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我係好宝宝》 说课稿

01-21

作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说课稿,为了让孩子们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乐趣,老师们在上课前会准备好说课稿,有了说课稿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突出重点来写幼儿园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粤曲《我係好宝宝》 说课稿”,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音乐活动 :粤曲《我係好宝宝》 说课稿

在众多的传统文化艺术当中,传统的粤曲文化不仅可以让本土的孩子学习和弘扬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使教育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据此,我们筛选、创编、整理出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对幼儿的发展有正面影响的粤曲内容,着力萌发孩子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兴趣性和敏感性,锻炼其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根据本班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规则意识也逐步形成,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等年龄特点,我选择了自己创编的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由广东音乐《青梅竹马》改编而成的粤曲小调——行为规范歌《我係好宝宝》作为教材。这首粤曲音色明亮,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欢快。歌词内容是地道的广州方言:“喜欢学画画, 喜欢习歌舞,上课守纪律,锻炼身体好;友爱无争拗,手牵手,多欢笑;见面会say hel-lo,广州嘅礼仪,我地都知道,能做到,真真好”。 朗朗上口,简单易唱,令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西关的孩子倍感亲切。而具有教育意义的歌词也使幼儿在学唱粤曲,感受其浓郁西关风情的同时,懂得要规范各种行为,自觉做个爱学习、讲礼貌、守规则的好孩子。

考虑到本班是粤剧特色班,孩子们学习粤剧已有一定的时间了,也掌握了不少的造手、曲牌的知识。因此我设计的这个西关文化艺术活动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这首新粤曲“我係好宝宝”,二是通过游戏,复习一些学过的造手、粤曲及道具等知识。在学习新粤曲时,我会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粤曲,唱好粤曲里的拉腔,并鼓励孩子自编合适的动作;在复习部分,我会通过轻松的游戏,让孩子按要求完成造手、使用小道具、唱粤曲等环节。下面,讲讲我所拟定的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改编粤曲《我係好宝宝》的旋律节奏特点。

2、吐字清晰地学唱粤曲,学习唱拉腔。

3、大胆参与游戏活动,懂得自觉规范行为。

由于是初次学习这首粤曲,对曲调、歌词还未熟悉的情况下要清晰地演唱,如何组织展开教学理所当然就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而让幼儿理解并熟悉词谱,学唱拉腔将作为此次活动的难点部分。

任何一次有效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充分的活动准备,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与成功,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

1、粤曲“我係好宝宝”词谱,与词谱相关的图片课件、电脑。

2、广东音乐“青梅竹马” 磁带、录音机。

3、写上指令的小纸条;广东音乐“步步高”“彩云追月”“得胜令”“平湖秋月”磁带。

4、丝巾、扇子、水袖、盔头、云髻等粤剧道具。

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地与幼儿之间建构一种积极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以达到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的目的。下面,说说本次活动的教学过程:

首先,第一部分是情感导入,我先以粤剧独有的拉腔喊“小朋友,上课啦!”并伴着欢快的广东音乐《步步高》与幼儿一起做律动入室。让幼儿预先感受一下拉腔发音的特点,同时感受《步步高》欢快的节奏,通过伴随着音乐做律动激发幼儿参与本次活动的兴趣。

在第二部分,我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在幼儿入座后,先故作神秘地请幼儿观察电脑里面小朋友所做的事情,要求幼儿结合自身的表现,谈谈:“请你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会向他那样做吗?当幼儿陆续回答以后,我在小结归纳答案的同时出示“我係好宝宝”词谱,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熟悉歌词。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我会带领孩子们反复朗读,并通过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读的方式让幼儿对本曲的节奏有初步的印象。

