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集合6篇)

10-29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借助频率或考虑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区分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这三个概念.

2.借助频数或频率,初步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不可能”、“必然”和“可能”.

三、教学难点

怎样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抛掷硬币的游戏吗?再抛10次试一试,记录一下,看看有________次正面朝上,有_______次反面朝上.

提问:在刚才的抛掷硬币游戏中,你发现正反面同时朝上有几次?

学生回答:0次;一次也没有;不可能.

回答得很好.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事情有可能发生,也有不可能发生的.下面再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骰子.

(二)新授

骰子都是正方体,它有六个面,每一面的点数分别是从1到6这六个数字中的一个.骰子的质地是均匀的,也就是说每个数字被掷得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下面两人一组做掷骰子的游戏.

要求: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做记录,用“正”字法把每个点数出现的.频数记录下来,填入备好的表里.掷完20次以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记录下数据.

提问:“点数7”出现了多少次?

学生回答:0次.

从每个小组的频数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如何,“点数7”出现的次数总是0.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掷的时间还不够长或掷的次数还不够多,而是因为骰子上根本没有“7”.所以,无论再挪多少次,“点数7”都不会出现.我们可以说“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提问: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学生进行简单讨论.

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干“点数7”的点数,像8、9都不可能发生.

那么,可能发生的事是什么呢?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2

一、创设故事情境

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无理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西伯斯为了捍卫真理而被谋杀,最后被装进口袋里扔进地中海的故事,学生必然听得津津有味。在“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时,可以讲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赌局分配金币的故事,让学生感悟概率的简单应用。又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被引入进来。我在复习“函数的图像”时就用到了这个故事: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远远领先于乌龟,兔子就骄傲了,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却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冠军。我把故事情节变成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并用简洁的函数图像描绘出来,再次展现了数学的魅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

竞争意识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意识,对于提高学生整体与个体的认知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竞争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在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教师选择了游戏接龙的方式,由任意一位学生开始,针对方程2X+Y=40,任意给X(或Y)一个值,点班级另外一名学生,说出相应的Y(或X)的值,再由这位学生给出新的X(或Y)的值,依此重复进行,教师强调,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生对这种方式都很感兴趣,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验证方法。此外,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一些游戏搬到课堂上,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良性竞争,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十分活跃地参与其中,在游戏中互相影响、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共同进步。

三、创设互助合作情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形成的班级必然会有差异性,这对于教学其实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差异,组建学习小组,创设出一种合作互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中实现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异质性来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共同的学习合力。在小组组建成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分配角色,划分小组的策划者、问题的设计者,领引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去思考、探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学习内容,采用异质分组的办法,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互相搭配,其目的就是让全班形成一种互补,实现互助合作。这样既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展开合作,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又有利于在全班形成积极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全班学生一起学习、探究、讨论,往往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在教授有关正方形的几何题时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让每个小组动手操作折出正方形后,来共同研究解题步骤,看哪一组归纳得准确、全面。教师就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提出如下要求:(1)利用新折的正方形进行探索归纳;(2)从边角、对解线等方面进行思考;(3)可以测量、计算、验证作各自的结论。学生为了给自己小组争得荣誉,都积极表现,很快就完成了本次学习任务。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来创设温馨积极的课堂情境,如:开动脑筋想一想,说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喜欢爱动脑筋的同学;你回答得很棒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对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但会积极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会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单项式及单项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重点

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难点

识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

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小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小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

(1)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利用怎样的一个等量关系来解决?

(2)t小时呢?

二、推进新课

(一)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师:出示第54页例1、

生:解答例1后,讨论问题,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一定的答案,但可能不会太规范,教师总结、

师:用字母表示数,在具有某些共性的问题上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在形式上更简单,使用上更方便(可考虑补充:像这样的`用运算符号把数或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一个数或表示数的字母也是代数式)、

师生共同完成例2,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巩固练习:第56页练习、

(二)单项式的概念、

师:出示问题、

引言与例1中的式子100t,0.8p,mn,a2h,—n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得出,各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

师:指出单项式的概念,特别地,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巩固练习:下列各式是单项式的式子是____________、

《整式的加减》同步练习

1、代数式a2+a+3的值为8,则代数式2a2+2a﹣3的值为?

2、甲、乙二人一起加工零件、甲平均每小时加工a个零件,加工2小时;乙平均每小时加工b个零件,加工3小时、甲、乙二人共加工零件___个。

《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9、已知a是一位数,b是两位数,将a放在b的左边,所得的三位数是()

A、ab B、a+b C、10a+b D、100a+b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a放在左边,则a在百位上,据此即可表示出这个三位数、

【解答】解:a放在左边,则a在百位上,因而所得的数是:100a+b、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代数式表示一个数,关键是正确确定a是百位上的数字、

10、原产量n吨,增产30%之后的产量应为()

A、(1﹣30%)n吨B、(1+30%)n吨C、n+30%吨D、30%n吨

【考点】列代数式、

【专题】应用题、

【分析】原产量n吨,增产30%之后的产量为n+n×30%,再进行化简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增产30%之后的产量为n+n×30%=n(1+30%)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代数式,列代数式要分清语言叙述中关键词语的意义,理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3、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

【教学准备】

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球、棱柱、棱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

设计意图:从西湖风光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点、线、面、体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点”是没有大小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可以借助湖中的小船、地图上用点表示城市的位里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点”的含义.

