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的课件通用十三篇

05-30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平面的课件通用十三篇,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平面的课件(篇1)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的联系。‘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完成123页下面“做一做”的1题、2题。

提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页的“做一做”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顶点A的对边是指哪一条边?

先笔做:以顶点A的对边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标出底和高。(前页一幅图)

回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

想一想:为什么说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完成125页“做一做”中的1、2题。

平面的课件(篇2)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大家猜一猜?{教师在空中指出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激发学生求知欲}

2.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位置,看一看.比一比谁学得最棒。

3.板书:认位置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教室图

(1)a.图上画的是仕么地方?画上画了些仕么?

b.上课时同学们要发言,我们要举哪一边的手?

同学们回答的真棒!现在请大家举起右手,好那另一边的手是……

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课桌上的作业本在书本的哪一面?那么书本又在作业本的哪一面?

c.谁还能像这样看着图说一说呢?

(2).谁能完整的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说一说教室里都有些什么?

(3).教师小结:

今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希望小朋友们要分析清楚,认清位置。

2.想想做做。

{1}做游戏。

a.教师示范。

b.师生共同游戏。(教师下口令,学生根据口令做一做)

(2)想想做做2

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3)想想做做3

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

(4)想想做做4(摆一摆)

a.帮助孩子理解题意。

b.动手摆一摆.同桌交流说一说。

(5)想想做做5

a.教师示范说一说。

b.集体交流,说一说,看其他小朋友可以怎么说。

(6)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位置,今后在日常生活种经常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小朋友们要分清楚。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位置,并用手指一指?(让小朋友们自主发言,想一想说一说,今天都学了些什么知识,便于总结也可以及时反馈信息。)

四、板书设计:

认位置

上下、左右、前后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玩具坦克在小男孩的()边,小狗在小男孩的()边,剪刀在小狗的()面,小狗在剪刀的()面。

六、教学反思

《认位置》这一单元教学原以为很简单,学生在生活中早就接触过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也能分清楚这些方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平面的课件(篇3)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正确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线?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你学过哪七种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揭示规律。

看书128页下面的图形,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教师参照129页练习二十七和129页练习自编练习题。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这些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128页中间的两幅图。

比较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看图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并说一说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

C=

完成129页1~11题。

注意:第10、13题是一些联系实际的计算题。解答时让学生注意统一计量单位。

平面的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一、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 、飞机、门窗、圆中的钟面、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

1、出示例3: 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

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教学追记:

本堂课是对圆的初步认识,概念较多,也能会较乏味。为了避免学生学得枯燥、没兴趣,我采用了课件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和发现圆的有关特性。但在教学“画圆”时,我的讲授部分似乎就多了一些,如能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演示画圆的步骤,有何不足在相互补充的话,这样的教学似乎会更好一些。

平面的课件(篇5)

(一)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这里主要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一些关系。教材把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用一课时进行教学,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这个内容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做一做的活动,体会和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过程,这一课时主要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地动手操作中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从而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事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命气息。因此,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几何模型。在课堂导学中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具体的方法如下: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与图形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基于以上两点,在每一个操作活动前,我都让学生想一想,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然后在动手拼一拼,验证自己想的和拼的是否一样。

创造操作的机会,给足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图形的特征和联系,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建立几何模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教学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实效性,从而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利用生活中一些平面图形的拼组(地板砖、墙面砖)应用引入新课,这样熟悉的图片,学生会感觉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它离我们是这样近。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我又让学生去观察生活,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想看吗?认真观察它们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组成的(课件出示)学生欣赏。

师:你们自己想拼一拼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的拼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到原来平面图形通过拼组可以变成很多漂亮的图形,以此激发学生也想要拼一拼的欲望,为新知的学习奠定情感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小结: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

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的拼组,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先动脑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然后动口说一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一些数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空间观念,为后面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二师:你能用几个正方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

设计意图:给学生可操作的学习提示,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一步步地进行自主探究,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理解几何感念,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师:小精灵聪聪看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想出几道题考考你们,敢挑战吗?

1、认真观察,下面的哪两个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2、在能拼成正方形的后面打,不能拼成正方形的后面打。

设计意图:教材给定的图形非常特殊,如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一半,本节课图形的拼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拼组必须是一样的图形才能拼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两道题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建立了几何模型,平面图形的特征是否真正掌握。

1、学习提示:

(1)想一想,你准备拼成什么图形,需要几个三角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和你想的是一样的吗?

