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数学加法教案

05-30

您想了解有关“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的内容吗接下来请看。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要想高效教学,就必须重视教案和课件的质量。我们会不断更新相关文章以帮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领域!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 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数所表达的用以。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6的5种加法;

难点是:学习感知分合式;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一颗大树,6个苹果,1个大,5个小;2个红色,4个黄色;3个有叶子的,3个没叶子的)。

装有6的5组加法算式礼物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老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6”。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在黑板上的一边写好6的分合式)。

二,学习6的加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2.集中交流。

3.带领幼儿读6的5种加法算式。

老师:“我们把6的5种加法算式用好听的声音来读一读吧”。

三,“小动物们送礼物”的游戏。

1.老师:“我这里有一个礼物盒,这礼物盒里有着很多漂亮的礼物,但是你们要先读出老师出示的算式并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很漂亮的礼物。(交代游戏要求)。

2.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口列算式。

3.评价幼儿游戏结果。

4.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2)

教材位置: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第八册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及相应“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六第1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学情分析:学生已对多位数笔算方法有较深的认识及熟练准确的计算,对小数的数位也在上一章节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在“怎样才能尽快地使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这一观念上需要摸索、比较,得到明确的认识,形成计算小数加法的能力。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中已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其重要性已有较深的认识。

整数加法笔算时是先将个位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目的,小数则应抓住小数的特征,将小数点对齐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要求。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将知识迁移,很容易理解。

1、谁的竖式最漂亮,计算更准确。

小组内完成后,讨论下列问题。

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更快捷?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听故事,做数学。

明明和妈妈到自选商场买西瓜。妈妈选了一个小一点的瓜,在电子称上一称,是3735克。明明选了一个大一点,有4075克。你能算出他们一共买了多少西瓜吗?

3、抽一生列式板演,全班齐练。

4、继续听,继续算。

后来,他们到收银台,可收银台阿姨的称量数据却发生了变化,上面全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你能说出他们西瓜的重量吗?

你还会求出他们一共重多少千克吗?

三、新授。

1、小数加法的意义。

同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刚才有的同学说会,现在各小组一齐完成竖式计算并讨论以下问题:

(1)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特征?

复习整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同数位对齐的认识。

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的类推作理论铺垫。

设问起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问题。

进一步复习巩固单位换算的知识,为引出课题作准备。

类比推理的运用,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列竖式时注意:整数先将个位对齐,小数应先将什么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

果末尾是“0”应怎么办?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指导看书P111。

4、试练。

完成P111做一做并回答问题。

四、延伸拓展。

2、听故事,列算式:

小玲到商场买来3米2分米绳子,付了1元9角2分钱,后来发现不够,小丽又去买了2.8米,付了1元6角8分。一共买了多少绳子?付了多少钱?

五、巩固训练。

7810克=7.81千克3.735+4.075=7.81(千克)

在完成小数的意义的推理以后,让学生思考小数加法法则向整数加法法则的类推。

初步学会对加法法则的运用。

加深学生对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训练学生分类整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出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观念。

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能运用法则准确计算。

该板书简洁、明了,既体现出整数加法向小数加法的过渡,又体现了一题多解的方法,是对该堂课内容的浓缩。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了解“+”“=”的意义,能利用实物进行4以内的加法运算。愿意参加加法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画有水果的卡片、“+”“=”符号、数字卡片各若干张。

活动过程

游戏“拍手",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

教师请一位幼儿提问,其余幼儿拍手回答玩“拍手”游戏。问:“拍拍小手做游戏,5可以分成1和几?”答:“5可以分成1和4,1和4来做游戏。”

不断引导发问的幼儿选择分解组合的数。

了解加号和等号的意义。

教师讲述问题情境。

熊猫宝宝过生日,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参加生日宴会。熊猫宝宝准备了许多水果招待朋友们,好朋友们也带来了它们的礼物。熊猫宝宝准备了1串葡萄,小公鸡又带来了1串葡萄。一共有几串葡萄?

