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师让我为我园新生家长学校第二次授课,主讲内容是有关亲子阅读的,为了这次讲座,我早早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10月30日晚上,我园的多功能活动厅里如期迎来了3个小班的家长们,在沈雁副园长的主持下,家长们认真听取了我为家长们准备的发言稿,题为《准备好了,和孩子一起阅读》。3—8岁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抓住这关键期加强幼儿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当务之急。我又结合实例指导家长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并向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如有计划地为孩子添置一些书籍;每天腾出15~3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和阅读;在阅读中启发幼儿思考(),假设想象等。也许是这样的讲座很实用,好多家长都主动拿出笔来认真地记录着。
确实,亲子阅读是家长、幼儿、图书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只要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就一定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讲座结束后,我觉得还可以加一个互动的环节。如在结合实例指导家长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前,先了解一下,在座的家长目前对亲子阅读遇到的困惑等;当我向家长们提出几点建议后,也可以再请几位家长讲一讲你在家与孩子一起阅读时有哪些好的方法,哪怕是一句两句话,也是相互学习的好机会。
期待下次的发言更精彩!
育儿心得:和孩子一起享受过程
对于孩子们来说,能够交道新朋友,玩到喜欢的玩具和游戏,感受并且享受参与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就足以说明是一次快乐之旅。
去的前一天,我问天天:“我们明天要和周子越弟弟一起去动漫嘉年华,有没有很期待啊。”因为同行的人中,我就认识周子越和她的妈妈,所以这样问他。天天认真地看着我:“期待呀,可是,有没有哥哥姐姐一起呢?”他是如此喜欢和向往跟大孩子玩,但是也不排斥跟小弟弟妹妹玩,这让我很开心。我说:“有呀,只不过妈妈现在不认识他们,但是肯定有很多哥哥姐姐呢。”听了我的回答,他高兴地手舞足蹈。
第二天一早,他早早就醒了,问我什么时候出发。我一看表,还不到6点钟呢,孩子是有多喜欢集体活动啊。于是,我们就起床很从容地收拾准备,在集要求的时间之前就到达了集合地点。
终于出发了,熟悉的家长们开心地打着招呼,孩子们更是兴奋和期待。天天是个十分外向的孩子,很快就能和不熟悉的大人孩子成为朋友,我真有些担心一路上孩子太吵闹,影响别人。可没走多远,我就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么多余,带队的梦主组织活动是多么有经验啊,瞬间就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她先简单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规则,并特意强调了“绿野阳光亲子部落群”不是带孩子游玩的,而是通过精心组织的活动,让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亲近大自然,结交新朋友;更让家长有机会多陪伴孩子,通过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然后梦主组织让孩子们做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和熟悉。我发现,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不点,是开朗的还是内向的,都在梦主的带动下大方地做自我介绍,并展示才艺。就连年龄最小的周子越小朋友(3岁半)也勇敢地为大家唱了一首英文歌,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这群孩子中,天天也算是年龄较小的一个,喜欢集体活动的他充分展示了活泼开朗的一面,拿着小话筒很镇静地做自我介绍,还说自己来自迪士尼幼儿园,要为大家演唱幼儿园的园歌《我们就是不一样》,受到了梦主惊喜的表扬,也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一路欢笑一路歌,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转眼就到了。孩子、家长拍着整齐的队伍,在梦主的带领下,有序地走向此项的目的地——动漫嘉年华的活动现场。走进大门,一眼看去,不大的露天场所尽收眼底。作为家长,说实话,我们还是有点失望的:不大的一片沙堆,几种样式的大型充气玩具,简陋的穿越火线跑道,构成了名不副实的“动漫嘉年华”。但这只是大人眼中的活动现场,在孩子们眼中却是“非常好玩”,天天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兴奋地跑进沙堆,拿起小玩具尽情地堆、挖、刨。随后,又被汽车造型的大型玩具吸引,不停地跟着其他小朋友跑上跑下,不亦乐乎。之后,又玩了百米冲关、穿越火线、蹦蹦床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耐心地排队等候。在和周子越小朋友一起排队时,会让着弟弟,站在弟弟的后边“保护”弟弟。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大人眼中不一定好玩的,孩子们却乐在其中,尽情享受。这一点让我羡慕,也让我深思。其实,这得益于孩子的简单、纯真和对事情的专注,我们大人经常说“享受过程”,其实更在意的却是结果。但孩子却恰恰相反,他们正是在享受过程,不问结果。结果却是,他们在享受过程的同时,享受到了真正的快乐。
回程中,孩子们在梦主的带领下,兴奋地分享他们的收获,有的孩子说最喜欢“攀岩”,第一是排队时间长,玩一次很不容易;第二是很刺激,锻炼了自己的勇气。有的孩子说最喜欢“穿越火线”,得了第一名,很开心……
听了孩子们的分享,你会发现,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快乐的一天,难道这还不够吗?
