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与实践

12-16

游戏作为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推崇。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小朋友手眼脑协调能力更加和谐。教师要注重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和室内活动区的创设。有哪些优秀的幼儿园游戏值得借鉴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与实践”,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是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开展区域活动可支持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活动区的设置给幼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至少保障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有1小时的时间可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实践自己想法的机会,从选择进哪个区域、玩什么、与谁一起玩,到怎么玩、玩多长时间,幼儿都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执行。但现实情况是不少教师对区域活动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对区域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也存在误区,呈现出摆“摊子”、做“样子”、放“鸭子”的现象。在此,我对区域活动的独特价值和有质量地实施区域活动的策略进行一些梳理。

一、允许幼儿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学习

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常常无法脱离集体教学的思维,即形式上是区域活动,实际上依然按照集体教学的方式要求幼儿。出王贝这样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观念没有真正转变,没有认识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1.区域活动允许幼儿“跑题”

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有预设的目标,要求全体幼儿都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评估时也是重点关注有多少幼儿达成了目标。它相对来说更强调教师的预设,要求所有幼儿基本保持一个步调、按部就班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每一环节的活动中,不能随意“拐弯”或“跳跃”到幼儿个人感兴趣的其他问题上。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也有目标,期望幼儿围绕某一关键经验进行探究学习,但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会给予幼儿从容获取多样化经验的可能性,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如,在科学区的探索活动“泡泡戳不破”中,虽然教师希望幼儿聚焦于观察用牙签戳肥皂泡戳不破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因。但一名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发现泡泡会飞,而且能飞得很高,结果他一直饶有兴趣地尝试让泡泡飞向天花板。活动结束时,他意犹未尽,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此外,有的幼儿发现直接将吸管插入装泡泡水的盘子中就可以吹出泡泡;有的幼儿在研究如何让泡泡一直停留于吸管上不破裂;有的幼儿在研究如何在泡泡上再吹出泡泡来……正是因为允许“跑题”,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主题,产生了多元化的问题,获得了个人化的经验。

2.区域活动允许幼儿“拖时”或“缩时”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每一环节的时长是教师依据大多数幼儿的学习节奏决定的,幼儿基本不能自行掌控,这对学习能力较强或较弱的幼儿都是不合适的,无法满足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的愿望。

而在区域活动中,由于每次活动时间有足足1小时,幼儿可以自行决定停留在某个学习环节的时长。如,两名幼儿同样选择进入科学区玩“拨数字转盘搭平衡小船”的游戏(转盘上有5~10的数字,幼儿可根据每次转到的数字选择相应数量的积木放置在月牙形小船上并努力使小船两端保持平衡),一名幼儿只用了10分钟,就将不同数量积木的每一种组合摆放方式都玩了一遍,于是就去玩其他游戏了。而另一名幼儿在摆放7块积木时怎么都不能使小船两端保持平衡。他反复琢磨和尝试,经过长达40分钟的探索,终于通过调整不同大小积木的分布状况,使小船两端达到平衡。由此,我们看到区域活动可以保障每个幼儿自主、从容地进行个别化的操作、探索、观察、思考、解释、分享。

3.区域活动允许幼儿“跑区”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根据大多数幼儿的兴趣、需要来选择活动内容的,但总有些幼儿不甚感兴趣或早已掌握。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同样的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这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浪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难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

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和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并不拘泥于某一个区域的学习。幼儿可在活动前通过插牌等记录方式自主决定当天的首选区域,在进入首选区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既可以再选择本区域的其他内容,也可以转到其他区域去活动。如,中班某幼儿首选去数学区活动,她在玩了数字拼图后,看区域活动时间还没有结束,就又到音乐区去跳舞了。允许幼儿“跑区”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静心观察、准确诊断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做什么、怎么做,很多教师对此有疑问。有的教师误以为区域活动就是完全让幼儿自由玩,无需教师指导,教师不干预就是最好的指导;有的教师认为每个区的每个幼儿都需要教师指导,所以教师很累,好像一直在“救火”,根本抓不住头绪,来不及指导。毋庸置疑,区域活动是需要教师指导的,但前提是静心观察幼儿,这样教师才能准确作出判断,决定是否给予指导以及给予什么样的指导。而要做到这点,教师不仅要拥有幼儿各个领域发展的框架性知识,关注当下活动所蕴含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还要掌握如何围绕核心经验通过降低难度或增加挑战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升的相关策略。

1.判断幼儿当下处于何种发展

教师在指导前,首先要判断幼儿当下处于何种状态,并分析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教师作出适宜指导的前提。

如,小班开学2个多月了,教师发现妞妞从不进任何区域去活动,只是一个人东张西望,晃到东、晃到西。即使是全班幼儿都喜欢的语言区,她也不想去。一开始,教师以为她是不熟悉区域活动的内容,就拿着语言区的动物播放器告诉她,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播放器听自己喜欢的故事。在教师介绍的过程中,她只是不动声色地看着。第二天,教师特意待在语言区给幼儿念喜欢的故事,观察妞妞的反应,却发现她完全未被吸引。于是,教师带她进入语言区,请她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图画书,并说可以念给她听,谁知她却大哭了起来。教师向家长了解情况,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非常爱看书和听故事。于是教师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不愿参加区域活动,甚至连她最喜欢的看书、听故事的活动都不愿意参加?孩子目前的状态是怎样的?一天,教师请家长来园在语言区做志愿者,结果发现妞妞主动进语言区活动了,还跟着她的妈妈边讲故事边大方地表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到第五天时,即使妈妈没来,她也会主动进语言区活动了。这表明,妞妞并不是不喜欢区域活动,不喜欢看书和听故事,而是还没有度过入园适应阶段,在幼儿园里缺乏安全感。教师在诊断出幼儿当前的状态后,就和家长商量,请家长在此阶段每周抽出1~2天做志愿者。由于妈妈的加入,妞妞逐步消除了对于上幼儿园的恐惧感,愿意和同伴一起玩了,也能进入区域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了。

2.判断何事需要教师介入指导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要准确判断对于某个幼儿来说哪些困难是他自己能够克服的,哪些困难是需要教师给予支持的……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优势和弱势,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因介入不当而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进一步激发和自我潜能的挖掘。

如,一天,有5个幼儿参与大班音乐区活动。其中两个女孩想要跳新疆舞,可另外三个男孩说:“我们要跳李德戈景的蒙古舞。”一时间双方争执不下。教师一直在旁静静地观察。几分钟后,一个女孩说:“这样吧,我们先跳新疆舞,你们在旁边看或者休息,我们跳完后在旁边休息,看你们跳,可不可以?”男孩们说:“行!”后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都是如此协商解决矛盾的。由此可见,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自己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无需教师介入。

又如,中班上学期幼儿在区域中表演故事《三只蝴蝶》,这个故事中有6个角色,但当天只有4名幼儿参与活动,他们觉得表演没法进行了。于是,他们求助于教师。教师说:“你们自己想想有没有办法?”他们说:“我们请其他小朋友来,可是他们不愿意。老师,你帮帮我们吧。”教师说:“即使我来演,人还是不够呀。而且以后每次都可能出现人数不够的情况,怎么办呢?”幼儿很沮丧,这在他们的经验中是从未有过的。于是,教师说:“可不可以一个人演两个角色呢?”幼儿眼睛一亮,有两个幼儿马上自告奋勇:“我愿意演两个角色。”此案例中,一人分饰两角的经验是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所没有的,所以,此时教师的介入是适合幼儿当下需要的。

3.判断何时是介入的最佳时机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可以在幼儿活动前、活动中或活动后,教师要判断对某个幼儿参与的某项活动来说,在哪一环节介入是最佳时机。

如,小班幼儿姗姗选择了在美术区用吹泡泡的方法来作画。她拿着吸管走到教师面前不断地说:“我没有吹过泡泡,我不会吹泡泡。”教师说:“没事儿,你先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吹的。”可是她根本不看,不一会儿还哭了起来。教师对她说:“大家都没学过,都是第一次玩。来,我们一起试试。哇!有这么多种吸管呀!看看都有什么吸管?”教师引导她发现有细吸管,也有粗吸管;有单根的吸管,也有用透明胶带缠住的一组吸管。教师问:“你想试试用哪种吸管来吹泡泡?”她说:“你先吹。”教师见状也不催促她,自己先吹,让她看到教师也是经常吹不出泡泡的。看到教师吹出了不同泡泡,她产生了尝试的愿望,教师立即拿吸管让她吹。在她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既不问她也不看她,以减轻她的压力,让她安安静静地探索。经过很长时间,她终于吹出了泡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由于姗姗缺乏自信,每次参与新活动都会紧张,害怕做不好,也怕同伴嘲笑她。所以,对于她的指导,教师是先吸引她参与,使她愿意尝试新活动,然后给她空间让她一个人静静地尝试,在她找到自信后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这时的介入是适应姗姗的发展需要的。

4.判断以何种方式介入最恰当

教师介入的方式有很多,如,通过提问引导其思考,鼓励其与同伴讨论,亲自演示,借助数字化手段……无论教师采取何种介入方法,都必须适应幼儿当下的发展需求。

如,幼儿在科学区玩“谁的小船承载的积木块数最多”的游戏,当他们玩到15块积木时,发现再也无法突破了。幼儿认为不可能再累加了,因为在他们的经验中,只有把大块积木垫在下面,然后把小块积木整齐地向上搭建的经验,没有见过或试过下面放小块积木,上面放大块积木,并将大块积木向周围空间延伸的方法。如果教师只提供图示,幼儿受空间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的影响,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样的搭建方式的。于是,教师采用和幼儿竞赛的方式,现场演示如何在同样的小船上搭建更多积木,使小船依然平衡。教师的演示吸引了在科学区的所有幼儿,幼儿非常认真地观察教师的搭建方法并寻找规律。当幼儿亲眼见证教师将48块积木搭建在小船上时,他们全都流露出崇拜的眼神,也萌生了挑战热情。这以后,全班幼儿纷纷到科学区参与活动,不断突破自己原来的成绩,有一名幼儿竟然连续一个月玩这个游戏。这个活动中教师的演示契合当下幼儿的发展需求。