引导幼儿看卡片计算。

1串葡萄+1串葡萄=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加号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成了一个数;等号表示算式两边是相等的关系。

利用实物卡片进行4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师继续讲述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利用卡片进行操作。

熊猫宝宝准备了2个梨,小羊又带来了1个梨,一共有几个梨?

2个梨+1个梨=

熊猫宝宝准备了2个苹果,小猫又带来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个苹果+2个苹果=

熊猫宝宝准备了3个桃子,小猴又带来了1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

3个桃子+1个桃子=

熊猫宝宝准备了3串香蕉,小象又带来了1串香蕉,一共有几串香蕉?

3串香蕉+1串香煮j=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有趣的数学符号”。

重点提示重点指导幼儿理解“+”“=”的意义,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种问题情境中,都请幼儿讨论,为什么要用“+”或“=”,它们代表什么意思。

日常生活渗透引导幼儿利用班级的玩具进行加法运算,如一名幼儿左手拿1块积木,右手拿2块积木,问:现在XX手中有几块积木?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4)

数学活动:叹早茶 (大班)

荔贤艺术幼儿园何丽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西关人悲叹早茶的饮食文化,大胆自信地交流,进一步提高沟通能力。

2学习多行多列的正反顺序,促进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

三。尝试用排序知识参与叹息早茶的角色游戏,体验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乐趣。(难点部分)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发动家长带幼儿体验叹早茶,熟悉点心卡的使用、认识各种点心美食,观察服务员的工作,为开展角色游戏做好生活经验的准备。

2.角色游戏设“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西关人家”四个小酒楼,点心卡8张,里面分别按横向、纵向印有10款点心的名字,如下图。每个餐厅厨房根据其自己的小吃卡设计分为单行和单列,并以多行和多行的形式排列了10种食品角色游戏材料。

3,幼儿已有10以内的正逆排序的知识及使用美食券参与角色游戏的经验。

4,四种美食券:

5.四款点心卡。

三、活动过程:

(一) 通过《逛步行街》的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行和列。

引用体育游戏《大风吹》的玩法,通过教师站位的改变,引导幼儿从自身出发,充分感知横着排的队伍叫行,竖着排的队伍叫列。并帮助孩子学习区分行和列。

(2) 利用多行多列正反向排序知识学习使用零食卡(关键部分)

1教师可以通过西关菜的课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喝早茶的情景、步骤,引出上酒楼喝茶,首先要使用点心卡点食物。

2老师和孩子们回顾了箭头标记和数字在双向排序中的实际意义。如 [, ] 表示从右往左数的第八个。借助箭头教具和肢体动作,引导孩子学习多排多栏的双向排序

第二行[, ] 表示第二行从左往右数的第三个,从而学习使用点心卡,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奠定基础。

(3) 角色游戏感叹早茶(难点部分)

1一半的孩子是服务员,一半是客人。游戏中引导服务员要有礼貌接待客人,介绍西关的传统美食,向客人派发点心卡,并运用排序的知识检查客人点的点心与美食券是否一致,向客人程上相应的美食材料,把美食券放在厨房架子里美食原来摆放的位置上。重点引导孩子们运用多行多列排序知识。

2,教师通过检查各间酒楼厨房摆放美食的地方,美食券的摆放位置与券上的符号表示是否一致,来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而且根据美食券上的学号了解每一位幼儿对排序知识的掌握水平。

(四) 评价小结部分

用温柔的**,帮助孩子们从激动人心的角色游戏中冷静下来,并对角色游戏进行点评。最后引导幼儿讲讲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要用到排序的知识,如看电影、购物、排队、看集体**、课室里的座位安排、拜访作客等等。鼓励孩子在遇到这些生活情景时,大胆地运用整理好的数学知识,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

