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主题分享:怎样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07-16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育儿主题分享:怎样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育儿主题分享:怎样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开场语

首先感谢直播间的爸爸妈妈们能来到直播间视听,在这里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学习!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收获快乐!望宝贝们能快乐健康的发展!同时感谢直播间的年轻的帅气的未来的爸爸妈妈们能来到本直播间,谢谢你们的视听,分享的同时希望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谢谢!

二、主题名称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怎样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个人想法

小朋友们在上幼儿园之前有的孩子有分享的行为,有的孩子不太分享,没关系,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到了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分享行为都会得到一定的水平提高。在幼儿园有一些集体、分组的活动,孩子们可以通过主题活动,一起分享糖果,个别分享,老师都会进行集体性的表扬,孩子们的行为在一次一次的分享行为中得到一定的升华。家庭成员的经常互动也有助于孩子们的分享行为。

(二)书上分享

“自我中心化思维”是幼小儿童特有得思维方式,即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得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得存在及不同,更不能主动、自觉地从别人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得渴望或痛苦得心情,这也就必然导致独立行为得发生。这不是“自私自利”行为,前者是无意识得、不自觉的,在2-4岁儿童身上尤为明显;自私自利行为是自觉的、有意识地只考虑自己。幼儿常发生得争抢现象,是由于他们还不具备分享行为,没有建立良好得分享规则所致,需要成人加以培养。以下是四个行之有效得培养方法。

(1)树立榜样

在家庭中成人要为儿童树立分享榜样,先长者、先他人、后自己应成为家庭中相处关系得行为信条,并不时伴随语言像儿童述说,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还可以用故事中得分享榜样,给儿童提供楷模。

(2)创造分享机会

在榜样得影响下,给儿童创造众多得分享机会,使儿童得以模仿与练习。如吃东西时多让儿童做分发者,一方面满足儿童爱做活动得心理,一方面给儿童以如何分享得实践机会,对儿童先他人、后自己得分享行为给以肯定和鼓励。有如接待来客,也多然个儿童参与,鼓励儿童将自己得玩具给小朋友们玩。

(3)培养分享动机

要想让儿童经常地、自觉地进行分享,不能只靠外部的监督力量,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具有发自内心的分享愿望和动机,这种动机又首先来源于儿童与别人分享过程及分享后所体验的愉快感,成人的责任在于使儿童在分享过程中充分体验分享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又来自分享对方的愉快,儿童通过情感换位,体验到他人的高兴与快乐,从而自己也获得了快乐和满足。当然达到这种情感换位的体验,需要成人加以引导体验,儿童能够经常地为他人着想,做到主动分享,做到让你也快乐、我也快乐、大家都快乐,这便走出了自我中心的思维境界,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4)掌握分享规则

在家庭中分享规则不显得十分需要,因分享的同龄人少,因此儿童大多没有掌握分享的规则。但是儿童总是要长大的,要又伙伴,要和更多的人接触,如不懂分享规则,便会常与人发生冲突。分享规则又等待、轮流、先来后到、合作与联合等,在生活中使儿童逐渐知晓,并在活动中按规则去做,学会多种分享的规则,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分享的愿望。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主题分享:怎样指导智力游戏


育儿主题分享:怎样指导智力游戏

一、开场语

首先感谢直播间的爸爸妈妈们能来到直播间视听,在这里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学习!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收获快乐!望宝贝们能快乐健康的发展!同时感谢直播间的年轻的帅气的未来的爸爸妈妈们能来到本直播间,谢谢你们的视听,分享的同时希望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谢谢!

二、主题名称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怎样指导智力游戏”

(一)个人想法

智力游戏属于有规则游戏,它以生动、新颖、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是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根据智力游戏所使用的材料,可将戏智力游戏分为:

利用专门的玩具、教具、自然材料、日用品进行的智力游戏,如积木、套碗、积塑等。

利用图片进行的智力游戏,如棋类、纸牌、拼图等。

利用语言进行的智力游戏,游戏中不接触图片、实物,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游戏任务。

根据智力游戏的任务,可将智力游戏分为:

⒈训练感官的智力游戏。

⒉发挥想象、锻炼思维的智力游戏。

⒊发展语言的智力游戏。

⒋练习记忆的智力游戏。

⒌训练计算能力的智力游戏。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智力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小班的智力游戏比较简单,游戏任务容易理解、容易完成,游戏玩法具体、简单,游戏规则一般比较少,开始时对全体幼儿几乎是同一规则要求;中班幼儿的游戏任务比小班复杂多样。

游戏的动作逐渐多样化,游戏规则更多地带有控制性。游戏中除运用具体实物和教具外,还增加了一些语言的智力游戏和竞赛的因素。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任务、内容都较为复杂,要求幼儿在智力游戏中进行较多的智力活动。小班的喂宝宝吃东西的游戏(形状匹配),中班的水果树的水果数量对应,大班的数学分成游戏、形状堆积等游戏。不同年龄段的智力游戏水平是不一样的。

在游戏过程中,游戏动作要求较高,主要是比较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连贯的迅速的动作。游戏规则的要求也提高了,幼儿不仅要严格控制自己,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要迅速、准确地执行游戏规则。

