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如何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之间的冲突

05-29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20教师如何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之间的冲突》,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1、镇定情绪。纠纷发生后家长应心平气和的引导孩子如实地将事实经过讲清楚。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给予诸如“是谁先动手打的?”“你没有动手,对吗?”等错误的诱导、暗示,而鼓励孩子讲出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

2、分析情况。爸爸、妈妈应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根源,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别的孩子无意识的行为,还是自己孩子不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的孩子确实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找到事情根源后,家长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应让孩子想一想该怎么办,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态度,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解决纠纷。家长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

,应该冷静的态度,理智的进行处理,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处理,无论谁是谁非,对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

4、互相交心。幼儿间发生争执时正常的,家长应该明白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戏时,发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不要小题大做,更不能把孩子之间的争执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诚恳地和对方父母交交心,彼此谅解,和和睦睦,易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以后的日子里友好相处。m.YJS21.coM

5、鼓励交往。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纠纷而限制他与同伴交往。相反的,更应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让孩子在交往、冲突、纠纷中获得更多经验,促进其社会性的更好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正确认识孩子的“偷懒”


专家提醒,在结合孩子“气质”的同时,家长要注意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不同能力,不能给孩子偷懒的借口和理由。

年轻妈妈们在一起聊天,都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懒”,9个月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水,就是不拿,非要父母送到嘴边;2岁了,叫他去骑自行车,运动运动,可是孩子就是不动,宁愿窝在沙发里看电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这孩子不是废了吗?”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从小懒惰是个危险信号,“其实,这些不能说明孩子‘懒’,可能与孩子的天生气质有关,也可能是家长教育方式出现偏差,没有给孩子适时的锻炼机会,导致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等。”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专家提醒,在结合孩子“气质”的同时,家长要注意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不同能力,不能给孩子偷懒的借口和理由。

自理能力达标幼儿不到两成

按照目前广州市各大医院儿保科通用的0~2岁神经心理发育标准,一般要求9个月大的婴幼儿就要开始学会部分生活自理,但是现在的孩子基本达不到要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师林少勇介绍,12个月的孩子穿衣应该知道配合,15个月应该会自己脱袜子、穿鞋等,但基本上来做儿保的孩子都做不到,只有少数不到两成的孩子可以勉强应付。

林少勇表示,现在的孩子都不笨,这在早期智力测试里能体现出来,但是社交行为跟生活自理能力落后,能力在退化,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没给机会,包办太多。

林少勇日前接诊过一个2岁的小男孩,其父母都在美国,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因为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小男孩一直穿纸尿裤,不会自己脱鞋,表示个人需要不会说,全部用手指。“正常来说,1岁以后就可以完全不用纸尿裤了,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其定时排便能力”。还有的小孩3岁不会说喝水等,很多家长不敢送孩子去幼儿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饱,喝不好,这给孩子进入社会埋下了不小的交往障碍。

大多源于家长包办太多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

“隔代教育”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一般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儿女容易溺爱和迁就。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老人更怕他们有所闪失,对不起儿女。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着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在吃的方面,给孩子做“专利菜”,让孩子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喂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饭,甚至担心孩子摔跤,不辞辛苦抱着孩子上下楼梯……老人的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全家人都要为他服务,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

父亲动感强应多参与教育

小区花园里,经常看见几个老人抱着小孩站在那里聊天,一聊几个小时,而抱在手里的孩子傻乎乎的,不动也不闹。

林少勇表示,其实这样的孩子是不太“正常”的,不应该这么安静,正常的表现是哭,闹着要走等。

他表示,由于老年人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因此老年人带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一般就是上街或者在小区里玩耍,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等。这种情况下,父母尤其是父亲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一般父亲的动感强一些,可以更好地激发或调动孩子性格中的活泼因素。要多陪孩子做游戏,不仅是跑步、滑梯等动态运动,一些亲子游戏、智力游戏也很重要。

天生气质,不分好坏

还有些孩子天生“懒”,不爱动,这与其“气质”有关,对待这种孩子父母不能一味责难,要根据其气质循序渐进地改变。“气质”是一种心理行为表现,也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情形的行为反应方式,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孩子刚一出生,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如有的孩子胆小敏感,爱哭好动,令父母一筹莫展;有的孩子很乖,吃饱就睡,摔倒了也不哭;有的孩子虽也哭闹,但容易哄,容易笑。

