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梅兰芳读后感(集合10篇)

06-29

温暖的书籍常常能够帮助人们执念困难,我们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都有很多感想。 读后感是思考作品内涵的方式,让我们领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这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份关于“梅兰芳读后感”的资料集合,这些信息供你参考和使用愿你学有所成!

梅兰芳读后感 篇1

当我初次看见片名,我只以为这不过是历史人物传记。但当我观摩品味之后,才觉得这不只是电影在你面前闪烁,而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

这是一部很神秘的电影,神秘的让人看不懂,猜不透。这里面有太多迷茫而又虚幻的东西了。重重泡影充斥着整部影片,使呈现出一种缓慢静谧的散步般的感觉。但镜头却不慢下来。不同平面上的'快慢间,使得观者能够静静地参悟一些参悟不透的东西,就好像孟小冬为什么始终不愿意听别人的话,离开梅兰芳;就好像三哥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就好像那个男扮女装的戏子,为什么在慌乱中扣动了扳机。这些泡沫,就好像三哥说的纸枷锁。能破,但又破不了。

三哥也许是个无耻的人,也许是个自私的人。但他在剧中,只有一个情感:为了梅兰芳,为了中国的京剧。他所做的一切,包括雇那男扮女装的戏子,都是为了这个。虽然他的真实被剧中的黄烟般的面纱罩住,但他的那句“谁要是毁了他这份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说明了一切。当梅兰芳不接受“伶界大王”的招牌而转身离开之后,他没说什么,只是看着那牌匾。当京剧第一次在美国上映,中途有人离场时,三哥的愤怒与焦虑让人懂得。当日军攻入、梅兰芳执意不再唱戏时,三哥脸上的震惊与愤怒,化作了他的心,让他语重心长地说出“京剧还在,这国就亡不了”。种种,让我觉得,三哥是真正的三哥。他真正爱着梅兰芳,真正爱着他的京剧。

再看梅兰芳。他从不认为他是戏子。他只认同京剧。并在京剧中,认同了自己。在他嘴斗日本人时,那一句“在台下,我是一个男人”映出了他的铮铮铁骨。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戏子。

芝芳作为梅兰芳的夫人,可谓是尽职尽忠了。她也爱着梅兰芳,比谁都爱,爱到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她的丈夫好。她作为一个妇女,竟能当着三哥和六爷的面讥讽道“自从我进了梅家,就没有见过他做哪件事情是自由自便的”。她作为一个妻子,能在孟小冬面前不卑不亢,劝说她离开梅兰芳。当她哽咽着说出“梅兰芳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是座儿的”时,说明了一个问题:她比任何人都了解梅兰芳、懂得梅兰芳,甚至是包括他自己。

想说的还有很多,但我不想再说了。

梅兰芳读后感 篇2

读《梅兰芳学艺》有感

在二年级时我学习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梅兰芳的坚韧不拔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文中,梅兰芳小时候去向老师学习。老师说他的眼睛不是上帝,不是唱歌的材料。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他每天都在训练。他经常盯着在空中飞行的鸽子或在水下游泳的鱼。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他的眼睛逐渐变得灵活。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功夫不亚于那些想学的人。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这篇课文给我们每个同学的启示是:“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每当在学***活中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到梅兰芳是怎样成为世界京剧大师的。

以前我的字写得很不好。我经常因为没出息而被妈妈责骂。有一次,我被老师当作反面教育,教同学们写得好。当时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从此我就下定决心,练好字。我拿出压岁钱买了一本书法。每天放学后,我都忍不住练习。长期的握笔我的手指都起茧了,一张一张的稿纸见证着我的努力付出。

练了一个学***,妈妈看着我的俊美有力的字,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老师也常常在班上表扬我,拿我的字帖在学***上展示。梅兰芳你是我成功的导师。

这就是我读《梅兰芳学艺》的收获。他是我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梅兰芳读后感 篇3

梅兰芳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民族英雄!他不像史可法那样在战场上挥洒热血;也不像于谦那样在大明这个一落千丈的帝国面临危险时力挽狂澜;更不是永乐帝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础下,励精图治,使明朝成了当时天下第一大国(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和权利)!他也许史可法、于谦和朱棣相媲美,他仅仅是留了8年胡须,8年不唱戏。

然而,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一次剃胡子上台表演。而且,在他停止收入的8年中,请求他登台演出的人数不胜数,再加上刀光剑影的威胁、生活的困窘和高收入的**,足以见得他这八年过得并不容易。然而,是什么让他在刺刀的威胁下度过了8年?

