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匠读后感(推荐十一篇)

09-14

书籍可以带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作品的写法令我记忆深刻。如何为自己提供关于撰写作品读后感灵感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很喜欢这篇有思考的“教书匠读后感”向大家推荐。

教书匠读后感(篇1)

第一次阅读《不做教书匠》,感受颇多

好奇一,何谓教书匠?其实教书匠就是指教师,是对教师的贬称,亦用作谑称。它含有蔑视的意思(摘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六版,第649页)。

也有时候,教师以“教书匠”自称——这时,则是一种谦称了。何为教书匠?顾名思义,教书匠就是呆板地、机械地、熟练地进行教育的老师,通常含有贬义,又称“教书机器”。

好奇二,教书匠和“木匠”有何区别?似乎,“教书匠”和“木匠”这个词再怎么组合都会让人觉得怪异。不同的工种,却都带着一个“匠”字,指有手艺的人,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

仔细想想。木匠面对的是没有生命的木头,而老师则想教育活着的人。

好奇三:教育家和老师有什么区别?教育家的标准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爱教育,爱学生”被每一位教育家都放在了第一位。

南京教科所刘文先生指出:“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把心思用到精巧”,“把技术练到纯青”,“把小事作到极致”!作为课改大潮中的一员,如何把自己由一名“教书匠”向“教育家”看齐,这是我们应该深深思考的。

做智慧型的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所田慧生说:“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

教育智慧是教育的内在品质、状态和境界。由于教师是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意义、教育任务的直接体现着、承载着和实践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智慧主要通过教育行为加以体现”。聪明的老师会简化复杂的工作,让痛苦的工作变得快乐,让枯燥的教学变得人性化。

以爱和鼓励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一位上公开课老师设计了一个抢答题,而这个问题恰恰被一个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抢”到了,令人遗憾的是他答错了,其实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当时这位老师不仅没有安慰,相反一脸讥讽的反问:

期中考试你考了几分?20?30?

当学生胆怯地回答30分时,老师又狠狠地补了一刀:怪不得回答错了,原来成绩这么差!孩子坐下了,但头也低下了。

这样的老师智慧吗? 如果换个角度去处理,安抚这位答错的学生,鼓励他举手的勇气,我想结果会截然不同,这就智慧的老师智慧所在

现实教学中,我们至少要做积极上进的“教书匠”。“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那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年轻的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要为自己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计划,三到五年内要上一节校级、县级公开课,参加市级优质课大赛,在业务上成为骨干。

长期目标是努力成为学科带头人,创建名师工作室。有目标,才会有干劲、才会有追求,才会不懈怠、不彷徨,一步一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比如:

1、上公开课。开放性可以锻练青年教师的意志,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上好一节课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资料、精设计、吸经验、打磨课,一旦经历了这个过程,课堂的呈现力才会强,心中的“料”才会充足,以后上课就会变得更强大和从容。

2、读书反思。俗话说,老师应该给学生一碗水,他们应该有一桶水。水应该是新鲜充足的,那么水从**来呢?读书!

多读书,读有用的书,多动笔。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经常写教育笔记,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每一节课后,记下得意的“亮点”,最不满意的遗憾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

把成功的变熟练,失败的变成功。总之,读书反思会使自己的教学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学养在阅读中升华,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课堂才会有个性的发展、特性的张扬。

3、 做题。青年教师要加强应用能力,使课堂扎实,考点明确,课堂高效,课前做很多练习。通过做题,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学情,才能把知识明确化、系统化,这样课堂目标会更明确,联想会更丰富,学生会更喜欢,自己会自信。

4、向其他教师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师教学方法、课堂经验、控制课堂的能力、与学生相处的方式。优化资源,优势互补,共商,挖掘潜力,创造智慧。

品读《不做教书匠》,我们会对学生微笑,对生活微笑,**中不会迷失方向,教育路上不止步。在教育的园子里努力工作,收获希望,不断成长,朝着目标努力。自律、自强,在付出和收获中加强自己,享受快乐教育,开启快乐教育!

一本好书,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不做教书匠》中汲取力量,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教书匠读后感(篇2)

偶然地,我得到了这本书。现在细细回想,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拜读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真的非常幸运。我在书中得到的思想,精神,智慧以及管建刚老师总结的经验,肺腑之谈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记录下来,下面便和大家**一下我拜读《不做教书匠》的感想吧。

作为一个刚刚上岗的新教师,就听一些教龄稍大的老师说过:“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可惜教书匠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时并没有去太在意。

可是刚刚拿到书时,我一眼就被“教书匠”吸引了过去。一开始,我是这样理解的:巧匠,就是巧匠。

指在某一领域有一定造诣的人。教书是教师的工作。是不是一个在教学上有一定造诣的人?为何管建刚老师让我们不做教书匠呢?我知道自己肯定理解错了,于是迫不及待的就在网上查找“教书匠”的意思。

查出来后,心里有种说不出感觉。网上是这样解释“教书匠”的:“教书匠即是教师(但含轻蔑义)。

多指一种缺乏理想,不会创新,没有个性,简单重复……我感觉自己就像在查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对着上面教书匠的种种“症状”,我几乎都一一入座。自己步入教育线不足一年,有的是满腔的热情,有的是对工作的热爱,有的是对学生的喜爱。却总是有一种似乎少了点什么,说不明道不清的东西。

我决定放弃我的猜测,打开书看看我能找到什么?