智力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教育作用主要是:有趣的智力游戏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努力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有助于幼儿形成乐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智力游戏一般要求幼儿善于和同伴合作,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完成游戏任务,这有助于幼儿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习惯,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由于年龄的差异,在指导小、中、大班时,要有一定的侧重点:小班的智力游戏多是利用教玩具进行的,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通过游戏玩材料的出现,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在游戏中成人的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有些讲解可以和示范动作相结合,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要不断提醒他们遵守游戏的规则。中班幼儿的指导仍需要示范和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游戏中,成人应注意检查他们对游戏的玩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使幼儿明白,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有趣味。成人要鼓励幼儿关心游戏结果,并努力争取好的游戏结果。

对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主要是靠语言进行的。教师要依靠语言讲解游戏、要求幼儿独立地进行智力游戏,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最好的游戏结果。成人还可以要求幼儿对自己的游戏结果进行适当地评价。

要注意对个别幼儿的照顾,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智力游戏,成人应当按幼儿的不同需要,提出共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练习。尤其是对能力差的幼儿,应更多地鼓励、吸引他们参加智力游戏,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游戏能力。

广泛地利用智力游戏向幼儿进行教育

智力游戏条件简便,方式灵活,游戏时间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采用,以向幼儿进行教育。成人要更多地利用这种游戏来复习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技能,还可以利用它来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二)书上分享

智力游戏时根据一定得智育任务由成人设计得一种有规则得游戏。他以生动有趣得游戏形式,使儿童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学习任务,它将一定得学习因素和游戏得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可提高儿童得学习兴趣,是进行智育的有效手段。

构成智力游戏一般包括四种成分:

游戏的任务:智力游戏所包含的增长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的具体任务,如语言描述练习、训练记忆力等。

游戏的玩法:为实现智力的任务对儿童动作与活动提出的要求如接龙的玩法是将相同的物体相连接。

游戏的规则:是关于动作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的或被禁止得活动得规定,规则可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游戏的结果:是儿童通过努力参加游戏最后达到得目的,争取满意得结果,能激发儿童参加游戏得积极性。

智力游戏得种类繁多。如训练感知觉得游戏分为:练习记忆的游戏,发挥想象的游戏、锻炼思维的游戏等。从使用材料上可分为:利用实物的、利用图片或卡片的、利用语言与动作配合的或纯语言的、利用专门设计的智力玩具的等。好的智力游戏应该是智育任务明确,玩法新颖,内容多变并逐步复杂化,能激发儿童的智力活动,规则简单易行,可使儿童取胜。

智力游戏的指导:

1.教会儿童正确的游戏

智力游戏是成人所编定的,有着既定的成分。因此要使儿童掌握智力游戏,需要通过教与学的过程。一个新的智力游戏的出现,成人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示范,将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结果向儿童逐一介绍清楚。对有操作练习的游戏,应事先教会儿童必要的技能。可以小组教,也可以多一点孩子一起学习,有时还可以个别的教。小班的孩子可以示范讲解,大班的孩子主要用语言讲解。在游戏过程中,多注意儿童遵守规则的情况。因为不严格遵守规则,智力游戏的任务便不能实现,游戏也就失去了意义。

2.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简便灵活,不拘环境条件和时间长短,均可进行。成人要鼓励儿童自动选择智力游戏玩,特别是那些能力较差的儿童,成人要启发他们开动脑筋,可先从简易的游戏玩起,逐渐再玩复杂的游戏,这是提高儿童智力才能的途径。

育儿主题的分享:学习方式的分享


一、主题名称

分享的主题是“学习方式的分享”

二、主题分享

(一)个人想法

在我们生活中,会发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同时他们的学习方式也存在了不同的方式,例如幼儿园里有的孩子他是听一些小知识他们就会很好的认识和学习本领,而有的孩子需要一边摆弄一边游戏,在体验中学习,还有的孩子是看了一些动画视频图片等,才能更好的创造和表现美。那我们生活中要尽量的关注孩子的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下学得更好。比如我们在进行剪纸活动《鱼》,老师跟孩子们准备了各种鱼的欣赏的图片和视频,还有爸爸妈妈提前带孩子感受身边的鱼,孩子们在学习剪纸鱼本领的时候,就能更好的学习和创作鱼。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在园的一日环节中,我们也要用不同的感官综合的引导孩子从不同领域的快乐发展。

所以生活中的宝妈宝爸们对于孩子学习一样事情很慢或者不入脑子的时候,请耐心的寻找其他的办法,然后达到预期的目标,请相信我们的孩子们!

(二)书上分享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些人是视觉学习者,有些人通过听觉会学得更好,还有些人一定要亲身体验过才能彻底了解一件事。不能说某一种学习方式优于另一种——只是某个人用某种方式会学得最好而已。

在你教的孩子当中,你可能至少发现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听觉学习者。即通过听觉能学得更好的孩子,他们特别能接收声音和语言,常以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听觉学习者可以明白口语指示和解说,你可以通过口语来说明该怎么做,建立他们的基本知识:“你用咖啡色打底,等这张干了,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同。”你也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通过口语来表达想法:“你给洋娃娃准备了哪些早餐啊?”你给听觉学习型的孩子越多听取建议和说出想法的机会,他们学的越多。

视听学习者。即通过眼睛看可以学得更好的孩子,他们会被颜色、形状、动作所吸引,习惯以影像或图像的方式来思考,他们会将所有听到、看到的东西,在脑中转换成影像,就像在脑袋里装了个摄像机一样。