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度过了八年?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气节。这是西方人永远不会也永远感觉不到的一种民族气节!

千年来,这坚贞不屈的气节,影响了几代中华儿女?又感动了几代中华英雄!宋朝末年的文天祥,蒙古人给了他软硬兼施,但仍未能让他投降。

最后,他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写下了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而这首义正词严的《正气歌》,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与文天祥约岳飞的时候,更是忠于报国!

当时金军中也流传着一句话:后悔山易,后悔越军难!他不屈的民族气节体现在战场上,更多体现在他被陷害后悠闲不屈的牢狱生活中,也体现在他生前写下的八个大字——天日昭昭昭!

天日昭昭!因为气节,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不愿在鬼子的刺刀下演出;因为气节,文天祥宁死也不肯投降;因为气节,岳飞就连临死前,心里闪过的还是这个念头:我是无辜的,我从来没有背叛过国家,更没有出**家,苍天呐!

你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的是非与对错,这一切的一切,都由您来定夺吧!这种人——中原这种血淋淋的人,不是千年一遇,也不是百年一遇,他是中国各个年龄段的人!这千年永存的气节!

梅兰芳读后感 篇4

读完了《梅兰芳蓄须》一文后,我为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精神而深深地感动。

这篇文章讲了闻名世界地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地抗议,无论条件多么优厚,宁可卖房度日,留起胡须,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表演京剧。

在这篇文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梅兰芳先生为了不在日本侵略者们庆祝市表演京剧,请了他的一位做医生的朋友,给自己打了一针伤寒预防针,让自己发了高烧,最终摆脱了侵略者的纠缠。

梅兰芳先生宁可卖房度日,故意发烧,留起胡须的爱国事例感动了许多人,我也不例外.比起那些腐败无能,割让土地,收买鸦片,坏透了的清政府,卖国贼,梅兰芳先生的所作所为更是好上加好令人敬佩了!

说到清政府,卖国贼,人们不禁都会有一些疑问,那就是难道他们在做那些对国家不仅无益,而且有害的事情时,没有感到羞耻,没有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吗?不过,那些清政府,卖国贼,所做的事情真的很让人感到气愤。

我敬佩梅兰芳先生的演技高超,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梅兰芳读后感 篇5

看了陈导的新片《梅兰芳》,不由对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爱情感慨万千。据说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自小生得聪慧秀丽,1925年她离开上海初闯京城时,正值18岁青春妙龄。她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楚楚动人,当时北平的许多人都以她为心目中的偶像,暗恋于她。其中就有京城达官之子王维琛。

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梅兰芳访日返京后的日子。一个是伶界大王,一个是坤伶须生泰斗,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烁人,可谓旗鼓相当。一段时间,两人形成了打对台的局势,双方营业额不相上下。而且两人在堂会中不断合作,同台演出《梅龙镇》、《四郎探母》等,后来又一度在开明大戏院联袂演出《二进宫》。二人本是梨园同行,相互钦羡,惺惺相惜;不断的合作又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爱慕之情。从此,开始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梅兰芳在北平曾经三易其宅,其时他和孟小冬正住在东城无量大人胡同的一所四合院里。此院名为“缀玉轩”,梅兰芳的许多朋友常聚集在这里,说古道今,谈文论艺。然而,祥和的气氛中,一场凶兆即将来临。

1926年的`某一天,梅家会客厅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身着浅灰色西装,面貌清秀,文质彬彬,面色苍白,20岁左右,一看便知是位学生。他就是这起血案的主角王维琛,当时肄业于北平朝阳大学。王对孟小冬心仪已久,无奈孟此时已成为梅兰芳的情侣,因此他怀恨在心,到梅宅寻衅。王维琛到达梅家的时候,碰巧梅兰芳正在午休。代替梅兰芳出来招待客人的是梅兰芳的老友张汉举。张汉举是当时北平很有名望的一名绅士。王维琛见出来的不是梅兰芳,迅速拔出shou枪抵住张汉举,声称此事与张无关,让张把梅兰芳叫出来,因为梅夺了他的未婚妻(指孟小冬),他要和梅算账,否则梅只有拿出10万元才能解决问题。张汉举强压住内心的恐慌,告诉梅兰芳这位先生要借10万块钱。梅兰芳先是一愣,迅即明白过来,只听一声:“我立刻打电话去。”便已不见身影。不久,梅宅被大批军警围住。不料,王维琛无意中瞥见了军警,顿时惊慌失措,拔枪就射向张汉举。可怜张汉举在这场不相干的爱情纠葛中成了冤死鬼。听到枪响,军警们一拥而上,王维琛饮弹倒地,旋即殒命。

