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课件

06-10

欢迎来到本篇文章我们为您精心整理的“从军行课件”。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一个精心制作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无止境阅读无穷尽希望以下内容能够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

从军行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背诵古诗,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守边战士思乡之情和誓死杀敌的誓言。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精忠报国》歌曲录音等。

教学设计过程:

一、以诗会友,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来以诗会友。“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是哪位爱国诗人写的?(王昌龄)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王昌龄笔下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其四)》,领略一下边塞风光,了解一下守边战士的生活状况。

二、欣赏录音,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想象画面。

2、《从军行》是边塞战士守边生活的诗歌形式。

3、请同学们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简介王昌龄。

三、品读古诗,体会意境。

1、请学生自由读诗,读出韵律美。

2、齐读古诗,了解内容。(本诗首联写了边塞的奇特风光,颔联写了守边战士爱国誓言。)

3、小组内围绕问题读诗,体会意境。

(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起到渲染作用,烘托出边塞环境恶劣,守边战士戍边之苦。)

(2)、“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含义是什么?(战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了,体现战争之苦。)

(3)、战士的誓言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体现战士爱国热情。)

4、全班比赛读古诗,读出战士誓死戍边的决心,交流诗意。

四、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看图背诵古诗,体会守边战士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作业,做一张爱国卡。

伴着《精忠报国》这首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想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让我们把“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发奋读书”作为我们的誓言,回家后制作一张“爱国卡”上面默写《从军行》这首古诗,让我们以守边战士为榜样,从我做起,为国争光吧!

从军行课件 篇2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备课时间: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思考,能联系古诗的描写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古诗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在写字方面,学生已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生字间的间架结构,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2)基于阅读:五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默读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能正确划分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古诗描写的环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教材分析

《从军行》这首古诗选自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其诗含蓄、深婉、浑厚。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主要写了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家乡。通过描写边塞悲壮、暗淡的景物,衬托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以及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五千仞岳、蓟北、涕泪、衣裳、襄阳”等词语,正确书写“仞、岳、摩、遗、涕、巫”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词,感受王昌龄积极向上的爱国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指名读、全班齐读,学生能准确读出本课词语:通过观察提醒、老师范写的方法,学生能规范书写“仞 、岳、摩”等生字。

2.通过自由朗读、默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加上动作体会等形式,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在读中感受王昌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课件 篇3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课件 篇4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注解】:

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韵译】: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

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

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作者简介】: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由此可知,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古从军行》简介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作品鉴赏】: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三、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非常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更不必说远戍到此的“行人”了。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作者诗歌成就:

1、边塞诗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2、描写音乐的诗篇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3、寄赠友人之作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4、修道生活情趣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 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 3卷,但仍有遗漏。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李颀诗”条提到并加以称许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四句,就不见于《全唐诗》。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

从军行课件 篇5

设计理念:

1、领会诗歌的意境并熟读成诵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2、教学中,采用抓关键字、想象画面、音乐渲染、教师点拨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内化情感,欣赏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两首,感受边塞诗的意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边塞诗。

3.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提高欣赏古诗的能力,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

1、出示“边塞”二字,生齐读。

师:唐代诗人王维曾到过边塞,并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看看边塞吗?我们来欣赏边塞风光。

2、出示边塞图片,师生欣赏。

师:美吗?它的美,不是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柔美,而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边塞的奇异风光,吸引了王维,也吸引了这位诗人,他是――

3、出示王昌龄图像、名字和简介,生齐读。

师:他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写得既多又好,被称为――(生读:诗家天子、七绝圣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从军行》。

4、 板书课题,生齐读。

5、出示唐朝地图,简介写作背景。

师:在王昌龄生活的唐朝,有两个部落曾多次侵扰唐朝边疆,一个是北部的突厥,一个是西部的吐蕃。为了守住国土,唐军将士奉命出征,与敌人进行战斗。《从军行》写的就是战斗期间 唐军将士们的军生活。《从军行》共七首,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两首。

1、出示两首诗。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反复读这两首诗,不理解的地方参考注释,等你读顺口了、读满意了才举手。

2、生自由读两首诗,师巡视。

师:请两位同学来读诗。第一首谁读?第二首呢?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准字音了吗?读出节奏了吗?

3、指名分别读诗,生评价。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情感。接下来我们就细细品味这两

首诗的情感。先来读第一首。

三、抓关键字,品思乡之“愁”

A、“愁”

1、出示其一,师生多种方式合作读诗。

师:我们来合作读,怎么样?我读诗的前四句,你们读后三字;

我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合作的感觉真好!我读诗题,你们读诗句。

2、抓住“愁”字,体会情感。

师:浓浓的古诗味儿出来了!同学们,这首诗的情感,特别体现在哪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你知道这无奈的愁是什么愁吗?(思念家乡,还会思念家乡的――?哪些亲人?)身在边塞,心却在家乡啊!谁能读出这无奈的乡愁?

