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推荐

12-22

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那么,你肯定是在找一些好看的推荐书籍吧?为此,编辑特意呈上“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 篇1

读过的书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法布尔先生写的《昆虫记》了。这本昆虫记虽然比语文书还要厚。但我想这必须是法布尔先生的心血之作。里面写的昆虫有很多很多,比如:毛茸茸的狼蛛,可恨的菜青虫,美丽的蝴蝶,好帮手七星瓢虫等等。

在这儿,我先给大家讲讲那可恨的的菜青虫吧!菜青虫大家可能会在蔬菜上见到过几次,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却是十分熟悉,在他们眼里菜青虫是厌恶至极的大坏蛋。农民伯伯通常嘴里嚷嚷着:“看那,这个卷心菜的叶子被菜青虫啃得七零八落,好恶心啊!这个时候,菜青虫往往就躺在那片菠菜叶上饱餐一顿呢!他爱啃食所有蔬菜,是蔬菜的克星。菜青虫妈妈一般都会把卵产在那些新鲜,完整的大青叶上面。

他们不会像辛勤的麻雀妈妈,离开巢穴去给自我的子女们找吃的。他们一产下卵就一走了之。那片新鲜菜叶便是充足的营养。农民总是把菜青虫一一除掉。但擒贼先擒王。大王没有抓住,就会繁殖更多的下一代。但是,高尔基先生听说农民们有一种祖先留下来的消灭菜青虫的有效办法。先在阳光最猛烈的地方设一个木制的'十字架,在头顶上摆上羊头骨或者牛头骨。距他们的祖先说:“菜青虫最喜欢呆在有光亮的地方,羊头骨或者牛头骨能够透过阳光放射光线。它们爬上了骨头上面。那里晒,热,干,最关键的是没食物。一,二个小时就能晒死一条菜青虫。农民只是说偶尔在头骨上见到过几条菜青虫被晒死。祖传下来的办法只能消灭少部分的,大部分都呆在自已那一片大菜叶上睡觉。此刻烂菜叶少了,价值更加高了。

你看《昆虫记》给我们讲了多少昆虫。比如我们上初中时要上生物课可能会用到的。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又增长了一些知识。比如我外公种菜时也会遇到菜青虫啃食蔬菜的时刻。但他们不明白怎样预防,用农药呢,卖出的收获少了。自已吃怕对身体有害。自从我看了《昆虫记》,明白了高尔基先生那里的农民祖先有种消灭菜青虫的有效方法。我外公使用了一下。还真有效。看多书好啊!我外公常赞叹道。

我爱看《昆虫记》,更加爱看课外书。

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 篇2

今日我看了孔乙己的故事,很是让我感动。我深深的为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它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南方一个叫鲁镇的小镇上的故事。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和别处不一样,做工的人,傍晚散了工,喜欢花点铜钱,买上一碗酒,加一些茴香豆或者小菜,慢慢品尝。文章里就喝酒的气氛还有这样的描述:穿短衣的顾客站门边,几下就喝完了酒,而穿长衫的,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慢慢坐喝。看了这样的文字我就想,为什么会这样呢,读了后面的文字,才明白这就是当时社会阶层的真实写照,穿短衣的多是些穷苦的下层人,穿长衫的多是一些有钱人。

孔乙己就是这样的人,迂腐而穷困。虽然他还是一个秀才,但考了很多次状元,都没能考上,最终把自我考得穷困潦倒。尽管如此他却是站着喝酒的唯一穿长衫的人,虽然他的长衫很破旧,但他始终觉得自我就是以前有点钱,此刻落魄的读书人。

孔乙己有一笔好字,替人家抄抄书,勉强糊口。可他有一坏习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带书以及纸笔墨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更有意思的是,孔乙己去酒馆喝酒,没有钱就叫了一碟茴香豆下酒。一群孩子们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豆子,仍然不散,眼睛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鲁迅先生将孔乙己这种又穷又酸又迂腐的小人物,用平和幽默的语言,刻画得入木三分。

中秋过后,一天比一天冷,将近初冬时,一天,掌柜正招呼客人,只听有人说:“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向外一望,孔乙己便在柜台下的对面门槛坐着,脸上黑并且瘦,已经不成样貌了,盘着腿,下头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孔乙己吗?你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说,孔乙己答到:“这……下回还清吧,这一会是现钱,酒要好。”他喝完酒,用手慢慢走去了。这以后就再没有看见孔乙己了,他大约的确死了。

