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与规则

12-16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游戏教学越来越流行。幼儿园游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教育专业团体对游戏活动应作出肯定,促进社会对游戏的广泛认同。你知道哪些关于幼儿园游戏的积极作用?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与规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区域活动的特点:

1、自主性

区域活动一般采用自选游戏的组织形式,注重让幼儿自选、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不论是主题的确定、玩具的选择、玩

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动作的展示等游戏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自然的进行。

2、教育性

区域活动虽然有其自主性,但它也不是幼儿完全自由自在、不受控制的活动区域,它有其鲜明的教育性,但这种教育性比较隐蔽,主要体现在幼

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材料的操作上,对区域规则的遵守上,以及在与伙伴们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积极的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促进其身心得

到发展,实现游戏本身的发展价值。例如:角色游戏区(娃娃家、小餐厅等)最重要的教育性在于它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结

构游戏区的教育性主要在于能够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手部动作的发展,培养幼儿手脑并用等等……

3、实践性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区域活动,都要通过幼儿的具体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它的教育性。区域活动是非常具体的活动,有角色、有动作、有语言、有玩具材

料,幼儿在活动中只有身体力行,实际练习才能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

二、区域活动创设应遵循的几点规则:

区域活动有三大特点,那老师在创设区域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以此为出发点,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教育作用。结合这些特点,我认为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区域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园的实际情况。

选择什么样的区域主题一直是老师们十分焦虑的问题,我认为,区域主题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本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还应充分考虑本班孩子们

的兴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等等,不能照搬,适合自己本园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幼儿园创设区域活动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在确定区域主题方面有一

定的心得:

(1)区域活动的主题应适合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水平。

幼儿园不同年龄班创设游戏区都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水平和游戏的不同特点。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发展水平不一样,他们的兴趣需要

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来进行创设,以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和游戏活动的开展。

例如:小班幼儿是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时期,他们喜欢成型的形象玩具,且对于充当游戏角色感兴趣,但他们的角色意识并不强,因此我们在小

班创设了适合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区“娃娃家”。根据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我们为小班创设了以发展孩子手指小肌肉群能力为主的操作区,让

孩子在“帮娃娃扣钮扣”、“给小动物喂食”的过程中不仅得到快乐体验,更发展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对于扮演角色的意识更强烈,且角色语言也较小班幼儿有了较大发展,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在中班创设了“小餐厅”“美发屋”

等角色游戏区。

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能够主动地很好地参与到游戏中,与伙伴之间有丰富的角色语言进行互动,因此我们在大班创设了“

爱心医院”角色游戏区。大班,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且喜欢有对抗性的游戏,我们特为大班创设了“棋苑”活动区。另外,根据大班幼儿喜欢探

索的特点,我们增设了“科学操作区”……

(2)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确定区域主题

在每个班级创设区域之前我们都要同幼儿进行谈话,了解幼儿想玩什么,老师在此基础上再协调确定好区域的主题。幼儿对这个区域感兴趣,才会愿

意玩,才会在玩中获得更多。另外,我们在每个区都设立了一个幼儿入区记录,以记录幼儿每天进入该区的次数,一段时间后统计出结果,根据结果

再适当调整该区的主题。

(3)根据教育活动的主题确定区域活动主题

各班除了选择了几个固定的区域外,如大班创设了固定的美工区、结构区、棋区、科学操作区、植物观察区等等,我们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灵活的随机

区域,这个区域是随我们的教育活动而随机开设的:如我们在进行“恐龙”主题教育活动时,它被建成“恐龙博物馆”科学区,在进行“我健康、我

快乐”主题教育活动时,它又变成“爱心医院”角色区,在进行“春光无限美”主题教育活动时,它又被改建成“春之歌”表演区……区域活动成了

主题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孩子们在玩的同时,不仅在该区域活动得到了能力的发展,还巩固了本主题的知识,一举两得。

(4)注重区域活动主题之间的互动

班级创设不同的区域,还应注重区域间的联系,让区与区之间能够互动,使区域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增加趣味性。如中班开设了“

小餐厅”角色区,又开设了“贝贝超市”,还在此基础上临时开设了“银行”,孩子们在玩时,就可以在区域间进行互动游戏。“小餐厅”的服务员

可以去“银行”取款,然后去“超市”买“餐厅”需要的用品,然后还可以将“餐厅”的收入重新存入“银行”等等,区域间的互动更大限度地调动

了孩子玩的积极性,也更大限度地发挥了区域活动的教育性。

(5)区域活动的主题适当体现地域特色

我们在区域主题的选择时还充分考虑到了本地的特色,如我们威海的烧烤店很多,孩子们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也非常感受兴趣,我们就开设了“

海滨烧烤店”这一角色区,它有浓烈的威海特色,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二)区域活动的创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幼儿为主的原则

区域是孩子们的区域, 这一点勿庸置疑,因此在创设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也只有这样,创设的区域才是孩子们喜欢的,也才能更好

地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园在创设区域时就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除了区域主题是以幼儿兴趣为参考设立的之外,我们在整个创设过程中,

都让幼儿与老师共同创建,让幼儿真正做区域的主人。

(1)共同商讨区域需用的材料,并一同收集、布区。如:在创建“恐龙博物馆”时,通过与幼儿谈话确定了该区需用的料后,我们分头准备收集。

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有关恐龙的图片、书籍、模型等,我们收集了一些树根、树枝、仿真花、草、等。材料收集完后,我们放手让幼儿自己商讨摆放

这些物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恐龙博物馆”诞生啦!

(2)幼儿自己制定区域规则,大家共同遵守。布区完成后,我们会安排幼儿自己讨论进入该区的规则,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围绕平时玩区时出

现的矛盾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我们共同归纳出该区规则,并让孩子们用图画的形式自己表现出来,贴在活动区内。由于活动规则是幼儿亲自参与制订

的,因而,幼儿都能较好接受并能在游戏中自觉地遵守

(三)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要安全卫生,有科学性。

区域活动是以各种各样的材料为依托而开展起来的,所以在区域活动的创设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在什么时候投放就显得尤为重要,材料投放

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该区域活动开展的质量。

(1)区域是孩子们活动的场所,对于其中投放的材料首要的要求是要安全、卫生。对于游戏区中投放的材料应该无毒无异味,而且应该定期对其进

行消毒处理。对那些有安全隐患的材料应该慎重投放,以保证幼儿游戏时的安全、卫生。

(2)区域中投放的材料也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即针对不同时期区域活动的发展目标而应有所不同。如:小班上学期、下学期游戏区里的材料就应随

着幼儿能力的提高而有所变化;同是结构区大、中、小班投放的结构材料也应有所不同,小班的相对容易,而大班的相对应有难度……

区域活动的开展,对每个幼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创设最适合本园幼儿的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学园、乐园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指导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态度和策略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动中,我采取了这样几种策略来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静观欣赏策略——给孩子自主选择与决定的权利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以自然观察为主,尽量不打扰孩子自然的行为过程。孩子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分情况地随意提供帮助。当孩子在活动中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时,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干预,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而是可以抱以赞赏的眼光,做孩子们最忠实的听众和观众,支持他们去尝试与实践,倾听孩子间的交流、感受,观察孩子计划的执行情况、孩子对不同活动的兴趣与态度、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孩子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有哪些独创的做法、孩子合作交往的情况等,与孩子一同感受活动的快乐。

