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太可怜了

升中班了教育笔记 幼儿园了教案 01-11

利用星期天,去了一趟乡下,一是去看望我的亲公亲婆,两位老人已经九十高龄;二是到乡下走走散散心。午饭后,和十岁的侄子一起沿着乡间的小路无目的地闲逛。有许多农家在田里种了一片片的香樟树,不时有不知名的鸟儿从树林里飞出。现在树种得多了,鸟也多了。不知不觉走到了河边,芦苇已经枯萎,芦花在寒风中摇曳,虽然看着有点萧条冷落,但也不失一种萧瑟的美。

“快看,这里怎么有一张网?”循着侄子的手指方向望去,果然,沿着河边的芦苇丛有一张大网,两边用两根竹子撑起,网线很细,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小家伙的眼睛倒是很亮。

“这网竖在这里干什么呢?”是呀,干什么呢?顺着这张大网慢慢走过去,竟然发现了网上的一只麻雀!哦,终于知道了,这张网是用来捕捉麻雀的。再看这只可怜的麻雀,因为挣扎久了,嘴巴、爪子、身子已经乱七八糟地和网缠在了一起,根本没法动弹了,如果不是它的两只眼睛还在翻动,还真以为它已经死了。yJS21.coM

“张网的人真可恶!小麻雀太可怜了,我们快点救救它吧!”侄子早已按捺不住了,拉着我去解救小鸟。小心翼翼地靠近小鸟(怕摔到河里),够着身子想把小鸟从网中解下来。因为怕勒坏小鸟,所以只好先连鸟带网一起扯下来,还费了好长时间。把小鸟接下来后,侄子还去把一边的竹竿拔了,大网顿时扑倒在地。心里暗暗对那个张网的人说,对不起了,今天你恐怕一只鸟也逮不到了,哈哈!

手捧着小鸟急急忙忙赶回家。拿出剪刀,小心翼翼地把缠在小鸟身上的网线剪去。一旦挣脱了束缚,小鸟就扑棱着翅膀逃离了我的手掌,可才飞了一小段就停落在了地上,休息片刻后再低低地向前飞去。看来它还是受伤了。

不知这只小鸟能否疗好伤,继续在蓝天中展翅飞翔?不知它能否吸取教训,再也不去自投罗网?……事后,弟弟笑话我们说,看你们高兴的,救一只小鸟有什么用?这张网拔了还会有另一张网张起来,你能阻止得了吗?是呀,单救一只小鸟的确于事无补,但至少我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救了一个生命,放飞小鸟后真的很有成就感!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中班户外活动随笔:麻雀


近来到了麻雀的繁殖旺季,我们学校的屋檐上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今天我们在户外活动时,看到孩子们在围成一堆讨论着什么,我悄悄地走过去,听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到底这只小鸟在干嘛呢?男孩们就说:‘我们抓住它吧,。珂珂说:它好可怜啊,它找不到妈妈了。不知谁说了句老师来了,孩子们回头看着我,各种期待的眼神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忽然听到树上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一声比一声焦急,抬头一看原来是鸟妈妈。我对孩子们说:“小鸟在学飞呢,你看鸟妈妈在看着我们呢,它怕我们会伤害小鸟”,孩子们一致说;它为什么把小鸟扔在地上不管呢?不是不管小鸟的妈妈要小鸟自己学飞,是我们的到来影响了它,小鸟它会害怕的,我们藏起来看看小鸟怎么学飞好吗?孩子们都同意了。我领着孩子到距离小鸟很远的树林旁边孩子们坐在那一动不动的看着小鸟的动向

,果然不负所望鸟妈妈飞到小鸟的上方唧唧的叫着,好像在说孩子加油加油-----小鸟在一次次跌跌撞撞中飞了起来,当小鸟飞起来时孩子们高兴地大叫起来,小鸟真棒。

通过观看小鸟的学飞过程孩子们懂得了坚持不懈就是胜利,比在课堂中通过老师的解说和PPS懂得的还多,而且更有趣。

随感一可怜天下父母心


前几天一直忙着讲课,昨天终于完成了,早晨一进门,王艺媛就甜甜的大喊:老师你可来了!随之孩子们都像喊号子一样:老师、老师、老师……所有疲惫烟消云散,我知道我的孩子们想我了,因为我也是他们的“妈妈”,没有比这种感觉更幸福的了!这也是我们永远无法衡量的成绩!爱是这一切的根基!

当然也没有及时关注我们的论坛,昨天晚上大致的走了一圈,感受很深……有赞叹、有感动、更多的是在家长无尽的母爱中沉淀出的千斤责任。孩子是你们的,孩子又是我们大家的!从入园第一天早晨,孩子交到我们怀中的那一刻,作为母亲的我能读懂家长眼中的不舍,能读懂家长眼中的疑惑。孩子的哭声、孩子的不适应烙在家长的心里可能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也可能是一天上班的恍惚与心神不宁,亲爱的姐妹们我们都懂的!谁让可怜天下父母心呢!

