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生活活动的细节
入园第一个月,经历了分离焦虑,孩子们的情绪已经非常的稳定。小班的幼儿普遍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保教结合原则的指导下,我将保育工作作为本月的重点。
在这个月中,我观察了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
一、吃饭
大部分孩子在家都是家长喂由,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都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三分之一的孩子能把午饭和点心全部吃完,还有部分孩子吃饭速度过慢,个别幼儿的进食习惯有待改善,挑食偏食情况严重。大部分孩子都有着这样一些小问题,比如边吃饭边说话,挑食严重,把饭撒到桌上、地上甚至打翻,用手抓饭吃,把脚抬到桌子上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用餐的过程中给幼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用贴纸鼓励能做到的孩子,在不断的重复中帮助孩子养成进餐的好习惯。
二、如厕
小部分孩子在家不会自己上厕所,都由家长把屎把尿。来到幼儿园,很多孩子不会在幼儿园的厕所上如厕,经常会不小心尿到裤子上。还有的孩子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上厕所的意愿,有的会捂住裤子,有的会蹭来蹭去,还有个别孩子会直接尿在裤子里。针对这个问题,我会在一日生活中反复强调,并经常提醒孩子上厕所,并通过儿歌绘本等形式教会孩子自己上厕所。还有的孩子会在午睡的时候尿床,我会让孩子在睡前去小便,避免尿床的问题。
三、午睡
大部分孩子都不会自己穿脱衣服和鞋子,甚至不会自己盖被子。起床后是最忙碌的时候,我和搭班老师以及保育员都要帮助孩子尽快穿好衣服和鞋子,避免孩子们着凉。现在已经入秋了,天气渐渐变凉,让孩子们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成了最要紧的任务。为了避免孩子感冒,我将通过儿歌、绘本等方式教会孩子们穿脱衣服和鞋袜,并组织孩子进行穿衣服、穿鞋子的比赛。
在小班的一日活动中,保育工作占有很大的比重。保育工作包含了很多方面、非常琐碎,需要我们耐心、细心的观察孩子,发现他们的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希望孩子们能在一日活动中不断进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成为能干的好孩子!
在幼儿园里,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语言发展有不同障碍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语言学习又有更加明显和特别的需要。如同《纲要》所提出的那样,“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作为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发现幼儿有可能存在语言障碍后,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和家长共商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在日常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这些孩子提高运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交往,并且制定特别的个别教育计划,针对幼儿的语言问题给以特别的帮助。
中班刚开学,我班就插进来几个新生小朋友,虽然有两个孩子年龄较小些,但很快地就适应了幼儿园班级体的生活,有一名叫郭成成个子较高的小男孩性格内心、不合群、不爱说话,平时从不和别人交往,每天坐在位置上不动,有时小朋友找他玩他也不理别人,就是老师和他说话他也只是看着,从不做任何表情,就连摇头点头都不做。有一天、他没来上幼儿园,我找到他在工行上班的妈妈,从他妈妈的口中了解到,因为父母上班比较忙,郭成成从半岁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有点时间去看望一下和他说说话,他也是很陌生地看着,不作任何反映,一天听不到孩子说一句话,就是尿湿裤子了也不说,父母表示很担心鉴于这种情况,父母决心让孩子上幼儿园。得知这些情况后,我查看了一些有关书籍:“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儿童整体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驱动力。