活动才刚刚结束,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次了。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期待呢?
父母如何和孩子一起透过科技产品成长呢?很简单。陪伴是最佳的策略,在他使用计算机时帮助他解决问题、或是欣赏他所制作的一个画面。
美国幼童教育协会(简称NAEYC)是一个为0到8岁孩子课程设置卓越标准的组织,它建议孩子开始使用计算机的年龄最好是在3岁或是更年长之后。事实上,研究显示,计算机对于每名幼童都有重要的好处,包括语言发展、阅读发展、社会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前提是用来学习、使用优良软件、与成人或同侪一起,以及在老师或是父母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计算机最大的学习效益。下面是NAEYC特别推荐的几项幼童使用计算机原则,这些原则是基于孩童发展研究和幼儿教育专家的专业意见:
◎计算机应该做为补充──而非取代──的活动或是工具。它不能取代艺术、沙堆、水、书籍、音乐、户外活动探险、戏剧和与其它孩童的社交活动。
◎父母应该在孩子使用计算机时在旁指导。就在近处随时帮助你的孩子,回答他的问题,当他使用计算机时与持续与他互动。
◎花时间观察并参与孩子的计算机活动,以了解他在想些什么及学些什么。观察孩子使用计算机,可以对他如何思考、解决问题有更多的认识。
◎和你的孩子一起使用计算机,并鼓励他和兄弟姐妹或朋友这么做。和他人一起使用计算机可以协助他发展重要的社交技巧,像是轮流使用东西、合作,并帮助你的孩子建立说话及聆听的能力。
◎为你的孩子多学些软件,并在孩子使用软件前小心地检查过。尽管多数软件都是高质量的产品,但有一些软件由于过于困难、强调暴力的主题,或是无法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并不适合年轻的孩子使用。
◎把计算机放在全家人可以共享的公共空间里,像是厨房或是客厅,这样假如电话铃声响起或是厨房烧的开水沸腾了,你孩市在孩子伸手可及可以随时求援的地方。
◎对计算机使用时间做严格的限制,并请严格力行。建议3到5岁的孩子一次使用的时间不超过20到30分钟。并建立家庭计算机使用守则──像是不边使用计算机边吃饭、用完计算机后一定要把软件取出等等。
至于父母如何和孩子一起透过科技产品成长呢?很简单。陪伴是最佳的策略,在他使用计算机时帮助他解决问题、或是欣赏他所制作的一个画面。父母也可以透过和他谈谈在计算机上面做了些什么,来鼓励孩子的语言发展,虽然较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直接的帮助,较大的孩子则只要父母就近答询问题即可。不管孩子几岁,你在旁边其实是在告诉他,打计算机的时刻是个可以和其它人分享的时刻。
美国幼童教育协会(The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ducationofYoungChildren,简称NAEYC)是一个为0到8岁孩子课程设置卓越标准的组织,它建议孩子开始使用计算机的年龄最好是在3岁或是更年长之后。事实上,研究显示,计算机对于每名幼童都有重要的好处,包括语言发展、阅读发展、社会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前提是用来学习、使用优良软件、与成人或同侪一起,以及在老师或是父母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计算机最大的学习效益。下面是NAEYC特别推荐的几项幼童使用计算机原则,这些原则是基于孩童发展研究和幼儿教育专家的专业意见:
◎计算机应该做为补充──而非取代──的活动或是工具。它不能取代艺术、沙堆、水、书籍、音乐、户外活动探险、戏剧和与其它孩童的社交活动。
