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随笔:捕捉孩子的创新火花

03-18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书面表达能力。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小班教学随笔:捕捉孩子的创新火花,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为人类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

今天离园活动线条训练画梯形,范例看过简单讲解后,幼儿开始自主作画,巡视中大部分幼儿都根据老师刚才范例的步骤画着,当走到第二排时,眼睛一亮和范例完全不同,而且仅一副,我没去打扰,继续巡视,孩子们都很认真。

作品完成了,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间了,我很期待那副特别的画,果然不仅我听的仔细,小朋友都认真的听着

,因为特别丰富所以要说的很多,能看出他是自信的、开心的。我在想如果我当时让他们必须画和范画一样的,必须只画梯形这个框架,又会怎样呢?

幼儿的创造力更多的受好奇心、经验积累等因素驱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应了解、认识幼儿,使幼儿感到老师是可以沟通的,是对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从而大胆地去创造,激发孩子的闪光点,让其自信、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萌发创新意识,表现自我感受。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激发创新,捕捉孩子的创新火花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今天上午,在组织综合活动欢乐的国庆节时,许多孩子都把的欢乐场面和感受通过美术表现出来,当我走到佳音身边发现她画的尽是坦克车、大炮、战斗机等,我似乎有点不满意,心想这么欢乐、祥和的节日,你的画火药味怎么这么浓。但是我转念一想还是听听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轻声地问她为什么这样画,她兴奋地说:“老师,这是解放军叔叔开着坦克在庆祝国庆节;这是空军把战斗机的灯都开着把天空照亮了,他们也在庆祝国庆节;还有……”。听!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我真的很庆幸刚才有耐心倾听佳音的想法,才没有伤到她的自尊心,同时也让自己倾听到其内心的语言。因此,教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切忌说“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真傻!”等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话语。当孩子提问题或与你谈话时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又如:《奇妙的绳子》创新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绳子随处玩,任意在手中摆动,一会儿变成摇摆的树枝、一会儿变成风吹的小树在晃动、一会儿变成小朋又在跳舞,一会儿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一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绳中探索积累,层层拨开层层发散,由一点向多点想象,采用层层递进的时间让幼儿层层创新层层发展,有体验到模仿到创新的结构动静结合,给予孩子充分想象、创造和自由表现的空间,充分错金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尝试绳子的多种玩法。幼儿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驱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应了解、认识、尊重幼儿,使幼儿感到老师是可以沟通的,是对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从而大胆地去创造,激发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萌发创造的激情,表现自己的感受。

捕捉孩子的兴趣


如果我有一对会飞的翅膀多好啊!在这样一种自发、积极的愿望后,我提供制作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美好的愿望。在活动一开始,我请幼儿说说自己有了翅膀会干什么?有孩子说:“要飞到宇宙中去看一看。”有孩子说:“我想到哪里去就能到哪里去了。”还有孩子说到:“姐姐在宁波上学,很想念姐姐,有了翅膀就能飞到宁波去看姐姐了。”孩子们说的不亦乐乎。于是我出示准备好的材料,给孩子们示范如何做一对美丽的翅膀,孩子们都非常激动,兴致特别高。等到他们动手时,各个都不含糊,虽然有个别男生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不过他们都主动要求再试一次,最后都成功了。通过相互帮助,孩子们把做好的翅膀粘在背上,他们一个个都把自己当成了小天使、小蝴蝶,开心都在走廊里飞来飞去,仿佛自己都成了有翅膀的精灵,体验着有翅膀带来的欢乐劲。

下午放学时,孩子们还过来让我把他们亲手制作的翅膀粘在身上,看来他们是真喜欢这对美丽的翅膀。这也让我感受到在教学活动中,捕捉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真情投入是很重要的。

教育随笔:捕捉幼儿的敏感区


教育随笔:捕捉幼儿的敏感区

儿童在各个阶段都会经历最近发展区,而中班幼儿也就是5岁左右的幼儿所经历的敏感期是在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上。

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是指他们开始积极的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培养更多的合作意识。

