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分享六篇

10-14

好的电影可以激发我们浓浓的兴趣,就算时隔多年,再次观看仍然充满感动。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我们听了一场关于“感动中国观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周五,我们看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其中最让我为之所动的是程开甲 。

既默默无闻又鼎鼎大名的两弹一星元勋,一生奉献的程开甲,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科技报国,他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我们都希望祖国早日强大,唯有努力学习,辛勤付出才能为祖国强大助力—回到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是他最幸福的事。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对人民贡献,对国家贡献,这才是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

我们要好好学习,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上,为社会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给我最大的感动是程开甲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要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我也要向程开甲爷爷学习,努力和奋斗的一切都与祖国紧密相连!,为祖国,做贡献程开甲默默无闻,不记荣誉,一心为国,为了祖国的强大、不落后,不顾自身做研究。正处于青春大好时光的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做祖国的栋梁,努力!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看着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听着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但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位是“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市劳动站站长。麻烦接踵而来:劳务输出前,乡镇负责宣传动员,但村民们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

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怎么了?为了把真实的就业信息传达给村民,更好地保障村民的权益,他下定决心:申请一份普通农民工的工作,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

”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

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陈家顺强迫自己尽快学习和开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

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村民来到这里,并事先与老板郑重讨论了条件:

报销职工来车费用,月工资按时支付,尽量为职工安排技术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就业信息与实际情况不同。你怎么能指望每个人都相信你?

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喜欢自找麻烦。很多农民工都有他的手机号码,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了。“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

”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现在这个社会上像陈家顺这样的人不多了。

看完《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的那种种精神将永垂不朽。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慈母手中的一针一线,永远闪耀着最神圣的光辉。母爱是一首素美而恒雅的歌,在时间的流河上,从远古唱到今朝,从田间地头唱到高楼大厦,它唱响在每一寸温暖的土地上,蕴育着深爱与阳光。

观看完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内心的感动涌流不止,泪花夺眶而出,向这十位最美的中国人和像他们一样在这华夏土地上刻写下至善至爱的人们致敬。

看完颁奖晚会感触颇深,脑中的思想促使我手中的笔尖记下这些感动,以至日后内心长存着那用行动浅唱大爱的身影,为我的脚步树下一个个航标。

深夜难眠,姚妈妈含泪的双眼以及那手中不停翻飞的针线,竟这般让我刻骨铭心。可惜我不是歌唱家或是绘画家,否则我定要将这平凡而圣洁的母爱的赞歌唱遍全世界,将姚母这为儿女泣血缝图的最美姿态画下来。

其实,我不是绘画家也无妨,因为她的身影早已在人们的心中定格成永恒。世界上最伟大者莫过于母爱,浸润着母爱的土壤上往往能绽放出奇迹之花。

姚厚芝妈妈,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预知死神即将来临之前,竟为了儿女,执着地与时间赛跑,用一针一线泣血绣成了满载着沉甸甸的母爱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上有人物684个,牲畜96只(头),房屋122间,树木124棵,而且有的一棵树木或一个人物竟需要几种或几十种的颜色,这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熟练秀工尚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何况对于身患重病、饱受病痛折磨的姚妈妈呢?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忘却病痛,专注地去完成那工程浩大的十字绣呢?为了孩子,母爱的坚持不需要任何理由。面对病痛与死亡,姚妈妈没有一丝的畏惧,她最怕的是自己走后一双可怜的儿女孤单无助。

“我不能停呀,我怕一停下来,我就想睡,一睡就再不会醒来。”姚妈妈说着,眼泪一颗颗地掉下来,手上的针线却依然一上一下绣着。此刻,我的眼泪再也无法抑制。母爱的力量可以撑得起一切,即使在生命即尽的日子里,也要奋力赛跑,争取为儿女撑起最后的一片天。

作为儿女的我们,有时候甚至会抱怨自己命运不幸,出身贫贱,嫌弃父母,埋怨父母无能。然而对于父母亲而言,孩子就是生命的全部,是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无论儿女健康与否,漂亮与否,优劣与否,他们总是一如既往地以最诚朴的方式呵护着孩子的成长。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他是野外调查的“特种兵”,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他更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他就是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这位胸前佩戴着“七一勋章”的长者,曾经的风华正茂蜕变为如今的淡定从容。从医一甲子,吴天一始终践行着党和国家交付的重托。

