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观后感经典15篇

09-25

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伊利观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伊利观后感(篇1)

当我合上《伊利亚特》这本书时,我陷入了沉思。这本书太精彩了,内容也太博大了,它再次向人们展示了当年那场惨烈壮观的战争场景,怪不得被称作不朽的伟**诗呢。从前,当世界上只有神话中的英雄时,爱琴海东岸有一座由普里亚姆国王统治的特洛伊城。

由于神灵们的怨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原本繁荣富强的特洛伊城却注定要遭受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为此无数英雄倒在了它的城墙下,这其中有进攻方阿开亚人,也有防守方特洛伊人。最后,特洛伊被一场大火烧成了灰烬。几乎所有的特洛伊战士都为国家而死。这就是本书描写的特洛伊战争。

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可怕的悲剧呢?----这可能令人难以置信。首先,我要从一场婚礼开始讲起。

在爱琴海对岸的佩里翁山上,亚科斯的儿子庇勒乌斯娶了海神的女儿特提斯为妻。这场婚礼是在马人喀戎的洞外举行的,所有的神灵都来参加了婚礼,除了不和女神厄里斯。因为宙斯不赞成邀请她,以免发生争执和争吵,反而成为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

厄里斯因为没被邀请,所以非常生气。当婚礼的庆典接近尾声,赫拉、雅典娜、阿芙洛狄特三位女神正在愉快地聊天时,厄里斯将一个金苹果扔在了三位女神的脚下,三位女神看到地上的金苹果,都十分惊讶,珀琉斯走了过来,弯腰把地上的苹果捡了起来,说:“上面写着几个字----献给最美的女神。

”话音一落,三女神就开始争吵起来。于是,原本快乐的婚礼就在吵架中结束了。看,为了谁最美,女神们都闹翻了。

最后,宙斯请特洛伊国王普里安的儿子帕里斯决定把金苹果给谁。赫拉许诺财富和地位,雅典娜许诺勇敢和聪明,都没有打动帕里斯。打动帕里斯的是阿芙洛狄特许诺的人间第一美女----海伦。

美的力量多么大!就这样,帕里斯把金苹果放在阿芙洛狄蒂手里,另外两位女神发誓要复仇:特洛伊城注定要灭亡。

巴黎王子来到斯巴达,爱上了海伦,她是米涅劳斯最美丽的妻子和王后。在阿芙洛狄蒂的帮助下,帕里斯王子带着海伦和斯巴达的财宝逃回特洛伊。于是,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梅内劳斯的兄弟阿伽门农率领希腊盟军进攻特洛伊。阿基里斯是最强的将军,奥德修斯是最聪明和最狡猾的。

因为特洛伊是普里亚姆的另一个儿子,他是巴黎的兄弟,伟大而勇敢的赫克托耳。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阿基琉斯。因为《伊利亚特》就是从阿基琉斯的愤怒开始写起的。

阿基里斯是海神特提斯的儿子。他小时候曾在冥河的水里洗澡,所以除了脚踝,他不能下水。他还有火之神赫菲斯托斯做的盾牌。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参加战争,他会死。但他还是要勇敢地战斗。就像死亡一样!接着,让我来分析一下阿伽门农。

他拥有宙斯的权杖,所以成为阿开亚人的首领,但他却滥用权力,把属于阿基琉斯的女奴和战利品扣下,占为己有。为此惹怒了阿基琉斯,差点造成阿开亚人全军覆没。还好,他知错就改,听从了奈斯托尔的劝告,向阿基琉斯赔礼道歉,请他重新披甲上阵。

最后,依靠特洛伊人的计划,我们赢得了胜利,夺回了海伦。这让我想起了当前的反腐倡廉——要有权,要行善,但滥用职权会导致严重后果。知错就改,才有挽回的机会。

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只是为了争夺“谁最美”,只是为了夺回一个美丽的女人海伦,就进行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这,值得吗?读完了书,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

美的力量是惊人和不可抗拒的。为了美丽、公平和正义,即使我们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值得。这就是希腊精神,一种崇尚美和英雄的民族精神。

伊利观后感(篇2)

我非常震惊于这本书。传说中荷马是位盲诗人,他记录了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荷马描绘了10年战争中最精彩绝伦的一部分,让我对神秘的希腊文化无限地向往。

荷马的《荷马史诗》上篇《伊利亚特》读下来似乎比讲述人与自然力量抗争的下篇《奥德赛》要精彩。这是十年特洛伊战争的最后一年,最后51天的最后9天,希腊联军的阿基里斯不再效忠阿伽门农,在众神祗的战争利益权衡下与特洛伊城的赫克托尔决一死战。赫克托尔亡,阿基里斯后战死。

《伊利亚特》以歌唱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开篇,将之视为更残酷的命运起始的标志——“歌唱吧,女神,歌唱帕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愤怒,这愤怒给阿开亚人带来了无限的苦难。很多勇敢的灵魂就这样被打入哈迪斯的冥土,许多英雄的尸骨沦为野狗和兀鹰之口。自从人中之王,阿特柔斯之子与伟大的阿喀琉斯自相争斗的那一日起,宙斯的意志开始得到贯彻。”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给大家看。”

关键在于如何“毁”。

没有木马屠城,没有儿女情长,没有诗句冗繁,却有庞大的人物表、形象的神人同形同性、经典的“荷马式比喻”勾勒出主旨“阿基里斯的愤怒”。这是属于年轻的愤怒,这是青春的愤怒,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经历的愤怒。如果说海伦的美丽值得一场历时十年的战争,这样的愤怒,也完全值得以一部最伟大的史诗作为开端。

没有布拉德皮特的骁勇帅气,阿基里斯跃然纸上的是天真任性的英雄气概。围绕着他的“息怒”,战争走向高潮,走向结束,走向死亡。歌颂的似乎是毁灭之后的“美好”。强大,强大。

伊利观后感(篇3)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主要围绕英雄阿基琉斯的两次疯怒展开,全篇一开始交待残暴、贪婪的阿伽门农王在一次议会中引发了卓越的阿基琉斯的愤怒,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事件又催发了特洛伊人最勇敢的赫克托尔杀死了阿基琉斯的同伴,如此激发了阿基琉斯的第二次愤怒,最后以阿基琉斯为同伴报仇,愤怒平息而收尾。

英雄,这个词在色彩斑斓的人类文字中,在几千年的世界文明中,被赋予了许多光荣而神圣的色彩,多少神采奕奕,几度慷慨激昂。在读过《伊利亚特》后,我能很强烈的感受到古希腊神话中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和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此外,这首诗中每个人的个性都很鲜明。阿喀琉斯英勇善战,每次上阵都使敌人战无不胜。

此外,他非常珍惜友谊;他也有强烈的同情心,但他傲慢任性。他为了一个女俘虏与总司令发生争执,退出了战斗,导致联军失败。他暴躁**,为了泄愤,竟将赫克托尔的尸体拴上战车绕城三圈。除了他,特洛伊的指挥官赫克托的形象也非常鲜明。

