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结构与层次――聚焦科学区

12-16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在幼儿教学的比例越来越重。幼儿园游戏有益于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为主,一切以幼儿为中心。平常你有了解过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材料的结构与层次――聚焦科学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徐老师:您好。

您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这也正是目前许多老师感到困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科学区(发现区和自然角)中的材料(包括工具)而言,对幼儿的探究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您的问题基本集中在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上,主要涉及同种材料的层次性、不同材料间的联系与层次性、不同幼儿感兴趣的不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要理清这些“关系”问题,需要对材料的结构与投放方式、幼儿的兴趣需求与关键经验之间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

关于材料的结构和逻辑联系

“结构”一词指的是相互关联的方式,科学教育中的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在被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如,磁铁、铁块、镍块和铜块这几种材料集合起来,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关系,即磁铁和某些金属(铁、镍)能发生作用,和另一些金属(铜)则不能,这便是磁铁的特性。此外,材料之间还有外在的或“赋予”的关系,假如我们面前摆放着树叶、口红、硬币、锥子、瓶盖、饼干、皮带等材料,它们之间不能发生什么相互作用去揭示任何自然现象,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我们可以给它们强加上一个关系,如按天然的、人造的,或按动物、植物、矿物,或考虑它们都是固体等把它们加以分类。一旦为一组物体建立起一个分类标准,这组物体之间也就有了一种关系。可见,结构可以指一种内在的关系的形式(属于全体),也可以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强加给一组物体)。

为了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我们强调为幼儿提供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各种物体和材料发现各种关系,获得有关经验。一般来说,幼儿通过探究和操作常见的各种材料,会发现三种最主要的关系:材料的特性。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质地、弹性等,幼儿只有在了解材料的基本特性之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到各种材料之间的差异;材料的变化,有些材料制成的物体可以通过压扁、弯曲、拧、伸长等过程变形,有些材料在加热或冷却时会发生变化等;重要的相互关系.如沉浮、生锈、摩擦力、磁力等物体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特点。依据这种基本关系的线索,我们要研究并清楚地知道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所具有的结构及其所蕴涵的具体关系,以及幼儿在探究和操作这些材料时发现这些关系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着幼儿认识水平的发展进程。从上述关系可以看出。有些关系会体现出层次性和渐进性,有些关系则不会;有些关系在不同的年龄段会呈现出层次性,在同一年龄段则可能大致相同。所以,我认为所有的材料都要有结构,结构也可以说是某种逻辑联系,但不一定都呈现出层次,因此也没有必要所有的材料都追求层次性,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

所谓“层次”,是指“事物的次序,排列先后的顺序”。您在案例中提到在探究磁铁时投放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实际上,有关磁铁的探究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层次。幼儿通过探究会发现磁铁的属性:能吸引金属制成的物品,但不是所有的金属;具有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磁力是可变的。我们可以组织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幼儿获得相关经验,不同的活动需要具有不同结构的材料,但这些活动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先后顺序。幼儿对颜色的探究则会呈现出层次性和先后顺序,当我们为幼儿提供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的液体,让幼儿自由操作和发现时,他们会先后发现以下几种主要的关系:两种颜色混合生成新的颜色,发现固定的搭配关系,发现深浅与量的关系。幼儿面对三种基本颜色的液体,他们最想做、最先做的事就是混合,把各种颜色放在一起搅拌、添加、覆盖等,这个过程持续很长时间,从中他们感知到了颜色混合可变成另一种颜色的特性。此后,他们才可能注意到固定的搭配,再后来,才可能去探究颜色深浅与量的关系。

在自然角中,我们也可以把动植物及种植、养护所需要的物品都看作材料,这就是广义的材料。我们给幼儿呈现的动植物也应有一定的结构,但并没有明显的层次性,因为这些材料展现给幼儿的是一种植物或动物生长的过程、需要的条件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的多样性。

关于材料的呈现方式

材料的呈现方式直接关系到能否引发幼儿的探究活动,能否引导幼儿逐渐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关系。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材料呈现方式:

开放性呈现。科学发现区(及科学发现室)和自然角的各种材料一般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呈现。在这种呈现方式下.幼儿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可能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各种材料。面对同样的材料,幼儿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操作、发现和感受到事物不同的特点和关系。这种呈现方式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并提供进一步的引导。值得注意的是。以开放的方式投放的材料也应该是经过教师仔细研究、斟酌和选择的,是结构好了的,而不是随意投放的。教师对幼儿操作各种材料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能发现的事物间的关系等都应有充分、明确、清楚的预想,以便在幼儿需要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设想,有更多的发现。

按明确的主题或任务投放材料。教师也常常会采用一种有“主题”和“任务”的投放材料的做法。如为了引发幼儿的技术制作活动,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幼儿做娃娃或做汽车,在固定的科学发现区或手工区按主体材料、辅助材料和主要工具三大类为幼儿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幼儿在这些材料范围内选择。教师也可以给幼儿提出某个具体问题或任务,让幼儿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材料,尝试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分为两部分:构成问题或任务的材料,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能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暗示和线索。

材料的投放构成问题情境。

使材料具有适宜的结构,并使其构成一个问题情境呈现在幼儿面前,这将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究。如,“种在石头、沙子、锯末和土里的四盆种子.谁先发芽?谁长得壮?”“我们借助于磁铁,从玻璃缸外面能把哪些东西取出来?”等等。

分层呈现材料。我们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地探究和发现,努力让他们体验人类的科学探究与发现,重演科学的历史,关键是要给幼儿一种处于科学家地位的感觉,给幼儿一种发现和能胜任的感觉。而这种重演是让他们简约式地重演,让他们在半小时或稍长的时间里做到第一个发现者用了许多星期甚至许多年才做到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分层投放材料就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通过不断地增加和改变材料的投放,提示和引导幼儿的发现由很不精确到接近精确、从很少到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知识经验。

通过材料在幼儿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之间建立联系

在科学区,努力使材料具有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但结构不仅限于层次,它还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同种材料的

结构可能会表现出由浅入深的顺序性、渐进性,而不同材料之间的结构可能揭示某种关系,也可能呈现某种现象。因此,不必刻意追求一种实验与另一种实验、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材料与另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材料之间的联系。

您在文中提到了“感知声音和感知光的实验间无法建立逻辑性联系”的困惑,事实上,声音和光是有联系的,它们同属于“物质和物理科学”的范畴,都是一种能量存在的形式,都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但又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无法建立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在为幼儿提供探究材料时,没有必要刻意追求这种逻辑联系。

同时.我们既要尊重幼儿对材料的选择.又要关注幼儿获得必要的关键经验。您在文中提到,“有的幼儿对水土沙石等自然材料感兴趣,有的幼儿却对动植物的生长感兴趣。在这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材料之间很难建立逻辑性和层次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幼儿对水土沙石等自然材料的探究积累的是关于地球物质特性的关键经验。对动植物生长的探究积累的是关于生命特征的关键经验,这两方面的关键经验对幼儿来说都是应该获得的。因此,教师首先耍支持幼儿在其各自的兴趣点上j围绕着关键经验进行充分的探究,在探究告一段落后。再采用主题或任务式、或问题情境式等生动有趣的材料呈现方式,激发幼儿对其他内容的关注。当两组幼儿都对自然材料和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可以建立两者的联系。如.请幼儿探究“植物在土里、沙子里、石头里,哪里会长得更好?”“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水吗?”等等。从而将水土沙石等自然材料作为植物生长的条件,与植物的生长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总之。科学区的材料是复杂的,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在幼儿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了解和把握幼儿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并物化在适宜的材料及其结构之中,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育技能。同时,要能够判断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所蕴涵和能够实现的关键经验,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教育策略,支持和引导幼儿的主动挥究和发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占兰

区域中如何体现不同性质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育诊断栏目: Yjs21.COm

您好我想就实践中碰到的几点困惑请教于您。

在区域创设中,为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我们班尝试了分层次投放材料的方法。在针对同一性质材料进行层次性投放时.效果不错。如探究磁铁时,我们投放攀。“试一试磁铁能做什么”、“记下来磁铁能吸哪些金属”、“好玩的磁铁游戏”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促进了幼儿对磁铁属性的认识.并在不同层次上促进了幼儿新经验的形成。但幼儿的兴趣是多样的,况且仅通过同一种性质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开始尝试不同.陛质材料之间逻辑性和层次性的投放,期望在不同胜质材料之闻也建立一种联系,以利于幼儿对新经验的整合。

在尝试不同陡质材料的层次性投放时,我们首先考虑到每个区域的核心教育价值,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在各材料间建立一种层次性联系。如在数学医,我们在材料投放中考虑到数量对应和排序练习,数量对应重点在4、5的练习.也相应地进行了数量的排序,如4朵红花、5朵绿花的数量的排序.这样就在数量对应和排序之间以数量为连接点.在两种不丽性质材料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但我们也遇到了以下困惑。

在数学区中数学概念的逻辑性最强以比较容易按难易程度在材料间建立一种联系,但在其他的区域如科学区,许多科学现象的教育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并不强,如声音的感知、实验,和光的感知、实验间就无法建立一种逻辑性联系。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可以不考虑材料的层次性呢.还是应该努力建立一种层次性的关系?