上世纪50年代末,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大批青年扶老携幼举家西迁,满腔热血倾注西北建设,23岁的吴天一就在此之列。碧空如洗的皑皑雪域令支边青年着迷,然而随着缺氧、乏力、头痛欲裂等高原反应接连出现,有的人患了严重疾病,甚至牺牲了生命。

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为此忧心忡忡。经长期研究,他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要开发、建设世界屋脊,势必探明人体在如此极端气候下的生理适应规律,找寻到抵抗高原病的应对之策。自此,吴天一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

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的医学研究不同,它的实验室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万仞高山之中。吴天一一面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自身的高山反应,一面频繁出入高寒地带,住帐篷、吃冰馍、吞雪水,他和战友们每次闯入“生命禁区”都成了“钻死神空子”的人。

其中有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惊险的一次是1982年开展大规模高原人群普查的途中,吴天一乘坐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还有一次车祸,令他左肋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险些戳入心脏。“骨折确是痛苦,但人的骨头再生能力很强,你看我站得多稳。”吴天一不以为然。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xx感动中国观后感,xx感动中国

今天下午,我们老师让我们看来了《xx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每当看到《感动中国》这个颁奖典礼,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在心中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两行泪顷刻间流了下来。

这就是爱的力量,这些人为祖国甚至牺牲生命。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她: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

他们就是: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陈家顺——动人以行不言;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他们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给了我心灵的震撼。这就是爱,它无处不在。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佩服,每一件都非常地不容易做到,每一件都使人落下泪水……

这里最令我感动的就是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爷爷。

林俊德爷爷的事迹: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和马兰一样品质的林俊德爷爷,他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哪怕身体再痛,哪怕伤口崩裂,他也坚决拒绝医疗,在医院工作了一天的林俊德爷爷,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当他再也坚持不住的时候。他告诉医生:“我是搞核试验的。我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现在我最需要的是时间。”

感动中国这个栏目究竟想要干什么呢?我想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中国精神还是存在的,就算这个社会的确有一些不好的东西,但我们仍然要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做对的事,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人们也一定会变得更加幸福。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他放弃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是热的。他越平凡,就越不平凡。他越简单,就越简单!”他就是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郭明义。

他是个很普通的人,只是齐大山矿生产技术办公室菜市场的公路管理员。他是个并不富有的人,每天的收入也不多,但是他却乐意把自己的血汗钱去资助特困生,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们都***常了,一听到有资助别人的人,甚至不用想就条件反射般的认为是一个大老板,每年有着令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天价收入,西装革履,满脸的春风得意,身体也是肥的流油。可是当这个满头花白的头发、似乎整天都在为家而奔波操劳、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裤子上还打着补丁的汉子映入我的眼帘时,我真不敢相信,一个不富有、甚至连新裤子都买不起的人,到底是什么让它有这份勇气与爱心坚持下来的呢?这个问题在他与主人的下一次谈话中被揭示了出来。

他傻傻的笑着,说:“我把钱给别人,心里就踏实。”说着说着,这个汉子竟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泪,眼泪中并不是悲伤,屈服,而是承载了满满的幸福!

当我听到他这样说时,我笑了。那是一种钦佩,一种爱,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叹!然而,笑容凝固在脸上,变成了一种悲伤。试问:有多少人会有这样一颗热心的心?

其实,我自己对郭明义为什么会坚持去为他人着想有着另一种理解,因为,在他帮助过别人之后,他会幸福,受到帮助的人同样也会幸福。我多想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尝到这种福!可是,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便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

我们不一定要去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许许多多的爱更多的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教室里整洁的地面让人心情愉快;大家少开一天车,空气更加清新,对身体好,一举两得;服务员用最美的笑容来迎接每一位顾客;厨师们做出令人幸福的佳肴;主持人幽默的话语……。

让我们一起努力,不仅仅是3月,每一天都是“学雷锋日”!我们一起手牵手,让幸福之花开满全世界!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