当你给视觉学习者示范一件事情要怎么做,而不是单纯用口语告诉他们时,他们会学得更好:“来,琼娜塔,凯塔先搭这些镶嵌积木给你看,这样你就会自己搭了。”以影像的方式呈现,,有助于视觉学习者对概念的学习与记忆的效果:“我们来看一下大家今天穿得不同类型的鞋子,把它们画成一个图表。”“查克,我知道你爸爸要离开,你很难过,要不要画张画,把你的感觉画出来?”视觉学习型的孩子需要将想法和感觉化成看得见的东西,才有办法学习。

动觉学习者。即通过移动、操作才能学得好的孩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很好,对自己的身体动作有信心。经过触摸、感觉,将所得到的想法或资讯转换成身体的动作,有助于他们对事情的记忆和理解。

你是否看过孩子想要记住某件事时,就在那里扭来扭曲?这种动来动去的孩子们就可能是是动觉学习者,对他们来说,身体动来动去的过程,可以引发脑部对概念的学习。允许动觉学习者随时站起来走动一下,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帮助。你可以将学习的内容与他们的身体动作做联结。“节子,当我压你的头时,你会感觉到压力。当老虎钳夹住一块木头时,就是一种压力……它可以将木头固定在一个地方。”

由于孩子们不是用同一种方式来学习,所以老师们应该考虑到孩子不同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设计主要是为听觉学习者服务的,其次是为视觉学习者服务的。动觉学习者只好自己去调整,才能在幼儿园里适应良好。

老师们与其期待孩子们调整学习方式,不如确保自己呈现出来的东西,可以让听觉学习者、视觉学习者和动觉学习者都能学得很好。脑部的研究也表示,你越允许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一个概念,孩子越能记住所学到的东西。因此,除了所有孩子共通的学习方式之外,你可以为每种学习类型的孩子——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动觉学习者,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育儿主题探讨:怎样引导过度侵犯行为的孩子


育儿主题探讨:怎样引导过度侵犯行为的孩子

一、开场语

首先感谢直播间的爸爸妈妈们能来到直播间视听,在这里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学习!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收获快乐!望宝贝们能快乐健康的发展!同时感谢直播间的年轻的帅气的未来的爸爸妈妈们能来到本直播间,谢谢你们的视听,分享的同时希望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谢谢!

二、主题名称

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怎样引导过度侵犯行为的孩子”

三、参与人员

(斗鱼)主播:奇迹糖糖乐乐可可

互动的朋友:糖糖粉36、一位热心网友、何去何从980等。

四、讨论的观点

糖糖粉36:对于爱打人的孩子,千万不能以暴制暴,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多和孩子交流,当孩子感受到被爱之后,内心的安全感逐渐增。在他打人的时候,和他讲道理,让他知道自己错了,错在哪里,慢慢就会好了,小孩子还是蛮听家长的。常见观点:让孩子从自己的疼痛中亲身体会到打人不好。如果家庭缺少温暖,或者父母太忙而忽略孩子、很少与孩子交流,缺少爱的孩子,往往会发展为两种倾向,一种是封闭自己内在的需要,表面上显得乖巧听话;还有一种就是暴力伪装自己。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就是年级大欺负年纪小的,我也是这样的,人性是复杂的,有善有恶,关键看怎么引导了。

一位热心网友:孩子出现侵犯的行为,不能进行打骂孩子的想法去处理和引导孩子的发展。

何去何从980:以前我觉得以牙还牙,今天你欺负我,以后我双倍欺负你,欺负我了,我不还手,那以后还得天天被人欺负,强者胜。有些大道理像一些调皮不听话孩子,讲给她,他莫非等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以后还是要欺负其他小朋友或者更严重,以身试法。如果我是家长把自己当做比自己大的孩子然后欺负儿子告诉他疼吗?疼,就对了那你欺负人家时候有没有想过人家疼不疼。

五、分享

(一)个人想法

小朋友的攻击性行为是什么?

就是说我们的宝宝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说他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体上就会出现进攻、侵犯或者语言上的攻击、侵犯的行为。大量的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儿童间的各种冲突,早在两岁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在整个0到6岁的期间迅速增加。

我们国家的学者研究认为学龄前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比例大概是11%。在此当中男孩的攻击性的强度,是明显高于女孩的。4到5岁的学龄前儿童是攻击性行为的高发年龄。但是在此之后会逐渐减少。

幼儿期间的这个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经常生气,乱发脾气。或者还有稍有不如意就展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哭、闹,比如摔东西、丢东西,对于物品的施暴也是攻击性行为,抢别人的东西也是攻击性行为,还比如大声叫嚷、喊别人的名字,用言语攻击他人,或者对别的小朋友大声的叫嚷。有时候还会出现小朋友没做什么,就打别的小朋友、踢别的小朋友。

解读宝宝“侵犯行为”

儿童常有对其他人的身体进行打、推、咬、拧、踢、吐口水等表现,或用其他物品伤害别人,强夺别人的物品或骂人等,这些统称为侵犯行为。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儿童的侵犯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在一些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中发现,3岁儿童以争夺玩具为主要侵犯行为,4岁儿童的身体攻击达到高峰,5岁儿童的侵犯行为则逐渐减少。

