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后的集体分享

12-16

迄今为止,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多以游戏为主。幼儿园游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游戏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你知道哪些关于幼儿园游戏的积极作用?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后的集体分享,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结合幼儿兴趣需要、发展水平等提供发展不同能力的区域内容和多种富有价值的、趣味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以独立思考或同伴合作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和创造性表现。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幼儿能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产生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如果教师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尤其在活动的分享环节,若教师把握契机就能有效帮助幼儿感受成功、提升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有很多,以下和大家交流个别化学习活动后的集体分享。

在分享中激发兴趣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会有这样一种情况,部分幼儿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专攻”几个活动内容,而教师既想尊重幼儿意愿,满足其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又想鼓励他们参与其他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活动内容,以获得不同的体验。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处于两难的心理状态。其实,想让幼儿自己萌发“到处玩玩”的想法也不难,教师可以把握活动的“分享环节”,引导幼儿发现“玩过和没玩过是不一样的”。

小马小心翼翼地拼着地图,关注着地图上的各种信息。一会儿,他开始动起来,一边对照小地图,将小卡片插入大地图中,一边念念有词“原来臭豆腐是湖南的小吃呀”……活动结束,小马已知道很多小吃和少数民族的“秘密”了。于是,“分享环节”时我让小马做小老师,和同伴互动,小马说出一种食物,小朋友猜测该小吃是什么地方的特产。刚开始,小伙伴们还能游刃有余地回答“椰子是海南岛特产”“小笼包是上海特产”……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小,摇头的孩子越来越多。当小马准备继续介绍“肉夹馍是陕西有名的小吃,臭豆腐是湖南小吃……”时,我及时叫停:“等一等,还有很多小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吧,你们瞧,去过和没去过一个地方到底不一样。”

我一方面借同伴成功的经验让幼儿发现游戏的乐趣,一方面保留悬念,引发幼儿自我探究的欲望。一张有创意的树叶粘贴画,一个绝美的舞蹈动作一点小精彩、小成功,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到处去看看”……可见,激发兴趣是引导幼儿参与个别化学习活动各内容的关键要素。

在分享时适切地“教”

为了遵循让幼儿自主学习的原则,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出现了不敢“教”的现象,担心自己的“教”会束缚幼儿的手脚。为了不“教”,有时教师会围绕幼儿出现的问题转很多“圈”,可是仍然还是没能将问题讲清楚,反而渐行渐远,使幼儿越来越糊涂。其实,时机合适时,教师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指导语令幼儿豁然开朗,记忆深刻,这样的“教“何乐不为呢?

分享时,卓然笑眯眯地向我们介绍纸浆的做法:“第1次,我们搅拌20圈,餐巾纸变得这么小;第2次,我们又搅拌20圈,餐巾纸变得更小了……”卓然介绍得很清晰,可我发现,她记录时将第1次的“1”和20圈的“20”写在一起,如果不听她的介绍,我们会以为是“120”。于是,我先夸奖卓然“介绍得真清楚”,然后边说边拿出卓然的记录纸给大家

看,“如果在‘1’和‘20’中间加个顿号,就可以更清楚地展示怎么做的过程和结果了。”

面对幼儿的记录,我没有让同伴想想“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分开‘1’和‘20’”,而是一边说一边直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合适的机会、直观的记录、简练的语言让幼儿印象深刻,我的这种“教”自然无痕,就在说说、聊聊中,不经意地让幼儿掌握了方法。事实证明,幼儿快乐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他们在后面记录时也会充分运用这个方法,而且能触类旁通,使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相似的问题。如需要记录成两行时,他们会将纸对折,然后清晰地将记录纸分成两列……

在分享中及时释疑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多人尝试都不成功,那么该问题就会成为共性问题。在“分享环节”,教师就可以帮助幼儿提出疑问,组织大家共议,这样的分享会让幼儿的经验、思维不断碰撞,最终获得不同的认知经验。

存存和亿凡在研究火箭,并分别选择了不同的火箭筒制作起来。他们先在火箭筒下面用橡皮筋箍个保鲜袋,在火箭筒上面套个火箭头;再往筒里吹气使保鲜袋涨起来;最后用力一拍保鲜袋,火箭头就飞出去了。可是,多次实验后,存存和亿凡都不满意自己火箭发射的高度。大家发现他们火箭飞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因为橡皮筋箍着保鲜袋的地方漏气了。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讨论“这是为什么”。亿凡向小伙伴们求助“怎样让箍保鲜袋的地方不漏气”。大家纷纷想出了办法,如用橡皮筋多箍两圈;箍好橡皮筋再检查一下,将保鲜袋稍稍拉出来一点;用粗一点的橡皮筋;箍好橡皮筋后再用透明胶裹一圈……大家的办法都是为了让火箭飞得更高。于是,我又提出新的问题:“除了将橡皮筋箍牢,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火箭飞得更高?”孩子们马上将平时的经验迁移过来,有的表示要增加吹气量,如用打气筒给保鲜袋充气;有的表示要减轻火箭头的分量,可使用不同材质的纸做不同大小的火箭头……讨论中孩子们以图加文的形式将需要收集的材料一一记录下来,如不同大小的袋子、不同粗细的橡皮筋、不同的火箭头等。

最佳答疑时机也是助推幼儿发展的最佳时机,为了帮助幼儿在实践中解答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投放材料。此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一起参与收集各种材料,让他们成为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再次探索、创造,学习的热情会因为成功而再次被激发起来。

在分享时落实主题活动的目标

个别化学习活动除了能满足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经验,还能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有效落实相关主题活动的目标。

