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崭新的活动室,孩子们快乐地像一群小鸟。可我们为了保持墙面、地面、以及桌子的整洁给他们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不许这样或不许那样,孩子们觉得约束极了。有的嘟起了小嘴,有的干脆不理不睬,更有甚者把小脚伸到了墙上,留下了一串串小脚印,为此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们一顿。可过后我感到自己的做法有点偏激,其实,每个孩子都愿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可是由于他们的性格差异,决定了他们的不同。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及时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于是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了墙壁卫生的重要性: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谁做得好,老师就奖励他一朵代表讲卫生爱干净的小红花,听到这些,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争做一名讲卫生的好孩子。从那以后,我严格按照所说办法去做,该奖励的一个也不落下。孩子们的表现棒极了。我很欣慰!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陀螺的启示”!
班里有些旧插塑,孩子们早就不愿玩了,可是最近又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前几天玩积木时,德豪小朋友跑到我跟前说:“老师,你看我插的陀螺。
”说着,他用手一拧,一个小东西在桌子上飞快地转起来,我拿起一看,原来是用那些旧插塑做的,两根等长的小插塑板十字形交叉,在中间重叠的孔中上一个螺丝,一个简单好玩的陀螺就做成了。
这个别致的小玩具把小朋友们都吸引过来了。
我趁机表扬德豪爱动脑筋,鼓励孩子们都来发明一个陀螺,看还有没有别的做法。
孩子们各自忙起来。
不多会儿,活动室里便开起了陀螺“博览会”。
桌子上、地上到处旋转着各式的陀螺,真是五彩缤纷。
有的是用大花片做成的;有的直接用插塑的米字形接头来充当,还有的在一根塑料板中间上一个螺丝,居然也转得起劲。
孩子们盯着满地的陀螺,不停地拍手,说着、笑着、互相参观,互相比赛,那热闹的场面把我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制作、共享快乐。
玩过之后,我趁热打铁,鼓励孩子们和那些旧玩具交朋友,像玩陀螺一样把它们也变出新花样。
连续几天,孩子们沉浸在创造的快乐中,旧玩具在他们的手中变化多端,为他们增添了许多乐趣。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您不想让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我们的点拨下熊熊燃起吗?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来做一个有心人吧!
关于“陀螺的启示”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大.二班有27个孩子,13个男生,16个女生,嘿嘿!女生多了两个吧,那就是兰兰老师和我了,他们共同生活了两年,亲切的就像一家人了.
大二班大多时候是和谐的,不过也有让兰兰老师和我头痛的时候,新颖是个性格古怪的小女孩,为什么说她古怪,就因为她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这不,今天又无缘无故的把小男孩乐乐的彩笔扔了一地,乐乐不高兴了,她趴在地上就哭,我了解她,如果接着去抱她,她一定反抗,我只好蹲在她面前,微笑着问她累了吗,需要老师抱抱吗?她不理我,我没放弃,试着去抱她,她没有挣扎,我趁机把她抱在怀里,她软软的小身体贴在我的怀里,微微颤抖着,就像放纵够了需要别人的安慰.抱着变乖的新颖,突然有种感慨,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生活中有不如意,我们不是圣人,没那么伟大,都会闹点小情绪,特别是在自己最亲的人面前,你不会虚伪,不会伪装,是那么透明,尽情着发泄着,这无意间就会伤害自己的亲人,当自己像新颖小朋友那样发泄够了,累了的时候,多想最亲的人能够理解自己,那时脆弱的心灵最想有人安慰,所以,我们要记住,只要是你爱的人,不管他伤你多深.在他发疯累了的时候,给他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再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我们发觉环境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于是我们鼓励幼儿人人参与到环境布置的行列中,鼓励幼儿折啊、画啊。更少不了的是对孩子折折画画作品的筛选。好的选用,不好的弃之。再全班幼儿的同心协力之后,幼儿与老师共同营造的环境成就了。孩子课余饭后,时常会聚到一起欣赏交流。可久而久之,我发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墙边交流的往往是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孩子。起先还觉得是这些孩子能力好,善于交流。直到有一天,婷婷妈妈来找我说起婷婷的那张画,她说:“前天还高兴了一整天还把受表扬的事告诉了家里的每一个人。可昨天回来却哭鼻子了。问她也不肯说……。”她的一席话给了我巨大的正憾与感悟。
记得那一天,我们正开展主题活动“春天”再孩子畅谈春天人们的一些活动后,孩子们便把春天人们去远足,去公园的情景画下来。画好后,孩子们把自己在春天的活动说开了。这是平时一向胆小的婷婷拿起了自己的画,也自信的举起了小手。虽然那张画线条紊乱,可她却讲的津津有味“星期天我和爸爸去放风筝……”孩子能这样勇敢的回答真是不容易。于是,我马上表扬了她。他圆圆的小脸上泛起了深深的酒窝。之后,为了增强环境美感,我对孩子的作品进行了筛选。把一些漂亮生动的画放到墙上展示。中选的孩子欢喜雀跃。他们大声地想朋友介绍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此时的我却丝毫没有察觉到那些慢进孩子的心理。
婷婷妈妈的画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的脑海里不断重复着自己的言行,我也重新拿出了那张熟悉的画。孩子的人物画进步了不少。怎么回有那么多紊乱的线条呢?于是,我又一次走近了婷婷。当我指着紊乱的线条问她时,孩子起先不肯说,后来在我的鼓励下,终于艰难的说出了“风筝线”三个字。这是我才恍然大悟,多么形象的事实啊!却被我误解了。我向孩子道了谦,也把她的画放入了展区。小脸蛋上又一次绽放了笑容。此后,我决心把每一寸墙都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获得学习交流的机会,树立信心。