“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教育,从选定一把椅子开始……”

我不想像别人说一一大推赞美其字字锱铢,句句闪光的话语,我只实事求是说,我感觉这一本书,似乎有生命力,他仿佛恰恰是再说给我听,我现在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教育中刚刚起步,教育这个椅子,我可以说还没有坐热,这本书一开始就问我,你是否找到了属于你的椅子?教育是不是你心中希望的?你自己喜欢的椅子?

后来管建刚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了我一个勇气去回答。是的!这就是我钟爱的道路,我虽然教书不足一年,但是学生们在我身上学到的不只有知识,他们会模仿我一些行为,语言,我自己在各各方面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我看着他们半年的成长,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特别希望学生们能从我身上学习到除了知识之外一些对他们成长有益的东西,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非常喜欢这个感觉。

通过这本书,我可以和管建刚先生交谈,他能看穿我的心。

“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 没有专业素养就没有专业地位,没有专业能力,就没有****。”我因为刚入教师行业,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好,很多老师和学校领导都安慰我,说我年轻人需要时间积累经验,慢慢就自然会了,这确实是对了,但是我发现我慢慢以这个为借口,而且自信心也受到动摇,有时处理问题,展现教师本能于职责时很不到位。看了这个部分我认为第一:

专业知识“是老师,就该是个读书人,用诗书气来滋养教师气。”,确实如此,我们老师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在课堂上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林语堂说过:

“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反醒自己,三日不读书的情况常有。惭愧!

其实我是真心喜欢读书的。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以及为读书肩负的责任——培养学生酷爱书,使书籍成为学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我们要成为学生走进书籍的引路人,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去阅读,自觉地阅读。

但我们经常用这样那样的借口,不能坚持每天读书,特别是想着读书。尽管我们都知道读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第二:

教师形象:我就是专业就是教师,我必须要有专业感,我需要具有心灵的力量,具有情意的关怀,具有人格的熏染,具有文化的气质,更具有实践的智慧。只有我专业了,孩子们才会用敬仰的目光看你,才会对你教他们的深信不疑。

我真的非常惭愧惭愧,我曾多次抱怨孩子不听课,多次抱怨孩子对我的话无动于衷,我缺根本没有想过,我在孩子心目中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老师,我必须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把专业做得更专业。

“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不管什么工作,机械性的作业永远也做不出业绩来,机械性的结果只能使工作越发无聊,人生越发混沌。要想做出成就来,请用上你的智慧。”认真看完,我发现这里的智慧并不是专业知识,我体会到用心做事的人,必然对工作充满热情;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的人必然会有创造力。

在教育的现实世界中,教师所给予的一切都是智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配做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行走于教育路上,犹如迷失方向的路人行走于葳蕤森林,很累,很心焦,拼命走,到头来却发现做的是原地踏步踏。

教师要想过上充实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努力工作。在教学中,知识使孩子接受、理解和运用自己和书本的知识。这其实要比我当初想象得难得多,班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有的聪慧,有的乖巧,有的后进,有的调皮……这么多个学生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智慧用上,并发挥得淋淋尽致。

当然,这是课堂教学的智慧所在。实际上,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们不仅要教,而且要教育人。与学生相处也是一个大学问题,需要极大的智慧。

我只花了一天时间就读完了整本书,就好像我脑子里有一个这样的下午。我和管建刚先生在阳光明媚的阳台上。在绿色的桌布上,我向他吐露心声,同时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

教师的工作,最简单的说,就是教书育人。但是这简单的四个字,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也道不完,这简单的四个字正和我们故事教书的精神一脉相承。最后我要申明一下,我作为一个新教师,不可能一步就做到像管老师这样的对教育理解得这么透彻。

教书匠纵有千般不是,但至少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朴朴素素,踏踏实实。私认为,在教育的路上,我改书为标,以自我现实为本,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管老师指点我的方向前进,走教书那最淳朴,最真实,最具智慧,最返璞归真的路……

教书匠读后感(篇3)

每逢节日的时候,学生的问侯也是那般的透明与真诚,感触最深的是脚扭伤的那段日子,学生接二连三的**都让我的心里感到暖暖的。记得李昊霖的家长带着偏方来看我,“俺来看你不是为别的,是让你快点好起来,别来让俺家昊霖心里挂挂着,耽误俺儿的课。”听着这质朴、真诚,丝毫没有修饰的语言,我的内心早已感到不已。