(3)说一说:和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用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图形。

2、小组合作探究。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你能说一说吗?

平面的课件(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分数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推理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2)、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2、填空。

1)、   米是   米的(       );   米相当于(       )米   。

2)、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把(             )看作单位“1”。

3)、一个数的   是    ,这个数是(           )。

4)、一根卅绳长54米,剪去   ,还剩(         )米,把(         )看作单位“1” 。

3、解方程。

二、合作探究:

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用算术法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例2、小伟买了一枝钢笔,一枝圆珠笔和一枝铅笔,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一枝钢笔   ,一枝铅笔的价钱是一枝圆珠笔的   ,买一枝铅笔花了2元钱,买一枝钢笔花多少元钱?

2)、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1、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

1)、鸡的只数是鸭的   。

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1)、一个数的   是64,求这个数。

2)、12的   与什么数的2倍相等?

3)、   加上一个数的   ,和是1,求这个数。

四、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了76页,是未看页数的   ,这本书小红还有多少页未看?

2)、修一条公路,施工方工作3天,每天修   千米,已知3天修了这条路的   ,这条路一共有多长?

3)、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   ,这时还剩80页没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平面的课件(篇7)

平面构成

第一章 概述

对于概述、概论、概念、定义之类的东西在原来上学的过程中是我特别不喜欢的一个章节,我一般都跳过不看。前段时间我在看有关其他教学课件的时候发现也跳过了这个章节直接进入了平面构成的三要素。

但是由于要给你们讲课的原因,出于我个人的职业道德,我不得不仔细看了下我们这门课的概述,之后我发现其实概述部分是整本书的精华,它告诉你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将会给以后的课程奠定怎样的基础,你要做好准备将要把这段学习的过程中的知识怎样运用到你的设计中。

这样看来,概述可能有点像我们的书里“序”,但是我也不太确定,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序”这类东西。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概述,我会尽量让大家不要睡着,也希望大家珍惜我的第一次。

一、平面构成的产生

在艺术领域,“构成”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的俄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俄国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是人们之后常常提及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

我们中学的政治学过“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合或者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这个时候就会发生变革,产生新的生产关系。

其实生产力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计,它辐射影响到了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我们在学《世界现代设计史》《艺术史》等等史论,就会了解,设计史的开端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发生的前夜,那这段时期之前在生产方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19世纪初,欧洲各国先后进入或者完成了这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为什么生产力的发展会影响到艺术领域的变革呢。我们举一个最简单浅显的例子。在中国大家就更好理解了,穷人家的孩子在放牛和种地,有钱人家的小姐在家琴棋书画,唐伯虎要是饭都吃不饱也没心情吟诗作画。

在外国的古代,具体古到什么时候我也没有研究。在那个时候,艺术、文学、甚至是数学这种有关文化的领域只有贵族才能涉及,因为穷人和当时所谓的下层阶级所有的精力都在解决温饱问题上。当时没有明确的界限,天文学、数学、绘画从事这些领域的人们并不是为了实用和切身利益,主要是为了满足某种好奇心或者求知欲,是有钱的闲富人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归为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就像达芬奇,1 他即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

转回我们的话题,在18世纪末,我们发明了蒸汽,会使用煤炭,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不能满足当时的情况了,就爆发了工业革命。生活提高了,艺术家们就蠢蠢欲动了,觉得当时的艺术理论绘画风格等等等等不能满足他们了,在艺术界就爆发了“工艺美术运动”。大家不喜欢原来的学院派了,不喜欢写实了,印象派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梵高、塞尚就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印象派的特征是追寻光与色的美,他们为什么无端端的开始追寻光了呢,因为当时发现了光有七种颜色,就是我们物理学的那个光,就是这个时候发现的。

所以说艺术的发展是奠定在科技和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

(看课件做的时间表整体回顾,最后回归到20世纪俄国俄国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产生了)

二、构成的概念

构成主义否认了艺术绘画的再现性,认为艺术的形式是抽象的几何形式,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抽象的画面和雕塑,以表现自由的单纯结构及结构自身。代表人物有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罗金科、李西斯基等。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俄国画家,为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出生于基辅附近,在基辅和莫斯科学院学习,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相继受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影响,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模仿性的艺术必须被摧毁,就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这就是他铿锵有力的表白。他全心力的推展其理论,因俄国的锁国政策,终而被遗忘以至于贫困至死。为什么在艺术上有突出贡献的先驱最后都不得善终呢?

