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觉得学前教育很重要,把孩子早早地送进幼儿园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但有的家长忙于生计,孩子在家任其自由自在的玩耍,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权当是请了免费保姆,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也顾不上去了解和关心,与老师的主动交流甚少,老师找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时,家长常常会说:“我们也想好好管他,但实在太忙了······”,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外走访中,我们首先来到了大一班小琴的家里------街上的一处蔬菜摊。
远远的就见小琴的妈妈蹲在地上忙活着
,走近一看,她正给客人宰杀母鸡,虽是大晴天的日子,菜摊的台阶上却是湿淋淋的,妈妈穿着胶鞋在积水里趟来趟去,忙得不亦乐乎,已是初冬,妈妈的双手在冰凉冰凉的自来水里洗着,等她提起鸡肉的时候,双手已变得红红的,只见她乐呵呵的和客人说笑着,完全不见生活艰辛的苦痛。是啊,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只有不停的劳动,才能供给孩子们的开支,才能给孩子们创造宽裕的生活,她没有时间去想生活中的不如意。我想,也正是这种乐观的精神时时感染着她的孩子,两个女儿才会性格开朗,积极向上。
站在她身边,环视四周,只见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货物,挤得屋子中央只留下了一条窄窄的通道。今天,孩子爸爸到山上卖菜去了,家里家外就她一人。等她忙得差不多了直起身子的时候,我们告诉她今天不买菜,是专门来和她交流孩子的情况的。孩子的妈妈赶紧把湿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憨厚的笑着:小琴接回来了,现在不知去哪玩了。
我告诉她:生意再忙,孩子也要管。小琴是个不错的孩子,在幼儿园遵守纪律,和小朋友相处友好,能积极参与各项游戏活动,学习上态度踏实,书写规范漂亮。美中不足的是孩子做事速度太慢,同样的作业,有时要用相当于别人两倍或是更长的时间。在做作业时,老师要不停的催促她。
妈妈边听边不停地点头:“是啊,我们也发现小琴平时比较拖拉,有时坐在那儿可以待上一两个小时。由于生意忙,只要她坐在那儿就行了,根本管不了她在做还是没做。”其实,孩子们的作业有时只是几分钟象征性的练习,不可能有高难度的完成不了的作业。
在交谈中,我得知小琴的姐姐已经是九年级的学生了,成绩优秀,绘画、演讲样样行。大女儿马上要读高中了,小琴也要上小学了,家里经济负担更重了,爸爸妈妈只能拼命挣钱,留给孩子的时间愈来愈少,有时别人家的孩子都睡觉了,他们还才准备晚饭,第二天孩子上学准迟到。难怪以前幼儿园第一节课都要上完了,家长才急匆匆的牵着孩子到幼儿园。有时放学时,别的孩子都接回家好久了,小琴还在幼儿园等家长,还好孩子不是急性子,要不早就哭成泪人儿了。妈妈歉疚地说:“虽然我们家住在政府广场旁不远处,但一家人很少去那玩,心里也觉得陪孩子少了。小琴确实没有姐姐童年过的愉快,也没有姐姐那时的聪颖。”妈妈深深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都是生活所逼啊!”我很高兴妈妈的坦诚,有许多家庭和她一样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生活难题,大家都在艰难的抉择着生活与孩子教育的冲突,但这家人在孩子教育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只要处理方法得当,他们就会获得双赢甚至多赢。
经过进一步交流,我和孩子妈妈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家里的生意爸爸妈妈进行合理分工,抽时间轮流陪小琴,和孩子一起玩一玩,转一转,与孩子增进感情,便于以后的家庭交流沟通。二是陪孩子做作业时,提前讲好时间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作业量
马上就到“六一”儿童节了,很多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了一份礼物,孩子们也在猜测着今年又能收到一份怎样的意外之喜。但是,儿童节的快乐真的是来自那一份份精美的礼物吗?