那么,这些侵犯行为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生理原因

1.营养不均衡。当宝宝体内的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不平衡时,宝宝的行为会表现得比较冲动,容易动手,甚至咬人。

应对办法:检查一下宝宝是否缺钙和维生素B,减少盐分及糖分的摄取,少喝碳酸饮料。可以多喝些牛奶,多吃些海产品。

2.铅中毒的宝宝脾气会很大。刚装修过的房屋,或孩子的某些新玩具,都可能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铅中毒。如果宝宝一段时间突然表现得烦躁、侵犯行为增多,可能会是这个原因。

应对办法:先不要责备孩子,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是铅中毒,进行脱铅治疗后,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会有所改善。

3.宝宝身体疲劳。不舒服或困了(俗称闹觉)时,宝宝自己又无法正确解释这种不良情绪,往往会直接发泄在身边的大人或小朋友身上。

应对办法:家长要帮助宝宝识别这种不良情绪。比如提醒宝宝:“宝宝是不是困了?”“宝宝不舒服了,休息一下。”

4.发育造成的问题。

A.宝宝的神经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及动作的力量。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强壮的宝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很壮的宝宝只是想让别的小朋友让开,手一挥就把别的小朋扒拉倒了;有时宝宝只是想带小朋友去看个东西,拉起小朋友的手就走,结果小朋友一下子被拉得摔倒了,而宝宝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应对办法:千万不要把这些行为和坏孩子联系起来,以免破坏孩子内心的自我形象。更不要因为孩子所谓的“不吃亏”暗暗高兴而纵容孩子,导致孩子从无意识侵犯发展成有意识侵犯。试试和宝宝做这样一个游戏:让宝宝分别拿豆腐、拿蛋糕、拿鸡蛋、拿石头,感受不同的力量,然后帮宝宝分析哪个小朋友是豆腐,哪个是蛋糕。爸爸可以当石头,妈妈可以扮演豆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宝宝提高控制力量的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和动作的发展。

B.语言表达能力差。有的孩子并不强壮,但也会出现抢玩具、咬人或推人的情况。这有可能是那种“心里什么都明白,嘴上却什么都不会说”的孩子。因为他们还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愿望,所以只能靠动作“说话”。当动作不能被理解时,就会表现出进一步加强的动作,成了侵犯行为。

应对办法:帮助宝宝练习说话非常重要,多讲故事、多谈话,有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喜欢动手的孩子往往语言表达能力不够。这样的宝宝需要一些温和的协助,不要轻易指责。

C.自我中心。两周岁左右的宝宝普遍存在一个心理成长特定过程,这时的宝宝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摔玩具,和小朋友闹别扭就挥起小拳头。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是几乎所有的宝宝在两周岁左右都会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只是有些宝宝表现得明显,有些不明显而已。

应对办法:欣欣然迎接宝宝的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期间避免宝宝侵犯的主要方法是转移注意力。责备无济于事,反而会强化和巩固宝宝的侵犯行为。

二、心理原因

1.无意识侵犯。最初的侵犯行为只是宝宝内心需要的表现形式,大多属于无意识侵犯,不要过于担心。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儿童的发展是复演人类的历史,幼儿期正是处于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这样来看,打一打、撞一撞就是很正常的事了。只要势均力敌,没有安全问题,宝宝之间相互的小侵犯行为可以在我们偷偷地关注下被“忽略”。

应对办法:有心理专家认为,游戏在对攻击性冲动的阻止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建议父亲们通过打闹游戏教会宝宝(特别是男孩)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侵犯行为。还有研究发现,打闹游戏提供了儿童对他人的情绪状态和信号进行认知和解释的机会,可以提高宝宝对愤怒和强烈冲动情感的调节能力。经常与父亲进行打闹游戏的宝宝表现出的攻击行为会更少,在非攻击情景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高质量的父子肢体游戏能促使宝宝对父母制定的纪律产生敏感,进而促使儿童遵守纪律。

2.“棒打”和“溺爱”都属于关注过度。不管是严厉棒打,还是宠爱有加,对宝宝都有危害性。“我是你爸,不听话我就揍你!”、“我们宝贝儿淘是淘点儿,可不会先动手打人。”这两句是“棒打”和“溺爱”的家长的典型语言。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两种家长对待孩子的方法截然不同,但同样给孩子带来心理能力弱的结果。

应对办法:有了溺爱的保护伞,小公主、小王子们的侵犯行为得到了加强,他们可能会认为只要他们不满意就可以发脾气,其实这是他们对挫折的耐受性差。建议你不要有求必应、甚至无求先应,以逐渐提高宝宝的抗挫折能力。因为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使孩子一辈子深受其害。

家长的强制、打骂甚至唯我独尊,不仅容易使宝宝模仿父母的行为到外边去发泄自己的压抑,任意欺侮别人、威胁别人,还会因为缺乏自信而去攻击那些他们认为可以攻击的更弱小的孩子。记着,暴力是无法教会真正的尊重的。

3.缺乏移情的能力也是引起宝宝侵犯行为的重要原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

应对办法: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感受。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养成爱怜之心;通过讲童话故事,让孩子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快乐和悲伤,鼓励宝宝的亲善行为,这些都是纠正宝宝侵犯行为的有效途径。而从小培养宝宝的移情能力,是从根本上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4.长期被忽视的宝宝会用侵犯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被忽视的宝宝可能很快会发现,当他有侵犯行为时,别人就不得不关注到他,尽管这种关注有可能是呵斥、甚至是打骂。但这在某些孩子看来也总比没有关注好。