第三部分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先引导幼儿欣赏广东音乐“青梅竹马”,用以下语言引入“不同的音乐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感觉,下面请小朋友听一首好听的广东音乐——“青梅竹马”,听听它会让你有什么感觉?”自然而然地进入活动的第三部分。接下来,在反复欣赏粤曲和了解了孩子们的体会后,我会引导幼儿思考:如果这首广东音乐配上刚刚念过的词谱,会是怎样的呢?然后,让大家尝试跟着乐曲轻声唱出词谱,接着,全体幼儿在我的带领下,逐步用响亮的声音唱出词谱。反复练习期间,我会着重提示幼儿演唱时要注意吐字清晰,跟准节奏,同时,进一步纠正孩子个别字的唱腔,引导大家唱准粤曲里的拉腔。对于拉腔这个学习难点,我认为由于大班幼儿的模仿力特别强,模仿学习应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因此我会作亲身示范,让幼儿在反复听到我的声音之外,还仔细观察我的口型和呼吸时所配合的动作,不断模仿跟唱,初步掌握拉腔的唱法。

纲要中指出:“在音乐活动中应允许幼儿自由地参与,自由的发挥”,因此,在第四部分,我会在幼儿能较熟练地演唱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自编合适的动作表现粤曲。既可动静交替,给幼儿一个活动放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又能使幼儿进一步熟悉粤曲,有利于幼儿间互相学习。

在活动的结尾环节,我会以游戏“听音传公仔”进行,其玩法与“击鼓传花”类似,目的主要是通过轻松的游戏,让孩子按纸条上的要求完成造手、使用小道具、唱粤曲等之前学过的粤曲知识。既能起复习巩固的作用,又能活跃课堂,营造一种师幼同乐的学习气氛。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会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会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编辑推荐

幼儿园说课稿:好教案≠好课


幼儿园说课稿:好教案≠好课

最近幼儿园进行“好课”评选活动,老师们纷纷从杂志上、网络上找来了教案,可谓都是一些很“优秀”的教案,可是一篇好的教案,并不一定就能上出一节“好课”。

首先,如果一个基本功不够扎实的老师,拿到一篇好的教案,尽管她知道应该怎么做,无奈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将教案完整地实施。比如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老师在“认识丝巾”的活动中,她说:“请小朋友观察丝巾。”原本要请幼儿看看丝巾的形状、色彩以及上面的图案,可她只会照本宣科,你说,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上出好课呢?

再者,有些教师对教案只是死记硬背,并不知道所以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为什么必须要这个环节?哪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哪些环节不能省略?这些都一知半解,上课也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有的时候任意地对其中的环节进行修改,将重要的环节进行删除,过渡性的环节却当成重点,大做文章,完全颠倒了教学的重点。比如,在教幼儿认识“茶叶”,了解茶叶制作的活动中,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介绍茶叶形状、颜色上,在前面的环节花去了大量时间,而后面的茶叶制作介绍却一带而过。这又怎么能算是优秀课呢?完全违背了活动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也偏离了活动的目标。

更有一些教师由于知识面狭隘,尽管找到了优秀的活动教案,可是在实施中,一旦幼儿提出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是出现事先没有料到的情况,便露出了“马脚”,要不就是搪塞,要不就是胡编乱造。原本很完美的教案,却出现了“变味”,有些甚至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

当然,还有其他的多种原因影响着一节活动最终的效果。比如孩子预知的经验,比如教具的准备,比如时间、空间的选择等等。所以找到了一篇好的教案。或是设计出了一篇感觉良好的教案,仅仅是上好一节课的第一步!

艺术说课稿《天天锻炼身体好》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早上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的艺术教学活动《天天锻炼身体好》。音乐是表现情感、情绪最好的方式。《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感受生活和艺术的美。而今天这首儿歌《天天锻炼身体好》正好行日常生活中入手的。文中字词优美,简单易懂再加上一些身体动作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更好更快的学会儿歌。

二:说目标

根据本次活动的设计了一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符合幼儿心理和生理的特点,理解歌词大意,并学会唱儿歌。(2)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三:说重、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突出音乐的中锻炼身体的重要性。难点:正确

唱出儿歌,理解儿歌。

四:说准备

锻炼身体的运动图片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活动方式。(1)情景教学法---(2)视听唱法----(3)多种感官体验参与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大意的内容。掌握儿歌有感情地唱出儿歌。鼓励幼儿创编动作,体验音乐的美好。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为主,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参与。体验到儿歌《天天锻炼身体好》的作用。并能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六:说过程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学唱歌曲----游戏表演