东旭和三个女孩来到小舞台,女孩们一致要求:“东旭,你放音乐。”这对于超爱跳舞的东旭来说真是一种煎熬。当女孩们跳起《阿拉木汗》时,他再也忍不住了,拿起小铃鼓在一边自娱自乐。没想到,他的鼓声很受女孩欢迎,女孩们叫起来:“东旭,一起跳吧!”东旭激动地敲着小鼓,在女孩中间舞蹈!我发现:东旭的小鼓敲到哪个女孩身边,女孩就笑得更灿烂,跳得更美。前期活动中,孩子们已学会新疆舞的基本舞步,如垫步、三步一抬等,但自创动作较少。分享环节,我先请他们展示,请大家说说“发现什么刀。大家发现:“他们好像在比谁美!刀就这个话题,我顺势而为:“女孩什么时候最美?男孩怎样表示自己很帅?”抛媚眼、摘葡萄时女孩很美,弹冬不拉时男孩很帅。孩子们将少数民族的风俗和舞蹈动作联系起来,我请孩子们用动作一一展现。最后,我适时总结:“少数民族喜欢把生活中的事情、有地方特色的东西用动作表示出来,变成他们的舞蹈,如蒙古族的骑马舞、傣族的孔雀舞等。”

幼儿尝试将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和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舞蹈动作,表现各民族的舞蹈。小舞台既能让幼儿不断丰富舞蹈动作,也能让幼儿充分感受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事实上,每一个主题活动都有其核心经验,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大方向,让幼儿在一个个小活动中、一次次操作中、一件件小事中逐渐发展、逐步完善,丰富各种经验、发展多种能力、最终在情感上得到升华,落实主题活动的目标。

对我而言,每次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分享环节都是一种享受,幼儿常会给我带来各种惊喜,令我发现活动中无处不在的精彩,我也会惊叹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就是个别化学习活动的魅力。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编辑推荐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创新素养


个别化学习活动给予幼儿更多感受、体验、探究和发现事物的机会,有助于幼儿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探索、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而这些学习品质正是创新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升幼儿的创新素养。

一、注重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兴趣是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首要前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发明小趣事等,组织和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始前,有的幼儿讲了爱迪生孵鸡蛋的故事,其他幼儿觉得很可笑。但是,当他们发现正是因为爱迪生敢于做别人眼中可笑的事情,敢于通过亲身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才取得最终的成功时,幼儿的创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跃跃欲试地想要像科学家一样发明新玩具。

此外,在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往往无法对失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因此,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开展相应的分享和讨论活动,帮助幼儿在交流中认识创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二、重视幼儿的发现与质疑

教师往往根据一天的观察重点与幼儿进行交流,通过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如材料的使用情况、活动过程的记录等,评价幼儿的活动表现。这是一种将知识、技能作为教育目的的思维方式,它把创造的结果作为唯一的标准,追求教育的及时效益,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知识、技能是创造力发展的载体,但不应该作为幼儿发展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创造过程,重视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重视幼儿的发现与质疑,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阅读《有趣的力学》这本书时,大班幼儿产生许多疑问,如轮胎、鞋底为什么有花纹?于是教师在科学探索区创设了“滑物游戏”,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材质的小球在粗糙程度不一的坡面上进行实验。

阳阳拿着记录表迟迟没有动手,他问我:“我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吗?”

“当然可以,老师也想知道你如何记录自己的猜想。”我回答。

阳阳开心地说:“我觉得在光滑坡面上的小球跑得快,像飞机一样;在粗糙坡面上的小球跑得慢,像一只慢吞吞的小乌龟。”于是,他在记录表上分别画了一架小飞机和一只小乌龟。

由于材料不平整等原因,实验结果与阳阳的猜想截然相反,但是他觉得他的猜想是对的,因为他所有的生活经验告诉他光滑坡面上的小球跑得更快。当我发现阳阳的质疑后,我对他说:“如果你觉得你的猜想没有错,那我们再用其他的材料试一试,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力于是,他开始使用各种材料不断尝试,最终证明了自己的猜想。

幼儿参与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到幼儿的新想法、新发现以及质疑,并在分享交流环节中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过程和结果,交换学习经验,让幼儿通过分享掌握更多的记录方法,如有的幼儿想到用坦克、时针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用刘翔跨栏、水流等图片表示速度很快。

在用心观察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表现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幼儿对创新、创造的独特见解和特殊的行为表现。在幼儿眼中,创新并不一定是实物的创造和发明,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让创新变得更有趣,而教师需要做的往往只是以平等的姿态关注幼儿在学习中的想法、发现以及质疑。

三、赋予幼儿“出错”的权利

教师应扮演玩伴的角色,尊重、观察和理解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出现的行为,给予幼儿信任,与幼儿一起分享秘密和困难,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不应该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幼儿的想法及行为,应肯定和接受幼儿的奇思异想,赋予他们“出错”的权利,让他们可以大胆地创造。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滑物游戏”中,实验前,菲菲认为粗糙坡面上的小球比光滑坡面的小球跑得快,于是她在记录表“实验预测”一栏中的光滑坡面旁边画了个哭脸,在粗糙坡面旁边画上了笑脸。接着菲菲拿起两个相同大小的塑料球做实验,实验结果却是光滑坡面上的小球跑得更快,于是她便改变了先前的实验猜想。

在仔细观察菲菲的行为后,我首先向她询问实验的结果,并与她一起讨论其他幼儿对实验结果的可能猜想及其猜想的依据,帮助她逐渐认识到实验猜想不等于实验结果,鼓励她敢于承认自己的猜想错误。经过我的引导,菲菲主动与其他幼儿分享了自己原有的实验猜想和依据,并对记录表中的实验猜想进行了修改。

幼儿害怕出错,怕被他人嘲笑,所以他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猜想错误,长此以往,幼儿将会丧失质疑和求异的愿望,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减退。因此,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变化,认真分析行为改变的原因,以宽容的态度打消幼儿的顾虑,引导他们大胆尝试,不怕出错,敢于阐述自己的猜想,并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

