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学会放手刚刚从门卫处得知,有一位爸爸要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因为孩子刚入园不久,他实在不放心。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都被门卫伯伯拒绝后,很失望、很沮丧。可怜的父亲,“多想再看你一眼”,真缠绵。
我很理解他的心理,但是并不认同他的做法。儿子已经三岁了,上小班,应该是个棒小伙了,他将来要独立去适应社会,并要学习着懂得谦让照顾老人妇女儿童,如此让爸爸牵挂的孩子在家里一定被百般呵护,那他将来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呢?
作为青壮年男人,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肯定不只限于照顾好孩子,虽然我很希望爸爸们能分出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但目的是让孩子们更阳刚,让男孩们更有男子气,而不是连上幼儿园都依依不舍啊。既然孩子白天上幼儿园,那就放心交给老师,也相信自己的孩子有适应能力和独立能力。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外婆或奶奶身上的,也有少部分妈妈会这样,不过在我从业的二十多年中,近几年来这种“黏糊糊”的爸爸越来越多了,不知道是现在的爸爸更爱孩子了,还是现代人的性别差异越来越不明显了?
儿子班里上周五某位家长送来锦旗,表扬老师怎么好之类,非常醒目地分别悬挂于学校大堂和班级门口。
家长们私底下聊天,说这位家长真会来事,这样一来的话,老师就会对他们孩子好等等之类的话语。自己在边上听着,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每人都有每人的处事方式,也许这位家长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本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不过自己并不是属于会来事的那一类人。从小到大也没有人因为自己有特殊的关系而受到特殊的待遇。磕磕碰碰一路走来,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本不应该经历的事情。但现在回想自己走过来的路,难道这些事情不足以让自己成长,不足以让自己更加成熟吗?
所以个人认为要学会放手。人的一生非常多变,自己遇到的事情越多,处理事情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儿子刚刚走出父母的怀抱,不正需要这些锻炼吗?在父母的手掌心里捧着,到幼儿园里又让老师捧着,到小学还是让老师捧着,中学、大学、社会,何时是个头啊!所以和爸爸商量,坚定地认为要学会放手,让他自己学会处理各种事物,包括和老师的,和同学的,学会适应。
可不,瞧,现在的儿子多棒啊!
“你们家孩子各方面都很不错,在班里是属于不大需要老师太关注的那一类学生”---------这是老师对儿子的评价,这就够了!
还有每次去接儿子放学,问他开不开心,他都会响亮地回来答:“开心”。回家来看着他一边跳舞一边唱歌,一会儿说是生活老师教的,一会儿说是学习老师教的,再又是说班主任今天怎么怎么了,然后又说跟哪个孩子成为好朋友了,忽而又说今天被哪个女孩子打,可他没还手,因为他是男子汉,不打人的,等等等等,这就够了。
放手之后的儿子,多好!
育儿观念:我们要学会放手
一晃眼,咿咿、呀呀进入幼儿园已经一个月了,从最初的哭闹、排斥,到如今能够愉快地背上小书包自己入园,这期间的进步、成长让我们感到非常的骄傲。在小一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宝贝们学会了自己吃饭、自己穿裤子、自己叠衣服等等,这一点一滴的进步离不开陈老师和施老师对她们的耐心教导和关爱,离不开余阿姨对她们生活上的细心照顾,这份宝贵的心意让作为家长的我们份外感动。
要说这一个月中宝贝们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呢?我觉得用“勇气可嘉”这四个字来形容她们最适合不过了。咿咿和呀呀从小胆子就很小,有缝隙的木板桥她们走起来战战兢兢、看到陌生人就会紧张,儿童乐园里面长长的山洞她们也不敢尝试,这一度让我觉得很烦恼。但是自从进了幼儿园以后,我发现她们渐渐“老结”了,遇到生人会对人家微笑,遇到小朋友会跟人家“搭讪”,给我们的感觉也越发阳光开朗了。
这次国庆假期,我们带她们去了阳澄湖的水上公园,里面有很多粗绳搭建的游戏项目,我觉得挺有意思,就跟她们提议了一下,其实压根没指望她们会去尝试,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姐姐的带领下,她们迈出了第一步。一开始,她们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因为找不到方法,所以犹豫、害怕,一度想要放弃。但是在我们不断地鼓励和引导下,她们渐渐找到了信心和方法,带着泪水走完了全程。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我们只能竖起大拇指,给她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之后的一些游乐项目,只要允许小朋友一个人参加的,我们都选择了放手,当然,她们的表现也都棒棒的。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们“不行”,是我们家长觉得她们不行,不肯放手。其实,只要家长愿意撒手,宝贝们的表现往往出人意料。孩子们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一天都有进步和变化。作为家长,只要多拿出一点时间来陪伴、多给她们一点鼓励和信心,我们的孩子定能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期待她们的成长!