可孩子终要长大,他终要学会自理与自立,他不会我们也不要他始终在我们呵护的羽翼下成长,宝贝们要飞翔!所以纵有千般的不舍、纵有万般的焦虑,把它藏在心底或悄悄告诉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这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我们会尽可能的关注每个孩子的差异,给孩子们创造进步成长的机会,就像子涵妈妈、涵宇妈妈在论坛里说的,纵向看孩子这段时间的变化与进步,每个孩子都有特点、每个孩子都有差异,适时正面引导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各种习惯向好的方向继续开始:按时作息、多喝开水杜绝饮料不(或少)吃零食、讲故事讲良习、自己吃饭不挑食、生活学自理……当然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孩子的又一个“生活妈妈”,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加快适应的脚步,爱上幼儿园。人无完人:在工作中我们也会存在疏忽,也请家长包含更请家长提示,一如既往关注我们的动态,我们一起做到家园同步、家园共育!

“老师太凶了”


午睡的时候,孩子们睡得香香的。我在看书,偶而抬起头,看着孩子们睡得香香的脸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愉悦。这时方老师来找我,她说:“我在校门口碰到一个熟人。他们家亲戚的一个孩子在你班里,孩子的名字叫童非,有这个孩子吗?”我说:“有,怎么了?他原来是在南京上的幼儿园,这学期才转到我们班!”“孩子说你很凶,生气的时候还皱着眉头。”“有这样的事?”我吃惊地问。方老师走后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得很,我不停地在反思,回忆自己什么时候给孩子留下了这个印象。我拿出手机给童非的爸爸发了条短信,除了说声对不起,最重要的是想让家长不要把我当外人,有什么尽管说。如果方老师不告诉我,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儿,根本不了解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说句真心话。平时我比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心情最不好时都叮嘱自己:要耐心一点,小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可在什么时候孩子对我有了这样的看法呢?午睡起床,我来到帝非身边对他轻轻地说:“我们可以谈谈吗?”孩子说:“好啊!”我说:“老师真的很凶吗?”“对,昨天在操场上你说再不排好队就要生气了,而且你还皱着眉头。”我轻轻地摸摸他的头说:“邵你还喜欢老师吗?”他露出一个甜甜的笑脸说:“喜欢。”“我那么凶了,你还喜欢我啊!”“我就是喜欢!”看到他真挚的表情,听着他急切的回答,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惭愧。孩子多么天真,自己随意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神态却在孩子心中一个阴影。“老师,你太凶了,!”我将把这句话牢牢地记住心里,它会时刻提醒我,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多么的重要。

不要玩,太难了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这次集体游戏内容是“找家”,孩子们站在圆圈的白线上听着口令一起向前走,“找家”老师刚说完,孩子们都朝自己最近的圈圈里跳,这时小虎又朝前跑了几步,他已经来不及跳到他最近的“家”里了。小虎环顾四周,发现已经没有“家”了,这时他沮丧地说:“我不要玩这个游戏了!这太难了!”

“是因为没有找到家,所以觉得难吗?”

“是的,我找不到。”小虎说到。

“我们再来玩一次,这次请你仔细听好什么时候‘找家’看看耳朵仔细听的时候能不能找到家。”

我们又一次进行了这个游戏,这一次小虎一直跟在队伍中听着老师的口令。

“找家”口令一说出口,他立刻跳进了离他最近的圈圈

,当他看见站在他旁边没有找到家的小朋友时,脸上笑眯眯地说:“这个游戏一点也不难。”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天性行为,它适应并满足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儿童的自主发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在户外活动中,小虎在一次游戏后产生了“不要玩,太难了”的想法。该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选择逃避现实的方法,来避免再一次的失败,该幼儿在平时很少受到挫折,遇到困难宁愿选择不玩。在经过老师的引导及提醒下,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他立即将“不要玩,太难了”的想法转换为“这个游戏一点也不难”,可见,该幼儿的情绪容易被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所感染并改变。

对于这样的情况,《指南》中也提出“鼓励幼儿尝试由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在今后,不管遇到简单或有一定难度的游戏,都要让他尝试,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在努力下获得成就感。

你来得太晚了!