四、支持幼儿的创新

幼儿创新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引导。当教师发现幼儿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时,应该摆脱传统机械式传输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个别交流和指导支持幼儿的创新活动,引导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阳阳各方面能力发展都比较好,生活经验也很丰富,他平时还很喜欢阅读,从书中获得了很多知识,所以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他总是坚持自己的猜想。然而由于材料的偏差,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受到影响,甚至与事实相反。

在“滑物游戏”的实验过程中,阳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肯定小球在光滑坡面上一定比在粗糙坡面上跑得快,并且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他甚至考虑到小球放置的起点位置、时间、速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于是,他不断尝试排除这些影响因素,然而光滑坡面上的小球还是比粗糙坡面的小球跑得慢,这令阳阳感到很困惑。

自由活动时,我和阳阳聊起了实验,他坚持自己的猜想没有错,认为问题可能出在材料上。

“你怎么样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你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刀我问道。

他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用水滴的话就简单了,光滑坡面一定比粗糙坡面滑得快!刀

我鼓励他动手验证自己的新想法,并与他一起准备实验。实验中,他发现水滴的多少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又开始寻找更适合的容器,量杯、矿泉水瓶等。最终,他发现滴管最符合他的实验要求,而且能既方便又准确地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懂得鼓励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此外,对于幼儿自发的创新活动,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和材料,从而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活跃其思维,变换其思考的角度,不断提升幼儿的创新素养。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个别化学习活动在提升幼儿创新素养方面的优势,尊重幼儿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的差异性,鼓励幼儿采用新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理解幼儿技能与能力的不足,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创造活动。久而久之,幼儿的创造品质——战性、好奇心、冒险性、想象力等被激发出来,幼儿的创新素养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个别化学习: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


当前,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多元表征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教师没有把表征作为考察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一个指标。这是因为表征,特别是多元表征,对于不少教师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词语,他们对于表征及其在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了解不够。研究表明,儿童对于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可以在不同的表征活动中反映出来,教师也能通过儿童的表征行为了解其解决数学问题以及演示和解释数学现象的能力。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在2002年提出的2~5岁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能力标准中,将“表征”作为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性能力标准之一。可见,表征是判断儿童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又如,教师片面理解多元表征的含义,在数学教育中倾向于培养儿童的书面符号表征能力。这是因为一提到表征,很多教师都会简单地把它与纸笔联系起来,错误地将它等同于书面数符号表征。于是,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在区角活动中,这些教师在创设促进儿童表征的环境时都以提供记录纸、笔等材料为主。但表征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仅局限在书面数符号表征上。勒什等人将儿童的表征形式划分为五种,即实物情境表征、教具模型表征、图形或图表表征、口语表征、书面符号表征。其中实物情境表征、教具模型表征、图形或图表表征属于描绘性表征,也就是“形”类表征;而书面符号表征和口语表征属于叙述性表征,也就是“数”类表征。只有能运用“数”和“形”两类表征的多种形式对某一数学概念进行表征,并在多种表征形式间进行迁移和转换,才能说儿童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一数学概念,具备了多元表征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多元表征在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探讨在幼儿园如何开展促进学前儿童多元表征能力发展的数学教育活动。本文拟对课题研究中的区角活动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结合课题组的讨论成果,来探讨多元表征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

一、提供丰富的表征材料,支撑儿童多元表征行为

教师可为幼儿创设一个由多种类型的表征材料构成的区角活动环境。对照勒什等人的表征分类,不同的表征形式分别对应不同的材料:(1)与实物情境表征相关的材料,即解释学习内容或问题情境的真实世界中的物品,如糖果、苹果等。(2)与教具模型表征相关的材料,即能表示数学学习对象的内在关系的具体物。如积木、手指、扭扭棒等。(3)与图形或图表表征相关的材料,即将数学关系予以具体、形象化表示或推理的图形或图表等,如小圆片、柱形图等。(4)与书面符号表征相关的材料,即一般使用的书面符号以及数学中所使用的特殊符号,如数字卡片、记录纸、笔等。(5)与其他表征(如身体动作、声音、手势等)相关的材料。如手摇铃铛、响鼓等。这里只列举了部分,教师可以此为参考,拓宽思路。

教师提供指向同一个数学对象的与不同表征形式相关的材料,既能帮助幼儿感受表征形式的多样性,积累有关表征的认知经验,也能加深幼儿对于数学对象的理解。例如,在中班“猜电话号码”的区角活动中,教师提供了表征同一电话号码的多种材料,有水果(实物表征)、项链(教具模型表征)、星星(图形图表表征)等。幼儿将数字卡片贴在每一种表征材料的下面,发现虽然表征的形式多样,但表征的内容相同。这个活动可以引起儿童对于表征多样性的思考,帮助儿童积累表征经验。

又如,在中班“骰子游戏”的区角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包括一枚骰子和一个材料筐(里面有手摇铃铛、手鼓、画有点子的教具模型、记录纸、笔、扭扭棒等若干表征材料)。活动在三名幼儿之间进行,A幼儿背对C幼儿扔骰子,B幼儿看骰子上的点数后用材料筐里的材料来表征数字,让C幼儿来猜骰子上的数字。教师准备的表征材料涵盖了五大表征类型。活动的开放程度很高,儿童可以在材料筐里任意选择材料进行表征,也可以不依靠材料筐中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活动中,儿童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并使用了多种表征形式,包括动作、手势、声音等。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表征材料供儿童操作,有助于儿童以后将此经验迁移和运用到其他学习情境中去。

