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读后感(合集九篇)

05-30

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包括哪些方面?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也是对阅读的作品一种复盘,以下“纲要读后感”相关主题内容,为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收集并整理。

纲要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是在总结试用经验的基础上,对讲义进行全面的补充修订而写成的教材。汉语专业有一系列语言学方面的课程,“语言学概论”是其中的先行课,它的任务是阐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学习各门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学习语言理论课程打下基础。在外语系各专业,“语言学概论”是唯一的一门语言学基础理论课,它要求在阐述理论问题的同时,注意联系外语教学的实际。本书以中文系的要求为主,兼顾外语系的需要……

我最早得到《语言学纲要》是在一所教育学院,这所学院的教材库让我原价购买了《语言学纲要》。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想来也是好遥远的一种记忆了。我奔波了两所大学才买到了在我记忆中弥足珍贵的那本书。现在又购买新一版的《语言学纲要》,目的是想据此开出一门语言学概论选修课——那倒不是我找不到以往的图书了,因为之前的《语言学纲要》早已在我考上研究生之前就深深地烙下了我个人的印记:每一遍的细细阅读,每一次的深入思考,每一点思想的火花,都在书本上记录下来了;书本上刻画了太多属于我个人的.东西,包括阅读地点、阅读时间,瞬间感悟……所有的细节都一一在案。因此我舍不得把读过多遍的《语言学纲要》带到学生当中——昔日陪伴我奋斗的《语言学纲要》应该永远属于我个人生命体验的一个见证,那是一份需要在个人的空间中展示的厚礼。为此,我只能重新购买《语言学纲要》。虽然我的案头上已有6种不同作者编著的、不同出版社推出的、均可作为语言学概论课程教材的同类图书,但就简明、扼要,并富于启发性这一特点来说,《语言学纲要》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终于看完了传说中的那本很经典很难理解的书,发现其实并没有像很多人所说的那么复杂。其中的难点可能是举例子时大量运用了我们不太熟悉的国际音标。总体而言,整本书语言流畅,结构的逻辑安排很严密。讲到个别原理的时候有点绕,可以再简明通俗些。这是第一次看此书,没有使用配套的教辅,就像看休闲读物一样一页又一页,感觉很舒服……

纲要读后感 篇2

回到书中,我们联系历史与现实。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总体走向。由于社会性质的复杂,导致近代中国主要矛盾的复杂。

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有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有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有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各派别的矛盾,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觉得历史不应该只是学习那些过去的故事,应该还能为现代的历史作为启发。我们现代的社会也是各种矛盾都混杂在了一起,但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其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会伴随着现代中国始终,并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国内各阶级可以暂时联合起来,进行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

此时,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暂时落在次要和次要地位。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居于次要矛盾。我们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头20年,主要矛盾是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中国需要发展,其它矛盾是从属的。

只要解决了发展的问题,其它问题就能够很好解决。相反,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确实发展迅速。政府抓住了主要矛盾,其它问题没有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20年后,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社会公平矛盾等各种矛盾开始抬头,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矛盾、贫富差距拉大的矛盾等。

各种矛盾逐渐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障碍。不解决这些矛盾,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主要矛盾。因此,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解决这些矛盾,消除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抓住中国的主要矛盾,就能促进中国历史的顺利发展。

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演变,是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交替的结果。近代以来的中国大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样,在中国近代史上,发展与其他社会矛盾也会交替上升。只有正确处理这两个矛盾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迅速发展。

面对现实,资本主义如果不不断扩大其统治范围和自身范围,就无法生存和发展。2009年,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为扩大市场、发展次贷而引发的金融灾难。资本主义经济势必走向穷途末路,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在蓬勃上升。

以史为鉴, 可明心智。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同样重要。我们可以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纲要读后感 篇3

这样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和令人振奋的目标任务,虽然用不着我们这些早已不在工作岗位的离退休同志去具体践行,但利用有“大把时间”的优势,比较仔细的阅读规划纲要重点篇章,以求汲取思想营养,增加精神食粮,还是需要的。尽管难求甚解,读总比不读强。

最近读了全文目录和重点篇章,总的感受是,规划纲要象一幅实现科学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确保劳动增收的“***”,一环扣一环的展示了科学发展是中心、共同富裕是核心、劳动增收是轴心这样一个“总体设计”和“行动路线”,使人们清晰的看到了党和**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科学发展是中心。《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要求,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硬道理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主题是中心。整个规划纲要围绕主题,突出主题,反映主题,服务主题,即围绕中心,突出中心,反映中心,服务中心。16篇62章没有一篇一章“离题”“跑题”,科学发展一词,在规划纲要中出现的频率最多,所站的位置最高,象一盏明灯照耀着整个规划纲要,象一尊塑像屹立在人们心目中。