数学活动:叹早茶说课稿

一.幼儿现状: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渴望参加或模仿**的活动,对角色游戏非常感兴趣。我班幼儿在以往的双向排序的购物商场的情境学习中已能熟练地运用双向排序的数学知识,也有使用购物券的经验。多行多列正反向排序是儿童当前时间序列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二、教材选择与分析: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来进行,帮助幼儿运用初浅的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换句话说,数学教科书应侧重于儿童的生活。而分类知识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

故此,我充分利用西关美食的地方资源,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入手,把多行、多列的正逆排序自然地渗透在叹早茶”的角色游戏中,使数学学习生活化,做到数学知识和西关传统饮食文化自然结合。

三教法和学法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建构式的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注重幼儿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知识的生活迁移。在知识的主动建构方面,我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尽量地处理好如何运用已有的单行单列的排序知识去引起新知识的学习:例如,以《逛步行街》的游戏,通过规则的改变,从复习旧知识层层深入到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继而进入到学习使用点心卡。

儿童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积极建构多行多列排序的知识和经验。在知识的生活迁移上,我采用了以情景引入,情节贯穿的手段,例如,我把多行多列的排序知识融入叹早茶的角色游戏中。我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使用数学知识的生活场景。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自然需要运用多行多列的排序知识。

在模拟生活情景中,幼儿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愿望,从而达到数学知识生命迁移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把本次的活动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了解西关人叹早茶的饮食文化,大胆、自信地与人交往,进一步提高交往的技能。2学习多行多列的正向和反向排序。

3,尝试运用排序的知识参与叹早茶的角色游戏,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并体验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乐趣。

本次活动我也把如何运用多行多列的正逆排序知识参与“叹早茶”的游戏定为难点部分,而有关学习多行、多列的正逆排序的知识则是我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

我在活动前通过大量有关西关酒搂、西关人喝早茶的录象**和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和幼儿一起体验叹早茶的乐趣,来熟悉各种西关的美食,丰富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为开展角色游戏做好生活经验的准备。在教学准备上,我创设了“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西关人家”四个主题的角色扮演区,提供了十款西关著名的美食点心的游戏材料,还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点心卡,巧妙地把多行多列的排序知识融入其中,这些教具的准备都能促进孩子们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生活迁移。(见下图

四种优惠券:

四款点心卡:

一、 活动过程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游戏《逛步行街》,大概3分钟的时间。我把《大风吹》的体育游戏融入这一环节中,三次游戏大风都有不同的吹法:第一次吹成一列,引导幼儿从自身出发,充分地竖着排的队伍叫列。

我还加入了一个小设计。 老师走到孩子们队列的**,让孩子们转身去感受水平排的线。游戏第二次过渡到两两一起逛街,再到三个三个一起逛街,被吹成三行三列,进一步区分不同方向的第几行、第几列。实践证明,熟悉的游戏降低幼儿在建构新知识时学玩新游戏的难度,让幼儿更专注于新知识的建构,为下一环节幼儿学习多行多列的正逆排序做好了知识铺垫的准备。

活动的第二部分,我们就进入《叹早茶》的角色游戏。

首先,我利用2分钟左右通过**西关美食的电教**,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加深幼儿对西关人喝早茶的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从而引出要想喝茶,先要学会使用点心卡点食物。这样的设计,自然地引出本次教学的重点部分——尝试运用多行、多列的正逆排序的知识去学习使用点心卡。并且也为幼儿接下来参与叹早茶的角色游戏做好了生活经验的准备。

在解决教学重点部分,我花了5分钟。我用点心卡教具(出示点心卡),引导孩子们用比较观察、分类归纳的方法学习。如:

按行排列的在一起,按列排列的在一起;单行和单列在一起,双行和双列在一起。活动从复习已有知识开始,如绿色的美食券“[, , ] ”表示广州酒家点心卡从右往左数的第4个(出示美食券)。在此基础上,我又在购物券中加入了第x行、第x 列的新的表述方式,如“第二行[, , ]”引导幼儿在相应的点心卡上选择。