◎父母应该在孩子使用计算机时在旁指导。就在近处随时帮助你的孩子,回答他的问题,当他使用计算机时与持续与他互动。
◎花时间观察并参与孩子的计算机活动,以了解他在想些什么及学些什么。观察孩子使用计算机,可以对他如何思考、解决问题有更多的认识。
◎和你的孩子一起使用计算机,并鼓励他和兄弟姐妹或朋友这么做。和他人一起使用计算机可以协助他发展重要的社交技巧,像是轮流使用东西、合作,并帮助你的孩子建立说话及聆听的能力。
◎为你的孩子多学些软件,并在孩子使用软件前小心地检查过。尽管多数软件都是高质量的产品,但有一些软件由于过于困难、强调暴力的主题,或是无法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并不适合年轻的孩子使用。
◎把计算机放在全家人可以共享的公共空间里,像是厨房或是客厅,这样假如电话铃声响起或是厨房烧的开水沸腾了,你孩市在孩子伸手可及可以随时求援的地方。
◎对计算机使用时间做严格的限制,并请严格力行。建议3到5岁的孩子一次使用的时间不超过20到30分钟。并建立家庭计算机使用守则──像是不边使用计算机边吃饭、用完计算机后一定要把软件取出等等。
至于父母如何和孩子一起透过科技产品成长呢?很简单。陪伴是最佳的策略,在他使用计算机时帮助他解决问题、或是欣赏他所制作的一个画面。父母也可以透过和他谈谈在计算机上面做了些什么,来鼓励孩子的语言发展,虽然较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直接的帮助,较大的孩子则只要父母就近答询问题即可。不管孩子几岁,你在旁边其实是在告诉他,打计算机的时刻是个可以和其它人分享的时刻。
导读:首先我要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我根据女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有情趣的图书来吸引她。
我的女儿今年四岁了,她平时最喜欢看书。每拿到一本书,她都要认真翻看,而且还会根据书上的画面进行简单的讲述,虽然她讲的往往和书中的情节有出入,但却很好地锻炼了她的想象力、观察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而这也是我指导她看书的初衷。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也是语言教研组的教研员,我特别重视班上幼儿的语言发展。但是通过对家长的调查,我发现家长对孩子语言发展并不太关注,例如只有很少的家长能做到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和孩子一起看书,陪孩子交流。于是我经常和家长们进行交流、沟通、探讨,教给家长一些幼儿阅读方面的知识与方法。对自己的孩子,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要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我根据女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有情趣的图书来吸引她。我还记得当女儿拿到这些书时,兴奋极了,缠着我说:“妈妈,妈妈,快给我讲,给我讲。”我说:“你自己先看一看。”我发现女儿看书的速度非常快,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一会就从头翻到了尾,说看完了,又马上要去换另一本书。这和我班上的孩子看书是一样的。让她说说书里的故事内容,她讲不出来。于是我拿过书,首先了解了书中的内容,然后和女儿一起看,我在讲的同时向女儿提出一些问题,如小鸭子要干什么?猜一猜大灰狼怎么了?有了这些问题,和女儿边看边猜,特别有意思。每次女儿都能猜出不同的答案,很有趣味,我也不用固定的对错来限制她。女儿现在最喜欢猜图了,通过猜图的形式,她能自己看一本简单的书。