支撑这个观点的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正常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儿童在没有说话之前,就出现了用手势、体态和表情伴随语言声音表达自己的情况,这样的语言交流行为的萌发获得成人的及时反应,因而在交往中逐步发展起真正用语言交流的行为。另一方面的证据来源于对孤独儿童的研究。孤独症儿童因为语言运用的发展过程匮乏,尽管他们积累了许多词汇,但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语言能力处于停滞状态,之后甚至落后于起点相似的弱智儿童。因此,儿童语言运用可以被看成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为儿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建立起他人的交流情景,产生社会性交往和互动过程,也就因此学到了更多的真正有用的语言。”对于这个特殊的孩子,我专门和其父母共同拟订了培养郭成成语言发展的有关计划。
对于郭成成小朋友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因此在生活中,对孩子语言的学习与促进生存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语言教育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首先、从喜欢用语言与人交往,如:在班上我们分组游戏时小朋友玩“马兰花”的游戏,有意请郭成成当花心,让他有一定的自信心。还暗示个别孩子有目的地找他玩“找朋友”“洗衣机”等游戏,游戏结束老师小结时,特意表扬几个小朋友,其中有郭成成,让他体验到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时的快乐,从而建立自信心。其次、培养他注意听,并能基本听懂口头交往语言和图书故事,如:在幼儿园的看图讲述时,从简单的图上有什么的问题问他,如果他不想说也可鼓励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家父母拿着书给孩子讲一讲故事并引导他跟着一起看。记得计划实施到两个月时的一天,郭成成的妈妈激动地跑来对我说:“孩子开口说话了,他问小白兔怎么离开了妈妈”我也为孩子感到高兴,尽管是一句,证明我们按计划走是对的。再次、要启发孩子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想法,如:平时在班上是老师安排他上厕所、喝水,慢慢地告诉小朋友,有谁想喝水、上厕所来告诉老师就行了,一天、分区玩活动区时,看到郭成成在教室中间转来转去,很着急的样子,我问:“郭成成、你怎么了。”他说想尿尿,我带他上厕所后让他知道下次要告诉老师,果然,第二天他很主动地来对老师说他想喝水了,以前在家时想喝水看一看杯子,妈妈就会主动去倒水给他喝,想上厕所就会哭起来,家长的心领神会。但实施计划后,在家也要求孩子把自己的需要说出来,为使目标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家长为孩子创设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
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
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成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如在活动中我会与朋友的身份和郭成成相处,操作活动时,我会尊重他的选择,并为他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一次、他用小棒拼出一间房子时很快乐地告诉我,这是小猫的房子,我表扬了他的想法太好了,并鼓励他再想一想小猫和谁生活在一起,可以把这一想法也告诉小朋友,同时成人是调动孩子有话愿说,有话敢说的外部因素,联系家长经常参与孩子平等的对话,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孩子的情感联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鼓励孩子大胆表达时,尊重他的选择和心理需求,如:我班的每位小朋友特别看中每周五下午的周末小结,因为这是他们表现自己的好机会,每位小朋友都有机会上台总结自己一周的表现,以往郭成成从不上台不讲自己也不管别人讲不讲,大班的九月底我突然看到郭成成举手了,上台讲的两句话是:“我这个星期的表现好,也要一块金牌”尽管总结很简单,当时全班小朋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老师暗地里也请许多小朋友帮忙主动和郭成成交往、游戏,看到他这一进步,他们能不高兴吗?只要郭成成敢大胆地表达,这是孩子走向正确表达的前提,能保持乐说的态度,会使幼儿在敢说、爱说中获得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人。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家长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培养,利用双休日邀请同事带孩子来家里和郭成成一起玩,或到公园放风筝,有一次,两位小朋友的风筝快到一起时,郭成成很紧张地大喊:“走开、快走开一点,我们两的风筝要打架了。”放完风筝回家的路上两个孩子在讨论风筝的话题,到家了都还想说,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提高孩子说的能力,我们为孩子提供相互交往与自由表达的机会,使他感受的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一年多种种机会培养,现在的郭成成已经是一个喜欢说话、愿意说话的孩子了。