渗透点拨策略——为孩子主体性发挥搭建支架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在充分观察孩子行为的基础上寻机点拨,及时切入,给予孩子支持。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能会观察到以下情况:

1.孩子在区域选择上缺乏目的性

如一个孩子拿着进区卡,但是对自己要进哪个区却犹豫不决。我把他带到漂亮宝贝理发屋,发现他对烫发棒等理发工具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主动邀请他为我设计发型,把他引到这个游戏中。

2.孩子在活动中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

我便以调解者的身份,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介入,给予孩子支持,并引导孩子积极协商来解决矛盾,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一次“麦兜超市”的角色游戏中,两个孩子因为一份蛋糕而起了争执,都说是自己先拿到的。我便上前建议这两个孩子先一起分享这个蛋糕,如果下次有新鲜的蛋糕,他们可以再一起来买。两个孩子听到我的建议后,点点头表示赞同。通过我们老师的及时引导,既有效减少了孩子之间不必要的争端,又培养了孩子谦让、分享的品质。

3.孩子们对区域活动不感兴趣,活动无法进行

这需要我们及时地介入指导,使活动继续开展。如在图书区,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兴趣点会逐渐降低,有的会东张西望、胡乱翻阅。或者是吵闹、窃窃私语,这时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措施,重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兴趣。如提供一些纸和画笔,让孩子把阅读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进行大胆创编,装订成册投放在图书区。通过这样的指导,重新使孩子找到新的兴趣点,使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大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情毫激发策略——调动孩子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

情感激发是教师以适当的言语、动作、表情等引导孩子参与到区域活动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探究兴趣,支持孩子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

1.谐趣夸张,激发兴趣

作为老师,我们要以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来带动孩子,引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如孩子在表演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时,我发现孩子只是面无表情地学说对话,表演得不够生动。于是,我就参与到游戏中扮演狐狸的角色,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狡猾狐狸的形象活灵活现,孩子的情绪也一下被调动起来,在尝试表现角色的时候表情与动作丰富了许多。

2.设疑切入,激发思考

老师以启发性的提问,将活动引向深入。如在科学区,孩子经反复实验得出橡皮泥放在水里是要沉下去的,我问:“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一个问题引得孩子又找木板,又找塑料盒,还尝试着将橡皮泥压薄等多种方式,探索使橡皮泥沉不下去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3.区域互动,引发孩子之间的合作

区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能增加孩子与同伴之间合作的频率,能激发起孩子更大的活动兴趣。如我们把孩子们在美工区进行彩绘和线描画创作的pvc管子,投放到建构区,进行搭建活动。孩子们平时在美工区完成的绘画作品,我们会装订成册,投放在图书区,供孩子们欣赏阅读。这样使互不相关的区域流动起来,促进了不同区域孩子之间的积极互动,孩子们的活动热情得到了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为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指导要注意用“心”和用“行”。用心观察,用行指导,这样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真正在玩中学知识,在探索中促发展,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

区域活动中的规则与自主


很多教师认为,区域活动既然是幼儿自主的活动,就不应该有过多规则的限制,应该给幼儿充分的自由。然而,通过多年实践观察,我们发现必要的规则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保证,不仅不会限制幼儿的自由,还有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发展的作用。那么,在区域活动中究竟应该制订哪些规则,这些规则又是怎样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的呢?

一、合理的进区规则,可引导幼儿学会自主选择

具有自主选择权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区域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幼儿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意识并学会选择。

1.活动前的自主选择

刚入园的幼儿对活动区环境和材料都不熟悉,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也不知道可以选择些什么玩一玩,往往会干等教师把活动材料放到他们面前。而不少教师也生怕让孩子自主选择了就会发生争抢现象,因而多采取发放游戏材料或指定幼儿进区活动的方式,替幼儿作出选择。幼儿由此常常处于被动等待状态,久而久之可能对活动失去主动性。因此,教师可设立进区规则,以引导幼儿学习按意愿选择活动,进而形成自主选择意识。

在幼儿入园初期,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你想玩什么?"如果幼儿说不出,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选项引导幼儿选择:"你想玩这个还是想玩那个?"教师要耐心询问,不断引导。渐渐地,孩子可能会形成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玩什么、喜欢玩什么,从而形成自主选择意识。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日益丰富,以及对区域环境和材料的不断熟悉,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建立选区规则。如,采用插牌式选区法,即教师和幼儿根据区域活动的内容共同设计相应的图表,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各区域的分布及人数限制,从而通过插牌的方式选择进入自己喜欢的活动区。插牌选择的过程可让幼儿逐渐明白选区规则,增强自主选择意识。

到了大班,幼儿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会进一步提高,他们会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规划。此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己制订选区计划表,即确定什么时间参与什么活动,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来规划自己的活动。通过计划表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活动安排,他们会在斟酌自己先前参与过的区域活动的基础上,考虑今天可以参与哪个区域的活动,或计划明天参与哪个区域的活动。通过自主制订计划表,孩子们可以逐渐学习统筹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不仅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可有意识地参与自己不太擅长或从未尝试过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2.活动中的再次选择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有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能会较快地完成特定的探究或操作活动,由此,他们会产生再次选择的要求。我们发现,假如不允许幼儿再次选择其他区域的活动,有的幼儿在后面的时间里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事实上,幼儿注意的持久性较差,在完成一项活动任务后还要求他们专注于当前的活动是困难的也是不合理的。有教师可能会担心允许幼儿再次选择会影响幼儿的专注力,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并不会因为教师允许他们再次选择而出现不专注于当前活动的现象,只要活动内容是符合幼儿需要的,是他们真正喜欢的,他们自然会被吸引,从而专注地投入到活动中。

允许幼儿对区域活动作出再次选择,是为了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效学习。但幼儿在二次选择时也应遵守规则。例如,幼儿完成了他们当天首选的活动后,教师可以询问幼儿"还想到哪个区域玩",并帮助幼儿明确"找空"的规则,即引导幼儿观察各区域正在参与活动的人数,判断有无空位,能否进入某区域参与活动。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选择未尝试过的活动。这些规则的制定,既可有效解决幼儿选区太集中易发生纠纷的问题,又可促使幼儿选择不同区域进行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广泛的活动兴趣。

教师可通过师幼合作将规则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更好地帮助幼儿遵守规则。如,区域活动人数控制的规则既可以在各区域标志牌上明确加以显示,也可以通过各区域插牌数量、椅子数量等给予暗示,引导幼儿观察并判断自己能否进入某区域进行活动。这样的反复引导有助于幼儿有序、自主地参与区域活动。

二、必要的材料取放规则,可为幼儿提供自我管理机会

必要的材料取放规则是幼儿顺利开展自主活动的保证。幼儿需要明确,活动中的材料需要自己取放。只有前一位活动者做到有序取放,才能满足后一位活动者自主选择的需要。同时,幼儿自主取放材料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管理。

1.利用相应的收放标志

如果能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宜的取放标志,即使是小班幼儿也能做到自主取放材料。一般来说,小班时,教师可以用实物照片做标志,以引导幼儿建立将材料按标志对应摆放的规则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会产生分类的意识,此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材料按类摆放,以引导幼儿关注材料摆放的规律,并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做分类的标记。这样,幼儿就有可能在活动开始时自主选用材料,在活动结束后再将材料按对应标记放回原处,从而建立起自己用过的材料自己整理的意识。