因为这个环节将现有的双向排序的数学知识与行、列的新知识相结合,构建了多行多列正反向排序的新知识。因此,幼儿可以在5分钟内顺利掌握新内容,并成功解决这部分教学重点。

角色扮演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也是解决活动难点的重要环节。我大约20分钟就完成了。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和服务员的角色,将他们刚刚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我创作的叹息早茶的生活情境中。扮演客人的一半幼儿每次自由地进入酒家,选取相应的美食券,并写上自己的学号。

你可以单独参加,也可以去相应的餐厅喝茶。客人根据餐券上的标记,利用多行多列正反向排序的新知识,在小吃卡上点零食(例如)。扮演服务员的幼儿同样要运用排序的知识检查客人点的点心与美食券是否一致, 各酒楼厨房里美食的摆设与美食券上的行列排序一致。

服务员应该把餐券放在原来的地方。目的是为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每个孩子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幼儿在10分钟后进行角色交流,在不同的角色中进一步运用和巩固新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也注重知识的延伸。通过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把幼儿的数学知识迁移到生活情景中,孩子们在游戏中学数学,在生活情景中用数学,既能体验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乐趣,又能加深认识西关人叹早茶的饮食文化,一举两得。

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以柔和的**结束,是为了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平静下来,专心的听老师的小结,引导幼儿发散性思考,讲出排序的知识还可以用在哪些生活情境中。这一点非常重要,既可以鼓励幼儿遇到这些生活情景时大胆地使用排序的数学知识,又能引起幼儿学数学的欲望。我还将根据各酒楼厨房的美食券上的学号与摆放位置,了解幼儿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且可以根据幼儿各自的美食券了解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进入了哪个区域游戏,参与了哪个水平层次的活动。它为调整下一步活动的目标和水平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在活动的延伸中,我继续注重幼儿数学知识的迁移,把多行多列的排序知识融入玩具、茶杯、毛巾等的摆放中,把他们的标记换成是多行多列排序的标记图,让幼儿在日常取放玩具的过程中也能用上排序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上,95%以上都能掌握多行多列的排序知识,表明活动的效果明显,有实效。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乐学:乐意做9的加法。

2.会学:解决9的加法问题。

3.会用:(1)能根据文氏图、接数材料、口述应用题列9的加法横式。

(2)能根据9的加法横式自编应用题,并列横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根据文氏图、接数材料、口述应用题列8的加法横式。

物质准备:

背景材料:生日蛋糕背景图、花篮、礼品盒、玩具、巧克力各六个。

操作材料:个数材料、群数材料。

接数材料:9的接数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是灰太狼的生日,她邀请我们羊村的小羊都去参加她的生日part,你们愿意去吗?”

“我么去要送什么礼物好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幼儿选购礼物

师:小羊们选礼物的时候要注意,每个礼物上都有问题,如果你回答对了才能买到礼物。仔细看清楚礼物上都有什么?他想让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做完了别忘了做记录。

1、幼儿选购礼物

2、小羊操作,羊村长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小羊完成礼物上的问题。

三、到灰太狼家参加生日part

灰太狼:小羊欢迎你们,非常感谢你们能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

1、送礼物

小羊:灰太狼生日快乐,这是我们给你送的生日礼物。

灰太狼:哇,好多的礼物呀谢谢你们。听说你们非常聪明,那谁来给我说说你给我送的是什么生日礼物?生日礼物上有什么?(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灰太狼:你太棒了,我收下你送的生日礼物了谢谢。还有谁想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礼物?(鼓励幼儿积极讲述自己的操作单。)

你们真聪敏,自己会解决这么多的问题,那你们能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吗?

帮我统计一下,你们一共给我送了几个花篮、几个生日蛋糕、几个玩具、巧克力?