孔乙己让我感到可怜可笑,但他悲凉的一生、悲惨的结局,无疑是当时社会的那种弱肉强食、冷漠无情、愚昧封建的旧社会的真实写照,而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用他精辟的语言、犀利的笔锋对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鞭打和讽刺。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也激励着我们祖国的新一代勿忘国耻,好好学习,建设强大的祖国。

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 篇3

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对未来胆而合理的预见,最奇妙的想象,这些着实让人着迷,不得不说我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幻小书虫。尤其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精彩的科幻类作品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而其中《地球重生》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由于地球环境恶化,人类不得不逃离地球,在银河系中开疆拓土,成为了太空移民。没有人类的干扰,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恢复正常生态环境的地球,再次引起人类组织的关注。于是,一支成员复杂的勘探队踏上地球,探索重回故里的可能。而主人公凯文是来自金星的风龙猎人,加入勘探队的他逐渐发现身边一些队员别有用心,似乎酝酿着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与地球上原住民,争夺有限的资源!太空移民和原住民的战争一触即发,局势于是错综复杂。为了正义,主人公凯文决定竭尽所能,解除危机,保护家园。作为科幻小说《地球重生》保持惯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但这些虚虚实实的想象却又是对生活真真切切的写照,作者以科幻故事的形式分享给我无穷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地球重生”深深地思考。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故事中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却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浩渺太空中,这只是个半径6300多千米的水蓝色球体,它是那样的娇小可爱,在这美丽而又“狭仄”的星球里,太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这些有限的资源又太多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必须要去珍惜。其实原本有些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的,长久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由于人类的贪婪,无节制的索取,最终给他们带来了灾难性的毁灭,使他们难以再生。不知不觉中,我们人类不得已的开始自食恶果:随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污染水源,浪费用水,水资源匮乏;口欲横流,暴殄天物,物资短缺;随意开采,各种生态灾难;不断制造废气、废水及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生存环境,长此以往,地球之生,何以堪忧?正如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整个地球,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是时候,我们应该反省了。这也许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苦苦挣扎。保护地球母亲,维持她持续的健康,否则终将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像书中那样,不得不逃离遍体鳞伤的地球,被迫流浪到太空中去。

读完本书后,我不由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地球重生”这个题目?也许他正是想让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是一个“生命体”,它也会由于某些原因而走向死亡,我们必须更好的保护它,悉心的照顾它,让它往一个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地球,从而使我们的地球母亲得到“重生”。作者深深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心出发重视地球保护地球,让她获得“重生”。多么深刻的话题啊!多么美好的祝福啊!

少用一个塑料袋,节俭一粒米,珍惜一滴水,节约一度电,多种一棵树……积沙成塔,积水成渊。“地球重生”不是小事,而是件人间大事,然而只有坚持做好以上小事,把这些微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形成一股洪流。而这股洪荒之力,一定可以托起一个更加健康、明朗的星球。我们亲爱的地球母亲。

最后只想与君说:与你携手相伴,共筑蓝色星球!

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 篇4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侵蚀却依旧鲜艳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飞龙一般的四个字——超越极限。——题记

合上书页,我仿佛回到了从前,那时的我也拥有像老人一样的精神。书里陈述了一位平凡却不可战胜的老人的故事,我佩服老人的勇气,更佩服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精神,并不被一时的困难与挫折所吓倒。我忆起运动会时的情形,脸上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加油!加油!”耳边传来已经比赛完的同学的加油声,此刻,我的掌心已经浸满了冷汗,望着眼前高高的杆子,我心中渐渐起了退缩之意:几次了,都已经几次了!每次我跑到跳高杆前却总是不敢跃过,脚仿佛灌了铅一般沉重,每走一步,我心中的恐惧就加深一分。明明在训练之时我从来不曾退缩过,也从没如此害怕过,为何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我在恐惧杆子会掉落;我在恐惧我无法为班级争光;我在恐惧我会辜负大家对我的希望;我在恐惧会失去这最后一次机会。同学们已经开始着急了:“你可以的,你明明可以的,不要被眼前的高度迷惑了,你可以跳过去的啊!”对啊,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一咬牙,跑过去纵身一跃——我居然利索地跳了过去,杆子没有掉!我的心被喜悦填满!原来,只要有勇气跃出那一步,就那么一小步,就一定会成功。高的杆子不在眼前,而是在心里,只要摆脱心中的恐惧,面前的困难根本不在话下!