最近,我看到郭成成小朋友那活泼欢快的表情,和小朋友高兴地交谈,在老师组织活动时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真难想象中班时来我班郭成成的样子。
从郭成成小朋友身上的进步,我意识到在幼儿口语发展的初期,幼儿主要在各种非形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语言的,幼儿期是语言初步形成的时期,因此,教师应把语言教育渗透于生活中,在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交往的需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使用辩论性语言,在聊天中学会使用问候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感受说的乐趣,使语言的学习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背景:
蔡宇凡爸爸妈妈比较重视宝宝快乐成长,一直都是亲自带孩子。再加上家里有两个年纪相差不多姐姐每天陪他玩耍,所以每天游戏的时间长,宝贝性格比较开朗活跃,游戏活动中总是积极主动参与,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录:
“我要开火车了!”晨间活动时,蔡蔡选择了一个呼啦圈,双手把着呼啦圈,形似握着方向盘,嘴里不停的嘟囔着。旁边孩子有的看着蔡蔡,有的自动也找来一个呼啦圈排在蔡蔡后面。受个体的感染,这个队伍不断壮大,一列长龙的小火车“建造”成了,“我们要去野生动物园啦!”李骏熙大声叫到。“不是不是,我们去植物园!”吴芃辰反驳到。“不是的,我的火车到海洋公园去!”蔡蔡涨红了脸喊到。“老师,我们去海洋公园了!”“哦,开慢点,小心撞车哦!”我在一边叮嘱。小火车在蔡蔡的掌控下行驶起来。“唔,到了到了,下车。”蔡蔡起来一个个的赶其他宝宝“下车”。有的宝宝还不愿起来,“蔡蔡,为什么赶小朋友啊?”“我到了呀,我要去加油了。”蔡蔡说完,把呼啦圈又送回到玩具框里。
分析与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内容,是无外在目的的活动,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度。幼儿游戏行为是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活动体验积极情感。成人只需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和相关的某些材料,在周围相关环境中,幼儿产生相关的自发性游戏行为。一个球、一张纸、一个桶就会使幼儿玩的不亦乐乎。蔡蔡运用一个呼啦圈自发的产生一连串的小集体游戏行为,他的这种游戏行为与平时家长的陪玩分不开的,体现了游戏的快乐性与主体性。所以在平时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中我们应该强调家长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家长要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钱将来可以再挣,但孩子不能等。作为爸爸,再忙也要每天回家吃晚饭,每天和孩子玩一次游戏;作为妈妈,再累也要每天给孩子拥抱,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午餐后,聪聪拉着小朋友们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几名幼儿都被吸引过去,他们开始模仿聪聪,不一会,几乎所有的的孩子都和他学,把椅子当成汽车,坐在那“呜呜呜…”的开起来。当时我想马上阻止他们,可是很快我又有了一个更好的想法,取代了这种“条件反射”,就是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孩子们一边开着火车一边唱着歌,心里那个美呀!就别提了!家长接孩子时,他们都恋恋不舍的对我们说:“老师再见!明天还可以玩这个游戏吗?”“可以啊,只要你们高兴,保证安全不摔倒就可以了。”给了肯定的答案,孩子们高兴的和家长离园了。