3、指两名读全诗,师评价、点拨。

4、回顾旧知,深入理解征人乡愁,引读全诗。

师: 李白有过这样的乡愁――举头望明月,(生:低头思故乡)孟郊也有过这样的乡愁――慈母手中线,(生:游子身上衣)。在每个远离家乡的人心中,都装着一首写满乡愁的诗。在边塞这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地方,乡愁更多了一份悲壮和苍凉!

因为对于战士来说,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也许一上战场,就再也回不到这座(手势引读:烽火城西百尺楼),再也不能在黄昏(独坐海风秋),再也听不到这(更吹羌笛关山月),于是他忍不住深深叹息(无那金闺万里愁)。

B、“独”

1、回顾旧知,体味“独”字。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除了“愁”,还有一个字能表达情感。(独)古人写诗,最讲究一字传神,一字达意。我们学过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有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细细品味“独”字,你一定能读得更好。男女生来合作读,男生读前三句的写景,女生读最后一句的抒情。

2、男女生合作读,调换顺序再合作读。

3、生齐读全诗。

四、入情入境,悟杀敌之“勇”

师:浓浓乡愁,让人动情。这一首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著名朗诵家方明老师特别喜欢这首诗,想听听方老师的诵读吗?咱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1、一听录音,想象画面。

师:方老师读得怎么样?不愧是朗诵家!再听一遍,这一次,可以跟着读。

2、再听录音,模仿跟读。

师:你们能像方老师这样,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读吗?先自己练练,练好了,我们也来当朗诵家。

1、找出写景的诗句,体会环境恶劣、出征艰苦。

师:读完这句,你的感受是?(风沙很大,天气恶劣……)可风沙再大,也阻挡不了战士们杀敌的脚步!为了守住边疆,他们红旗――(生接读)谁来读前两句?

2、指两名读,师评价、指导。

师:这哪是一支军在出发呀,简直就是一把利剑在朝敌军去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是啊,紧接着该有一场恶战了吧?没想到的是,这支军才出发到半路,就收到了胜利的捷报。捷报里说了什么?你来读。

1、指名读后两句,了解捷报内容。

2、引入诗句,体会获胜心情。

师:王维有一句边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活捉了首领,打赢了胜仗,怎能不振奋人心呢?谁能把这心情读出来?

3、指名读,师评价、指导。

师:这场战斗中,没看到两军交战时的刀光剑影,一个出发场面和一个捷报的场面,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豪情。这就是王昌龄写诗的高明。

1、指两名读全诗,师生评价。

2、男女生多种方式合作读,调换顺序再读。

3、男女生比赛读,师评价。

师:现在,你发现两首诗情感的不同了吗?(第一首写战士的思乡之愁,第二首写战士的沙场豪情)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其一中的战士,那就是(愁)其五中的呢?(勇)

师:两首边塞诗,两种不同的.情感。你更喜欢哪一首?试着背一背。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练习背诵。

3、配乐,学生展示背诗,师评价。

4、配乐集体背古诗。

师:用你们最精彩的诵读,把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表现出来吧!

1、出示《从军行》其三、四中的名句,师引读,小结《从军行》特点。

(1)当看到无数将士战死边关,而得不到好好安葬时,王昌龄这样深切地表达同情,女生读――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2)当厚厚的战衣在千百次战斗中被黄沙磨破,战士们无所畏惧,依然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男生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师: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每一首都是精品,每一首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真不愧是边塞名诗。除了《从军行》,他的这首诗也很有名――《出塞》。请个小老师带同学们读一读。

2、出示《出塞》,小老师带读,学生齐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这首诗悲壮、慷慨,既写了战争的残酷,又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后人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称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咱们一起读。

3、出示其他边塞名句,自由读,选背喜欢的诗句。

师:读读其他诗人的边塞名句,你喜欢哪句就背哪句。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写的是边塞的(雪景)。边塞那满树的积雪,多像江南那满树的梨花啊!喜欢这句的一起背。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人是多么渴望从军、以身报国啊!喜欢这句的一起背。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们为国献身,不顾生死,何等洒脱!喜欢这句的一起背。

4、师小结唐朝边塞诗特点。

师: 据统计,唐代以前的边塞诗,流传下来的不到二百首,而唐朝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唐朝历史悠久,国力强盛,唐朝的边塞诗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刚之美。

边塞是荒凉的寂寞的,战斗是艰苦的残酷的,可唐军将士们依然英勇无畏,精忠报国。此时此刻,这样一首歌最能表达我们的心情,一起来欣赏现代歌曲中的沙场豪情。

5、出示《精忠报国》,欣赏现代歌曲中的沙场豪情。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结束了,可是,我们对古诗的热爱不会结束。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多诵读经典,背诵经典。

从军行课件 篇6

古诗从军行其一王昌龄赏析

从军行其一这一收拾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古诗从军行其一王昌龄赏析,我们来看看。

前言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鉴赏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 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 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 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诗人介绍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主要成就