应对办法:其实孩子真正需要你的时间并不算太长,而且孩子这段宝贵时光是不可逆的,不会等你闲了还在那里等你。孩子也许不需要你那么多钱,但是需要你的关注。

5.侵犯行为的成功体验或获益会加剧侵犯行为。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个孩子团体中具有明显侵犯行为的孩子总是那么几个人,而他们的侵犯对象也总是那么几个,并且这些被侵犯对象在冲突中总是表现得退缩、让步或哭泣等。孩子们也喜欢找较弱小的、对他不构成威胁的牺牲者来发泄心中的怒气,通过给对方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而获得满足,并且当侵犯成功时,他自身也会体验到一种强大的自我价值感。

应对办法:及时引导和制止,特别是不能纵容甚至表扬,从开始就不让宝宝充分感受侵犯的快乐和成就感。限时的隔离,表达你对这种行为的鄙视,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一定不能用暴力的方式惩罚,那会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当宝宝用非侵犯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及时鼓励。

6.表达不满的方法太少也是侵犯行为的原因。不高兴就闹、就打,也许并不是宝宝真要伤害别人,很可能是不会用其他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

应对办法:展示给你的宝宝看,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不良情绪的,包括如何面对指责和拒绝等。这可比光讲道理和指责更有作用。比如电梯坏了,你是摔摔打打地说倒霉,埋怨宝宝太磨蹭,还是欣欣然地带领宝宝爬楼梯锻炼身体呢?不同的表率方法会种下不同的种子。不断地帮宝宝练习,随着宝宝认知和心理的发展,以及交往技能的提高,侵犯性行为会越来越少。

三、环境原因

1.家庭环境很重要。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不良的环境则可能导致幼儿侵犯行为的发生。

应对办法:尽量给宝宝提供一个充满友爱、尊重、灵活、和谐的环境,宝宝就很少会出现侵犯行为。

2.社会环境也应适应。我们都知道暴力书籍、电视节目、电脑游戏对宝宝有影响,但你也许还不知道这些影响会持续很久。美国学者曾进行了一项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专家们首先监测喜欢三部暴力电视连续剧的211名男孩。在他们长到18~19岁时,追踪测试显示,儿童时代的暴力偏好越强,他们此时侵犯行为的水平就越高。又过了12年,研究者再次测量发现,这些人的侵犯性水平依然与他们儿童时代的暴力偏好强弱直接对应。

应对办法:陪伴宝宝看电视、书籍和电脑,随时了解宝宝建立的理念,防止一些错误的观念悄悄形成。这些观念不知何时开花结果,那可能是很危险的。

特别说明:孩子适当的自卫不应被视为侵犯或欺负他人,相反应该予以鼓励。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得知孩子在外面与别人有了争执,就责备甚至责打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用打人来对待自己不满意的人,同时也会使孩子变得更加懦弱。

总之,产生侵犯的原因很复杂,需要家长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帮助宝宝。希望每个宝宝都有健康、幸福的童年。出现这样的行为后老师和家长都要仔细的观察自己的孩子具体行为,耐心的引导,刚开始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想,如过想不通可以请成人帮助分析好坏行为之说。在下一次如没有出现侵犯行为,教师及时的鼓励孩子,引导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不断的强化,幼儿园的孩子教师要跟家长随时随地的沟通孩子的行为,共同努力引导孩子的健康的发展!

(二)书上分享

年幼儿童相处时会发生一些抢东西、打人、咬人、抓人之类的侵犯行为(多发生于三岁前)。这是由于儿童无知,控制能力差,语言发展迟于动作行为的缘故,所以只要正面强化友爱同伴的教育,随时制止儿童的无意性侵犯行为,是不难纠正的。如果年龄大些的儿童持续发生侵犯打人的行为,并表现有意侵犯、多发侵犯行为,便属于过度侵犯行为。这些儿童由于受到过度的宠惯,他们的行为不曾受到任何制止,甚至得到夸奖与纵容,则会养成习惯,当个人欲望不能达到时便用打人、推抢的手段获取,不仅会对同伴使用,还侵犯父母,这就需要引起成人的重视并给予矫正了。

矫正的方法:

(1)首先要使有此类行为的儿童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打了人,只有批评而不能让他有所得。

(2)要注意培养儿童对人的情感,培养爱心,不能去伤害人。

(3)不使儿童有模仿侵犯行为的机会和条件,首先成人不能动不动打儿童,或是口喊“不听话打你”,这是暗示教唆儿童的侵犯行为。

(4)年龄大些的儿童侵犯行为发生后,要儿童自己去道歉,去弥补情感的裂痕,并要向儿童解释为什么侵犯行为是错的;打人是不允许的,大人打了人要受法律制裁的,小时候千万不可养成这一习惯。

(5)正确引导儿童认识受的功能(如问儿童手是做什么用的,做好事就是能干的手,做坏事就是肮脏的手),要让幼儿掌握这类是非观念。

育儿主题分享:保存幼儿作品的策略


一、主题名称

分享的主题是“保存幼儿作品的策略”