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数序经验,此时的标志也可以更抽象化了。可用数字做标志引导幼儿建立分层取放材料的意识。例如,在语言区,教师可在每本书的封面上贴上数字标志,放在第一排第一本的标上1-1,第二本标上1-2,第二排第一本标上2-1,以此类推。幼儿在取放图书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数字符号的意义。数字标志既可帮助幼儿明确图书的取放位置,也可帮助幼儿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从而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2.设计合理的收纳方式

随着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材料也会不断增加,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将不同的材料混在一起,到了真正需要时就出现找不到或缺少必要材料的现象。因此,设计合理的收纳方式,有利于引导幼儿学习有序收放,进而帮助幼儿提高自主管水平。

首先,对于玩法固定的高结构材料可按套收放。如,用盒子、托盘等收纳器具将玩法相对固定的一整套材料集中起来摆放。集中收纳不仅便于幼儿取放,也可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自主管理这些学习材料。如,小班数学区常会开展"套指环"活动,其中的材料既有手掌模型,又有各式指环模型,我们将这些材料放在一个大托盘里,幼儿如果选择这项活动,可整体取走这些材料到合适的空间去操作,玩好后再将材料全部收到托盘中一起送回。又如,中班科学区"玩磁铁"活动会用到磁铁、回形针、牙签等各种材料,我们将这些材料放在一组分类收纳盒中,不仅有利于帮助幼儿分类探究不同的材料能否被磁铁吸引,而且有效避免了操作材料的丢失或与其他活动材料的混淆。

其次,对于玩法开放的低结构材料可分类收放。低结构材料没有固定玩法,幼儿可根据活动需要自主选用,如废旧纸盒、瓶罐等既可用于科学区玩垒高游戏,又可用于建构区搭建活动,还可用于美术区创意制作活动等。对于这类材料,教师只需提供大型筐子或纸盒,将其分类摆放在固定位置即可,幼儿在有需要时可自行拿取,不再需要时要将多余材料放回原处。

最后,对于工具类材料可根据不同的特点或使用要求,采用相应的收纳方法,以方便幼儿随时取用和自我管理。如,可以将美术区活动所需的颜料几个一组嵌入废旧纸盒中,幼儿用时可以整盒取走。又如,幼儿在美术区玩颜料时需要穿的护衣,我们会要求大年龄幼儿脱下后自己叠好放到指定位置,要求小年龄幼儿自己将护衣放进用废旧抽纸盒制作的收纳盒中,待穿时再取出,这种简便易行的取放方式让小年龄幼儿也有了参与管理活动材料的机会。

3.重视未完成作品的收集整理

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学习速度不同,每个人所从事的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所以需要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还没有完成任务,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他们收集整理未完成的作品,而是随意处置,久而久之,幼儿就会感到教师不重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而影响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无论是完成的还是未完成的作品,都是幼儿学习的成果,引导幼儿学会保存好自己的学习成果,可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因此,我们通过与幼儿共同讨论,设置了专用于呈现幼儿活动成果的区域,将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作品加以分类摆放,从而帮助幼儿明确可以另外安排时间或在下一次活动中继续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对自己已完成的作品不断加以完善。幼儿在管理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活动的计划性以及反思能力和任务意识。

三、适宜的操作规则,可确保幼儿有一个自主活动的空间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学习主体,但他们又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开展活动的。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不同领域或学科的学习,不同的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也有所不同。制订适宜的区域活动操作规则,有利于兼顾幼儿个人与群体的活动需要,实现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1.常规性的活动规则

区域活动既是幼儿个别化的活动,又是幼儿同伴间的共同活动。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不同幼儿活动的需要,就需要制订一些共同活动的规则,以保障幼儿的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各区域的活动空间有限,因此,要帮助幼儿建立空间共享意识。如,各自在一张桌子上操作不同的材料,在一片空地上玩不同的游戏等。区域活动材料虽然是多样化的,但材料的数量总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还要注意培养幼儿材料共享的意识。小年龄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习轮流、等待,即知道别人在玩了我就得等一等,别人玩好了我才能去玩。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可逐步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共享活动材料。此外,有些活动是需要幼儿独立思考、集中注意、耐心操作的,因此我们还应帮助幼儿建立互不干扰的规则意识。如,在活动中要轻声交流,别人在专注活动时不要去打扰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操作规则不应由教师单方面提出,而应根据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针对幼儿在活动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形成。如,我们在区域中投放了ipad后,从如何既满足大家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的愿望,又确保健康的角度,与幼儿讨论每人每天可以玩几次,每次可以玩几分钟,如何控制时长等问题,让幼儿参与规则制订。同时,我们还让幼儿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表征规则并呈现在区域环境中,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明确和遵守这些规则。

2.与各区域活动特点相适应的规则

各区域的活动有着各自的特点,制订与各区域活动相适应的规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有序活动,也可为幼儿获取相关领域关键经验提供支架。

如,在音乐区,幼儿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如果只强调满足个体的需要,每个人都自由选择喜欢的音乐活动,那么,音乐区就会成为相互干扰的噪音场。因此,我们建立了音乐区的活动规则。同一时间在音乐区活动的几名幼儿首先要共同商量活动内容,是选择唱歌、跳舞,还是开展打击乐活动,然后决定选择哪些音乐作品以及它们的播放顺序等,并确定一名幼儿播放音频或视频。如果有幼儿对某一项活动不感兴趣可以选择暂时旁观。语言区的故事表演活动也可制订类似的规则。在经过讨论后,幼儿还制订了活动的基本流程,如首先协商确定剧目、分配角色、选择道具,然后再表演。

又如,在科学区的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可能有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从活动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的需要出发,我们组织幼儿讨论后形成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过程"的规则。

再如,生活区的食品制作活动需要提前准备食材,因此,我们引导幼儿讨论制定了"提前报名"的规则,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食物制作不免会用到电器设备,卫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引导幼儿讨论制定了"操作前洗手""安全操作电器"等相关规则。

3.体现活动过程或结果开放性的规则

在区域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活动材料是开放性的、低结构的,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发挥创造性。例如,多米诺骨牌,幼儿可以拿来进行垒高活动,也可以用于砌墙活动甚至其他更富创意的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用一种材料开展活动,也可以将几种材料组合起来开展活动。对这类活动,我们只强调材料取放的规则,不作玩法上的限制,以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此外,也有一些活动需要幼儿通过探究获得一定的结果,但探究的过程是自由开放的。如,美术区"制作六面灯笼"的活动,教师只提供了成品范例,虽然最后的结果都是带作出六面灯笼,但对于幼儿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不作规定,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又女口,科学区"迪宝乐"电子积木拼装游戏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按照图纸进行拼装。提出"按图纸拼装"的要求并不是限制幼儿的自由,而是出于发展幼儿自主阅读图纸、理解图示能力的考虑。这里的自主学习体现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根据图纸找到相应的材料,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如何将图纸上的电路表现出来等。虽然一定的规则对幼儿的学习作出了某些限制,但是幼儿活动的过程是开放的,这一规则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明确学习任务,聚焦探究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区域活动中的规则与幼儿的自主学习并不矛盾。在长期的区域活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必要的规则是幼儿自主、有序、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的保证,制订规则不是为了限制幼儿的自主性,而是为了保证每个幼儿能更好地进行自主活动。要帮助幼儿真正形成认识、理解和遵守规则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正面引导以及长期坚持,师幼共同建构、完善区域活动规则的过程也是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1.材料的提供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一些农村园我们看到,无论小班、中班、大班,区域里都有着几乎相同的材料,有时甚至会在小班的科学区里也看到观察记录本,这种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提供难以有效地支持幼儿活动。

