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幼儿的情感心理更需要关注和引导

07-16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幼儿的情感心理更需要关注和引导”,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幼儿更需要心灵关怀(赫尔巴特认为,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种经验往往是分散的和杂乱的,因而需要教学补充和整理。)幼儿心理情感上更需要加以引导,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早期经验不至于阻碍以后的人格成长。

幼儿将婴儿期“吸收”(来自福禄培尔的理论)来的认识,行为方式非常直接地表现出来,而他们自身的性格(如好恶)与外界对他们行为结果的相互作用又会给幼儿以一些新的塑造结果,所以这一阶段如果幼儿接受了扭曲的教育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这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埋下隐患和障碍,很可能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所以父母和老师应保持细心观察的习惯,对幼儿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给予高度重视,挖掘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如性格缘故)并设法对其进行干预和纠正,防止形成固定的不良行为模式而阻碍幼儿以后的健康发展。

正是由于幼儿在最初的生长环境中习得了不良的情绪感受并投射进最初的潜意识,它也就一直支配着幼儿成长道路上的一切行为感受,而且那最初的潜意识不在心智成熟和足够自我剖析的情境条件下是很难被改善的(改变潜意识是需要专门的心智技能做指导的),所以说人的幼年期是多么的重要,我们需要尽量在幼儿期指引我们的孩子构建健全的人格。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知识: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育儿知识: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无意,采取讽刺、挖苦、揭短等手段,使孩子在精神上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伤害,我们姑且称之为"精神虐待"。

虐待的具体表现

一、是对孩子实施精神控制

一些家长为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校考到高分,在家中除了学校布置的大量的家庭作业外,不是请家庭教师,就是找来各种各样的复习题让孩子做。孩子的精神世界,被家长用习题填得满满的,没有一点时间用来想自己的事,孩子对此是苦不堪言。"生活中最高兴的事情是玩,最烦恼的事情是学习压力"。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中,多数接受调查的孩子对问卷上仅有的两道自由回答题作出以上回答。

二、是警告、恐吓。

家长对孩子讲得最多的话不外乎是:"这次考不好,就不给你买玩具";"你不好好学习,就休想到公园去玩"。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有的孩子的学习动力变成了只是为了达到某些具体的目的。有的孩子提到学习就感到焦虑不安。"考试不及格"、"考砸了"等词汇象黑压压的乌鸦整天盘旋在孩子的脑海。

三、是缺乏鼓励,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

一些家长为刺激孩子加油学习,故意用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长处相比,甚至在大众场合,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缺点冷嘲热讽,认为这样孩子就会因害羞而把学习抓上去。

四、是不让孩子与别的小伙伴结伴。

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最重要的交流对象是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儿童只有在同伴交往中,才能学会抑制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适当的行为,以及学会在必要时如何适当地坚持自己的权利和愿望,可一些家长却无视这一点,认为孩子与别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浪费时间不说,还会玩散了心,影响学习。在节假日,将孩子关在家里不许外出,使孩子没有机会与伙伴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家长为什么在精神上虐待孩子

一、是高期望值,使父母对孩子要求越来越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年轻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绪。上海市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是100%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好;最恼火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差。8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脑力劳动者。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如此之高,是造成对孩子精神虐待的心理动因。当他们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他们要求的那样高时,当他们看到孩子没有按照他们设计的模式发展时,他们着急了,于是不择手段对孩子实施精神钳制。

二、是心理知识贫乏,家长并不了解孩子。

一些家长视孩子为没有感情、没有个人意识、没有独立思维的"小孩儿",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的言行,孩子必须按照父母设定的程序去言、去行,稍越雷池半步,就会大声对孩子说"不"。孩子的一点点空余时间都被家长剥夺,他们与父母交谈,也是高高地抬着头"汇报思想"式的;他们要接受父母对考分的一次次质问,对坏成绩的一次次"声讨"。

"精神虐待"下的孩子难成才

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伤害,可能比肉体上受虐待的儿童更大。这一切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将是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其实,孩子心理问题已成为我们难以回避的话题:上海市一次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显示,约有20%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各种心理障碍中,神经症状的比例最大,占42%。辽宁1.7万中学生心理素质检测表明:心理异常的比率达35%,心理疾病的比率达5.3%。反映在学生行为上表现为"厌学、出走、自杀、早恋、打架、骂人等。孩子的心理问题,无不可以上溯到家长对孩子造成的精神压力上。