二、运用有效策略提升儿童多元表征意识,促进儿童多元表征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运用提问提升儿童的表征意识。例如,在中班区角活动“翻板游戏”中,将30片木板面朝下打乱,两名幼儿轮流投骰子,投好后翻开木板,如果木板上的数字和所投骰子上的数字相同,就可以得到一块绿色的小积木。最后谁获得的小积木多谁就获胜。在玩了两轮后,教师问参与活动的两名幼儿:“这个游戏可以连续玩很多轮,有什么办法既可以记住自己每一轮赢了多少小积木,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别的小朋友知道你们的胜负结果?”孩子们马上想到了记录表。于是,在每一轮游戏结束后,他们都会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儿童记录的形式多样,有数字、圆点、图形(五角星、小花、苹果)等。活动结束后,由玩游戏的两名幼儿向大家介绍记录表的含义以及每一轮的胜负情况。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利用启发式的提问激起儿童内在的表征欲望。因为中班儿童已经开始接触书面符号,越来越习惯使用这种较为抽象的表征形式。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让儿童自己来解释自制的记录表,给儿童提供了进行口语表征的机会,有助于儿童建构起书面符号表征和口语表征之间的联系。

在区角活动中,当教师观察到儿童的表征行为有待改善时可以选择介入。以大班区角活动“猜一猜”为例,活动在两名幼儿之间进行,材料有写有数字、图形、算式题等内容的题卡若干,白纸条若干。以及笔等。由A幼儿从小筐里抽出一张纸条,用活动室里的任意材料来表征纸条上的内容,让B幼儿猜。幼儿还可以自己在白纸条上写内容,制作新的题卡。儿童在表征算式题时,刚开始会选择直接表征结果,而不是表征过程。而能够表征过程还是只能表征结果反映了儿童不同的表征水平,儿童能够表征过程才说明真正理解了这个数量关系。如A幼儿在表征“1+2=3”时直接在桌子上放了3个瓶子,B幼儿说出了数字3。教师观察到儿童这一表征行为后,及时介入进行指导。教师提问:“你选择用瓶子来表示这个算式题,这是一个加法算式题,要怎么表示呢?不能仅仅表示答案。”教师还引导儿童回忆之前数运算的认知经验,儿童很快意识到可以先摆放一个瓶子,隔一段距离再摆放两个瓶子,并用手在3个瓶子上面画一个圈来表示加法。在此后表征“4-4=0”时,儿童选择了摆放4个瓶子再拿走这4个瓶子来表示这一算式题。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个别化指导帮助儿童提升了表征水平。

儿童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表征形式单一的状况,即连续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表征形式进行表征。教师这时就可以介入,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儿童使用不同方式进行表征,促使儿童在不同表征形式间进行灵活转换。例如,在有关“AB”模式学习的区角活动中,教师待儿童通过操作教具模型材料熟悉这种模式后,就可以介入指导,先引导儿童用两种材料表征这一模式,再用一种材料进行表征。进而引导儿童尝试进行其他形式的表征。如从教具模型表征转换为身体动作表征、书面符号表征等。“刚才用两种材料、一种材料都可以表示这个规律,现在试试看用身体怎么表示这个规律呢?”“我们可以把刚才的动作用圆点记录下来吗?这里有两种颜色的圆点。”这类指导语言不仅增加了模式学习的趣味性,也拓宽了儿童对模式表征的认知,有助于儿童真正理解模式的重复性、隐蔽性、规律性等特征。

三、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所侧重地引导儿童运用多种表征形式

4~6岁儿童在数、运算、模式的多元表征中存在年龄差异。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区角活动中有所侧重地培养儿童的多元表征能力。

中班儿童在表征中倾向于使用实物情境表征、教具模型表征以及与实物相符的图片表征,也就是描绘性表征。然而,中班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表征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侧重于让儿童接触多种类型的表征形式。除了提供符合儿童思维水平的实物、教具、图形图表表征之外,还应给儿童提供书面符号表征及口语表征的机会,以促进儿童表征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班儿童会较多使用教具模型进行表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图形图表表征、书面符号表征的人数也会有所增加,使用表征形式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侧重锻炼儿童在描绘性表征与叙述性表征之间的双向转换,巩固儿童的多元表征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大班区角活动“放焰火”中,教师制作了一块大模板,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焰火,儿童根据火花数量的多少自制算式题卡片(算式题答案和绽放的火花数量相同),然后贴在火花下面,这是一个从描绘性表征转向叙述性表征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模板上写上了不同的算式题(10以内的加减法),并在一旁放置了一个材料筐,材料筐里有各种描绘性表征材料供儿童选择,用以表征算式题,这是一个从叙述性表征转向描绘性表征的过程。这一区角活动帮助儿童实现了两种类型表征形式的双向转换,加深了儿童对于数运算的理解。

浅谈活动区游戏后的分享活动


活动区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活动室空间的大小,巧妙选用隔断物,有针对性地创设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区域活动内容,满足幼儿多种游戏需要的室内活动。

游戏是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活动区游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游戏中幼儿的情绪,观察游戏中幼儿遇到的问题或困难,观察幼儿的个体经验水平等。游戏后的分享活动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育需要和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定。因此,分享活动是否有效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体现。教师怎样才能组织一个有效的分享活动?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做一个有慧眼的摄像师:学会敏锐观察

有效的分享活动首先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学会敏锐观察。因为游戏有别于学习活动,其本身的性质更加突出了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过程没有既定的预设目标,教师预设的过程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过程中,而游戏过程本身更多是幼儿自主自由的创造。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幼儿游戏权利和发挥游戏教育价值的两者兼顾,教师的观察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步。

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观察的重点是否有针对性,观察的内容是否全面,都通过教师的一双慧眼进行捕捉。如随着“我是中国人”主题的开展,幼儿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对服饰产生了兴趣。随后,在幼儿的提议下我们有了“喜洋洋服装加工厂”。我们在这家“服装厂”投放了很多半成品材料,有各种颜色的彩线、塑料袋、彩色手工纸、布料边角、衣架、自制小熨斗、塑料管子、小绒球、扭扭棒等。游戏中教师重点观察的是在“服装厂”中幼儿会扮演什么角色;幼儿对这些角色的经验有多少;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对哪些材料感兴趣;幼儿运用这些材料创造了什么;作品的创造对推进游戏有什么积极作用,幼儿又是如何创造的等。