2.材料的投放缺乏层次性,难以确保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

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对策分析

1.教师对区域活动要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体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并在充满愉悦和自信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其中“目标性”、“主动性”是区域活动的主要原则,“自主、专注、愉悦、探究”是开展区域活动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教师只有对区域活动有了足够的认识,对区域活动的原则、要求有了清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和设计区域活动,以避免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应组织教师进行区域活动的专题培训和学习,开展相应的专题研讨,以澄清和提高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2.加强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整合性。目的性、计划性和整合性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特点。它要求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应综合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与发展需要),也要结合近期教育目标与计划,结合新近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和最近幼儿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安排及要求,制定区域活动的计划,确定目标,创设环境,针对各个区域具体的活动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区域活动的设计中还应注意整合性,即在区域活动的设计中渗透集体教学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其他教育活动的要求与目标,在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中让幼儿园一日活动体现一个整体性、一致性,使其更好地成为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与延伸,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3.明确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与幼儿的角色关系是区域活动的核心,它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学习方法以至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活动的效果。因此,各幼儿园要重视通过园本教研,使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区域活动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指导技能,如观察、分析、处理信息、组织协调能力等。教师应该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区域活动探索的同时,经常性,认真细致地对幼儿进行观察,并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包括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发展需求等方面。在区域活动中采取多种策略,做孩子活动的真正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从而不断为幼儿提供更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能够引起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活动环境,通过适时适度的指导,促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以实现。因此教师除汲取相应的教育理论外,还应在实践上让自己逐步适应从集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到区域活动的组织指导的转变。

4.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应充分体现丰富性、层次性、互动性。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幼儿的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材料,能够既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也适合不同兴趣受好的幼儿,能很好地促进各年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一起丰富和完善各区域的活动材料,并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除考虑教育的需要外,幼儿兴趣及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忽视。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商量、更新、丰富材料,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更好地与环境和材料互动。当然,区域活动的材料还应具有层次性和探索性,材料的投放要顾及到各个年龄段、不同水平幼儿的的不同需要,提供的材料也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有利于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探究,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游戏的典型代表,能够丰富幼儿想象力,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表现自我及与同伴友好相处等能力。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开展活动,那么区域活动就只能流于形式,其优越的教育功能也就难以发挥,因此我们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必须正确认识区域活动,有效指导区域活动,创设适宜的区域活动环境为幼儿打开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之门,以求通过这种寓学于乐、寓教于玩的形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总则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发展。”可见,关注幼儿自主学习、注重幼儿学习的差异是幼儿园活动的核心所在。区域活动需要不断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材料、创设情景,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小组的、个别化的学习,在幼儿园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设置,彰显活动目标

在创设游戏区域时,我们根据主题的目标和内容,不但要考虑主题活动中哪些内容适合运用于区域活动,而且要考虑活动设计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找到感兴趣的、符合自己水平的操作材料,自主选择区域活动。

在大班“我们爱祖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创设了“民族馆”、“京韵大舞台”、“中国茶”等活动区域。以“中国茶”活动区域为例。在“中国茶”区域里,幼儿从茶的发展、茶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元茶文化等方面,运用唱唱、说说、画画等方式,快乐自然地走进“茶的世界”。在环境创设上,收集茶叶的生长过程、制茶的过程、茶具的种类、茶道表演等图片进行布置;在活动区域里,设置了“茶叶店”、“茶叶加工厂”、“茶具制作吧”、“茶吧”等区域。在“茶叶店”里,幼儿了解各种茶叶的作用,挑选茶叶,学习购物并能用简单的钱币兑换;在“茶叶加工厂”,幼儿了解茶的制作过程,学会制茶(筛茶一炒茶一搓茶一烘干一包装);在“茶具制作吧”,幼儿学习制作茶壶,能表现出茶壶的基本特征,学习把壶身、壶盖、壶嘴、壶底和壶把进行艺术的拼接,并在成品的茶壶上用牙签进行花纹的装饰……通过这些区域的设置和活动,幼儿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和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了多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文化,感受到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美丽富饶的国家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萌发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制定规则,建立良好秩序

建立合理的、必要的规则是孩子能自律地开展各项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以往在区域活动时,总会看到孩子一窝蜂地往自己感兴趣或新增设的区域挤,出现争抢现象。为此,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解决拥挤、争抢现象?小朋友讨论,在各个区域做插卡区,规定每个区域的人数。插卡区做好了、小朋友又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名卡,做出的名卡五花八门,有的贴上自己的照片,有的画自画像,有的做图形标记,有的标上数字,有的贴上图案……我们还在每个区域的入口处做出可插名卡的插口,如,“小医院”的“诊断室”做两个插口,表示这里可以容纳2人。规则制定好以后,幼儿游戏时争抢、拥挤的现象明显得到改善,这就是规则带来的便利。

除此,我们还在各个区域的材料上做好相应的使用标记,便于幼儿取放。在“小医院”游戏中,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看病流程张贴在墙上,如,导医问诊一挂号一看病一划价一取药等。所有的游戏材料按要求分类,如药品、医生用品、护士用品呈放在架子上,并且在相应的位置贴上标记,这样孩子游戏结束整理材料时,很快就放得整整齐齐。

丰富材料,促进个性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随着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及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开辟新的活动区,投放新的游戏材料。

投放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样的区域“娃娃家”,在大、中、小班可以呈现不同的材料,小班注重生活类的,如小床、桌子、椅子、玩具、锅、勺子、碗等,角色较单一,一般只有爸爸、妈妈、宝宝三人。中大班则可以添加家庭成员、家庭不同成员的衣物、房间的设施等,通过增加物品来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另外,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投放材料要照顾到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

投放的材料力求多样化。材料的多样化主要是指材料完成目标的形式、材料的功能、材料的品种要多样,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针对小班“爸爸的领带”活动,教师在区域中提供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贴纸、印章、领带形状的卡纸、旧报纸等材料,幼儿可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制作,装饰的领带各种各样,有粘贴、有绘画、有印章、有印染……

适时指导,支持幼儿探索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一种隐形指导,活动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幼儿活动遇到困难时又要适时地帮助和支持。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过程,尊重幼儿的不同尝试及创作成果。如在“科学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手电筒、玩具、娃娃、皮球、图书等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影子的形成原因,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教师在活动中组织幼儿讨论:“你看到的影子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光和影子在一起吗?你有什么发现?”“影子有颜色吗?”“影子会变吗?”带着疑问,幼儿用材料验证。在整个探索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孩子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提供帮助。只有当幼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能给予一定的支持,这就要求老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盘活资源,架起共育桥梁

家长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参与可以和教师优势互补,开阔幼儿眼界,拓展幼儿的学习途径。我们在设置游戏区域时,对班级家长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协助教师创设区域。如设置“美美发屋”区域时,我们联系做美发的家长,组织幼儿参观美发屋,请家长讲解各个角色的职责,并请家长帮助设置区域,在活动初期还邀请家长参与游戏指导等。为了让家