幼儿统计各种礼物的数量。

2、游戏“战胜灰太狼”(看图编题,并列横式)

灰太狼:谢谢你们,不仅给我送了这么礼物,还帮我统计出各种礼物的数量,太谢谢你们了。为了感谢你们我也为你们准备了礼物,5个芭比娃娃、5个电动车、5个篮球、5包糖果。这些礼物上都有问题,你们能把问题解决掉就可以获得礼物。要求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必须依靠小组的力量。如果你们组回答对了,每个人都有一份礼物。如果回答错了,我就不能将礼物送给你。

幼儿看图编题并列横式(9的加法):幼儿间相互协商,相互合作用文氏图摆出来,再把横式列出来。

四:结束

灰太狼:你们太强悍了,团结就是力量大,每个小羊都得到了礼物,我们狼族也要向你们学习。团结一心、齐心协力解决所有问题。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6)

《大班数学课《学习8的加法》讲述算术式的含意教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名称:数学——学习8的加法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第三张答案图,并列出算式。2、要求幼儿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术式的含意。活动准备:1、自制教学挂图。2、出手指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

1、进行拍手问答的游戏。

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玩拍手问答的游戏,我问和你们回答。

2、填写未完成得分合式。

教师出示8的未完成的分合式:看看上面的分合式,这些分合式完整吗?,请小朋友来帮忙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8分成两份一共有7种分法。

二、通过观看教学挂图,学习8的加法。

1、出示教学挂图一

教师:这里有三幅图画,说的是一件事情,请你们把每幅图的意思用一句话来讲清楚。(第一张,草地上有7朵黄花,第二张,草地上有1朵红花,第三张,一共有8多花。)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看着三幅图编一个加法应用题?那位小朋友能用一道算式把表示出来?(7+1=8)

教师: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相应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

教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种挂图,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图上有什么?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从颜色、位置、大小不同来说)一共有多少呢?

教师小结:图中有8个苹果,6个红色的,2个青色的,5个在盘子里,3个在桌子上,4大苹果,4个小苹果。

教师:谁能根据这个苹果的颜色不一样编出一个应用题并用道算术题表示出来呢?(6+2=8)

3、带领孩子用相同的方法分别从苹果的位置、大小编出不同的应用题和算术题。﹙教师依次板书出8的加法算式。﹚

教师小结:看 8一共有7个加法算式。一起读读这些算式。

三、玩出拳游戏结束活动。

1、教师:现在我们来玩出拳游戏,小朋友出的手指数量要和老师手指数加起来是8.

2、游戏数遍。效果分析: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7)

活动目标:

学习看自己与同伴所出的物品列算式,进一步认识理解加、减、等号的含义。

在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快,增强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教具:5个贴绒苹果,1——5数、加、等号各一个。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交待分苹果游戏的名称规及玩法。

出示贴绒苹果,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和小朋友手上各有几个苹果?(5个)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一个出苹果的游戏。

师生示范游戏玩法。

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含义。

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式表示这个游戏。

比较两道算式:“这两道算式一样吗?”“为什么两个人做同一件事,而算式不一样呢?”

小组活动。

玩雪片,并用算式记录。

活动。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共同游戏成功的喜悦。

教后感:通过这节颗学习看自己与同伴所出的物品列算式,进一步认识理解加、减、等号的含义。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在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快,增强合作意识。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画面特征自主探索5的加法,并列出5的加法算式。

2. 初步理解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3.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的加法式卡、5的加法图。

2.苹果(5的加法图)、梨子(一道5的加法算式)、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活动过程:

1.以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很多动物约好一起去秋游,也邀请我们一起去呢。”

2.拍手游戏:复习5的组成

小动物们可开心啦!邀请我们一起玩“5的拍手游戏”。

师:“我拍1”幼儿:我拍4,师幼:我们一起拍拍手。

3.来了几只动物。(幼儿看图自主探索学习5的加法)

(1)集体探索5的第一组加法

教师:很多小动物都来了,我们看谁来了?(出示1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呢?(又出示4只兔子)你能用三句话说清图片的意思吗?谁会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1、4、5各表示什么?