(1)导入:拿出锻炼身体的运动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今天老师手里面拿的是什么东西呢?有谁知道图片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呢?"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引导幼儿谈话。正如《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积极主动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就需要老师的多多提问。充分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更好的理解儿歌的重点《天天锻炼身体好》

(2)欣赏歌曲:欣赏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教师播放儿歌要求幼儿认真倾听。然后根据歌词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刚才我们一起听过了歌曲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感兴趣的东西呢?他出现了哪些词语。

(3)学唱歌曲:教师分段教学幼儿,一句一句的把歌词交给幼儿让他们理解大意。如"老师说"跳一跳""跑一跑"歌词就可以加以动作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更好的让幼儿理解。

(4)游戏表演:通过分组进行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又易接受的一种方法,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每个活动都离不开游戏,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把活动推向高潮。

七: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真棒!!今天都学会了唱这首儿歌。那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哦。。我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吧身体锻炼得棒棒的哟!!!

我喜欢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小袋袋形象是著名的绘本大师 查尔斯·福格 为孩子们塑造的,生动可人,深入人心。书中的小袋袋形象滑稽可人,孩子总是乐此不疲的模仿。除了塑造了小袋袋形象外,还出现了很多动植物。有高大的树木,有枯萎的树叶,有盛开的花朵,有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美丽的花蝴蝶、有小鸟、鼹鼠、卡拉熊、乌龟、蜈蚣等。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孩子去观察,让孩子想一想,说一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观察力。

二、学生分析

幼儿期是人类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作为老师就要把握住这一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信息,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

根据这四个方面,我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评估,发现了小班的孩子他们倾听的特点是:由无意识倾听到学习有意识倾听表述的特点是,以自身活动或经历为内容,其中夹杂着一些想象的成分,表述的方式比较简单,欣赏文学作品较少,早期阅读的兴趣还不明显。

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绘本。书中的小袋袋形象滑稽可人,孩子总是乐此不疲的模仿。在阅读过程中,孩子总是会模仿小袋袋,做那些天真可爱的动作,能让孩子觉得快乐就是我们老师最大的幸福。

三、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喜欢……"的句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四、 说教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 ,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 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 、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ppt,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 、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袋袋现在在做什么?他的朋友们跟它一样吗?

六、 说学法

整个活动主要运用了讨论谈话法、发现法、讲述法等学习方法。

1、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观察、讨论故事中人物,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七、 教学过程整个活动分为四大部分, 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地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设计意图:这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大概。前半部分,主要描绘的小袋袋的动,一个非常顽皮的形象。后半部分,主要描绘的是静,一幅很美丽很温馨的画面。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可爱的小袋袋和他的动物朋友之间的故事。这样可爱的形象不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也吊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较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且能很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绘本。教学过程:一、认识书中的主要人物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1、出示"小袋袋"图片,并提问。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我们来看看他是谁?师: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师:小袋袋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它的心情怎么样?那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吧!(幼儿学做)师:小袋袋很可爱,每天,小袋袋都要做好多有趣的事情。他喜欢大声叫;他喜欢转圆圈,跳到自己摔跤;他喜欢做鬼脸,还喜欢泡在烂泥塘里。不过,你知道小袋袋最喜欢做什么吗?你们猜猜看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幼儿猜想)二、初次阅读,感受、理解并表达小袋袋扮鬼脸、玩泥巴、扮大树等画面内容小朋友觉得小袋袋喜欢做那么多事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喜欢做什么吧!1、阅读画面一:扮鬼脸师:你们为什么笑呀?小袋袋在干什么呀?幼:吐舌头、鼻子这样(幼儿做顶鼻子)、像魔鬼一样(扮鬼脸)……师: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吧!小结:小袋袋喜欢扮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袋袋喜欢扮鬼脸2、阅读画面二:玩泥巴师:我们再来看看,你们看到小袋袋在玩什么了吗?幼:玩泥巴。师:小袋袋哪里有泥巴呀?幼: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腿上有泥巴。(教师动作提示)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师:小袋袋在玩泥巴时心情怎么样呀?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袋袋的样子吧。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手上、肚子上、腿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袋袋喜欢玩泥巴……3、阅读画面三:扮大树师:你们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呀?幼: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师:小袋袋在干什么呀?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师:我们来学一学小袋袋的样子吧!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袋袋喜欢扮大树……4、阅读画面四:捉迷藏师:小袋袋在干什么呀?(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师: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小结:小袋袋喜欢捉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袋袋喜欢玩捉迷藏……5、阅读画面五:回家师:玩了一天了,小动物们都回家了。谁在门口等小袋袋呀?师: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了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小结:小袋袋喜欢扑到妈妈的怀里,那里又安全又温暖。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袋袋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三、完整阅读1、完整观看ppt,再次感知绘本内容,感受其中的语言美。师:我们再来看一遍故事吧!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更多好玩的事。2、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师: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四、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师: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好多的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幼:……师:你们喜欢小袋袋吗?那今天回家以后请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找出来,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讲好吗?