1913年,马列维奇的立体主义突然转向一种图表式形象拼凑,构成半画谜,半招贴画式的性质。这一幅《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幅画上,具体的形象以反逻辑方式并列,是一种前达达派的构想。画上有俄罗斯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锯子、鱼和梯子等等,这些在生活逻辑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完全按画家的自由意志杂乱地并存在画面上。它们大小不均,事物间也毫无可供联想的因素。

马列维奇首创了几何形绘画,留存于世的那些作品在这么多年以后,仍以它的单纯简约而令人惊讶。他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抽象绘画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以其谜一般的作品,为20世纪的艺术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预示了从达达主义到后来的极简主义等多种艺术运动时代的来临。他为艺术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任由后来者遨游与徜徉。

至上主义是传统绘画时代终结的标志,而整个至上主义艺术团体中几乎只有他一个人。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思想影响了塔特林的结构主义和罗德琴柯的非客观主义,并通过李西茨基传人德国,对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产生影响。

三、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利用点、线、面等视觉元素在二维的空间里,按照美的视觉效果,以理性和逻辑性的手法进行编排和组合的一种方法。

重点研究在二维空间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运用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组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具有强烈形式美感的新形态。

四、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

平面构成是其他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内容,是现代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构成的目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造型能力、及形态组织能力,最终为设计服务。在之后的标志设计、招贴画设计、装饰图案、纹理材质设计中平面构成的理论和设计方法都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之前的色彩归纳和冷暖对比大家已经开始根据自己的主观态度开始设计,把花儿想象变形成少女,把花儿画成棒棒糖、风车之类,都是比较简单直接的变形,是一个好的尝试。但是为什么对于花儿这个主体物大家想的都离不开这些范围呢,这涉及到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叫做艺术心理学。

《呐喊》是挪威印象派画家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

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每年的十月伊始,人们就明显地感觉到白天越来越短,到了十一月底,太阳就彻底降到地平线以下,就这样太阳消失在北挪威的天空整整两个月,十二月和一月就是极夜了,天总是在十点半以后才露出一点光亮,而那灰蒙蒙的光亮不到三个小时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让万物彻底被黑暗笼罩。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梵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这位易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为什么在平面构成课上给大家讲这么多呢,我是想让大家了解在设计领域、我的灵感和思维由什么导向、会产生什么变化。我们平时要做些什么准备,在那些领域有所深入的研究。在大一的时候奠定好基础,充实自己,在之后的课程里面才能够结合之后的专业理论知识做出好的设计。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一、形式美

1、形式美的定义:

形式即物体的形体,是事物的外部表现态势,包括事物外在的形态及其组合规律,形式美法则是指事物外在形态的自然物理属性(色彩、形状和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所体现出来美,是构成学中形式的视觉审美特征,属于美的范畴。

2、形式美产生的过程:

作为社会的人,原始先民开始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起初是为了表示勇敢、祈求神灵赐予力量、吸引异性等,但久而久之,这种形式的装饰脱离了实用内容,成为心灵上的积淀,当人们看到它时就产生一种非实用的愉快情感,即形式美感,这个从实用向审美的转化就是形式美的产生过程。

形式美感与人的心理、生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这些形式美感一经形成,又成了对形式美进行审美的依据,人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有继承性、共同性、也有时代、民族的差异性,它总是对着社会生活不断的演变而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

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一种基本相同的共识。例如,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杉树、耸立的大厦、巍 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达、威严的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等感受„„这些源于长期生产、生活积累的共识,使人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平面的课件(篇8)

请下载附件:1、《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共4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展示平台,16根零散的计数棒。

请下载附件:1、《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共4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平面的课件(篇9)

一、单位进率。

①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②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③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④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⑤时间单位:1世纪=1    1年=12月     1日=24时

判断闰年的方法:整百的年份除以400,不是整百的年份除以4。能整除,就是闰年;不能整除,就是平年。

二、平面图形。

①长方形。

1、 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 2        c=2(a+b)