(2)幼儿自主探索5的加法

①教师: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呢?请你从篮子里拿一张图片,先学会用3句话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图片的下面列上算式。

②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个别幼儿进行交流。(先用3句话说清图意,再列出算式)

4.探索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1)教师把幼儿探索出的算式题贴在黑板上,读一读。

(2)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些,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把相同数字的算式贴在一起。)

(3)请幼儿观察2组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加法中加号前后两个数可以互换的规律。

5.游戏摘果子:复习巩固

教师:小动物们来到了果园,摘了很多果子,但是一定要把果子上的题做对了,水果才能带回家。

苹果:看图编题,列算式。

梨子:写朋友题。

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1)幼儿任选一种水果进行操作。

(2)评价操作情况。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9)

1、认识加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副图的意思。

3、专心的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1、图片-小螃蟹

2、数字卡1、1、2,符号+、=。

3、幼儿人手一支笔。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2、启发幼儿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教案出自:教案网)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个泡泡,

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4、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2、看分合式写数字。

仔细观察分合式,在空格处天上正确的数字。

3、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的加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10)

《口算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加和减(一)》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课教材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另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

本课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准知识生长点,优化新知识的发展过程,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路和方法,完全可以迁移到进位加法中来,因此,教材以加和减(一)为本单元的知识生长点,把重点放在进位的方法上,便于学生稳步地获取新知识。

2.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教材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运用学具帮助思考,从实物操作中抽象出计算方法,对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法,允许学生中有不同的计算思路。

3.提高练习质量,避免机械重复训练。一是让学生在结构中练,教材设计了一些计算题组,如20以内进位加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让学生算算比比,掌握相关计算的联系与区别。二是让学生有兴趣地练。教材给部分计算题组配上情景,减少枯燥乏味的感觉,如把计算题画上生日蛋糕,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三是结合简单应用题,用口算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既练了口算,又培养了运用数学的习惯与能力。

本册是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具体体现在: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获得知识,激励学生自得自悟。

2.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问题情景,优化教学手段,营造创新机会。

3.实践多层次的练习,提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不怕困难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口算进位加的算理和方法,难点是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1.迁移类推。

通过复习、铺垫、启发、点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推想出该怎样算。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尝试教学。

本课内容是在掌握不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旧知识联系紧密。运用尝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

3.直观演示。

通过学具操作,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分小棒的过程中感知口算思路。

4.愉快教学。

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运用学习成果的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谈话。

引入“四个小动物,碰到了许多难题,邀请小朋友去帮助他们”的情景,教师把小动物贴纸贴在黑板上,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做准备。

二、复习。

2.说说24+5是怎么想的?

三、教学新知。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教师出示图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给他起个名字吗?他们每人有多少张画片?

(2)看着图,你能提出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同时结合图,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四个算式:

(3)这里面哪道算式是以前学过的,得多少?用的是什么方法?(这里重温一下20以内进位加的凑十方法,为下面的进位加凑十作铺垫。)

2.迁移类推,尝试学习(教学例1)。

(1)24+6等于多少呢?学生尝试回答。

(2)你怎么知道等于30呢?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3)谁愿意上来用小棒摆给大家看一看。

(4)看了摆的过程,谁再来说说是怎样想的?

(5)即时训练27+3。

27+3等于几呢?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说怎么想的?

反馈说说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自主操作,合作学习(教学例2)。

(1)24+9该怎样算,请小朋友仍然用小棒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想想先把几和几合起来。

摆好的小朋友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

(3)反馈不同的操作方法:

指名上前演示,说说先把几和几合起来。

结合演示,说说不同的计算方法,师板书三种方法:

(4)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是怎么想的?说给你旁边的人听。

4.试一试8+42;5+39。

(1)出示,你会算吗,把得数填在书上的方框里面。

(2)反馈说说得数,是怎么想的。

四、巩固练习。

1.第一题说明要求,独立完成。

反馈说说怎么圈,先算几加几?