蛋宝宝回家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手工撕纸活动《蛋宝宝回家》。

一、说活动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小鸡是幼儿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动物,而对于农村幼儿而言,小鸡也是他们常见的小动物,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选择了小班手工撕纸活动《蛋宝宝回家》,在撕纸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使幼儿增强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幼儿现状分析。

新《纲要》强调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因此我在活动开始之前还对幼儿进行了现状分析。小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同时,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兴趣也比较容易转移,因此,我就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利用游戏、课件及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幼儿有兴趣轻松快乐的学习。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新《纲要》中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们小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包含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获得发展,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初步尝试延圆孔虚线进行撕纸活动,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2、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尝试延圆孔虚线进行撕纸活动,使幼儿能体验撕纸的乐趣并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这在整节课的每个环节中都始终贯穿渗透。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母鸡下蛋”玩具,胶棒(浆糊)若干,大的草地鸡窝图一张;

2、操作学具:轮廓线上打有小圆孔的鸡蛋图片。

3、幼儿用书第三册第28-29页图片。

4、《热闹的农场》挂图。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挖掘主题的活动价值,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 乐于探索的科学习惯,具体采用的方法有:

(1)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通过“母鸡下蛋”玩具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设计了提问:“你见的鸡蛋是什么形状的呢?”讲就是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和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幼儿对蛋宝宝的形状、颜色、名称都有了充分的了解。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2)趣味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所以我选择在活动后采用游戏的形式对本活动进行巩固。

2、说学法

(1)情感体验法 幼儿通过视、听、讲,对蛋宝宝有了充分的了解,能在活动中用自己的小手去展现蛋宝宝。

(2)操作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幼儿在用彩纸撕蛋宝宝的过程中,了解了蛋宝宝的形状、颜色,练习了手的灵活性,用自己的小手装扮了鸡窝,很有成就感。

五、说教学程序

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对幼儿说:“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好吗?”请幼儿闭上眼睛,一起喊123,然后出示“母鸡下蛋”玩具,“看看,这只小鸡还能下蛋呢?”是因为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出示形象生动的小鸡,旨在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2、教师示范撕蛋,边撕边讲解动作要领。

先告诉小朋友:“蛋宝宝真可爱,老师也能变出蛋宝宝,蛋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呢?你们要看仔细呀!’

3、教师第二次示范,请幼儿空手模仿教师动作。

在幼儿初步学会欣赏撕蛋宝宝的基础上,为了让幼儿能加深对撕蛋宝宝理解、记忆,我又引导幼儿尝试做一做撕蛋宝宝的动作,对于表演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小班幼儿能大胆参与活动。

4、引导幼儿将学具上的蛋宝宝都撕下来。

我利用分段教学让幼儿学习撕蛋宝宝,以鸡妈妈的口吻来吸引幼儿认真听,并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学习撕蛋宝宝,幼儿对于鸡妈妈说的都非常感兴趣,不用刻意的去记忆,学起来也非常轻松,从而跟着老师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1)引导幼儿沿着圆孔进行撕纸。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把撕下来的废纸扔到篮子里。

5、和幼儿一起送蛋宝宝回家(贴蛋)

向幼儿介绍“用胶棒在蛋宝宝身上涂点浆糊,然后轻轻的贴到”鸡窝“里。幼儿在操作这个形象直观的蛋宝宝回家的过程中,让幼儿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过程的完整性,从而又进一步地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6、引导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蛋宝宝回到家里真高兴,你们高兴吗?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蛋宝宝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也很高兴,你们认识蛋宝宝的哥哥姐姐吗?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出示幼儿用书图片)

活动延伸:

大公鸡生活的地方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动物,它们生活在农庄李,是农民伯伯喂养的,你们想看看吗?