共同富裕是核心。《规划纲要》不仅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创新理论问题,而且明确回答了为什么需要科学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规划纲要》指出的各响科学发展障碍中,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投资与消费不平衡是关系全局的普遍性问题。

贫富差距过大、消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来自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城市10%的富裕群体占有城市45%的财富,城市10%的贫困群体只占有城市%的财富,整体差距高达32倍之多,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大力加快转变激励方式,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转变到引导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上来,在大力提倡劳动致富的同时,严格限制投机冒富,坚决打击非法暴富,铁腕镇-压联手盗富。根据《规划纲要》,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开展社会领域腐败犯罪防控。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宗旨和核心内容。

劳动增收是轴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劳动是两个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基本生产要素。资本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要素,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决定性因素。资本离开劳动不能增殖分文,劳动离开资本也难以快速致富。

恩格斯在评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马恩选集》第二卷269页)在社会主义社会,没有两利的而不是对立的和-谐劳资关系,就不可能使经济社会健康正常运转,而和-谐的劳资关系,关健是要使劳动者进行有尊严的体面劳动。

因此,如何合理分配资本和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不仅事关分享,更事关劳动者的尊严和社会地位,事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必须以增加劳动收入为轴心,兼顾劳动和资本,实现双赢,改变资本利润高、劳动报酬低的现象,扭转亲资本、节约劳动的倾向。规划纲要指出,要合理调整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努力改变“劳动力报酬被低估,工资被利润侵蚀”的现象。

科学发展是规划纲要的中心,共同富裕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劳动收入增长是共同富裕的轴心。

纲要读后感 篇4

暑期,我阅读了《新基础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针对书中分析的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我来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

二年级识字教学的核心任务:在数量上,认读“四会”汉字900个左右,继续鼓励学生大量认读“二会字”,而识字重点则要放在“字形”的把握上。在识字方式上,核心任务是在类结构学习中,扩大汉字量,用活汉字,欣赏汉字。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具体措施,我觉得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和移植。如:将教材里一个单元的生字按照类结构组成集中识字单元,编成若干识字课,如:按字音规律,编成同音字、音近字识字,按字形规律分为同偏旁、形声字、基本字加部首、合体字减部首、熟字换部首等识字课;按字义编成同义字、近义字、反义字等识字课。每课不超过十个字,将生字组成课文中的词和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上学期,我们祁老师就上过一节很有新基础味道的识字课,无论是在课前复习的鸟字旁和隹字旁的形声字,还是课堂中肉月旁和明月旁的形声字学习,以及最后“月字旁”生字的拓展,无不充分体现着类结构的识字教学法。这也说明,我们老师已经能够跳出以前点状地、单一地看一篇教材的思维模式,能够有一个单元和整册教材的背景。书中还提到:集中学完一个单元课文中的生字后,再集中精力学习本单元课文,识一批字,读一组课文,识字阅读交替进行,文本理解思路不再人为中断。我觉得这种方式在低年级段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相信孩子的识字效果会更好。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逐年下降而困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重复的要求,陈旧的方法,太多的灌输,不能顺应学生发展需要,书中给出指导:识字教学中,用“教结构、用结构”的策略,通过“自学前指导、学生自学、自学后交流检查”的课型,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切磋,老师的指导,提高生字识字率。这也就要求老师要随时分析学生的前在状态,不光是质量上也需要在速度上提出新的学习要求,比如:平时我们的课堂一味地让学生口头说记字方法,还总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单一且没有重点,可以适当减少口头分析时间,增加学生为记忆字形而动笔书写的机会,然后通过交流检查进行再次的巩固。识字课,动笔写字的环节一定要落到实处,这样学生不光写了,还更好地记住了生字,同时,把识字课堂真正回归到学生本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本章节中,还提到了让我一直头大的问题,就是抄写生字数量的问题,过多重复、机械抄写,会造成学生厌烦情绪,对识字效果并不大,可不写几遍,总觉得他们掌握不了。而能分析学生的状态,考虑他们的基础,用汉字结构规律选择书写是适当减少书写数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同一类字,可选择较难、可以实现结构迁移的的重点字书写,这样就能减少机械化却又没有效果的现象,也减轻了学生负担。比起机械化的抄写,更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是运用,大量阅读、汉字夹拼音写小 日记 、用易错字组句子等等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下笔书写先思考,根据意思选择字形。