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对游戏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全面观察,只有对幼儿的游戏意识和游戏行为做到心中有数,我们才有可能捕捉到最有价值也最能适宜推动游戏积极进展的分享点。如第一次游戏时,我在进行全面观察后,了解到幼儿对服装加工厂的角色经验是模糊的:做经理的幼儿整天跑进跑出,对经理的工作内容不明确;做服装设计师的幼儿一直忙于画画,和其他角色没有交流:做成衣师的幼儿也埋头于用手工纸在马夹袋上贴她喜欢的花样,角色与角色间没有互动。这时,我以订货人的身份抛了第一个问题:“需要订货请问找谁?”经理说:“我是经理,请问你要订几件衣服?”“我想看看你们衣服有些什么样子再决定。”经理说:“好的,设计师请把设计的样子拿过来。”设计师拿了两件她画的衣服的样子,我故意挑了其中的一件,并要求看看实样。这时,经理发现成衣师做的衣服和设计师设计的完全不同,于是,他请成衣师先完成客人订货的衣服款式,成衣师看了画的画后开始按她的理解创造起来,过程中还得到了设计师的指点。

观察到以上情景后,我思考的是:我观察到了什么(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幼儿制作服饰的过程以及幼儿最后的作品等)、在游戏初始阶段,我应该分享什么内容有助于推进幼儿的游戏行为,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以便激发幼儿下次再游戏的兴趣。

二、做一个有技术的剪辑师:学会精心删减

有效的分享活动需要教师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筛选,作出判断的思维过程也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挑战。

基于以上游戏观察到的不同内容,到底选择什么进行分享会更加有价值,我对内容进行了筛选。我判断的依据是:游戏中幼儿主要缺失的是什么经验(角色与角色间的关系);缺失这种经验对游戏的进一步推进有何影响(游戏成了个体操作,缺少了角色交往,游戏情节单一,不利于游戏的进一步深入);这是幼儿共性缺失的经验还是个体的(幼儿们对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定经验,但对同一行业中几种角色工作间的关系是缺失的);如果我今天抓这个点进行分享,那么下一次游戏时可能会有什么改变(角色与角色间可能会有商量与合作,有利于新的游戏经验的产生)。

于是,我决定本次分享活动的其中一个点定位在幼儿对服装厂“经理一设计师一成衣师”三者间工作关系的经验拓展,引发幼儿对“服装加工厂还可能有哪些角色"“他们的工作有什么职责”发生兴趣,由此产生进一步关注的欲望,使游戏内容不断丰富、情节不断展开。

三、做一个有想法的导演:学会巧妙演绎

有效的分享活动不仅取决于你对过程的观察是否具有目的性、对内容的筛选是否具有依据,同时也取决于分享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否有助于幼儿理解、是否考虑全面性和个体差异等。不同的分享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有想法、有思考的导演,才能令分享活动发挥更大的价值。

基于以上游戏捕捉到的分享点——拓展幼儿对角色间工作关系的认知经验,我尝试的分享方法是跟进提问法,并出示幼儿游戏时的照片。

问题一:猜猜今天“服装加工厂”里有谁?出示三个幼儿的照片,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谁?(做三个牌子,写好经理、设计师、成衣师):教师取出刚才定做的衣服,介绍说:这是我今天在加工厂定做的衣服,我非常喜欢哦,如果你想和我一样也在加工厂得到一件你喜欢的衣服,一定要听我介绍给你好办法。

问题二:猜猜我一进加工厂会和经理说什么?出示教师和经理对话时的照片(幼儿自由发言:你好,我想要做一件我喜欢的衣服。好的,你要做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问题三:经理为什么要把王老师带到设计师那里呢?出示教师、经理和设计师在一起的照片(幼儿自由发言:请设计师为王老师设计;请设计师让王老师挑选她设计的样子)。

问题四:那你们猜猜最后谁帮我做成这件衣服的?她又怎么会知道我要做这种样子的衣服,而且没做小没做大,尺寸正好。出示衣服作品,我们请成衣师来揭秘吧。

教师小结:原来,为客人做一件满意的衣服是需要经理、设计师和成衣师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下次,请你们也去服装加工厂试试哦。

我分享的是游戏的一个过程,而我需要让幼儿拓展的是过程中有关客户、经理、设计师、成衣师工作关系的经验认知,抓住提问的关键就能自然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其次,运用照片再现游戏角色,可以帮助幼儿记忆及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兴趣;再则,出示作品“衣服”,可以激发幼儿下次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也是对本次活动中成衣师的一次鼓励。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活动区游戏以室内为主,因其发展功能定位的多元而更突显了它的地位和价值。教师在室内开展活动区游戏,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创设适宜的环境,投放适切的材料。如何充分挖掘活动区游戏的教育价值,更需要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做到观察有目的、判断有依据、分享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即幼儿的“真游戏”,又能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即教师在游戏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当游戏结束时,有的孩子满足,有的孩子遗憾,有的孩子尽兴,有的孩子意犹未尽……于是,教师便组织孩子围坐在一起交流和分享在游戏中的经历与体会。或许,因为是“经常做的事”,所以“如何组织一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便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

记得有一年,我还曾专门撰文提炼了教师在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活动时的几个关键点,如在内容上应“捕捉闪光点”“聚焦矛盾点”和“诠释未知点”;在组织实施中应多鼓励幼儿“说自己的事”,多引导幼儿表述游戏的过程,让幼儿“弄懂别人的事”,多创设机会让幼儿“有话大家说”

然而,这样的建议真的有效吗?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教师围绕着游戏中自己的经历来组织“交流与分享”活动,会忍不住对那些没有被“眷顾”的孩子充满记挂:这些孩子的游戏过程快乐吗?他们有哪些经历和想法呢?