长了解并支持我们的活动,我们还将游戏区域向家长开放,如在新年活动中,幼儿带领家长进入区域包饺子、搓元宵、做鞭炮、猜灯谜等。与家长一同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增进了家园沟通,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育儿观念在逐步转变,育儿方法逐步科学。

完善幼儿园活动课程,让幼儿在科学、合理的区域活动中大胆操作、探索,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潜力,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我家的故事


设计意图:

《朱家故事》的学习对幼儿的触动很大,他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自己在家里的表现和家里最辛苦的人……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鼓励他们把家人相互关爱的故事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目标:

1.回忆家人相互关爱的故事,体验家庭的温暖。

2.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我家的故事”,体验自制图画书的乐趣。

材料:

16K铅画纸、黑色卡纸、记号笔、蜡笔、胶棒、贴纸等。

玩法:

1.幼儿把“我家的故事”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幼儿把“我家的故事”的作品粘贴在黑色卡纸上并进行装饰。

3.教师为幼儿的作品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4.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封面和封底、打洞、穿绳、打结、标注页码等,最后装订成一本《果果家的故事》(也可用其他书名),投放到语言区。

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有否参与活动的兴趣以及想要表现的内容。

2.观察幼儿能否用绘画的形式表现1~2个情节。

3.观察幼儿能否在粘贴“我家的故事”作品之后进行合理添画和装饰。

浅议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


浅议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

摘要:我园在区域游戏活动的创设、指导中,从幼儿出发,强调自主快乐地学习,通过与活动区域中环境、材料的互动,加强教师的个别指导,从而达到实实在在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首先从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其次投放丰富开放的材料,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再者加强教师的个别指导,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 环境 材料 教师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区域游戏活动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与集体教育活动相比,区域游戏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适宜性,开展主动性学习。”现在,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幼儿园教学、游戏的各个方面,那么,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快乐地学习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园从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出发,强调让幼儿自主快乐地学习,通过与活动区域中环境、教师、同伴的互动,从而达到实实在在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从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园在创设区域环境时首先从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出发,整体考虑后各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开放式与间隔式相结合,并充分利用阳台、楼梯拐角等空间增加幼儿活动区域的场所。由于我园午睡室采用活动室阁楼的形式,因此给幼儿的活动区域留出了相对充足的空间。

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其创设了角色区、探索区、美工区、音乐区、阅读区和运动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利用墙面,让墙饰成为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主要以幼儿参与为主,充分调动积极性,让他们与环境产生互动。例如:在“我喜欢的动物”主题活动中,老师将主墙面设计成了春游时参观动物园的背景,由幼儿绘画自己喜爱的动物以及和父母一起收集的动物邮票而成。我们将运动区域设置在走廊外,在地面画上了各种图形和格子、字母、数字等,贴上写有数字的小花,孩子们可进行跳跃运动。各班利用橱柜、桌面及窗台、废旧材料等,做好隔断,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和特点布置成封闭的、半封闭的、开放的活动环境,既能使活动不受干扰,又能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需要。如在“周围的人”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隔断,把教室创设成一个个类似居住的小区环境,其中有开放的面包房,也有较封闭的儿童医院等,让幼儿的活动既能独立开展又能相互联系。教室上空吊挂了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如:“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我们在屋顶挂了多根柳条,将孩子们和家长自制的迎春花和树叶吊挂起来。小小的自然角里,盛开的旱水仙、仙客来,嫩绿的绿萝、山芋苗,再加上灵活的小鱼、小虾,共同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而鲜活的微型自然界;探索区里,天平、量杯、地球仪、放大镜等都成了幼儿了解自然、认识世界的操作器材,孩子们一次次的探索、操作,不断地激发了更多的智慧火花。

二、投放丰富开放的材料,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以及创造力的发展

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活动自然是离不开操作材料的,操作材料是开展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游戏内容、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丰富开放的材料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能使孩子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如把一些泡沫、碎布、贝壳、树叶、空瓶、纸盒等废旧材料,投放到操作区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变化莫测,转眼间会被制作成娃娃、汽车、蝴蝶、螃蟹等他们所喜爱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快乐。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孩子,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并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既考虑到“吃不了”的孩子,还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孩子刚升入中班以后,为了有助于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和促进小肌肉的发育,我们设置了“练习使用筷子”的内容,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分成①夹海绵蔬菜②夹芸豆③夹黄豆三个不同层次,按难易程度分装在三个小筐内,同时在最简单的小筐上贴上一颗五角星,表示这是最简单的,依次贴上两个、三个五角星。这样既能改变材料投放的无序、杂乱现象,又能使教师对哪个孩子达到何种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因此,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调整、补充。如在大班幼儿“苏州园林真好看”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刚开始对在美工区中模仿画漏窗很感兴趣,可是画了几次后就觉得没劲了。于是老师就提供了彩泥让幼儿做花窗,之后又在美工区里添加了一些剪好的卷纸芯和鞋盒,请幼儿进行拼搭塑形,虽然一开始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经过多次的摆弄、尝试,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灵感,“啊,这个像瓦片……” “看,我搭了一个太阳的漏窗!”“看我的,我搭的是花型漏窗!” ……美工区的孩子又兴奋起来。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我们经过和幼儿的讨论,又试着在美工区里增加了一些由基本几何形体构成的大、中、小型的积木;金属的、木制的操作材料、胶粒、插片等,还把一些废旧材料也用于了我们的美工区活动。并鼓励幼儿进行多种加工和操作,增加材料使用时的开放性,让幼儿充分利用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把这些原材料变成需要建构的具体事物,这样既充实了游戏的内容,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加强教师的个别指导,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要实现幼儿真正的自主性学习与创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计划与支持,在幼儿制定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扮演好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尽可能多的为孩子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幼儿不断探索。

首先,首先教师要用尊重的态度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如: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这么做的原因,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等等。了解了这些之后,不是急于介入指导,而是以间接指导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通过材料替换、假设问题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去探索发现。例如:在搭建亭子的活动时,孩子们有的说:“老师,我们不知道用什么东西做亭子的柱子。”有的说:“老师,这个顶怎么装上去呢?”面对幼儿的困难,我们引导孩子们去材料箱找材料,自己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在孩子们的多次尝试后,一座由魔法玉米搭建的屋顶、卡纸卷在吸管外做成柱子的亭子完成了。刚开始时,孩子们想用吸管做柱子,但是发现吸管太细,这时老师适时递上的卡纸给了孩子们启发,帮助他们更好、更满意地完成了柱子的制作。又如:在中班智力区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由此可见,教师的适时介入不仅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更是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对幼儿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拋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从而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我们在美工区中投入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盒,鼓励幼儿制作玩具。孩子们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盒子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盒子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我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他们将盒子组合创作出更多的玩具。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陆续制作出了手机、汽车、小轿车、卡车……。在这里,教师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创意,对于幼儿只是单一的盒子绘画造型给予充分肯定后,再引导幼儿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最后教师要以鼓励、开放的评价,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个别的过程评价中,我们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能力强的孩子,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要激励其创造性的发挥:“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不一样的作品,老师等着你的新作品哦!”,使其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表现。而对一些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孩子,评价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哟,你今天真能干,这个问题都解决了,真棒!”“今天你的想法真不错,等会儿小朋友肯定都会向你学习的!”在集体评价中,我们除了让孩子展现各自的作品与个性外,更多的则是引起孩子的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内容可以是孩子的作品、热点、认识的障碍、难点、解决的办法等等),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激发孩子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