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s=ab

②正方形。 1、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 4       c=4a

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s=ah

④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s=ah÷2

⑤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     s=(a+b)h÷2

⑥圆。

⑦半圆:面积=πr2 ÷2            周长=C÷2+ d

三、立体图形。

①长方体。

2、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棱长3     S=a3

③ 圆柱体。

2、 圆柱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V = S h

④圆锥体。 圆锥体的体积 =   × 底面积 × 高     V =   S h

四、实际应用。

一、单位进率。

①长度单位:

5千米=(     )米      350米=(      )千米   1.5米=(     )分米

分米=(    )豪米     1.2千米=(  )千米(    )米   2米8分米=(  )米

②面积单位:

0.6平方千米=(     )公顷         80平方米=(     )平方千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③体积单位:

600立方米=(     )立方分米       0.2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④容积单位:

0.52升=(    )毫升  30毫升=(    )升   800立方厘米=(  )毫升=(  )升

⑤时间单位:

4个世纪=(    )年                 18个月=(   )年

天=(   )小时                   2.5分=(   )秒

在1600年、1500年、1976年、中,(                )是闰年。

二、平面图形。

1、①一个长方形长4米,宽0.8米,面积和周长各多少?

②一个长方形面积10平方米,长4米,宽几米?

2、①正方形边长5分米,面积和周长各多少?

②正方形周长2.4分米,边长多少分米?

3、①平行四边形底7分米,高8分米,面积多少平方米?

②平行四边形面积20厘米,高5厘米,底几厘米?

4、①一块三角形地,底4米,高1.2米,面积多少平方米?一共收白菜

1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几千克?

②三角形面积30平方米,底5米,高几米?

5、①一块梯形菜地上底6米,下底4米,高3米,面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收萝卜20千克,一共收萝卜几千克?

②梯形面积84平方米,上底2米,高6米,下底几米?

6、①一个圆形,半径3厘米,周长和面积各多少?

②一个圆形周长12.56分米,半径几厘米?

7、一个半圆,直径6厘米,周长和面积各多少?

8、一个环形,外圆直径6厘米,内圆半径1厘米,面积几平方厘米?

三、立体图形。

1、①长方体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的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各多少?

②长方体体积36立方米,长6米,高3米,宽几米?

③长12米,宽5米,高3米的教室,抹上石灰,扣除门窗黑板面积9.8平方米, 抹石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正方体棱长4分米,它的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各多少?

3、①圆柱体底面半径3分米,高1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各多少?

②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4厘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水泥,要抹几平方米水泥?如果每平方米要用水泥0.2吨,一共要用水泥几吨?

③一台压路机的轮子是圆柱形,底面周长31.4分米,轮长10分米,一圈压路几平方米?如果1分钟转50圈,1分钟压路几平方米?

4、一个圆锥形钢锭,底面直径6分米,高5分米,体积多少?如果每立方分米重3千克,这个钢锭重几千克?

5、一个圆柱体钢锭,底面半径4分米,高3分米,把它锻造成一个底面直径4分米的圆锥体,圆锥体的高几分米?

平面的课件(篇10)

我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27页,课题是《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的内容分为六部分:一、说教材; 二、说目标; 三、说教法; 四、说学情学法; 五、说教学环节; 六、说板书设计。

一、 说教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并启发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启发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以及平面图形的拼组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 说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2、技能目标:学会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互换,对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三、 说教法

我设计了“争上游”、“拼图大赛”、“争当百变小明星”等课堂活动,采取教师引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理解,归纳出重点,从而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 说学情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语言组织能力也相对较弱,再加上本节课活动性较大,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涣散的现象,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引导学生在兴趣导入的基础上,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比一比,争一争,既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归纳表达能力等。

五、 说教学环节

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探索发现,学习新课;巩固运用,实践创新;运用技能,发展能力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演示:屏幕上出现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字?”简要地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随后老师扭转话题:“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小朋友们,你们可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哦!”课件演示:这些平面图形经过不同方式的拼组,变成了组合图形轮船、火箭等。通过这个“变魔术”的小环节,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并由此点明课题:这个魔术的名字叫“平面图形的拼组”。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指导学生沿虚线折纸,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去观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并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