由于女儿识字不多,她对图书的喜爱程度深受成人影响,因此我在给她讲故事时,全神贯注、声情并茂、孩子特别受感染,能调动孩子看书的积极性,并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每晚睡前给女儿讲一个故事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还和女儿约好,每两周去书店一次,每次可以买一本书。女儿的书越来越多,我们给她添置了一个小书架,女儿非常高兴,每天都会整理自己的书架。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女儿不满足与只看书,她还想认字,于是我把看书与认字相结合,引导她结合画面看文字。女儿虽然只认识其中的几个字,但对照画面,联想过去听过的故事,背诵过的古诗,居然都能将故事中简短文字“读”了下来。这充分说明先培养兴趣的阅读方法对于女儿认字、增长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确实大有益处。
由于女儿语言能力突出,每次上课,女儿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回答经常出人意料,使老师的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小朋友们也很喜欢女儿——她会给小朋友讲图书、故事,都是小朋友爱听的,所以她在班中的好朋友非常多。
经常做功课或读书不到半小时,就会以上厕所、喝水…种种理由离开书桌的儿子,居然一动也不动的坐在书桌前大半天,那异乎寻常的”用功”,让为娘的我在感动之余也起了疑心。为了打探虚实,我以一盘切好的水果为道具,以慈爱体贴为面具,轻步掩至其身后….
“好小子,怪不得大半天坐着不动呢,原来是在看漫画!”我大声嚷到,儿子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连忙把漫画书一合往我手上一送:“好啦,给你给你,让你先看啦!”
“这才象话,古人说-有酒食先生馔。今妈添言道-有漫画书要先呈给妈妈阅读。知道不?!”训话完毕,我就地一坐,翻开漫画书开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儿子也将身子溜到地板上,把头凑过来,指指点点的向我简介这本漫画书的故事大纲、主配角名字和背景-
“这个主角将太,是日本北海道一个寿司店主的儿子,为了想要学得做寿司的技艺,帮助父亲把寿司店经营得更好,在中学毕业后,就独自一人跑到东京去拜师学艺。他吃了好多苦,受到好些人的欺负,但都不气馁,最后终于赢得了寿司新人比赛冠军,成为日本最有人气的寿司大师傅。”
“你看这个叫佐治的人,他是将太的师兄,他坏死了,老是找将太的麻烦,和设计谋陷害将太,结果,哈哈,坏人有坏报!他在寿司新人赛时,因为急着想要表现自己的技术,没有把食客喜好的口感考虑进去,结果就被将太给打败了。”
我边听儿子的”剧情人物介绍”,边翻看着漫画书,越看越欲罢不能,当天的午餐就让家人去”自谋生路”,下午则和儿子携手共奔去书店,搬回了全套”将太的寿司”漫画集,母子两人肩并肩、头挨头的用功读书,并不时停下阅读来讨论书中寿司的做法,拿来和我们以往曾在日本料理店所吃过的寿司做比较…
越看越对于日本师傅要制作出一个博得客人称赞的小小的寿司,竟然要从选米、煮饭、挑选鱼贝类、切食材的刀功、捏饭团…等等任何细节,都不能有丝毫马乎,皆得花费多年心力去琢磨练习,才能练出的制作功力不由得心生叹服。
同时也对这本漫画书的作者心生敬佩,因为想必他为了制作这套漫画,肯定在从寿司的制作到寿司店经营这方面的知识,下了不少功夫去观察了解,才能用如此循循善诱方式,将枯燥的制作寿司理论,和严肃的鼓励努力向上、遇挫不馁的人生大道理,化作引人津津悦读的漫画。
最后,在看完一套漫画书,我和儿子一起被激起”有为者当如将太”的雄心,两人跑去买了一整套做寿司的器具与食材,把漫画书当成食谱,一步步的学做起寿司来。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