总之,教师指导区域活动的前提是观察幼儿,要做到:观察在前,判断在后;幼儿探索在前,教师指导在后;幼儿表述在前,教师追问在后。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具有在现场对幼儿当下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给予每个幼儿适宜的支持,真正发挥区域活动对于每个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三、研究支持幼儿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不少教师会认为在集体活动中更容易关照到全体幼儿,而在区域活动中,由于幼儿分散于活动室、寝室、走廊等不同空间,客观上教师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段关照到每一位幼儿,在一次区域活动时间内,教师甚至只能和一个区域中的几位幼儿进行互动。所以,教师需要研究如何了解每一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态、需要的策略,有效支持幼儿差异化发展。

1.设计制作进区记录图表

活动中,幼儿是自主选择进入不同区域的,教师仅凭记忆很难掌握每个幼儿的进区情况。而设计制作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进区记录图表,能使全班幼儿的进区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可组织幼儿定期统计,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幼儿喜欢去哪些区域、不喜欢去哪些区域,了解多数幼儿都喜欢的区域有哪些、只有少数幼儿喜欢的区域有哪些……如,小班的一位教师将幼儿头像贴在空的矿泉水瓶身上部,做成记录瓶,每个幼儿一个,幼儿每天在记录时只需将代表不同区域的彩色标签纸放人自己的记录瓶即可,一周下来,幼儿可以将其取出组合粘贴成一朵花带回家,而教师只要看标签的颜色就可以了解每个幼儿一周选择了哪几个区域。中班的一位教师则将不同区域场景都拍了照塑封起来作底板,引导幼儿在选好区后将贴有自己相片的夹子夹在相应的区域底板上,这样,教师一看就知道每个幼儿所选择的是哪个区域的活动。大班的一位教师则设计了一张区域空间分布图,将本班不同区域的空间位置标示在平面图上,幼儿选择了哪个区域,就将自己的照片插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一目了然。

2.借助数字化手段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中,由于幼儿是分散的,需要教师进入各个区域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需求,给予适时的支持。可是现实是中国的幼儿园一般一个班只有两位教师,却至少有30余名幼儿,分散在5~6个不同的活动区。因此,我们尝试借助Ipad等设备,通过下载现成的音频、视频材料,制作“微课”,安装适合幼儿自主学习的APP等方式,供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样,幼儿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来解决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避免了一出现问题就向教师求助的情况。如,在健康区,幼儿想学习制作爆米花,以往都由一位教师固定在该区域给予指导,而现在,我们将制作爆米花的方法和流程拍下来做成了微课,幼儿自己播放Ipad中的微课即可。又如,在美术区,两名幼儿同时学习用纸折神仙鱼,其中一名幼儿能力很强,看步骤图就学会了,他折完神仙鱼后又看着步骤图折青蛙。而另一名幼儿看了几遍步骤图都没有看懂,就打开了Ipad中教师提供的APP来学习。该教学软件采用动画片的方式教学,能够多通道地帮助幼儿理解翻转、平移等空间概念,很好地满足了该幼儿的学习需要。再如,在音乐区,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幼儿能力水平及兴趣点,选择优秀的视频资源做成PPT菜单的形式,幼儿只要点击相应的链接即可播放视频。幼儿进入音乐区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唱歌、跳舞还是演奏乐器,也可以选择欣赏他人的舞蹈、演唱或演奏,幼儿可通过PPT菜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将一些学习材料中的难点用视频截图或小段视频截取等方式做了特别的链接,便于幼儿反复学习。如,在幼儿学习过幼儿版舞蹈《小苹果》后,教师提高了活动的挑战性,提供了成人版舞蹈《小苹果》的视频,供有兴趣、有能力的幼儿欣赏、学习,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同一首歌曲可以创编成不同风格和难度的舞蹈。教师分别录制了正面演示、背面演示、慢速讲解及分解动作的视频版本,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进行自主学习。幼儿多采取先反复看“慢速讲解”,然后对着自己学不会的难点动作反复看“分解动作”的方法来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给在每个区活动的幼儿提供了学习支架。

3.呈现幼儿的学习过程并给予个别化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难在不能及时关照每个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表现。鉴于此,教师可以将每个区域中的幼儿作品(无论是否完成)保留在环境中,待活动后再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以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如,幼儿选择在美术区画大树,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无论作品完成与否,幼儿都可将其夹在美术区的墙面、柜面等展示区。完成的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环境中可以获得成就感,未完成的幼儿则看到作品就会想起下次还要继续完成。若第二次还未完成,第三次再继续。又如,幼儿在语言区可记录“我在图书里的发现”,或自己制作图书,活动后也可将自己已完成的或未完成的作品夹放在语言区周边墙面上或语言区上方悬垂下来的线绳上,待第二次活动时继续完成或进行修改、丰富、完善。其他区域的作品也是如此。由此,幼儿区域活动的作品成为区域环境的一部分。这样,不仅仅是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看到自己的每一步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而教师则可通过这些作品了解每个幼儿在区域中的学习情况、发展情况及可能需要的帮助等,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讨论或给予个别化指导,并对区域中的材料和内容作出最利于幼儿发展的调整。为此,教师要在活动结束后尽可能抽出时间对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类作品、记录单和影像记录等进行观看、询问、分析。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保障了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使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节奏来开展活动,因而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并确保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我们要将区域活动作为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制度的方式加以落实,保障幼儿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的时间,使幼儿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得以充分发展。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主题区域活动与教育资源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自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幼儿园的主题区域活动已经上升到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提并论的地位。要使区域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为集体教学服务并真正成为主题教学活动的延伸,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仅靠原有传统的班级区域活动和幼儿园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把区域放大,把区域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于是我们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如何让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展开了探究和实践。

主题区域活动与教育资源融合的途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实施主题区域课程时,我们注重发挥以班级为基本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带领孩子走到户外、走向社会,从而实现了幼儿经验的延伸和拓展。我们把幼儿主题区域活动具体划分为园内、园外两大区域,其中园内区域又分为班级区域和幼儿园共享区域(户外、阳台、楼道、功能厅),园外区域又分为家庭区域、自然区域和社会区域(社区和周边教育资源),真正为幼儿创设了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营造了更适宜、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一)利用家长资源优化区域活动课程

在区域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引进家长资源,将家长作为幼儿园的“编外”教师。结合课程的需要,幼儿园每学期都邀请家长做助教,到幼儿园参与活动,丰富了幼儿的经验。开拓了幼儿的视野。特别是当主题开展中遇到一些专业问题教师无法解决时,往往由幼儿发起或由教师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解答问题。如开展“交通”主题时,请交警家长亲自为幼儿培训安全常识、规则意识、指挥手势并创设了“十字路口”情境等。专业人员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弥补了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

(二)利用自然资源感染幼儿,促进其自然和谐地发展

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大自然中的一石、一草、一木、一叶,无不是幼儿学习、活动与成长的丰富资源,然而受生活环境、教养理念、安全卫生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感觉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把幼儿从封闭的室内、从枯燥的书本中解放出来,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如结合我园地域特点和优势,我们通过开展游新滨公园、中海写生、保护母亲河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三)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与幼儿的生活、成长息息相关,它以一定的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又以不同的方式时时刻刻作用于幼儿。我园地处市中心,周围银座超市、小学、医院、邮局、银行、理发店等应有尽有,这样就为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根据主题内容,我们每月至少安排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真正实现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中学习。如在开展“什么联络你我他”主题时,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邮局,认识了邮筒、邮包、邮车等,体验了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及辛苦;在开展“我上小学了”主题时,带孩子们走进学校亲身体验,激发幼儿上学的欲望;此外还组织幼儿参观蛋糕房、纺织厂、武警支队、银行等,让幼儿感受各行各业工作的辛苦,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四)共享园内教育资源,让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

我们结合园所特点,利用幼儿园特定的大型场地及班级与班级间相邻的楼道、阳台等空间开辟了共享区域,从而实现了全园区域活动空间、材料和经验的共享,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互动的机会。

1.运动区——户外

结合幼儿园户外场地优势,我们尝试开设了户外活动区域,以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主要开设了投掷区(小剧场西侧草地)、平衡区、沙趣区(沙池)、一物多玩区、运动总动员(小型和大型玩具区)、趣味Baby(足球场),在每个区域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多种材料。

2.饲养角——院子一角

我们在户外角落开辟了饲养角,为每个班级划分了小田地,老师带领幼儿栽培植物(花卉、蔬菜),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劳动,饲养小兔子、鸽子、小鸡等动物。通过饲养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丰富幼儿有关动物与植物、人与动物、动物与天气条件的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增进幼儿的责任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服务能力。

3.阅读区——图书阅览室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了满足幼儿个性化需要的阅览室,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经典故事书和优秀绘本,让幼儿借助精美的配图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书本的无穷魅力,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幼儿的阅读能力。

4.益智区——科技操作间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操作能力的不同,划分为五大活动区域:观察区、探索区、机械区、发现区、生活区。每个区域投放了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孩子观察、操作。

5.创意坊——美工区

幼儿园创建了专用活动室——“创意坊”,主要分成五大区域:泥塑区、纸艺区、木艺区、布艺区和自由手绘区。每周创意坊开放时间各班级轮流使用,供幼儿自主选择。意在通过创意坊的活动,让孩子们的双手在一次次制作、创造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灵巧起来,让孩子们的心灵在无数次的欣赏、浸染之后变得更纯净美好起来。

6.楼道和阳台特色区域

每个班级在进行主体区域创设时,都是结合主题开展的需要、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及本班教师的优势进行,并推荐一个特色区域设置在楼道内供同级部幼儿共享。小班级部楼道内特色区域侧重于感知操作、生活学习、自理能力、情感体验、生活习惯养成等;中班级部侧重于操作探索、发现变化、做事能力、集体意识、学习习惯养成等;大班级部侧重于探究创造、欣赏表现、整合经验、合作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等。除了楼道共享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两个班级之间公共的阳台空间,开设了建构区、表演区、角色区等多种共享区域,打破了班级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增强了孩子间的交往合作。

主题区域活动与教育资源融合的方法及内容

在主题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合作模式,力争使园内园外的每一种可利用资源不再孤立、零散。一是充分发挥班级家委会、园级家委会的榜样示范、组织带动作用;二是以育英“爱飞扬”志愿团为依托,下设社区服务、结对帮扶、环境保护和活动带动四个小团队。为主题区域活动与教育资源融合提供了有效保障。

下面以大班“多彩的秋天”主题区域活动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利用教育资源来推进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

1.活动开展前的信息征集

每一个主题区域活动开展前,为了了解掌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在新主题中关注的兴趣点,我们会下发信息征集表,让家长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经验,让家长了解本主题的家庭延伸活动,并调查是否有可利用的资源。信息征集表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制订本主题计划、创设区域的依据,同时也成为我们优化教育资源的重要参考。(附表)

周次

区域活动

兴趣度(☆☆☆☆☆)

我了解了

我还关注

家庭资源利用

其他可利用资源

第周

美工区叶子拓印、叶子标本

☆☆☆☆☆

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学会了用树叶画画;我会听天气预报了,还会在班里给小朋友做预报; 知道了树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乱砍树。

为什么有的树落叶有的树不落叶?