孩子的精神负担重,自行活动时间少,不与小伙伴交往,缺乏天真活泼的环境,就会导致不爱说话、不合群、孤僻、冷漠、缺乏适应能力、腼腆怯生。孩子的精神受钳制,没有自己的思想空间,没时间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创造,就会使孩子创造的花蕾过早地凋谢。

同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及时鼓励,经常受到讽刺、挖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用其他变异的手段满足自己的自尊心的需要,既有害社会,也有害于个人。

试想,缺乏自尊、自信,缺乏创造性,不合群、性格孤僻、胆小的孩子能健康成才吗?

家长要以正确的心态教育子女

管教孩子是天下父母的重任,是一门学问,它还应该是现代父母的必修课,最关键的是必须先具备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

一、是学习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尤其是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切莫要怒不择言。

二、是学习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言语与他们交流,切莫高高在上,随意训斥。

三、是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身体语言以促进亲子关系;用以身作则去强调和坚持某些基本的人生准则,比用语言向孩子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切莫禁止孩子不做的,自己在我行我素地做,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却不做。

四、是学习如何在孩子学习上出现偏差时,为孩子指出一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切莫一味指责。

五、是学习接纳孩子,尽管犯了错误,仍严守"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让孩子知道家门永远为他而开,切莫说:"你真笨"、"朽木不可雕"、"你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

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1、遵守作息制度。幼儿的一日生活科学合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早上是7:40—8:00入园,下午是5:45离园。在入园适应期内有两个时间段最不适合送孩子,一是进餐前,二是入睡前。其次就是有的家长即使按时送了,而久久不肯离去,在窗前、门边“偷看”,这样只能增长孩子的不适应期,显得更加娇气!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放心地离开,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也是给孩子一个独立锻炼的空间。

2、贵在坚持。孩子入园以后“坚持送”可谓至关重要。家长应克服种种困难,坚持送孩子来园,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疼爱中帮了“倒忙”。

3、饮食清淡。由于孩子刚入园时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饮食起居,家长接孩子回去后,如果发现孩子特别贪吃,一定要适当控制食物的品种和进食量,注意做到“三多”与“三少”:即多吃清淡蔬菜和新鲜水果,少吃煎炸食物;多喝白开水,少喝各类饮料;多吃软、烂食物,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4、药物帮助。如果孩子自身抵挡力较弱,刚来幼儿园后,由于情绪波动容易患病,家长可适当喂点小儿清火的冲剂,以增强抵抗力,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

5、梦靥不可怕。如果刚入园的头几天,晚上回家会出现梦靥现象,往往半夜醒来大哭大闹。出现这种现象,家长不必惊慌。随着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的逐渐熟悉,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

6、不穿开裆裤入园;男孩不穿有拉练开口的裤子入园。

相信在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在家长们的关注中,孩子们的情绪会逐渐的好转,能与老师一起开心地游戏、玩耍,也能安静地吃饭、睡觉,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保护“环境”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保护“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分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这些室内外环境布置都是根据教学活动或者幼儿园的特色而作,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有其独特的意义,但是生活中幼儿园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为此教师们非常头痛。常常看到刚画好的图画被抹得乱七八糟,刚粘贴的作品被撕得七零八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孩子不明白环境的作用,有时在上面涂涂画画也是出于好奇。二是因为幼儿园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任他们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孩子没有亲自参加美化环境的劳动,所以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改变孩子对环境的意识,从而改变它们破坏环境的行为。

一、用各种方式让幼儿明白环境美化的重要性

环境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美,欣赏美,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增强记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得很多却说得很少,我们只是美化了环境却没有细细去诉说环境的特殊作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说环境,例如讲环境里描述的故事,唱环境里描绘的歌曲,认识环境里包含的知识,让他们感受环境创设的美的氛围,发掘环境向人们表达的灵魂。从而让幼儿知道环境美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二、创设能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和环境融为一体