缀玉轩发生如此血案,社会舆论大加炒作,一时沸沸扬扬,种种绯闻,扑面而来。梅孟不得不告仳离。孟小冬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于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此后数年,她坚决避免与梅相见。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会中,南北名伶汇聚一堂,她却因梅在场,避而不出。二人最终连合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对佳人就此作别天涯。

梅兰芳读后感 篇6

《梅兰芳》讲述的是一代京剧名师——梅兰芳传奇、悲情的一生。

古时的演员身份是很低微的,不那么让人敬重所以他家人,并不想让他学唱戏。希望他做个平凡的人,但他生在这个梨园世家,从小对戏曲的耳濡目染让他还是喜欢唱戏。他是个凡事都认真、进取争取做到最好的人,所以他争取到了每一部戏都让自己唱到最好,让他赢得了无数的戏迷粉丝。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到梅兰芳的心是孤独的。一直以来,如果你摧毁了他的孤独,你也会摧毁梅兰芳。优秀的人注定孤独,不能平凡,注定孤独。忍受孤独!他是优秀的、卓越的,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任何人,福芝芳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有幸能陪梅兰芳左右,被梅兰芳认可,他需要忍受跟所有迷恋梅兰芳的人一起分享这个枕边人,孟小冬是自私的,但不能掩盖了他的才华,《天下第一小生》不能忽略他识大体的气派,人都是自私的,他有权利争取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两个优秀的人,两个孤单的人,注定不能在一起,名人的婚姻注定是让人关注的。

只有认真的人才能演好这个角色。梅兰芳清纯,清白,清白。有多少人能做到!那时,我对自己说:我需要纯洁。我会坚持下去。

我的心要排除那些干扰,那些污秽,我需要读书,学习很多东西,才能让自己坚强,让自己做到最好!

现在我觉得星星是幸运的。出生在这个自由世纪的明主,他们可以做更多他们想做的事,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梅兰芳读后感 篇7

读《梅兰芳学艺》有感

在二年级时我学习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学了这篇课文,梅兰芳的坚持不懈、勤奋好学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深深地被他的精神感动着。

课文中描述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每天都坚持训练,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这篇课文给我们每个同学的启示是:“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每当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到梅兰芳是怎样成为世界京剧大师的。以前我的字写得很不好。常常被妈妈骂我没出息,有一次被老师拿作反面教育同学应该努力写好字。当时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从此我就下定决心,练好字。我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字帖临摹,每天一放学我就爱不释手的练起来。长期的握笔我的手指都起茧了,一张一张的稿纸见证着我的努力付出。练了一个学习之后,妈妈看着我的俊美有力的字,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老师也常常在班上表扬我,拿我的字帖在学习园地上展示。梅兰芳你是我成功的导师。

这就是我读《梅兰芳学艺》的收获。他是我学习、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梅兰芳读后感 篇8

20140726

jinjiaoyang)

看完《梅兰芳》后,我不得把黎明演的梅兰芳和张国荣演的程蝶衣做比较。张国荣演的程蝶衣一颦一笑都有一种女性的柔美;而黎明演的梅兰芳却带着一种阳刚。我想这也是**宋导演的初衷---降价幅度最大的真是梅兰芳。

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虽然一生在台上演的是女角,但是,台下,他是一个不屈不挠的男子汉。我们对日本人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一点。就像十三燕评价梅兰芳一样:

他什么都不怕。他是中国文化的英雄。

这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不管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都应该不朽。”虽然当时的伶人(京剧演员)地位低下,但是梅兰芳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落灭。

与其说,梅兰芳“不朽”,不妨说是中国国粹京剧的不朽。梅兰芳在那个时代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

每个人对梅兰芳都有一种期待,这是不可预知的。大家宁愿让梅兰芳“孤独”,也要让他艺术上的成就。梅兰芳妻子对孟小东说的一句话:

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的在这里的“座”说的是观众。我想也说得是全世界人民。这部戏,让我重新认识到了“京剧”的重要性。

当时的京剧演员地位等于娼妓,唱京剧是一种“下九流”的工作。在宫中的京戏演员,只要犯了清朝的天条,被戴上纸枷锁游街,只要扯破纸枷锁一点,就会要命。到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梅兰芳也带着纸枷锁,他的一生都是寂寞,孤独的。