区域活动为幼儿的自主化学习和探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只要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把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不断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真的活起来,那么个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让孩子们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以上的这些思考与探索,彼此相互相接,相辅相成,幼儿的个体活动与集体互动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我们将继续地努力学习、回眸、反思、探索,以不断的提高我园教师独立驾驭区域活动的能力,使区域活动这一教育形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主题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角色与功能


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适宜的环境不仅是必要条件,而且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适宜的环境不仅是一种“隐形课程”,也可成为“有形课程”的有机构成元素,对幼儿的道德养成、智力开发、个性发展等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着重从主题墙和区角这两个与幼儿发展关系密切的环境元素人手,强化主题墙的教育价值,打造生动、活泼的区角活动,并充分发挥两者呼应、融合、互动的作用,从而让环境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一走向多元,让幼儿通过开放有序、富有趣味的区域活动,有效开展各领域的学习活动。

一、创设多元的教育情境。让主题墙成为区域活动的现场“背景”

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有效的教育活动必须在具体形象的场景中进行。主题墙如同一台戏的“背景”,幼儿在进入区域活动之前,可以通过“背景”所呈现的场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提前“入戏”。

主题墙可以用实物、图片、绘画等形式创设,与区域活动内容相关联,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到各类区域活动。如,在创设布艺区角时,我们将布艺与中国传统服饰挂起钩来,主题墙上的服饰实物、服饰图案、用布装饰的服饰图片等与区角中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以及各式各样的装饰性材料(珠片、扣子、彩带、花边)相得益彰,激起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幼儿主动拿起花布进行剪裁,全身心投入到了区域活动中。

同样,在创设国画艺术角时,我们布置了一个中国画艺术主题墙,上面有名人字画、教师的国画作品、有关国画的小知识等内容,幼儿从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让主题墙成为区域活动的“脚本”

精彩的演出往往不是演员的即兴演绎,而是依据剧本的再创作。幼儿进入活动区角后,可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决定探究内容。幼儿要在区域活动中快乐自主地学习,达到预设的教育目标,重要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经验准备。这种经验准备可从让幼儿欣赏主题墙上的实物或图片开始。仍以布艺区角活动为例,在“欣赏古装秀一利用半成品材料完成服饰拼贴一描绘古代人物一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作品一自主创作服饰”系列活动中,主题墙像一个环环相扣的脚本,一步一步推动剧情发展,引导区角活动中“演员”们的探索尝试和学习发展。又如,教师在美工区角投放了蛋壳、瓶子、瓶盖、石头、扣子、雪糕棒这些生活中常见且不起眼的小物件,期待幼儿能利用这些小物件来创造和感受美。如何让这些小物件真正成为幼儿创造和感受美的载体呢?教师可在主题墙上张贴一些以这些小物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供幼儿模仿,帮助幼儿先通过模仿获得经验,开展学习。接着,教师投放一些美工作品的制作流程图,也许幼儿就会根据新的资料开展自主探索活动,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三、记录发展的过程和细节,让主题墙成为“跟拍”的“摄影师”

教师提供的材料大多是有目的、分层次的。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操作材料的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也在不断得到积累。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比最终的结果更有意义。

区域活动需要记录,以反映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内容可以是幼儿遵守规则、开展合作、能否坚持完成任务、是否有创新等。主题墙是一个直观的平台,可以承担记录的功能,用图像、文字、实物等记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成长过程。

例如,在初设建构区角的那段时间里,幼儿大多数是独自玩耍,他们用积木、插塑等建构材料拼搭出来的作品也大多过于简单。为此,教师搜集了一些较复杂的构造图片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幼儿参考。随着幼儿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进一步提供街道、公园、马路、立交桥等结构更复杂的实景图片,以引导幼儿通过合作把这些场景或建筑物建构出来。复杂的建构活动的确促使幼儿产生了合作,并在其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随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教师还鼓励幼儿收集、利用各种废旧物品进行建构。教师将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拍成了照片,分阶段在主题墙上加以展示。这些“跟拍”的镜头让幼儿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展示、分享活动成果,让主题墙成为区域活动的缤纷“舞台”

成果展示是幼儿对自己的区域活动情况及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的重要方式,成果展示就像一台经过长时间排练的汇报演出,而主题墙可以成为这台精彩演出的耀眼“舞台”。幼儿不仅可以通过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能够由此收获自信心、成就感和愉悦感。

更为重要的是,在主题墙上展示成果,有利于幼儿开展深度的交流和分享活动。教师则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继续投放相关材料,以引发幼儿新的尝试。通过这样的循环活动,幼儿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发展。

没有观众的舞台是寂寞的。展示活动成果的时候,可以邀请家长或者其他班级的教师、幼儿前来参观。“观众”的赞美会对幼儿进一步提升能力和水平产生正面的影响和推动。作为观众的家长也可以通过“主题墙”这个丰富多彩的舞台,深入了解幼儿的表现,从而加深对幼儿的了解,加强与幼儿园的交流与互动。

每所幼儿园每个班级的活动室硬环境可以不同,区角设计也可以不同,但都可以设计一个主题墙,让它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发挥独特作用,帮助幼儿对区域活动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以促进幼儿的心智成长。

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的学科视角——兼论科学与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当前幼教实践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有关区域活动的探讨中,“儿童立场”“游戏化”“整合”等关键词频繁出现。诚然,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让幼儿更自由、自主的活动形式,应该从幼儿出发,应该具有游戏性,应该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等等,这些观点不仅正确无疑,而且是我们在过去的实践中比较忽视的,需要加以强调。但是,如果将这种强调绝对化、简单化,则会给实践带来另一种伤害。我曾在幼儿园里见到有的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纸笔不离手,他们忙于写观察记录、填评价表,却无暇和幼儿进行真实有意义的互动;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就是让幼儿随便玩、自由玩,似乎幼儿只要玩了就自然会获得发展;还有的教师心中谨记课程整合的理念,以至于对任何活动的分析与反思都能扯到五大领域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究竟能获取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却缺乏深入的理解。显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这些教师用一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来评判实践中的行为。事实上,彼此对立的两个事物,并不一定就是相互排斥的,有时甚至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观察幼儿不等于就不能干预幼儿,强调游戏化不等于就没有学习,而强调整合也不等于就不需要学科方面的考虑。

然而,问题的解决并不那么简单。教师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与其说是源于其观念层面的模糊,不如说是源于他们在儿童发展与教育方面知识的缺乏。可以说,很多时候,所谓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革新,在教师缺乏具体的教学知识和策略(即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的理解以及基于这些具体的理解而形成的教学策略)的支持时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这正是本文提出区域活动研究的学科视角的理由。

什么是学科视角

“学科”这一概念是和知识相联系的。人类早期的知识总量有限,各方面的知识笼统地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界限并不清晰。例如,围绕农业生产和生活,人类积累了很多在今天看来属于天文、地理、气象、植物、水利等多个学科的具体知识。随着知识的丰富和抽象化,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系统开始形成,这就是学科。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独特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乃至话语体系(概念体系)。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又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同时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在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学科”概念,其意义更为广泛。从最初的意义上讲,学校担负着传递人类文化的任务,而学科教学是传递学科知识的一种基本形式。当然,学校教育中的“学科”不可能完全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来编排,还需考虑儿童掌握知识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心理的逻辑。因此,学校教育中所教的“学科”已不仅仅是知识范畴的概念,而是指符合儿童心理逻辑的知识体系。