二、讨论(动态研究)

课件演示:灿烂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

观察、讨论.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学具完成教科书第114页练习(动手转一转)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

三、讨论(静态研究)

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

四、探索

1、课本112页观察,并回答它的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113页练习(提供实物,议一议,动手摸一摸),思考以下问题:

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圆锥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

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小组讨论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五、作业

1、“当你远远地去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就是一个点;在交通图上,点用来表示每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说说你对上述这段叙述的理解和体会.

2、阅读教科书第119页的实验与探究,并思考有关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

2、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流程:

一、情境诱导:

学校为了创建书香校园,每个班都配有一批图书,现在知道一本书的价格是25元,我们七年级六班要买20本需要多少钱?要买y本书需要多少钱?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像这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那么它还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单项式 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6页)认真阅读课本(56页思考到57页练习,用你喜欢的颜色标注定义、关键词或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并完成下面自学提纲:

1、填空:

(1)苹果每千克8元,则买b千克苹果( )元;

(2)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m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n倍,那么去年的产量是( )件;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

2、你所填式子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单项式?它是怎样构成的?请举例说明。5是单项式吗?x呢?-n呢?

4、什么是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请举例说明。

5、你能给0.9b赋予一个实际意义吗?

6、说出单项式 a , a2h, -mn, -0.8p , 单项式 ,πr2的次数和系数。

三、展示归纳:

抽有问题的学生逐个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再发动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老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节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特别强调:单独的一个字母或一个数字还有π都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单项式的次数必须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四、变式练习:

1、在式子单项式 , -4x, 单项式 , 0,a-b, 单项式 中,单项式有 ( ) A. 3个, B. 4个, C、5个, D、6个

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①-x2y3与x3没有系数; ( )

②-a3的系数是-1; ( )

③单项式 πr2h的系数是单项式 ; ( )

④7的次数是0。 ( )

3、说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2xny, (2)-32x2y3 .

4、(1)如果单项式52x2yn+1的次数是5,则n=___;

(2)若mx2yn是关于x、y的六次单项式且系数为-2,则m=___,n=_____.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认为难点在哪儿?

你对同学们有什么提醒?还有哪个知识点没理解?

六、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1,2,3

选做题 :

观察下列单项式-a , 2a2, -3a3 , 4a4 , -5a5 ,…

(1)写出第20xx个和第20xx个单项式:;

(2)试写出第m个和第m+1个单项式(m为正整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重点)

2.能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为原数.(重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悉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天文学家指出整个可见宇宙空间大约有700万亿亿颗恒星,这个数字比地球上所有沙漠和海滩上的沙砾总和数量还要多.

如果想在字面上表示出这一数字,需要在“7”后面加上22个“0”.即约为“70000000000000000000000”颗.

生活中,我们还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例如:

1.据报载,20xx年我国将发展固定宽带接入新用户25000000户.

2.全球每年大约有577000000000000m3的水从海洋和陆地转化为大气中的水汽.

3.拒绝“餐桌浪费”刻不容缓,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粮食总量约50000000000千克.

像这些较大的数据,书写和阅读都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表示方法,使得这些大数易写、易读、易于计算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例1 我区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整治,关停和整改了一些化工企业,使得每年排放的污水减少了167000吨,将167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67×103 B.16.7×104

C.1.67×105 D.1.6710×106

解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先确定a,再确定n,解此类题的关键是a,n的确定.167000=1.67×105,故选C.

方法总结: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

例2 20xx年3月发生了一件举国悲痛的空难事件——马航失联,该飞机上有中国公民154名.噩耗传来后,我国为了搜寻生还者及找到失联飞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花费人民币大约934千万元.把934千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元()

A.9.34×102 B.0.934×103

C.9.34×109 D.9.34×1010

解析:934千万=9340000000=9.34×109.故选C.

方法总结:对用带“万”“千万”“亿”等单位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要化成不带单位的数,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探究点二: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原数

例3 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1)2.01×104;(2)6.070×105;(3)-3×103.

解析:(1)将2.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即可;(2)将6.07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5位即可;(3)将-3扩大1000倍即可.

解:(1)2.01×104=20100;

(2)6.070×105=607000;

(3)-3×103=-3000.

方法总结: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

三、板书设计

科学记数法:

(1)把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

(2)a的范围是1≤|a|

(3)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是实际性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在每一位学生各自的体验和自主学习中逐渐展现.YJS21.cOm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集合6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