李昊霖,这个学习成绩偏下,表达沟通能力不是很强的大男孩,**里只用了几个字,不是很流利的表达出了他自己的感情,“老师,快好,上课……”了了几句,但我却已泪流满面。突然发现我成了老师,爱哭了,是因为脚扭伤疼吗?不,只是短短的几句话里的爱倾注在我的心里。

那眼泪就是溢出的爱。

现在我仍然活在爱和被爱中,我希望这一生永远延续下去。我也坚信我这次选择的正确性。在我年轻的时候充分发挥我身上的每一点光每一点热,点亮每一个孩子的理想,照亮每一个孩子的人生。

每个孩子只有一个童年,我只有一个青年。让青春的鲜血洒在辉煌的三尺讲台上!让青春无悔!

教书匠读后感(篇4)

淡雅的封面、兰竹的幽香吸引了我,让我在众多的教育书籍中选中了它——《不做教书匠》。拜读之后,感受颇深,书中八个篇章给我们指明了成功教师的八个目标:“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里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还记得踏上工作岗位时我的目标是:“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要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这样才对得起所教的学生、对得起家长,这样才是一位好教师。”于是就朝着这样的目标孜孜不倦的努力着,这时我的一位恩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如果只从考试的角度组织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则对不起终生为业的教育。这样的教师至多只能算是一名优秀的教书匠。”我茫然了,那怎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怎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呢?近期我阅读了部分书籍,其中郑洁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深深的吸引着我,似乎也能在书中找到我要的答案。这本书里作者用清晰的笔触将社会转型期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指出来,其中的每一个事例、每一个建议,似乎就在我的身边,在我的工作中都能找到原形。也许是心灵效应,我一遍又一遍的品味着,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会。

其中,《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一章中《教育,从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触良多。文中说: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无数小事组合而成的吗?确实,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林林总总,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等着我们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教育无小事,正是细节,使真正的教育进入了人的心灵,持续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细节决定成败,“小事”终成就“大事”。认真教书一辈子,哪怕起初你只有一杯水,到后来,一定会有一桶水、一湖水,甚至一江水;这样教一辈子书,即使起初是不纯粹、有杂质的,到后来,也一定会清澈起来,纯净起来,永远能在世俗之中,保持着世俗之外的超脱

文中说,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功,固有的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15%的作用,其他方面起85%的作用。年轻的你一定要注意发展这个85%。这个85%里至少含有责任感、工作态度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习惯。

所以,我们要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教书匠读后感(篇5)

看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我一直很钦佩管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这使我得到很多新的东西,给我新的想法。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涟漪,清理我们混乱的心灵;又像一声声响鼓,催动我们犹豫乃至一度停息的脚步;如同一级级台阶,拾级而上,步入教育人生的精神顶峰。

管老师似乎有****,总能把我灵魂深处的思想毫不掩饰地揭露出来,让你无所遁逃,然后,像一位慈严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帮你去除最后一丝犹豫。静静地用心读着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变得豁达起来了。

近日,在一些**上总能见到老师们发的牢骚,一直抱怨当教师没劲,工资低,工作累,没成就。这么议论着,真的感觉当教师很没出息。虽然我从来没有想过跳槽,但在这种讨论中,我明显觉得工作很无聊。

看了《不做教书匠》,我才发现,我们抱怨**,抱怨领导,抱怨学生,却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是一个不令学生,家长,领导抱怨的教师。我们从来没有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工作,仿佛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容怀疑地应该受到很好的待遇,受到学生的尊敬,领导的器重。《不做教书匠》告诉我,要关注自己,要看清自己再说话。

一、正视自己的专业水准。

小学教师的工资和公务员的距离已经是天上地下的对比了,看看社会上,好像除了日晒雨淋的农民,已经无人可比了。于是我们开始变得浮躁,我们所有的懒惰,不足都可以用“工资低”来作挡箭牌,一天天的麻木自己。

面对此情此景,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别人不重视你的源头,正是你不重视自己,大众不把教育的神圣当回事,其源头,正是教师不把教育看的神圣。”这句话,如醍醐灌顶地敲醒了我。

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我总有一种压力,像我一个性格内向,知识不渊博,心胸也称不上开阔,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人,居然做了这么多孩子的老师,天天影响着他们,想到这里竟有些惶恐不安了。

经常听一些老师抱怨,现在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小学老师最好是多面手,要适应现在的岗位。从多年的工作经历来说,从内心深处来说,从一个父母亲的角度来说,我希望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各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深谙儿童心理学,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一句话,我的孩子放到老师手中,应该放心。

可看看我们目前的教师队伍,离这样理想的要求相差太远了。一次,听一位师范里的老师说,现在的师范生简直就是“流氓”,10年前最差的师范生,放到现在就是最好的学生了。试想这样素质的人将来做了你孩子的老师,你能放心吗?