除了传递人类文化,学校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则更是如此。在这里,学科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体系,而是指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体系。同样,本文所指的学科视角,是指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不同领域的特殊性的关注。

有些学者尽量回避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及“学科”的概念,因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分科教学的理念。的确,幼儿阶段的学习不是学科化和概念化的学习,而是整合性和经验性的学习。但这不是抛弃学科方面考虑的理由,因为整合必须是在学科基础上的整合,而经验也是以概念为指向的经验。学科的视角向来是构成课程的重要基础,幼儿园课程也不例外。无论幼儿园的课程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今天很多幼儿园早已不再采用分科的形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学科也仍应存在于教师心中,成为其设计与实施课程的依据。

学科视角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

内容和形式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如果不切合内容,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存在价值取决于它所承载的内容。因此,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既要有对这种活动形式及其特点的研究,也要有对活动内容的研究,并且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在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中,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对形式的关注多于对内容的关注。教师被反复告知区域活动是一种让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的活动。然而,教师如果缺乏对活动内容的真正理解,这些教育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可能会很困惑,为什么幼儿对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并不感兴趣或者兴趣很容易转移。他们会很无助地看着幼儿在各种活动之间频繁地切换或者无所事事地游荡而不能干预,此时,理想中自由、自主的活动就变成一种随意和任性的行为了。教师可能也想关注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可是他们对幼儿的观察只有个别,没有差异,或者说他们看到的只是幼儿表面上的差别而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最终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因此,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形式,只有当它承载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时,它才真正是有意义的。教师需要理解幼儿的活动内容:他们学什么、怎样学,并在幼儿的活动中真正看到幼儿的学习,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如何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差别化的指导。

学科的视角,也就是内容的视角。没有学科的视角,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的理解就只能是笼统、模糊的,对幼儿的活动指导也必定是盲目、随意的,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儿童立场”。以学科视角研究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能促使教师关注并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内容,把握各学科独特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式。其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理解学习内容区域活动的内容隐藏在材料以及材料的操作方式之中。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如果有学科视角,就会更多地考虑材料的结构性,即考虑材料蕴藏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而不仅仅考虑材料的外观如何新颖、如何吸引幼儿注意。

评估学习表现区域活动是个别化的学习形式,因此教师有条件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观察与指导。但教师想要真正看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水平,还需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理解。有了学科视角,就有了解读幼儿学习表现的基本框架。

推动学习进程区域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的地方还在于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和干预,将幼儿的学习不断推向深入。但是如何把握干预时机,做到进退自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如能准确解读幼儿的学习状况,就有可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机会,推动幼儿的学习进程。

对幼儿园科学与数学区域活动的研究:寻找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

科学与数学是幼儿园课程中学科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以动手操作为基本学习方法的内容,因此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常设内容。如何开展科学与数学区域活动,成为我们研究与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既要坚持科学与数学的学科性,又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这种形式的独特优势,把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区域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寻找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我们的探索与思考主要集中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两个方面。

有关活动内容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如何将学科内容经验化,将科学与数学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幼儿可以通过区域活动获取的学习经验。

科学学习内容的来源及选择标准向来是教师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从学理上说,科学的学习内容既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蕴含基本的科学概念,应该是二者的交集。而在以往的实践中,科学区域活动内容设计的随意性较大。教师比较擅长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有趣的问题、材料或实验,至于其中究竟蕴含什么样的概念,幼儿又如何通过探究的过程获得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教师的认识是相对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科视角重新审视区域活动内容,找到学科内容与幼儿学习经验的连接点。

数学区对内容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与科学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不同,数学学习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即使是区域活动,教师所提供的内容也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参见作者发表于本刊2014年1、2期的《数学区角活动的教学属性及其现实指导意义》一文。扫描本文末尾二维码可阅读该文——编者注)。

在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而不是集体教学的形式。我们的观点是:不能为了进行区域活动而进行区域活动,也不因推崇区域活动而排斥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每个幼儿有充分的操作学习机会。因此,那些主要依赖个人操作的学习内容,更适合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而有些内容也离不开集体的讨论交流,因此,我们可以将区域活动形式与集体教学形式相结合。

有关活动过程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以满足幼儿科学与数学学习的需要。

从学科的视角来分析,幼儿的科学与数学学习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1)需要通过动作水平上的操作以获取具体的学习经验,建构概念。(2)需要重复性的动作或操作以巩固经验或发现。(3)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以活化知识,发展能力。(4)需要成人提供各种支架(如启发引导)以促进其思维发展。

从表面上看,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操作机会,幼儿拥有集体教学中所无法实现的自由、自主,似乎可以满足以上所列的种种需要。然而,现实的情形并不是这样简单。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幼儿的自由、自主引向促进其发展的轨道。而这正是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所应具有的本质禾口内涵。

我们认为,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应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为旨归,其重点在于平衡以下关系:

游戏与探究要给幼儿纯粹的“玩”的机会,而不总是在探究问题、寻找答案。游戏是一种愉快的重复与练习,也是孕育问题的摇篮。而探究是一种目的性、方法性很强的求知活动。在幼儿阶段,很多活动是处于游戏与探究之间的,很多时候幼儿会在两者之间切换。教师应提供多种不同性质的活动,也应接纳幼儿不同的活动状杰。

自由与限制区域活动中幼儿拥有自由是天经地义的,但无目的的自由就是放任。教师不必忌讳给幼儿限制。没有规则,就没有真正的问题解决。当然,这些规则应该是和幼儿共同商量决定的,这样才能真正唤起幼儿在活动中的问题意识。

自主与干预教师应该给幼儿机会进行选择和尝试,哪怕是失败的经历也是有价值的。教师也应该适时介入和干预幼儿的活动,但这必须建立在对幼儿的观察与理解的基础上。

个别与集中区域活动以个别化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但也不必排斥集中的形式。例如,在向幼儿介绍活动、抛出问题时,或是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时,集中活动是更有效的形式。

以上对区域活动过程的见解,也许不那么符合理想化的“儿童中心”理念,却是一个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比较可行的思路。

总之,学科视角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它并不是站在“儿童立场”的对立面,恰恰相反,它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也使得“儿童立场”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的学科视角--兼论科学与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当前幼教实践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有关区域活动的探讨中,"儿童立场""游戏化""整合"等关键词频繁出现。诚然,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让幼儿更自由、自主的活动形式,应该从幼儿出发,应该具有游戏性,应该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等等,这些观点不仅正确无疑,而且是我们在过去的实践中比较忽视的,需要加以强调。但是,如果将这种强调绝对化、简单化,则会给实践带来另一种伤害。我曾在幼儿园里见到有的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纸笔不离手,他们忙于写观察记录、填评价表,却无暇和幼儿进行真实有意义的互动;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就是让幼儿随便玩、自由玩,似乎幼儿只要玩了就自然会获得发展;还有的教师心中谨记课程整合的理念,以至于对任何活动的分析与反思都能扯到五大领域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究竟能获取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却缺乏深入的理解。

显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这些教师用一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来评判实践中的行为。事实上,彼此对立的两个事物,并不一定就是相互排斥的,有时甚至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观察幼儿不等于就不能干预幼儿,强调游戏化不等于就没有学习,而强调整合也不等于就不需要学科方面的考虑。