区域材料的投放往往要照顾到小组幼儿兴趣的需要,而幼儿的兴趣是多方面、个性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投放的材料更难以在材料间建立一种联系。如同样在科学区,有的幼儿对水土沙石等自然材料感兴趣,有的幼儿则对动植物的生长感兴趣.在这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材料之闯很难建立一种逻辑性和层次性遇到这种闷题,是尊重幼儿个性化的需求呢,还是应该努力建立一种材料的内在联系?

我个人认为,富有层次性、逻辑性的区域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幼儿在各种经验中建立一种内在联系这样能加速幼儿对经验的整合和提升,使之变成自己能力结构中的一部分.但在不同性质材料的层次性投放方面有没有科学的准则呢?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徐兴芳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科学区的创设与活动指导


科学区活动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科学学习不是听科学、记科学,而是实实在在地"做"科学,是像科学家一样亲历探究的过程,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那么,怎样创设科学区才能引导幼儿真正地"做"科学,实现科学区的价值呢?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实践。

一、环境创设

科学区在氛围营造、空间布局、场地设置、物品陈列等方面要能较好地适应科学区活动的特点,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1.营造安静的氛围,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幼儿的科学探究需要心理氛围的支持。为此,科学区可与数学区等相对安静的区域相邻,远离活动室门口或窗口,尽量避免和音乐区等比较嗜杂的区域相邻。可利用多层的材料柜、材料架形成一定的隔挡,围合成半封闭、半开放的区域格局,形成相对独立且安静的空间。科学区内既可设一些固定的操作台,满足幼儿持续探究的需要,也可利用集体教学用的大方桌满足多人同时参与或合作的需要。操作台可考虑靠墙摆放,以减少干扰,有助于幼儿专心操作和探究。有些比较吵闹或者需要较大空间进行操作的活动,如筛豆子、钓鱼(利用磁铁)等,也可视情况灵活安排到活动室其他适宜的空间进行,不必限制在一个严格框定的空间内,以此满足科学区不同活动的具体需要。

2.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

不同年龄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和自主学习能力等都具有差异,我们需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

小班幼儿身体动作还不够协调,有目的选择活动的意识不强,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所吸引,更喜欢场景化的操作环境。为此,小班科学区宜使用通透性强的材料架来储存材料,且架子不宜太高,摆放的材料不宜过多过满,以相同类型的平行材料为宜,以满足多入同时操作的需求。材料架宜与操作台相邻,方便幼儿一目了然地看到材料,就近拿取操作。随着活动的推进,可把新投放的材料放在显眼的高处,将旧的活动材料暂且移至架子底层,并逐步替换更新,以此不断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还可充分利用墙面等空间布置活动材料,如,悬挂于墙面的"感官瓶"(闻气味、听声音)和"漏漏瓶"(感知沙漏现象),贴于墙面的"猴子爬树"(牵拉绳索使"猴子"爬上"树")和"打电话"(探究传声筒)等活动材料,让幼儿一进区就看到这些材料,被它们吸引,然后自发地摆弄,感受和发现其中有趣的现象。这种材料呈现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省去了材料收放的环节,增加了操作时间,满足了幼儿充分探索的需要。

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及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因此科学区的布局要适当调整。可增加材料柜以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收纳空间,让幼儿可自主选择、拿取材料。桌椅摆放也可更为灵活,允许幼儿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活动场地。如,"垒高楼""多米诺"的活动需要较大空间和平稳的操作台,幼儿可选择宽大平整的桌面或是自主将两张桌子拼合,从而尽情地探索和尝试;"陀螺转转转"的活动要有足够的空间让陀螺旋转,幼儿可到科学区外找空地操作;"哪辆小车开得快"的活动可在墙角的地面进行,小车下了斜坡后有墙面作为阻挡,不至于失控跑得太远。墙面空间要根据实际活动的需要加以充分利用。除了一部分直接用作呈现操作材料外,也要留出空间给幼儿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思考和发现等。如,刚开始玩"多米诺"时,幼儿经验还不足,我们就在墙面上张贴多样的多米诺造型参考图和参考底板,激励幼儿积极尝试。随着活动的持续,幼儿的经验不断丰富,幼儿自己排列的多米诺造型图和记录图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参考资料。又如,在围绕"陀螺转转转"活动而设计的墙面展示区,我们悬挂了幼儿自制的各种造型的陀螺,还展示了幼儿在观察陀螺旋转时记录下的各自的发现。这些内容对于幼儿的自主学习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二、材料与内容

材料是幼儿科学学习的载体,是他们建构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在科学区,我们将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材料物化,给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感知和理解其中蕴藏的科学概念,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1.考虑学科特点

关注科学的学科特点,较为全面地了解核心科学概念,为我们恰当地选取科学区活动内容和操作材料提供了依据,避免活动跑偏或关键内容缺失,使不同年龄的幼儿可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方式获得相关的科学经验。

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主要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核心科学概念。教师可围绕这三大块内容设计活动。如,通过饲养兔子、种植萝卜、培育风信子等活动,对动植物的生长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建立对生物的特征、生长需求、生长周期等方面内容的认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又如,物质科学蕴含着力学、声光电磁热等基本科学原理。关于物质科学的探究,并不是要让幼儿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而是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积累关于物质科学的丰富经验。我们引导幼儿利用纸杯做传声筒,感知声音的传播特点;用各种材料制作弹簧玩具,感知物体的弹性;学习装电池,让手电筒亮起来,使电动玩具动起来,认识到连接好的电路会让灯泡发光、喇叭发声等,感知简单的电学现象……再如,地球与空间科学涉及地质学、气象学、天文学等多门学科,但对于幼儿来说,关于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探究不是为了知道各种深奥的学科知识,而是为了结合日常生活,积累关于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经验。为此,可选择适合的内容,采取适合的方式,选取适宜的材料,帮助幼儿感知沙、土、水、空气等地球物质的特性,观察太阳、月亮的活动,认识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转换,让他们对地球空间充满好奇。对于幼儿来说,这三个方面的核心科学概念是同等重要的,教师不能因为某方面核心概念涉及的内容少,或以为幼儿不能理解而忽略。

2.关注年龄特点

对幼儿而言,科学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而是身边有趣的现象。科学区的材料和内容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使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

我们为小班提供了一些操作方法简单、能较快速地显现现象和结果的活动和材料。如,幼儿只需吹口气就能看到纸简开"花"、小车前进,只需一个简单的拨或转的动作,就能看到"飞机"飞起来,"章鱼"旋转起来,这些有趣的现象给幼儿带来了惊喜,激发了幼儿反复操作的兴趣,幼儿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因果联系。又如"感官瓶(箱)"的活动,幼儿通过摇晃瓶子用听觉辨别米、豆子、纸屑等发出的声音,用嗅觉辨别醋、酒、麻油等的气味,用触觉感知软硬、大小、形状不同的水果、玩具等,从而意识到可以用不同的感官感知身边常见物体的特征。再如,幼儿在来回倾倒"漏漏瓶"的过程中,观察到瓶中的豆子等有的漏得快,有的漏得慢,听到落下时不同的声音,在反复摆弄的过程中享受着探究的乐趣。

中班幼儿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因此,可以提供一些可反复尝试且较易获得成功的探究活动,增强其独立探究的兴趣和信心。如"垒高楼"活动,我们收集了纸杯、瓶盖、果冻壳等材料,让幼儿在反复叠高的过程中体验控制平衡所带来的挑战和成功感。又如,我们提供了开锁、装电池等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探究活动,给予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再如,我们设计了"滑滑梯""哪辆小车开得快"的活动,提供坡道、小球、小车等材料,引导幼儿对小球和小车从不同材质、高度的坡道上滑落时的不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引发好奇心,进而探究其中的奥秘。

对于大班幼儿,我们提供了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内容。如,"叉子玩杂技"的活动,玻璃杯、纽扣和叉子都取自日常生活。幼儿需将两把叉子对插在纽扣的两端,通过调整叉子的角度,将纽扣平稳地置于玻璃杯沿。这一现象看似简单,却需要幼儿细心、耐心、专注地操作。最终收获的成功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胜心理,更让幼儿看到了有趣的平衡现象,促使幼儿不断尝试和探究。又如,"气球火箭"的活动对幼儿的合作能力是一种挑战。幼儿发现靠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就有意识地寻求同伴的配合,一人打气一人拉绳,并交流"怎样让气球跑得更快",不断尝试,从而体验气球冲向高处带来的胜利感。