“六一”礼物家长出手大方
最近一段时间,儿童专柜成了商场中的销售旺地,买衣服、买玩具、买文具……不少家长掏钱购物的时候都少了往常的前思后想,给孩子准备的礼物也是价值不菲。“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孩子已经说了很长时间,趁着儿童节给他买了吧。”在一家家电卖场,市民马女士刚刚给儿子买下了心仪的电脑,“平时工作忙,顾不上孩子,‘六一’不能再让孩子失望了。”
记者在新世界商城的玩具销售点看到,不少家长趁着周末过来给孩子选礼物,毛绒玩具、儿童车、电动玩具……有的家长甚至一次给孩子买了3件礼物。一家销售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货很好卖,也能卖上好价,他们专门提前多进了一点货,“‘六一’是我们的销售旺季,这时候家长最舍得给孩子花钱。”“‘六一’儿童节不就是给孩子买份礼物嘛,孩子都盼着,除了买礼物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记者在最近几天的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家长都已经有了给孩子买礼物的打算,一部分家长的预算还十分可观,“孩子能收到礼物就高兴,当家长的不就是让孩子高兴嘛。”一位姓顾的父亲告诉记者,儿子早就告诉他想要一架航模,他到时候照着儿子的要求买就行,不用再花什么心思。
在一家商业银行工作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收入比较高,但工作特别忙,常常是一周跟孩子见不上几次面,更别提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很多时候她只能用礼物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亏欠,儿童节也不例外。“我要带着客户做活动,只能把自己的孩子晾一边。”杨女士说,给孩子一份礼物也是她的无奈之举。
一件礼物不能让孩子快乐一年
“我就想在那天和爸爸妈妈好好玩玩,因为我学习成绩差,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每天都要求我复习到很晚,最晚的时候能学到晚上10点。妈妈不仅让姥爷给我辅导文化课,还给我报了兴趣班,每个周末都要去学跳舞和画画,根本没时间去玩。”胜利大街小学六年级的天天(化名)怯生生地说,她有时候甚至觉得妈妈根本不爱她。
十亩园小学的苗建月说:“‘六一’那天我最想和爸妈去植物园玩,因为爸爸平时上夜班,妈妈身体又不太舒服,所以平时很少有时间陪我。”青龙街小学的花韶泽说:“我平时就住在爷爷奶奶家,只在周末才回家,很少见爸爸妈妈,真想和他们一起出去玩玩。”“我希望那天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我不想要爸爸妈妈的节日礼物,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行。”胜利大街小学的江明轩说,儿童节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开心地在一起,没什么压力,不用想作业有没有做完,不用想看电视时爸妈的脸色,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部分孩子对父母很有“意见”,他们已经不希望父母突然改变,变得理解他们,能陪伴他们一起玩,所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他们要“狠狠敲爸妈一笔”。“我们和父母根本就玩不到一起去,整天这个不让玩,那个不让玩的,和他们开心玩一天太难了。”六年级的瑶瑶说,“我现在就需要一份礼物,不是笔记本电脑,就是名牌手表,MP3、MP4也行,这是他们平时不管我应该付出的‘代价’。”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期盼礼物的孩子,还是等待与父母开心玩一天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里,其实盼望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平时的陪伴,他们不希望只有在儿童节期间自己的快乐才能被父母关注,“一件礼物不能让我开心一年”,这是很多孩子的心声。