二、主题分享

(一)个人想法

孩子的作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哪怕出生后的宝贝们在对游戏材料的摆弄,孩子在涂鸦关键期的时候的涂鸦作品,还有幼儿期的搭建的积木玩具造型、玩沙玩水的作品、孩子们的绘画创作等,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新意。建议宝妈宝爸们要做好孩子的每一次的成长中的作品的保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有真实作品呈现(成品和半成品等),有照片视频的记录、当然也可以用文字的叙述(孩子参与的对作品的讲述),不同时间的作品记录的回忆和展览等等,让宝贝们体会到成长中的变化,体验自己长大的快乐感。

(二)书上分享

幼儿在教室完成的作品,是他们学到了什么以及学习能力如何的实质性证明。对孩子作品的保存,则显示出我们对孩子的付出的努力的尊重。

在时间和材料的使用上尽量要有弹性,对建立幼儿的工作习惯会有所帮助,也会让幼儿因完成工作而自豪,并且体会到你对他们的个别需求的重视。当老师要求幼儿拆掉他们努力创作出来的东西--一个用积木仔细搭建的建筑物,或是精心设计出来的东西--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同样的,当许多幼儿正全心投入工作时,老师却喊停,传递给幼儿的信息是,他们的工作不如时间表来得更加重要。下面是一些如何保护孩子的作品,以及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就得到尊重的方法。

划出界限,确保幼儿能好好工作

给孩子划出明确的界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空间范围是从哪里到哪里,举例来说,在积木区,你可以给幼儿几张硬板纸,让幼儿在上面玩积木,这是他们的工作空间,或者利用呼啦圈、泡沫垫、彩色胶带来划分出每个幼儿玩积木的区域。将大硬纸箱的上下两面拿掉,也可以成为一个或多个幼儿玩积木的空间(视箱子大小而定);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把箱子拆平以便收藏。同样的,在益智区里,你可以准备自主餐的托盘,让幼儿在上面设计东西或玩串珠游戏,清楚地将工作空间标识出来,有助于幼儿学习划分出属于自己的工作空间。这样的能力不仅在幼儿园中需要用到,在其他许多地方也很有用处。

保存尚未完成的作品

一次活动时间也许不够让幼儿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有时间可以连续好几天都在做同一件作品,所以,你得找个方法来保存尚未完成的作品。塑料托盘会很好用,可以用来放置搭了一半的积木,或者尚未完成的美劳作品。教师里要特别清出一个架子,来放这些托盘。一件作品,只要幼儿想继续做下去,就可以留在托盘里。不过,你也要留意其他幼儿的想法,作品只有在幼儿任然要继续做下去时,才可以留在托盘上,尤其是所用到的材料是其他小朋友也需要的时候。如果你发现某种材料是大家抢着要的,就要多准备些。你必须制定规则,如果有幼儿需要用到别人正在使用的材料,要先问那个人是不是还要用,如果是,就协助这个孩子去找其他可以用的材料。

照相

数码相机是保存幼儿作品最好的工具。孩子完成了作品,在拆掉它并将材料归回原味之前,你可以将成品拍下来。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在保存用积木或建构玩具设计搭建出来的作品上。照片能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跟同伴分享,而同伴也会从别人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邀请幼儿分享作品

自由活动时间过后,把幼儿集合起来,让大家说说自己刚刚做了些什么,并把作品给大家看。不必要求每位幼儿都跟大家分享,不过,你可以说说自己刚才观察到什么,再提些问题,以此来帮助不想与大家分享的孩子:“雅丽莎、克莉丝汀、朱安,你们今天花了很多时间搭盖出一间杂货店来,要不要告诉我们,你们是怎么做的?”“我看到达拉斯花了许多时间在玩那个新的拼图,它很难,对不对?”

育儿分享: 如何培养高情商宝宝


育儿分享:如何培养高情商宝宝

一、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二、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

三、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五、让孩子多动脑

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六、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八、给予鼓励和支持

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父母怎样培养男孩的探索行为?


建议一:呵护男孩的好奇心,满足他的探索欲

男孩出于好奇心搞破坏,妈妈要郑重对待。男孩因好奇痴迷于某种破坏时,妈妈不要过多干涉,只需给予支持,并提供必要的引导就行了。

陈源无意间走进了妈妈的书房,对里面各色的颜料产生了兴趣。妈妈是一名美术老师,书房里常备着颜料、画笔。陈源好奇地用水把颜料化开,然后就兴奋地拿起了画笔。他觉得从书房到客厅的白墙壁不错,就开始得意地在上面画了起来。

晚上,妈妈一走进屋,就被这面“花墙”激怒了,但她忍住了,没批评男孩。第二天,妈妈买了一套儿童绘画用具给他。陈源喜出望外,从此他就在这些用具上挥洒兴趣了。

如果妈妈没有送给陈源一套儿童绘画用具,而是给了他一顿打骂,那就是错误地扼杀了男孩的“破坏能力”。男孩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常反映出他对某些事物更为敏感,这正是发掘男孩天赋的好时机。

建议二:不姑息男孩的故意破坏行为

男孩出于愤怒、撒娇,故意砸、摔物品的行为,属于故意破坏,这不同于探索心理,是男孩恶劣品质的表现。妈妈此时千万别姑息,要让男孩为破坏承担责任。

夏鑫吃晚饭时,发现妈妈没有为他做“糖醋鱼”,脸色马上就变了。他问妈妈:“为什么没有做?”妈妈解释说:“下班太晚了,鱼卖完了。”夏鑫又问:“那你怎么不早说啊,害我空欢喜了。”妈妈说:“不是怕你不高兴吗?”夏鑫嚷道:“你现在说,我更生气。”就“砰”的一声把碗扔到了地上。

