢慢变薄,薄得如纸,薄得如丝,无法抓在手里,又无法铺展在眼前,飘散了,如一阵清风,化一丝浮云,又似细雨,转瞬即逝,无影无踪。

但无论如何,生命是弥足珍贵的。在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流浪之后,生活中还能留下什么?我们追求的、想念的、拥有的、还是渴望的?

那些美好的、刻骨铭心的、伤痛的、喜悦的,有多大的空间可以存放,有多久的时间能够停留?于是,在过往的岁月中,随着那渐老的青春,模糊了的不仅仅是那山,那水,那路,那喧嚣,还有那记忆深处根深蒂固的家乡烙印吧。

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年,在外流浪,家的概念似乎模糊了很多,不知道当年流浪的初衷,为什么来这里?现在还不清楚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但它是在茫然和机械地前进,甚至目的也不再明确,不再明确。曾想着要落叶归根的,却想不清楚自己的出处,根又在**?

于是,我常常会茫然叩问自己的内心,有一天,是不是要撇下这里的一切回去呢?回归那旧日的出生地,回到亲人身边,过一种平淡且安然的日子?

于是,偶尔便会忆起家乡的人,童年的事,模糊或是清淅的,轻轻地来,又淡淡地去了,未曾留下太多的痕迹。生活就这样继续,忙忙碌碌。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4

《郭小平感动中国观后感》

电视节目《郭小平感动中国》自播出以来,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反响。该节目让许多人看到了真正的感动,让更多人了解到以前可能从未了解过的一些人和故事。正是因为这样,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这个节目以每一集一个地区为主题,选取了许多平凡而普通的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人坚强、勤劳、善良、无私的品质。例如,在第一集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叫杨得胜的残疾人,他在艰苦的生活中始终坚强,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一家四口。他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健康的心态使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甚至可以靠着腿部的一个关节完成跳高。这样的感人故事不仅让人感到惋惜,更让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

另外一集的主题是“文化扶贫”,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位叫肖立根的教师。他在贵州的偏远山区教书,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是他坚定地认为文化可以改变命运。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多次去亲自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他的认真付出下,很多学生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社会上的中流砥柱。这样的故事表达了很多的寓意,不仅仅是传达了教育的重要性,更让人看到了希望的重要价值。

在看完这个节目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韧劲和他们的善良。中国人不但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更注重视他人为己而考虑,从而把自己的幸福与他人联系在了一起。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句话:一个国家的幸福不仅需要财富,还需要人民的美德和品质。

虽然这个节目早已夺得了许多奖项,但对于我来说,它是一部让人不断感动的影视作品。每一集的内容都是平凡而又朴实的,但是却让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通过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更了解到了社会的真相。我相信,这个节目未来还会更加优秀,更加动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人的真正力量。

总而言之,这个节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善良和韧劲。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像杨得胜、肖立根这样的普通人,他们虽然生活不容易,但是他们秉持着一颗坚定的信念,不断地奋斗着,用自己的行动和十年的光阴书写着“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这也许就是中国的力量所在,这也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富强之本。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5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这句歌词充份体现了奉献的力量。只有给予他人关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造福社会,温暖世界,才会使人与人之间更加美好和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是看他奉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这句话充分地体现了奉献的作用和价值。

奉献。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对社会的贡献。在社会中,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便是那些马路上的清洁工。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在我们的睡梦中。他们总是早早的起了床。天刚放明,最先看到的便是他们双手拉着小车。手里拿着扫帚的背影。沿着道路认认真真的打扫。为大地修剪眉毛。也许你会说,他们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罢了。没错。他们是为了生计。但城市焕然一新的新面貌。怎会少了他们的功劳。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虽然他们的力量如此渺小,但在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既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又能让自己的时光更加充足。

如今的社会发展变快。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在金钱和名利的支持下,不可丧失人类纯真的心。不要被名利腐蚀了心灵。只要学会奉献。社会才变得更加美好。祖国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