为什么叶子会在秋天从树上落下来?

体温表和温度表为什么不一样?

人们是怎样知道今天下雨,明天晴天的呢? 为什么有的树在我们这里长不活呢?

周末或放学的时间带孩子到户外搜集落叶;

每天晚上与孩子一起在家看天气预报;

坚持每天户外锻炼或饭后散步。

带孩子一起到老家采摘园采摘各种秋天的果实。

益智区:撒花片

☆☆☆☆☆

科学区:天气预报员

☆☆☆☆☆

阅读区:阅读与树有关的书

☆☆☆☆

户外活动:树叶与风、编花篮

☆☆☆☆

2.制订主题预设活动月计划

每个主题的月计划表中涉及了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家园共育、园内资源利用、自然资源利用和社区资源利用等内容。

3.班级区域创设

教师结合主题目标和预设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家长主动参与到班级相关区域创设中。例如大班创设了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种植区、角色区——小医院,其中在美工区我们要开展菊花写生活动,这时家长主动帮忙提供菊花;在益智区“我是天气预报员”活动开展前,我们联系了在气象局工作的家长,为孩子们提供了参观气象局的机会;在创设“小医院”区域时,为了进一步明确医院工作流程和规则,我们特别邀请医生或护士家长指导我们如何创建本区域,使得挂号——就诊——治疗的流程更贴近生活,更科学规范。

4.根据班级月计划和班级区域创设优势。由教研室统筹安排共享区域活动和园外活动

例如“多彩的秋天”主题区域活动与其他资源的整合见下表:

园内资源利用

1.阅读区:去幼儿图书阅览室,给幼儿提供有关秋天的图书、绘本。(介绍秋天天气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植物的变化、动物的变化、大人和小朋友在穿着上的变化)

2.益智区:科技操作间,请幼儿观察各种植物种子、树叶标本、小动物的标本;观察太阳系模型,了解地球的公转与季节的变化。

3.美工区:创意坊,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树叶粘贴画、种子粘贴画、树叶标本,进行树叶拓印等。

4.饲养角:去小菜园请幼儿观察并收获秋天的蔬菜,观察各种植物,和孩子们一起种植小油菜、小菠菜、大蒜、大葱等蔬菜。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帮忙搜集各种废旧物品,丰富区域材料。

2.父母与孩子共同制作“秋天的树叶”或“秋天的画面”。

3.请家长提醒孩子在家中对老人要尊敬,不住在一起的要经常探望、打电话问候。

4.请家长配合搜集“世界粮食日”材料,教育孩子养成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5.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孩子到郊外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6.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植物种子传播方式和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资料。

自然资源利用

1.教师带领幼儿到中海公园、新滨公园、黄河岸边等地方写生,让孩子感受秋天,发现秋天的美,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郊外的田地里挖地瓜、拔花生、掰玉米,体验收获的快乐。

3.走进大自然进行采摘活动,进一步感知秋季水果、蔬菜的特征。

社会资源利用

1.我们创设了小超市,带幼儿到银座超市参观、购物,以帮助我们制订小超市购物流程及活动规则。

2.参观气象局,了解气象常识,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

3.结合重阳节开展敬老院送温暖活动。

主题区域活动与教育资源融合的价值体现

通过探究与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主题活动与资源整合的常规运行模式,具体价值体现在:

(一)促进幼儿发展

资源的整合为幼儿拓展了活动空间,提供了更多有效、完整的教育信息,通过园内幼儿间的互动、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展了幼儿与人交往、语言表达和独立生活等各方面的能力,推进了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探索,更多地培养了分享合作的亲社会行为能力。

(二)提高教师素质

每一个主题区域活动开展前,要做到各项资源的利用,其中信息征集、家长宣传、材料准备、活动基地联系等工作都由老师自主完成,教师的专业素质已不再仅仅体现在幼儿园内区域活动的组织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参与活动的组织,锻炼了教师对外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促使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共育目标的落实

每一次走向园外的活动,我们会确定活动的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与社区联络员和工作人员沟通,同时向家长做好宣传。例如在重阳节当天,我们社区服务部组织了去敬老院送温暖活动。活动前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家长代表共同制订了活动方案,确定了培养幼儿关爱老人的活动目标。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带领幼儿参观了老人们的生活环境,家长们为老人准备礼物,为老人洗衣服、剪指甲,教师和孩子们为老人表演节目、和老人一起做游戏。幼儿园、家长、孩子与社会充分互动,各尽其能,真正落实了三位一体的共育目标。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总则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发展。”可见,关注幼儿自主学习、注重幼儿学习的差异是幼儿园活动的核心所在。区域活动需要不断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材料、创设情景,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小组的、个别化的学习,在幼儿园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设置,彰显活动目标

在创设游戏区域时,我们根据主题的目标和内容,不但要考虑主题活动中哪些内容适合运用于区域活动,而且要考虑活动设计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找到感兴趣的、符合自己水平的操作材料,自主选择区域活动。

在大班“我们爱祖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创设了“民族馆”、“京韵大舞台”、“中国茶”等活动区域。以“中国茶”活动区域为例。在“中国茶”区域里,幼儿从茶的发展、茶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元茶文化等方面,运用唱唱、说说、画画等方式,快乐自然地走进“茶的世界”。在环境创设上,收集茶叶的生长过程、制茶的过程、茶具的种类、茶道表演等图片进行布置;在活动区域里,设置了“茶叶店”、“茶叶加工厂”、“茶具制作吧”、“茶吧”等区域。在“茶叶店”里,幼儿了解各种茶叶的作用,挑选茶叶,学习购物并能用简单的钱币兑换;在“茶叶加工厂”,幼儿了解茶的制作过程,学会制茶(筛茶一炒茶一搓茶一烘干一包装);在“茶具制作吧”,幼儿学习制作茶壶,能表现出茶壶的基本特征,学习把壶身、壶盖、壶嘴、壶底和壶把进行艺术的拼接,并在成品的茶壶上用牙签进行花纹的装饰……通过这些区域的设置和活动,幼儿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和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了多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文化,感受到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美丽富饶的国家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萌发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制定规则,建立良好秩序

建立合理的、必要的规则是孩子能自律地开展各项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以往在区域活动时,总会看到孩子一窝蜂地往自己感兴趣或新增设的区域挤,出现争抢现象。为此,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解决拥挤、争抢现象?小朋友讨论,在各个区域做插卡区,规定每个区域的人数。插卡区做好了、小朋友又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名卡,做出的名卡五花八门,有的贴上自己的照片,有的画自画像,有的做图形标记,有的标上数字,有的贴上图案……我们还在每个区域的入口处做出可插名卡的插口,如,“小医院”的“诊断室”做两个插口,表示这里可以容纳2人。规则制定好以后,幼儿游戏时争抢、拥挤的现象明显得到改善,这就是规则带来的便利。

除此,我们还在各个区域的材料上做好相应的使用标记,便于幼儿取放。在“小医院”游戏中,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看病流程张贴在墙上,如,导医问诊一挂号一看病一划价一取药等。所有的游戏材料按要求分类,如药品、医生用品、护士用品呈放在架子上,并且在相应的位置贴上标记,这样孩子游戏结束整理材料时,很快就放得整整齐齐。

丰富材料,促进个性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随着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及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开辟新的活动区,投放新的游戏材料。

投放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样的区域“娃娃家”,在大、中、小班可以呈现不同的材料,小班注重生活类的,如小床、桌子、椅子、玩具、锅、勺子、碗等,角色较单一,一般只有爸爸、妈妈、宝宝三人。中大班则可以添加家庭成员、家庭不同成员的衣物、房间的设施等,通过增加物品来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另外,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投放材料要照顾到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

投放的材料力求多样化。材料的多样化主要是指材料完成目标的形式、材料的功能、材料的品种要多样,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针对小班“爸爸的领带”活动,教师在区域中提供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贴纸、印章、领带形状的卡纸、旧报纸等材料,幼儿可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制作,装饰的领带各种各样,有粘贴、有绘画、有印章、有印染……

适时指导,支持幼儿探索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一种隐形指导,活动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幼儿活动遇到困难时又要适时地帮助和支持。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过程,尊重幼儿的不同尝试及创作成果。如在“科学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手电筒、玩具、娃娃、皮球、图书等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影子的形成原因,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教师在活动中组织幼儿讨论:“你看到的影子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光和影子在一起吗?你有什么发现?”“影子有颜色吗?”“影子会变吗?”带着疑问,幼儿用材料验证。在整个探索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孩子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提供帮助。只有当幼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能给予一定的支持,这就要求老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盘活资源,架起共育桥梁

家长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参与可以和教师优势互补,开阔幼儿眼界,拓展幼儿的学习途径。我们在设置游戏区域时,对班级家长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协助教师创设区域。如设置“美美发屋”区域时,我们联系做美发的家长,组织幼儿参观美发屋,请家长讲解各个角色的职责,并请家长帮助设置区域,在活动初期还邀请家长参与游戏指导等。为了让家