然而,问题的解决并不那么简单。教师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与其说是源于其观念层面的模糊,不如说是源于他们在儿童发展与教育方面知识的缺乏。可以说,很多时候,所谓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革新,在教师缺乏具体的教学知识和策略(即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的理解以及基于这些具体的理解而形成的教学策略)的支持时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这正是本文提出区域活动研究的学科视角的理由。

什么是学科视角

"学科"这一概念是和知识相联系的。人类早期的知识总量有限,各方面的知识笼统地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界限并不清晰。例如,围绕农业生产和生活,人类积累了很多在今天看来属于天文、地理、气象、植物、水利等多个学科的具体知识。随着知识的丰富和抽象化,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系统开始形成,这就是学科。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独特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乃至话语体系(概念体系)。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又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同时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在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学科"概念,其意义更为广泛。从最初的意义上讲,学校担负着传递人类文化的任务,而学科教学是传递学科知识的一种基本形式。当然,学校教育中的"学科"不可能完全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来编排,还需考虑儿童掌握知识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心理的逻辑。因此,学校教育中所教的"学科"已不仅仅是知识范畴的概念,而是指符合儿童心理逻辑的知识体系。

除了传递人类文化,学校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则更是如此。在这里,学科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体系,而是指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体系。同样,本文所指的学科视角,是指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不同领域的特殊性的关注。

有些学者尽量回避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及"学科"的概念,因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分科教学的理念。的确,幼儿阶段的学习不是学科化和概念化的学习,而是整合性和经验性的学习。但这不是抛弃学科方面考虑的理由,因为整合必须是在学科基础上的整合,而经验也是以概念为指向的经验。学科的视角向来是构成课程的重要基础,幼儿园课程也不例外。无论幼儿园的课程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今天很多幼儿园早已不再采用分科的形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学科也仍应存在于教师心中,成为其设计与实施课程的依据。

学科视角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

内容和形式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如果不切合内容,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存在价值取决于它所承载的内容。因此,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既要有对这种活动形式及其特点的研究,也要有对活动内容的研究,并且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在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中,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对形式的关注多于对内容的关注。教师被反复告知区域活动是一种让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的活动。然而,教师如果缺乏对活动内容的真正理解,这些教育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可能会很困惑,为什么幼儿对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并不感兴趣或者兴趣很容易转移。他们会很无助地看着幼儿在各种活动之间频繁地切换或者无所事事地游荡而不能干预,此时,理想中自由、自主的活动就变成一种随意和任性的行为了。教师可能也想关注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可是他们对幼儿的观察只有个别,没有差异,或者说他们看到的只是幼儿表面上的差别而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最终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因此,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形式,只有当它承载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时,它才真正是有意义的。教师需要理解幼儿的活动内容:他们学什么、怎样学,并在幼儿的活动中真正看到幼儿的学习,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如何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差别化的指导。学科的视角,也就是内容的视角。没有学科的视角,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的理解就只能是笼统、模糊的,对幼儿的活动指导也必定是盲目、随意的,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儿童立场"。以学科视角研究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能促使教师关注并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内容,把握各学科独特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式。其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理解学习内容区域活动的内容隐藏在材料以及材料的操作方式之中。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如果有学科视角,就会更多地考虑材料的结构性,即考虑材料蕴藏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而不仅仅考虑材料的外观如何新颖、如何吸引幼儿注意。

评估学习表现区域活动是个别化的学习形式,因此教师有条件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观察与指导。但教师想要真正看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水平,还需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理解。有了学科视角,就有了解读幼儿学习表现的基本框架。

推动学习进程区域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的地方还在于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和干预,将幼儿的学习不断推向深入。但是如何把握干预时机,做到进退自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如能准确解读幼儿的学习状况,就有可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机会,推动幼儿的学习进程。

对幼儿园科学与数学区域活动的研究:寻找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

科学与数学是幼儿园课程中学科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以动手操作为基本学习方法的内容,因此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常设内容。如何开展科学与数学区域活动,成为我们研究与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既要坚持科学与数学的学科性,又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这种形式的独特优势,把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区域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寻找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点。我们的探索与思考主要集中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两个方面。

有关活动内容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如何将学科内容经验化,将科学与数学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幼儿可以通过区域活动获取的学习经验。

科学学习内容的来源及选择标准向来是教师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从学理上说,科学的学习内容既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蕴含基本的科学概念,应该是二者的交集。而在以往的实践中,科学区域活动内容设计的随意性较大。教师比较擅长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有趣的问题、材料或实验,至于其中究竟蕴含什么样的概念,幼儿又如何通过探究的过程获得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教师的认识是相对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科视角重新审视区域活动内容,找到学科内容与幼儿学习经验的连接点。

数学区对内容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与科学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不同,数学学习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即使是区域活动,教师所提供的内容也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参见作者发表于本刊2014年1、2期的《数学区角活动的教学属性及其现实指导意义》一文。扫描本文末尾二维码可阅读该文--编者注)。

在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而不是集体教学的形式。我们的观点是:不能为了进行区域活动而进行区域活动,也不因推崇区域活动而排斥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每个幼儿有充分的操作学习机会。因此,那些主要依赖个人操作的学习内容,更适合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而有些内容也离不开集体的讨论交流,因此,我们可以将区域活动形式与集体教学形式相结合。

有关活动过程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以满足幼儿科学与数学学习的需要。

从学科的视角来分析,幼儿的科学与数学学习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1)需要通过动作水平上的操作以获取具体的学习经验,建构概念。(2)需要重复性的动作或操作以巩固经验或发现。(3)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以活化知识,发展能力。(4)需要成人提供各种支架(如启发引导)以促进其思维发展。

从表面上看,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操作机会,幼儿拥有集体教学中所无法实现的自由、自主,似乎可以满足以上所列的种种需要。然而,现实的情形并不是这样简单。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幼儿的自由、自主引向促进其发展的轨道。而这正是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所应具有的本质禾口内涵。

我们认为,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应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为旨归,其重点在于平衡以下关系:

游戏与探究要给幼儿纯粹的"玩"的机会,而不总是在探究问题、寻找答案。游戏是一种愉快的重复与练习,也是孕育问题的摇篮。而探究是一种目的性、方法性很强的求知活动。在幼儿阶段,很多活动是处于游戏与探究之间的,很多时候幼儿会在两者之间切换。教师应提供多种不同性质的活动,也应接纳幼儿不同的活动状态。

自由与限制区域活动中幼儿拥有自由是天经地义的,但无目的的自由就是放任。教师不必忌讳给幼儿限制。没有规则,就没有真正的问题解决。当然,这些规则应该是和幼儿共同商量决定的,这样才能真正唤起幼儿在活动中的问题意识。

自主与干预教师应该给幼儿机会进行选择和尝试,哪怕是失败的经历也是有价值的。教师也应该适时介入和干预幼儿的活动,但这必须建立在对幼儿的观察与理解的基础上。

个别与集中区域活动以个别化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但也不必排斥集中的形式。例如,在向幼儿介绍活动、抛出问题时,或是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时,集中活动是更有效的形式。

以上对区域活动过程的见解,也许不那么符合理想化的"儿童中心"理念,却是一个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比较可行的思路。

总之,学科视角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它并不是站在"儿童立场"的对立面,恰恰相反,它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也使得"儿童立场"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与规则》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