每天早晨的区角活动,孩子们兴致勃勃挂牌进入到自己喜爱的区角.“唉,真没意思!”妍妍小声嘟哝着,慢吞吞地起身搬椅子。“怎么了,妍妍,你不想玩?”我问道。旁边的孩子插嘴说:“妍妍不想玩益智角。“你来得太晚了!”赵杰理直气壮地反驳道。“爸爸天天迟送我。”妍妍委屈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听着孩子的对话,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方法值得反思。在我班的区角活动中,幼儿是通过挂牌自选主题、自选玩伴的,为了鼓励幼儿早点来园,区角活动时间是幼儿一来园就开始。这样,入园早的幼儿每天就能选到自己喜欢的区角,而入园迟的幼儿就失去了选择权,只能玩别人选剩的游戏。采用这一方法后,提早入园的幼儿多了起来,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得到了保证。我时常为这个金点子沾沾自喜。对迟入园的幼儿,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谁让你来迟的?看,玩不到自己喜欢的区角了吧。”妍妍委屈的样子及赵杰理直气壮的神情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个问题在我脑海里闪现:妍妍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她不想早点入园吗?用能选择到喜爱的区角来刺激幼儿早入园合适吗?入园迟的幼儿就没有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的权利吗?“你来得太晚了!”虽然是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实则向幼儿传达了“你自作自受”的信息。我用这一看似让幼儿自由选择的方式来表扬或惩罚幼儿,不仅异化了幼儿早点来园的动机,也变相地把区角活动当成了工具,使之丧失了让幼儿愉悦心情的功能。这以后,我重新并采用轮流选择的方式,使每个幼儿都有优先选择玩伴、选择区角活动的机会。比如今天第一组先挂牌,明天就是第二组先挂牌。这样,全班幼儿更喜欢区角活动了。同时,我与妍妍爸爸个别交流,他表示今后要配合幼儿园,尽量早点送女儿入园。这件事使我认识到,教师在制订规则时不能滥用“权威”,忽视幼儿的心理感受,而应慎重思考幼儿能否接受这一规则,它是否有利于所有幼儿的发展。

可以吃了吗


前几天,为了丰富班里的自然角,也为了让孩子们参与到劳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发动孩子们种植大蒜,并承诺:谁种的大蒜,等长出蒜苗就给谁吃。经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积极性可高了,基本上每人种了一盆大蒜。这几天,天气比较好,大蒜也开始长出绿绿的蒜苗。孩子们也比较勤劳,每天都会给蒜苗浇水。

今天上午课间活动时间,几个孩子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今天中午我们吃蒜苗吧,你看它都长大了。”我心想当时承诺说谁种的谁吃只不过是想提高孩子们种植的积极性,也为了更好的绿化我班的环境,如今真要把它们吃掉吗?我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提了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讨论:我们班里为什么要种蒜?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说:“为了吃蒜苗”,有的说:“为了我们班里好看”,有的说:“为了美化我们班里的环境”,还有的说:“院子里是冬天,没有绿色,而我们班里有了蒜苗就能看到春天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经过这么一讨论,我趁机问孩子们:“今天中午有谁要吃掉自己种的蒜苗呢?”孩子们再没一人说要吃了,都说要自己要辛勤把蒜苗培养长大。

我告诉孩子们:“我对你们的承诺一定会实现的,蒜苗一定会给你们吃的,不过不是现在,而是在我们付出劳动和爱心之后”。

你的画太难看了


你的画太难看了

我们班的小倩是一个特别喜欢画画的小女孩,总喜欢自己拿着彩笔在纸上涂啊抹啊,特别高兴,有一天她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一副《兔子吃草图》给我看,满心希望的得到我的一番夸奖,当时我正在为活动设计苦恼,见了她的画,皱了皱眉头,不屑的说了声:“你的画太难看了,孩子。。。此时小倩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立马认识到了自己说出的话伤害了孩子的心,便立马上前和小倩说:“刚才老师没有好好看你的画,来让老师再仔细看看。”于是小倩不情愿的把画给了我,“原来小倩的想象力这么丰富,画的真好,其他小朋友都没有小倩想的这么棒,不错,小倩非常棒,加油!小倩看了看我:“老师真的吗?”我肯定的点了点头,小倩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此时的我才把心放到肚子里。自己差点就扼杀了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更使我认识到不要轻易的直接否定孩子,即使他做的再不好,也要试着对他进行鼓励,先稳定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他逆向思维,多方位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我会不断改进,让孩子们幸福的成长。

老师,他太孤单了


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地落下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变化,体验秋天带给我们的美丽,我请孩子们收集了一些柳叶来做树叶粘贴长颈鹿。

示范讲解后我请孩子们自己动手粘贴,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粘起来,长颈鹿长长的脖子高高的腿都被孩子们表现得特别突出。

粘贴完成后我请孩子们写上自己的名字交上自己的作业。

孩子们陆陆续续交上了自己的作业。

这时李金燕走过来问我:“老师,长颈鹿它太孤单了,他不高兴!”我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作业,嗯确实有些太单一了,于是我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李金燕发现了一个秘密,她发现我们的长颈鹿太孤单了!那我们给它添画些朋友怎么样啊?”“好好…”孩子们一个个眼睛里充满了喜悦,于是我把作品还给大家继续添画,孩子们认真仔细地画起来。

不一会工夫,太阳、白云、小朋友、小草、小蝴蝶、小蜜蜂等都成了长颈鹿的好朋友。

果然,整个画面饱满而丰富起来,不再单一乏味。

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画面也很漂亮,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我读到了他们对自己这幅作品非常满意。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的东西,而孩子们天真的脑海里有着最单纯的想法,他们能够由衷地告诉老师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孩子们的话有时会让我们恍然大悟,适时听取孩子们的意见,我们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保护并激发孩子们内心的闪光点,用真诚的心与孩子们交流沟通,我想是一名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