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热门10篇)

06-18

你想不想搜寻一些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读后感须写出新意,编辑搜集了大量材料终于完成了这篇“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相信本页的内容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1

面对自己内心的婴儿,是武志红心理治疗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问题都源自于三岁前母亲和婴儿的关系,那个时候,大人们认为的无知的婴儿,却是最敏感的心理学专家,他们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展现出来,却会记在心底,从今后的种种行为表现中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婴儿期的无助和愤怒。

成年人在恋爱中的不顺利,家庭关系的扭曲,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外遇,叛逆,压力,焦虑...种种家庭问题的背后根源都是三岁前和母亲的关系,这个婴儿从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长,还是被扭曲地藏了起来,都是和母亲的关照有关,可以说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与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词。三岁前超过两周的分离就算是长时间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对于大部分的婴儿来说太普遍了,妈妈的产假只有半年,半年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碍和孩子亲密接触的一个巨大障碍,但这前三年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的矛盾让妈妈焦虑,母爱成了婴儿的奢侈品。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2

读完《为何家会伤人》此书已有大约一个月,想写一篇读后感,却一直无从下笔。具体的知识点,我只是读者、不是专家,"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为好。

直到今天,和朋友谈到孩子之间闹矛盾、孤立人等等。家长都希望让孩子的环境越接近理想状态越好,但我不赞成成年人过多干预。

童年其实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期——当然,机遇与风险也并存。儿童恰恰是比较真实的,便于小孩理解人性,学习生存规则。而成人过多的干预就太复杂,超出孩子理解能力。早慧的孩子大多心理上有隐疾,理由很简单——人的精力有限,这里强了那里就弱了。最好的是自然的、符合规律的。长远看,对于无法理解的事物的恐惧与依赖——譬如家长的干预(甚至动用社会力量与手段)——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比他们同龄人之间的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与其强行干预,不如利用好机遇,同时在风险出现时避免其现实化,足矣。让孩子适当承受一点挫折并表现出来、转变过来、成长起来是好事,也恰恰是建立互信的亲子关系的一个机遇。

出于爱,家长当然想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己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的能力。家长管不了一辈子,激发孩子内心原动力、培养孩子自身能力,或许是更重要的——这才能伴随孩子一生。

更大程度上,孩子长大要面对的是一个远不完美的世界,家长自己都身处其中、甚至自顾不暇。所以我觉得最迟至孩子青春期,应该开始准备面对面对这些真实的不完美。

引申开去,还想谈谈家长。爱或许是行动的动机,但是不足以单独证明行为的正当性。"爸妈是为你好"这种话,想必很多人从小到大耳朵都听出老茧了。但是光有善良的动机是不够的,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全面的分析、准确的判断、恰到好处的执行。而这些,做家长的恰恰需要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掌握多少。

如《为何家会伤人》书中所言,很多家长表面上看、或者说在意识层面,行为的动机是爱;而在潜意识层面,其行为,更深层次的心理动因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是人的本能,故如此行事无可厚非,但是却正常而不正确,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困扰。如书中所言,常见的一个例子,便是夫妻感情不好、于是转而"一切为了孩子"。在家长高呼"都是为你好"的时候,他们恰恰忽视或者掩盖了他们决策时为自己盘算的一部分——很多情况下是不自觉的,部分人善于骗人,大多数人善于骗自己——这恰恰是"部分真相法",一种常见的欺骗策略。忘掉道德教条和说教,专心研究具体问题,根据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办事,恐怕比按照自己的本能去行动更必要却也更难——那得学多少东西、花多少心思啊。

这时候有些家长会反思自己,而另一些还是有话说的:"咱小时候不也是爸妈糊里糊涂带大的,咱不也长这么大了。哪有爸妈不为孩子好的。"又把动机、行为、效果三者混同了。主观认识与客观情况绝对永恒高度一致,那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了。怕看到自己的问题,惰于改变自己、总想改变别人,或许也是人心理上本能的自我保护吧。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3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00字!