这是他第三次砸碗了,妈妈不想再原谅他了。妈妈的脸色也冷了下来,低声说:“要不赶快吃饭,要是不吃,你就饿肚子吧。这个碗的钱从你下星期的零花钱里扣。”

从那之后,夏鑫就主动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破坏大王”如果是在恶意破坏,妈妈一定不能纵容他,让他养成骄纵的坏脾气。妈妈在弄清他破坏的原因后,一旦发现他是恶意破坏,就要让他承担后果。男孩可以选择自己把东西修好,或者购买新物品偿还。

建议三:发掘男孩破坏行为后面的天赋

男孩的破坏性后面,隐藏着许多天赋,例如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妈妈要善于观察他的破坏,从中发现男孩的天赋,然后通过正确引导,让男孩的特殊才能展现出来。

陈同不喜欢汽车、手枪这类男孩喜欢的玩具,他只喜欢玩积木。有一天,他把妈妈的女式皮箱给报废了:他用小刀把皮箱挖成了一个个小洞,说:“我在给小兔子建一个卧室和客厅。”

妈妈没有批评他,反而给他买了许多介绍建筑的图书。妈妈给他买了复杂的建筑积木,有时间就和他玩搭房子比赛。陈同的积木建筑搭建得别有风格,又快又好。陈同对建筑的兴趣日益浓厚,没事就琢磨,当一名建筑师成了陈同的理想。

不反对男孩探索性的破坏应该是妈妈的教育起点,终点是挖掘男孩破坏背后潜藏的天赋。男孩毕竟还小,他无法察觉出自己破坏行为的背后有什么秘密。妈妈要做男孩特殊才能的发现者,并为男孩提供条件,将他的天赋引导出来,变成他的特长。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对于孩子来说,道德行为是很具体的,如诚实,不故意说谎;尊敬师长;能分享和谦让;不打骂伙伴;爱护环境,不损坏公物;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遵守游戏规则和纪律等。但这些具体的道德行为的培养关系到一系列复杂的品德心理。孩子在社会生活中首先形成的事物是非善恶的认识。认识“好人、坏人”,对好人产生尊重、热爱的情感,对坏人形成反对、厌恶的情感,这叫道德情感。在道德认知的指导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孩子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称为道德动机,并且在动机作用下,孩子会采取有目的行为,称之为道德行为。孩子在坚持道德行为的同时,体现着克服困难的顽强努力,称为道德意志。由此可见,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培养孩子的道德行为是十分复杂的过程。父母要了解道德教育的全部过程才能达到目的。

孩子由于认知程度的限制,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成人的标准(心理学上称为“他律”)。因此,成人必须首先明断是非,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教育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还应该用自己的道德情感来熏陶孩子、感染孩子,使他们从“通情”到“达理”。对于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要给予鼓励、表扬和欣赏,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孩子违背道德的行为要给予批评、惩罚,使他们体验到羞愧、悔恨,这对于发展道德行为是有利的。父母对于孩子的道德行为标准要一致对待,既不能父母不一致,也不能前后不一致。

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要从小做起,如果早期不做,等到孩子长大了重新纠正是很困难的。

育儿观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育儿观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是父母的希望。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和点点爸爸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格。

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民主、和谐家庭气氛能使孩子生活态度积极、主动,这样孩子就能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如果生活在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经常吵架,孩子就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家庭中有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和点点爸爸约定:1)决不能在孩子争吵,有问题事后都静下心来一起再好好解决;2)平时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决不能迁怒于孩子;3)工作中再苦再累回家后也一定要打起精神随时随地给孩子做好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孩子,决不能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4)决不打骂孩子。对孩子要耐心、耐心再耐心的进行教育。5)细心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二、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

生活中,有的父母为了当时哄骗住孩子,经常轻易对孩子许下诺言,但又经常忘记去实现它。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相信赖非常重要。对孩子要绝对遵守诺言,让孩子懂得自己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兑现,只要我们答应了孩子的请求,比如什么时间买什么东西,或者什么时间带她去哪里玩,我们都一定会坚持做到。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没有做到,我们会主动的给点点说对不起并解释原因,并且及时去补救。家长不能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就可以忽视自己许下的诺言,孩子会耳濡目染,你在孩子面前守信了,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守信的人。

如果孩子求一件我们不能给她的东西,或者根本就是无理的要求。我们就坚决说“不”,然后解释为何拒绝她,绝不随便答应。

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

现阶段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吃、喝、玩的都是最好的。但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导致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如果让孩子在生活上完全依赖成人,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也不利于孩子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形成。如果连自己的事情都处理不好又怎么处理好其她的事情呢,因此我们对点点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基本上一直在努力教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从吃饭、穿衣到收拾自己的物品都教她自己来做。比如玩完玩具要主动地收拾好,东西在哪里拿的用完要放回哪里等等。有的时候点点并不能说一次就记住,这时要有耐心的教她,反复给她讲。有时候我也采取惩罚措施,比如有一次她画完了画就把勾线笔、油画棒随便丢在座位上了,我说你赶紧把它收起来吧,点点就是不听,我说如果不收拾好,妈妈就给你收起来了,你就再也不能画画了,说了几遍后她还是坐在沙发上不动,我就会给它收走锁了起来。后来她又想画画了,就对我说:“妈妈我以后保证画完了就把勾线笔和油画棒放好,你把他们给我,好吗?”我立即拒绝了她,并说“你还有很多喜欢的玩具,以后你都能把它们整理好,妈妈就把勾线笔和油画棒给你。”为此,我们还持续观察了她三天。