很多时候,我们看着教师紧抓着一个幼儿在游戏中的片段经历,不停地以此提示和启发其他孩子,生怕孩子们错过学习机会,心急火燎地去引申和拓展课程,心里免不了感慨:教师如此辛苦施教,却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教育理念。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教师头头是道地分析着幼儿的游戏经历,振振有词地阐述着今天“交流与分享”内容的必要性,更多的担心涌上心头:教师是否更应该去思考“交流与分享”的有效性,去验证今天所交流的内容对之后游戏的影响?教师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更多地去思考明天、后天乃至下一周的游戏进程?

很多时候,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环节背后充斥着大量的成人思维。大家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是教育者,有责任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富有意义。于是,这个环节便被教师预设为推广信息、梳理问题和提升经验的平台。

但是,我还在纠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以教师的身份来组织活动呢,还是应该继续担当游戏中那个“年长一点的玩伴”呢?

我的脑海里不断回放出童年时的经历:每天和同伴们一起在弄堂里疯闹,直到晚饭时间即将来临,爸爸妈妈发出“好回家了”的指令后,我们的游戏才会收场。满头大汗的我们一边往家走,一边还意犹未尽地与同伴絮叨:“今天我赢了三次,你才赢了两次!”“今天你赖皮,我做木头人的时候你偷看过的!”“我的沙包有点破了,你能叫你妈妈帮我补一补吗?”“明天我们叫上×××一起来玩,好吗”……

我忽然醒悟。这,不就是孩子间自发产生的“交流与分享”吗?我们聊的话题未必都“高大上”,交流的内容也始终围绕两个方面:今日的游戏结果和明日的游戏计划。这些交流与分享的话都是我们想说并能说的。

有一次,在一个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中,一个男孩眉飞色舞地介绍说:“今天我是小记者,想好了三个问题要去采访娃娃家的妈妈,可能她在忙,我敲了两次门她都不开门,后来我就一脚踢开娃娃家的房门,她没办法就接受了我的采访。我问了她……我还问她……”记得当时教师面对始料未及的男孩“踢门闯家”的情节没有一丝尴尬,不仅机智地帮助孩子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事后还欣慰地说,还好有“交流与分享”环节,不然都不知道孩子还有这样的游戏情节呢!

可见,幼儿本身其实并不在意自己的介绍是否精彩到位,也从不衡量自己的讲述对别人是否有借鉴意义。在“交流与分享”环节中,他们纷纷举起自己的小手,踊跃地想要表达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相比而言,他们更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说话的机会。因此,倘若教师真能将“满足幼儿的交流愿望”“在分享中了解幼儿做游戏时的所思所想”作为“交流与分享”的目的的话,这一环节是不是会更有趣和有效呢?

教师就当一个听众吧,听孩子说说游戏中的那点事,帮孩子延续游戏的快乐和精彩,同时还能知道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许多趣事,并为推动游戏的后续发展寻找契机。何乐而不为呢?

大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醒来后的惊喜》


活动目标:

1、能细致的观察人物动作、神态、表情特征,大胆想象讲述画面内容。

2、体验作品中父亲对儿子默默地爱。

活动准备:

1、让家长帮助幼儿回忆与父亲在一起的趣事。

2、父亲、儿子的图片各一幅。

3、幼儿用书第3册的第29页。

活动流程:

1、分别出示图片“父亲”与“儿子”,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2、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提问:

图1。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在做什么?爸爸和叔叔在干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图2。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图3。画面上都有谁?儿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动作是什么样的?代表什么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儿子带到哪儿呢?

图4。出示有背景的挂图,请幼儿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儿子心里怎样想?爸爸为什么躲在树后面?

3、完整的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轻手轻脚”,并用动作模仿。直到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4、结合自己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爸爸之间的趣事,感受发亲对自己的关爱。

自然角 3——6岁 个别小组


活动(一) 冬天的自然角

1.萝卜白菜花:将萝卜的止半截从拦腰处挖成一个小碗,里面泡上白菜心,挂到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

让幼儿每天往里面浇些水,并观察它的变化。萝卜、白菜会同时发芽、长大,开花,出现奇妙的景象。

2.水仙花:将水仙头泡在清水中,用小石子固定,放在阳光下。让幼儿轮流照顾,并做观察日记画。约一个月左右开花。

3.冰花:在寒冷的日子里,准备一些小容器、小模子等,让幼儿用水冻花。可在水中放些颜色或彩纸。

放到室外,过一会(或一个夜晚),会形成五颜六色的冰花。

4.宠物角:让幼儿将家中饲养的小动物带到幼儿园来饲养(金鱼、乌龟、小兔、小猫等),让幼儿轮流照顾小动物,每天要观察、抚爱小动物。

活动(二)春天的自然角

1.种子发芽:在盘子里放一层棉花,用水将其浸透,然后撒上一些不同的种子。

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比较不同的种子发芽的嫩芽有什么不同?

用一根细铁丝穿上三粒蚕豆插到瓶子里。然后往瓶子里倒些水,使最下面一粒蚕豆完全浸在水中,中间一粒恰巧在水面上,最上面一粒则离开水面。

过几天后,让幼儿观察、比较三粒蚕豆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启发他们想一想,为什么三粒蚕豆发生不同的变化?