在折风车的练习中,通过课件出示折风车的四个步骤,让学生依据图示动手练习,并启发学生去探索折风车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感知平面图形可以相互转化的特点。

(2)教学例2 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练习,利用学具中的平面图形来拼组各种图案,拼图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拼就怎么拼,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和鼓励,并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从而激励其他学生进行更多更好的创作。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利用课件出示综合拼图,告诉学生这是上届小学生图案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通过这几幅作品激发起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以实现巩固运用,实践创新的目的。

第四环节:运用技能,发展能力

这一环节是利用学具中被拆散的大熊猫的卡片进行拼图,使学生能进一步运用技能,发展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重点的重现,按照教学程序展示教学要点,如: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折风车过程中平面图形的变化,以及在拼图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作品,都要在板书中出现。

平面的课件(篇11)

平面构成课程单元设计

教案首页

第 1 单元 第 1 周 4 学时 单元标题:

形态构成要素

课堂类别:

理论讲授、现场教学、综合练习等;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含义 2.能力(技能)目标:

掌握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2.难点: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解结合图片说明。点、线、面的灵活应用及灵活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讲授、讨论、案例教学法

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 教学材料及工具:课件,视频

教案正页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旧课:无 二.新课内容: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平面构成的概论

(1)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2)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重要性

前一段我们学习的素描和色彩,这些都是造型基础。这次我们的构成课程是现代设计造型基础,也就是我们从事设计的第一步。所以学好构成课是非常必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大构成之一--------平面构成。

(二)教学内容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构成就是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所谓平面构成就是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点、线、面)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的界 限,描绘形象。

二、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构成设计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构成和绘画不同;绘画讲概括,其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元,然后再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起来.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手段之一, 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三)技能训练

1)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创作能力

想要设计作品,首先要有正确、客观的观察方法,以便发现问题,整理分析和梳理脉络、展开想象。我们创造的是全新的设计形象,而决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去观察世界,按照人类的心理学的规律总结出创作的内在思想,在此基础上利用形态构成要素去创造设计的表象。

2)培养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有三个部分:一,学习以往优秀的设计作品,积累有益设计手法;二,向大自然学习,突破现有设计主题,发现新的闪光点;三,借用其他先进学科的研究方 法,开辟新的思维领域。

3)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的创作方式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的出现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创作构思,而且也可以改进原有的设计方式,降低成本。(3)构成的思维

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可分为两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接近于感性,更接近于现实的世界,它是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感性习惯,并没有严格的合理性,可以萌发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作力。逻辑思维更多注重事物的现实和理性,有着严格的构架体系,求证原因与结果的必然性,逻辑思维是人类知识与经验积累的结果。(4)平面构成与抽象形态

形态,一般指事物的形状与表现。是外部的表现也是内在结构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分三种:概念形态、现实形态、和抽象形态。通常将空间所规定的形态归结为概念形态。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质的方面,有点、线、面、体之分;二是量的方面,有大小,宽窄之分。现实形态是现实存在的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人工的形态。抽象形态分两种:一是现实形态抽象后的再现形态,往往是简单的几何形态,二是概念形态的直观化,即纯粹形态。(5)平面构成形态与知觉心理

相同的图形在不同人的眼中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得到的有效信息业是不一样的,这往往与观察者的以往经验、注意程度、兴趣爱好相关。根据知觉心理分为空间知觉心理、时间知觉心理和运动知觉心理。空间知觉心理是反映事物的大小、形状、远近、方位等空间特征;时间知觉心理是反映事物运动过程先后、长短的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心理,这部分知觉反映事物自身和其他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移动。知觉心理是围绕人的思维展开的一个“力场”。平面构成就是研究以上诸多知觉心理的视觉部分的学科。

三、新课小结:

本节讲了平面构成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为什么学习它和怎样去学习,使学生明白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知道学习习近平面构成和以后所学专业的联系。

四、课后作业:

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规格:A4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详细见作业样板 本节课确定作业底稿

平面的课件(篇12)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7.1.2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有序数对在上一节已经进行了讲解,并且之前也学习了数轴的概念,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像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掌握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会通过点的坐标找到位置以及通过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在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点的坐标与位置关系时,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几何直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这种方法学生首次见到,难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有序数对所表示的位置如何直观表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利用有序数对而不用数轴进行导入,是因为有序数对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而数轴是上学期学习的内容,距离学生相对比较远。这样利用学生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导入,更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更容易接受。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学生对于该问题能够根据之前的知识经验考虑使用数轴,我便和学生一起回顾数轴的三要素。接下来进一步引导:对于有序数对有两个数应该如何表示,进而转到用两个数轴。