9个月的琳琳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宝宝,父母常向友人夸琳琳乖,出生后吃奶有规律,吃饱就睡,不会像其他小孩那样半夜哭闹不止。但就是不爱运动,爬起来也慢腾腾的。这天琳琳的父母特意来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儿保科做了一份儿童气质量表,结果表明琳琳的气质类型是平易型(即抚养容易型)。父母高兴地搂着琳琳亲了又亲,仿佛琳琳刚拿了一个冠军。而另一边,1岁3个月的贝贝爱哭爱闹,非常敏感,衣服不够柔软也会烦躁不安,父母感到头痛极了,于是也填了一份儿童气质量表,测定结果为麻烦型(即抚养困难型),贝贝的父母于是忧心忡忡地不断问医生,孩子该怎么办呢。

林少勇指出,气质是天生的,没有好坏之分。儿童的气质分四大类,即平易型(抚养很容易)、麻烦型(抚养困难)、激情缓慢型、中间型,其中中间型可分为中间偏难养型和中间偏易养型。平易型的孩子比较温顺;麻烦型的小孩特别好动,动不动就哭闹;激情缓慢的小孩,对外界环境反应迟钝,不容易逗笑或引起激动,对周围人缺乏兴趣,不合群。

林少勇表示,虽然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难以改变,但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其发展倾向与结果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培养、环境因素影响和自我锻炼等,是具有可塑性的,因此家长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

教育不能一蹴而就

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懒”,就忧心忡忡,认为应赶快改变孩子,否则孩子长大了可就不得了了,但是,那段时间内“磨破”嘴皮子了,却没什么效果,顿时心情降到谷底,一筹莫展。

林少勇劝慰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生活上稍微注意些就可以了。教育应因人而异,不同孩子的气质不同,采取的教育方法就不一样,而且,持之以恒、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比短时间的强调效果好得多。他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持之以恒,更要统一意见,别让孩子钻父母与上一辈之间不同教育方式的空子。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劳动习惯,要从细节出发。在生活中鼓励孩子自主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父母回家,鼓励孩子帮忙放拖鞋;吃饭前,鼓励孩子帮忙拿碗筷。这样,才能慢慢地培养起孩子的劳动习惯。家长过于紧张,要求快速改变孩子,而孩子难以承受太大的压力,这样,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林医生特别强调,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不同年龄的孩子活动水平有所不同,提过多过高要求,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勤快”习惯。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活就是喜、怒、哀、乐的总和。有喜有乐,自然就会有怒和哀。挫折也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虽然每一个人都不欢迎挫折,也不喜欢挫折,但又总是躲避不开它。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如果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就会惊慌失措,痛苦失望;如果有了正确的挫折观,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了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且敢于正视面临的挫折,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家长要走出思想上的误区

家长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他们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经受一点磨难,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有太阳怕晒着,就像温室里养花朵一样,从不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在生活和学习上,孩子刚刚遇到一点困难,家长就心疼得不得了,赶快替他排除;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赶忙代他受过。孩子像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簇拥着,要星星不能给月亮。家长的百般宠爱与呵护助长了孩子的需求欲望,并且不断膨胀起来,对前景的估计过于乐观而对后果的设想过于简单,一帆风顺的经历使之对挫折一无所知。一旦受到挫折,便茫然不知应对,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走向极端。所以家长要及时走出溺爱与凡事大包大揽的思想的误区,要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让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

正确认识什么是早期教育


不少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读书、写字、算算术。这样理解早期教育太片面化。早期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不能偏重于单个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认为孩子能背唐诗、识字就聪明,从而不断要求孩子死记硬背。其实,有的人知识虽不算多,但头脑灵活,智力水平也就较高。如大家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曹冲秤象等,都是靠他们独特的智力,做出令人赞叹的事。

早期智力开发,可以通过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活动来完成,如引导孩子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劳动来培养和促进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

对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最为关键。至于识字、背唐诗、算算术,要本着不强迫孩子学为原则,也不能小学化,“填鸭式”,而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点播式的提问和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孩子自然而愉快地吸收,而不是灌输。早期教育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正确认识孩子说话“喜爱重复”


月月今年快3岁了,特别聪明乖巧,可有一个“坏”习惯让妈妈非常担心,就是月月喜爱重复地做某件事情。

其实,婴幼儿“喜爱重复”的行为,不是“固执”或“一成不变”,这是他们的特性。一般来说孩子“喜爱重复”有着自己的用意。

孩子的重复行为揭示: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在爱中进行重复共读曾听见一位父亲象拆穿西洋镜般地说:“我的孩子一天到晚拿书要我念,其实他只是想得到我的注意力罢了!”这位父亲说的虽是实情,但其实他的孩子想要表达的讯息是:“请你爱我!”婴幼儿从重复行为中获得成长,成人在提供婴幼儿重复行为的环境中灌输孩子的生命;孩子绝非固执,成人更非安排一个呆板的环境。在一读再读的亲子互动里,不但有爱,还应和着人类成长的规律和需求!婴幼儿从重复行为中获得关注,爸妈也在孩子的这种重复要求中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因为在一读再读的亲子互动里,充满着爱和关注!