他是一个更加完美的英雄形象。他带头、成熟、负责,自觉承担起保护家园和部落集体的责任。他追求荣誉,不怕强敌。在敌我两军大相径庭的关键时刻,他仍然无所畏惧,出城迎敌,英勇作战。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尊敬父母,非常爱妻子和孩子。临战前与亲人道别的感人场景让我感动得流泪。

《伊利亚特》中,荷马用很多经常使用的一项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比如“狮子”、“野猪”、“黑夜”、“风暴”等意象就被经常出现。如第五卷中的埃阿斯一样:

“跨站尸躯,像一头狮子”。在描写战争的阴霾即将散去时,诗人以奥德修斯的口吻讲说:“黑夜涉过长途,黎明正在进逼”。

荷马常常这样使用只含两三个词汇的比喻,但又不局限于以这类简短的方式呈现他那出神入化的明喻。在第十一卷中,诗人用一个四行的比喻来形容赫克托的力量。明喻式的特色鲜明的语言是对情节式语言的装扮和糅合,对于读者饶有兴致地欣赏诗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第十二卷中,诗人运用一个雪的比喻形象地烘托出战场上万矢齐发的宏大场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升华了故事情节的可读性,丰富了所叙场景的表现性,实为诗人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

这首诗中有许多对大场境的描写。每当读到大部分场景时,诗人总能用一些生动的比喻让人身临其境。在第二卷中,为了向读者展示希腊盟军的庞大阵容,诗人用30行的比喻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譬如:

“宛如不同种类的羽鸟,有野鹤、鹳鹤和脖子颀长的天鹅,生活在考斯特里俄斯河边,飞翔在亚细亚的沼泽,这里,那边,展开骄傲的翅膀,然后集群停泊,整片草野回荡着它们的喧响阵阵;就像这样,来自各个部族的兵勇,走出海船营棚,蜂拥到斯卡曼德罗斯平原,使土地承受人脚和马蹄的踩踏,发出可怕的吼声。他们在花团锦簇的平原上战斗,成千上万的人,像春天的绿叶和鲜花。”

诗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诗中人物对白感情浓烈,情绪化强,极富表现力。诗人用海伦的口吻歌颂奥德修斯时,泼墨作画,描绘了一个文武双全、能说会道的天才形象:

“当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站立起身,他只是木然不动,两眼笔直,盯着脚下的泥土,然而,当他亮开洪大的嗓门,语句从丹田冲出,像冬天的雪花纷飞,其时,凡人中就不再有谁可以和奥德修斯比争,我们将不再注视他的外表,带着惊异的眼神。”诗人似画家般,既表现出了英雄个人卓尔不凡的特质,又展示了战场上群英逐鹿的场面。

神的参与贯穿着整部《伊利亚特》的进程。除非受到宙斯的阻止,神可以在凡人需要的任何时候下到凡间,寻找任何一个要找的凡人,谈论任何想要谈论的事情。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普通人可以祈求上帝的帮助。

与凡人一样,上帝以家庭或家庭的形式存在,宙斯是神圣王国的首领或首领。并且在诗里没有什么不能解释的事情。从中我们也可看到人的作用;在史诗里,人,尽管多灾多难,但决不是无足轻重的。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讲述的神话故事很美,是一部采用神话和历史相结合的方式来写作史诗。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站在《伊利亚特》旁边,我觉得这本书有10英尺高,令人惊叹不能自已。

伊利观后感(篇4)

要是说神会爱人,这真是一个笑话。荷马在《伊利亚特》里如是说道。

我认为,神真的不会爱人,因为太强大,他们用脆弱的人类作为余兴的筹码和赌注,他们主宰命运,所以他们想要拿去和收回的,人类无法反抗,也不能反抗,他们说是命运的丧失,当生命拿走了你的全部,他们还是无辜的摇头。

荷马史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伊利亚特》,就是其中的一本。其实粗略的看特洛伊战争的背景,你很难理解,为什么是弟弟的罪恶行径,其后果却要哥哥来承担,至其生生的战死城下,死后尸体还要任人恣意了**,明明是神犯下的罪过,而最后的承受方却是人类,是命运的愚弄吗,神又在找着推卸的借口。他们坐在云端,像是看杂耍一样的看着那些流血牺牲的人类,然后,时不时的去放几把火。

斯科**之子,雷神宙斯,庇护着强盗行径的特洛伊。

阿基琉斯曾经的感慨一点都没有错:果然,神对他的眷顾比我多。因为当任何一个正常人消失在你面前时,他会发疯的。其实,我知道是没有神的,但是,特洛伊战争始终带着如同神话的色彩。

帕里斯抢走了海伦,让她成了自己的妻子。海伦不明事理,一心只迷恋帕里斯的容貌。一个不想去,另一个不想这样还,实现了十年战争的终极源头。

他们是在为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战斗,还是为自己的尊严战斗?

帕里斯像只乌龟,躲在特洛伊城的城墙后面,躲在满是尸体的战场后面。哥哥赫克托像个英雄一样杀死了敌人,并为他承担了所有的指控和后果。战场不需要懦弱的人。

如果你想死,你会死在这片血淋淋的土地上。没有船你怎么回家?

无论如何,我再也不会回来了。该回来的不会回来。不该回来的东西不会回来。为了女人,为了尊严。

其实,阿基琉斯太过计较,被阿伽门农侮辱过,这么长时间,直到一切的悲剧都发生了之后,才回到战场。野蛮的武士是学不会真正的平静和虚心的。因为献血,会使他们失去理智。

阿喀琉斯的母亲西亚斯曾经叫他杀死赫克托耳,而他的死并不遥远。

知道好友帕罗克洛特斯死去了之后,才回到的战场,更加无理智。

战争是残酷的,刚从伊阿宋那里逃回的特阿斯,再与家人相聚了仅仅十一天之后,就被燃烧着怒火的阿基琉斯斩杀在了战场上。

神也站在你这边。赫拉是一位长着牛眼的白臂女神,她帮助希腊人,用各种手段来迷惑、诅咒和睡觉。

愤怒是会产生夹缝的,夹缝中所产生的孽种叫做命运所主宰的死亡。

当血溢满了胸膛的时候,是否还可以劈开光亮?