虽然心爱的孟小东暂时现身,但他还是为了艺术放弃了艺生中最爱的女人。“大伯”对梅兰芳的影响恐怕是最大的,“带着你的纸枷锁,甭回头,一股劲儿地走到底吧。”在美国纽约的国际舞台,梅兰芳靠着这句话,得到了世界的瞩目。

艺术是条孤独的路,梅兰芳他走了下去。他带着他们家三代戏剧人的梦走了下去。

梅兰芳亲自向世人证明了艺术的价值。

梅兰芳读后感 篇9

《梅兰芳学艺》是一本关于中国京剧名家梅兰芳先生的传记,书中详细记录了梅兰芳先生从学艺开始到成为京剧大师的全过程。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感慨万千,深受启发。下面我将详细、具体且生动地笔记下我的读后感。

一、毅力与坚持

梅兰芳先生的学艺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书中描述的他从小喜好戏曲,并追随着戏曲名家学艺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梅兰芳先生从未放弃,始终坚持下来。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成功需要毅力和坚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应该不断奋斗,坚持走下去。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成就。梅兰芳先生的成功正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二、不断学习与创新

梅兰芳先生从小就对戏曲怀有浓厚的兴趣,但他坚持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已经存在的一些戏曲,更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他融合不同的艺术元素和技巧,使自己的表演更加鲜活、生动。

这让我明白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是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吸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磨炼自己的修养和人品

梅兰芳先生一直以来注重修养和人品的培养。他不仅在表演技巧上下足了功夫,还注重自己的人品修养。他认为一个好的演员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还要有人品上的完善。

这个观点让我深受触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人品修养往往被忽视,但它对于我们的成功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人不仅应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应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

四、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梅兰芳先生的热爱艺术和热爱生活是他成功的关键。他对京剧的热爱让他可以投入全身心地去学习和表演。他对生活的热爱使他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和创意。

这让我明白到热爱是成功的动力。当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生活充满热情时,我们就能够更加专注和投入。只有热爱,我们才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以上就是我对《梅兰芳学艺》的读后感。通过阅读这本传记,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及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梅兰芳先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但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人物。希望通过他的故事,我们能够汲取智慧和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梅兰芳读后感 篇10

然后更重要的角色是梅兰芳的妻子福芝芳(陈红)和她的知己孟小东(章子怡)。这两个人物整体刻画得中规中矩,虽然出彩但是却略显淡薄,这和少年时代福芝芳(阿娇饰)的戏份被删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这是此部《梅兰芳》的最大遗憾所在,它直接削弱了整部影片梅先生的爱情线索!

作为儿媳,福芝芳成了梅兰芳的妻子(影片没有解释这一点)。她深知自己存在的意义,维护着梅兰芳的公众形象,实现了梅兰芳的意术至上。她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人。虽然她知道自己没有办法与梅兰芳心心相应,但是却清楚如何做才是对他最有利的,她穷尽自己的一生维护了梅兰芳的艺术与名誉。

孟小冬在片中的出现就像一只惊鸿一瞥。作为京城名星,她和梅兰芳在艺术理解上很亲近,有着天然的亲密感。梅兰芳也在孟小冬身上找到了真爱。他们彼此欣赏,彼此相爱,但不能在一起,因为梅兰芳不属于某个人,他甚至不属于自己,他只属于艺术和每个人。

梅兰芳的孤独使他的艺术获得了成功。谁带走了寂寞,谁就毁了梅兰芳。这是整部影片里我最为感动的地方。这样的台词只有理解艺术,理解生命,理解理想与理解现实的人才能够写得出来。

它揭示了梅兰芳的真实矛盾。它也告诉我们,艺术的真正矛盾是离艺术越近,离幸福越远。不知道这是艺术的幸运,还是人生的悲哀。

《梅兰芳》与《霸王别姬》不同,主角形象不再浑圆丰满,而是变得简单纯粹,京剧演出甚至也不是重点的表现内容,这虽然避免了对前作的重复,开拓了创新的渠道,但是同时也注定了此部影片不会成为陈导的最经典作品。不过回头想来,1000个观众心中有1000个梅兰芳的形象,也许这样讲述一个如此复杂如此丰富的梅兰芳形象,也不失为一个聪明的方法。毕竟作为《无极》之后陈导的翻身仗,此部作品已经绰绰有余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