这种品质的人还能要求什么呢?

所以当我们再次抱怨的时候,先把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想一想那句“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教师的工资。”再来理直气壮地说吧。

二、把教育做出智慧来。

我经常告诉人们老师太累了。从出门到校的那一刻开始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刻不闲地做,直到走出校园。我为自己的努力工作感到骄傲。毕竟,我是一个勤奋的人。

可看了《不做教书匠》里的这一段话,我才恍然大悟。

这类教师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吼上火下,比起第一类,他们是老黄牛,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没备好的课,回家备;改不完的作业,回家改。他们知道怎么做,怎么做,怎么做,但他们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他们不知道教育生活的真正意义在**;又像闷头苦干的农夫,整天忙碌,挥汗如雨,回头才发现,别人早用上了新品种,搞上了机械化。

工作如此辛苦,却没有丝毫乐趣正是因为我从没有好好审视过自己的工作,没有思索过所做的事情,所走的道路。时代加快了它的节奏,可我的步伐还这么滞后。

老黄牛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教育要注重方法和智慧。让我们抛开“约拿情绪”束缚,勇敢地面对种种不安全感,迸发出无穷的勇气和潜在的力量与智慧,突破制约人生腾飞的瓶颈。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不要做你不能动脑子的事,再想一想。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要做应该检查的事情,要有实际效果。

这样你才会找到那种“身体是忙碌的,内心却异常轻盈、活泼。”的感觉。

三、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在看管老师《不做教书匠》之前,我正处在内心极其烦躁的阶段,算算自己断断续续学习书法也有好几个年头了,然而进步却是缓慢的,甚至是止步不前的。一次次的投稿都石沉大海,想来自己不是写书法的料,逐渐地就失去了耐性和信心。是的,“借口像狼一样**!

”我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借口逃避作业,拒绝用功。亲戚朋友登门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今天是星期一。我有个借口。这只是一周的第一天。现在还早。

是星期五了,我也有借口,累了一星期,得好好休息一天,礼拜六礼拜天再写不迟。管老师说“人为什么要借口,要么是懒惰,贪安逸,要么是给自己找台阶下,这样,人的潜能就不能在一种无路可退的‘绝境’下的到开发。”我就是懒惰,就是贪安逸,就在给自己找台阶下,觉得做个教师,把字写到目前的程度也就够了。

于是,我就不努力,不再进步,一开始的那一点激情和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打磨得所剩无几了。管老师的“做一名有方向感的老师”给了我启示,我,自知做不了有智慧感的老师,也做不到管老师要求的有上进感、专业感的老师,但是我想,我的教育生涯必须有一点方向,我要“选定一把椅子”,我在做踏实基础的语文教学的同时,要埋头写好书法,我没有不切实际的理想,我想我至少能比现在做的更好。是的,比现在更好,我可以,我可以!

于其他学校相比,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似乎最少。和别的学校的青年教师一聊,发现他们拜了很多师傅,外出观摩了很多课堂,于是,我们埋怨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培养青年教师的计划,埋怨领导不给自己帮助。

再一次,我们陷入了一个误解,在世界各地寻找接口,但我们没有看到我们自己的努力。也许有学校的“铺路”,有领导“提拔”你会成长的快些,但真正成长起来只有靠自己。管老师在他的《不做教书匠》里提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走了这条虚浮之路的人付出的代价是浮夸和虚肿,患上这种病的人,注定行而不远,注定不是脚踏实地的人的对手。

”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真正的成功之路遥远二艰辛。只有我们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才能走的更远,才能把握胜利。所以当我们失败时,首先要质疑的是我们自己。

最后,我想用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几句话结束自己的读后感。

一个教师只有具备宽容的胸怀,才能更深切地理解乃至同情中国的教育,才能从愤世嫉俗的牢骚中平静下来,微笑起来。

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重要的是目前的你需要付出行动,用行动来坚守自己的教育意志和方向。”

我们将用管理教师的话激励自己,努力朝着我们设定的目标前进。

教书匠读后感(篇6)

看到此书题目时,在我脑海里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做教书匠,还能做什么。随着阅读的深入,渐渐明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和智慧感的教师。

读完此书,心中的很多困惑都烟消云散。面对以后的教育人生,眼前豁然开朗了。作者的许多思想深深地打动了我,鼓舞了我,改进了我的思想,甚至改变了我以前的一些观点。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是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的理想空间。

这本书用生动的故事来推理、指导和启发我们的青年教育

师。对教师的心理分析有很多道理,也为一些教师指明了方向:有些不切实际的理想是幻想。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身边的每件事,才能更接近理想。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文,深有一点感悟:使我更加清新地认识到当今的学校教育,对我一名青年教师而言,除了对所教专业知识要有深入研究之外,对教师的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也应有个深层次的思考。