此外,到了中大班阶段,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多提供一些低结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一物多玩"。材料可分类摆放在区域柜中,让幼儿自由拿取。如多米诺骨牌,幼儿除了用来感受力的传递、连锁效应,还将其用作垒高材料,体验控制平衡、不断向上递增架高带来的美感和挑战性。又如,"陀螺转转转"的活动中,幼儿可用拼插积木、光盘、木棍、笔芯等多种材料自制陀螺,并探索让陀螺保持长时间快速旋转的方法。在科学区中,我们也常会看到幼儿自发地使用材料创造性地进行各种类型的探究活动。如,用光盘和管状玩具玩平衡游戏;将纸条折叠或卷合,制作弹簧玩具;用巴克球搭建各种物件,或利用其磁力进行有趣的探索实验。

3.结合多媒体资源

幼儿的发展需要多方面不同性质经验的支撑。与幼儿直接对材料进行操作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不同,多媒体资源带给幼儿的多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经验的获得如能形成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幼儿经验的建构。尤其是科学领域,对于有些内容,幼儿没办法通过直接操作获得经验,间接经验也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补充。为此,我们在中大班尝试借助iPad等设备,将实物操作活动和电子游戏相结合,引导幼儿从多方面去积累不同的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大班"接水管"游戏,幼儿通过游戏APP"水管工"初步认识直管和弯管、长管和短管的不同特性,直观地看到在管道接通后"水流"顺利通过,从而获得成功感。幼儿在利用管子玩具进行实物操作活动时,会迁移电子游戏中获得的经验,体验不同水管连接的不同方式,其间遇到的位置高低、距离远近等真实、随机而多样的情境,也使幼儿对立体空间方位的感知和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值得注意的是,iPad上众多的游戏APP未必都适合幼儿,教师要进行筛选,内容要切合现阶段幼儿的科学经验,符合该年龄段幼儿学习特点,难度要适当,要有层次性和挑战性,和实物操作活动之间要有关联,这样方能使幼儿的科学经验不断得到补充和提升。

除了游戏APP外,我们也积极拓展其他类型的多媒体资源。如,在中班围绕"虫虫"主题活动,我们收集图片和视频制作了电子书《螳螂》,帮助幼儿了解螳螂长什么样、吃什么、生活习性如何、怎么繁衍后代等,丰富和拓展了幼儿有关螳螂的经验,体现了多媒体资源的独特价值。

三、教师指导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科学区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间接的指导: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探索、不断接受挑战的愿望;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引导幼儿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及时组织活动过程中及活动后的交流分享,促进幼儿相互学习。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索积极性

我们把一些科学现象巧妙地融合于游戏化的情境中,使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感知科学现象。如,小班"猴子爬树"的活动,幼儿在双手来回牵拉绳索的过程中,看到"猴子"慢慢地爬到了树上,从而产生好奇,尝试寻找"猴子"能爬上去的原因,探究让"猴子"爬得快的方法。又如,中班"愤怒的小鸟"和"解救小动物"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不断尝试调整拉弹弓的力度和方向以射中目标,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体验到了皮筋的弹性。再如,小班探究磁铁磁力的活动"开汽车"(隔着底板用磁铁吸引磁力小车,引导其开动),中班探究重力、摩擦力的活动"滑滑梯""哪辆小车开得快",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有趣的科学原理。

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幼儿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时一定会引发好奇心,产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为此,教师可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的经验水平,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引导幼儿深入探究。如,中班的"磁铁小车"活动,我们创设了"用魔法棒(条形磁铁)控制小车"的情境,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索怎样才能"不触碰小车就让小车动起来"。又如,我们通过图片呈现了乒乓球在水中的三种不同的沉浮状态,引发了大班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怎样"让乒乓球沉入水中"。再如,我们在大班科学区投放了"平衡小丑"的材料,幼儿看到"小丑"倒立在支架上,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进而积极探索"使小丑保持平衡"的方法,并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平衡与重心之间的关系。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一句恰到好处的提问,也会促使幼儿有意识地去关注一些可能被忽略的现象,引发幼儿的思考,从而推进幼儿不断地深入探究。如,当教师发现一名幼儿在"哪辆小车开得快"的活动中仅仅满足于让小车在"坡道"上反复地开,而忽略了对其中现象的观察、比较和思考时,教师便有意询问:"哪辆车开得快?"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观察。之后,教师又追问:"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促使幼儿关注到坡道的材质(摩擦力)对小车滑动速度的影响。又如,一名幼儿在玩"陀螺转转转"时,起初只满足于让陀螺旋转起来,教师便状似不经意地问:"旋转时你看到了什么?""陀螺都是圆形的吗?"促使幼儿仔细观察陀螺上的图案在旋转时的变化,从而产生用不同的图案装饰陀螺、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的愿望。教师以问题进行引导,使幼儿的活动层层递进、不断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视幼儿需要、视活动实际情况而定,要建立在不干扰幼儿活动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机和幼儿互动。教师的问题不要过多指向"为什么",而是"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从关注现象开始,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和认识。

3.鼓励分享交流,引导幼儿多方式表达发现

科学活动中的交流既是幼儿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也是幼儿通过与同伴分享经验、倾听同伴意见或进行讨论,从而梳理经验、形成认识的过程。可以说,它也是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教师要提供机会,创设条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想法、交流意见。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尚欠缺,语词相对贫乏。因此,每当幼儿有了想法且愿意说给大家听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可适当用他们能理解的简洁的语言帮助他们梳理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既是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表达,又能巩固他们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中班阶段,幼儿语言能力逐渐提升,也能够用图画和符号进行简单的记录了。教师可引导幼儿用绘画、拍照等方法记录他们探究的过程与发现,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鼓励他们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到了大班,随着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用语言表述制作的方法、看到的现象等,用数字记录测量的数据,用图表呈现植物生长的过程,用图画或符号表征事物的变化。这样的表达和记录能引导幼儿变无意识摆弄为有目的探究,而教师也可据此了解幼儿的探究过程,以便更好地调整或推进活动。要注意的是,记录要力求简单、便捷,不要成为幼儿的负担。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活动事先设计好记录表,也可以提供白纸让幼儿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对记录的表述,可协助幼儿记下姓名、日期,对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加以文字说明。这对幼儿来说不仅是一种激励,也是向他们传递了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师也可在区域活动结束后围绕当天的活动组织即时的集体交流。如:"你发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新的想法?"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回顾活动的经历,将自己和同伴的发现进行汇总,将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介绍给大家。这种倾听和交流的过程能有效地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幼儿反思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集体交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以免幼儿过于关注结果。开放式问题更能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关注探究的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

记录,推动幼儿在科学区的探索与发展


记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将观察到的事实(证据)、实践操作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想法和问题,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下来。在幼儿园的科学区活动中,记录也常常被用来引导孩子们的科学探究,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提供支架。笔者在对幼儿科学区活动反复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几种相对有效的记录方式。

任务式记录:记录完成任务的多少,激发探究兴趣

科学区的探究活动,以孩子们的自主探究为主,受年龄与当下兴趣的影响,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其活动行为往往有着随意的特点。如何强化孩子们的活动目的性,使其在区域活动时间围绕一定任务去进行操作和探究呢?任务式记录单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明确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并清楚地记录下自己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有序地完成相应任务并条理清晰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如游戏“潜水艇”,其核心经验是幼儿通过游戏了解潜望镜的功能特点,产生对潜望镜的探究兴趣。我们的任务式记录单,提示幼儿要用潜望镜找到任务单上物体的位置,以“找全所有物体”为目标,吸引孩子运用潜望镜进行观察与寻找。幼儿记录的方式多以图片、贴纸、夹子、实物等为主,新颖有趣、操作方便,尤其受到中小班幼儿的喜欢。如图一,找到就贴一个贴花。再如游戏“洞洞小盒”,寻找洞洞盒里的物体,找到就在相应图片上夹个夹子,如图二。还有游戏“找找花园中的小动物”,如图三,找到就在记录单上打钩。

观察式记录:记录眼中看到的现象,发展探究能力

科学区的活动,观察是基础。如何借助幼儿园里最粗浅的科学观察活动,帮助孩子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并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观察式记录就是一部不断变化着的微电影,提示幼儿观察的重要内容,帮助孩子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记录下来,并在观察过程中通过比较获得对观察事物的科学认知。如中班科学区“蚂蚁工坊”的观察活动,老师有意识地在记录单上标注了需要观察的几个要点,如蚂蚁的触角、蚂蚁的足、蚂蚁的活动方式等,鼓励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蚂蚁用触角打招呼、喜欢爬行、喜欢甜食、搬运胶粒、蚁后生卵等现象,从而获得有关蚂蚁生活的感性经验。如图四。