凝视眼前的《老人与海》,我陷入了思考:既然我也拥有像老人一样不屈不挠的精神,那我就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不让这种优秀品质埋没于时间的长河中。我想,以后我在遇到困难时绝对不会再退缩了,而是迎难而上,超越极限,摆脱困难的枷锁!

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 篇5

偶然间,拜读了《桃花源记》。从前对这篇文章略有耳闻,没想到再一次读仙境,竟能悟到人生的哲理。

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千古佳作。而我更是领教过了,仔细熟读,慢慢沉思,竟有连自己都没见过的东西。作者笔下的故事以渔人为主线。围绕发现桃花源,离开桃花源的故事。用笔记录下人物的行为。更耐人寻味。

研读后不禁产生了重重疑问。如:渔人是一个以打渔为生的人,一般打渔的人都有固定的航道,而这个渔人又为什么是第一次发现。这华丽的景象也是第一下见到。以至于沉迷于这仙境。又比如:生活在桃花源的人们自称是祖先从秦朝避难来到这里。之间进过五六百年。而他们身穿的服装为何与外面的人没有两样。更让我感觉扑朔迷离的是:为什么太守一行人根据渔人的标记会找不到桃花源?这重重疑问让我脑子里一下子没有了线索。但是再一次读桃花源的时候,每一句仿佛都是作者在暗示什么。放下重重疑问。从头读起。渔人来到桃花源是主线。不然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到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人们都很热情,款待这个渔人。这个渔人也停留了几天。而人们的服装又为何与外面的晋朝人一样呢?据我了解,服装历经几百年。更换了几个朝代,一样的几率简直没有。那么原因只有一个。我没有妄然猜测。按照线索继续推断。渔人答应也人们不说出桃花源的一切。可一回到城里又报告太守。由此推断,这个渔人是个不讲信用之人。而是不是有什么目的呢。太守又有什么意图呢。而为什么后来又找不到这人间仙境呢?

原来是作者虚构的。而他笔下的桃花源虚景实写。表现出他对桃花源宁静,和谐的生活无比向往。联系作者的生活环境,果不其然,那是个腐败,黑暗的时代。这篇文章重在表现作者对和平的向往。揭露了对腐败社会的不满和悲愤。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呼吁人们珍爱和平。

联系现代,战乱依旧不休。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还很安定。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现在的社会,腐败、自私这些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人类的心灵。带给人们的只有伤害。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心灵。

我觉得当今人们因该反思。尤其是决定战争爆发的野心家们,他们的力量不可能大过人民。法西斯。是个的例子。还有二战时期日本的所作所为白白使几万无辜日本百姓死于核弹。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要善于与人和平相处,让世界多一份美好。

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 篇6

星期六,我读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里面有很多的有关成语的故事,有:《八仙过海》《半途而废》《才高八斗》《对牛弹琴》还有《守株待兔》等等,有好多。我选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半途而废》我说一说这个故事吧!

东汉时,有一位叫乐羊子的人,他外出求学一年就回家了。它告诉妻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

妻子听罢,拿起剪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布是一寸寸地积累,才有一丈乃至一匹。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妻子又说:“读书不可半途而废。”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很受启发,于是他又去继续学习,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乐羊子听从妻子的话做事有始有终,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就。小朋友们做事一定坚持到最后,不可以中途停止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好!

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 篇7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杰出的人物层出不穷。每朝每代都会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我在读《历代名人全传》中认识了一位位英雄人物,从书中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的坚强意志,感悟他们的美好品质,学习他们的伟大精神。他们胸怀天下、才华横溢、远见卓识、足智多谋······我边读书边感叹,钦佩不已。

这本书有许多让我十分钦佩的历史人物: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修筑长城的秦始皇,我钦佩他敢为天下先,不惧世人言;创立殿试制度,加强科举制,为“开元盛世”打下基础的历一位的女皇帝——武则天,我钦佩她困境中崛起,顺意时清醒;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威震世界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我钦佩他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能做。另外,我还钦佩孔子、孟子、庄子这样的思想家、教育家;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文豪;华佗、扁鹊、李时珍这样的医学家;诸葛亮、张良、孙膑这样的军事谋略家。他们不仅影响了历史,还改变了历史。