“喜欢收到礼物以及收到礼物后的开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也不例外,但是,这个开心能持续多久?太短了,很少有人或者孩子会收到礼物快乐一年。孩子们需要的以及真正能够开心的是父母的理解、关心以及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陪伴。”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刘国妍老师说。
刘国妍说,她曾经让学生们以“最开心的事”写过作文,学生们提到最多的就是与父母或者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很少有学生写收到礼物有多么开心,而在“最难忘的事”中,学生们提到的也多是外出游玩的经历。刘国妍说,她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现在很多独生子女都缺少童年的快乐经历,很多孩子的课余生活都被学习、学艺所占据,一家人之间的游戏互动、交流互动都比较缺乏。
刘国妍建议家长,如果工作比较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做游戏,可以跟关系比较亲近的、有相似年龄孩子的朋友结成对子,两家或多家的家长轮流带着孩子们外出或在家里玩,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孩子无法经常走出家门的问题,也给孩子找到了童年的玩伴,孩子们玩得会更加高兴。如果家长想要送给孩子礼物,一定不要只看重价格而非孩子是否需要,刘国妍说,家长们有时候不妨给孩子写一封信,说说这一年中孩子留给他的宝贵记忆或者家长为孩子悄悄做过什么,孩子看了之后也会非常感动。
“家长要留给孩子时间,不要只给孩子礼物。”刘国妍说,儿童节就是让孩子们快乐的节日,但孩子们不只在这一天需要快乐,需要家长们的关注、理解,多与孩子互动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还会提高孩子的情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对4岁以内的孩子来说,等待是个难熬的过程。无论是去医院、银行,还是超市、餐厅等,都免不了经历长长的等待时间,如果父母能事先准备一些小游戏,也许孩子从中还能受益呢!
在餐厅:DIY加趣味
在菜还没有上桌前,是宝宝最耐不住寂寞的时光,打发这段等待时间需要妈妈事先做些准备。
看照片认人:事先带好全家人的照片,其中可以有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也可以是今天一同吃饭的小哥哥、小姐姐。妈妈边指点着照片上的人,边告诉宝宝现场是哪位。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1岁左右的宝宝。如果宝宝玩腻了这个游戏,也可以指着餐厅里的服务员或者陌生人问宝宝:“那是不是你的阿姨呢?”最后当然应告诉宝宝,她们不是自己家的阿姨。
快乐拓图案:准备好一支笔和一张纸,把纸放在一枚硬币、一把叉子或是凹凸不平的桌子上,让宝宝拿着蜡笔拓下面的图案。不一会儿,一张纸质的硬币、叉子等不同的图案出现在纸上了。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左右的孩子。不过游戏玩毕,最好带孩子洗手后再用餐。
制混合饮品:先点上两杯饮料,最好是红茶和牛奶,让孩子用两根吸管放进嘴里,一根通往牛奶,另一根通往红茶,同时吸到的两种饮料在宝宝的嘴里混合成了自制奶茶。
提示:这个游戏适宜于3~4岁的孩子。游戏会让寂寞的宝宝感兴趣的。不过,别让孩子饮料喝得过多。
在医院:简单而不费力
孩子生病了,精神一般不会很好,所以准备游戏的原则是,简单而不费力,不然反而容易增加孩子烦躁的情绪。
宝宝不见了:抱着宝宝的妈妈,突然问:“宝宝呢?宝宝怎么不见了?”一边问一边用目光扫过能看见的每个角落,甚至还可以在背包或者皮鞋里假装找宝宝的踪影。最后看着怀抱里的宝宝说:“啊!你在这里!”