此类记录单,多以绘图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眼中看到的现象,符合幼儿最基本的表征方式,也容易为幼儿所把握。而教师在记录单上的标注提示,有效地为孩子们的观察提供了支撑。如观察植物的记录单上,我们会标注根、茎、叶、果实的提示,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比较不同植物的这些部位。再如“虫虫的秘密”,我们在观察记录单上标注了体长、足、翅膀等关键信息,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昆虫的体态特征并进行记录。如图五。

结果式记录:记录实际操作的结果,强化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重在幼儿的操作体验,而对于操作结果的记录与比较。是幼儿获得科学经验的关键所在。结果式记录,就是让孩子记录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自己是怎么操作的,结果怎么样。对每一次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记录,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操作的序列感,有效整理自己的操作经验,强化探究体验。如大班科学区活动“液体的温度”,教师提供了表格式的记录单,让孩子在操作后根据操作结果分别记录酒、牛奶、油、醋、酱油、可乐等液体的温度,物化自己的探究体验。如图六。这样的结果式记录,多以表格的方式,将操作中的关键经验以浅显易懂的图示或文字陈列在表格上,让幼儿根据图示将自己的操作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行列中,便于孩子比较操作结果,从中获得有益经验。如图七“平衡游戏”记录单,图八“纸杯叠叠高”记录单,图九“运货忙”记录单。

反馈式记录:记录探究获得的经验,深化探究体验

幼儿参与科学区操作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获取相关科学探究经验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是事物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象,而记录单则是帮助孩子在比较表象中获得科学核心经验的有效工具。反馈式记录的特点,就是帮助幼儿梳理在探究中获得的模糊经验,使幼儿获得系统而深入的科学认知。如游戏“米中寻宝”,孩子们在操作中记录“找到了哪些宝贝”,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操作结果,而最终在比较操作结果的过程中,幼儿获得的核心经验则是“磁铁的好朋友是谁”,由此了解到磁铁的特性。这样的记录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梳理在操作中获得的经验,总结得出“含有铁质的物体都是磁铁的好朋友”这一核心经验,从而拓展形成“在生活中运用磁铁与磁铁的好朋友解决生活难题”这一意识与能力,深化幼儿的探究体验。如图。

姓名: 日期:

画一画

我找到了哪些宝藏

磁铁的好朋友

此外,聚焦不同核心内容,还有各种各样的记录方式。如聚焦成功与否的情感体验的记录单,一般以“√”“×”或图示“笑脸、哭脸”来记录;如聚焦活动内容选择与否的记录单,一般以活动内容图示或小脚丫来记录幼儿的计划和行动;如聚焦幼儿兴趣萌发的比赛结果的记录单,一般以“某某王”的方式将幼儿照片或名片记录在对应的记录环境中,激发孩子不断尝试与挑战的兴趣等等。

科学区是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的科学探究场所,因其特有的个别化、自主化特点而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而如何让孩子在科学区的活动更加专注并深入,记录,无疑是一种支撑幼儿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有意”指导就隐在这小小的设计之中,引领着孩子们在看似随意的游戏中自主建构自己的科学认知体验与感受,萌生最初的科学探究兴趣与欲望。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游戏无论从材料、玩法还是在结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塑料接插,金属螺丝结构,等等,结构游戏的概念扩展了。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幼儿园常用的构造材料有积木、积塑、积竹、金属材料、泥、沙、水、雪,等等。一般可根据结构游戏中运用的材料来确定构造游戏的类型,当然某种结构游戏往往不止用一种材料,我们在区分时不能绝对化。

1.结构游戏的种类

(1)积木游戏: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积竹游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3)积塑游戏: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6)拼图游戏: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在城市、农村都可以广泛开展。

2.结构游戏的指导

(1)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2)引导幼儿掌握结构造型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结构造型的能力

①识别与使用材料的技能引导幼儿认识结构玩具,识别结构元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会选用结构元件去构造物体,会灵活使用材料。

②结构操作技能引导 幼儿学会积木的排列组合(平铺、延长对称加宽加长加高围合,盖顶、搭台阶等),积塑的插接、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以及穿套编织,粘合造型等技能。这是幼儿构造物体的基础。

③设计构思能力引导幼儿整体构思构造计划,使幼儿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构造活动。在构造实践中能根据需要修改、补充,以取得结构成功。

④掌握结构分析技能使幼儿学会看平面图纸,能把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结构,会评议结构物。

⑤集体构造的技能引导幼儿在集体构造中学会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地指导

小班幼儿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结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结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结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结构的物体加以命名。因此,小班应侧重认识结构材料,学习初步的结构技能,稳定结构主题并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中班幼儿不但对动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因此应在进一步掌握结构技能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并能相互评议结构成果。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结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结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因此大班应侧重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并引导幼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结构物。

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数学关系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它不存在于实际物体之中。儿童获得数理逻辑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和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获得。”基于此,我创设了数学区,引导幼儿在动手动脑中探索和获得数学知识。

1.创设宽松、和谐的数学区域环境

一般来说,数学区域应安排在能让幼儿注意到又相对独立、安静和少受干扰的地方。我根据班级空间条件和幼儿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等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数学区域环境。比如。“算式接龙”游戏需要幼儿将算式接成长长的龙,小小的桌面根本就不够摆放。为此,我在远离过道的地面上铺上软垫。幼儿可以坐一坐、趴一趴,甚至可以躺一躺地玩接龙游戏。又如,“拼九宫格”游戏需要幼儿将几块不同形状的拼板进行组合,这就需要给幼儿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为此,我用柜子将该游戏场地和其他游戏场地间隔开来。

2.提供丰富、适宜的数学区域材料

(1)提供有针对性的材料。比如,在数学区域内投放集体数学活动中延伸活动所需材料。在幼儿学习了“6以内的组成与分解”后,我在数学区域内投放的材料是“美丽的花篮”:花篮上贴有6以内的数字,幼儿在篓子里将分成两半的花瓣进行拼合,拼合后的总数就是花篮上贴着的数字。

(2)提供“有弹性”的材料。即材料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同的方法体现不同的难度,可以供不同水平的幼儿操作。比如,“拼九宫格”游戏要求幼儿根据提供的不同形状的拼板,任意进行组合。不同能力的幼儿就会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法:能力较低的幼儿只要求组合一两种即可,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则可以要求其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组合形式。甚至对于一些能力更强的幼儿,可以规定其每次使用的拼板的数量来加强操作难度。

3.做好数学区域的观察者和指导者

(1)对幼儿在数学区的活动进行观察,适时予以正确的指导,抓住教育契机,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水平和需要。如:材料的难度是否适合幼儿的数学水平、哪些材料幼儿已不感兴趣、幼儿是否正确地使用数学区的材料等。例如,在“拼九宫格”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很快地拼出来,这时的材料对他已经不具有吸引力。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如规定他每次只能用三块拼板组合,或是已经组合过的拼板不能重复等,以提高他挑战游戏的兴趣。

(2)教师要以多种方式鼓励、引导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当幼儿不了解材料属性时,往往难以对材料产生兴趣。这时教师要用游戏、故事等多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鼓励幼儿将操作中的新发现、新玩法介绍给其他幼儿,将个别经验转换为全体幼儿的共同经验。例如,在“串花片”活动中,教师提供了绿、紫、黄、橙四种颜色的花片和吸管,操作的方法是用绳子将花片和吸管按一定的规律串起来。如果幼儿没有仔细观察材料就动手操作,往往会因找不到规律而对材料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材料的特征,对材料的操作方法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对材料的操作方法进行创新。

玩具区的扣子——低结构材料如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2014年下半年,学前教育杂志社与美国Highscope海森高中国北区联合推出“幼儿主动学习实验基地”项目,“主动学习基本功阶段”系列培训给幼儿园带来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实践的巨大冲击与改变,本刊将采撷其中精彩的实践案例,再现幼儿通过”材料+操作”实现主动学习的过程,并分享围绕实践问题不断深入反思和研讨的精彩对话。

本期为大家呈现的是北京市石景山区幼儿园在“扣子”这一开放性材料投放的过程中,老师们的实践,困惑、反思和陈宇华老师不断指导点评的过程。希望一线教师不仅能够感受到主动学习对于孩子的支持,更能体会到这种培训学习模式对于教师主动学习的支持。

我园在接受HighScope“幼儿主动学习”“环境创设”专题培训之后,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低结构开放性的材料对于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因为材料的开放性,孩子在各个区角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面对一些材料无人问津的情况,我们仍有很多困惑,与陈老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研讨。

问题一:玩具区的扣子无人问津

尹老师:陈老师好,依照您推荐的低结构材料清单,我们在教室的艺术区和玩具区投放了扣子。老师心里的目标是:让艺术区的幼儿用扣子做装饰材料,让玩具区的幼儿用扣子进行比较大小、分类、排序,通过操作学习相关的数学内容。扣子投放到艺术区,如教师所愿,孩子们做了很多艺术作品。但扣子投放到玩具区,却无人问津,更没有幼儿通过操作这些扣子,实现我们预期的数学目标。如何能让孩子对玩具区的扣子感兴趣呢?