长了解并支持我们的活动,我们还将游戏区域向家长开放,如在新年活动中,幼儿带领家长进入区域包饺子、搓元宵、做鞭炮、猜灯谜等。与家长一同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增进了家园沟通,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育儿观念在逐步转变,育儿方法逐步科学。

完善幼儿园活动课程,让幼儿在科学、合理的区域活动中大胆操作、探索,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潜力,促进幼儿发展。

主题性区域活动实践有感


《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主题活动课程则是对幼儿发展所需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如何更好的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丰富区域活动内容、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以完善主题活动课程,一直是我们思考话题。通过实践和思考,我们中一班在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一、设计为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设计时,我们根据预设的主题活动,不但考虑到主题活动中哪些内容适合运用于自主性较强的区域游戏,而且体现了多层次的活动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水平的学具和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爱好去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则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提供帮助和指导,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并提高了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在开展主题活动《收获的季节》的过程中,我们在美工区里投放了橡皮泥,让幼儿用橡皮泥来做胡萝卜,幼儿通过捏、插等环节制作成一个胡萝卜,满足了幼儿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未达成的目标,又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做好的幼儿不想走,没有进来的幼儿都是争着要来。二、材料使幼儿主动获得发展首先,我们根据活动的逐步深入,层层递进提供材料。当幼儿反复操作一种材料而缺少变化时,很容易失去兴趣,此时教师就应根据区域设置的教育目标,并针对游戏情节的发展对材料做适当增加或调整,以从新唤起幼儿的挑战欲望。如:在益智区里我们提供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几何磁铁,一开始,让幼儿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在幼儿熟悉的基础上,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图形对应卡”并且把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如:“△□〇△□〇”“△△□〇〇△△□〇〇”等。在幼儿能根据操作卡的提示选择不同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给几何图形卡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引导幼儿根据颜色和形状两种特征开展游戏。如:“△□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等。又如:在主题活动《收获的季节》中,为了让幼儿掌握“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我们第一阶段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蔬菜和水果的图片,让他们通过图片巩固对蔬菜和水果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进行分类,把蔬菜的放在蔬菜筐里,是水果的放在水果筐里。这样通过材料的逐步递增,自主的操作体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我们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层次性材料。如:在“收获的季节”主题区域活动中,我们在“生活区”投放了围巾、小床、蔬菜等活动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从系,铺、切等操作活动,动手难度不断提升。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到秋天的天气变化,还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深受孩子们喜爱。又如:在表演区中,我们开设了一个“我的小舞台”的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有主题活动开展中的图片、录音磁带等,能力弱的幼儿只要求会参与到活动中区;能力一般的幼儿要能简单的复述故事的情节或者歌曲等;能力强的幼儿则会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方式,为他们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每个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我们中一班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的确在游戏规则的遵守、玩具的动手操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例如不能保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区域活动;幼儿游戏的持久性还不够,如在游戏中碰到了困难就会出现退缩的现象等,这些都有待在以后的区域活动开展中需要教师的继续引导和鼓励。其次,在材料的丰富上还做得不是最好。在阅读区里我们可以为幼儿录好关于秋天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称、外形、营养等,让幼儿通过图片的视觉感受和录音的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更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再次,教师的指导能力还有待加强。我们有时候过于焦急,希望幼儿达成游戏的目标,当他没有达成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他,而把他动脑的机会给剥夺了。其实在活动中我们应该要耐心引导幼儿寻找答案,幼儿不会时,则教给相应技能,幼儿会时,教师及时退出。活动后,引导幼儿参与讨论,阐述自己的发现,对大部分幼儿没有参与的活动结果,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待全体幼儿参加活动后共同讨论,得出结果。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一点初浅的反思,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地学习和探讨。

区域活动中的规则与自主


很多教师认为,区域活动既然是幼儿自主的活动,就不应该有过多规则的限制,应该给幼儿充分的自由。然而,通过多年实践观察,我们发现必要的规则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保证,不仅不会限制幼儿的自由,还有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发展的作用。那么,在区域活动中究竟应该制订哪些规则,这些规则又是怎样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的呢?

一、合理的进区规则,可引导幼儿学会自主选择

具有自主选择权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区域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幼儿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意识并学会选择。

1.活动前的自主选择

刚入园的幼儿对活动区环境和材料都不熟悉,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也不知道可以选择些什么玩一玩,往往会干等教师把活动材料放到他们面前。而不少教师也生怕让孩子自主选择了就会发生争抢现象,因而多采取发放游戏材料或指定幼儿进区活动的方式,替幼儿作出选择。幼儿由此常常处于被动等待状态,久而久之可能对活动失去主动性。因此,教师可设立进区规则,以引导幼儿学习按意愿选择活动,进而形成自主选择意识。

在幼儿入园初期,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你想玩什么?"如果幼儿说不出,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选项引导幼儿选择:"你想玩这个还是想玩那个?"教师要耐心询问,不断引导。渐渐地,孩子可能会形成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玩什么、喜欢玩什么,从而形成自主选择意识。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日益丰富,以及对区域环境和材料的不断熟悉,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建立选区规则。如,采用插牌式选区法,即教师和幼儿根据区域活动的内容共同设计相应的图表,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各区域的分布及人数限制,从而通过插牌的方式选择进入自己喜欢的活动区。插牌选择的过程可让幼儿逐渐明白选区规则,增强自主选择意识。

到了大班,幼儿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会进一步提高,他们会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规划。此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己制订选区计划表,即确定什么时间参与什么活动,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来规划自己的活动。通过计划表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活动安排,他们会在斟酌自己先前参与过的区域活动的基础上,考虑今天可以参与哪个区域的活动,或计划明天参与哪个区域的活动。通过自主制订计划表,孩子们可以逐渐学习统筹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不仅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可有意识地参与自己不太擅长或从未尝试过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2.活动中的再次选择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有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能会较快地完成特定的探究或操作活动,由此,他们会产生再次选择的要求。我们发现,假如不允许幼儿再次选择其他区域的活动,有的幼儿在后面的时间里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事实上,幼儿注意的持久性较差,在完成一项活动任务后还要求他们专注于当前的活动是困难的也是不合理的。有教师可能会担心允许幼儿再次选择会影响幼儿的专注力,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并不会因为教师允许他们再次选择而出现不专注于当前活动的现象,只要活动内容是符合幼儿需要的,是他们真正喜欢的,他们自然会被吸引,从而专注地投入到活动中。

允许幼儿对区域活动作出再次选择,是为了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效学习。但幼儿在二次选择时也应遵守规则。例如,幼儿完成了他们当天首选的活动后,教师可以询问幼儿"还想到哪个区域玩",并帮助幼儿明确"找空"的规则,即引导幼儿观察各区域正在参与活动的人数,判断有无空位,能否进入某区域参与活动。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选择未尝试过的活动。这些规则的制定,既可有效解决幼儿选区太集中易发生纠纷的问题,又可促使幼儿选择不同区域进行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广泛的活动兴趣。

教师可通过师幼合作将规则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更好地帮助幼儿遵守规则。如,区域活动人数控制的规则既可以在各区域标志牌上明确加以显示,也可以通过各区域插牌数量、椅子数量等给予暗示,引导幼儿观察并判断自己能否进入某区域进行活动。这样的反复引导有助于幼儿有序、自主地参与区域活动。

二、必要的材料取放规则,可为幼儿提供自我管理机会

必要的材料取放规则是幼儿顺利开展自主活动的保证。幼儿需要明确,活动中的材料需要自己取放。只有前一位活动者做到有序取放,才能满足后一位活动者自主选择的需要。同时,幼儿自主取放材料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管理。

1.利用相应的收放标志

如果能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宜的取放标志,即使是小班幼儿也能做到自主取放材料。一般来说,小班时,教师可以用实物照片做标志,以引导幼儿建立将材料按标志对应摆放的规则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会产生分类的意识,此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材料按类摆放,以引导幼儿关注材料摆放的规律,并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做分类的标记。这样,幼儿就有可能在活动开始时自主选用材料,在活动结束后再将材料按对应标记放回原处,从而建立起自己用过的材料自己整理的意识。

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数序经验,此时的标志也可以更抽象化了。可用数字做标志引导幼儿建立分层取放材料的意识。例如,在语言区,教师可在每本书的封面上贴上数字标志,放在第一排第一本的标上1-1,第二本标上1-2,第二排第一本标上2-1,以此类推。幼儿在取放图书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数字符号的意义。数字标志既可帮助幼儿明确图书的取放位置,也可帮助幼儿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从而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2.设计合理的收纳方式

随着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材料也会不断增加,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将不同的材料混在一起,到了真正需要时就出现找不到或缺少必要材料的现象。因此,设计合理的收纳方式,有利于引导幼儿学习有序收放,进而帮助幼儿提高自主管水平。

首先,对于玩法固定的高结构材料可按套收放。如,用盒子、托盘等收纳器具将玩法相对固定的一整套材料集中起来摆放。集中收纳不仅便于幼儿取放,也可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自主管理这些学习材料。如,小班数学区常会开展"套指环"活动,其中的材料既有手掌模型,又有各式指环模型,我们将这些材料放在一个大托盘里,幼儿如果选择这项活动,可整体取走这些材料到合适的空间去操作,玩好后再将材料全部收到托盘中一起送回。又如,中班科学区"玩磁铁"活动会用到磁铁、回形针、牙签等各种材料,我们将这些材料放在一组分类收纳盒中,不仅有利于帮助幼儿分类探究不同的材料能否被磁铁吸引,而且有效避免了操作材料的丢失或与其他活动材料的混淆。

其次,对于玩法开放的低结构材料可分类收放。低结构材料没有固定玩法,幼儿可根据活动需要自主选用,如废旧纸盒、瓶罐等既可用于科学区玩垒高游戏,又可用于建构区搭建活动,还可用于美术区创意制作活动等。对于这类材料,教师只需提供大型筐子或纸盒,将其分类摆放在固定位置即可,幼儿在有需要时可自行拿取,不再需要时要将多余材料放回原处。

