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有个孩子爱哭,他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就开始抱着奶奶不肯放,嘴里总是喊着“奶奶来呀,奶奶来”“我要外面去”,东西么也不肯自己吃,只有老师来喂他才肯吃,后来我发现,他慢慢的开始在接受这个集体了。
到了这个星期,他开始自己吃东西了,有一天中午,他居然自己拿着饭碗跟我说,“我要吃个白白碗,把饭都吃进去。”那天中午我们吃的菜有胡萝卜,他还一个劲的跟我说,“我要吃胡萝卜的,这个吃了弟弟会长大的,对身体好的。“听了这话我真的是很惊讶,这个爱哭的孩子,居然能笑着跟我说话,而且还那么乖的吃饭,很快他就吃完了一碗饭,他还很开心的跑过来给我看他的“白白碗”。那天我给他奖了一个大五角星,他回去的时候高兴极了,还拿给奶奶看。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来幼儿园,他又哭了。他奶奶说,他就是胆子小,每天都不愿意离开他们,他也是特别担心。过了一会,他就开始不哭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小朋友们玩,有时候还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玩积木。同时我大张老师也发现了问题,他不爱跟别人交流,总是一个人坐在位置上,但是在上课时,他的注意力却是格外的集中,他的小眼睛总是跟着老师一起走。当我们问到他时,他又不愿意回答,话也显得特别少,在发红花的时候,我会给他发上一朵大红花,表扬他上课听的很仔细,他拿着大红花很开心的笑了。
后来跟他奶奶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不说话,可是回到家里他话很多的,他每天回去都会跟奶奶说今天做什么,吃了什么东西,为什么奖你到大红花了,讲的时候他很开心的。
我们发现这个还在对大红花很感兴趣,因此,我们根据他每天的表现,只要每天进步一点了,我们就讲给他一朵大红花,并且让他知道他得到这朵大红花是地方做的好有进步了,每天得到大红花他都很自豪的,慢慢的他也开始跟小朋友交流了,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了。
新小区家对门住着“阿婆”一家——“阿巴”的称呼应该更适合,自从几个月前她那小孙女“哇哇叫”的日子之后,可谓是“突变”——对人真是360°大转变,前后判若两人。
曾经的“阿巴”,不管见了我家谁,或是其他楼上邻居,从不打招呼理会。哪怕是楼道口,迎面相逢,也装作视而不见;多次遇她,又是长辈,开口问她好,可是她都不与理会,漠视邻里的存在;有次小区路上又刚巧遇她,更巧的是这路上就我俩在面对面行走,见了不打招呼好似很别扭,可是我开了口令自己尴尬的事就发生了,对面的“阿巴”不仅没有搭理,还故意把头扭转往另一边,感觉第一次碰上这么没有礼貌的人。这一次后,印象中有一年多我们邻里间没有说过话,没有了任何打招呼。后听其他楼上邻居说,对门邻居不仅和我们从不打招呼,和任何邻居也从不打招呼,从没见她的脸上对我们邻居有过一丝笑容。
一个孩子的降生,彻底改变了对门“阿巴”,她不仅脸上洋溢着笑容,而且开始和我们邻里邻居的打起了招呼,现在每次不管是在楼道里遇到,还是小区内遇见,或是小区外的地方恰遇都会用很有礼貌的与我们打招呼,笑脸问好,还会很主动地与我们交谈,聊她家的小宝贝,孙女的出生让这位奶奶级的“阿巴”更懂与邻里的相处之道,以笑容对人。
为小宝宝鼓掌,她给奶奶带来如此大的转变,更为对门“阿巴”鼓掌,小孙女真正带给她的转变!
与小班孩子相处的这短短的时间里,让我感受了很多东西。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不是很强,所有的任何细微的地方你都不可忽视,在听别人提起幼教工作的时候,自己就以为是看孩子的工作,当你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时,你就会意识到他们就是你的天使,就像我的空间名字一样:孩子是最美丽的天使,和孩子在一起,每天都会像新的开始一样。
当我一口一口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他们每吃一口我都倍感欣慰,在我掩饰着疲惫给孩子上课的时候,孩子欢乐的表情会让我的疲惫烟消云散。当我在感叹这种神奇的力量的时候,才慢慢领悟到他们就是我的天使,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
我记得我们班李兴林每次起床时都会抱着我说:老师我爱你!我说:我也爱你!他说:那必须的!我问他谁教的,他说是爷爷。有一次孩子在玩区域游戏,顾静涵小朋友说:我感冒了,而且还流鼻涕了呢!听着孩子天真的话语,你会觉得每天都很快乐!