以上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今后我会继续研究新基础类丛书,不断学习,并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纲要读后感 篇5

作为老师还应该信守承诺,答应了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我们有这样的一个班规:不管是谁,迟到了就得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那天,我迟到了。为了给我的孩子们树立榜样,我拿着书在教室外站了10分钟。我的忠诚不仅没有让孩子们笑,而且让他们更加尊重我。

言教胜于身教,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对学生的耳濡目染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管理有方,宽严有度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时间不够用,更有教师抱怨自己有好几份工作:保姆、侦探、教育家等,这种琐事往往导致工作倦怠。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老师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建立一个班级得力管理机构,真正负责的老师不是天天下班的老师,而是会培养学生自律、他律能力的老师。

因此,让我们把这些琐碎的事情慢慢交给学生干部,权利下放,和每个学生分享管理。这样的课堂,即使老师不是,我相信它也能自由有序地运作。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更是如此。

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种缺点和过失应注意教育和引导,做到宽严有度,体罚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会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让家校关系变得更为紧张,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学生性格的扭曲,为社会带来大危害。作为老师,遇上不听话的学生,确实很令人生气,年轻的我也曾又打又骂,不但自己爱生之心学生毫无感知,还差点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看看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必华的做法,其实就是默默滋润,不留任何教育痕迹。

师爱原来也是可以在惩罚学生中见分晓的。对照自己的做法,确实还太嫩。惩罚学生的确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要的惩罚可以规劝学生不良行为,但是惩罚不等于体罚,现在当我再遇上让人生气的学生时,我会等一等,深呼吸,让自己静一静,以免做出过激行为。

另外,我觉得还应该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让自己不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火冒三丈,以更为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这帮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孩子。

三、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无私奉献

近年来,社会反映比较多的有关于师德师风便是有偿家教,各级各类学校的有偿家教屡禁不止,与各个检查部门打起来“游击战”, 给社会上造成普遍不良影响。对此,基于形成有偿家教的各种原因,笔者提出一下建议:

一查。大力度地、运用家长等社会力量明察暗访,查找出每个学校都有哪些教师在开展有偿家教,做到心中有数。当然,不是每个带薪家教的老师都有道德和作风问题,所以我们也应该找出原因。

二签。签订自觉抵制有偿导师的责任书,将责任与每个教师和学校的考核挂钩,形成教师之间相互监督的局面。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把带薪教师与教师考核挂钩。这样,老师们就不再不好意思花钱请家教了。

三转。刚才我提到,有偿家教分为好几种,有部分老师并不是师德师风有问题,而是师德师风相当好,家长自己不会教或者没空,恳求他帮助辅导孩子,作为老师不忍拒绝,收取一些孩子的生活费,那么对于这类老师,需要学校或者教育局去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弊端,主动转化观念,明白辅导作业应当在学校里完成,没必要天天将孩子接回家中。所以,我想是否可以将有偿家教转化为公办性质的,比如说下午四点到五点或者到六点,安排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集中起来留校写作业,留几个值周老师管理,时间到让家长来接,而学校或者教育局再给予这些老师一些经济上的补贴,这样既解决了不好拒绝学生的老师的难处,又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其他老师的有偿家教。

四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有偿导师管理,深化教师责任意识。

五控。控制有偿家教的传播途径。设立有偿导师匿名举报电话,发挥社会监管作用。

六提。设立师德师风示范,表彰有着优秀师德师风的老师,且这个投票还得由各个学校的家长和老师一起来参与,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让那些真正有师德师风的老师得到“提携”,提高他们的地位。当然,我们也可以适当提高教师的工资和待遇,使他们不再被微利所吸引。

这本书还涉及许多问题。我相信这会为每一位在这条路上迷茫的老师带来光明。最后,我想说的是,老师的爱体现在小地方。随风潜入黑夜,默默滋润,是教育的本质。我希望我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昌国小学柯丹园

纲要读后感 篇6

我要求自己从最基本的内容学起,对《纲要》、《指南》的解读,我不再为自己能应对自如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是透过文字表面,结合幼儿园的发展实际,各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目前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来剖析和理解。我会更多地去思考和分析:《纲要》《指南》中提出的哪些内容和要求我们已经在做了,目前到了什么程度,孩子的发展实际体现了哪些理念?

我们还可以从哪些领域和途径来拓展?