“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 教师的约束感体现在教育道德、规章制度的自制力上,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自制力的强弱或者说高低。自制力是指在意志的作用下,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自己的言行的能力。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一方面应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自我控制对人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古代百科全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哲学家,他们注意到:

“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教师的美好理想更是建立在约束力的基础之上。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不做机械重复的事,作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也要对家庭和学生负责。

教师的工作是认真的,衡量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标准是责任心。

“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上下班充实自己,现在进入终身学****

一代又一代,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是不断学习,日复一日地进步。从小事做起,不要为自己找借口。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充满自信,勇于从挫折中成功。

书中的许多想法让我再次找到了灵感和信心,比如:

在挫败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贬值

年轻的老师,不管你遭受什么样的失败,你都不会贬值,只会欣赏。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只有失败才能给你带来进步。

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请记住,你并没有贬值,你在这些考验中得到了赞赏,但这些价值观并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和机会显现出来。在下一轮的练习中你需要感到惊讶。

短暂的肤浅的阅历,印证着在挫败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贬值的深层含义,我会用它鼓励自己,一如既往,继续前进。

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

年轻的老师们,请不要放弃,五年后不要放弃。为了奋斗的目标,坚持五年,你将成就自己的教育天空。这五年里,你也可以选择某个内容做为教育教学上的一个点进行突破性研究,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可以研究班队活动,或是班集体建设,或是晨会课,或是和后进学生的谈话,等等;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你可以研究阅读教学,或是研究作文教学,或是研究课外阅读,或是研究写字教学,或是研究识字教学,或是研究提前读写,等等。

先把这一个点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再迁移或拓展。

是啊,我们每天重复着这些工作,然而研究了吗?没有坚持,何谈放弃呢?想想看。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人生目标并坚持下去,那将是多么大的改变和乐趣!一味抱怨机遇,不如从现在开始磨砺。

专业化的教师形象——具有实践的智慧

教育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既需要经验的支持,也需要智慧的决定。一个教师是否具有专业水准,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教育实践的智慧,能否在智慧和愉悦的实践中使教育的愿景和意图得以完整。可以肯定地说,一个爱敲教鞭的教师还不具备专业水准,一个爱发脾气的教师也不具备专业水准。

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是睿智、平和、博大的。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们可以从人的内心深处入手,寻找教育的机会和力量。他们也有能力创造教育资源。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和一个样本。他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更符合学生学习和自身教学个性的方法。

严格地说,教师不是知识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

反省自己,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有智慧,还是把智慧作为人生追求?敲教鞭、发脾气一度成为我们无助的代名词。我们与学生缺乏细致有效的精神沟通,在教学中找不到教育的机会——学生作业没有完成,为什么要和如何弥补?学生违犯了纪律,原因何在,如何改正?

甚至是课堂上学生答错了问题,我们又有多少思考、面对的机会呢?更别说拥有“四块糖”的人生启示和教育智慧了。

因此,从现在起,调整心态,勇于实践,做一名专业的教师将是我永远的追求。

教书匠读后感(篇7)

投身教育开创未来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伊川县第四高级中学赵志辉

暑假,学校给每个教师发了一本书,我选的是《不做教书匠》,原本只是打算在闲暇时候简单翻翻的,没想到刚看不久,竟被它深深吸引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教育工作能够快乐顺利,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家长、领导和同事欢迎的成功教师,遗憾的是,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这个愿望却迟迟无法实现。原因何在?方向与途径。

很幸运,《不做教书匠》一书灯塔一般,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照亮了征途。

在书中,作者将道理寓于故事,高屋建瓴、纵横捭阖,他告诉我们,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

反思一下曾经的自己,虽有方向感,但不够清晰明确;虽有约束感,但自我控制能力有待加强;虽有责任感,但落实不很到位;虽有上进感,但容易半途而废;至于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更是远远达不到书中要求。如此来说,我的不成功便是必然。

感谢学校给我们选择了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整部书的各个章节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同一声声战鼓,催动我们一度犹豫甚至停息的脚步,让我们在他的激励下,一步步走上教育人生的精神之巅。

合上这本书,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早点读,如果所有渴望在教育岗位上建功立业的老师都能早点读,我们的教育会是怎样的局面?想了许久,我得到了一个词——春暖花开。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这个暑假读这么一本好书真是一件幸事。笔者对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对教师成长的分析和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渴望成长进步,但毫无疑问,教师的成长进步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不能太长,因为我们的学生等不起,我们肩上的使命等不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唯有以不舍昼夜的精神勤奋修炼,才能早日“得道”,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早日受益,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更大贡献。

心脏跳动后,我应该采取行动。根据我所教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在专业和教学管理方面的不足,结合学校新学期的工作思路,经过认真考虑,制定了以下短期发展规划:

1、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抽出时间,利用网络、专业书籍等**拓宽专业视野,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