赫克托死前曾对阿喀琉斯说过一句话,在不久的将来,这句话在老国王赎回儿子的尸体后成为事实。

那预言,那针对阿喀琉斯的预言:你最终会被一个男人和一个上帝杀死。虽然《伊利亚特》中没有提到,但它最终实现了。

请不要让我成为阿波罗和帕里斯杀了你的原因。赫克托耳在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赫克托耳死了,你的死期也就不远了。这句看似命运却又不是命运。

因为,愤怒的缝隙,会让人伤心,也会让人绝望。

伊利观后感(篇5)

“你们应当记住的是我在那火光中的模样。战败者赫克托尔,你们应当记住的是他立在希腊战船的船尾,被烈焰包围的模样。被阿基琉斯杀死、拖在战车后沿特洛伊城墙绕城三圈的赫克托尔,你们应当记住的是他身披银铜盔甲,容光焕发庆祝胜利的模样。”

这是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在其根据《伊利亚特》改写的《荷马,伊利亚特》中在赫克托尔放火烧毁敌船后为他安排的一段独白。火烧敌船是赫克托尔在特洛伊战争中的巅峰时刻,在这场战斗中,他一往无前、杀敌无数,直至最终获胜。这的确是值得人们记住的英雄时刻,可是赫克托尔不知道,在他“充满热望”“勇猛攻击”,以为可以一举击败敌军之时,他毁灭的命运早已注定,而这暂时的胜利巅峰只是宙斯的安排,为的是让阿基琉斯获得更大的荣誉。

特洛伊战争中,神明对赫克托尔不可谓不眷顾。在进攻希腊战船的过程中,宙斯命令对抗特洛伊人的波塞冬退出战场,让阿波罗在赫克托尔在受到大埃阿斯的攻击后将他救活过来,并使他避开透克罗斯的箭矢。之后阿波罗甚至帮助赫克托尔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但这眷顾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赫克托尔注定将死于阿基琉斯之手,没有神祇能够改变他早已编织好的命运。也正是因此,当宙斯用天秤称量赫克托尔与阿基琉斯的命运,赫克托尔的一侧滑向哈得斯的冥府时,阿波罗果断地放弃了保护他。

但赫克托尔的一生并非只是命运的玩物和众神的棋子。当没有神祇在场时,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尔真实的样子方才得以展现在读者面前。

战场上的赫克托尔是一名令敌人畏惧的战士,在史诗中,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便是在阿基琉斯表达自己“愤怒”之时:“总有一天阿开奥斯儿子们会怀念阿基琉斯,那时候许多人死亡,被杀人的赫克托尔杀死”,足见英勇的赫克托尔在希腊联军中的震慑力。对祖国的爱与责任使赫克托尔一向冲杀在阵前,即便是在接受弟弟赫勒诺斯的建议回城通知母亲向雅典娜献祭时,他也一直心系战场,先后拒绝了母亲、海伦和妻子安德罗马克的挽留。

赫克托尔在城楼上与安德罗马克道别的情节是史诗中少有的充满温情的片段之一。他已预料到特洛伊城将会毁灭,他关心父母兄弟与特洛伊人的命运,更不忍见到妻子遭受苦难,“但愿我在听见你被俘呼救的声音以前,早已被人杀死,葬身于一堆黄土”。最令人动容的细节是,赫克托尔年幼的儿子害怕父亲威武的头盔,赫克托尔与妻子见状莞尔,而后他便摘下头盔,亲吻儿子,并向众神祷告,希望儿子将来能胜过自己。最后,赫克托尔劝妻子不要过于悲伤,要她回家去,因为“打仗的事男人管,每一个生长在伊利昂的男人管,尤其是我。”赫克托尔是位好丈夫、好父亲,但作为普里阿摩斯王的长子和特洛伊人的英雄,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没有留在妻儿身边,而是选择了为国而战。

赫克托尔的柔情并不只体现在与妻儿在一起时。他的温柔掩藏在勇猛的进攻和狠厉的话语之下,却会在战场之外流露出来。看见帕里斯避战不出,赫克托尔严厉斥责对方的怯懦,却也在帕里斯披甲赶来时表示欣慰和鼓励。他称赞帕里斯的勇敢,也责备帕里斯此前的疏懒,说自己听见特洛伊人说帕里斯的“可耻的话”感到悲伤,同时告诉帕里斯“这些事日后可以补救”,只要神明让他们能够在将敌人赶出国土后在家中献祭——哪怕他已预料到特洛伊将会毁灭。很难说清赫克托尔是对保卫国家还存有希望还是说这些话来鼓励帕里斯,或许二者兼而有之,但明确的是,他虽然因帕里斯给国家带来灾难而感到愤怒,却并未让这愤怒压倒手足之情。更重要的是,赫克托尔虽然责备帕里斯躲避战斗,却从未指责过被其他人认为是红颜祸水的海伦,还在其他人向海伦发难时出言劝说,这足以表明他的善良。在危难时刻,赫克托尔没有简单地归咎他人,而是负起了自己的责任——相应地,也要求帕里斯负起他的责任。

如果说要明白赫克托尔的温柔才能认识到他的坚定,那么同样,要知道他的胆怯才能理解他的勇敢。

虽然是特洛伊的第一英雄,但作为一个凡人,赫克托尔依然会感到害怕,这是他与无所畏惧的女神之子阿基琉斯不同的地方。作文在第一次对阵大埃阿斯时,面对魁梧强大的对手,他的心“在胸中加快悸动”,但他没有逃跑,“因为是他发出挑战”。史诗中也曾不止一次提到过,赫克托尔面对敌军的凶猛攻势想要退却,在战友的责备和激励下才又重新开始作战。

赫克托尔最糟糕的时刻是在面对复出的阿基琉斯时转身逃离,被对方绕着特洛伊城墙追了三圈。但如此怯懦的表现能说明他不勇敢吗?如果他是个懦夫,就不会不顾父母的苦苦劝说、坚持留在城门外等待向他冲来的阿基琉斯。在这段等待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活动:他知道自己此前因为坚持不撤军而折损了军队,愧对特洛伊人,也明白假如他卸下盔甲试图与阿基琉斯讲和,对方也只会无情地将他杀死,因此,他决心独自留在城外面对最强大的敌人。

但赫克托尔的这些畏惧和顾虑,在他意识到阿基琉斯有雅典娜相助、自己却孤立无援的时候,都已经不再重要。赫克托尔发现自己受到雅典娜的蒙骗,是一个重要的悲剧性转折点,在这一瞬之前,他还以为凭借自己的武艺有机会能杀死对手、为特洛伊除掉最大的灾祸,而此刻却明白了自己必死无疑。但在这关键的一刻,他却没有再逃离。“命运已经降临。我不能束手待毙,暗无光彩地死去,我还要大杀一场,给后代留下英名。”他已知晓自己无法逃脱毁灭的命运,却依旧拔出长剑扑向阿基琉斯。在这一刻又有谁能说赫克托尔是个懦夫?他曾经害怕过,但他选择了不退缩。于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留给世界的是英勇进击的姿态,“有如高飞的苍鹰”。

所以,赫克托尔,我不愿像巴里科所写的那样只是记住你火烧敌船的胜利模样。凡人的战争是神祇之间的博弈,英雄的成败是命运织就的幕网,奥林波斯山上的众神导演了这场由命运女神写好脚本的悲剧。而你,赫克托尔,在阿基琉斯撼动天地的愤怒中,你成了他荣誉之路上的铺路石,因为他是受神明宠爱的女神之子,而你只是一介凡人。可是,真好啊,“神样的”你只是凡人,所以在众神操纵的战争胜败之外,你拥有与你的头盔一般闪亮的人性。我要记住的是你在城楼上与妻儿话别时的模样,是你独自在城门外等待对手的模样,是你最终决定挥剑出击的模样——那时候没有神明站在你这一边,而你的温柔、你的勇敢,都只属于你自己。

伊利观后感(篇6)

即将参加工作的我们要接起这个担子,要行动起来,要求真,要务实。也许我以后的工作很平凡,但我坚信平凡孕育伟大。我会做一件事,爱一件事,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行业树立榜样,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第二天的目的地是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的参观与交流,最重要的任务是带领教师和青年学生,他们是领导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大四的我们已在学生会退休了,在农大期间我们一拨人的交流方式也是有别的。

作为一个非“985”,“211”院校的学生,走在211的院校心里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我是一名准备考研的学生,在离考研不到100天的日子里,我的时间尤其宝贵。在接到通知时得知此行会有两天的内容安排,我犹豫了,最后是沈书记一句话让我踏上了此次旅行,它是“做事应该脚踏实地,但也不要忘了仰望星空!

