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背景:最近,我们根据班级幼儿已有经验及兴趣将主题活动《自信的中国人》和《新年到,喜洋洋》进行延伸与整合,尝试将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进行传承。在一日活动中,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注意:
区域时间到了,老师对今天的区域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如美工区,昨天我们一起探索了火苗在线上燃烧的样子,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红纸,你们可以将线上火苗的样子剪下来,还有集体活动的延伸,美术活动我们小组合作通过折剪一起制作了“绣球花”语言活动剪纸儿歌中出现的事物都可以在美工区继续操作和探索。
因为老师在准备纸,一开始美工区并没有小朋友来,当我将纸投放到美工区时,优优看见了跟过来说:“老师,我今天还做绣球花”、一会儿,彬彬、晨晨也来到了美工区,彬彬从纸篓里拿了张绿色的纸,边拿边说,咦,做什么花,只见他将正方形纸对折,然后用铅笔画,再剪,展开后,他将作品举起来说:“看,树叶”旁边的优优也剪了一只苹果,举起来给一旁的老师看。这时,美工区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几个幼儿选择了红纸剪火苗,一会儿,彬彬从美工区架上取来3只固体胶,接着,彬彬选择了一张橙色的纸,又用同样的方法开始剪,当他打开纸,看着他的作品,咧开嘴笑了,然后将作品举给旁边的小朋友看,接着,他又选择了一张黄色的纸,对折后,咬了咬铅笔,翻翻眼睛,很快,他就开始低头画和剪,展开看了看,笑着说:“怎么像个面包呀”每次剪出来的作品他都放在一起,然后他又选择了一张绿色的纸说要剪大树,老师提供了双面胶,彬彬试图将双面胶撕开,发现这个双面胶已经用完了,他举起来晃了晃,给一旁的老师看,然后将双面胶扔到了不远处的桌上,一边两个小朋友将剪下来的废纸扔来扔去,彬彬见了,说扔垃圾桶里,他继续剪树,展开后,他边笑边举着作品跟一旁的优优说:“哇,包子树”他开始边找固体胶边说我的呢,将面前的双面胶打开来,看了看,又拧了拧,然后,将固体胶放下,下位又取来了固体胶,拧了拧,开始将所剪的作品张贴在一张白纸上。
识别:
1.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能根据需要划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从观察中可以看到彬彬将纸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折和剪,变成了树、叶子等,虽然,有时没能变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他及具想象力,面对自己的作品,他将其想象成面包树等等。
2.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彬彬看到自己剪出来的叶子、树等很高兴,并与同伴分享,在活动中能够与同伴互动,注到文明有礼貌。
回应:
1.将事物互相联系,建构连贯经验。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彬彬将所剪作品根据外形进行想象,在分享时他沉浸在他的想象与实践结果脱离中的自嘲,在具有一定的剪纸技能的基础上,可以让幼儿将事物间相联系,成为有主题内容的作品。
2.欣赏故事儿歌,鼓励幼儿尝试以主题为内容开展剪纸活动,
欣赏生动有情趣的故事、儿歌以及一些剪纸主题画,帮助幼儿建构经验,为进行剪纸主题创作提供经验支持。
池冠谆小朋友的故事内容大略是说:螃蟹与小鸭子竞赛跑步,最后一起达到终点,裁判让他们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议胜败,鸭子死活不干。
他说:“剪刀石头布我一定不会赢。
”听了这个故事我突发奇想,我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为什么鸭子死也不干呢?”有的孩子知道鸭子的手是蹼,但螃蟹的手就是钳,所以螃蟹一定会赢鸭子的,就因为我的这个简单而随便的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孩子们的争论,子轩说:“如果鸭子跟马比赛的话,鸭子就不会输,因为马的手是马蹄。
”小茜说:“如果是鸭子和马比赛,马是赛跑能手,那就会跑赢鸭子,还哪用猜拳来决定输赢呢!”张文又说:“那就和乌龟赛跑吧,那鸭子肯定会赢。
”池冠谆说:“那鸭子像兔子一样睡觉的话,那就肯定会输。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越说越起劲。
幼儿园的课程就是这样,不必特定的时间也比用特定的教育内容,就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简单的发问,小朋友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就从这里得到了表达和提高。
(刘帅)
最近这段时间,小朋友都在学习折小鱼,折双三角形,折双正方形等等。小朋友刚开始拿到纸头都是很盲目的乱折。就算是对折也是非常不整齐的。在折的时候小朋友还不知道对折的意思。通过手把手的教,一遍一遍的演示。我们班小朋友慢慢对折纸有了兴趣。
第一次过关折小鱼的经历还是在眼前的,现在每个小朋友都能折好一条小鱼拿上来开开心心的给我看了。记得那天教小朋友折小鱼,她们总是心不在焉,不感兴趣。于是我说了,需要小朋友过关才能回家。折会了的小朋友可以回家,不会折的小朋友要跟爸爸妈妈一起留在幼儿园,学会了才能回去。但是小朋友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他们认为爸爸妈妈来接了肯定会让他们回去的。