最后,对于工具类材料可根据不同的特点或使用要求,采用相应的收纳方法,以方便幼儿随时取用和自我管理。如,可以将美术区活动所需的颜料几个一组嵌入废旧纸盒中,幼儿用时可以整盒取走。又如,幼儿在美术区玩颜料时需要穿的护衣,我们会要求大年龄幼儿脱下后自己叠好放到指定位置,要求小年龄幼儿自己将护衣放进用废旧抽纸盒制作的收纳盒中,待穿时再取出,这种简便易行的取放方式让小年龄幼儿也有了参与管理活动材料的机会。

3.重视未完成作品的收集整理

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学习速度不同,每个人所从事的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所以需要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还没有完成任务,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他们收集整理未完成的作品,而是随意处置,久而久之,幼儿就会感到教师不重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而影响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无论是完成的还是未完成的作品,都是幼儿学习的成果,引导幼儿学会保存好自己的学习成果,可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因此,我们通过与幼儿共同讨论,设置了专用于呈现幼儿活动成果的区域,将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作品加以分类摆放,从而帮助幼儿明确可以另外安排时间或在下一次活动中继续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对自己已完成的作品不断加以完善。幼儿在管理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活动的计划性以及反思能力和任务意识。

三、适宜的操作规则,可确保幼儿有一个自主活动的空间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学习主体,但他们又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开展活动的。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不同领域或学科的学习,不同的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也有所不同。制订适宜的区域活动操作规则,有利于兼顾幼儿个人与群体的活动需要,实现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1.常规性的活动规则

区域活动既是幼儿个别化的活动,又是幼儿同伴间的共同活动。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不同幼儿活动的需要,就需要制订一些共同活动的规则,以保障幼儿的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各区域的活动空间有限,因此,要帮助幼儿建立空间共享意识。如,各自在一张桌子上操作不同的材料,在一片空地上玩不同的游戏等。区域活动材料虽然是多样化的,但材料的数量总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还要注意培养幼儿材料共享的意识。小年龄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习轮流、等待,即知道别人在玩了我就得等一等,别人玩好了我才能去玩。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可逐步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共享活动材料。此外,有些活动是需要幼儿独立思考、集中注意、耐心操作的,因此我们还应帮助幼儿建立互不干扰的规则意识。如,在活动中要轻声交流,别人在专注活动时不要去打扰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操作规则不应由教师单方面提出,而应根据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针对幼儿在活动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形成。如,我们在区域中投放了ipad后,从如何既满足大家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的愿望,又确保健康的角度,与幼儿讨论每人每天可以玩几次,每次可以玩几分钟,如何控制时长等问题,让幼儿参与规则制订。同时,我们还让幼儿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表征规则并呈现在区域环境中,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明确和遵守这些规则。

2.与各区域活动特点相适应的规则

各区域的活动有着各自的特点,制订与各区域活动相适应的规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有序活动,也可为幼儿获取相关领域关键经验提供支架。

如,在音乐区,幼儿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如果只强调满足个体的需要,每个人都自由选择喜欢的音乐活动,那么,音乐区就会成为相互干扰的噪音场。因此,我们建立了音乐区的活动规则。同一时间在音乐区活动的几名幼儿首先要共同商量活动内容,是选择唱歌、跳舞,还是开展打击乐活动,然后决定选择哪些音乐作品以及它们的播放顺序等,并确定一名幼儿播放音频或视频。如果有幼儿对某一项活动不感兴趣可以选择暂时旁观。语言区的故事表演活动也可制订类似的规则。在经过讨论后,幼儿还制订了活动的基本流程,如首先协商确定剧目、分配角色、选择道具,然后再表演。

又如,在科学区的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可能有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从活动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的需要出发,我们组织幼儿讨论后形成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过程"的规则。

再如,生活区的食品制作活动需要提前准备食材,因此,我们引导幼儿讨论制定了"提前报名"的规则,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食物制作不免会用到电器设备,卫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引导幼儿讨论制定了"操作前洗手""安全操作电器"等相关规则。

3.体现活动过程或结果开放性的规则

在区域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活动材料是开放性的、低结构的,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发挥创造性。例如,多米诺骨牌,幼儿可以拿来进行垒高活动,也可以用于砌墙活动甚至其他更富创意的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用一种材料开展活动,也可以将几种材料组合起来开展活动。对这类活动,我们只强调材料取放的规则,不作玩法上的限制,以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此外,也有一些活动需要幼儿通过探究获得一定的结果,但探究的过程是自由开放的。如,美术区"制作六面灯笼"的活动,教师只提供了成品范例,虽然最后的结果都是带作出六面灯笼,但对于幼儿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不作规定,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又女口,科学区"迪宝乐"电子积木拼装游戏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按照图纸进行拼装。提出"按图纸拼装"的要求并不是限制幼儿的自由,而是出于发展幼儿自主阅读图纸、理解图示能力的考虑。这里的自主学习体现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根据图纸找到相应的材料,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如何将图纸上的电路表现出来等。虽然一定的规则对幼儿的学习作出了某些限制,但是幼儿活动的过程是开放的,这一规则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明确学习任务,聚焦探究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区域活动中的规则与幼儿的自主学习并不矛盾。在长期的区域活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必要的规则是幼儿自主、有序、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的保证,制订规则不是为了限制幼儿的自主性,而是为了保证每个幼儿能更好地进行自主活动。要帮助幼儿真正形成认识、理解和遵守规则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正面引导以及长期坚持,师幼共同建构、完善区域活动规则的过程也是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

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与投放


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与投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质量。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结构系统地设计与投放材料,从而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这种准备基于教师对课程目标、内容的了解,对各学科领域核心经验和幼儿学习路径的认识,以及对幼儿学习兴趣、需要和能力的把握。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不断推进幼儿通过区域中的自主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一、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依据

(一)班级主题课程

开展区域活动是实施主题课程的一个重要形式。在班级主题课程中,并不是所有活动都适合用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师可依据班级主题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筛选出其中适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内容放到区域活动中进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幼儿个体间在兴趣、需求和能力方面差异较大的内容;二是幼儿通过看图片、看视频、操作材料等就可以自主学习的内容;三是幼儿必须在不断探索、反复操作中,通过与材料的充分互动,才能获取经验的内容。上述三类课程内容如果放在相应的区域中,由教师提供多元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开展自主学习,则能更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

如,在大班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将美术活动“画秋天的树”放到了美术区,原因是教师经过分析认为,大班幼儿对于树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了,能够自己感知、欣赏各种关于树的美术作品了,也会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艺术表现了。再者,幼儿之间能力水平有差异,绘画所需时间大不相同,集体教学活动会导致有的幼儿难以尽情发挥,而活动一结束,所有颜料和工具都要收掉,既浪费材料,又浪费时间。如果将此活动放到区域中进行,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教师只需提供三类物品:(1)将各式各样关于秋天的树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张贴于美术区桌上或墙面上,便于幼儿自主欣赏、学习。(2)各种颜料、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3)架子、夹子等展示用具,便于幼儿自己将绘画作品及时展示出来。又如,在大班开展主题活动“祖国”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学习民族舞的内容。教师将各民族舞蹈视频投放到音乐区,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欣赏或学习。有些幼儿能力强,每次进区学习一种舞蹈,很快就将几种舞蹈全学会了;有的幼儿特别喜欢蒙古舞,每次进区只学习这一种舞蹈。再如,中班幼儿在探索“泡泡”的活动中有一项学习用吸管吹泡泡的内容,幼儿必须亲身实践、多次尝试,才能慢慢建构起关于如何吹出泡泡、如何吹出大泡泡、如何长时间地保留泡泡等经验。为此,教师将这一内容放到科学区,让幼儿自主探索。这些做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幼儿差异化学习的需求。

(二)学科领域内容

教师在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要确保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所获得的经验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且有前后联系的。为此,教师可依据每一学科领域的内容,系统地来设计与投放材料,保障每一学科领域的内容有层次地在区域活动中得以落实,避免遗漏。这样做还可以促使教师对每一学科领域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梳理,使教师对幼儿的发展更敏感,指导更灵活,支持更有力。

为此,我们在数学区按“数与量”“图形与空间”两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健康区按“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科学区按“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三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音乐区按“歌曲”“舞蹈”“打击乐”“欣赏”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美术区按“绘画”“折纸”“泥工”“手工制作”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语言区按“倾听”“表达”“阅读”“书写准备”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小、中、大班,同个区域同一系列的材料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内容上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如,小班阶段在语言区虽然也有“书写准备”方面的内容,但更侧重于“倾听”“阅读”和“表达”方面的内容,且“表达”也更侧重于口语表达。在“书写准备”方面,教师只是会提供一些纸笔,一方面满足幼儿用涂涂画画的方式来表达的兴趣,另一方面满足幼儿模仿成人书写动作的兴趣,为中大班的“书写准备”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到了大班,“书写准备”就成了语言区的重点内容,教师会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提供相应材料,创设前书写环境,引导幼儿逐步学习用图画、符号等来“写”《好书推荐》《读书笔记》《学习计划》《班级日记》等。由于每个学科领域的每个系列都包含丰富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还要注意每个系列中内容的全面性和多元性。如,在语言区的“倾听”系列中,教师提供的材料既要有故事,又要有儿歌、儿童诗、语言游戏等。“表达”系列既要有前书写表达,也要有故事、儿歌表演等;既要有经典的故事、儿歌等,也要有幼儿自己创编的故事、儿歌等。“阅读”系列既要有故事书,也要有科学类图画书、百科全书和适合幼儿阅读的杂志等。

(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教师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满足幼儿当下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实现自主化发展。

1.时刻关照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

(1)了解幼儿的兴趣。采取定期讨论的方法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内容、什么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如,教师在一次和大班幼儿讨论时,了解到他们最近对“怪兽”非常感兴趣,想要在美术区画怪兽,做怪兽玩偶和面具。在和幼儿讨论要用到哪些材料时,幼儿提出,怪兽就是要怪,所以什么材料都可以。他们说:“蛋壳、小球、饮料瓶子、罐子、纸袋、纸盒都可以,这些材料我们可以自己从家里带来。”第二天,孩子们就将家里的废旧材料都带来了,教师又提供了画笔、浆糊、双面胶、透明胶和各种颜色的纸等。那段时间,男孩们几乎每天都到美术区利用这些材料创作各式各样的“怪兽”。