这本共分为了四个部分,一共32个真实案例,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这些案例,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从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同事中发现一些影子。原来在我们眼中看起来那么正常又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一步步的影响着夫妻关系,也影响亲子关系。让家失去最初所想的温馨。在这本书中,我比较喜欢其中两个板块。

第一个是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在夫妻关系中,让我印象最深一个内容是: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这本书中,把这个尺子形容成了一个坐标体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体系,也就是自己的尺子,而我们非常习惯于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去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通俗的来说,就是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事,来思考,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知道,我自己有时候很容易会这样,但是现在我在学会控制我自己,不去用自己的坐标体系理解对方,那会进入一个什么状态呢,会觉得我已经很想去理解你了,你却不懂。这样双方会进入一个沟通死循环。这边念书中提到,如果你真的非常希望能理解对方,就必须忘掉自己的坐标体系,尝试这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唯一的途径,再一次通俗的说法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其实是不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难,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处理不好这件事情。

第二个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任何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也会比较健康,反之,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也就是目前在亲密关系中谈论比较多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个人的现实际关系,是他内在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这句话中的客体关系指的是什么呢,是我们心中内在的:我个人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关系中的主体,重要的亲人是客体。这个关系就形成了客体关系。重要的亲人,一般指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指内在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一般在一个人五岁之前完成。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将不断的将这么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所以说,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简而言之,即性格决定命运。

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一种关系模式一旦形成确实很难改变,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自我本身发现这个问题,并且自我承认这是个问题,想要去改变,并且发现病症所在,其实这很难。因为它必须先否定自我,再重新建立,但是一旦成功,自我的进步是一定非常明显和持续有效的。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4

武志红的《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范文:

因为看了奇葩说的一期节目,对于原生家庭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看了武志红的《家为何会伤人》。以前从未想过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也没有思考过自身的性格,对待事物的反应与态度竟然都是父母的翻版。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家庭有了重新的理解。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和最稳定的部分。父母之间不健康的关系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妈宝男和老人们都是由这一点引起的。这使我在选择未来的伴侣时更加谨慎。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而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人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4月份开始,看了三本理财的书籍。第一本就是给小白看的入门款《小狗钱钱》。书中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任何理财基础的人都可以看的懂。

这本书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梦想储蓄罐。也就是说,我们要明确目标,有了目标就付诸实践,真正做到节约。当然,除了储蓄之外,还要开动脑筋学会开源,用心发现别人所看不到的赚钱之道。

第一,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份工作上,它持续的时间不会像你设想的那么长,所以你要立即寻找另一份替代的工作。除此之外,作者还告诉我们,要分期用最少的钱还贷款,这样手中才有余钱进行储蓄,才能早日摆脱债务。《富爸爸,穷爸爸》这本更进阶一些。

它讲述了两位父亲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从而导致最终的财富差距。

阅读后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可以区分资产和负债。资产就是把钱放在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从你口袋里掏钱的东西。穷人永远在负债,读后感.

中产阶级会购买他们认为是资产的债务,而富人总是会购买资产。此外还分清了职业与事业。我的职业可以是教师,但这不是我的职业。

这告诉我们不要只靠一份工作赚钱,所以你将永远为公司,**和银行工作。

同时,让我明白,我们应该先建立自己的资产,然后用资产产生的收入购买奢侈品,而不是本末倒置。除了以上提到的,书中给除了大量的投资案例,当然我们不能盲目模仿,但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方法。三公子的这本畅销书,详细地记载了她如何在五年内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首先是积累。三公子将自己的每月收入分到了三张卡中。第一张用于日常花销,第二张用于应急,第三张是存款卡。只有强制储蓄,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开支,才能有一定的存款。

有了一定的储蓄,你就可以进入市场进行初始投资。金钱**、债券**、***、指数**等都是本书所学的知识,这使我对**有了初步的了解。

此外,我意识到复利的力量,这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从现在起,我将实实我的五年计划,拥有自己的第一桶金。作者:小人物不小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5

看这本书最好时机是在第一版出版之际,其次是现在,我属于后者。

当我走入心理学,走入精神分析学派的系统学习,并找到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接受长程精神分析,也接受个案来访者,都回到一个点:探索自己,更全面的认识我自己!