提示:这个简单的小游戏,非常适合1岁左右的小宝宝,虽然游戏时可能会招来一些异样的目光,但是只要能逗孩子乐,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
投纸巾比赛:可以用两张纸巾揉成小团,然后再准备一张纸或一本杂志,放在距离孩子几十厘米的地方,看看宝宝能不能成功地将纸巾团扔到纸或杂志所在的区域内。或者和孩子一起投掷,看谁投得准。
提示:这个游戏比较适合2岁左右的孩子。但是游戏结束后别忘了收起杂志和纸,并将纸巾团扔进垃圾箱。
猜在哪只手:如果宝宝因要打针而哭闹,可以先问护士要个棉球,先把棉球放在一只手里,然后把手背到后面,变换着棉球所在的位置,最后让宝宝猜棉球到底在哪只手上。也可以让宝宝试着操作这个游戏,由你猜。
提示:这个游戏比较适合3岁左右的孩子。如果游戏中,棉球掉到地上,切忌别捡起来再玩,以免污染孩子的手。
在银行:会安静学记数
带宝宝去银行,常常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无聊的等待时间。此时妈妈需要准备的小游戏,不仅要培养孩子学会安静,还要能帮助他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
使劲揉纸团:可以用一张银行单据,把它揉一揉,然后再给宝宝,让他把纸团揉得更皱些。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对小宝宝的吸引力会很大。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1岁左右的小宝宝。只需一张纸就行,多了就会造成浪费,游戏结束应及时将纸团扔进废纸桶内。
回赠小秘密:妈妈可以轻声地在孩子的耳边说点什么,他一定会集中所有注意力去听清楚妈妈的话,而且很快会“回赠”另外一个小秘密。小声说话和听话可以让宝宝变得非常安静而不吵闹。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左右的孩子。对于孩子而言,秘密对他们是最有吸引力的。如果在喧闹的场所,那就更有意义了。
模仿填单据:银行有很多需要填写的单据,如果孩子已经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数字,那就可以让他在相关空格里填上自己的名字和家里的电话,还可以照着妈妈写的家庭住址填写。
提示:这个游戏比较适合3~4岁的孩子。在模仿填单据时,可以让他在一张纸上反复写很多次,顺便帮他记住这些重要的信息。
不仅上床睡觉这一类的事情,xx从奶奶回家也如此,什么时候说走她几乎都会说没玩够,尤其是表姐在时更是如此,只要说好钟表的长针到哪儿之后,她便自己会看,到时间大部门时间都能够起身穿外套,准备跟我们一起回家。
孩子是需要一个缓冲时间,或是给自己一个计划的时间,接受了事情安排后,便会按自己接受的时间进行。四岁多的孩子已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是家长说啥就立刻认同的,她要做自己的选择,即使选择的结果跟家长的安排一致,孩子还是喜欢自己来做选择,更多是体现孩子的自我意识,要求父母更多的尊重吧!
而且孩子在家跟着总是觉得无聊,也只有每天中午对面的小姐姐放学回来的时候可以跟她玩一会,其它的时间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玩,然后就总是想着要玩电脑游戏,也许真的是太无聊了吧。
其实孩子玩电脑游戏,我不怎么反对,只要不是太成谜于其中就可以了,毕竟以后这个社会什么事情估计都离不开网络。或许是因为自己在家太无聊了,或许又是我最近因为孕期反应太厉害了,都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她,有时候她说想玩游戏,xx爸就会直接给她玩,而我现在基本就是吃完马上就得躺床上睡一觉,要不统统的都要吐出来,所以我会跟xx说玩了半个小时候后就要离开,不可再玩了,xx小朋友也同意了,可是刚开始一两天还好,接着后来,竟然慢慢的时间越玩越长,有时候我在床上睡了一觉起来,她竟然还在玩,然后说她,她说,我玩了这一个就不玩了,于是每每时间都开始延长。弄的我很生气。然后我就会跟xx爸发脾气,或者跟xx说如果下次还这样就不让你玩了。
可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合理的安排好孩子,孩子的自制力当然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其实有时候大人都没有自制力,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不够上心。当然这点就是我的错了。既然认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就要马上解决,我也准备给孩子计划一个日常的表格,写上她每天都要做些什么,然后时间又是多少,当然,上网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不能让孩子还没有上学,眼睛就开始近视了。不过最好还是尽快给孩子找个幼儿园,让她有个规律的时间和有自己的小伙伴,也许就会要好很多了