陈老师:老师们能发现这个问题,说明老师们开始关注孩子选择什么材料以及如何操作,也开始去思考为什么有些材料孩子不去玩儿。孩子不玩某种材料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不知道有这种材料,有的是缺乏经验,有的是没有兴趣和意图玩儿。

所以如果是前两点,那么老师要通过晨会时间或小组活动时间向幼儿介绍材料的位置,让孩子去探索如何操作材料。如果是第三种,我建议可以添加激发孩子游戏意图的小人偶、小动物和小汽车等等,只有有了这些激发孩子游戏意图的材料以后,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才有可能用扣子来实现自己的意图。而颜色和大小不一的扣子是很容易激发孩子分类、排序的经验的。

观察实践

参照陈老师的建议,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小汽车、小玩偶以及毛根等辅助材料。在区域活动前,老师有意识地请幼儿到区角中观察,孩子们一下子就发现了投放的新材料。果然,工作时间,桐桐小朋友来到玩具区。

他拿起一辆小汽车在桌子上围着玩具筐转来转去,他又拿起扣子自言自语:“这个怎么玩呀?”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介入的时机。我坐下来和他同一个高度,也拿起扣子说:“这个怎么玩呢?”后来,我看到他拿起毛根往扣眼儿里穿。

老师:我看到你用一根毛根穿了两个扣子,我很好奇你做的是什么。

桐桐:我穿的是枪。

桐桐用刚才做的枪套住小玩偶,又把扣子堆到小玩偶的四周,再把小汽车一辆一辆地围到扣子的四周,在每辆小汽车缝隙之间,又摆放上小玩偶说:“这个是阿姨、这个是医生……”接下来,桐桐用毛根围成一个圈套住一个小玩偶,在圈的四周堆满扣子。他一边用手将扣子往中间拢,一边说:“抓住你,抓住你。”

胜彤也发现了扣子,也参与到游戏中,用毛根穿扣子,做成气球形状;一会儿又拆开,继续穿扣子说:“这是项链。”说着她把项链放在脖子处,做戴项链的动作。两个孩子之间有了交流,桐桐也模仿胜彤,用扣子做了一个气球对她说:“我的气球做好了,这个气球还可以蘸水吹泡泡。”边说边做蘸水吹泡泡的动作。

回顾环节,桐桐给小朋友讲述了他的游戏:我用红色的毛根穿了一个扣子,做了一个枪。我用枪套住了小偷,扣子是陷阱,我用许多扣子和小汽车把小偷围住,小偷掉到了陷阱里。

胜彤:我刚才穿了两个红色的、一个绿色的、一个蓝色的扣子做项链。

老师:你是这样穿的吗?两个红色的、一个绿色的、一个蓝色的。

胜彤:我就穿了这几个。

老师想引导她说出规律排序,但她并没有受老师的暗示,而是按自己的意愿讲述自己的游戏。

整理反思

人偶、汽车、毛根等材料的投放,激发了幼儿玩扣子的兴趣,多样、丰富性的开放性材料,更能支持幼儿的游戏意图,用材料支持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支持策略。教师通过同伴平行参与,可以了解到幼儿的游戏意图,从而寻找继续支持的线索。

陈老师点评

我观察了很多中国幼儿园教室的益智区(又叫玩具区),如果取消区角人数限制,去这个区的孩子非常少,第一,这个区角自制教玩具太多,结构普遍偏高;第二,缺乏激发孩子游戏意图的小人偶、小动物和小汽车等等(在美国HighScope海森高示范教室里面,这样的玩具占到了玩具区的一半左右);第三,重复拼插经验的玩具太多。尝试新的做法不仅仅需要很多的努力,而且还有很大的风险,比如万一投放了开放性材料孩子不玩怎么办?孩子的游戏水平如何提高?问题二:幼儿关注并开始玩扣子了,但是并没有契合教师的预期目标,怎么办?

尹老师:我们最开始的意图是希望幼儿能够通过扣子材料发展数学方面的经验,如比较大小、排序等等,可是有的幼儿对扣子虽然感兴趣了,但在材料的操作中并没有实现这一预期目标,应该怎么办呢?

陈老师:从案例中能够看出,老师仔细观察了幼儿的行为和语言,非常好,这是一切后续支持的基础:了解孩子的意图,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建议老师注意以下两点:1.在游戏中,孩子们是否有数学经验体现,需要老师认真分析孩子的游戏细节,去发现这些经验,例如,幼儿描述的陷阱是什么样的,能否体现比较和测量的内容,他是如何运用数学语言的;2.当孩子们玩开放性材料的时候,他们的游戏也是开放的,并不一定会按照老师设想的去操作,否则就会变成低结构的材料高结构地玩儿。孩子完成老师的意图,完全背离了我们“幼儿主动学习”的初衷。

观察实践

按照陈老师的建议,我们重新回顾了幼儿玩扣子的过程,果然发现了我们之前忽略的内容。

幼儿把“小偷”放在中间,将许多扣子围拢在小偷的四周当陷阱,体验了“许多”的内涵;他又把小汽车围在扣子的四周,理解了四周包围中间,里层、外层、围拢的概念;扣子陷阱有了深浅、大中小排序的经验。

穿一串扣子做围墙,并排的三个扣子是浅陷阱;三个扣子摞在一起是深陷阱。

整理反思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材料服务于他们的游戏意图,而不是教师的预期目标。但是孩子们依然在想象情景中,通过对材料的各种操作,实现了这些关键经验,甚至比教师预期的更惊人、更高明。

陈老师点评

在投放任何材料的背后都应有58项关键经验支撑,这才叫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达到某种目标,但是能够呈现这些经验。那么,为什么我们认为幼儿没有呈现呢?老师头脑里的分类、排序还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任务。其实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就是在进行分类,在排序!这就要看老师能否在游戏过程中捕捉到孩子的这些经验。

另外,如果希望幼儿利用扣子呈现分类、排序这一关键经验,各种属性的扣子要丰富,比如各种材质、大小、颜色、形状、薄厚等等。各种属性的扣子要多,激发幼儿游戏意图的材料要多。

第三,如果幼儿还没有呈现分类、排序这一关键经验,要看看当扣子投放到艺术区、家庭区,幼儿能不能出现这些经验。不一定非要在玩具区呈现这样的经验,无论在哪个区呈现,都是孩子的进步。问题三:如何支持孩子深入地玩扣子游戏?如何判断幼儿游戏水平是否提高?

尹老师:孩子们的扣子游戏内容开始丰富起来了,甚至开始使用其他区角的材料,这是否意味着幼儿的游戏水平提高了呢?

陈老师:如何评价孩子的游戏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呢?幼儿在探索低结构材料的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探索材料一无意呈现一有意呈现(《学前教育》家教版第5期《小牛玩乐高》的故事首次呈现了这三个阶段是如何发展的)。这些在HighScope海森高的儿童发展评价手册中都有比较好的描述,建议老师们去学习这个工具。

观察实践

我们在连续几天的观察中发现,幼儿玩毛根穿扣子的游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穿出简单的气球到穿项链,发展到能将两根毛根首尾相接穿出立体的房子。

有一天,一名幼儿玩扣子的游戏过程中竟然出现了“死人”。

整理反思

针对陈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讨论。老师们感慨地认为:与幼儿同一高度观察幼儿,始终将谈话的控制权交给幼儿,不去打扰和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认真倾听幼儿的讲述,能够了解到幼儿的游戏意图。

对于如何进一步支持和深化幼儿游戏,老师们总结为:第一,通过计划环节的提问,支持幼儿提前计划自己活动的细节,需要什么材料;如何来使用材料,支持“有意呈现”的出现;第二,在回顾环节,请幼儿讲述自己游戏的具体情节,教师认可幼儿的游戏;第三,通过观察和与幼儿沟通,了解在游戏中还需要什么材料,根据幼儿意愿,继续增添开放性的,易于引发游戏情节的辅助材料,支持幼儿深化游戏,提高游戏水平。

陈老师点评

很多老师担心低结构材料体现不出孩子的游戏水平,特别是小班的老师。在缺乏“说明书”或者“指南”引导的情况下,老师很难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而且往往容易用“像不像”来做评价。如果我们能够耐心地跟踪一下孩子和低结构材料的互动,并且观察一段时间,会发现,随着孩子和材料互动经验的积累,随着孩子思维水平的提升,孩子操作开放性材料呈现出来的游戏细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游戏过程中整合的各种材料也会越来越丰富。这些都体现了孩子游戏水平的提升。

总之,孩子在接触开放性材料这一新事物的时候需要有“探索一无意呈现一有意呈现”的过程,同样的,老师要想通过对主动学习模式的探索,实现从“以教为核心”到“以学为核心”的转变,也需要经历“尝试一晾喜一成熟”的过程。

“玩具区的扣子”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就充分体现了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通过一次培训或一次入园指导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问题研讨、策略指导、策略实施和整理反思的不断循环和螺旋上升的过程。在问题不断研讨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才能真正从“知道了”到“做到了”,将观念转变成行为。

玩具区扣子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期待孩子更多精彩的探索呈现,也期待教师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得更多成长。

让操作材料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完美演绎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材料探索与操作的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选择、设计适宜的幼儿数学操作活动材料呢?