于是,我与班级叶老师一起合作。让小朋友能有任务意识,知道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每天都有不同的任务。我们先请小朋友会折的自己来过关,然后不会折的来找老师教。有部分小朋友来过关,来问我们怎么教了。几个态度随意的小朋友还在聊天讲话。时间过的很快,当家长们来接时,他们很兴奋的准备走。我们老师就向家长说了这件事情,家长们也表示非常理解,不能让孩子养成坏习惯都很配合。当看到家长们进来询问自己怎么不好好折纸,会不会折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紧张了。他们拉着家长的手准备走,而家长却要他们留下来学会了再走。这时几个小家伙开始掉眼泪了。他们有的说不会折,有的拿着纸头叫家长折。
所幸通过家长们的配合孩子们对这件事情都引起了重视。在之后的折纸活动中,他们都学的很认真,不会了就会跑上来问怎么折。我想有时候不能一味的放任孩子,需要加强规矩的时候就应该让他们有这个意识。这样家长们也能引起重视,同时也更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情况。
大二班梁伟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转眼孩子们已经读大班下半年了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做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这学期我们每周都有木工房,孩子们对这种敲敲打打的事特别有趣,好奇!因为工具有限,今天我们让小朋友5个人一组,自己跟小朋友合作做东西,可以是小桌子,小凳子,小汽车,小小床……分好组,小朋友都去找自己的小木块,小方块,每一组拿几枚钉子,敲敲打打开始了,开始小家伙们一会钉子歪了,怎么办呢?有个小家伙很聪明,试了几次不成功,去工具房找了一个扳手,他用扳手把钉子固定,叫另一个小朋友来敲,果然钉子不歪来歪去,一点一点的往下敲下去了,小朋友都很兴奋,一个人扶脚几个人扶板,慢慢的一只凳脚成功了。小家伙们高兴的跳起来,成功了,成功了,就这样,接着慢慢的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虽然都花了一些时间,凳脚也有长长短短,但是一张桌子终于做成功了!看着开心的孩子们,我给他们拍了照片,留了做纪念,告诉他们合作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没有大家的力量大!
玩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感兴趣的事,因此,这个星期的区角活动我们开设了玩水的区域,给幼儿提供了小盆、针筒、小杯子、饮料瓶等,他们呢把针筒的水抽出来,再打到小的饮料瓶里,小杯子里,把小杯子的水倒进小盆里,真是玩得不亦乐乎,虽然再三提醒他们玩水时尽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和桌上,但孩子们仍因为玩得高兴而顾不上这些。
有一天,东东在玩水时不小心把水泼到了地上,他急忙用脚踩,然后又弯下腰用手去擦,突然她高兴地喊“我画了一条鱼了”,她兴奋的声音引来了好几位小朋友,他们也纷纷尝试,哈哈用手指蘸上水在地上画起了花,秋秋用湿手在墙上画起了云,贝贝的湿手在桌子上画起了小朋友的脸蛋……
虽然这样的举动已经离开了老师的目标之外,但是我并未急于纠正,二期课改的学习让我明白:教师应成为孩子生成活动的关注者,支持者、引导者。
第二天,我为孩子准备了一支毛笔,一张报纸,孩子们拿着毛笔蘸水在报纸上画呀画,兴奋难抑,敏敏卷起袖子,手撩了一下额头,向同伴炫耀着:“看,我画了一朵小花”,铭铭画了一条毛毛虫,就连平时在教室里不太愿意画画的白云上今天也画得特别起劲……孩子们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尽情地表达着、表现着、创造着……
分析与措施
分析:孩子们对有趣的斜坡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动脑,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斜坡.
它们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孩子之间互相配合,相互交流。实验结束后,孩子掌握了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养成了做好记录的好习惯。通过小实验,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
措施: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工具,比如玩具小车,弹珠等材料,丰富孩子的实验。还可以在斜坡上放上布、纸、塑料袋等材料,让孩子更进一步发现斜坡的有趣。
当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巡视各区游戏情况,当我走到巧手吧的时候,我看到辰昕正在衍纸,走得更近一点,我看到了她手下的作品——一朵花已经成型。花心是圆形的,花瓣是水滴形的,尖头朝中间。辰昕这时候正在卷绿色的长条形纸,没一会儿就卷成了一个圆圈,又见她稍微松了一下卷纸,纸芯就变成椭圆形的了,然后她用力捏了一下椭圆形的一头,变成了尖尖的,一个水滴形的纸卷成功了。我见到辰昕将绿色的这个水滴状衍纸贴在了花枝的一边,真的是花叶。贴好一个,辰昕又开始卷起一张绿色纸条,和刚才一样,又做了一片花叶,并且贴在了花枝的另一边。这时候,同在巧手吧的丝雨看到了,叫了起来:“哇,真漂亮,我也想做!”我看到辰昕露出了笑容,然后就开始告诉丝雨她是怎么做的……
衍纸材料是我们班君瑶小朋友带过来的,她和妈妈在家里面曾经一起做过,带到幼儿园以后,君瑶曾经在巧手吧做过,辰昕跟着君瑶学过一次,但是那次只是学了怎么卷圆形的纸,并没有教水滴形,更没有教如何拼成一朵花,想不到辰昕自己却做了出来。由此可见,辰昕对于这个衍纸的喜欢程度,也可以看到她是一个爱动脑筋,心灵手巧的小姑娘。同时让我再一次意识到孩子间相互学习的能力不容小觑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