”现在想想真是无虚此行,回去后要好好加油,一定要考上了211院校的硕士生!

后记:由衷感谢沈宪文书记等校领导为学生计深远,倡导并促成此行。作为本校的一名“十佳学生干部“,能够有这样学习体的验机会真的很幸运。

两天,如果在学校里度过,会很平常;这两天,我受益的将会伴我一生。

机械建筑学院

陈万宝2012/10/27

伊利观后感(篇7)

大概是因为我书读的不广的缘故,以前从来不知道查尔斯兰姆这位英国作家的。在语文作业的必读书目里,我只是挑了一本从名字看读起来会比较轻松的书罢了。比起塞万提斯、奥斯丁、屠格涅夫等一同列在书单上的星光璀璨大作家们,甚至比起同样是写随笔的不朽的蒙田,兰姆这个名字实在是过于暗淡了。

还好,我挑对书了。

这是本迷人的随笔。它所有的一切就是兰姆一人。没有侃侃而谈的大道理,没有夸夸其谈的大故事,也没有高深难解的大学问,只有兰姆一人。只有他的事,他的想法。不过这也足够了,足够他写,也足够我们读了。

一个从十几岁就迫于生计被钉在办公桌前不停抄抄写写的小职员,直到五十岁退休才可以自由自在写些属于自己的文字的老人,写了些什么呢?他以怎样的口吻和行文,诉尽这么些年的辛酸炎凉?

他写了他想写的,也的确写的很好。

书中这些风雅幽默,情趣横生的文字仿似出于某位安坐壁炉边、叼着小烟斗的闲散绅士之手,从穷亲戚的含笑揶揄,到街头扫烟囱男孩的耀眼大笑,甚至一只悄悄安排在孔子身上的烤乳猪,无一不是文字考究、笔调亲切。而那些描写老来孑然一身的凄凉文字,完全是悱恻动人,哀而不怨。

他这随笔最迷人之处也就是在此:它包罗百态,细意描摹满怀着温情与幽默。 讲讲兰姆此人。

他悲剧一生都像荆棘沼泽般苦难:先因口吃进不了大学;又因深爱的女人嫁给了富商而患了精神病(若不是天生,要有多大爱才能把人折磨进精神病院啊);后来疯癫的姐姐杀了母亲,独自扛起家庭重担;而为照料姐姐,又终生未娶;中年的人生穷困潦倒,只得寄居他

伊利观后感(篇8)

立足企业文化,让道德闪光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与人而言,没有信仰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更缺乏做人处事的准则;与企业而言,没有信仰就没有规范的经营法则和道德要求。

在“以人为本”的当代企业当中,信仰逐渐演化为企业文化、企业道德标准来不断促进者企业的发展。在拜读完《伊利人道德修养集》和《伊利商业行为准则》后,我深刻的认识到个人道德修养对企业发展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剖析其原因更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伊利集团数十年发展至今,文化底蕴丰厚,闪耀其间的中华美德林林总总、蔚为壮观,不胜枚举,可以概括为“忠”、“诚”、“勤”、“俭”、“廉”。以上五点不仅是《伊利人道德修养集》的主旨,更是伊利文化的浓缩,中华美德的核心。看完后,我感慨万千,惊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惊叹伊利人将中华美德发扬光大,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发展。

我仔细研究了这本书。书中的观点和故事使我对企业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首先,伊利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思想指导性很强。从创立伊始到领军乳业,从精耕中国到共舞世界,伊利集团作为负责任、担道义、求创新、创品牌的中国乳业旗手,历来重视商业道德建设,强调企业的道德修为,把中国传统美德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要求有机结合,力求实现“以德治企”。

“忠”,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首,也被排在伊利思想理念“忠诚、效率、创新、责任”的第一位。因为人才是可以培养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而发自内心的虽然也可以培养,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这是最不可替代和不可重复的。从小篆的造字就可以看出,“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

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当下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表现稳定、尽心尽力、竭诚尽责的员工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忠心向企就成为企业考量和重用员工的首选素质和第一职业道德标准。

伊利观后感(篇9)

《伊利亚特》第一大魅力在于纯熟的艺术手法——其手法之精妙,流转之自如完全不下于近代的作品。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伊利亚特》读后感受。欢迎阅读。请注意更多精彩内容

虽然从小就知道荷马,却从未看过《伊利亚特》或《奥德赛》,这次选修西方文学史才让我有了这个机会。

我非常震惊于这本书。据说荷马是一位盲人诗人,他记录了许多民间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希腊是一个传奇的时代。荷马描述了10年战争中最精彩的部分,这让我向往神秘的希腊文化。

《伊利亚特》中,两位主角的形象都十分饱满,阿伽门农是典型的统治阶级,很霸道很**,但是让我惊讶的是他很勇于承认错误,肯为了整个希腊联军而牺牲自己的一些尊严,低头向阿喀琉斯认错,并将自己的宝贵财富相送,我觉得这是整个希腊联军十年不倒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而阿喀琉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勇士,他英勇善战,为人正直,对阿伽门农的无理、嚣张直言不讳,他也很讲义气,因为自己好兄弟帕特洛克罗斯的死,他气愤填膺,杀了赫克托耳以复仇。这真的是大快人心。

另外,书中富有特色的是有许多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比如众神之首宙斯、宙斯之女——智慧和艺术的女神雅典娜、海洋女神忒提斯、火神赫淮斯托斯等。阿喀琉斯的英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众神的相助,实在是天之骄子啊。

看完《伊利亚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希腊人真的很神奇。首先这本书只描绘了10年战争中的第十年中的几十天,这个描写方法实在比很多大学生喜欢的报流水账高明许多。希腊人富有想象力,创造了许多神话人物,并参与了战争。

另外,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来看,那些创作这本书的行吟歌手的逻辑似乎相当好,基本没什么情节的纰漏,这个比国内很多电视连续剧甚至美剧都要厉害,他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绘也很出色,虽然简单易懂,但又很生动。在这场持久战中,希腊人与特洛亚人的智慧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作为一个为自己祖国悠扬文化自豪的人,我也深深地钦佩着希腊文化,这次阅读《伊利亚特》让我真正地“放眼看世界”。

伊利观后感(篇10)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文学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总共24卷,15693行。在这部作品之初,它只是口头文学在民间的传播方式。后来,荷马以其卓越的艺术能力,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创作了一部思想统一、艺术布局完整的时诗。