2.瓶插:带领幼儿采集柳树、桃树、杏树的枝条,插在瓶子里,泡些水。每天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变化。

3.饲养小动物:让幼儿将蚕、小蝌蚪、小鱼、乌龟、小鸡、小鸭等小动物带到幼儿园,放在自然角饲养。鼓励幼儿注意观察小动物的变化。

活动(三) 夏天的自然角

1.养花:将夏季常见的盆花摆放到自然角,供幼儿欣赏。

2.饲养动物:带幼儿捕捉并饲养蜗牛、蝉、蚯蚓等小动物。

也可制作蝴蝶、蜻蜓标本,将其摆放到自然角,供幼儿观察。同时要教育幼儿保护益虫。

3.天气日记:在室外建立一个小小气象观测站,让幼儿轮流观察天气的变化,并做天气日记。

重视游戏经验分享,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游戏分享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讲述、讨论和分享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或碰到的问题和矛盾的过程。作为游戏的延伸和拓展,游戏分享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游戏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游戏分享:猜猜我是怎么种菜的

在大班“种菜”游戏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带数字号码的泡沫地垫(当作菜地)和带数字号码的各种蔬菜,但并未规定幼儿怎么玩。刚开始,幼儿大多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种菜”,即几号地上种几号蔬菜。显然,这种游戏水平是低于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在之后的游戏中,幼儿逐渐开始探索新的玩法。下面就是针对幼儿的新玩法进行的游戏分享。

教师:鑫鑫说他今天“种菜”种得可好了,我们请他来展示一下怎么种的好不好?鑫鑫,你今天种的是哪一块地啊?

鑫鑫:10号地。

教师:鑫鑫会在10号地上种什么样的蔬菜呢?我们先来猜一下。

幼儿1:可以种5号蔬菜。

教师:哦,种5号蔬菜,那可以种几个呢?

幼儿1:5号蔬菜可以种两个。

教师:两个5号蔬菜合起来是10。鑫鑫,你是不是这么种的?

鑫鑫:不是的。

教师:我们再猜。除了种两个都是5号的蔬菜,还可以种什么呢?

幼儿2:1到10。

教师:1到10是什么意思?幼儿2:就是还是1个,还是1个,还是1个……

教师:就是种10个1号蔬菜,对不对?鑫鑫,你是这样种的吗?

(鑫鑫摇摇手,表示不是。)

幼儿3:种3个。

教师:3个蔬菜,分别是几号、几号和几号?

幼儿3:1号、2号和7号。

(鑫鑫摇摇手。)

幼儿4:1和2,1和2,再加一个4。

(鑫鑫摇摇手。)

幼儿5:6加4等于10。

(鑫鑫摇摇手。)

幼儿6:1加9等于10。

(鑫鑫摇摇手。)

幼儿7:3加3等于6,再加一个4就等于10了。

(鑫鑫摇摇手。)

教师:鑫鑫说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

鑫鑫:是5个蔬菜。

幼儿8:是5号和5号。

幼儿们:等于10。

教师:合不合适?

幼儿们:它们加在一起还是两个蔬菜。

教师:对啊,鑫鑫说是5个蔬菜,可5号和5号只有两个蔬菜。我们再猜。

幼儿9:我知道了,6再加4个1。

教师:6再加4个1,好,我们来数数看,是5个蔬菜呦,我们猜对了吧?

(鑫鑫摇摇手。)

教师:好吧,我们请鑫鑫揭晓答案。

鑫鑫:是5个2号蔬菜。

教师:我们来看,1个2,2个2,3个2,4个2,5个2。我们来加一下啊,2加2是多少?

幼儿们:4。

教师:再加2是多少?

幼儿们:6。

教师:6加2是多少?

幼儿们:8。

教师:8加2是多少?

幼儿们:10。

教师:对不对?

幼儿们:对。

教师:好,看来今天“种菜”的小朋友都很厉害。老师为你们鼓掌。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游戏分享环节,以个别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新经验为切入点,采用“猜谜”这一幼儿喜爱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得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了“10的分解和组合”,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数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二、游戏分享:教师的关注点,幼儿的生长点

在游戏分享中,幼儿围绕自己的“游戏故事”展开讲述、讨论,教师则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新感受、新发现、新经验等。比如,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等等。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幼儿来说,游戏分享都具有重要价值。

1.游戏分享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强调的是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获得新经验和新发展。教师由于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以观察,而通过游戏分享,让幼儿围绕自己的“游戏故事”进行讲述、讨论,则能很好地弥补教师观察不足的缺憾。游戏分享常常会再现游戏情景,从而帮助教师更全面、深入地把握幼儿的游戏状况,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其中包括:幼儿游戏的进展情况如何,游戏材料和游戏主题的适宜性如何,接下来需要在哪方面作出调整,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游戏中幼儿有什么新的需求,幼儿哪方面经验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等等。例如,在中班的一次游戏分享中,扮演箱包店售货员的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用“推销”方式卖包的经验,教师意识到大部分幼儿对于“推销”这个概念不甚理解,于是有意识地和“箱包店”的“售货员”现场演示“推销”的过程,以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推销,从而将个别幼儿的经验提升为全班幼儿的经验。

2.游戏分享是评估幼儿发展状况的有效方式

游戏分享体现的是过程性评价,它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如语言表达能力、前书写意识和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而不是评判游戏中哪个幼儿表现好,哪个幼儿不懂得谦让、违反纪律等。

在游戏分享过程中,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能力、经验和需要,教师可以据此真实地了解幼儿“在哪儿”,还可以“往哪儿去”,即幼儿的现有经验水平如何,通过教师的支持和引导还可以达到什么水平;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如何;幼儿哪些常规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培养;哪些幼儿比较活跃,哪些幼儿不太爱参与,等等。基于这些观察作出的评估是自然的、综合性的、过程性的、关注个体差异的、发展性的,是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倡导的评估原则相契合的。