在众多军事家中孙膑是我最崇拜的。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他与庞涓一起拜师学艺,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大将庞涓深知自己才略不如孙膑,就设计弄残他的双腿,又在他脸上刻字,涂上墨,让他见不得人。但孙膑身残志坚,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刻苦阅读兵家著作,潜心研究战略战术。战国中期,齐王拜孙膑为军师。终于,在马陵之战时,孙膑将魏军打败。庞涓知道大局已定,大势已去,便拔剑自刎。从此,天下人便知道孙膑善于用兵。他的《孙子兵法》继承前人,超越前人,形成独特的军事理论体系。孙膑最让我崇拜的是他虽惨遭迫害,但身残志坚,潜心研究兵书,最终打败强敌,他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同样身残志坚,名震古今中外的还有一人——司马迁。司马迁家学渊博,年少时得以向儒学大师学习,三十八岁正式做太史令,因为李凌辩护惨遭宫刑。但他为完成父亲遗愿,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夜以继日发愤著书。历时十四年,终于完成史家著作《史记》。他那种忘我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烁不朽的光芒。

除了钦佩、崇拜,读此书还可以让我领悟、思考。

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领会了什么是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读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方才明白人生苦短要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读唐太宗的“以人为镜,可得明师”,我知道要善于听取逆耳忠言,其实并不容易·····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稍稍思考了一个深奥的词“命运”。“命运”是什么?是项羽自刎乌江前的仰天长啸?是屈原亡国跳江时的低首叹息?是岳飞临刑前的不解与懊悔?还是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甘罗的12岁官拜丞相?朱元璋的从乞丐到皇帝?

“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只是弱者的代名词。人人生来平等,没有贫贵富贱之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有些人把自己的不公归于命运。真的是这样吗?差距只与每个人努力程度密切相关。你付出多少,收获就有多少。所以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不要让”命运”左右你,而要去左右“命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代的名人层出不穷。每一位名人在历都有其一席之地,他们曾引领历史的方向,点缀历史的星空,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熠熠闪光。而我们,中华少年终将接过历史的重任,我们现在唯有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读名人故事,与名人神交,习名人精神,树少年理想。

读过的一本书读后感 篇8

今年暑假,黄老师为了让我们扩大阅读面、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安排我们读《格列佛游记》并要求写岀读后感。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斯威夫特晚年久病,搁笔多年后于1745年去世。他除了把大部分私人财产留给慈善事业以外,更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精彩的讽刺作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传世名篇当然还要推讯格列佛游记》。

作者极富想象力地把我带入到幻化世界,《格列佛游记》实在是一部美妙的儿童读物:它让我能有机会扩大视野、了解社会,从新的视角看人与事;格列佛仿佛是一个天真、调皮的孩子;他随心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在摆弄玩具;漂流到大人国布罗卜了奈格后他又像幼儿在成人世界里一样无能为力。

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实在小,格列佛一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支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二十分之一的缩微国度。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一遍遍地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制造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大木架。

在如此这般的玩具世界里,“高跟党”和“低跟党”你争我斗,势不两立;相邻俩国都想战胜对方,他们互相指责乃至开战,争论吃鸡蛋应先敲破大头还是小头。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于是候选人及指望升迁的满朝文武纷纷冒着摔断脖子的危险研习这种杂耍技艺;为了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缠在腰间的丝绒,官员们做各种可笑的表演。

格列佛到来到了大人国,自己也成了“小人” ,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浦特人。他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摆弄刀剑,展示自己的勇敢;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眼。但他讨好主人的举动又是,迫不得已,甚至他企图向国王贡献有关火药枪炮秘诀的动机都是如此可怜。

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宫廷的双重经历使他对国王的恩宠和地位的升迁有了新的体验和见解。他曾被大人国一农民拿来展览、出售——恰似当初小人国的牛羊在他手里的遭际——于是他看出主人靠他“赚钱越多就越贪婪”,哪管他累死累活,小命难保。自己成了受剥削的牺牲品。

《格列佛游记》是深受我喜爱读的儿童文学读物之一。它说的栩栩如生而又极富想像。它以讽刺为主,借助尺度改变而产生的陌生感、新奇感、对这些熟悉的事物景象生出想不到的新见解,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它们可笑的本相。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