另外,我也认为一个人的学问是高尚的,在日常积累中。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手头所有的专业杂志、教育**、外出听课学***有与教育相关的内容我都能及时阅读和学习,并用最短的时间进行筛选和梳理,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

鼓励儿童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以**活动为例

在以往的**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

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放任不管,这些孩子不仅失去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还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缺陷。

我们应该以**活动为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满足孩子们自我表达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结合我在**教研组学***关知识,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例如,我设计了一系列低起点的节奏游戏,从简单到困难:

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

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不高。目的是让孩子们轻松自然地进入**活动,在低难度的艺术表演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活动中,我尽量给每个孩子做领导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做指挥家、领导者、领导者等等,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能够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建立自信。

许多**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体舞,小乐队、游戏等,因此我们应把个体质创造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要尊重个人发展,又要注重群体沟通与合作。例如,为了在合唱中获得和谐的声音,孩子们需要听钢琴声和同龄人的歌声来不断调整音调。

又如我抓住时机启发幼儿根据“去公园找春天”这一活动创作乐曲《春游之声》,请他们共同确定主题、选择乐

器、创编节奏,最后合作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每个幼儿都是团体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分享合作的喜悦。

我坚信只有大量积累才能做出少量贡献的原则。因此,我将以加倍的努力和热情,更加关注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一名有思想、有责任、有爱心的新型教师。

新纲要的实施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曾经有过的迷茫和困惑,曾经经历的艰辛和曲折,都将敦促着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深入地去思考、坦然地去面对、相信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定会在执着和坚毅中脱胎换骨,大有作为!

纲要读后感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它描绘了2010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不仅对推动未来十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教育事业的未来和祖国的希望,也为我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有了奋勇前行的动力。

《纲要》指出,“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内涵发展。”《纲要》中关于职业教育部分也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而提高质量的前提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教师队伍的保障和支撑。《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打造一支具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报告还提出,2020年要努力形成人人都能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这些论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时刻提醒着我们必须时时学、处处学、终生学,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化素质。

作为一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将配合学校开展的“学习工程”,在提高内涵上提升自我,把本职现有工作做好做到位。在做好“三服务”的基础上,努力强化政治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力争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能够紧跟新形势、新变化,确保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无误地传达学校各项措施与决策;以学校利益为重,以师生利益为重,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大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谦虚谨慎,细致耐心;提高领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把个人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思想先行,理念先进,观念更新,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纲要读后感 篇8

反思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有很多的时间我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工作而去有选择地查找有关的信息资料。学习时只能走马看花,攫取时则是蜻蜓点水,一次次的获得只能是一些很零星的观点、不够完整的理论体系。于是在撰写专题文章、设计活动方案、记录分析孩子行为时,我常常会陷入迷茫:我到底能用什么理论依据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呢?我在冥思苦想中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寻求理论的支撑。

我要求自己从最基本的内容学起,对《纲要》、《指南》的解读,我不再为自己能应对自如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是透过文字表面,结合幼儿园的发展实际,各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目前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来剖析和理解。我会更多地去思考和分析:《纲要》《指南》中提出的哪些内容和要求我们已经在做了,目前到了什么程度,孩子的发展实际体现了哪些理念?我们还可以从哪些领域和途径来拓展?

此外我还认为一个人的学习与提高贵在日常的积累。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手头所有的专业杂志、教育网站、外出听课学习等所有与教育相关的内容我都能及时阅读和学习,并用最短的时间进行筛选和梳理,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

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以音乐活动为例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结合我在音乐教研组学习的相关知识,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我尽可能给每个幼儿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幼儿担任指挥、领唱、领奏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许多音乐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体舞,小乐队、游戏等,因此我们应把个体质创造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要尊重个体发展,又要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如为了在合唱时获得和谐和的声音,幼儿需要听着琴声和同伴的歌声不断调节自己的音高。又如我抓住时机启发幼儿根据"去公园找春天"这一活动创作乐曲《春游之声》,请他们共同确定主题、选择乐器、创编节奏,最后合作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每个幼儿都是团体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分享合作的喜悦。

我深信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为此我也将会用加倍的努力和热情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有爱心的新型教师。

新纲要的实施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曾经有过的迷茫和困惑,曾经经历的艰辛和曲折,都将敦促着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深入地去思考、坦然地去面对、相信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定会在执着和坚毅中脱胎换骨,大有作为!