荷马生活于公元前9世纪和8世纪之间,是一位民间歌手,也就是所谓的“行吟诗人”。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描述了特定的战争环境。从古希腊的观点来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按照上帝的一愿或上帝的参与而发生的,战争也不例外。

因此,在史诗中,每一个情节往往分为两条线索:上帝和人,这两条线索结合了神话和现实的因素,以客观的叙述方式进行描写。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特洛伊王子绑架了斯巴达女王海伦,抢走了大量珠宝和财物。战争的烽火由此点燃。希腊的部落为了夺回海伦,各部落联合起来有阿迦门农为统帅带兵攻打特洛亚。

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年。最后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设定木马计攻破了特洛亚。

在对战争的描写中,作者运用旁观者的身份来叙述战争中两位英雄赫克托和阿基里斯的语言和行为。同时,运用大量的比喻性描写和夸张手法来突出两位英雄的精神风貌。作者虽然偏向于希腊,但是对两位英雄都采取了肯定的态度,赞美了两位英雄为部落而战不畏牺牲的英勇精神。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在古希腊时代,战争不仅是英雄为部落而战、做出巨大贡献的机会,更是因为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灾难和忧虑。它甚至成为不同部落贵族之间争夺财富和奴隶的掠夺物。

赫克托性格内向,沉稳,冷静,有人情味。他在战场上面对阿喀琉斯时,曾于阿喀琉斯达成协议:无论他成功与否,对方都应将战败者的遗体交给死者家属,决不残忍地侮辱或安慰家属。

但相比之下,阿基里斯却自尊心强,任性固执。面对赫可托的协议,他说:“狮子和人之间没有协议,狼和羊之间永远不会有承诺。”。

通过这些语言明确的宣告:战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结局,即使战斗结束,也必将不会是郝可托尔所期待的那样有善果。当郝可托尔被阿基琉斯一枪穿过咽喉死亡后,残忍的阿基琉斯竟然剔穿了他的脚筋,用皮带将他系上战车,然后扬鞭驱策战马在郝克托尔的家人面前奔驰,任由郝可托尔的尸体在地上拖曳,翻滚。

面对众人的哭泣阿基琉斯在胜利中洋洋得意。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中国的一句成语:得饶人处且饶人。现实生活中,竞争日趋激烈。

成者为王败者寇。如果我们都面对那些以阿基里斯的仇恨态度征服我们、被我们赞美的人,却失去了人性的善良,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宽容呢?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敌人,只有对手。而我们,需要对手。在竞争状态下,与竞争对手竞争,用智慧和能力战胜对方,实现双赢,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战。

ps:这是学***希腊文学中的《一文后写的读后感。事实上,我有些矛盾。如果我真的说给别人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在一些比赛中,这是否意味着我会失去这个机会?

这个给别人一次机会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在对手失败的时候不必穷追猛打,待他东山再起后自己又有了一次与之较量的机会?

伊利观后感(篇11)

杨显忠2008级语文100112008067

虽然从小就知道荷马,却从未看过《伊利亚特》或《奥德赛》,这次选修外国文学才让我有了这个机会。

我非常震惊于这本书。据说荷马是一位盲人诗人,他记录了许多民间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荷马描绘了10年战争中最精彩绝伦的一部分,让我对神秘的希腊文化无限地向往。

《伊利亚特》中,两位主角的形象都十分饱满,阿伽门农是典型的统治阶级,很霸道很**,但是让我惊讶的是他很勇于承认错误,肯为了整个希腊联军而牺牲自己的一些尊严,低头向阿喀琉斯认错,并将自己的宝贵财富相送,我觉得这是整个希腊联军十年不倒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而阿喀琉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勇士,他英勇善战,为人正直,对阿伽门农的无理、嚣张直言不讳,他也很讲义气,因为自己好兄弟帕特洛克罗斯的死,他气愤填膺,杀了赫克托耳以复仇。这真的是大快人心。

另外,书中富有特色的是有许多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比如众神之首宙斯、宙斯之女——智慧和艺术的女神雅典娜、海洋女神忒提斯、火神赫淮斯托斯等。阿喀琉斯的英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众神的相助,实在是天之骄子啊。

看完《伊利亚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希腊人真的很神奇。首先这本书只描绘了10年战争中的第十年中的几十天,这个描写方法实在比很多大学生喜欢的报流水账高明许多。希腊人富有想象力,创造了许多神话人物,并参与了战争。

另外,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来看,那些创作这本书的行吟歌手的逻辑似乎相当好,基本没什么情节的纰漏,这个比国内很多电视连续剧甚至美剧都要厉害,他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绘也很出色,虽然简单易懂,但又很生动。在这场持久战中,希腊人与特洛亚人的智慧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作为一个为自己祖国悠扬文化自豪的人,我也深深地钦佩着希腊文化,这次阅读《伊利亚特》让我真正地“放眼看世界”。

伊利观后感(篇12)

小时候,少儿频道曾经播过一部叫做《奥林匹斯星传》的动画片。我很喜欢这部动画片,因为它的人物画得精致,剧情搞笑。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部动画中许多轻松的故事,实际上是在向观众诉说一个个可叹的悲剧,但它们仍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学期买了一本《伊利亚特》,前几天刚看完。我决定以后每读完一本书都写一篇读书笔记,《伊利亚特》就作为第一篇,同时我也想谈谈该书之外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起源与结果。

《伊利亚特》的作者是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除了这部史诗之外,他还写了另一部史诗《奥德赛》。

《伊利亚特》全书共有二十四卷。诗人截取了特洛亚战争中的第十年的故事,以顺叙的方式进行描写。从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之间的矛盾开始,包括希腊与特洛亚之间的和谈失败及战争开始,阿喀琉斯拒绝为希腊出战,双方在诸神帮助下各有胜负,阿喀琉斯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出战并战死,阿喀琉斯为夺取好友尸体出战,阿喀琉斯击杀特洛亚国王之子赫克托尔,国王亲自赎回儿子尸首并火葬。

整个特洛亚战争的导火索是美女海伦。特洛亚国王的儿子帕里斯“诱拐”了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弟弟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阿伽门农以此为由发动战争。实质上特洛亚战争是迈锡尼要夺取海上霸权,占领物资丰饶的伊利昂平原而发动的远征。这场战争对战双方分别为希腊联军和特洛亚联军,在伊利昂平原上进行,共持续了十年的时间。期间无数的古希腊英雄战死,也有无数英雄活了下来,其中包括了荷马另一部书的主角奥德修斯。而《伊利亚特》的主角,无疑就是战争中的最强者――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是半神,他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英雄佩琉斯的儿子。第十年伊始,阿喀琉斯俘虏了两个美女――克律塞伊斯(简称“克”)和布里塞伊斯(“布”)。他将前者送给阿伽门农,后者留给自己作为战利品。然而“克”是银弓神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的女儿。在阿波罗的干预下,阿伽门农不得不将“克”归还,同时抢夺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布”,阿喀琉斯将此视为侮辱,拒绝为阿开奥斯人(古希腊人)作战,并通过母亲请求众神之王宙斯惩罚阿伽门农。宙斯派睡梦神向其托梦,暗示阿伽门农进攻特洛亚城。进攻遭到了特洛亚王子赫克托尔的顽强抵抗,加上阿喀琉斯的袖手旁观,阿伽门农损失惨重。直到阿喀琉斯的好兄弟帕特洛克罗斯战死沙场,阿喀琉斯决定抛开怨恨,加入战斗,成功击杀赫克托尔,为兄弟复仇,最终接受特洛亚国王普里阿摩斯的赎金,归还赫克托尔的尸体。