六、说活动亮点

本次活动我突破了以往撕纸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环节单一,念多动少的弊端,整个活动始终配以动作的教学,将手工撕纸巧妙地应用于表演中,避免了学习撕纸时的枯燥无味。另外,我将蛋宝宝以让幼儿亲身观察母鸡下蛋的形式展示给幼儿,刺激了幼儿的视觉和审美观,使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本次活动的重点,更快的掌握活动内容。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学习。

我喜欢抱抱说课稿


一、设计思路

小班在入学时,有些孩子会常常会哭。这时,老师通常会把他们揽在怀里。但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会乐意让老师抱抱,有的孩子则会拒绝。为了拉近老师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帮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本次活动,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我主要以“抱抱”这条主线来展开引导,让幼儿理解拥抱不同的对象时的不同的感觉。这也是我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二、说目标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提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根绝这一特征以及小班的年龄特点。我从认知、情感两方面提出本次教学目标:

1.理解拥抱不同对象时的不同感觉。(认知)

2.通过活动,体验抱一抱带来的愉悦感受。(情感)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准备工作。

物质准备:课件ppt、音乐《童年》、音乐《幸福拍手歌》

精神准备:幼儿事先有和同伴家人抱抱的经验。

四、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种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种感知通道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爸爸、妈妈、好朋友、娃娃的形象,使孩子对拥抱不同对象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 “抱抱”体验法。通过和不同的对象抱一抱,初步感知和不同的对象抱抱的不同的感觉。

五、说活动过程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教师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我预设了一下环节:1.初步感知“抱抱”;2. 理解“抱抱”3.结束部分——师生共跳律动,这三大环节。其中在第二环节理解“抱抱”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欣赏儿歌2.理解和不同对象拥抱的特殊感觉3.完整欣赏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整个活动程序:

1. 激发兴趣,初步感知抱抱。本活动以幼儿园的一个小哥哥导入,出示不同的抱抱对象,让孩子初步感知。

2. 理解“抱抱”。首先我让孩子配上音乐,完整欣赏儿歌。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幼儿更准确细致地理解拥抱不同对象的不同感觉。其次,我再对拥抱不同对象进行捉个分析,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和不同的对象抱一抱,体验感知抱抱的不同感觉及抱一抱带来的愉快感受。最后,我让孩子再次完整欣赏一遍儿歌,进而巩固拥抱不同对象的不同感觉。

3.丰富情感。我以师生共跳《幸福拍手歌》的律动结尾,让幼儿感知其实,我们喜欢一个人,除了抱抱,还可以握手、亲亲等告诉别人“我喜欢你”等进行引导,。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于那些内向、腼腆、不善表达的幼儿来说,从情感到行为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

幼儿园说课稿:天天锻炼身体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的艺术教学活动《天天锻炼身体好》。音乐是表现情感、情绪最好的方式。《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感受生活和艺术的美。而今天这首儿歌《天天锻炼身体好》正好行日常生活中入手的。文中字词优美,简单易懂再加上一些身体动作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更好更快的学会儿歌。

二:说目标

根据本次活动的设计了一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符合幼儿心理和生理的特点,理解歌词大意,并学会唱儿歌。(2)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三:说重、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突出音乐的中锻炼身体的重要性。难点:正确

唱出儿歌,理解儿歌。

四:说准备

锻炼身体的运动图片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活动方式。(1)情景教学法---(2)视听唱法----(3)多种感官体验参与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大意的内容。掌握儿歌有感情地唱出儿歌。鼓励幼儿创编动作,体验音乐的美好。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为主,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参与。体验到儿歌《天天锻炼身体好》的作用。并能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六:说过程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学唱歌曲----游戏表演