2、 积极与专业教育成绩显著的先进教育机构沟通,适时向学校申请实地考察。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学习最贴近高考的画面效果,掌握最高效可靠的绘画技巧,让你的专业成长找到目标和方向。

三,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要促进自己在专业方面的长足发展,量的积累至关重要。今后,一定要克服以前的懒散情绪,找时间、抽时间、挤时间进行专业培训。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每周至少练习一个素描,一个水粉画和两个素描。

感谢作者的指导,使我们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感谢作者的鼓励,使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感谢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后顾之忧。我坚信,努力就有收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百花齐放的季节。

教书匠读后感(篇8)

《教书匠》这本书讲述了讲述的是弗兰克迈考特,这位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走上讲台的第一天,童年受尽饥饿的迈考特,捡起学生掷落在地的三明治捡起并吃下,结果令路过的校长大为光火;第二天,他又因出言不慎,招致众多将行的投诉。但迈考特真诚而执着的拥抱学生,与学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好素材……这个本来似乎糟糕透顶的教书匠,终于赢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重,20年后,成为美国“最佳教师”。

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迈考特先生并非用老套内容去教授学生,而是用现实中的实例去教育他的学生,教他们怎么做人,而从中学生们得到的并非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做人的道理。在他的引导下,每件事情都变得有意义,而同样正是因为迈考特先生这种对学生平等尊重的态度,让他拥有了可以与学生亲密交谈的资本。他的学生可以在他面前毫不拘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讲出自己的困惑,来帮助这位和蔼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这些渴望得到知识学到更多,让那些厌恶学习的学生们发现学习的乐趣。他一直都在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他的学生,因为他们年轻,他们会犯一些错误,但是作为一个教书匠,你要用你的大度去宽恕和容忍他们的错误,让你的学生有所进步,在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明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社会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社会人,而不是去抱怨,去发泄。

有时我会有这样一种担忧,与学生走得太近会不会影响到上课时的效果,以及自己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信。但是,有时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了“畏惧”感,或者是“厌烦”感,会对教学产生相反的作用。我试图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样运动,厌烦什么样的运动。倒是有时自己对他们发脾气了,效果却不好,引起了学生的逆反情绪,特别是个性比较强的学生。感情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必然存在反作用力,为什么不用迈考特先生那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呢?

教书匠读后感(篇9)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提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大脑去思考,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去创造。一个人不投资于他的工作,不使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不使用自己的智能创造,和机械工作有什么区别。

自合同范文

很早就从网上购买了管建刚老师写的《不做教书匠》一书,迟迟没有阅读。最近的一个周里利用晚上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读完以后确实像书中的序言所说,“你很幸运,发现了这本书”。对于一个年轻的老教师来说,读完后我很兴奋。真正的老师应该这样做。

全书由浅入深地分别从“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这八个章节来论述一名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这对现今年轻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急躁、浮躁心理来说,无疑是一剂“苦口良药”。管老师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启发性、震撼醒的经典故事结合起来,告诉我们的年轻老师如何更成功。

这不仅是一本教师激励的书,更是一本人人都能读的活生生的教育学。这本书凝聚着管老师的教育人生经历与教育智慧,它告诉我们一名教师的“出身”并不重要,一名教师在教育的历程里跌倒过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选择好方向,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再不断的反思、学习、实践,终究会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的。我敢说这本书绝对值得我们年轻的教师一读,这本书处处体现着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终极关怀”,对今天我们的教师来说,比所有的教育理论性的书籍更值得一读。

当读到第二章的时候,我被一个小题目“学校是我的”所吸引。读后我曾问过自己,也曾问过我的同事们,“学校是谁的”。我们都没有想过“学校是我的”,只是认为学校是国家的,有谁会去想“学校是我的”,这也许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吧!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台湾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高震东来国内做的演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当于天下兴亡,人人无责。对我们的老师来说,如果每个人的年终考核都增加10分,不是说每个人都没有奖金吗?“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业绩。

如果你的胸中装的仅仅是个人的教学成绩,那么你也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如果你的胸中装的是整个学校,思考的是整个教育及教育的发展趋势,那么你就是未来的校长和教育家。”这既是时代呼唤的教师工作意识,也是我们教师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一个学校如此,一个班级更应如此。

当天晚上我写了一篇“有感于‘学校是我的’”的博文,第二天在办公室里写下了我给孩子们的一封信“班是我的”。当我走进教室在讲台上把“班是我的”这封信念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很多学生在下面留了泪,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流泪,但我知道他们受到的震撼和我一样,我们都应该铭记“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现在的社会是个浮躁的社会,很多年轻人不能静下心来本本分分地做事,在我们教师队伍里也不例外,很多教师已经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了,也有很多年轻的教师认为教育是一份工作,工作是为了获取报酬,报酬是为了工作以外的生活,忍受工作的痛苦是为了工作外的生活的快乐。殊不知,一个对工作充满厌恶和恐惧的人,即使是工作之外享受生活的时间,也往往不能完全放松下来,因为一想到接下来的工作,他就会浑身不自在,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这也是现在很多教师多多少少地存在着一定的抑郁症的一个原因所在吧!