3.游戏分享是蕴含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

游戏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故事分享本身即是符合幼儿兴趣、立足于解决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致力于提高幼儿经验水平且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活动性课程。如果教师能敏感地捕捉到幼儿游戏分享中有价值的内容,就能生成符合幼儿需要且蕴含教师教育意图的课程。比如,针对幼儿讨论时七嘴八舌的状况,教师可通过“你听到刚刚小朋友说的什么了吗”等提问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针对幼儿游戏中“小银行”人多太乱的问题,教师可生成公共场所如何排队的讨论,等等。这些在游戏分享中生成的活动既是对幼儿游戏情况的回顾、总结,也是幼儿新的学习的开始。

4.游戏分享是幼儿发展的良好契机

维果茨基说过,“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幼儿的表现总是超过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作为游戏有机组成部分的分享环节同样创造着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分享中,幼儿自由演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游戏故事”,这个故事不是用“今天玩得开不开心?——开心”这样的师幼对白可以简单概括的,而是需要幼儿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徐徐展开的……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学习表达自己,也学习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及建议;学习分工与合作,也学习妥协与让步。在讨论中,幼儿可真实地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只有一种,当语言表达不清楚时,他们自然会萌发绘画、书写的欲望。

同时,对幼儿来说,游戏分享也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幼儿选择的游戏区域不同,经历的“游戏故事”不同,因此所获得的具体经验也是有差异的,如玩“娃娃家”的幼儿获得了如何照顾宝宝的经验,玩“小商店”的幼儿对如何摆放和收拾物品有更深的体会,而“医生”则对如何预防感冒讲得头头是道……即使是玩同一个游戏主题的幼儿,他们获得的经验也是不同的。然而,通过游戏分享,幼儿的个别经验可以很好地转变为幼儿集体的经验,他们可以共同发展和成长。

三、游戏分享:尊重幼儿,根植经验

游戏分享蕴含着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分享时,教师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很容易失去应有的价值。具体来说,教师在游戏分享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享的主体是幼儿,教师的作用在于“穿针引线”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是讲述的主体,是经验分享的“专家”,也是有能力的“问题解决者”。教师应以儿童为本,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并给予幼儿充分表现和发展的机会,为幼儿的自我发展提供平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为”。教师在游戏分享中更多起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幼儿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经验往往是零散的、个别的、未经筛选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筛选和取舍,必要时还需要教师调动幼儿园、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力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经验支撑,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鹰架”。

2.分享的内容来自幼儿,切忌“贪多嚼不烂”

游戏分享的内容只有来自幼儿,幼儿才会有更切身的体会,在分享中才会更有话可说、更有兴趣进行讨论、更有动力去探究……也就是说,分享的内容应该是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所“生成的”,而非教师“预成的”。当然,对于游戏中存在的幼儿并未觉察到的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教师也有必要提出来和幼儿讨论。

另外,一次游戏分享一般宜选择一至两个主题,因为分享时间有限,幼儿的精力、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也有限,如果分享时间过长、内容过多,反而事倍功半。虽然一次只分享一两个主题,但贵在坚持,经过日积月累,幼儿的经验、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拓展和提升。

3.分享的形式灵活多样,避免“始终如一”

游戏分享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师幼对话、幼儿小组讨论、幼儿实际操作,也可以是幼儿运用绘画等表征手段加以表现,甚至可以是正反方辩论。作为教师,关键是要尊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特点,采取更易于幼儿理解的、更能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分享形式。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分享形式与分享主题之间的适宜性,尽可能避免使用“始终如一”的分享形式。比如,针对包扎伤口的问题,就适合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针对建构区经验分享的话题,则适合采用幼儿讲述再加参观欣赏的方式;针对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则采用师幼对话的方式可能更适宜。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教案《集体大力水手》


活动目标:

1、丰富长凳游戏经验,提高力量与平衡素质。

2、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长凳4条(可以坐6--8人)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搬运长凳入场,摆放器械并根据器械情况进行分组。

2、练本领。导入大力水手情境,幼儿在做热身练习。

(1)游泳模仿操:蛙泳、自由泳等;

(2)凳上平衡练习:正向通过、侧向通过、前脚掌行进练习等。

3、尝试练习。幼儿根据分组,面朝同一方向,分腿坐在长凳上,集体尝试将“大船”移动至指定地点。

(1)幼儿集体商议并尝试移动“大船”;

(2)教师关注幼儿的活动方式、合作情况及安全事宜。

4、交流点评。教师根据各组幼儿游戏情况进行适当点评,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集体练习开船游戏。

5、分别邀请各组幼儿轮流示范游戏方法与体会,集体观摩后再次练习,练习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分组游戏。

6、集体竞赛。幼儿以组为单位进行开船竞速游戏。

7、放松游戏:以意念放松与动作放松形式进行。

大班计算机教学活动:学习敲击“L”键


活动目标:

1、通过软件学习故事《小猫钓鱼》让幼儿认识字母“L”的大小写,并学习正确的敲击方法。

2、培养幼儿做事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的良好习惯。

3、喜欢和电脑做游戏,发展幼儿细致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认识“L”键》教学软件一个。

2、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一套,人手一台电脑。

3、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一盒。

4、字卡J-j、F-f、N-n、M-m、H-h、G-g、T-t、

R-r、D-d、U-u、I-i、K-k、L-l、各一个

并附各字母的形象字母卡。

5、大键盘一个。

活动过程:

1、幼儿律动:《小猫怎样睡觉》

要求:①学生黑屏。

②幼儿安静找一强电脑面向老师坐舒服。

2、游戏《小花猫和小老鼠》结束。

玩法:教师份演一只小花猫,小朋友扮演偷吃东西的老鼠。当“小花猫”睡觉时“小老鼠”偷吃“东西字卡”等“猫”要捉“鼠”时,“鼠”能读对字卡“猫”就不能吃“老鼠”读不对全班帮助他。

喜欢《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后的集体分享》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集体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