四、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

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我们的孩子能主动和熟人打招呼、能学会谦让,家长的心里是不是也有一种很欣慰的感觉呢?因此,我和点点爸爸也从生活点滴中教育点点关心别人。例如:我们常坐公共汽车出门,车上会有热心人让位置给我们坐,我们就会有礼貌的谢谢别人;有时我们也会让座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经过言传身教,现在,我们坐公交车出门,如果车上只有一个位置,点点是不会主动去坐,总是让给我们坐,她自己则站在旁边;如果有老人、孕妇上车,她会主动招呼她们过来,让位置给她们坐。碰到这样的事我们都会及时表扬她。平时,我们一起动手干家条,如晒衣服、扫地等等;出门点点还能帮我们提东西,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帮手。我们感到真的很欣慰。

五、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毅力。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吃苦是一个即将消失的词。然而必要的困难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主张对儿童进行痛苦训练,并说道:“当把快乐、友谊、痛苦和憎恨都根植于儿童的心灵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感受的性质固然不明白,但一旦获得了,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彼此和谐的。”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必立即出面解决,而应该给孩子自己处理困难的机会。比如说,在点点刚会走的时候,经常出现摔倒,我们并没有大惊小怪地,又是扶,又是心疼,而是鼓励她自己站起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也要学会不要过早地出现,替孩子去解决问题。要养成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解决面临困难的习惯。所以,我家点点慢慢长成了一个能经受挫折的小女孩。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担任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育儿主题分享:快乐纸艺快乐成长


一、主题名称

分享的主题是“快乐纸艺快乐成长”

二、主题分享

(一)个人感受

生活中,有很多漂亮装饰的房子,孩子们也喜欢搭建房子。本次活动所呈现的过程就是通过幼儿不断尝试的方式盖房子,一起合作完成作品《房子》,孩子们在学习新本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看示意图进行折纸,最后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感受盖房子的技巧和乐趣,体验和伙伴创作的快乐。最后延伸到小朋友们的生活中,引导幼儿多多的观察多多的创作属于孩子们的作品,感受“盖房子”给生活带来的艺术感。

活动《盖房记》的流程在经过几次的试上过后,感谢园领导和班级组长对活动的指导,有了一定的流程改变,像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一边探索一边研究看图示进行操作,我还是第一次的尝试,孩子们能在这样的氛围里自主的表达、探索和研究,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活动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材料、电脑设备,以防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临时的播放不出来的事件。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不仅有老师和孩子的活动,还能引导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活动,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作品,孩子们采用自主选择示意图进行操作,还会用不同的形式创作作品,孩子在整节活动中也会自主表达,和小伙伴们大胆的分享自己和伙伴合作的作品《盖房记》。

上完本节纸艺活动,孩子们的关于折纸的一些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孩子的折纸技能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的孩子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的观察、多多的思考和尝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在幼儿园、家长、孩子一起努力的情况下进行快乐的自主的成长。

纸艺活动的内容包括好多,有撕纸、剪纸、折纸等艺术,有融汇不同的学科领域的综合活动等,例如折纸《野兔盖房记》、《魔术手》、《可爱的狮子》、《好饿的毛毛虫》等,孩子们在纸艺活动中能进行观察、动手、创作、提高审美能力,纸艺活动中还可以有幼儿和家长的互动,有课堂课外的活动交加,有五大领域的活动融合,在活动中我们一线教师也同样得要相应的实践经验的累加。我们进行不断的反思,同伴的学习和专家的引领等。我们继续探索关于纸艺的研究,我们要培养时代的创新的人才,不仅要从艺术领域,还要从数学、科学、物理的领域发展,甚至生命科学。我们在引领孩子们美的发展,还要提升科学素养,引领孩子在纸的领域萌发孩子科学领域的素养,让孩子们进行快乐的纸艺快乐的的成长。

【活动目标】:

1.学习技能折纸《房子》,并能大胆的和同伴一起创作作品《盖房记》。

1.不断的尝试探索,体验折纸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绘本PPT《盖房记》。

2.白色、彩色的纸张若干,记号笔水彩等。

【活动过程】:

А.导入(激发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区里最近在盖房子,我们也会在建构区里搭建房子,你们想不想盖房子。

.新授折纸《房子》,引导孩子探索尝试。

1.教师出示房子的折纸示意图,探索房子的操作步骤。

2.幼儿尝试操作《折房子》。

3.尝试解决折房子中的问题。

4.再次尝试折房子。

5.幼儿再次挑战和尝试

6.创作和分享

师:一起盖房子,盖完之后,怎么样让我们的小区更美呢,我们一起来创作吧!(放音乐)

С.分享小组创作的房子,可以跟客人老师分享分享

喜欢《育儿主题分享:怎样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分享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