成就综述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诗歌形式

五古之严

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在他有生之时,就正是以这样的诗歌风格驰誉于盛唐诗坛。王昌龄的五言古诗中也却不难看出:特点鲜明、风格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其一,劲健奔放,雄浑豪迈。其二,清丽幽秀,超逸旷放。胡应麟《诗薮》曾将唐初至盛唐的五古发展划分为两大流派,即所谓“古雅之源”和“清澹之派”,并把王昌龄等归入前者。其三,悲怆惨恻,深沉苍郁。雄浑豪迈的图景渐次而为清幽超逸以致沉郁苍凉的画面所代替,这与王昌龄的人生经历、身世遭际是密切相连的。而这深沉悲怆的风格特点也正突出体现于诗人所描写的目睹边幕的苍凉、黑暗和仕途的蹭蹬、坎坷的诗歌之中。其四,清新活泼,自然明朗。难能可贵的是,王昌龄虽所谓“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因而抑郁忧伤。

但是,诗人也并未时时陷于痛苦,永远沉于郁闷,而是不时脱略事务、摆落苍凉,从而也创作出一些颇具清新自然、活泼爽朗风格的五古诗篇。

七绝于美

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

中唐、晚唐七绝数量之多,仅仅次于五律。吴乔《围炉诗话》卷二指出:“王昌龄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从军行课件 篇7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出塞参战的全过程的基础上,体会其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勇于报国的精神

直抒胸臆、视听描写等)

4初步了解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边塞诗的方法

学习重点:赏析本诗运用的表现技巧

学习难点: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教学设想:抓住关键词赏析诗句,把握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步骤:

一、了解作者和初唐四杰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作者和初唐四杰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从唐高宗到武后初年,中国诗坛上出现了四颗光辉闪耀的新星------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类似的人生经历,杰出的创作才华,功力近似的诗文创作,令四位新星的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被人称做“四杰”或者“四才子”,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初唐四杰”。 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代表作品如: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 《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 〈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二 、写作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3、依据注释疏通诗意,并再次朗诵

4、集体朗读,读出语调

四.赏析全诗

出塞之作,多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对盛唐边塞诗的成熟和繁荣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一个投笔从戎,不甘作伏案书生,渴望为国建立功业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出塞参战的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一二句来犯,三句辞京、出征,四句围城(包围敌人),苦战(展开激烈战斗),(最后抒怀))

诗人没有去写书生投笔从戎的具体细节,而是抓住这一过程中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概括性的描写,是一种跳跃性的结构,突出了军情的紧急和战斗的激烈。

3、具体分析

㈠首联:

1.首句是怎样表现军情紧急的?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㈡颔联:

“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

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3、“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4.赏析“绕”字。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4.“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

㈢颈联:

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视听结合,绘声绘色,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

2、苏轼认为诗作应“言而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你认为《从军行》是否做到这一点?为什么?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㈣尾联:

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五.总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六、拓展延伸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

高高秋月下长城。

(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诗,它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说出诗中运用哪些意象来描写场面?(2分)

(3)“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高高秋月下长城”一句,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七、知识归纳

1、边塞诗的产生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2、边塞诗的特征。

从内容看:多写战争场面,边塞特有的风光,将士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的乡愁离恨等。

从意象看:多有校尉、瀚海、单于、烽火、胡骑(马)、匈奴、边土(庭)、大漠、铁衣、征人、刁斗、金鼓、李将军、铁骑、玉门关、沙场、楼兰等意象

从感情看: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怨情;对国力强盛,奇异的边塞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的礼赞;对将士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愁思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的讥讽等感情。

3、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八、高考对接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 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九、作业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从军行课件 篇8

古从军行①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②风沙暗,公主琵琶③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生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④入汉家。

[注]①“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②刁斗:古代军中钢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拆。③公主琵琶: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④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开通西城,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首宿”的种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由“白日”到“黄昏”,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士兵行军生活的辛苦。

B.三四两句用刁斗声和琵琶声渲染了一一种悲凉的氛围,烘托边塞环境的艰苦。

C.本诗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连胡人与胡雁都难以忍受。

D.诗歌最后两句运用典故,既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也突出了汉武帝的赫赫战功。

15.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14、D 不是突出汉武帝的'赫赫武功,“空”字可见作者讽刺汉武帝好大喜功,借此来讽喻君王。

15

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年年战骨埋荒外”,战争残酷,但是收获很小。

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辛,有家难回。

讽刺当今皇帝的好大喜功。作者借古讽今,借汉武帝来讽刺当时的玄宗皇帝用兵。

从军行课件 篇9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赏析

(一)从军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二)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三)白话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四)赏析

其一

组诗的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唯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十分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作者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作者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十分巧妙、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作者运笔也特别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马上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五)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作者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作者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从军行课件 篇10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王昌龄的从军行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从军行七首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白话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有《王昌龄集》。

从军行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二、总体感知

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详见《学海导航》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词语点拨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3.楼兰:汉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前七七),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唐时已无楼兰之称。这里借用此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还:归,回家。

五、总体感知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六、重难点分析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答:“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答: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七、比较鉴赏

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喜欢《从军行课件》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从军行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