通过这件事,使我意识到,以往在吃饭前或等待别人的时候,我们会千篇一律的做着一些活动,时间一长,孩子就不感兴趣了,从来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容易受新鲜事物所吸引,总是喜欢新的内容,如果定期对各环节进行调整,哪怕是细微的调整,新颖的游戏、内容,一定会吸引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们的新鲜感不断增强。这样,不仅孩子的心理和需要得到了满足,我们的工作也变得更加轻松了。
儿歌《笑哈哈》短小精悍,以宝宝认识的五官为主要内容,通过边朗诵边游戏让孩子学习指、摸、捏、拉这四个动词,体验游戏的快乐。由于这个活动为家长公开活动,因此,活动前我对孩子的座位、环节都认真设计,便于家长和孩子的互动。
一、调整活动座位、方便孩子活动。
我把孩子的作为做了调整,由原来的双半圆形变为一个大圆圈,这样每个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孩子们做游戏也比较方便,同时家长一一对应坐在自己的孩子后面,既便于与孩子的互动游戏,而且还可以避免因孩子寻找自己的家长而产生哭闹、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分散等情况。
二、合理设计活动环节,鼓励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1、导入环节加入游戏、难点前置。
活动一开始,我从认识五官导入,请孩子说说老师脸上有哪些宝贝,并请孩子在自己的脸上也找一找。找完五官,我又以捉迷藏的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相关的四个动词,把难点前置,为后面的学习儿歌、游戏环节做好准备。我运用了一张抠有正方形小洞的纸板,和孩子玩捉迷藏,先把整个脸遮起来,接着按儿歌的顺序依次出现鼻子、耳朵、头发、眼睛、嘴巴,并根据儿歌的内容说说,做做相关的动词。捉迷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再加上道具的纸板的运用,孩子们觉得更新奇、更有趣,玩起来也更带劲,很快掌握了四个动词。
2、学习环节师幼、亲子尽情互动。
有了以上的铺垫,活动进入了学习儿歌、游戏的环节。我通过教师示范、教师说指令、幼儿边说边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孩子们掌握了游戏之后,我们请家长也加入游戏,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在亲子互动中,或家长说、幼儿做,或幼儿说、家长做,或家长幼儿边说边做,其乐融融,非常地温馨快乐。
3、仿编环节体验快乐。
最后一环节为尝试替换儿歌中的的五官,仿编儿歌,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说出了自己身上的其他宝贝如小脚、小手等等,教师则把这些便编了儿歌,并和孩子们一起说说玩玩,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教具设计简单而巧妙。
本次活动的教具就是一张抠有正方形小洞的纸板,虽然简单,但非常的巧妙,配合捉迷藏游戏,玩起来非常有趣,特别吸引孩子,而且在活动中配合动作化解了难点。因此在日常的教养活动中,教具设计不一定要多复杂、多华丽,只要能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就很棒。(——黄静洁)
附儿歌:笑哈哈
说鼻子,捏鼻子。
说耳朵,拉耳朵。
说头发,摸头发。
说眼睛,指眼睛。
说嘴巴,笑哈哈。
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岁亦然”,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对人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创造性、意志品质、人际交往的培养。因此,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是他们受益终生。以下谈谈本人对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得体会,供大家探讨。
一,分步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3岁的幼儿可以听懂成人的话,也可以和成人用语言沟通,单毕竟有限的,当成人一次要求幼儿做太多事,他们无法记住的,更谈不上按要求执行。在洗手时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步进行,一次只讲一个动作,如:教幼儿洗手“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背搓一搓,冲一冲,甩一甩,擦擦毛巾小手好。”每天我只教一步,幼儿很快就学会了正确洗手的方法。养成每次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我班的顾天成小朋友,刚入园时老师让他洗手,他总是说我不洗,我的手洗干净了,户外活动回到活动室,他坐在小椅子上不肯洗手,我和他一起去洗,他说我不会洗,后来经过我的分布步洗手法,他很快的学会洗手了,每天活动回到活动室,他不用老师提醒一声不响的去盥洗室洗手了。看到别人忘了关水龙头,他还会帮助别人关掉。多么好的习惯呀!