(2)采纳幼儿的建议。幼儿常常会期望表现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或内容。如,有幼儿在观看元旦运动会上一位家长表演的太极拳后,向班上教师建议将表演视频放到音乐区供他们学习。教师立刻采纳了这一建议,还和幼儿一起从网上搜索并剪辑了一套更适合他们的太极拳视频投放到音乐区,跟他们学习。

(3)发现幼儿的新兴趣。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使用材料的情况,由此发现提供的材料是否合适,幼儿有什么新的兴趣,从而调整现有材料或投放新材料。如,教师在观察大班科学区活动时,发现幼儿已不满足于按多米诺骨牌原有的玩法玩,而是喜欢将多米诺骨牌向上叠加,还自发地和同伴比试谁叠得高。由此,教师在科学区投放酸奶罐、面包盒等更多“叠叠高”游戏材料,满足了大班幼儿不断接受挑战的愿望。

2.根据本班幼儿发展需要提供材料,弥补幼儿发展中的不足

(1)依据本班幼儿在阶段性发展评估中的不足来投放材料。如,小班的一位教师根据幼儿在上学期末的健康评估中呈现出的整体运动能力较弱的情况,调整健康区的材料,不仅安排了锻炼手部小肌肉的活动,还专门设置了大肌肉运动区:利用大纸箱做了一个长长的转弯的“隧道”,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玩具小车钻隧道;利用矿泉水桶和PVc管制作“蹬架机”,引导幼儿躺在垫子上通过用腿踢蹬使水桶转起来,从而吸引幼儿每天主动到健康区进行锻炼,发展运动能力。

(2)依据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发展情况的观察诊断来投放材料。如,小班的一位教师在语言区投放了和集体活动中学过的儿歌、故事相匹配的纸偶等操作材料,希望幼儿边讲述儿歌或故事边操作。可是教师观察两周后发现,大多数幼儿只摆弄材料不讲述。教师分析,幼儿并不是不想讲,而是对这些儿歌或故事的内容不够熟悉,不知道如何讲述。于是,教师又提供了若干播放器,一个播放器播放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这样,幼儿可以跟随录音一起讲述,由一开始的只讲自己熟悉的句子和对话,到后面可以完整地讲述。正是由于教师发现了幼儿的需求,及时提供支持陛材料,才推进了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3)关注不同群体幼儿的发展需要。如,教师发现,音乐区中提供的舞蹈方面的材料有点偏女性化,无法满足那些对舞蹈感兴趣的男孩的发展需要。于是,教师在提供民族舞视频材料时,特别搜索并剪辑了适合男孩学习的粗犷、阳刚的舞蹈,从而吸引了男孩积极地进音乐区来学习舞蹈。

二、教师对于材料投放的几点疑惑

(一)材料是一次性投放还是累加式投放

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两种方式都可以,但要注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保证每个区域中的活动材料是充足的,班级所有区域的活动材料总的数量和种类也是充足的,要让每个幼儿都有选择的余地。一般来说,我们会以全班幼儿平均分到每个区域参加活动为前提来准备材料。如,我园一个班幼儿是30~35人,每个班有数学、科学、语言、美术、音乐和健康六大区域,这样,每个区域至少应能容纳6名幼儿同时参与活动。我们会依据活动内容的新旧程度,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材料准备的难易程度等,决定是先投放某种材料,然后逐步加入新的材料,还是一次性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同时投放下去。如,在大班科学区活动中,教师一般采取一次性投放包含“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等不同内容的材料,然后逐步替换和增加材料,以满足不同兴趣、需求和能力的幼儿进行差异化学习的需求。当我们希望所有幼儿近期都能够去探索一种新材料、获得新经验时,我们会投放足够数量的这种新材料,但不会撤掉其他材料,这样,幼儿探索过新材料后,还可以进行其他感兴趣的科学探索活动。而对于中班语言区故事表演的材料,我们是累加式投放的。幼儿学过一个故事后,教师就将相关的头饰、道具等投放到语言区,随着幼儿学过的故事越来越多,语言区始终有新材料不断加入,既满足了有些幼儿对新材料的渴望,又延续了有些幼儿对旧材料的兴趣。

(二)教师辛辛苦苦做的材料孩子不喜欢怎么办

许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准备的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后,幼儿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这时,要把材料撤掉吗?我认为,教师先不要感到沮丧,也不必立刻撤掉材料,可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幼儿为什么不感兴趣:是因为难度太大还是难度太小,是不是游戏性不强……了解了原因就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了。如,小班一位教师在数学区墙面上制作了一块“海底世界”游戏板,板上画了大小不同的鱼吐出大小不同泡泡的场景,每个泡泡都是教师截取不同口径瓶子的瓶口粘在板上做成的。教师提供了与之匹配的瓶盖,引导幼儿将其一一拧上以形成完整的“泡泡”。谁知,该材料投放后去玩的幼儿不多。教师观察发现:由于材料置于墙面上,与幼儿平时习惯的拧瓶盖的角度有差异,使得幼儿感到很难拧,不容易获得成功体验,而且,幼儿似乎更喜欢往瓶口里塞东西,而不是拧上瓶盖。于是,教师将游戏板移至桌面上,在保留一部分瓶盖“泡泡”的同时,增加了嵌入式“泡泡”和不同形状的嵌入式“礁石”,降低了幼儿拧瓶盖的难度,加入了幼儿喜欢的嵌入式操作,使活动更适应幼儿当前的小手肌肉动作发展水平,满足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发展的需求。

(三)孩子对材料厌倦了怎么办

如果发现幼儿厌倦了原有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对其进行升级改版。一是改变规则,以增加难度。如,中班数学区游戏材料“瓶盖滑滑”,教师在底板上由里到外画了红、蓝、黄三个同心圆,最初的玩法是两名幼儿分别将瓶盖由外圈向内圈滑,比比谁能将更多的瓶盖滑入中心的红圈。一段时间后,幼儿不感兴趣了。于是,教师改变游戏规则,增加了骰子,谁掷的骰子点数大才可以滑瓶盖,点数小的停一轮,最后数一数各自滑入红圈的瓶盖数,多者为赢。骰子的投放改变了规则,增加了难度,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二是调整部分材料,以增加难度。如,中班科学区“打气球”的活动材料,在开始阶段,教师提供的气球“口”刚好能套住打气筒的“嘴”,大小一致,在幼儿熟练后,教师加入了大口径的气球和小口径的打气筒,这样幼儿打气时要将气球口子捏紧以防漏气,操作难度增加了,对于幼儿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用不同口径的打气筒给同样的气球充满气所需时间是否一样,也引发了幼儿新的探究兴趣。

(四)未设目标的非结构化材料怎么投放

平时,教师会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非结构化材料,这些材料平常可以放在哪儿以及如何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是需要教师研究和思考的。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将这些材料按照其用途投放到哪些区域。如,夏季蚕豆丰收了,幼儿剥的蚕豆除了吃还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有的说:“可以放在美术区,利用牙签制作不同造型的动物、植物和建筑物。”有的说:“可以放在科学区,观察它们如何由软变硬,由饱满变干瘪。”教师就采纳了幼儿的建议。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活动需求逐步投放。小班时一般由教师有计划地投放这些非结构化材料。如,将块茎块根类蔬菜、纸简、瓶盖、纸团等作为幼儿印画的工具,将纸盘、纸盒等提供给幼儿用作粘贴、涂画等。到了中大班,幼儿逐步学会有意识地使用各种非结构化材料了,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从而明确平日里收集到瓶盖、纸盒、纸筒等废旧物,要分类后放到美术区,以便根据需要随时使用。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非结构化材料作为结构化材料使用。如,在大班引导幼儿将各种纸盒拆开还原,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转换过程;在小班引导幼儿将纸盒、瓶子、瓶盖分类、按一定方式排序,组合成一定模式等。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的材料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使之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内容序列,将每一个学科领域固有的逻辑、结构在区域活动中加以体现和落实,以保障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的关联性,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实现循序渐进的、全面的发展。

开放理念下对材料的认识与思考


材料是幼儿发展的中介和桥梁,能够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隐性的支持与帮助,每天孩子们在和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因此材料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师如何认识材料、如何看待材料的价值、如何理解材料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必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

本学期我园在“玩自己的游戏、做自己的主人”的理念倡导下,创设了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即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或主题,分享各区的玩具材料,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自主布置游戏场地。结合区教研组关于材料主题性研究的脚步,深入班级一线,挖掘教师们的真问题真困惑,并就困惑与思考对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一系列关于材料的研讨后,对游戏材料的价值与认识,以及幼儿与材料互动中的主动学习轨迹等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我们的困惑1:瞎玩

每天孩子们都尽情地投入到活动中,玩着自己的游戏,但细心的老师们发现了一些现象,小班的孩子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操作材料,益智玩具、穿线玩具、各种插片、收集的果壳等,统统被孩子们拿到了家庭区,变成了做饭的原材料……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老师们不忍打扰,但又担心这样的玩法会阻碍材料价值的实现。日久了,老师的这种焦虑更加凸显,是不是这些材料真的不适合现阶段孩子的需要?是不是这些材料投放的时机不适宜?看着孩子的不亦乐乎,教师到底要怎么做?是介入游戏,回归材料的本身价值?还是满足孩子的游戏兴趣需要,继续等待观察?