2.第二题图上画了什么。

指名口算第一组题,算完后说说有什么特点?

生在书上独立口算,小组校对。

指最后一组,如果下面还有一层蛋糕,你能在里面出一道口算题吗?

3.黑板上还有谁的难题没有解决,赶快算一算。

24+9+6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有没有简便方法?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1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2、3的加法,认识"+""="号,初步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学习语言讲述加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一共"的含义。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图片、食物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2.3的组成:游戏碰球2、3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来碰球的'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2"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我的2球碰几球?

二、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决定带你们去野外郊游,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看,我们来到哪里了,有谁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2、老师告诉你们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事,每幅图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先请小朋友仔细看第一幅图。

3、谁会用一句话来表述?再来看第二幅画可以怎么讲?(请幼儿集体把前两幅图连起来说一下)

4、那第三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可以请小朋友可以猜一下)

5、谁能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下?(请幼儿集体,个别讲,对幼儿可以进行相应的表扬)

6、那如果用一道算式题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应该怎么写呢?(强调幼儿会读算式题)幼儿说老师放。

7、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XX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吧。

分别出示"+"和"="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他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又走来了)"=2"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我们一起把整件事和加法算式题一起连起来说一下。(请个别幼儿练习一下)

三、学习"3"的加法

1、刚才我们去了草地玩,我们继续向前走。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呀?(出示第二幅图)

2、谁会用三句话把他的意思说出来?(幼儿个体回答,再来集体学说)

3、谁会用一道算式题记录这件事呢?(请幼儿说,老师放)

4、那这道题里面的数字和符号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的第二组加法。

四、幼儿操作

1、小朋友,玩得饿了吧,老师带你们去超市购物。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用三句话把购物的事说清楚,然后用一道算式题记录下来。

五、教师评价请个别幼儿说说购物的事情,其他幼儿一起验证一下。(逐个进行并验证)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大班数学加法教案(篇12)

1、教学内容(课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1)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小数点对齐。

(3)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的特色:

(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

(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师:对,这是一道我们早已学过的整数加法算式,你们能很快列竖式计算吗?

算出结果后,你怎样证实你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独立计算,并选其一展示。

点一名学生说说算理。

师:好,在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看课本,是2004年28届雅典奥运会,我国跳水运动员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决赛画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也是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自我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1、交流信息,看课本决赛成绩统计表。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成绩表后,你知道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金牌是怎么确定的吗?

学生回答。

师:从决赛的各轮成绩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随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显示在黑板上。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哪些是用加法解决的,哪些是用减法解决的?

1、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会解决吗?同组合作,从这些问题里先选择一个加法问题,再选择一个减法问题试着列竖式算一算。算完,说一说怎样算的。开始吧。

(1)探索尝试。

师:先说一说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吧,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首先要把数位对齐,再从低位加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写6,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师:大家觉得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区别?通常情况下,计算的结果小数末尾有0都要化简。所以要写成111.6。谁还想说一说你们解决的加法问题?(包括用多步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可随着学生的发言灵活把握。)

师:你们又是如何解决减法问题的?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减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4减8不够减,就从个位退一当十再减,14-8,十分位写6,……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3.60化简后是3.6。

(3)总结算法,交流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区别。

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听。

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师: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师:小数加减计算很轻易出错,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假如有困难,教师再提示一下)

1、数学小医生,看看谁的医术高(设计一些出错的小数加减运算题让学生改正)。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①12.47+8.23=②21.566.7=③8.24-3.56=④41.2-15.6=⑤30-15.8=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相信《最新大班数学加法教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数学加法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