(1)导入:拿出锻炼身体的运动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今天老师手里面拿的是什么东西呢?有谁知道图片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呢?"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引导幼儿谈话。正如《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积极主动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就需要老师的多多提问。充分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更好的理解儿歌的重点《天天锻炼身体好》

(2)欣赏歌曲:欣赏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教师播放儿歌要求幼儿认真倾听。然后根据歌词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刚才我们一起听过了歌曲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感兴趣的东西呢?他出现了哪些词语。

(3)学唱歌曲:教师分段教学幼儿,一句一句的把歌词交给幼儿让他们理解大意。如"老师说"跳一跳""跑一跑"歌词就可以加以动作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更好的让幼儿理解。

(4)游戏表演:通过分组进行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又易接受的一种方法,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每个活动都离不开游戏,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把活动推向高潮。

七: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真棒!!今天都学会了唱这首儿歌。那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哦。。我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吧身体锻炼得棒棒的哟!

我爱洗澡说课稿


说课《我爱洗澡》

前反思:

本活动强调幼儿经验积累的连续性,以幼儿快乐情绪的激发、观察感受体验为主要目的,在活动中渗透多种知识经验与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根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我遵循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生活性

《课程指南》指出:内容的选择应以观察了解幼儿为基础,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在确定本活动内容时,我关注到了孩子们的热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夏天来了,幼儿的发展机会也接踵而来。创设机会,带领幼儿一起亲身体验夏日的炎热,感知夏天明显的气候特征。“怎样使人凉快起来”正是激励幼儿主动探索的契机。撑阳伞、戴凉帽、喝水、吃冷饮、扇扇子、吹风扇、开空调、游泳、洗澡等都是幼儿的直接经验,每一次发现都会让幼儿兴奋不已,尤其说到洗澡,孩子们更是按奈不住激动,说起来没完没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了本次活动内容。本次活动《我爱洗澡》来自于小班主题“夏天真热呀”一级主题“洗澡”中的”洗澡泡泡多”和”花露水”两个点。选择本主题既贴近孩子的实际,又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同时还能在活动中将幼儿零碎的经验进行整合,有利于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二、注重整合性

二期课改强调整合性这一新理念,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的整合:

(1)目标的整合性。目标的确定一定是来自幼儿的现有经验,提升的也是幼儿能够感悟的经验。本次活动的目标来自于主题总目标:乐意参加各种使身体凉快的活动,洗澡是幼儿乐意参与并有生活经验的活动,根据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我将本活动目标定位为:1、看看说说自己的洗澡用品,知道肥皂、沐浴露等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2、愿意洗澡,体验活动的快乐。在目标的确立上我考虑到了整合性,如在体验、感受等的活动中,突出了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的价值取向。

(2)教育内容的整合性。表现为:同一个领域、不同方面的内容、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有机联系。首先,注重主题间的整合。根据孩子经验的结合点,有机将新教材中分布在不同章节主题中的内容进行新的搭配,满足孩子完整的经验积累的需要。如本活动中听音乐模仿洗澡的环节中有效整合了“小宝宝”主题中的“我的身体”这个点,通过说说、搓搓、洗洗身体的各个部位,拓展了孩子关于洗澡的生活经验。其次,注重活动领域间的整合。在确定本活动内容时,我有机整合了小班生活教材中“文明的行为举止”中“宝宝爱干净”这一点中“爱洗澡,喜欢身体洁净带来的舒适感受”这一要求,实现了生活教材与学习的自然整合。另外,活动中还体现了认知、音乐、语言、情感等方面的有机整合。

三、追求开放性

开放性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在本活动中,首先体现在活动的前期环境创设和后期经验的延续上。如本活动前在班级的娃娃家中创设了淋浴房、放置了浴盆、投放了洗澡用品等材料,娃娃家便热闹了起来,孩子们边给娃娃洗澡边谈论着自己使用的洗澡用品,从他们的谈论时的表情中我捕捉到了有价值的活动点,于是参观超市、收集宝宝喜欢的洗澡用品、家庭调查等活动一步步展开;另外,在本活动将近结束时,教师则留疑:宝宝喜欢洗澡,小动物喜欢洗澡吗?他们是怎么洗澡的?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究小动物洗澡的兴趣。