孩子积极踊跃的行为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与肯定,而作品的落选这一事实又对孩子持以否定,给孩子的积极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尊重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也就是多给自己了解孩子的机会。
自由活动,孩子们有的跳绳、有的拍皮球、有的滑滑梯……。
一会儿,小萍突然跑过来:“老师,瑶瑶骂人。
”我一听,连忙找来瑶瑶问她为什么骂人。
瑶瑶若无其事地说:“我没骂她,我是和她闹着玩的。
”我又问:“你是怎么说的?”“我说她臭样儿。
”我又耐心地对瑶瑶说:“那就是骂人,那样说人家不礼貌。
”“那不是骂人,昨天老师闹着玩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老师才不骂人呢。
”我听后心里一怔:昨天下班后在马路上和同事闹着玩正好让瑶瑶听见了,真是这样说过。
我对瑶瑶说:“那是老师错了,老师保证以后再也不说脏话了,你能保证吗?”“能!”当时瑶瑶还和我拉了勾。
真的,教师的品行影响着全体孩子。
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应该感觉到,教师一言一行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
我们幼儿教师更是如此,是幼儿心中最有威望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的榜样。
孩子的求新求奇以及好模仿的心理更决定了我们的表率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做到谨小慎微,敬重自己的职业。
以往,小朋友吃点心时我总要他们按我的要求摆放杯子,即六只杯子摆成两行。因为我觉得这样统一要求,看上去整齐,使人感到这个班级的常规好。
有一次,第二组的几个小男孩将杯子摆成了一条长龙,我认为他们这是在故意捣蛋,刚想发作,可转念一想,用六只杯子可摆放成好多形状,何不把发点心这个让幼儿等待的时间利用起来,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呢!于是,我就表扬了这几个小男孩,并鼓励孩子们都来动手摆一摆,看看还能摆成什么图形。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他们有的摆成圆形,有的摆成椭圆形,还有的摆成了三角形。以后一到吃点心时,大家都争着摆杯子,一摆出新图形,就抢着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在短短的几天里,大家先后摆出了梯形、花形、菱形、双三角形、人字形等图形。
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人为地定出框框来束缚孩子们的思维,而应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的每个机会,激发幼儿再创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随机编歌
幼儿喜欢唱歌,甚至对流行歌曲都能唱上几句。有一次,我带幼儿到楼下操场上做游戏,走在楼梯上时,孩子们唱起了“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见此情景我随机编歌“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楼梯口”,我立刻问孩子们:“操场上有什么?”孩子们回答:“有秋千、有皮球、滑梯、荡船……”说完后又唱了起来:“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楼梯口,操场上有秋千,也有皮球;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楼梯口,操场上摆满玩具,任你玩个够!”
这个随机编歌,使我意识到老师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这次上公开课时间比较紧张,我在仅有的一天时间里准备了教具,明天就上课,没有时间试课了。我只在课前和孩子们做了一个手指上课的游戏,师生间关系非常融洽。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认真地听讲、看图片、想问题、为小动物找家。几乎每个孩子都发了言,特别是在儿歌的创编过程中,孩子们想出了许多我们大人都难以想到的词句。在这一环节活动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发言都得到了老师们热烈的掌声。活动结束时,我让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找自己的家,找到家后他们高兴地拥抱在一起。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的热情远远超出我的预期。
这次活动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想到我和孩子之间的默契,我明白了,要想让孩子真正投人,就不要给他们施加任何压力,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和探索的快乐。其实,公开课对孩子来说和平时的活动没什么不同,只是我们老师太紧张了。用游戏来和幼儿亲密接触,就会有个好的课堂氛围,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
大班进入下班学期,孩子们越来越大,心眼也越来越多,有时淘气的不得了,老师大声喊都不起作用。
涛涛是最淘气的一个,“软硬不吃”专门和老师对着干,他不但自己不睡觉还故意吵醒其他的小朋友和他一起“并肩作战”。
几个调皮的孩子嘻嘻哈哈的没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涛涛确实存在很多“毛病”而且还会跟我顶嘴。
但是我也发现他有一般孩子少有的优点:善于动脑,语言表达能力强;回答问题时有他独到的见解。
可他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原因是他“太不守纪律,是个坏孩子。
”
针对他的情况,我采取了避免正面冲突的方法。
又到午睡时间了,大多数的幼儿都已经安静的睡着了,却只有涛涛还没睡。
他身子正翻来覆去,腿还在一抬一抬的。
我悄悄地走到他旁边对他说:“涛涛,你要是不想睡觉,咱俩说会话好吗?”他一听立刻来了精神。
“老师,我爸爸出差了,明天就回来。
”
“噢,你想爸爸了?”
“想啊,爸爸说给我买好吃的······”
下午起床时,我宣读了“好孩子”的名,在读到他的名字时,小朋友都惊呆了,他们大声说:“涛涛是个坏孩子。
”我向小朋友们挥挥手示意请安静,然后说:“今天中午,涛涛没有吵醒大家,可以算是“半个好孩子”结果他和大家一样的睡觉,就是“完全的好孩子”了。
台下想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也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情引发了我的思考:对待幼儿不能采取单一、简单的教育方法,而是要因材施教。
还要让幼儿信任老师,不要有距离感。
对那些淘气固执的孩子,尤为的重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