古希腊时期是一个思想相对开放的时期,人们经常通过论辩或演说的形式来向别人宣扬自己的思想。要使得自己思想具有说服力,能被普罗大众接受,就必须将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让语言中所包含的抽象思想立体化,增强演说效果。因此,古希腊的修辞学得到了蓬勃发展。荷马在创作《伊利亚特》时也受到了修辞学的.极大影响,体现在其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语、比喻、枚举等修饰手法。这样的写作方式在我看来有利有弊。

其利体现于:修辞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先将奥德修斯死死地摁在地上,不让他露出来。紧接着,作者用了一个比喻:“他的言词像冬日的雪花纷纷飘下。”雪花落下的时候是气势磅礴的,是无法阻挡的,正像这雪花一样,奥德修斯的话是充满智慧的,是无懈可击的。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奥德修斯这一人物形象瞬间拔高,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而我认为它的弊处在于:将语言弄得过于繁琐。我一直认为古人所强调“惜墨如金”是很有道理的,语言经过锤炼,达到言简意赅的程度,才能像针一样具有穿透力。作者在创作中,经常对人物身份进行很多修饰,比如在写阿波罗的时候,作者写道:“银弓之神,克律塞和神圣的基拉的保卫者,统治着特涅多斯,灭鼠神。”虽然这使得语言变得很庄严,具备仪式感,但我觉得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于我们今天的阅读习惯。这种修辞形式在文中反复出现,难免会重复,读久了之后那种庄严感被削弱了很多。作者在写的过程中喜欢列举人名,这些人名在全书中可能就只出现这么一次,给人一种强行凑数的感觉。当然,这些都是我的不成熟看法,这种手法可能是当时一种俗成的创作手法。

无可否认的是,荷马创作水平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作家也尝试用与荷马相似的手法进行创作,但是并没有能够超越前人。

任何时代诞生的伟大作品,必定与当时当地的思想交相辉映。因为思想是作品的骨架,没有思想的作品是站不起来的,同时,作品是思想的载体,没有作品,思想自然也无所依存。《伊利亚特》中描写的特洛亚战争就反映了当时古希腊人的思想。

特洛亚战争对战双方由凡人,半神,神裔构成,但自始至终,操纵整场战争的人都是神。神通过幻化成凡人来启迪大众,也可以利用强大力量帮助凡人。比如,波塞冬帮助过阿开奥斯人,阿波罗帮助过赫克托尔击杀帕特洛克罗斯。尽管神具备无可匹敌的力量,但是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特洛亚终会被攻破,阿开奥斯人将取得胜利,阿喀琉斯会葬身在伊利昂平原,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这一点就体现了古希腊人相信的宿命论。

希腊人认为,人是挣脱不开命运的枷锁,人或许可以从某种方式预知命运,但无法改变它。

就拿特洛亚战争来说,前面提到海伦是这场战争导火索,“诱拐”海伦的人是帕里斯,帕里斯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预言:这个孩子会给特洛亚带来毁灭和不幸。帕里斯的父母为了防止预言成真,命令奴隶将其杀死,奴隶不忍,把年幼的帕里斯抛弃至伊达山,但帕里斯并没有被自然杀死,却被好心的牧羊人收养,最终直接引发了特洛亚战争。

神并非没有能力改变命运,只是他们不能轻易去改变它。例如,神王宙斯的儿子萨尔佩冬参加了特洛亚战争,他被帕特洛克罗斯杀死,死前宙斯也曾想过救他,但在天后赫拉的劝阻下,深思熟虑后的宙斯还是放弃了原先的念想,因为萨尔佩冬注定要被帕特洛克罗斯杀死。

面对命运,难道所有人都束手就擒?显然不是这样的。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下,古希腊哲人相信灵魂不朽。因为人们的心灵需要安抚,哲人们尽力构筑了一个死后的世界。柏拉图相信,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理智、激情、欲望。当后两者屈从于前者时,人们就是按照正义在生活,反之,百家笔记网则是在违背正义。那些遵循正义的人,在神重掷骰子的时候,就会获得较好的命运,而那些违背正义的人,就会获得较差的命运。其实,他不惜在《理想国》中花上十来页大谈特谈灵魂轮回,是在劝人行善。我认为,他想告诉人们,虽然命运已定,但它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是成千上万的。至于它是怎么样的,是由人们做出的关键选择来决定的,一旦这样的选择做出之后,不管人们做出什么来补救,都不会再改变它。就像已经跃下悬崖的人,永远无法回到悬崖上,而最初,他本可选择回头。总而言之,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我把握的。

再回到特洛亚战争的故事中,阿喀琉斯在出征之前,他的母亲忒提斯曾经对他说过,如果他选择留下,就能一直安稳地生活到老死;如果他选择出征,他必定会赢得荣誉,但会战死在沙场上。阿喀琉斯选择了后者。母亲不忍,用冥河斯提克斯之水浸泡他的身体,使其刀枪不入。但在浸泡的时候没有浸到脚踝,最后阿喀琉斯脚踝中箭而死。

阿喀琉斯在明知结局的情况下,做出了将自己推向死亡的选择,这是整个故事最具悲剧色彩的部分,也是最令我震撼的地方。它让我想起了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或许他当时这样想:

“我的死是注定的,而怎么样活着还是我自己定的。”

过几周有空了再读读《奥德赛》。

伊利观后感(篇13)

2010年5月8日,为了丰富同学们课余社会经验,安徽大学工管管理学院学生会宣传二部,文艺部,外联部在部长的带领下乘坐汽车前往伊利集团合肥工业园参观。

下午2点,一行参观人员到达伊利公司的南门,伊利集团工作人员在门前迎接大家。首先,工作人员把同学带到了伊利的园区沙盘。据工作人员介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它是行业的顶级品牌,也是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观察完沙盘之后,工作人员又带领大家参观了伊利集团液奶标准化处理工段,液奶无菌灌装工段,液奶后包装工段以及立体仓储系统。在这个阶段的参观中,大家见到了真实的伊利液奶生产车间,看着一个个巨大的奶罐,一条条无人操作的传输线,大家惊叹连连。而更让大家惊叹的是,偌大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人影,属于高度自动化生产。工作人员用甜美的声音向大家介绍了伊利液奶的生产流程,让大家清楚牛奶从原奶到灌装的详细流程,这中间大家接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听说过的诸如分离机,缓冲塔,闪蒸等一系列的专有名词,并了解到伊利牛奶从原奶,生产杀菌等阶段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不愧为中国奶制品行业领跑人。当工作人员引领大家走近立体仓储系统时,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一排排整齐的货位,一辆辆无人驾驶的STV运输车,让所有人大开眼界。