都说幼儿园是孩子的学校,其实孩子也是老师的学校,因为你通过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经验,同时孩子也能给你带来很多欢乐。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比较能说谎,犯了错硬是不承认,或者是赖到别人身上。有一次,张文锋告状说:“老师,杨靖雯给我撕了本子,”杨靖雯却说:“他先用彩笔画到我书上。”我问他们到底是谁先做的,他们俩都说对方先做的,谁也不承认。还有很多次,俩个小朋友打了架,谁也不承认先动的手。对孩子的这种现象,我很纳闷,无论我怎么问怎么说,除非有其他小朋友证明,否则,他们谁也不会承认的。我决定认真调查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
于是,我多方面了解与观察,才发现造成孩子们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由于这种天性,促使他们会做出一些不遵守纪律的事情,比如,没事的时候,就去招惹小朋友,又害怕老师批评,认为只要我不承认,老师就拿我没办法。了解了这些,我不禁想起我平时教育方法有多么简单,以前,俩个小朋友打架,只是对那个先找事的孩子批评一顿,而不是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再后来,有的孩子怕老师批评,就不承认了,那么这时俩个就一起批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对。看来,要想改变幼儿的这种现象,首先要改变我处理问题的方法。
找到了原因,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耐心的听每个孩子的辩解,根据他们的讲述做出正确的判断后,给他们讲道理。对那个始终不承认错误的幼儿个别教育,引导他让他明白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勇敢地承认错误,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就说谎,帮助他了解这种做法的危险,让他从心里明白自己真的做错了,这样以后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教育他们从小就养成对自己做的事要负责的好习惯。
再就是利用游戏和故事,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要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随着我处理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方法的改变,幼儿说谎的现象少了,打架找事的现象也少了,所以,我相信孩子都是一样的,只要老师的教育方法对了,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杰杰小朋友在画画中的表现给了我们一个大大地惊喜。以前他画画总是提不起劲来,还没画了就说:“老师,我不想画。”刚开始画就不耐烦地说:“老师,我的手好酸呀,老师我不会画,你帮我画一下好吧?”交上来的作品总是画得很脏,涂得乱七八糟的。现在的杰杰画画可认真了,中班第一次美术课让幼儿画《手牵手》要求幼儿先用记号笔给小女孩连线,再添画上背景,如:太阳,花草树木等,最后涂上漂亮的颜色。幼儿在绘画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我发现杰杰坐得住了,画画的时候也有耐心了,当他画好后拿上来给我们看时,我们一下子呆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作品干净、整洁,颜色涂得很鲜艳,没有涂到外面来。添画也动脑筋了,画得和我不一样。看到他的作品我无比地高兴,连忙展示给小朋友看,给同班的老师看。
超超小朋友活泼、调皮。下课总是满教室跑,还带领着几个男孩玩他们最喜欢的追跑游戏,经常要做出一些危险地动作,所以我们的眼睛一直要关注着他。这一个月来,我们总能看到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就连下课的时候也不乱跑。刚开始我们还以为他生病了,忙摸摸他的额头不烫,又询问他身体舒服吗?他的回答是舒服的。看到他的进步我们马上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他,还请他做大组长,他非常地高兴,做了大组长后,他觉得特自豪,在以后的活动中表现就更好了。
孩子们真的长大了,现在经常听到他们自言自语地说:“我们读中班了,是哥哥姐姐了,我们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出好的榜样。”
祝愿我班的孩子进步越来越快!加油!
刘焕一是我班有名的"惹事大王",每天都会有很多幼儿告他的状,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让他跟着我,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处处约束他、管制他、限制他的活动,以减少他闯祸的次数,可时间一长,我发现这个办法并不可取,而且还有些适得其反的感觉,你越管他,他就越跟你唱反调,但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那天,孩子们已开始游戏,一转身我发现身后的刘焕一不知去了哪里,我怕他又要出什么新花样,就马上去找他,结果发现他正扒在美劳区的地上捡别的幼儿剪下的废纸,我决定"放纵"他一次,只见他把那些碎纸撕成差不多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把这些正方形小块连起来,稍加装饰后居然就变成了一列火车,没想到几张废纸那么吸引他,他会玩的那么津津有味。虽然那火车并不起眼,没有买的漂亮,可整个过程刘焕一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注,那么的投入,好像是完成一项重要工程。那列火车其他孩子见了都说好,都争着看,争着玩,受到大家的表扬和赞许的刘焕一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表现出奇的好,一直到游戏结束,都始终管好自己。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决定还他自由,给他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天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刘焕一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转眼之间就可以让他变成一件好玩的东西。可见,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师不能用同一要求,同一标准衡量他们我们应了解他们的喜好,给他们适当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