处于社会性行为敏感期的孩子们,他们渴望更多的认识社会,渴望更多的了解社会规则,渴望更多的学习社会行为,渴望更直接的体会社会性情感······

他们会主动扮演社会角色,并建立规则来感受角色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学习如何在角色中与其他成员接触和相处。

他们还会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来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感情。尽管有时他们也不知道他的行为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有效的,能否带来一个好的预期和结果,他们没想过甚至不在乎,但不可否认他们通过这些行为得到了更多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还有愉悦。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心灵上的安抚和慰藉,我们要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中,对每个孩子都进行简单的对话沟通,让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行为人来与他人进行社会性的行为交流,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我们要给他们学着处理问题的机会,在与同伴发生小摩擦时,能尽可能的自己想办法解决,减少“告老师”的次数并且更多的尝试与他人进行合作式的活动,建立简单的游戏规则来减少冲突,让大家更好的游戏到一起,无论是体育游戏还是角色游戏都能找到共同的方法,更好的解决问题。

幼儿就是这样不断的扩展认知,在自我成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儿童在各个阶段都会经历最近发展区,而中班幼儿也就是5岁左右的幼儿所经历的敏感期是在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上。

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是指他们开始积极的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培养更多的合作意识。

处于社会性行为敏感期的孩子们,他们渴望更多的认识社会,渴望更多的了解社会规则,渴望更多的学习社会行为,渴望更直接的体会社会性情感······

他们会主动扮演社会角色,并建立规则来感受角色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学习如何在角色中与其他成员接触和相处。

他们还会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来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感情。尽管有时他们也不知道他的行为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有效的,能否带来一个好的预期和结果,他们没想过甚至不在乎,但不可否认他们通过这些行为得到了更多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还有愉悦。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心灵上的安抚和慰藉,我们要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中,对每个孩子都进行简单的对话沟通,让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行为人来与他人进行社会性的行为交流,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我们要给他们学着处理问题的机会,在与同伴发生小摩擦时,能尽可能的自己想办法解决,减少“告老师”的次数并且更多的尝试与他人进行合作式的活动,建立简单的游戏规则来减少冲突,让大家更好的游戏到一起,无论是体育游戏还是角色游戏都能找到共同的方法,更好的解决问题。

幼儿就是这样不断的扩展认知,在自我成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善于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善于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每天午睡前活动室里总先热闹上一阵子,先分床、送饭,个别孩子吃药、喝水、上厕所,有的动作快速的已经跑到了小床上……老师送完饭还要忙着打扫卫生,而此时孩子们也会趁着老师忙的时候再度从小床上起身嬉戏,甚至有的孩子下床玩起了摞床用的带轮子的底架。

从上学期开始班级里为了节省空间,给小床量身定做了一个带轮子的底架,每天午睡起床后统一摞起来推到外面去,因而孩子们也总是对带轮子的底架感兴趣。

每天起床都会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床第一个放在底架上,这样可以有机会推着小床等待下一个小朋友摞床。

看着孩子们如此对小床底架感兴趣,想想他们每天临睡觉的混乱场面,老师还要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何不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管理他们呢?于是对他们说:“小朋友既然你们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带轮子的底架,老师答应你们,允许你们的小床放到上面,中午可以在上面休息,体验一下带轮子的小床。

”“耶!!”话音刚落孩子们兴奋的喊了起来。

“不过,小床的底架只有三个,所以今天我只能选出三个表现最好,最遵守纪律的孩子。

然后再让这三个人为明天选出三个小朋友,这样每天中午都会有三个最棒的人来体验一下会转动的小床……”话还没说完,只见孩子们各自忙碌寻找自己的枕头和被褥,顷刻间个个躺好了,没有再乱说话的现象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了孩子们的纪律出奇的好,每个人都在想着:下一个体验带轮子会转动小床的人将会是自己。

由此小事让我再次认识到:生活中老师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善于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帮老师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对症下药”,是工作中的一种有效法宝。