案例:小敏是一所幼儿园的老师,在给小朋友讲完故事后,照例提问了问题。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小敏让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平平来回答问题,可是他站起来后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其他的孩子说:“老师,让我说吧!让我说吧!”小敏看着平平,他小声地说:“老师,让我再想想!”“老师,让他想好了再说吧,我已经想好了。”贝贝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其他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问题。小敏安慰孩子们:“老师保证你们都会有机会说的,让我们再等一等平平吧!”小敏用眼睛鼓励平平大胆说,平平终于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小敏和孩子们一起用力鼓掌。
这种生活中的小细节,我们时常会遇到。但是真正能做到像这位老师一样,尊重孩子的这一句“让我再想想”,尊重孩子思考的权利,不知道能有多少家长做得到。很多老师和家长没有耐性陪着孩子一起探索生活,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殊不知,这样没有耐性的行为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它会在无意中剥夺了一个儿童探究的权利,会扼杀了他成功的欲望,会熄灭了他创新的火花。
学习应该是儿童的自主行为,自主探究是儿童的权利,教师和家长都无权剥夺。“让我再想想!”这是一个求知者对成功的渴望,是一种执着的个性,是燃烧着的创新的火焰。儿童们渴望成功,渴望以自己智慧去发现、去创造。成功,哪怕是一丁点儿,也将会成为他们自豪的资本,自信的源泉,激起他们无休止的创新欲望。
育儿观念:给孩子发泄的时间
早上,杰杰开开心心地走进教室,看到我就马上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可是打完招呼
,他往建构区一看,发现已经坐满了6个小朋友,这时,他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脸上开
心的表情消失了。我说:杰杰,怎么啦?妈妈马上解释:他在家就说要来玩积木。我说
:”哦,原来想玩积木,现在玩不到没关系,等会区域游戏的时候再玩。”可是他生气
地对妈妈说:“你叫你,来晚了。”妈妈说:“我在家就催你了,你自己慢吞吞还责怪
我。”我说:“那你等会玩也一样的。”他马上生气地说:“可我就是想现在玩。”我
见他站着不动,就走过去说:现在玩不到了,我们就等换一样,要遵守游戏规则。他看
了我一眼就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趴着一动也不动。我说:“我来和你一起玩。
”边说边把玩具塞到他的手中,可以是他手一甩。这时,妈妈说:“你用理他,让他冷
静一下,等会就会好了。”过了一会儿,他还是没有玩其他的游戏,但是他开始和旁边
的小朋友聊天了。杰杰对建构区很感兴趣,早上一来园就想进入这个区域,为了每次都
能玩到这个区域他每天都要求妈妈送他早一点来园。在这次来园中,他因为没有玩到心
目中的游戏而显示出了不高兴的心情。我想通过老师的安慰,让他能够释怀,可是没有
用,后来接受了妈妈的意见,让孩子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老师进行旁观。不过,在接
下来,要和幼儿进行一次谈话,让幼儿明白参与各种区域游戏的好处。
今天,大多数人都能充分认识到与宝宝经常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性。婴儿所能体验到的外部世界的确令人吃惊。然而,通过与大人(和其它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宝宝从中获益的程度令人更为惊讶。
每天您都应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宝宝玩游戏并开展互动交流。实际上,您在一天里的任何时间都能以游戏的方式与宝宝进行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把游戏融入生活的方法。比如,你可以在吃饭时玩游戏,也可以把其他日常活动与玩游戏相结合。
首先,为提高亲子活动交流质量,您应为宝宝选购适龄玩具。现在市面上甚至有适合婴儿的益智玩具(研究人员最近了解到,婴幼儿了解世界的能力超乎我们之前的想象。教育专家认为,即使在婴儿时期,选用适龄的寓教于乐的玩具,并使宝宝开始学习的过程也是尤为重要的。)
如果家里有稍大点的孩子,您也会希望让他参与到婴儿的游戏互动中。当然,在孩子与婴儿游戏时,您需要确定一些行为规范,确保他们在游戏中都不受伤害。
尽早与您的宝宝进行互动,您和宝宝都能够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你们之间的关系将更紧密,感情更融洽,将来对双方都有好处。其次,宝宝会更多地感受世界,实际上就是较早地开始学习。最后,与宝宝游戏将成为您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