这个书是精分实践的专业书,从经典精分到新精分,将个案实践结论理论酣畅的书写,阅读过程是流畅的,过瘾地一口气看完。体会到精神分析确实是一门育儿学科,能照见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去。

但这本书也是生涩的,来自于精分理论挑战读者的熟悉度理解度和认可度,各种鲜活的例子,也许都能看到自己,看到了又怎样呢?阻抗的不接受,或者停留于头脑层面的接受那个似乎的真相,但归于现实的生活里,该怎样的还是怎样的生活照旧的过去重演。

但阅读也是我们获取学习,得以变化的一种途径,如看到感触到,并能在生活事件里进行反思、觉察(或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借助安全的客体力量),指导我们余生里更换另一种思维模式,尝试一种新的活法!

如果一本书看过,仅是看过,不能指导于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期待变化的时机未到而已!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6

关键词:感受。

1

如果我是妈妈……

如果我是妈妈,我会不会是个好妈妈?我会不会有寻常的母爱?会不会有无尽的耐心?我会不会20年如一日的付出?会不会爱他/她如生命?

我不晓得自己能不能做到。

极度缺乏安全感。是我对脑海中所呈现出的“内在的婴儿”的解读。事实也确实如此。

先前便意识到这一点,却未曾细想这究竟为何?现在纵观过去,便也能晓得一二。是了,小学在奶奶跟前长大,初高中便外县寄宿,和父母聚少离多。少有的几次团聚也是初始和平喜乐,时间久了我便失去耐性,容易歇斯底里。平静时仍是冷漠疏离。我总觉着父母亲的教育相当民主开明,现在想想,或许只是当初我频繁反抗的后遗症:为防止我强烈的抵触情绪。

我万分感激父母给予我生命以及多年的养育之恩。恩重如山!更是感激他们对我无尽的耐心与包容。

我不晓得自己能不能做到一个好妈妈皆源于此。我做不到像妈妈那样的无微不至和毫无怨言地默默付出。我知道,我做不到。

母爱伟大,想象不到的伟大。我对她的爱同她对我的爱是不等同的,至少我做不到对她的每句话都无比在乎,直到现在她都会条件反射地记住我的每一句话。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除了对以往恶语伤人的悔恨,更是时刻小心别无意间又伤了她的心。老妈心细,我神经粗,我宁可调过来让她好受点。

会因曾经纠结脆弱的自己而怨恨父母的疏忽么?

不会!绝对不会!

父母的爱已是这世界所能给予的最大善意。我从未如此感激。

上一辈的父母对我们的守护多是:吃饱穿暖,找一份好工作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好人不成为社会蛀虫。

此愿已矣。

爸妈做得很好!

我一向颇烦他们的无尽唠叨,但到真正放飞的时刻,我又舍不得。对,我开始恋家了。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在外念书11年,从未有过想家的感觉。只是换个地方睡,接触不同的交际圈而已。但现在,我开始恋家了,我开始有归属感了。我心态开始稳定,开始变得坚强自信。这是父母的力量,这是家所赋予的安全感。

如果我是妈妈,我想,我的妈妈教会我的我会好好做到。我的妈妈很好。谢谢妈妈。

缺乏安全感,心理脆弱敏感,易于受伤,易于受外界影响。会自卑,有一套外在评价体系。时间一久,易抑郁暴躁,从众且消极避世。然后…一再跌倒,直到…触底反弹。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要相信:自己终究能够做到!

《家N》里文姨说过一段话我特别感动,她在雪崩时活下来的坚强信念让三个大男人为之动容,而她的信念就是她的孩子楚牧。她说:

“我跟你说儿子,人有的时候要想活下来靠的就是一口气,一个念头。我当时就一个念头:我怕死!我就跟他们一块撑着,我也让他们跟我一块撑着!你知道吗?坚决不能死!我们就撑过来了。感动的来了,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怕死吗?你想啊,我敢死吗!我走的时候都没跟你打声招呼,从此以后我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人间蒸发了。哎呦!我儿子怎么办呢?我想我可不能死!我想不以后再也不能冒这种险了,我绝对跟我儿子好好的守在一块,我可得给我儿子安全感,我可不能让我儿子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有个委屈都没人说。真的!全指这个了!”