当你在某天、某时、真的不想再念下去,但又不忍孩子招收被拒绝的挫折时,建议您用以下方法:

1、您只须慢慢地、一页页地翻书中图片给幼儿看,对孩子的问题则简短答腔。只要一会儿功夫,婴幼儿通常就会失去当下再看的兴头,但却不会失去明天再读的兴趣。

2、当您察觉婴幼儿想要求再读,可反问孩子:“你从书上看见了什么?”或请他们自己“念”给你听。有经验的成人都知道,幼儿可以自己嘟哝嘟哝、煞有介事般地念起书来。把被重复要求的对象转回到幼儿身上,他们大可在一读再读后,而自行决定结束该次的阅读经验。

3、直接诚恳地告诉幼儿:“爸爸(妈妈)累了,现在不想再念。”大人诚实地向孩子坦白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坦诚不只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习惯。孩子从小获得大人坦诚的对待,就有机会学习坦诚的方法和态度。父母对孩子坦诚,往往会很惊讶地发现,即使是一岁多的幼儿,也常常能尊重您坦诚相告下的决定。可在念完书时,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

育儿观念: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缺点


育儿观念: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缺点

我们班现在是中班,中班正是孩子们最为活跃的年纪。班上难免也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作为老师对于这些孩子我们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也常常和家长沟通,试图共同去帮助孩子。

在我们幼儿园非常关注与家园共育这点。因为想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哪一方都是不行的。需要共同去努力。记得以前听一个同为幼儿园老师的同事说,她们班有一个孩子,他在班上属于特别调皮的一种。教学活动时坐不住,画画、游戏时也是如此。而且总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孩子。关于这点,她也找过他的家长谈过许多此。作为老师与家长交谈的目的不是“告状”而是想一起帮助他。可是他家人总是不愿意正面的面对这些问题,总说“我家孩子在家里还挺好的,不会这样的。是不是别人先搞他的啊!”就是这样,弄得那位老师都不好说些什么了。其实孩子犯了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是他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作为家长,你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否认掉孩子的错误。那孩子是不是也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呢?

孩子教育:正确认识“一心二用”


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们往往在对孩子教育,尤其是注意力的培养上,进入一些误区。下面看看关于培养儿童注意力的知识。“儿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3种事情上”不是错,这是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新近携手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还建议父母把这种训练纳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理由

孩子未来做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同时把握全局、通盘考虑。比如开汽车要留意地形、注意路上的环境和行人、还要关注红绿灯的变化;弹钢琴时,眼看琴谱、耳听琴音、脚踩踏板,大脑则要分析、判断音乐的节奏。学会“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就能很好地应付。

★好处

研究表明,在“一心两用”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在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也有出色的“业绩”;而且,大脑反应快、身体协调性好、记忆力强、富于创造性。

★实际操作

1岁: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说话;一边学走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儿歌,一边玩游戏。

2岁:一边学儿歌,一边双脚跳;一边唱歌,双手一边有节奏地舞动;一边听故事,一边做动作。

3岁:一边自言自语讲故事,一边给娃娃穿衣服;一边涂鸦,一边听音乐;一边拍球,一边和小朋友说话。

4岁:一边走平衡木,一边数数;一边捏橡皮泥,一边唱歌。

5岁:一边滑轮滑,一边数数;一边画画,一边编故事;一边折纸,一边听歌。

6岁:一边穿珠子,一边和小朋友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背诵唐诗;一边弹钢琴,一边唱歌。

★提醒

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都需要后天培养,而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期。

“一心两用”的条件是,其中一件事是孩子较熟悉又较简单的,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注意力。

育儿心得:如何看待小班幼儿之间发生的冲突


育儿心得:如何看待小班幼儿之间发生的冲突

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工作一直是我们老师的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很多孩子由老人带、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原因,小班幼儿入园不适应状况呈现出很多状况。而哭闹是小班幼儿入园最常见的外显现象之一。我们要从小班幼儿初入园的哭闹现象入手,分析了解了哭闹的原因,就能从中解决、缓解幼儿哭闹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的顺利过渡。