一、围绕目标创设活动区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设一个区,而更重要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这一目标,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决定活动区域的种类。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活动区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要准确了解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可根据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拟定各区的具体目标。其原则如下:

1.活动区域的活动材料要紧扣目标。根据目标提供操作材料,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2.同一内容,各年龄班级制定的活动目标各不相同。幼儿园各年龄班级幼儿现有的活动能力和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同一种活动区域的同一种活动内容在各年龄班的活动目标是不同的。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探索愿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

二、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充分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在数学区域游戏中,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幼儿在与操作材料的接触中了解各种材料的特征,形成数、形、时空等概念,拓展了已有经验,萌发了幼儿智慧。如:为了帮助幼儿复习相邻数,我设计了游戏“找朋友”,幼儿在找找、摆摆、讲讲、议议中轻松地掌握了相邻数的规律。在“钓鱼”游戏中,我提供标有数字的小鱼和鱼缸,引导幼儿将钓起的鱼放入比鱼身上的数字大一或小一的鱼缸内。复习数的分合时,我设计了“青蛙跳跳盒”“图形棋”等有趣的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探索提供了施展的天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们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材料的选择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需求

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载体在层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功能\难度的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积极动手操作、主动进行探索,从而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班要有不同要求。幼儿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等发展状况有很大差距,因此,操作材料要适合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教师必须从本班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实际水平出发选择内容,适宜提供材料,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例如同是玩计算扑克,小班可选择扑克中1~5的数字,选择2~3种颜色和图形,让幼儿数点子、按物体的一种特征(颜色或图形)进行分类。中班可以选择1O以内数字,选择6~7种颜色和图形,进行1O以内数量的认识与理解,学习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巩固练习分类与排序。到了大班可选择全部数字、颜色与图形,进行数数,分类及加减法运算等活动。

2.同一年龄班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幼儿来说很容易操作的材料,有可能会使另一部分幼儿感到很难,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师要从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出发,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设计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的操作活动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逐步达到目标要求。例如:排序活动,我们为一些幼儿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材料:同时也可为另一部分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并配有变量特征的标记,让他们按照标记排序;幼儿在完成了一种材料的排序后,允许他们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进行活动。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又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四、突出趣昧性和操作性,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数学的知识是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的,如果没有动手操作,数学的内容就等于一纸空文,所以我们要给幼儿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如“小猫钓鱼”的区域游戏,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们很容易就被吸引了,也有耐心玩下去。刚开始他们是按照点子来钓鱼,然后是按照数字来钓鱼,幼儿们便不觉得数学枯燥了。又如我们尝试了用无纺布制作“石头剪子布”的棋谱,刚开始幼儿们就是简单的石头、剪子、布,谁赢了往前走一步。玩着玩着,幼儿们便觉得不好玩了,于是他们便想到之前的“种小花”游戏,只要走到小花的地方就可以拿一朵小花,最后谁的花多谁就获胜。就这样在孩子们的一次次思考下,我们的游戏内容不断的丰富,趣味性、操作性也是持续升温。

数学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它能使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它对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层次性、丰富性,从而提高幼儿对数学材料的操作兴趣,并在动手的基础上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其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

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与投放


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与投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质量。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结构系统地设计与投放材料,从而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这种准备基于教师对课程目标、内容的了解,对各学科领域核心经验和幼儿学习路径的认识,以及对幼儿学习兴趣、需要和能力的把握。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不断推进幼儿通过区域中的自主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一、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依据

(一)班级主题课程

开展区域活动是实施主题课程的一个重要形式。在班级主题课程中,并不是所有活动都适合用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师可依据班级主题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筛选出其中适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内容放到区域活动中进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幼儿个体间在兴趣、需求和能力方面差异较大的内容;二是幼儿通过看图片、看视频、操作材料等就可以自主学习的内容;三是幼儿必须在不断探索、反复操作中,通过与材料的充分互动,才能获取经验的内容。上述三类课程内容如果放在相应的区域中,由教师提供多元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开展自主学习,则能更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

如,在大班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将美术活动“画秋天的树”放到了美术区,原因是教师经过分析认为,大班幼儿对于树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了,能够自己感知、欣赏各种关于树的美术作品了,也会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艺术表现了。再者,幼儿之间能力水平有差异,绘画所需时间大不相同,集体教学活动会导致有的幼儿难以尽情发挥,而活动一结束,所有颜料和工具都要收掉,既浪费材料,又浪费时间。如果将此活动放到区域中进行,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教师只需提供三类物品:(1)将各式各样关于秋天的树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张贴于美术区桌上或墙面上,便于幼儿自主欣赏、学习。(2)各种颜料、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3)架子、夹子等展示用具,便于幼儿自己将绘画作品及时展示出来。又如,在大班开展主题活动“祖国”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学习民族舞的内容。教师将各民族舞蹈视频投放到音乐区,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欣赏或学习。有些幼儿能力强,每次进区学习一种舞蹈,很快就将几种舞蹈全学会了;有的幼儿特别喜欢蒙古舞,每次进区只学习这一种舞蹈。再如,中班幼儿在探索“泡泡”的活动中有一项学习用吸管吹泡泡的内容,幼儿必须亲身实践、多次尝试,才能慢慢建构起关于如何吹出泡泡、如何吹出大泡泡、如何长时间地保留泡泡等经验。为此,教师将这一内容放到科学区,让幼儿自主探索。这些做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幼儿差异化学习的需求。

(二)学科领域内容

教师在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要确保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所获得的经验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且有前后联系的。为此,教师可依据每一学科领域的内容,系统地来设计与投放材料,保障每一学科领域的内容有层次地在区域活动中得以落实,避免遗漏。这样做还可以促使教师对每一学科领域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梳理,使教师对幼儿的发展更敏感,指导更灵活,支持更有力。

为此,我们在数学区按“数与量”“图形与空间”两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健康区按“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科学区按“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三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音乐区按“歌曲”“舞蹈”“打击乐”“欣赏”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美术区按“绘画”“折纸”“泥工”“手工制作”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语言区按“倾听”“表达”“阅读”“书写准备”四个内容系列来提供材料。在小、中、大班,同个区域同一系列的材料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内容上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如,小班阶段在语言区虽然也有“书写准备”方面的内容,但更侧重于“倾听”“阅读”和“表达”方面的内容,且“表达”也更侧重于口语表达。在“书写准备”方面,教师只是会提供一些纸笔,一方面满足幼儿用涂涂画画的方式来表达的兴趣,另一方面满足幼儿模仿成人书写动作的兴趣,为中大班的“书写准备”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到了大班,“书写准备”就成了语言区的重点内容,教师会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提供相应材料,创设前书写环境,引导幼儿逐步学习用图画、符号等来“写”《好书推荐》《读书笔记》《学习计划》《班级日记》等。由于每个学科领域的每个系列都包含丰富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还要注意每个系列中内容的全面性和多元性。如,在语言区的“倾听”系列中,教师提供的材料既要有故事,又要有儿歌、儿童诗、语言游戏等。“表达”系列既要有前书写表达,也要有故事、儿歌表演等;既要有经典的故事、儿歌等,也要有幼儿自己创编的故事、儿歌等。“阅读”系列既要有故事书,也要有科学类图画书、百科全书和适合幼儿阅读的杂志等。

(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教师设计与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满足幼儿当下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实现自主化发展。