那么,一个完美的好妈妈要怎么做呢?

武老师强调:

一个好的妈妈在三岁前不会离开孩子两星期以上,否则孩子会缺乏客体稳定性和情感稳定性。这对孩子未来人格的发展非常不利。

在这期间无限地宠爱孩子,让他/她感受互动的快乐和你对她/他的欢喜,赋予他/她无尽的安全感,更是事无巨细地敏感她/他的每一丝情绪和感受,让他感受自己完整的存在。

有些人感知“内在的婴儿”是残缺不全或奄奄一息,更或是鬼婴般地出离愤怒与阴暗,皆源于此。

具体来说:0-1.5岁赋予安全感;1.5-3岁给予探索世界的自由。

3-6岁,俄狄浦斯期。

父母和谐并在乎对方,让孩子晓得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与此同时,父母要将孩子推向同性父母,以期成为更好的男人或女人。如若不然,长大后会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更是会产生对同性父母的攻击行为。

更要给予空间、给予孩子自由去探索世界。独立,孩子需要做自己。这样做,孩子的挫折商往往要比同龄人要高出许多。

生活中孩子叛逆、不可理喻地做出令人失望的行为,又该如何修正?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成熟的父母不会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而是第一时间处理孩子的感受。

什么感受?感受的缘由?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白纸,他/她是家庭感情的修理工,更是家庭心理情感是否健康稳定的指示器。他出了问题,家庭内部就有问题。

所以,孩子的感受,定要在乎!

2

如果我是恋人……

我会在乎他的感受,尊重他的独立性。

3

如果我是女儿……

我会敏感爸妈的情绪,及时开解,在乎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做他们夫妻关系的润滑剂。

4

我终究还是自己……

感受。

自己的感受更要在乎。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我以为是了解的。但尊重自我意愿的行为让我发觉:我其实一点也不。

于是,我开始在乎我的感受,好的,坏的,缘由为何?我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行为?潜意识里是怎样的驱动?

我是个硬壳儿,我在一层一层地剥。

虽只发现冰山一角,但我变得更自在更随心了:我写文自然流淌,我说话更能专注此刻;我脑中澄亮,即使犯错,我也能及时修正;做事不再迷瞪,答案就在脑中的某个角落。

好新奇的感觉~

我只知道:我想过我想要的生活,这是我的执念,也是我的夙愿!

《一念天堂》沈腾自杀前饰演各种社会角色惩恶锄奸,自杀时跳下楼的那一刻忽然醒悟:坏了,我忘了演我自己……

这一生本来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到头来却未能做到,岂不遗憾?

所以,Beyourself!才是人生的主题。

学会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真正的轻松总是伴着能力的释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是大脑,在那里,你发现从未发掘的潜力,从未写过的书,从未实现的想法、事业。”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

而无数遵从内心的选择构成了我。

做出自我实现的预言,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那会是我,真正的自我。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7

因为卖房子的事,周三我们请假回了一趟家乡。一下火车面对二十年没变的场景,我跟charles先生说,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我爸希望我留在这个城市?难道仅仅因为这是我生长的地方?

他说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所以他们心中有一种抗拒改变的力量。对未知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希望,所以他们更愿意坚持原来的想法。

不知道这种解释对不对,我们吃饭时遇到的一对中年夫妻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吃饭时的邻桌是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妻,落座后两人一声不吭,男人点完了菜单交给女人,女人看了一下无异议就交给服务员,接着男人开始冲茶水、摆餐盘,女人低头玩手机,饭菜陆续上桌,两人仍旧默默地吃饭。

到这时我才刻意留意这对夫妻,我对charles先生说,你注意看一下,邻桌这两个人是不是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他说不仅如此,两个人甚至没有眼神交流。我们俩仍旧三言两语的边说边吃,我还边刻意观察着这对夫妻。

男人带着眼镜,我觉得自己是个文文尔雅的知识分子,女人的衣服和发型都比较精致,干净整洁,质感也比较好,两个人的长相很般配。不知为何,女人除了吃饭外始终低头玩手机的样子让我感觉她有些嫌弃坐在身边的这个男人,而男人自始至终没有尝试与她说过一句话。两人似乎形成了默契无声的联席聚餐,没有言语,没有眼神和身体接触,他们在一起已经冷了近40分钟。

嘈杂的餐馆环境和这对夫妻四周的冷漠空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情景让我印象深刻。出门后我跟他说,这样的夫妻俩、这样的关系,是怎么坚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他说,也有可能人家吵架了呢?