焦点聚到了材料上。在游戏中,材料到底实现着什么样的价值?它对于孩子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搜寻了众多的案例后,“轨道”玩具渐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它不但从另一个角度给予了答案,同时又引发了我们对于材料新的思考。

“轨道”玩具——这个名称是我们了解了其可以实现的预期目标后所赋予的。该玩具中有各种球,可供孩子探索重力与速度的关系,初步了解了该玩具后,很多老师果断地做出结论:适合中大班孩子。但我们做了一个挑战固有思维模式的决定,把它投放到了小班,理由很简单:玩具体积大,适合小班孩子抓握拼插;组装相对简单,适合小班孩子创意组合;轨道特征明显,小班孩子容易操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伴随着质疑,孩子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让老师们对于材料价值有了不同的理解。

“轨道”玩具在小班

对于“轨道”玩具要不要投放在小班,我们也有一些思考。一方面,这个玩具在搭建桥的时候有连接、坡度认知、上下层、对球的探索等等,这是我们对玩具的认识与理解,是玩具本身的价值,我们很自然地将其归类为“高结构玩具”。另一方面,我们关注孩子的主动发展,只要孩子运用已有经验和玩具之间建立联系,就是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发展是连续性的,我们断断不能将其阶段化。我们也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带着些许思索,该玩具放进了我班的区域游戏中。

我们对玩具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小班上学期孩子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将小件的辅材暂时收整,其他材料投放到建筑区,期待孩子们的游戏。

一开始,孩子们很自然地拿各种东西拼接,慢慢地,在说明书和玩具盒子上的图片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搭建桥。他们慢慢地发现连接的方式:橘红色的可以用来连接路,竖棍的可以架起高度,甚至发现了搭建起坡度后,小球能在上面滚起来。

开展玩具分享活动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拿来了小汽车,他们发现小汽车也可以在桥上跑来跑去,每每搭建好桥后都会拿着小汽车游戏。由此,我们创设了小汽车回家的游戏情景,同时把孩子们搭建的过程拍成照片展示在墙上,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郁了。一次区域活动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一个小男孩带着几个孩子竟然搭成了有上下层的桥,他们拿着小汽车在桥上绕来绕去,乐此不疲。

在第二学期初调整区域的时候,考虑到孩子们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去哪儿郊游等情景,为了促进更好的区域联动,我们将建筑区挪到了与娃娃家相邻的地方。没有了小汽车回家的游戏情景,孩子们开始异想天开。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长长的自已用“轨道”玩具拼接的棍子,边挥舞边唱“猴哥猴哥”;还有孩子在拼接的棍子前插了一个板,兴致勃勃地做墩地的动作。于是我们思索:这个玩具真的是一开始我们认为的高结构玩具吗?带着些许困惑我们继续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行为。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将玩具调整到了睡眠室。也许是因为场地的更换,也许是因为想象力的张开,孩子们每天会拿着自己用该“轨道”玩具拼按的抢、棍等进行简单的游戏,开心极了。

(李王月)

从开始的路,到高高低低的路,到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路,到手枪、冲锋枪、形态各异的枪……几个月的时间里,孩子热衷于这个玩具,并且富有个性地玩出了自己的游戏。也正是因为老师们看到了孩子与材料互动中的发展轨迹,无论是小步递进式的,还是飞跃式的,都是孩子们不断重新组建已有经验的过程,这种学习正是我们所期望的:主动、积极、有效。在“轨道”玩具的案例中,老师们收获了新的认识。

首先,要学会从幼儿的视角看待材料。

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孩子在和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发展着。在成人眼里“轨道”玩具就像是教具,它可以帮助孩子在玩中习得各种关于重力与速度的知识,教师巧妙的指导可以让其更具教育价值。可殊不知,在孩子眼里,材料就是玩具,是为我游戏服务的最好工具,只要能满足我的游戏需要,怎么玩都行。面对孩子的种种表现,教师需要尝试转变对材料的认识。

其次,正确认识“教师预期的游戏”与“幼儿自己的游戏”。

在看似“轨道”玩具与幼儿年龄特点不能对接的现状中,从材料对幼儿的影响,以及幼儿在其中自主自发的学习轨迹来看,孩子们所得到的远远超出了材料本身的价值。但教师仍然很焦虑,因为“孩子自己的游戏”和“教师预期的游戏”之间有差距,就是这些差距让我们左右为难。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需要我们在孩子发展与教育目标之间进行选择,到底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教师的确需要预期教育的价值,但前提一定是在解读孩子、满足需要、支持想法的基础上赋予“有效”的预期。这样,当孩子的游戏与教师的预期、与材料本身的价值不符时,教师会更加从容。

我们的困惑2:不喜欢玩

美工区投放了丰富的材料,各种质地的纸张、各种特质的笔、各种生活中收集的自然物、各种瓶瓶罐罐……摆了整整两个玩具柜,但孩子的表现很让人“失望”,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孩子的创作呢?我们一次次地反问自己,又一次次努力地尝试调整,都无济于事,孩子永远是在按部就班地而不是饶有兴致地操作,或是在情景的刺激下有了兴趣,但很快稍纵即逝。就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孩子的创意制作给了我们惊喜,也让我们渐渐理解了孩子的学习轨迹。

“酸奶盒”里的真游戏

在支持幼儿玩自己的游戏,做自己主人的理念的实践下,我们开放了环境。在美工区,减少了范画,取消了区域主题,减少了教师的直接介入,鼓励幼儿自主参与美工活动,根据需求自主探索各种材料、制作自己的作品。可美工区越来越冷清。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丰富辅材,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如扣子、石子、瓶盖、各种果壳、各种豆类、小树枝、水果网、纸卷等;团小球、做小纸卷、撕小条;提供各种彩纸、各色小木棒、各色颜料和各种笔等。其次,丰富主材.一方面将小纸张变成大型的图形纸,如小树、喜洋洋、花瓶等;另一方面,提供真实的材料,如雨伞、风筝、蝴蝶翅膀等,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丰富的材料让美工区变得热闹,孩子们尝试着不同的材料,但一周后,美工区又冷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新学期开始后,幼儿园每天上午提供了酸奶。放酸奶的大盒越来越多,孩子们会怎么玩呢?我很好奇。于是将酸奶盒放到了各个区域里,孩子们使用最多的是角色区与积木区,角色区里孩子们扮演快递员用酸奶盒送快递,积木区里孩子们用酸奶盒平铺做路,搭建停车场、小桥……可孩子们对积木的使用越来越少,有时几乎没有。积木区的价值是什么?是通过操作不同形状的积木,通过搭高、平铺、拼搭了解不同形状,感知空间感、方位感,而这也是酸奶盒缺乏的。区域的创设,在考虑幼儿兴趣的同时,要思考区域本身的价值与幼儿对此区域内材料使用的情况,如果辅材代替了主材,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经过深思熟虑和与孩子们交流,我们决定让积木区搬家,为酸奶盒创造出更宽阔的场地——酸奶盒区。

曦哲在酸奶盒区拆开一个酸奶盒对我说:“老师,我想做汽车。”一旁的优优说:“我想做一个可以坐进去的汽车。”听到我们的谈话,孩子们都围了过来,纷纷说着自己的想法:“汽车要有灯,还有后视镜”“还有标志呢,我爸的车就是雪铁龙”“老师,我想做坦克,可以打炮的”……我们决定尝试制作汽车。孩子们在班中发现了一个大纸箱,决定用其做车头,又找来小瓶盖做车轮,车轮粘了满满的一排,左右对称的个数。洪林提出:“这是坦克,坦克有这么多轮子。”经过孩子们的改装和寻找材料,汽车变成了坦克车。

宸宸固定坦克上的炮筒时,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我走到他身边说:“需要我帮忙吗?”基于我对小班幼儿的了解,当我提出要帮忙时他会将所有材料交给我由我完成,所以我也做好了替他完成的准备,但我得到的回答竟然是:“需要,你帮我扶着。”宸宸的回答让我既惊讶又感动,在孩子们玩着自己真正的游戏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做什么。

第一个坦克车成功后,孩子意犹未尽,紧接着几天,孩子们又尝试着做了长颈鹿。长颈鹿是孩子们用牛奶箱制作的。牛奶箱的出现让他们的思路更加开放,他们开始寻找各种可用的材料,如饮料瓶、薯片桶、卫生纸卷……渐渐的.酸奶盒的朋友也多了起来,孩子们还为它们的家取了新名字“小盒子大创意”。

在我准备将制作完成的长颈鹿收起来时,椒椒和慧慧提出还没有做完,说:“我们要给长颈鹿涂上黄色还有斑纹。”长颈鹿的出现让美工区交得热闹起来,四名女孩将长颈鹿身上涂满了黄色,又尝试用各种笔在长颈鹿的身上画圆圈、画线条,一会儿又找来了褐色的卡纸,撕成小片粘贴在长颈鹿的身上,贴完一整张纸后,又找来了扣子、羽毛、纸卷粘贴在它的身上,尾巴上竟然是黑豆扣子的有序排列!孩子们讲解着:褐色的纸是它的斑纹,扣子和羽毛是它的头花.尾巴上也插着漂亮的小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做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坦克、飞机、长颈鹿、台灯……制作完成后,美工区的孩子们会热闹地装饰着它们,使用了各种材料。工具的使用也不再是难点,孩子们在制作中尝试着不同的工具,并主动寻求帮助。

(刘嬖)

案例中孩子的表现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首先,孩子的发展源于日常点滴经验的积累。

在上述案例中,老师从开始的愁到最后的惊讶,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它带给了大家一次又一次惊喜与感动。孩子的力量来的绝非偶然或巧合,是整整一个月中,通过反复摆弄拼搭,对于盒子的特性不断感知后获得经验,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们在后期的制作中游刃有余。老师们在教研最后,深深地感受到,不论是什么样的材料,孩子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熟悉和感知它们,不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都是他们日后创作最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其次,理解“玩游戏”和“玩自己的游戏”的区别。

之前,对于这样的说法,老师能理解但并不能够接受:“每天孩子不是都在玩自己的游戏吗!”但当看到“酸奶盒子”案例中孩子的表现后,老师们对于“玩游戏”和“玩自己的游戏”有了不同的界定。孩子“玩自己的游戏”后出现了多种积极的表现:持久性、坚持性、主动查找资料、主动寻找方法、主动分享表达……教师之前对于美工区的几次调整都没有激起孩子更多的游戏兴趣,主要原因是那些都是教师在设计、主导孩子的游戏,这并非是他们真正的需要。对于酸奶盒子的创作,是孩子的真游戏,一方面有教师的支持肯定,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尝试。