平面的课件(篇13)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对真实的或近似真实的项目任务进行分解和示范,然后让学生们以项目任务为中心进行协作讨论和学习,最后以学生们是否完成任务作为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该课程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是:通过某个项目进行教学,希望学生能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能力?如何让学生顺利地完成项目任务?如何通过作品展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项目教学法在《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一、中职学校学生特点以及计算机教学环境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一般安排在中职一年级第二学期讲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但是却缺乏一些构图和颜色搭配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再加上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不想动脑筋、没耐心听讲课和看书学习的情况,所以,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监督。

现在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教师基本上在计算机实验室里直接授课,以演示和讲练结合。而且,实验室的计算机进行了局域网连接,并安装了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教师可以通过主机实施广播教学、分发文件、监控等操作。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以方便操作学生的电脑,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并通过项目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一)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找到实用的项目,因此,进行项目教学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选用了什么样的项目才适合中职生,既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又要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国家课程标准。Photoshop的使用范围很广,例如广告设计、婚纱设计、报刊杂志和网站设计等等都要用到。首先,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依照案例讲解,强调完成设计作品和采用制作技巧,包括图片和照片的后期加工处理、室内外设计的加工完善、海报的设计、封面的设计、产品外包装的设计、网站设计、服饰设计等。其次,要确保项目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即在设定项目的时候要确定系统大项目的总体目标,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将大项目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小项目,结合实际案例,在理解工具的时候能够真实接触到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分组建立项目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和实施计划,依照计划落实分工

在将系统大项目分别分解为小项目以后,就要依照项目难度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相结合的原则,将班级内的全体学生分别进行分组,即项目设计小组。由句组的成员共同推选一名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带领全体小组人员制定项目设计计划,确定项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并督导全体小组成员落实各自的分工任务。

(三)开始具体实施项目任务

接下来就要按计划进度完成项目。注重实施过程是项目教学法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核心环节,项目任务的完成主要以学生的自学及相互协作为主。机房机位的安排上也是以项目小组的成员组合为依据。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学生的自学及相互协作为主。同时,在此阶段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因难,并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以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在计划内完成项目的开发,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根据Photoshop平面设计的特点,参照项目教学法的主题思想和教学模式,在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可采用4个环节。

1.引导

先给学生展示教师做好的项目,从构图、采用工具等各个方面对图片加以阐述,充分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的是那些工作,还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项目中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着重消化知识点,从而引出授课内容。

2.演示

把项目分步骤演示,条理清晰,突出重点;抓住学生注意力,确保授课质量,在进行思维发散,从生活中找到实例,开拓学生思想,力求做项目时学生有自己想法。

3.分组讨论、合作分工

授课过后,学生们先分小组讨论,商量好项目的实施方案后,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练习的过程中,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消化,把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

4.评比

展示各小组作品,先进行自我评价,在进行同行评比。教学中的评比环节最受学生欢迎,此方法让同学们,开阔视野、取长补短、练习效果事半功倍。

(四)评价与改进

学生展示和汇报学习成果也是一种交流和提高的机会,他们会逐渐在教师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反思和进步,也激励他们主动、有效地开展学习。对于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评价,应以肯定工作的态度为主,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项目任务的兴趣。评价也应具有诊断性的意义,以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和不足。

由于在做项目之前,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技能也不一定都掌握,所以,对学生作品点评后,在要求学生修改的同时,教师也要针对学生作品中所暴露的弱点进行分析。例如,在要求学生完成报刊杂志海报设计任务时发现,学生在配色和构图上掌握较差。笔者针对学生的这些缺点做专题讲解,为学生讲解几种常用的配色方案,讲解不同的主题使用不同的构图方式。这样,学生从不足之处吸取教训,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更能实现知识迁移。

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目前最适合计算机操作类课程的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在完成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组讨论、相互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项目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强化知识点、提高操作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知识,还可以让老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和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因此,综合来讲,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取得共同进步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平面的课件通用十三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平面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