参加完了生产线相关人员带着同学参观伊利的伊利文化看板和观看伊利文化宣传片。合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全自动化液态奶、冰淇淋乳制品生产线30余条。分别加工生产不同包装形式的乳饮料系列、花色奶系列、纯牛奶系列等30余种液态奶产品;生产小布丁系列、巧乐滋系列、冰工厂系列等40余种冰淇淋产品。伊利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之后又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乳制品高级赞助商。

伊利集团也特别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承。绕过牛奶生产线,大家走进了一条明亮悠长的长廊,在长廊的边壁上,挂满了照片和标语。“自主管理创新高,分析主管更有效。”“员工四大准则——忠、诚、勤、俭。”“在伊利人眼中,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喝牛奶的人,一种是不喝牛奶的人,而伊利人的目标是把不喝牛奶的人变成喝牛奶的人。”如此等等的标语,无时无刻不在静静的向参观者展示着伊利的文化与精神。

最后伊利的相关工作人员举行了讲座。同学们可以就自己所想要了解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其中,有同学问到“伊利“的含义,工作人员欣然向同学们诠释:“伊”在古汉语中具有你、我、他的意思,“伊利”便被引申为大家的利益。伊利就是要维护消费者,厂家,商家,股东各个群体的利益。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同学还了解到伊利是一个非常注重信誉和质量的企业,“三聚氰胺”事件风波中,伊利请消费者和相关媒体参观工厂,凭着过关的质量平稳度过了“三聚氰胺”事件的风波,重新让伊利得到了市场的信任。同时伊利也很注重创新。比如,工作人员通过细致的观察,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仅仅在生产设备缓冲塔的开支上一年就为公司节省费用300万元。最后,工作人员也告诉同学们,大学生就业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来与企业融合,在危机中把握机遇,树立诚信,效率,团队,责任意识。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并及时融入社会。

16:00左右,同学们依依不舍告别合肥伊利集团,踏上回程的汽车,“这次外出参观,就是为了结合我们工商学子的学业特点,在参观中充分感受企业的生产、文化氛围,为以后同学们走向社会做铺垫。这次伊利之行,很多大一新生都表示,回去一定要好好结合自己专业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参观企业的观后感,这才真是不虚此行,希望这些同学在以后走向社会企业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今天的伊利之行,不断的激励自己”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宣传委员黄世宝说。 ——————

秋风拥裹着丝丝的凉爽拂面而过,那份惬意禁不住让人心情顿然明朗、清晰;仰望那蓝得足可以让你忘掉自我的天空中镶嵌着朵朵软软的白云;那份宁静、那份清新、那份唯美让我心生感叹:好美的环境!

在那蓝天与白云交织的华丽彩纱下,有一个地方显得极其耀眼,因为那里每天都有“爱”走出来、走向每一个婴幼儿、走向每一个家庭、走向每一个国家,撒满了全世界。这个可以播种“爱”并不断传播“爱”的地方就是:伊利集团——金海伊利乳业公司。

伊利集团于2007年5月26日投资新建了国际一流技术装备水平的金海奶粉项目,2008年6月建成投产。金海伊利奶粉项目位于全国奶牛养殖第一大县、“中国乳都”最核心的奶源基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境内,全旗奶牛存栏数23万头,丰富的优质奶源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占地面积600亩,投资6亿多元,包括新建配方奶粉产品生产车间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库房、能源动力、环保、物流分仓、参观旅游等设施。这里汇集了6项世界第一,包括生产能力、技术、工艺、奶源储备还有节能环保。成为亚洲地区生产规模最大、集产品生产与参观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奶粉样板工厂。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次的到访,正逢伊利第10亿罐奶粉下线的重要历史时刻。担任生产车间主任的集团星级员工刘强熟练地从奶粉罐生产线上取下伊利有史以来生产的第10亿罐奶粉,并将其郑重地交到金海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济徐海军手中,这一刻大家忽然都安静了下来,全身心得注视着那罐奶粉,甚至忘了打开手里的相机。难道这就是那可以让宝贝们健康茁壮成长的东西?难道这就是可以让亿万妈妈们倾心的东西?不错,就是它——伊利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 2008年 1月16日,伊利集团携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南昌大学和荷兰LIPID NUTRITION公司等国内外权威营养研究机构,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国母乳数据库》。同时,伊利宣布凝结“中国母乳研究项目”多年科研成果的高端产品——伊利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正式上市,这标志着中国母乳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7年12月完成了中国一个母乳研究数据库建设并与2011年10根据母乳研究推出“金领冠珍护婴幼儿配方奶粉”。

之后,在伊利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和其他媒体都穿上了无菌服,进行了必要的消毒之后在专门人员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进入了奶粉生产第一线,亲身体验伊利奶粉生产的整个过程。在生产工艺方面,采用全自动精准配料系统、膜过滤冷除菌技术、五效可切换降膜蒸发、二氧化碳充添技术、细粉塔顶附聚、卵磷脂喷涂、惰性气体保护及吨袋等多项成熟领先的`工艺技术。在技术装备方面,全部采用瑞典Tetra Pak、丹麦NIRO、德国ROVEMA及瑞士INDOSA等国际知名的圈套进口设备生产线,实现中央集成自动化控制。所以在车间里大家看到的都是全封闭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的金属管道和包装好的奶粉成品。伊利整个现代化奶粉生产车间均严格按照药行业GMP标准建设,其洁净级别达10万级,生产车间采用清污分离及膜过滤除污技术,实现水循环再利用,不仅节约大量水资源,而且大幅度降低污水排放,同时所有污水必经过污水厂集中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在产品品种方面,不仅可以生产各种配方奶粉,还可以生产速溶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及无水奶油等产品,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国内甚至国外生产的速溶奶粉在冷水中完全溶解时间需要大概10秒左右的时间,而伊利生产的速溶奶粉只需7秒左右就可以达到完全溶解。

质量是伊利向前发展的生命,也是伊利婴幼儿奶粉品牌的核心。近年来,伊利中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销售已形成良好的市场基础,销量呈现高速稳步增长的态度。

从车间出来,再次眺望那蓝蓝的天空,阵阵欣慰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和全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永远健康、平安、茁壮成长并出类拔萃;作为一名母亲我希望也一定要保证给予孩子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安全的、健康的、有营养的;作为一名母亲我为伊利的用心与专业而放心。我深信那蓝天白云下的“爱”是最纯净、最自然、最健康的爱!