纲要读后感 篇9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教育部**20xx年2月28日终于公布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征求意见稿全文,正式启动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征求意见时间截至3月28日,公平的允许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电子邮件、教育部门户**发帖和去函形式提出意见建议。这样开放式的集思广益制定政策的方式很新颖,我相信也会非常实用,因为第一这教育改革是涉及到每一位国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大家都会愿意设身处地的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第二对于一个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一件顶级重要的事情,绝对不能朝令夕改,所以一定要特别慎重,努力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是正确制定政策的基础;第三是根据现在我国致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力求在了解各个层面各个角色教学人等的情况基础上,真正去斟酌建立一种可监督可制约可执行可持久的评测制度分配制度,也许国人们都太过于期待了,期待着一个成熟公平会领导我国的教育事业走入良性循环的可行新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征求意见稿全文我可以说是迫不及待读完的,这个纲要的每一条我感觉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学校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很多内容都是我一直在特别关注的,因为条目众多,内容丰富,不可能一一赘述,我在此就着重把我比较有感触的几点做一下阐述,完全是我个人的观点。

1.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教师与校长交流制度。”

--这的确是解决择校问题的一个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本身有三个潜在问题,一个是老师们的工资报酬校际间要至少保持相同水平;第二个是对于不同区域内的教师校长要有统一的管理调配可能,也许对于一个教育学区可以内部调配,对于一个市可能,那么城市间的差异呢,省际的距离呢。前面提到规划学校布局,教育坚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那么异地**又怎么协调这种调配,我们都知道这种调配也是需要的;第三交流的时间多长为合适呢?短期可能没有达到效果,无论是中期还是长期,如何协调交流老师的生活和家庭生活?

2.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增加课时和增加难度。

****成绩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和升学的依据。”

--我理解,这篇文章就是要把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努力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但这种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和考试的次数就可以了。首先,请翻开孩子们的课本,告诉我你看着有什么兴趣,我们的教材字里行间都写着两个字“应试”--不是么?

从内容、理论和课后话题来看,与20年前相比,孩子们的书本知识更新了多少?是不是只是从“来,来上学”改变成了“去,去上学”?也许我们应该考虑根据新技术的发展,精心编排一套知识更新的趣味实用教材。

其次,多样的作业形式,联系实际的考察方式,或许可以动摇应试教育的根本,如果还只是要用100分的笔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一切都不会有大的改变。()大学里追求的科研创新,我认为主要是让大家都不断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科学的步伐,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上大学之前都不需要知道这个道理?

3. 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国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地方**制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

--我觉得对于残疾学生,特别是在听说读写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好还是让他们在特殊教师的帮助下系统的学习,因为在普通的学校里他们是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的。我们国家应该想办法多提供一些适合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机构供他们选择,这个过程需要更多的投入我可以预见,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努力发展这项福利,这是人性的直观体现。

4. “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成功。

树立多元化人才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这个提议非常美好,但是具体如何执行呢?我打个比方,现在很多知名高校对应聘学生的要求是第一学历是211的大学,如果不是,即使他后面读完硕士,甚至博士,还是不予录取。这是终身学习的模式吗?

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出身论?通过努力工作,一个人可以改变他的未来,但是谁能改变他的过去呢?没有触及法律和道德,仅仅因为曾经不够优秀,如何弥补都被永远的三振出局,这不公平。

教育不仅对那些正在求学的孩子要实施公平,对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业的孩子也要实施公平,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制度,让人觉得有希望的制度。其实教育之所以伟大,就是它不会嘲笑一个人的愚昧无知,而是宽容慈祥地俯身去帮助这个人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如果教育很容易根据一个人的过去否定他的一切,那么谁会认为教育是一种善行呢?

5. 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这是每个人的声音,我都同意。但具体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来实施?

由学生全权做主,还是加入一部分领导同事测评?网上投票还是问卷调查?主要是表扬信还是举报信?

一个严谨认真的老师,会不会爱得很深,被不成熟的孩子认为不够爱学生?我们都经历过这个成长的过程,对我们的父母师长我们每个**都或多或少都有过相似的错觉和误会,而这些以后就会写在老师们的评语中么?所以当这些孩子醒来时,他们会回来改写我们的评估吗?

如果把老师对学生的不可量化的爱变成评语变成和利益挂钩的奖励,我无法想象,我更倾向于把这爱看做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以上都是我个人观点很不成熟,只是抛砖引玉。虽然身为一个小人物,我也要认真考虑说出我想说的,因为我爱我的职业,我的孩子,我的祖国,所以我尤其关心这个政策的出台,我希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