学会放手
前几天在书上给我的学生们找故事时,看到了一个活动的设计让我有所思。活动是在班级里开展一个叫:“玩具分享日”的活动。
我一下就联想到我的学生们,从小班到现在,大班下学期了。我们都是一直要求孩子不要带玩具来幼儿园,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麻烦。其实,我一直都很纠结,不让幼儿来玩具来幼儿园,是觉得幼儿的自控能力差。但从来没有想过去好好培养幼儿好的自控能力。所以我决定和我的学生们好好谈谈这个问题。
我首先向孩子们说出了我不让他们带玩具来的原因,也说出了我的纠结。向他们承认我做法的错误。和孩子们一讨论,孩子们都是说不想带玩具来幼儿园,大多数的原因是怕同伴把自己的玩具弄坏了,我听到他们的谈话一下又觉得揪心,孩子们缺乏“分享”精神。于是我决定在我班也开展“玩具分享日”活动。这样可以让幼儿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也能好好培养一下幼儿的自控能力。我和孩子们一起定了一些“玩具分享日”的规则。带玩具来后在园时间什么时候能玩?什么时候不能玩?如果有孩子去抢别人的我玩具又怎么办?.......
一切搞定,第2天就是“玩具分享日”的日子。那天不是我是上早班,其实一上午我都在担心,不知道孩子们带玩具来园怎么样了?很是忐忑。中午上班时,一进班就问情况,另一个带班老师说不错,小朋友都玩的很好!我心里的大石头iujiu落地了。这一天下来我看得出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
其实我从中也体会到了,其实,我们面对孩子要适当的放手,他们会有很多的惊喜给你!
育儿观念:爱孩子——请学会放手
这次是潞潞上小班开学以来,老师第一次要求交育儿心得。仔细想想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做的有太多的欠缺,没有多好的经验,唯一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去成长。很多时候道理说起来很明白,但是实际过程中却又会做着相反的事情。
中国的家长60%基本上是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难,家长难,孩子难,老师难。的确如此,从怀上潞潞到现在我是不折不扣的成为了这个60%的家长之一。都说女儿要富养,所以自出生至今,我都本着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女儿最好的,希望她能更快乐点,更幸福点。
小时候学走路,大人们都怕自己的小宝贝万一摔坏了胳膊、碰坏了头,都给她时刻保护着,但结果总是会摔得鼻青脸肿。潞潞刚学会走路时我一般都是放开手给她自己走,每次要摔跤时她都会停下来让自己站稳再接着走,后来慢慢大了,走得快了即使偶尔摔一跤,她摔跤的姿势都很特别,前趴时她的头都是昂起来自然摔不到脸部,后倒时头是抬起来的也摔不到后脑勺,其实她也就是在跌倒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保护,放开手让她自己去走,她会走的比你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在家里的时候,家务一般都是做爸妈的全包,好奇的小宝贝们又特别喜欢帮忙,家长都会对孩子说:这个你不要碰,那个你不要搞,你去玩你的玩具,看看你的小人书,只要你学习成绩好,我就满足了。这样的做法也许一时会使你的小宝贝在理论学习上稍微强一点,渐渐的你会发现她的能力都跟不上同龄小朋友,因为她的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发展,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小朋友的学习模仿能力是超强的,平时在家洗衣服时,潞潞都会陪着我一起,帮我拿小板凳,问我累不累,时间久了她也知道洗到哪件衣服掉色的时候就不能把这个件衣服放在一起洗。周末只要提到打扫卫生,她就会跑过去找抹布,我拖地,她擦桌子。只要我拖把空下来,她就立马跑过去给拖地。看着小不点忙前忙后做妈妈的看着特别幸福。
现在上幼儿园了,因为想给她更好的学习环境,所以送到了南通,因为路远每天都只有坐接送车。开学第一天,因为有太多的不放心但又不想让她搞特殊,我就先让她坐上校车,然后跟在校车后面一起到了学校。让我开心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挺开心的,一个一个的拉着衣服排着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校园,当然这个也不排除个别小朋友的哭闹。在幼儿园里,担心自己的宝宝饿了、渴了、尿床、不听话、没有好朋友等等太多,每天都会在耳边唠叨,吃饭要好好吃、小便要叫老师……。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家长的放开手,顺其自然的发展,孩子就会带给你很多的惊喜。潞潞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跟我讲她在幼儿园一天的故事,哪个小朋友今天哭了、哪个小朋友的妈妈来接她放学了、谁跟谁是好朋友、今天的饭是自己吃的还是老师喂的、老师教的儿歌也会自言自语的重复的讲。当目光锁定,看她表演时她就会不好意思的大笑两声。我知道她其实是会的,只是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就缺少一个人鼓励她一下就更好了。以上讲了那么多不是想说潞潞有多好多优秀,只想表达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刻意的为孩子制造某个环境、约定一个不成文的规章、限制孩子的交往圈,只要她们的行为是安全的、符合常理的,对于孩子做家长就要放开手让他们去做;对于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做孩子良好的示范和引导;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让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我们深知: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事,家长在做好孩子后勤保障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园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可以在家长会上或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多跟老师沟通。如果孩子有缺点,在家庭教育中逐步改正,这样才能使学前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以上是我的育儿心得,希望各位家长和老师能够多多交流,相互提高。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