二.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除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利用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把用餐、饮水、洗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的去学。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如:我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自己吃饭,我准备了好多瓶娃娃和蚕豆、小勺,请幼儿一勺一勺地喂娃娃吃,让瓶娃娃吃的饱饱的,孩子们经过反复练习,很快掌握了拿小勺喂饭的诀窍,这时我再让孩子们自己吃饭,,就容易多了,他们很快掌握拿小勺自己吃饭的技能。在建构游戏时,往往有些孩子会吧所有用过的东西放在一起,就算收拾玩了,怎么让孩子把各种玩具分类归放呢?光靠老师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我就说“我们来布置一个家吧!”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家的感觉最好!”家是人的心灵之旅的港湾,对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大积木放大箩筐里,小积木放小箩筐里……”一切按家的方式安设,整理干干净净,分类放置。多整洁的一个家呀!孩子从中学到了活动后要把玩具收拾干净,分类放好。在以后的活动中,就再也没有出现乱放的现象了。
新入托的孩子,因为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秩序和习惯,情绪总会不稳定,哭闹不停。而当孩子在音乐世界里,感受着美妙的音乐和动人的旋律,他们会停止哭声,竖起耳朵,暂时忘记一切。于是,我们各班都设计了用音乐指挥一日生活的方案。来园时,我们播放轻快的音乐迎接孩子的到来,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愉快地开始新的一天。孩子们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玩桌面游戏,愉快地交流,瞧,他们玩得多带劲!晨间活动结束后,一曲《我的小小手》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便整理玩具,久而久之,孩子们一听到这个曲子,就会主动整理玩具,如今《我的小小手》已成为他们整理玩具的口令。“嘀哒哒,嘀哒哒,我来吹喇叭,娃娃也出来走走走,小狗汪汪开汽车笛笛笛……”一听到这首《娃娃进行曲》,孩子们就会精神地边唱边做动作,排起队伍来,曲子结束,孩子们队伍也排整齐了。吃点心时间到了,我们降低音量播放一些舒缓的钢琴曲,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在音乐世界里进餐,这有利于消化吸收;经过了剧烈的户外游戏活动后,用《水果音乐会》、配乐散文诗等消除活动带来的疲劳,做到动静交替,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等舒缓的乐曲为午睡前的准备,让孩子们的情绪在音乐中静下来,一曲《摇篮曲》将孩子带入甜美的梦乡。起床时,播放一些活泼、有力的乐曲,孩子们快乐地穿衣服。借助音乐,因势利导,不仅便于组织集体活动,而且还能增进孩子喜爱音乐的情趣,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已经是中午一点半了,孩子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我轻轻地走到孩子们的身边检查被子是不是没被踢掉,同时我发现他们睡觉的姿势千姿百态,有狗趴式、投降式、还有流着口水的奥特曼式。孩子们睡得多香啊!他们是那么可爱。突然,我发现丞丞的被子还在动,难道他还没有睡着?我轻轻地揭开被子,他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我,我轻声地说:“快睡吧!休息好了,我们的身体才会更棒!”我继续巡回观察孩子们的午睡情况,一圈下来,我又走到了丞丞的身边,他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我鼓励他说:“丞丞,如果你不动来动去了,陈老师知道你一会儿就能睡着了,丞丞很棒的!”他点了点头。我干脆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睡觉。他时不时地睁开眼睛看看我,我一看他,他就把眼睛闭得紧紧的。他还不放过和老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仔细地观察一下老师。我也睁大眼睛盯着他,我心想,丞丞最怕妈妈不来接他!于是,我尽自己最大的耐性微笑着趴他耳边说:“你快睡吧!陈老师要去打一个电话给你妈妈,让妈妈下午不要来接丞丞了。”“不要!”他急了:“我要睡的,我要摸摸妈妈的耳朵!”原来听他妈妈讲过,他有时要摸妈妈的耳朵才睡得着。“那陈老师来做你的妈妈吧!”他笑着点点头:“让我摸摸你的耳朵”,我蹲在他的身旁。他摸着我的耳朵,轻轻地闭上了眼睛。看着他可爱的样子比刚才不知道要美多少倍!不一会儿他竟然就睡着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就只是摸摸耳朵,已经打动孩子幼小的心!竟然比我的千言万语,千方百计都有效!原来妈妈会给孩子带来这样深厚的安全感!从内心的深处我不禁要对我刚才的“斗争对象”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谢他让我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老师要象妈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对每个孩子都要无私地释放自己的“爱心”,施爱于幼儿,让幼儿感受被爱的温暖。只要我们多拥有一颗爱心,教会幼儿如何去爱别人,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一定会在施爱与被爱的中健康、幸福的成长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再接再励,做好孩子们的“妈妈”!
相信《托班生活活动反思:开火车》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开火车游戏幼儿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