其实,工作是否单调乏味,是否没有乐趣,不实工作本身,而实工作人员的态度、工作人员的投入,以及他们能否实工作效果得到他人的认可。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大脑去思考,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去创造。一个人不投资于他的工作,不使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不使用自己的智能创造,和机械工作有什么区别。而每一个教育者都清楚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工作,是智慧的工作,是情感的工作,是“人”的工作,机器永远无法取代。

也许正因为如此,管老师才把“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放在最后一章,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需要有智慧感的教师来全身心地投入。

失去这个家,我的人生将一无所有。那一刻,我产生了流泪的欲望,那不是哭,那是一个游子蓦然回首发现为他亮着的灯火,他悄悄地蹲下来,静静地流泪."

自合同范文

教书匠读后感(篇10)

——洪芳丽

从同事手里抢过美国教师迈考特的《教书匠》,缘于书封面的宣传语“世界上最伟大的教书匠”,“每个学生需要至少熟读10遍的温馨文字” ,“应该让每一位老师都熟读这部伟大作品,哪怕是以强制的手段”。这种写作足以让我感受到美国同行不同的教育生活。

读着读着,我常常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我真的感叹弗兰克迈考特这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语言,一个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令人过目难忘的精彩人生。

迈考特在学生面前从来不讲“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相待,让他拥有了可以与学生亲密交谈的资本。他的学生可以在他面前毫不拘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讲出自己的困惑,来帮助这位和蔼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这些渴望得到知识学到更多,让那些厌恶学习的学生们发现学习的乐趣。我最佩服的是他尊重每一个学生,他能注意到每个孩子的变化和表现,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好的一面,鼓励他继续努力,即是他是一个父母失去信心的孩子!

在教学中,迈考特从不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在春风化雨间启发孩子学到知识,并锻炼其创新精神。例如,在迈考特教授创造性写作时,他居然让学生带菜谱来读,后来更是让学生发挥所长,带各种乐器来伴奏,把菜谱唱出来,不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而且让他们扩大了词汇量,认识了很多先前都不知道的单词以及拼写,从而获得启发,去思考更多更深入的问题,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我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我们中国,所有的教师都被教育:要做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就是不能做“教书匠”,一个“匠”字似乎就认定你干的只是技工活儿,可有谁知道,这“匠心”要是真诚,要是执着,那也是可以“独具”,可以创造一片天地的。而且,只有有了一颗真诚而执着的“匠心”,你才会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你才有资格谈什么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这是《教书匠》给我最大的感受。

教书匠读后感(篇11)

指引教师专业发展的明灯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凤凰台小学宫小迪

最初,吸引我读管建刚校长写的《不做教书匠》的最直接的缘由来自书中的一句话——“为教师量身定做的励志书”。教师需要理想和情感,也需要不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而书籍无疑是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强动力”。

读完《不做教书匠》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就如同在渺无天际的大海中找到了明灯,它让我对自身从事的职业和自我发展的方向,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定位,让我明白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将要从事一生的教育事业。

书中,用八个篇章为我们阐述了成功教师的八个目标:“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作者管建刚校长在文章的撰写中,可谓用心良苦,他将自己多年的教育感悟和盘托出,既有生动鲜活、原汁原味的教育轶事,又有意蕴丰赡、高度升华的教育思想,文章的字里行间闪烁着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光芒,流淌着对青年教师的殷切期盼。

一、尽职尽责是为人师表的“第一要务”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师的工作是良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育人的责任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像一个人没有家庭责任感,家庭就不会幸福;一个人没有工作责任感,他的一生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

一个教师要想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责任”。

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任,就是要学习。如果你对自己有责任感,就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学不可以已”。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人的发展受年龄的限制,但人的精神发展是一个终身的事情。没有任何年龄,精神就会停止生长。教师应该走了一辈子精神发育的路,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未来的学生抛在后面,才不会被未来的学生称为“老古董”。

阅读是终身精神修养的需要,阅读是教师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生活和学习。现在知识更新得太快了,如果我们不学习,就会被淘汰。

当课堂上我们对学生口里说出来的新名词一无所知时,当我们不小心把知识讲错了又要更正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教好小学并不容易,我们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正如管建刚所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系统地学***专著又要广泛地涉猎,我们既要做“专家”又要做“杂家”,所谓“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正是这个道理。书读多了,眼界开阔了,文化底蕴深厚了,你在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你的教育之路也会随之宽广起来。