我说应该不是,吵架的两口子肯定带着气,至少有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忍不住作出挑衅对方的行为,但是他们俩自始至终都像面对着一个透明人一样。

从小我没少遇见这样的夫妻,彼此嫌弃、挑剔、冷漠,我的父母有几年也是这样的关系,即便这样,他们边相互折磨、相互忽视的过着生活,边在生活中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其中一个就是:都是为了孩子。

小时候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会说那你们离婚算了!可是这样一说,他们就更生气,气得说你这孩子怎么巴不得父母离婚呢,离婚了你有什么好处,没人要你了你怎么生活?

后面几个确实是我作为孩子没想到的问题,被大人这样一批评也觉得自己非常不好,怎么能这样想父母呢?可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啊!为什么?

这周我在看武志红的《家为何会伤人》,书里就解答了我的疑问。

父母会转移自己的压力和矛盾,比如自己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但他们却出现了孩子学习不好、成绩不好的问题。我上学的时候老爸就经常训斥我们不看书、考试成绩不好,时间久了我就非常怕他关注我的学***绩,对学***抵触、特别没信心。

比如夫妻之间有矛盾,但是一方或双方拉拢孩子抨击另一方,或者将两人的矛盾转移成家庭矛盾,造成的结果是孩子在中间起着拯救和联结父母关系的线,因为弱小的孩子要维护父母双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得不选择做出牺牲自己感受的行为来维护家庭和谐。

《家为何会伤人》比起我之前看过的西方心理学书籍,更适合中国家庭和中国的现状,非常推荐需要的朋友们看一看。

就像前面我对大人说,你们分开吧这样对谁都好。不是因为我不孝,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家,我作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因为我在捍卫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觉得在家里压抑自己很痛苦,所以我需要为这种痛苦提出解决方案。

但是父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怎么面对和解决彼此的问题,才会把他们的矛盾升级成家庭矛盾,并且转移到孩子(我们)身上,抱怨我们不听话不孝顺。他们用这种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转移自己的痛苦,重拾生活中错失的掌控感,在爱与不爱间挣扎纠结。

我估计我们吃饭遇到的这对夫妻,已经过了彼此抱怨折磨的那一步,完全进化到彼此冷漠和视而不见的地步。孩子大了离开家了,他们分手的成本太大,索性就这样将就下去吧。跟谁过日子不是过啊,这是我的家乡中比较流行的观念。

很难想象一个夫妻关系冷淡的家庭会抚养什么样的孩子?

也许孩子也无动于衷,不相信爱情。等他到了适婚年龄,父母会继续转移压力和顾虑,催促他赶紧成家,带着孙子孙女解除他多年的无聊和无聊;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8

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孝道,现在看来所谓的“孝道”就是个人存在感有赖于妈妈的认可和高兴,换而言之晚辈的存在感来自长辈的满意和认可。总之,个人的自我存在意识是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上的。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有迹可循的,很多父母、老师在家庭、学校里充当着对孩子行为行使奖罚的“判官”。在家里父母要求孩子懂事、听话、让父母放心,如果孩子能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会很高兴,就会奖励孩子。

在学校老师要求孩子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如果各方面表现良好就会被老师表扬,被学校表扬。孩子一直被父母和老师设定的标准、要求牵着鼻子走,他们自己的内心需求和向往就无足轻重了。要求孩子懂事、听话,实际是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并让孩子执行罢了。

今年暑假妹妹决定要给儿子报一个英语补习班。儿子9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妹妹担心他英语学不好,想利用暑假赶紧补一补。但是孩子非常不情愿,他更想回老家和哥哥弟弟们一起玩。不过最终孩子还是补习英语去了。