1.时刻关照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

(1)了解幼儿的兴趣。采取定期讨论的方法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内容、什么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如,教师在一次和大班幼儿讨论时,了解到他们最近对“怪兽”非常感兴趣,想要在美术区画怪兽,做怪兽玩偶和面具。在和幼儿讨论要用到哪些材料时,幼儿提出,怪兽就是要怪,所以什么材料都可以。他们说:“蛋壳、小球、饮料瓶子、罐子、纸袋、纸盒都可以,这些材料我们可以自己从家里带来。”第二天,孩子们就将家里的废旧材料都带来了,教师又提供了画笔、浆糊、双面胶、透明胶和各种颜色的纸等。那段时间,男孩们几乎每天都到美术区利用这些材料创作各式各样的“怪兽”。

(2)采纳幼儿的建议。幼儿常常会期望表现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或内容。如,有幼儿在观看元旦运动会上一位家长表演的太极拳后,向班上教师建议将表演视频放到音乐区供他们学习。教师立刻采纳了这一建议,还和幼儿一起从网上搜索并剪辑了一套更适合他们的太极拳视频投放到音乐区,跟他们学习。

(3)发现幼儿的新兴趣。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使用材料的情况,由此发现提供的材料是否合适,幼儿有什么新的兴趣,从而调整现有材料或投放新材料。如,教师在观察大班科学区活动时,发现幼儿已不满足于按多米诺骨牌原有的玩法玩,而是喜欢将多米诺骨牌向上叠加,还自发地和同伴比试谁叠得高。由此,教师在科学区投放酸奶罐、面包盒等更多“叠叠高”游戏材料,满足了大班幼儿不断接受挑战的愿望。

2.根据本班幼儿发展需要提供材料,弥补幼儿发展中的不足

(1)依据本班幼儿在阶段性发展评估中的不足来投放材料。如,小班的一位教师根据幼儿在上学期末的健康评估中呈现出的整体运动能力较弱的情况,调整健康区的材料,不仅安排了锻炼手部小肌肉的活动,还专门设置了大肌肉运动区:利用大纸箱做了一个长长的转弯的“隧道”,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玩具小车钻隧道;利用矿泉水桶和PVc管制作“蹬架机”,引导幼儿躺在垫子上通过用腿踢蹬使水桶转起来,从而吸引幼儿每天主动到健康区进行锻炼,发展运动能力。

(2)依据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发展情况的观察诊断来投放材料。如,小班的一位教师在语言区投放了和集体活动中学过的儿歌、故事相匹配的纸偶等操作材料,希望幼儿边讲述儿歌或故事边操作。可是教师观察两周后发现,大多数幼儿只摆弄材料不讲述。教师分析,幼儿并不是不想讲,而是对这些儿歌或故事的内容不够熟悉,不知道如何讲述。于是,教师又提供了若干播放器,一个播放器播放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这样,幼儿可以跟随录音一起讲述,由一开始的只讲自己熟悉的句子和对话,到后面可以完整地讲述。正是由于教师发现了幼儿的需求,及时提供支持陛材料,才推进了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3)关注不同群体幼儿的发展需要。如,教师发现,音乐区中提供的舞蹈方面的材料有点偏女性化,无法满足那些对舞蹈感兴趣的男孩的发展需要。于是,教师在提供民族舞视频材料时,特别搜索并剪辑了适合男孩学习的粗犷、阳刚的舞蹈,从而吸引了男孩积极地进音乐区来学习舞蹈。

二、教师对于材料投放的几点疑惑

(一)材料是一次性投放还是累加式投放

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两种方式都可以,但要注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保证每个区域中的活动材料是充足的,班级所有区域的活动材料总的数量和种类也是充足的,要让每个幼儿都有选择的余地。一般来说,我们会以全班幼儿平均分到每个区域参加活动为前提来准备材料。如,我园一个班幼儿是30~35人,每个班有数学、科学、语言、美术、音乐和健康六大区域,这样,每个区域至少应能容纳6名幼儿同时参与活动。我们会依据活动内容的新旧程度,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材料准备的难易程度等,决定是先投放某种材料,然后逐步加入新的材料,还是一次性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同时投放下去。如,在大班科学区活动中,教师一般采取一次性投放包含“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等不同内容的材料,然后逐步替换和增加材料,以满足不同兴趣、需求和能力的幼儿进行差异化学习的需求。当我们希望所有幼儿近期都能够去探索一种新材料、获得新经验时,我们会投放足够数量的这种新材料,但不会撤掉其他材料,这样,幼儿探索过新材料后,还可以进行其他感兴趣的科学探索活动。而对于中班语言区故事表演的材料,我们是累加式投放的。幼儿学过一个故事后,教师就将相关的头饰、道具等投放到语言区,随着幼儿学过的故事越来越多,语言区始终有新材料不断加入,既满足了有些幼儿对新材料的渴望,又延续了有些幼儿对旧材料的兴趣。

(二)教师辛辛苦苦做的材料孩子不喜欢怎么办

许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准备的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后,幼儿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这时,要把材料撤掉吗?我认为,教师先不要感到沮丧,也不必立刻撤掉材料,可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幼儿为什么不感兴趣:是因为难度太大还是难度太小,是不是游戏性不强……了解了原因就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了。如,小班一位教师在数学区墙面上制作了一块“海底世界”游戏板,板上画了大小不同的鱼吐出大小不同泡泡的场景,每个泡泡都是教师截取不同口径瓶子的瓶口粘在板上做成的。教师提供了与之匹配的瓶盖,引导幼儿将其一一拧上以形成完整的“泡泡”。谁知,该材料投放后去玩的幼儿不多。教师观察发现:由于材料置于墙面上,与幼儿平时习惯的拧瓶盖的角度有差异,使得幼儿感到很难拧,不容易获得成功体验,而且,幼儿似乎更喜欢往瓶口里塞东西,而不是拧上瓶盖。于是,教师将游戏板移至桌面上,在保留一部分瓶盖“泡泡”的同时,增加了嵌入式“泡泡”和不同形状的嵌入式“礁石”,降低了幼儿拧瓶盖的难度,加入了幼儿喜欢的嵌入式操作,使活动更适应幼儿当前的小手肌肉动作发展水平,满足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发展的需求。

(三)孩子对材料厌倦了怎么办

如果发现幼儿厌倦了原有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对其进行升级改版。一是改变规则,以增加难度。如,中班数学区游戏材料“瓶盖滑滑”,教师在底板上由里到外画了红、蓝、黄三个同心圆,最初的玩法是两名幼儿分别将瓶盖由外圈向内圈滑,比比谁能将更多的瓶盖滑入中心的红圈。一段时间后,幼儿不感兴趣了。于是,教师改变游戏规则,增加了骰子,谁掷的骰子点数大才可以滑瓶盖,点数小的停一轮,最后数一数各自滑入红圈的瓶盖数,多者为赢。骰子的投放改变了规则,增加了难度,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二是调整部分材料,以增加难度。如,中班科学区“打气球”的活动材料,在开始阶段,教师提供的气球“口”刚好能套住打气筒的“嘴”,大小一致,在幼儿熟练后,教师加入了大口径的气球和小口径的打气筒,这样幼儿打气时要将气球口子捏紧以防漏气,操作难度增加了,对于幼儿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用不同口径的打气筒给同样的气球充满气所需时间是否一样,也引发了幼儿新的探究兴趣。

(四)未设目标的非结构化材料怎么投放

平时,教师会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非结构化材料,这些材料平常可以放在哪儿以及如何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是需要教师研究和思考的。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将这些材料按照其用途投放到哪些区域。如,夏季蚕豆丰收了,幼儿剥的蚕豆除了吃还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有的说:“可以放在美术区,利用牙签制作不同造型的动物、植物和建筑物。”有的说:“可以放在科学区,观察它们如何由软变硬,由饱满变干瘪。”教师就采纳了幼儿的建议。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活动需求逐步投放。小班时一般由教师有计划地投放这些非结构化材料。如,将块茎块根类蔬菜、纸简、瓶盖、纸团等作为幼儿印画的工具,将纸盘、纸盒等提供给幼儿用作粘贴、涂画等。到了中大班,幼儿逐步学会有意识地使用各种非结构化材料了,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从而明确平日里收集到瓶盖、纸盒、纸筒等废旧物,要分类后放到美术区,以便根据需要随时使用。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非结构化材料作为结构化材料使用。如,在大班引导幼儿将各种纸盒拆开还原,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转换过程;在小班引导幼儿将纸盒、瓶子、瓶盖分类、按一定方式排序,组合成一定模式等。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的材料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使之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内容序列,将每一个学科领域固有的逻辑、结构在区域活动中加以体现和落实,以保障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的关联性,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实现循序渐进的、全面的发展。

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综合利用游戏材料能力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综合利用游戏材料能力》,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 问题的提出:

结构游戏是幼儿典型的、特有的、自主的游戏,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才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游戏离不开玩具材料,它能诱发、支持、发展幼儿的游戏行为,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工具。因此游戏材料和幼儿教育关系极为密切。

多年来,不少结构游戏中常常发现幼儿游戏兴趣逐渐减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材料的不足,有的玩具功能单一,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难以启迪幼儿的智慧;而现成的游戏材料成本较高,靠园内有限的经费购买现成的材料,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本实验就从结构游戏材料入手,并加强现成材料和废旧材料的多功能和可变性,加强综合利用材料的利用率。

二、 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对象:实验班为大(2)班 (人数46人),对照班为大(1)班(人数为43人)

实验时间: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

实验方法:

1、实验班的实验方法:

(1) 将材料的构思及搜集过程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

幼儿能否主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有自主地选择和使用的权利与条件。孩子自己选择材料,决定用材料做什么,能极大激发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来学习的积极性。如进行充满神秘色彩的“月球城堡“的建构活动中,我们先启发幼儿构思:“你们心目中最美丽的月球城堡是什么样的?”“里面有哪些东西?”“它们是什么样的?”……再总结所需要搜集的材料有哪些,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变通自己的思维,鼓励幼儿充分展开丰富的想象。

(2) 挖掘山区资源,发动 7 12 12 第二学期 人均

2.06件 27 人均

3.26件 15 23 36

大(1)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拼插玩具能力测查 表(二)

测 查 时 间

利用现成材料 利用自然物、废旧材料 综合利用材料

拼搭件数

拼搭种类

拼搭件数

拼搭种类

人数

拼搭件数 第一学期 人均

2.15件 23 人均

1.75件 7 13 12 第二学期 人均

2.36件 28 人均

1.86件 9 15 20

在测查中我们发现,看表(二),对照班的幼儿第二学期跟第一学期比,在技能和动作方面比以前更精确、灵敏,建造的物体能够整齐、匀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会用辅助材料

将建筑物装饰得更加美丽,能够几个人合作建造出更加丰富的主题。但是对照班和实验班比,表(一)与表(二)对比可以看出,对照班由于他们在游戏中受到玩具材料的限制,大多依靠现成玩具材料,机械记忆拼搭,特别是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造性地拼插方面不如实验班,实验班的幼儿熟悉了现成玩具材料以后,又增加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便以尽情地拼插,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发挥,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

在实验中,我们对实验班的活动进行了改革,打破了游戏教学化的框框,采取新的理念,落实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以教师的启发、鼓励为主。在实验中,我们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单项型的实验,即把自然物与废旧材料引入游戏,不仅激发幼儿兴趣,更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幼儿对自然物与废旧兴趣也较高,他们 能把一两种材料,变换着拼凑成好几种玩具:比如幼儿各种盒子搭建楼房、汽车、机器人,用冰棒棍拼摆船只,各种动物,用饮料瓶、易拉罐搭建围墙、栏杆、路灯等。有的幼儿综合利用多种材料,如一艘炮艇可以用木板、铁罐、纸盒搭建主体,再用竹片、麦杆、胶带搭炮艇的其他部分。

同样的材料,在不同幼儿手中,也可以拼搭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可见废旧的材料,在不同幼儿手中,也可以一物多用,一物多变,灵活运用,更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和扩散性思维的发展。

第二阶段综合型的实验。我们创造各种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现成材料与自然物、废旧材料利用有机结合,在游戏材料上广开渠道,精心准备,适时提供,让幼儿有反复练习的机会。更可喜的是由单人拼搭逐渐发展到小组拼搭,集体拼搭,由单项拼搭发展到有情节拼搭,如在大楼环境设计中,一些幼儿在楼前建起了花台,周围种树,大门设门卫口,有的幼儿在搭建医院时,用大型积木搭墙的一部分,在将白色牛奶盒继续往上搭,屋顶就利用易拉罐的瓶子剪成形状长形的瓦片,再粘上用红纸拼成的“+”字,一座漂亮的医院就搭好了。通过游戏,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各种良好品质的形成。

四、 实验体会: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最好的玩具是那些他们能够随意用各种方式加以变更的玩具。”在游戏中不要过分地限制材料的性质,多提供些不固定的、变数大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去发现和再创造,在保留原有游戏价值的基础上,对废旧材料进行再加工,力求创造出新的游戏价值。

利用自然物与废旧物品拼搭玩具,既省钱,在游戏中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弥补了现成游戏材料的不足。我们的实验从解决游戏材料的矛盾入手,游戏材料来自广阔的天地,在沿海的贝壳、螺壳;山区的松果、树叶,农村的沙、石、稻梗,各家的包装盒等等,处处都是宝。为了让幼儿达到游戏的目的,老师平时要善于多收集材料,做到家园互动,人人动手,多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

科学发现区材料的有效投放


材料是科学教育中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科学发现区中的材料对幼儿的探究和发现尤为重要。因此,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是科学发现区的重要环节。然而遗憾的是,目前还有不少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区活动呈现出表面化、表层次的低效状态,材料的提供过于随意,缺乏深刻的思考和严谨的逻辑,缺失了对幼儿发展的一些核心价值的追求,忽视了对区域核心内容的关注,对幼儿园开展高质量的科学发现区活动极为不利。

那么,如何保证幼儿园科学发现区材料的有效投放呢?

关注幼儿关键经验,投放有价值的材料

了解和把握幼儿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并物化在材料中,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育技能。然而教师选择的“有结构的材料”常常因材料本身有问题,而导致引发幼儿过多无关现象、误导幼儿等问题的产生。因此,保证材料的有效性,教师应首先做到关注幼儿关键经验,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有价值的材料”是提高科学发现区活动质量的关键。教师选择材料时,首先应关注本次活动想要丰富幼儿哪些方面的关键经验,将材料与幼儿关键经验有意识地联系起来,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我所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达成目标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材料中蕴含着哪些教育价值,能够帮助幼儿丰富哪些关键经验,有没有其他更适宜、更简便的材料,所提供材料是否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目标。

例如:在设置小班科学发现区活动“会变的颜色”时,教师抓住一个“变”字,试图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幼儿玩几种有趣的配色游戏,让幼儿感受颜色的奇妙、好玩,并由此了解红加黄会变成橙色,黄加蓝会变成绿色。在材料投放上,教师围绕幼儿关键经验先后作了三次调整:第一次,投放了幼儿易于操作的油画棒,用涂色的方式感受变色。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由于幼儿涂色的力度和均匀度不强,油画棒的颜色杂乱,颜色不能产生明显的变化,幼儿兴趣都在涂色行为上,而忽略了对变色的观察。由此可见,油画棒并不能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变色的快乐,更不能让幼儿发现颜色变化的简单规律,因此,油画棒不能作为本次活动的有价值材料而继续延用。第二次,教师将材料换成变色现象明显的红、黄、蓝广告色,请幼儿用板刷在大的绘图纸上给不同的图案刷色。这种变色效果明显的材料使幼儿亲身感受到了颜色的变化,体验到了玩变色游戏的快乐,但由于涂在绘图纸上的颜色是相互覆盖的,还是有部分幼儿没有发现其中的变色规律。第三次,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活动中,教师在原有材料基础上,围绕幼儿关键经验,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依次增加了色卡、颜色水、彩泥等多种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材料,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自己的经验目标迈进。

关注幼儿兴趣与需要,投放适宜的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在科学发现区,教师选择材料时不能为操作而操作,而是要理解、洞察幼儿的想法,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判断出幼儿的兴趣点所蕴含和能够实现的关键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材料,使有目的的教育与幼儿的兴趣点相一致,将探究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材料的投放要切合幼儿的兴趣点,并不是指向活动的开始阶段,而是要保证材料能在不同阶段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不断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和发现。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是否减弱或转移,关注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实际需要,把握好材料的投放时机,适时调整材料的投放,保证材料的适宜性。

例如:在设置大班科学发现区活动“有趣的洞洞”时,教师首先为幼儿提供了彩笔、纸,以图表这种平面形式表达人体隧道,然后根据幼儿需要逐渐增加纸盒、吸管、笔、剪刀等材料,当有幼儿尝试用吸管表现部分器官时,部分幼儿感觉到立体的比平面的更好看,于是提出头部也要立体化,教师又及时提供了橡皮泥、输液管等立体材料。这时,幼儿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作品也越来越立体,可是当他们看到玩“爱吃的洞”活动的小朋友,往自制的垃圾筒里投放垃圾时,新的兴趣点产生了:我们的人体隧道不能喂东西怎么办?于是有幼儿开始剪纸盒

喜欢《材料的结构与层次――聚焦科学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雨的科学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