不信你也可以试一试。

不知道本文“善于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教育随笔:创新带来的快乐


教育随笔:创新带来的快乐

折纸是孩子们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折纸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手和脚以及脑部的协调能力,而且还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折纸过程中,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一些关于折纸的秘密,从而发展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大班折纸活动《多彩纸粽》的教学活动中,当我出示美丽的粽子时,幼儿发出阵阵的赞叹声,同时我也听到几个幼儿说:“老师,我不会折”,为了鼓励幼儿,激发幼儿对折粽子的兴趣,我故意卖了一关子说,“老师,今天用新方法教你们新本领,你们不仅要认真观察,还要开动脑筋哦。”。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我想机会来了,我就出示活动前我把折粽子步骤拍成的PPT,幼儿瞪大双眼,当看到背景是餐桌布时,林优优就问:“老师,这是你家吗?”“是的,老师把折粽子的步骤拍成照片,你们也可以呀。”“真的吗?”“当然,只要你们会折的来,老师就为你们折粽子的步骤拍照,这样你也可以教弟弟、妹妹折粽子了”。这时,李承宇大声地说:“老师,你要第一个给我拍照。”接着,我出示折粽子第一步骤的PPT,幼儿就跟着折起来,在此过程,幼儿都很认真,生怕这步骤没折好,就到下一步骤。幼儿很快折出了三个“书签”。

最后的拼插环节是活动的难点,我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书签比喻成鱼,第一只鱼张大嘴巴,吃第二只鱼的一个角,第二只鱼吃第三只鱼的一个角,最后,第三只鱼吃第一只鱼的一个角。经过形象生动的提示,孩子很快就拼插出粽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给老师们一个启示和感悟:只有老师不断创新,幼儿也才能更快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本次活动我改变传统的折纸方式都是老师带领幼儿折纸,老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在折的过程中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幼儿不仅没有真正获得动手操作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而且限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探索精神的发挥。

为了让幼儿清楚的看到图示的每一个步骤,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折纸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大多数幼儿也改变了以前那种依赖老师的怠惰消极思想,认真的看图尝试起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并没有马上给他们正确的答案,利用更直观和更形象的图示积极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并让孩子们互相帮助了解来解决其中的困难,给孩子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孩子对折纸的兴致更加高涨。

捕捉孩子“敏感区”


凡是发育正常的孩子,大多五六岁时就开始对某一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倘若父母能迅速及时地捕捉孩子的“敏感区”,顺势予以引导,就为孩子成才打开了通道。因为凡是孩子最敏感的也就是最有兴趣的,而兴趣则是孩子成才的启蒙老师。

不少父母对孩子生活上的照料可谓细心、悉心、精心之极,但在发现孩子的“敏感区”上却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粗心。有的孩子多次在父母面前表现了对动物、植物、机械、色彩、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强烈的敏感,做父母的却视而不见,贻误了培养孩子成才的时机。天津有个少年科技爱好者叫张明,十一岁时他制作的七管低压台式收音机,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三等奖。但最初张明的父母都很讨厌他的淘气;小时候不肯到幼儿园去家长只好把他锁在家里。他在家摸爬滚打,浑身弄得像个泥猴似的,把买给他的手枪、汽车等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后来在一位小学老师的启发下,父母才喜出望外地知道孩子拆卸玩具正是他好奇心强,爱观察,肯钻研的表现。发现了孩子这一“敏感区”之后,张明的你母便同孩子一起拆卸玩具,同时边拆卸边教授道理,启发他的思维,假如张明的父母仍是讨厌训斥、打骂孩子,那么科学天地里这一株茁壮的幼苗不就被扼杀了吗?