孩子在家里执行父母的意志,在学校执行老师的意志,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久而久之,孩子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离做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9

本学期女儿在学校拿回一本心理学书籍,叫《为何家会伤人》,此书通过诸多案例,分析人们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诸多影响孩子性格及行为的因素,是来自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家人。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说明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第一定律,即夫妻关系大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第一位。

读心理学书籍,我将第一次分析自己。也许每个人都有心理障碍,但有些人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不承认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生活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很困惑,但是他们解决不了。读完这本书,似乎明白了,一帮正常的人,为啥有的人会偏执,有的人内心总是偏阴暗,有的人为啥喜欢找年长的人当恋爱对象,有的人为啥明明知道是个坑,却还非要往里跳,有的人为啥特别喜欢怀疑别人,有的人为啥喜怒无常,有的人为啥爱鸡蛋里挑骨头,有的人为啥不能与别人正常交往。

这些都源于我们家庭的人生体验,涉及到恋父情节和恋母情节,婴儿幼儿,儿童,少年时期的不良家庭体验,都会造成我们的痛苦,却又由于这天然的血缘关系,无法摆脱这种痛苦,无法反抗,不能逃脱,就把这种反抗映射到其他事情和其他人身上。

作为家长,我读了这本书,学到了很多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这本书一直放于我的床头,闲暇时间我就会读,在慢慢领会,在品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今后的路。

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的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自己承受了双倍的压力。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家为何会伤人读后感 篇10

家应该是一个充满柔情和营养的存在。可是,不知何时,它却变得面目狰狞,生生地把孩子的心拉向冰冷的地狱。

读《为何家会伤人》时,我只是从认知层面对家庭对个人成长中的伤害有了一些了解。家庭关系中的父母是个人生命成长树的根基,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缺失或家庭关系破裂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恩,理论上是这样。

我嚼着书,理智冷静地看着书上的案例,是那么冷静与平淡。

可是,在本学期的咨询中。我遇到一个又一个被家庭伤害的孩子。有的游离在离异父母各自的重组家庭外,内心找不到安身之处。

有些父亲早年坐牢,但当父爱回归时,他们变得迷茫、无助和被排斥。有的父亲意外早亡,母亲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便把所有对感情的需要投射在某个异性身上。但是,当单薄的感情结束,他内心的温暖也戛然而止,从此变得消极颓废,仿佛只有伤害自己,只有堕落到无处可落,才会觉得目前的处境符合自己的身世和命运。

作为一名顾问,我再也不能保持理智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哭,和他们一起输,和他们一起无助,和他们一起歇斯底里。面对他们,我感到自己的能量很小。我能做的也就是在他们在家庭中积攒的伤痛填满内心并无法遏制地流出来时抱持着他们,也就是努力地跟他们建立哪怕有一丝丝能让他们感觉到温暖的联系,也就是理解、同理并支持。

面对他们,我觉得我有太多的知识和技能要去学习,可是,当我有一天学会了哀伤**的皮毛,这些孩子早已被家庭伤害得尸骨无存。

我迷茫和失落了一段时间。我知道我不能这样下去。希望还是要有的。我想做的是加强自己,让自己成为养育孩子的土壤。

家,本应是滋养爱的温床。我们学会爱自己和家人。家庭里的家长也要反思自己,不能把自己的伤痛传给下一代,不能把自己不良的归因方式传给下一代,不能把对伴侣的怨气传给下一代。

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家庭破裂,成为一个问题家庭。记得不抱怨。记得告诉孩子的因果关系,等孩子长大了他会明白的。

记得向孩子表达你的真情,并询问他们。记得无论多艰难,也不能用没日没夜的赚钱替代对孩子的关爱。

对成年大学生自杀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成功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家庭问题。他们大多是因为家里最富营养的土壤缺乏营养,这将导致生命的枯萎。我不禁想到,河南有3000万留守儿童,离异家庭不在少数。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将有多辛苦!我不能改变全局。我只希望能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中。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