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在升格为奶奶后,又有哪些可以分享的教育经验?30日在此间首发的《长大不容易》中她告诉天下所有父母,“教育要以孩子为本,教育要以顺应成长规律为本”。
2004年出版《告诉孩子,你真棒!》创下百万册的销售记录后,卢勤时隔七年再度出山,以30年的积淀以及荣升为奶奶后的全新家教感悟凝集成这本《长大不容易》。
针对当今时代下家长们面临的种种新问题,卢勤在新书中提出了“成长有规律,长大不容易”的全新家教理念,倡导“教育要以孩子为本,教育要以顺应成长规律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
三十多年“知心姐姐”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让卢勤接触了大量焦虑的父母,写这本书,卢勤就是要告诉全天下的父母们:“长大不容易,成长有规律。”过度焦虑的情绪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父母们都要认识和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她有一个观点:“三岁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玩够了,玩的开心,玩的专心,这样孩子将来才能放得开,过早学习太多的知识,以后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她一再强调,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所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根本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对目前的兴趣班她也认为根本是违背成长规律的,“本来就是有兴趣才能发展,但是太多了就没兴趣了,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而对于此前热传的“虎妈式”教育,她也不认同:“中国人用过于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新一代的孩子灾难即将来到。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将来逆反会非常强烈。今天把他管住了,将来这种反抗会成为强大力量,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这是家长的问题,孩子的灾难。”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家长们关心的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再就是孩子的智力.兴趣,而孩子们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们认为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化的。错了,家长们大错特错了,幼儿时期的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终生。
今年我担任小班的教学工作,我发现一个叫凤杰的女孩特别胆小.特别害羞,当时来幼儿园的时候没怎么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孩子刚刚来到陌生的环境这是正常的现象,当凤杰的妈妈走时,凤杰很恐惧的眼神以及双手拽住妈妈的衣服不放,我好说歹说把他劝到座位上,在以后的一.二周里,我发现凤杰还是这个样子
,一点变化也没有,总是低着头走路,也不和小朋友们交谈。我担心孩子长时间这样下去会妨碍她的的成长的。于是,我和凤杰的妈妈商量制订了一些办法。
一.家庭教育
1.在家中为凤杰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我告诉凤姐的妈妈让她多给孩子爱,多给她鼓励,家长要言传身教,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心情愉快,才会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
在家中教育孩子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强制性的让孩子干什么,这样会搞得孩子疲惫不堪,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及时给予孩子以鼓励。由此看来要学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二.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告诉凤杰的妈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时我们要慢慢地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带孩子到外面去玩,教孩子一些礼貌用语,慢慢地孩子就会感受到与伙伴们交往的快乐的。
家长赢得孩子尊重的方法
尊重是人类的一种内在渴望,人们希望被重视和尊敬他人,通常, 当我们觉得自尊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捍卫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尊重的概念和普遍性都引起了哲学家和道德传教士的注意,许多生物伦理学概念被唤起。
即使在家里,我们也渴望被家庭成员欣赏和尊敬,这对亲子关系尤其重要。每一位父母都努力获取孩子的爱和尊重。然而父母往往没有意识到,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什么不对。对于这类父母,我们在下面列出了如何赢得孩子尊重的方法。
1.要赢得尊重,你应该学会给予别人尊重
在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如果你对你的孩子不尊重,并且总是评判,它将影响你们的关系。爱你的孩子,但同时设置明确的界限,并且让他们明白怎样划清界限。
2.尝试做孩子的榜样
通常孩子觉得家里维护纪律的规则设置是只针对于他们来说的,成年人可以自由打破这些规则。试图证明他们是错误的,父母也会遵循相同的规则,如果你有了孩子的话。
3.让孩子了解责任
在年幼阶段, 如果不了解后果或结果,孩子往往会犯错误。他们的想法总是好奇一些复杂的问题像毒品,性等等。他们无法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这个混乱的年纪里,他们可能经常会走向歧途。作为一名家长,让他们了解和他们的行为需要承担责任是你应该做的。教导和建议孩子是每个父母应该履行的责任,这样你一定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
4.试图了解孩子,但给他们一些私人空间
太多的制约将会限制孩子的独立性,同时你会失去他们眼中的尊重。记住,尊敬和恐惧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5.如果你犯了错,毫不犹豫地向孩子道歉
事实上,向你的孩子显示你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并做出改正,这种方式,将会启发他们做同样的事情。
对这个问题,以前我也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很出色,不过现在我开始反思了,真的是我的功劳吗?恐怕不见得。
首先我儿子并不特别优秀,只是一直不讨厌读书,上学始终高高兴兴;其次读书一点不用功,花在弹钢琴和打魔兽上的时间跟读书一样多。第三,他的学习成绩只是在初中的时候名列年级第一(因为那所学校真的很烂),小学和高中都不是什么年级排名前三的。小学的时候因为考试总是粗心,高中是因为学校集中了太多优秀学生,俺们儿子实在是很普通。大学阶段倒也不错,学习还是有兴趣,没困难,而且还能获得学校奖学金。
他自己夸自己学习永远不会遇到瓶颈(但不是最优秀的)。
我现在想明白了,除了父母提供给孩子的环境,和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之外,读书也像音乐、美术、舞蹈一样是有天赋的。但不等于会读书的孩子就一定比其他孩子聪明,人家的特长不是读书罢了,可能是艺术、可能是社交、可能是动手能力,可能就是创造力强、点子多。难道那些就不是聪明?
只是现在的社会对孩子的评价只认读书这一条,很不理性。以后的中国恐怕要毁在这种单一的价值观上。如果孩子的每一种天赋都能得到尊重、并得到机会发展,那么将来的中国才会人才辈出,繁荣昌盛。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孩子读书一般,那么他一定有别的天赋,请一定要发现他的擅长之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