伊利观后感(篇14)

当我合上《伊利亚特》这本书时,我陷入了沉思。这本书太精彩了,内容也太博大了,它再次向人们展示了当年那场惨烈壮观的战争场景,怪不得被称作不朽的伟大史诗呢。很久很久以前,当这个世界上还只有神话中的英雄种族时,在爱琴海的东岸,有一座由国王普里阿摩斯统治的特洛伊城。由于神灵们的怨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原本繁荣富强的特洛伊城却注定要遭受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为此无数英雄倒在了它的城墙下,这其中有进攻方阿开亚人,也有防守方特洛伊人。最后,特洛伊被一场大火烧成了灰烬,几乎所有的特洛伊勇士都壮烈地为国捐躯。这就是本书描写的特洛伊战争。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可怕的悲剧呢?----这可能令人难以置信。首先,我要从一场婚礼开始讲起。就在位于爱琴海另一边的佩里翁山上,埃阿科斯的儿子珀琉斯与海神的女儿忒提斯结婚了。这场婚礼是在马人喀戎的洞外举行的,所有的神灵都来参加了婚礼,除了不和女神厄里斯。因为宙斯不赞成邀请她,免得出现纠纷和争吵,这反而成了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厄里斯因为没被邀请,所以非常生气。当婚礼的庆典接近尾声,赫拉、雅典娜、阿芙洛狄特三位女神正在愉快地聊天时,厄里斯将一个金苹果扔在了三位女神的脚下,三位女神看到地上的金苹果,都十分惊讶,珀琉斯走了过来,弯腰把地上的苹果捡了起来,说:上面写着几个字----献给最美的女神。话音一落,三女神就开始争吵起来。于是,原本快乐的婚礼就在吵架中结束了。看,为了谁最美,女神们都闹翻了。最后,宙斯让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帕里斯去决定金苹果给谁。赫拉许诺财富和地位,雅典娜许诺勇敢和聪明,都没有打动帕里斯。打动帕里斯的是阿芙洛狄特许诺的人间第一美女----海伦。美的力量多么大!就这样,帕里斯将金苹果放到了阿芙洛狄特手中,另外两位没得到的女神发誓要报仇:特洛伊城在劫难逃。帕里斯王子来到斯巴达,和国王墨奈劳斯的妻子王后,最美丽的海伦相爱了,并在阿芙洛狄特的帮助下带着斯巴达的财宝和海伦一起逃回了特洛伊。于是,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墨奈劳斯的哥哥阿伽门农率领希腊联军去攻打特洛伊,最强将领是阿基琉斯,最聪明狡猾的是奥德修斯。特洛伊方面则由普里阿摩斯的另一个儿子,帕里斯的哥哥,伟大勇敢的赫克托耳做统帅。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阿基琉斯。因为《伊利亚特》就是从阿基琉斯的愤怒开始写起的。阿基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他小时候就在冥河的河水里泡过,所以除了脚踝浑身刀枪不入,而且他还有火神赫菲斯托斯打造的盾牌。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明明知道自己如果参战,就一定会死,但他还是要勇敢地参战,真是视死如归啊!接着,让我来分析一下阿伽门农。他拥有宙斯的权杖,所以成为阿开亚人的首领,但他却滥用权力,把属于阿基琉斯的女奴和战利品扣下,占为己有。为此惹怒了阿基琉斯,差点造成阿开亚人全军覆没。还好,他知错就改,听从了奈斯托尔的劝告,向阿基琉斯赔礼道歉,请他重新披甲上阵。最终,依靠木马计,取得了胜利,夺回了海伦。这使我想到了现在的反腐----拥有权力,可以做好事,但滥用权力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知错就改,才有挽回的机会。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只是为了争夺谁最美,只是为了夺回一个美丽的女人海伦,就进行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这,值得吗?读完了书,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美的力量是惊人的,是难以抗拒的,为了美,为了公平和正义,即使付出宝贵的生命,也是值得的,这就是希腊精神,一个崇尚美,崇尚英雄的民族的精神。

伊利观后感(篇15)

《伊利亚特》一书通过叙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希腊人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世界观、价值观,

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死时,希腊将领阿喀琉斯说道:我的命运怎样,只要宙斯和众神派定,我自会接受。在愚昧的时代里,未知的神是主宰,信仰神,也是一种乐观主义,不用每天去纠结生与死,悲与喜。而当狄俄墨得斯打了不死的天神阿佛洛狄忒时,奥林匹斯山的众神却都并不惊讶。因为许多奥林匹斯天神都吃过凡人的苦,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古希腊,蔑视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敬仰权威而又蔑视权威,从而获得了一种相对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正是推动希腊文明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柏拉图说,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激情和欲望组成的。我们只有使这三者处于一个有序的状态才能拥有一个公正的灵魂,这种状态就是由理性做主,激情和欲望归附于灵魂,始终让理性主导生活,让灵魂主导身体。而在一个国家(或城邦)里,当激情主导灵魂时,就会导致荣誉政体,其具体表现为求胜。《伊利亚特》里的英雄基本都奉行光荣至上的原则。这在赫克托尔被杀中就有体现赫克托尔内心独白道:我最好还是去杀死阿喀琉斯,或者在这城墙前面光荣地死在他手下,我最好和他决一死战,看奥林匹斯的主宰到底给我光荣还是给他光荣。让他勇敢的,是光荣;支撑他的信念的,亦是光荣;能让特洛伊战争打了轰轰烈烈的十年的,还是光荣。在围墙边的大战中,足智多谋的波吕达马斯劝赫克托尔不要再追赶希腊人时,赫克托尔呵斥道:对于一个勇敢的人,只有一种可信的预兆,那就是为祖国而战。这,也是一种求胜!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此时,古希腊(地域概念)的政体就是由激情主导的荣誉政体。另外,希腊人在平原上的大战失败后,希腊大军的阿伽门农王召集全体将领开会时,涅斯托说道宙斯让你做万民之主,你就应该好好地对待你的人民。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只要他的话说得中肯,你就应该倾听。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孤希腊的政治已经趋向民主化,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寡头政治。

希腊人对死者也是极其尊重的。特洛伊盟军将领萨尔珀冬阵亡后,射神阿波罗奉宙斯的命令将萨尔珀冬的尸体送出战场,用清水洗净,涂上香膏,给他穿上神的衣服,交给睡神和死神,让他们把萨尔珀冬送回她的祖国吕喀亚去了。这里对尸体的处理,足以体现了他们对死者的敬重。而且,《伊利亚特》中,有很多个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争夺尸体的画面。特别是在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的葬礼上,更是将这种尊重演绎到了极致。火葬、献祭、举行纪念仪式等,向我们展示了古希腊人隆重的葬礼。

阿喀琉斯为帕特洛克罗斯举行的纪念仪式就是一次竞技比赛,其中包含了战车比赛,斗拳,摔跤比赛,赛跑,斗武,扔铁块,射箭比赛,投掷标枪。这些比赛项目均反映了希腊人爱运动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健康,更是为了生存。特洛伊战争中频频出现的战马、战车和御者,射神阿波罗的神箭,特洛伊城上投掷而下的石块,赫克托尔与阿喀琉斯决战时所掷出的长枪等等,无不昭示着冷兵器时代强壮体魄的重要性。

《伊利亚特》里各式各样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只是古希腊历史的冰山一隅,真想进一步了解希腊的故事,去发掘更多文明的源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