其次,要对学生负责任,就是要博爱。最近,“最美的女教师”张丽莉的名字已经传遍全国,她成为了影响一代教师的楷模。张丽莉老师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救学生的壮举是一种正义的冲动,形成于长年累月的行为习惯,源于她内心深处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当然,现实中我们可能并不会有像张丽莉老师那样舍身救人的机会,但我们需要学***她的精神、她对学生的博爱。如何爱学生呢?“教育是朵带笑的花”是书中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章节,所有孩子都喜欢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

当我们能微笑着倾听学生的声音,微笑着赞美,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比的快乐。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不动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我对学生们微笑,他们也对我微笑。

这样以来,课堂氛围轻松了,课还是这么上,作业还是这么布置,但是教育效益却提高了。

二、探索创新是专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加快专业成长是一个伴随教师职业终生的课题。一个真正的教师,他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育手段的运用,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契机的捕捉,都有着极强的专业能力、素养和精神的要求,并且,所有这些都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才会产生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一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我们不做没有思想的教书匠。那思想从何而来?

我认为思考是智慧的结晶,或者说是智慧的积累,而智慧的生成又来自思考,所以要想走出教师的圈子,就必须学会反思,学会思考,在反思中成长。不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堆积如山的作业上。不要把高成本和低效率的重复作为一种强烈的责任表达。我们要时刻静下心来想想:

自己的课堂是否有改进的空间?作业怎样布置能够更加合理?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吗?

他们做我的学生感到幸福吗?孩子们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出错?当你心中有这样的问号时,你已经开始前进了。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在管建刚看来,写作是思想的磨砺之石,是一次深入思考的旅程,是教师是否具备思考能力的明确标志。它能强迫人静下心来把模糊变成清晰,破碎变得完整、零乱变得有条理,它促使人把观点的表达得更科学更经得起推敲,这个过程成了一种吸收性极强的学习。

二是要做一个勇于探索的教师。教育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是教师施展教育才华、凝聚教育智慧的战场。研究型教师是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

本学期,学校提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的课题,对我来说,又迎来了自我成长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记住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我们班是最棒的班级,在班里,我是班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出了班,我就叫某某班,出了学校,我就叫某某学校,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责任。这一点,每天中午,都要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其次,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班级管理,淡化了我管理他人的意识,强化了我为班级服务的意识。见到废纸杂物主动捡起,桌凳乱了主动摆齐,主动承担擦黑板擦玻璃等事务,见到班里不文明现象主动提醒……总之,做班级主人,操心班里的事。最后,学生应该学会自我教育和欣赏他人。

例如:每天在记事本上写两个句子。我今天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明天该做什么?或者我今天在**进步,明天怎么做?

夸耀自己的同桌,同班同学,善于承包商品的同学在其中找到别人的闪光点。

三、积极上进是自我成长的“第一状态”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就代表了他这个人。”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强烈的欲望,不要浪费这一生,要获得人生价值的体现。这样的人值得钦佩。

如何做一名积极上进的教师。

首先,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有位青年教师教两个班级,教下来发现,一个班学得快乐却扎实,一个班学得热闹却浮躁,原因在**呢?原来前一个班,班风比较沉稳,内敛,这位青年教师的教风比较活泼,于是学生激活了,学得开心有效。

另一个班的班风比较活跃,再加老师又很开朗,整个课上热闹成一团,学生忘了自己是学生,必要的尊重老师,尊重课堂,尊重纪律,全丢了,热闹成浮躁,学***可能扎实?教师应该是善变的,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班风,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学***,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总之,教师面对的第一天的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是新的,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因此,教师要想“以不变应万变”,教师要想“以一当十当百”,不仅不可能,而且会使自己陷入机械重复的困境,陷入没有灵气的平庸里。其次,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

比如备课,照着别人的抄一抄;比如上课,从来是一个模子,一个路子,没过上三招,学生都知道下一个环节是什么;比如教育学生,从来是采取最直接的、不经大脑思考的法子,至于这样做有没有成效,有怎样的成效,又会有怎样的负面效应,是从来不去思考的。如此做教师,怎么会有“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时常听到“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时代呼唤。

而在这个时代之声的呼唤的背后,我相信,一定蕴藏着一场风雨,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应该为这呼唤后面的暴风雨做好积极的准备。第三,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要让学生有个性,教师必须有个性。

我认为,教师的个性首先体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上,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不是一般的交往,而是存在着教育教学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在我看来,教师存在的特征,首先是教育性,这种教育性无处不在,只不过是“显”与“隐”之分,有效与无效之分,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之分,但它确实存在,不管你是否承认它,注意它。一个教师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质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

每一个教育教学的活动,都尽可能地策划出自己的个性的影子,让学生感觉新鲜,感觉这个老师身上有许多的意想不到的,许多的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这种教育个性是充满活力的,是张扬着一种智慧的,一个老师,就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

最后,我以管校长的一段话结束。“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向着不做教师匠的目标进军吧!

喜欢《教书匠读后感(推荐十一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书匠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