其次,活动过程中体现开放性。如: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在介绍前,我预设了问题:洗澡的时候你们喜欢用什么洗澡用品?这一问题的提出给了很大、很自由的回答空间,孩子们可以从洗澡用品的名称、外型、颜色、功用等不同方面介绍,使发展程度不同的幼儿都获得了介绍交流的满足感,这也体现了活动过程中经验的开放性。同时,活动中通过幼儿间的交流互动及学学做做,满足了幼儿体验、表达表现的需要。

四、凸现自主性

《课程指南》明确指出:教师的教育方式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使幼儿主动、积极构建知识经验。

在本活动开展前,当老师发现幼儿的对洗澡感兴趣时,老师及时的点拨和提醒,激发了幼儿收集洗澡用品的欲望,幼儿自发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洗澡用品,兴趣盎然地和同伴一起看看、比比、说说,在自发探索活动中孩子们交流着各自的发现,获得了零星的感受与经验,满足了幼儿探索发现的需要。而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自主交流的机会,使孩子的经验得到共享与提升。

活动最深的感悟(中反思与后反思):

第一,我感悟到:在活动过程,我们并不强调幼儿对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与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与体验,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

第二,我感悟到:在小班活动中,环境课程理念的重要性。孩子是通过与环境互动获得发展,所以教师为孩子提供支持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我感悟到: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观察者,支持者。每一次的活动,教师对孩子的行为应该及时作出判断,活动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尊重并回应孩子生成的内容。而往往在公开活动中教师们对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很难把握其价值并提供相应支持策略。举例

说课稿:喂动物宝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说课稿:喂动物宝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一、设计意图

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孩子喜欢动物,视动物为朋友。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而对三岁左右的咪咪班孩子来说,什么动物喜欢吃什么实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我设计“喂动物宝宝”不是一个单一的活动。我希望通过一系列幼儿参与的活动过程,将“如何与动物相处、如何照顾动物、爱护动物”等情感,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成为幼儿内心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二、制定活动目标

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在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咪咪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我希望通过幼儿关注、观察、探究动物,了解动物进食的有趣特征的行为,增长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2、引导幼儿学信号做动作,练习向指定放向跑

本活动中设计一定的场景,根据咪咪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活动性较强,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所以制定这一目标。

3、发展幼儿判断能力

这一目标的制定是在小朋友已有过探究小动物吃什么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材料的投放,让小朋友用已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小猫头饰各一个,嘴巴张开

2、准备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模型制成各种食物

3、小动物走路音乐、欢快跳跃音乐作为活动背景音乐

4、布置场景:山洞、草地

四、活动各环节

1、听音乐模仿小动物走路到活动场地(这是一个导入活动,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出示小动物头饰和幼儿讨论“小客人”来做客,请他们吃什么(这一环节帮助幼儿回忆已获得的经验)

3、游戏“喂小动物”

(这是一个重点环节,意在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发展幼儿判断力)

(1)在前方10米处分别设小鸭、小猫、小狗的家

(通过中间设置场景,如钻过山洞、爬过草地,以增加活动乐趣)

(2)请小朋友选择适当的食物跑过去喂相应的小动物,然后跑回来

(这一环节与体育活动相结合)

(如有小朋友喂错,可引导小朋友讨论,让小朋友获得正确的经验)

4、引导幼儿学小动物跳舞

小动物吃饱了,高兴的和小朋友一起听音乐跳舞,小朋友可自由发挥,也可以跟着老师模仿小动物跳舞。

(这是活动的延伸环节,进一步增强幼儿对动物的情感)

5、组织幼儿与小动物告别回家

延伸活动:将材料放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并增加动物与食物的品种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说课稿:喂动物宝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儿园说课稿《粤曲《我係好宝宝》 说课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说课稿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我的好妈妈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