一、现象描述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一个新的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

1.持续型哭闹有的妈妈早上送来宝宝园后即偷偷走掉了。宝宝在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教师百般哄劝均无效。午睡时宝宝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

2.间歇型哭闹有的宝宝来到幼儿园很乖,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午餐时,宝宝突然哭着要妈妈。老师去哄他,宝宝不哭了。到了睡觉的时间,宝宝又坐在自己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老师把他带出来,他不哭了。下午吃点心时,宝宝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

3.感染型哭闹有的宝宝早上来园后很平静地跟妈妈说再见,后来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老师做游戏。旁边的小小一直在哭。一开始宝宝看着小小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样。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

4.分离型哭闹有的宝宝来到教室后,发现家长有要走的趋势,立刻大哭向门口跑去,被老师拦住了。所以宝宝就一直在教室里哭着跳着。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后存在持续型哭闹、间歇型哭闹、感性型哭闹和分离型哭闹四种现象。

二、原因分析

(一)小班新生幼儿的年龄特点

1.心理依恋性较强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幼儿来园的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幼儿与心中依恋对象的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

2.情绪化,易受感染小班幼儿较情绪化,因此其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也特别容易转移。因此一些不哭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哭闹后很快就哭了起来,一些本来哭的幼儿也会因为其他注意力的分散而很快转移注意力,不哭了。

3.自我中心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意识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他人的活动并不感兴趣。因此虽然有那么多同伴在,他们只愿意选择那些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群。

如何解决孩子之间的冲突问题?


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若不存在病态性的以大欺小或者冲突中有枪支刀具等较大危险,原则是大人不应干预和评判,除非孩子主动要求家长介入。(病态性指的是一方有严重的人格问题,如反社会人格的青少年,会没有底线的伤害比自己弱小的人并从中获得快感。)

为什么不干预?难道孩子以打架等“错误”方式表达情绪,大人不应该制止,教会孩子什么是有教养的正确人生观吗?那我们就来看看家长干预会造成什么结果。

孩子们之间常见这种情况,发生冲突,情绪能量急剧上升,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彼此口角甚至扭打和哭闹。通过这些过程,情绪能量逐渐耗尽,第二天又毫无芥蒂的玩到一块去了。这就是身体自动释放创伤的过程,人类如此,动物也如此。童年是自发体验各种体验的过程,既有温暖地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冲突,嬉笑怒骂,童年百态。孩子本身对各种体验没有评判,全然经验过,就会即不执着也不恐惧任何一种状态,发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自然界中的动物也会遭遇创伤,比如生命受到威胁、争斗、失去伴侣等,但少有野生动物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因为它们会在应激状态过后,通过吼叫,抖动,奔跑等肢体动作自动消耗过多的激素,释放恐惧愤怒悲伤等能量。只有最聪明的人类才会长期在某个创伤中停留,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拥有头脑,会评判和干预自然的能量流动,并形成潜意识的限制性信念。比如两个孩子打架,大人发现后,及时制止并且各自拉回去教育。本来在哭闹扭打中的孩子,不得不停止肢体动作,忍住抽泣,进入“平静”状态,这种平静不是创伤释放后的真平静,而是能量冻结,既创伤的能量卡在体内。

第二天两个孩子相见,因为体内冻结了应激能量,见到对方会再次引发创伤感受,虽然还在一起玩,却无法如从前一样亲密。所谓心理疾病,就是未释放的创伤能量长期累积固化而成,也是生理疾病的根本成因。

我们再看看限制性信念如何产生。A父母很严厉,回去揍了孩子一顿,警告孩子以后再打架惹事,下场就是挨打、禁止玩游戏等惩罚,后果很严重;B父母较温和,告诉孩子打架这种行为很没教养,让父母感到为难伤心,以后要学会克制谦让。

A长大成人后,公司做得很大,有一天发现合作伙伴有不诚信行为,A内心愤怒,但为了大局考虑,选择忍让,只是小提醒一下,期望合作伙伴自动改正。后来合作伙伴越来越离谱,严重损害公司利益,二人发生激烈冲突,彻底决裂,公司损伤惨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在童年冲突被父母介入的过程中,A潜意识里被写入这样的信念:“我若和别人发生冲突,会遭受更严重的惩罚。”这个信念,导致A无意识的回避冲突,同时引发更严重的冲突,再一次“重温”童年的创伤感受,无论事业还是亲密关系,都容易重复这样的模式。