细心观察孩子吧!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动作、眼神或所提的问题中去捕捉孩子的“敏感区”吧,那样,你也许能为孩子成长找到个突破口,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更多地学习,因为它需要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够实事求是地发现、捕捉孩子的“敏感区”,而不是主观的神经过敏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从而造成贻误孩子的健康发展的后果。

教育随笔:抓住幼儿兴趣,捕捉教育契机


这是一堂音乐韵律活动“摘果子”,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做着各种“摘果子”的动作。有的一只手挎篮子一只手摘;有的双手高举着摘;有的变换着方向摘;有的一起结伴摘。孩子们都很认真投入。集体表演后我像往常一样,请部分幼儿到前面来表演,其他幼儿坐着欣赏在表演过程中,薛晨阳的一个动作给我一个启示,他是坐着欣赏的,在张梦希小朋友跳起来摘果子时。他伸出小手轻轻的喊:“张梦希,来摘我的果子!”是啊!何不请其他的小朋友来做果树呢?如果这样活动不是更有意思了吗?表演结束后我立刻把这个想法告诉大家。孩子们高兴极了。经过讨论,第一组的幼儿来做摘果子的人,其余幼儿扮演果树,他们用手和脚表现着果树的动态,还真像果树的样子。音乐开始,摘果子的小朋友穿梭在“果树”中认真的摘着,为了能吸引摘果子的人,扮果树的幼儿一动不动。每个孩子都那么的投入,就连平时的几个“小捣蛋鬼”也那么专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再加上我的灵机一动让原本很“老”的活动,开展得让孩子们兴趣盎然。

由此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在教育活动中老师预设的是远远也跟不上孩子变化的。”所以我想在我们平时组织教育活动时,还需要我们老师来敏锐地捕捉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及时灵活地作出调整,从而体现出孩子的主体性。孩子的生成无时不有,他们的生成来自于自身的兴趣、需求、知识经验的积累;来自于教师的分析、观察与捕捉,而我们教师要学会捕捉孩子的兴趣,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像这样的教育契机我们每天随时都可能遇到,但反思过去,有太多教育契机都被我们给错过了,失去了许多真正体现教育价值的好机会。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更大的发展,我们应努力增强自身“善于捕捉幼儿兴趣”的意识。有一颗细致观察孩子的心和一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眼睛,及时去发现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孩子们学习的更快乐!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幼儿能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幼儿兴趣而生成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有充分体现个性的机会,能在活动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幼儿在感兴趣又处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体会到了合作的愉快和交往的乐趣,他们的好奇和欲望在活动中得到了满足,个性得到了发展,这就是兴趣带给幼儿的自信和韧性,带给幼儿健康的幸福和快乐。

为此,教师应充分信任幼儿的潜能,为幼儿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教育环境和在活动中的适时引导,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从小学会学习。

教育随笔: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晨间活动时,大班的几个男孩正十分投入地踢着足球,突然有幼儿跑过来反映说:“老师,踢球的小朋友影响我们游戏,他们总是乱跑乱撞。”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群孩子不守规则破坏规矩,但实际蕴含着很多的教育点,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于是,我让踢球的那几个孩子先听一听受他们影响的小朋友的心声,然后我对他们说:“你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玩的游戏,可是现在你们相互影响,大家都不能尽兴玩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呃……那踢球时快要碰到他们的时候就停下,或者绕过他们。”一个男孩说。虽然我明白问题没这么容易解决,但还是决定让他们自己去试一下,而自己继续关注活动的进展情况。

不一会儿,有孩子又来“告状”了。为此,我又把孩子们召集起来进行讨论。看得出双方都很委屈,“哼,他们还是会把球踢过来。”一个女孩满脸不服气地说。“那我们踢球时你们也总是跑过来。”另一个满头大汗的孩子说。我笑呵呵地说:“原来是你们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啊,我看大家一兴奋就会满操场乱跑,那还有什么办法呢?”一个男孩建议说:“我们可以划分区域,在自己的区域玩游戏。“对对对!”其他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我继续追问:“那用什么来划分区域呢?”“我们用轮胎吧。”一个孩子赶忙回答。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认为用轮胎当作隔离线很靠谱。于是,孩子们就分工合作用轮胎了围一个大正方形在里面踢球。这下终于可以不相互影响了,而且还省去了捡球的麻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我园一直提倡以幼儿的生活为教育切入点,以游戏为教育手段的教育理念。围绕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其不断地研究、学习和感悟,充分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并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相信《小班教学随笔:捕捉孩子的创新火花》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教育教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