能与幼儿互动的,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环境才是优秀的环境,往往幼儿园的环境只是用来欣赏,无有多大的利用价值,所以孩子在看的过程中就心不在焉,就乱涂乱粘,所以我们在布置环境是要选择孩子能参加的能表现他们自己的内容,例如有个幼儿园把柱子装饰成有树洞的大树,就很有创意,因为在这个不算很美的大树里,孩子们可以表演故事,可以捉迷藏,可以摘树上的果子......当然这只是个例子,有趣的与幼儿能互动的环境设想还有很多。

三、创设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往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老师们自己的事,孩子们接受的往往是现成的已经布置好的环境,孩子们不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不能体会布置环境老师所花费的心血,所以破坏起来也便毫不留情,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参与进来,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给我们一起去设想,去合作,去布置。在劳动中他们能感受劳动的快乐,品尝劳动的成果,同时也能体会劳动的辛苦,是想,每天看着凝聚着自己汗水的美丽环境,任谁也不忍去破坏。

环境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去创作,去布置,真正发挥环境与人的互动作用,让他们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让破坏环境的现象不再或较少发生。

育儿知识:如何教育和引导不听话的孩子?


育儿知识:如何教育和引导不听话的孩子?

1.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孩子虽小但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做父母的要做个好傍样。示例:在过马路时告诉她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不能过绿灯才能过,同时自己一定要遵守。孩子以后在过马路时会告诉爸爸妈妈:红灯不能过要转绿灯时才能过。偶尔看到有人没有遵守时会说,那位阿姨/叔叔做的不对。

2.做为父母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轻言答应,要不孩子从小就认为父母是位不讲信用的人,以后做事也会失去原则。

3.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和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还要适当的给予鼓励,让她从小就懂礼貌。当然做错事时也要批评,批评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批评时要注意语气和场合。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尊也要面子,不能让她幼小的心灵从小就有阴影,这不利于孩子的以后成长。还有就是自己做错事时,也要向孩子道歉,不要认为她小不用这么做,那就错了。要让她明白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并且改正过来。

4.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教育好孩子要能有耐心的欣赏孩子的优点,而不能一时的好心情,要不断的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是非常的了不起,父母都很开心,原来自己没有想像的那么不好,爸爸妈妈还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够从内心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会更加的努力和听话,长期下来作为父母改变了,作为孩子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育儿知识:宝宝成长的需要


育儿知识:宝宝成长的需要

实际上,孩子在幼儿时期有很多情感需要,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的。

家长朋友们知道孩子情感需要吗?------孩子成长的六大情感需要被别人爱的需要家长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对他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他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取得好成绩的需要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老是有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的灰心丧气。

因此,家长一方面应注意向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限度而使他受挫;另一方面,在提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使他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成绩,并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乐趣。归属集体的需要孩子往往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在集体中得到快乐。

如果长时间独处,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产生抑郁情绪。家长应该设法为孩子创造与幼儿园同伴共同学习和娱乐的机会。即使孩子暂时不得不离开集体(如生病住院、放假回老家等),家长也要设法通过捎口信等多种途径,让孩子了解到伙伴对他的思念,从而让他时刻体会到幼儿园集体的温暖。自尊的需要孩子学什么、怎么学,玩什么、怎样玩等不要由家长硬性规定,家长应明智地激发孩子开动脑筋去想去做,并让他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责任感。孩子一旦有了进步,则应及时作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摆脱过失感的需要有些孩子犯了过错或经历了几次失败,就精神不振,家长此时若再盲目指责,就更容易使其形成心理压抑的状态。

因此,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失,让他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克服胆怯的需要当孩子对陌生的活动产生胆怯的心理而不愿参加时,家长的任务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不幸和伤害。当孩子不小心跌倒磕破膝盖,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大惊小怪地制造恐怖气氛,而是安慰他:不要紧张,血流出来还会在身体里长出来的。对孩子害怕的事情,家长要加以解释,以消除他的顾虑。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动力,情感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家长心里有了孩子,孩子就愿意和家长在一起,就产生了亲切感,

家长尊重、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就更加尊敬家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孩子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教诲,还可以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育儿知识:幼儿的情感心理更需要关注和引导》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情感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