再看看B的未来会发生什么?B长大后果然成为父母期盼的温文尔雅的人,但常被女友抱怨缺乏男子气概。有一次女友和别人发生冲突,分明是对方欺负女友,B却选择克制,安慰女友说咱们不跟那些没素质的人计较,为小事发生冲突不值得。女友感觉很憋屈,抱怨B胆小,不够爱自己。B解释说,我不是胆小,本来事情不算大,如果对方威胁到你的人身安全,我肯定挺身而出,为你献出生命都不怕。女友意识上也觉得有道理,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和男友心里距离越来越远。

为什么B并不胆小,也不是不够爱女友,却经常选择忍让,不像男人一样挺身捍卫女友的尊严呢?因为B的潜意识在童年被植入这样的信念:“发生冲突会让爱自己的人伤心,而忍让则会使大家都高兴。”在这种信念的操控下,一发生冲突B就选择忍让,哪怕实际上让女友伤心。

潜意识里的限制性信念,像木马程序一样,左右人的行为,人被控制却不自知。我们会用头脑的各种说法合理化解释自己的行为,以为自己的行为是理智选择的结果,比如B会以为忍让是有教养的明智选择。

限制性信念还有一个严重漏洞:情况越危急,越执着于固有信念。B的女友最终难以忍受他的退缩,要和B分手,结果B却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回避冲突。有一个女性来访者说老公要和自己离婚,理由是嫌自己太依赖,事事都要请教老公该怎么办。老公明确指出再这样我们就离婚,可来访者却变得更加弱小无助,连家里换一桶水都要问老公怎么办。这就是潜意识信念的运作机制,越危急,越不能转弯。

潜意识的限制性信念,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够解决矛盾,但不是成熟心智的主动选择,能量始终被阻塞。如果B能意识到自己的制约,哪怕下一次面对冲突依然选择有教养的,不发生口角的方式,但能量层面并不堵塞,不会让女友感到憋气委屈。

孩子的能量像天然流动的河流,一会平缓,一会湍急,有平流有漩涡,一切本是无常的体验,但父母长期的评判,会让无常的能量表达固结成恒常的心理创伤。孩子的各种生命状态,难免让我们已经充满制约的头脑焦虑不安,若能自己去面对那份不安,不评判干预孩子,可能再一抬头,孩子已经转换到其它状态了。忍不住自嘲:孩子本无事,父母自扰之。

育儿知识:如何看待小班幼儿之间发生的冲突


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工作一直是我们老师的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很多孩子由老人带、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原因,小班幼儿入园不适应状况呈现出很多状况。而哭闹是小班幼儿入园最常见的外显现象之一。我们要从小班幼儿初入园的哭闹现象入手,分析了解了哭闹的原因,就能从中解决、缓解幼儿哭闹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的顺利过渡。

一、现象描述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一个新的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

1.持续型哭闹有的妈妈早上送来宝宝园后即偷偷走掉了。宝宝在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教师百般哄劝均无效。午睡时宝宝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

2.间歇型哭闹有的宝宝来到幼儿园很乖,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午餐时,宝宝突然哭着要妈妈。老师去哄他,宝宝不哭了。到了睡觉的时间,宝宝又坐在自己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老师把他带出来,他不哭了。下午吃点心时,宝宝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

3.感染型哭闹有的宝宝早上来园后很平静地跟妈妈说再见,后来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老师做游戏。旁边的小小一直在哭。一开始宝宝看着小小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样。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

4.分离型哭闹有的宝宝来到教室后,发现家长有要走的趋势,立刻大哭向门口跑去,被老师拦住了。所以宝宝就一直在教室里哭着跳着。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后存在持续型哭闹、间歇型哭闹、感性型哭闹和分离型哭闹四种现象。

二、原因分析(一)小班新生幼儿的年龄特点

1.心理依恋性较强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幼儿来园的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幼儿与心中依恋对象的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

2.情绪化,易受感染小班幼儿较情绪化,因此其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也特别容易转移。因此一些不哭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哭闹后很快就哭了起来,一些本来哭的幼儿也会因为其他注意力的分散而很快转移注意力,不哭了。

3.自我中心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意识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他人的活动并不感兴趣。因此虽然有那么多同伴在,他们只愿意选择那些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群。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2020教师如何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之间的冲突》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认识幼儿园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