最后,教师的支持需要随影而行。

在案例中,教师们深深地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其实,当孩子玩起了自己的游戏时,教师需要用欣赏的眼光不断观察、了解、分析、判断、跟进,相信孩子们的潜力与实力,静待花开。而教师观察什么、了解什么、分析什么,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因为只有真正找到了孩子发展的主线,我们才会给予最有效的支持。

材料是一种工具,它带给孩子无限发展的可能,孩子在反复操作、探索中获得新经验;材料是一种媒介,它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发展轨迹,以便于更加适宜地跟进支持,给予孩子自由、自主发展的机会。

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我们对于材料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研究仍然在路上。

对区域讲评的思考


今天区域结束后,我请几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活动,美工区的曾*拿着她的作品说:“我今天做的是灯笼,当中那是灯”,边说边用手去摆正倒了的“灯”。“哇,你的灯笼还有灯啊,就像真的一样,真好!”接着她向大家讲述了做灯的经过。她讲地认真,孩子们听地也很专注。近段时间部分孩子对做灯笼产生了兴趣,最开始的时候一个幼儿做了一个平面的灯笼,老师建议做立体的,第二次活动的时候立体的灯笼出现了,但是只有最简单的一个圆筒形,老师建议加底座,第三次活动的时候底座有了,老师建议做一盏小灯,到今天为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是第四次调整了。幼儿一次一次尝试,教师在讲评中一次一次建议,才使得我们幼儿的作品有了一次飞跃。

区域讲评是区域活动结束后重要的一个环节。每次讲评我们都会请有新作品或新创意想法的幼儿介绍他们的想法和制作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帮助幼儿整理出下次活动的思路。因为有了明确的活动目标,每次幼儿都非常乐意在下一次的活动中继续探索,为此幼儿的活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总结一步一步经验,我认为有针对性且有目标的讲评能帮助幼儿提升活动水平。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区域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各种能力发展不一致的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区域活动可以为每一位幼儿独特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丰富的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活动,进行探索、尝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那么,怎样来合理地创设区域环境?怎样让区域环境与幼儿互动起来?怎样让区域活动与我们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怎样帮助幼儿发展?这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观察。

一、对幼儿活动的观察

教师要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活动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来抓住能够反映幼儿活动水平的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来准确地把握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发展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有目的地更换投放材料,并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来提高幼儿的活动水平。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哪些活动区更吸引幼儿,并根据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特点,了解幼儿喜欢哪些操作材料。

如在我们班,最受欢迎的是娃娃家,在娃娃家里幼儿能够扮成爸爸妈妈,学着大人的样子做饭、照顾宝宝、择菜、叠被子等,模仿体验成人的生活,在模仿与体验中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最初,孩子们模仿大人做饭的时候,我们提供的都是一些小的塑料容器(小锅、小碗等),以及一些塑料食物(面包、米饭、蔬菜、水果等)。孩子们因为刚接触这些材料,还有些新鲜感。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技能的熟练,以前提供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在某种技能上的提升了,他们慢慢对此失去兴趣,这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地更换新材料。如,把一些小的塑料的做饭容器更换成自制的仿真厨房用具,一些塑料的食物更换成能够实际操作的用不织布制作的饺子、包子、蔬菜等,也可以根据季节提供真的蔬菜和和好的面粉等。

再如拼插区,相对来说,男孩子选择的较多,在活动中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同一种拼插玩具的操作中,拼插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男孩子会拼插车、枪、飞机等,女孩子会插蝴蝶结、花朵、小鸟等。通常,孩子们在玩了一段时间后,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提供相应的小的辅助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发挥创造空间。

二、对幼儿活动的指导

区域活动中,教师们会发现,孩子们喜欢的区域,往往人满为患,发生这种情况时,通常都是用区域标记,如娃娃家的地上只有4个小脚印,表示只能进4名小朋友,益智区不同难度的同类玩具只放4筐等,让幼儿学会选择其他区域活动或是学会等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适宜指导是相当重要的,针对以下不同现象,教师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幼儿操作困难。比如,在美工区,幼儿前期制作都非常顺利,最后选择粘合材料时遇到了困难,选择多种粘合材料都不能将两个物品粘牢,这时,教师给与幼儿一些建议和指导,能够加深幼儿的印象,也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幼儿出现玩不下去的情况。比如,娃娃家一次只能进4名幼儿,已经有4名幼儿在活动了,还有一名幼儿想参与其中。这时,教师可以介人,并引导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入大家的游戏。这名幼儿说:想当一名客人到娃娃家去做客。就这样,这名幼儿以客人的身份加人到大家的游戏当中了。

出现同伴间问题纠纷。在建筑区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在高高兴兴地给小动物建房子,有一个小朋友在转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给长颈鹿搭的房子,其他幼儿纷纷指责这个小朋友,有的小朋友还用小手进行攻击。这时教师要适当介入:“天气真冷呀,我们快快帮助长颈鹿把房子修好吧。”于是在教师巧妙的化解下,小朋友们又开始兴奋地游戏了。

幼儿表现消极和打发时间。娃娃家是最抢手最受欢迎的区域,但是每次活动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幼儿会表现出无聊的样子。这时,教师可以客人的身份介入其中,请幼儿制作一杯果汁或炒盘小菜,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也可以请娃娃家的主人带着宝宝去看表演区的节目,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

幼儿有创造性行为的出现。在拼插区中,幼儿大多数用齿轮积塑插一些飞机长枪之类的东西,有一名幼儿用了齿轮积塑和插管积塑组合,拼插了一辆自行车,教师及时发现了幼儿的创造性,适时地给与鼓励。

针对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无论幼儿在活动中成功与否,教师都要给予正面、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因为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某一方面能力弱的幼儿,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降低游戏的难度,让幼儿体验成功,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技能,在不断练习中提升能力。教师也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做小教师,和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活动,同伴间的沟通更容易,更方便提升能力,在帮助的同时,也能让能力强的幼儿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要以适合的身份和适时的时间介入引导幼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时候教师要做一个游戏的玩伴,有的时候教师是时间的调解员,有的时候教师又是一个旁观者。幼儿在活动中的问题解决后,教师就要适时地退出,而当问题矛盾增大时,教师就要选择合适的办法帮助幼儿解决,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教师指导及介入的艺术性。

三、活动后的评价

每一次活动后的评价对于提升幼儿的活动水平和活动经验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评价让幼儿知道在活动中怎样游戏,怎样解决问题,也能让教师了解幼儿活动的实际水平,能够及时地调整和更换区域材料。有的评价可以幼儿自己说,这样也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评价的能力;有的评价可以教师说,帮助幼儿为下一次区域活动做铺垫,也能在评价的同时将一些知识技能传递给幼儿。

比如,在一次美工区活动的时候,有一名幼儿选择了搓纸绳为小蜗牛粘贴壳的方法。由于蜗牛壳是螺旋的细线,在使用胶棒粘贴的时候,很容易粘到手上,为粘贴活动增加了困难,在几次尝试后,幼儿都没有好的方法。这时,我悄悄提示可以选择一样工具来辅助粘贴,幼儿看到手旁的小剪刀,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剪刀的尖,一边粘一边压,很快就将作品完成了。在总结区域活动的时候,这名幼儿大胆地站出来,将区域活动中的新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全班小朋友。通过孩子自己的总结评价,这个方法很快在美工区蔓延,孩子们不但将这种方法使用在粘贴蜗牛的作品上,在美工区其他的粘贴作品上也被广泛使用。

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数学关系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它不存在于实际物体之中。儿童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获得。”基于此,我创设了数学区,引导幼儿在动手动脑中探索和获得数学知识。

1.创设宽松、和谐的数学区域环境

一般来说,数学区域应安排在能让幼儿注意到又相对独立、安静和少受干扰的地方。我根据班级空间条件和幼儿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等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数学区域环境。比如。“算式接龙”游戏需要幼儿将算式接成长长的龙,小小的桌面根本就不够摆放。为此,我在远离过道的地面上铺上软垫。幼儿可以坐一坐、趴一趴,甚至可以躺一躺地玩接龙游戏。又如,“拼九宫格”游戏需要幼儿将几块不同形状的拼板进行组合,这就需要给幼儿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为此,我用柜子将该游戏场地和其他游戏场地间隔开来。

2.提供丰富、适宜的数学区域材料

(1)提供有针对性的材料。比如,在数学区域内投放集体数学活动中延伸活动所需材料。在幼儿学习了“6以内的组成与分解”后,我在数学区域内投放的材料是“美丽的花篮”:花篮上贴有6以内的数字,幼儿在篓子里将分成两半的花瓣进行拼合,拼合后的总数就是花篮上贴着的数字。

(2)提供“有弹性”的材料。即材料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同的方法体现不同的难度,可以供不同水平的幼儿操作。比如,“拼九宫格”游戏要求幼儿根据提供的不同形状的拼板,任意进行组合。不同能力的幼儿就会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法:能力较低的幼儿只要求组合一两种即可,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则可以要求其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组合形式。甚至对于一些能力更强的幼儿,可以规定其每次使用的拼板的数量来加强操作难度。

3.做好数学区域的观察者和指导者

(1)对幼儿在数学区的活动进行观察,适时予以正确的指导,抓住教育契机,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水平和需要。如:材料的难度是否适合幼儿的数学水平、哪些材料幼儿已不感兴趣、幼儿是否正确地使用数学区的材料等。例如,在“拼九宫格”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很快地拼出来,这时的材料对他已经不具有吸引力。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如规定他每次只能用三块拼板组合,或是已经组合过的拼板不能重复等,以提高他挑战游戏的兴趣。

(2)教师要以多种方式鼓励、引导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当幼儿不了解材料属性时,往往难以对材料产生兴趣。这时教师要用游戏、故事等多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鼓励幼儿将操作中的新发现、新玩法介绍给其他幼儿,将个别经验转换为全体幼儿的共同经验。例如,在“串花片”活动中,教师提供了绿、紫、黄、橙四种颜色的花片和吸管,操作的方法是用绳子将花片和吸管按一定的规律串起来。如果幼儿没有仔细观察材料就动手操作,往往会因找不到规律而对材料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材料的特征,对材料的操作方法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对材料的操作方法进行创新。

幼儿园游戏《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与实践》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游戏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区域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