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这样的能力是很薄弱的,为了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是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从孩子年幼的时候就有意识的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葡萄归来:我觉得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能影响到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孩子能独立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家长不要事无巨细,处处为孩子扫除障碍,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这都有利于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建立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了,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也会加强。另外,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也是必不可少的。
紫罗兰: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是随时随地,时时刻刻的。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听故事以及让孩子亲眼所见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灾难的事例,丰富孩子一些简单的社会经验;进而向他们提出一些安全规则,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父母不在家,不轻易开门让陌生人进门,这些应该是孩子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识”。通过这些教育,可以使孩子明白做危险事情的后果,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同时无形中也增强了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
豆豆妈: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孩子懂得自我保护,其实就是在困境面前能懂得应变。比如天气变化了,孩子自己会懂得加减衣服,季节交替时特别要注意身体健康。早期教育
椰子树:我觉得第一步应该是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能玩、什么东西不能玩,有时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这些都需要家长事先给孩子订下规矩,当然也需要跟孩子解释清楚,要不孩子会出于好奇或逆反心理,继续做一些危险尝试。
另外,也包括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这需要家长孩子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救技能。有心的家长也可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想出各种自救方法,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我的有些朋友,和孩子一起逛超市、逛公园时,都爱“玩失踪”,然后看孩子的反应,看他能不能镇定自若,能不能找对求助的人,最后,家长再对孩子的处理方法做指点,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通过上面的议论的话题,让我们明白了孩子的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主要侧重于哪一点,可以方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广州市妇联举行的“家庭教育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就现代家庭教育所面临的误区和问题进行了探讨,专家痛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
误区1:大部分都不是“泰山”
“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子女都有一种‘司马迁情结’,那就是‘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南华工商学院院长、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副会长易江指出,大多数家长都不惜一切努力欲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泰山”。“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属于这两种类型, 80%的孩子是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追求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泰山’是不切实际的。”
误区2:“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广州市明人教育负责人大山说,这听起来似乎是很有道理,可是,事实上是错误的。“教育真正应该让孩子明白的是,不怕输,才会赢。”
与会的另一位专家也表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词害死人。“这都是各种培训机构的广告语。”她说,这种说词不知害了多少孩子,让多少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让孩子陷入痛苦的深渊。
误区3:成功是教育孩子目标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目标。”广州市109中学校长张仲庆不无忧心地说,他们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成功的人,而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提醒1:家长别干涉小孩子的“社会模拟”体验
“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像在以前的多子女家庭,在幼年时即有了由兄弟姐妹组成的模拟社会,可以得到一种社会模拟体验。”易江提醒家长,“绝对不能干涉小孩子进行这种‘社会模拟’。”
他说,0~6岁的孩子,需要有3个以上年龄相仿的朋友保持6个月以上的“社会模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经历合作、闹矛盾、吵架、嫉妒,甚至打架。
提醒2:孩子5岁前不要进行定性的知识引导
“家长要放飞孩子的梦想,绝对不要对其进行束缚。”易江强调,孩子5岁前不要进行定性的知识引导。他说,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用回形针折成一个英语的 “and”,让孩子们说那是什么。结果发现,提早认识这个英语单词的孩子,只有一种答案,就是“and”,而没有经过这种知识性的训练的孩子至少说出了 18种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东西。
提醒3: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
“对中国的父母而言,家庭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大山认为,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很多父母不知道有智慧的爱。
他认为,家庭教育的真相就是“关系”两个字。他认为,影响孩子学习的关键是“五大关系”,就是孩子跟父母、老师、同学、学科、自我的关系,任何一个关系出问题,孩子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家长就是要引导孩子处理好这“五大关系”。
可是,太多的中国家长以忙为借口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学会陪伴孩子,要善于与孩子沟通。
作为小学新生家长,刚开完新生家长会的王女士变得忙碌起来。“老师布置了开学物品的准备工作,没想到,不仅铅笔指定型号,文具盒要保证功能单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临近开学,对于一些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家长来说,孩子上小学要做哪些准备是最关心的事情。“越朴素的文具用品,越合乎学校的要求!”她说。
新生家长很焦虑担心开学物品买不到,忙着提前准备
“我今天可得忙了,因为我要帮孩子包书皮!”南京游府西街新生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刚从学校领回了10本书本,老师要求全部包好,并且指定要用包书膜。“孩子要上小学了,我们家长比孩子要紧张。最近不是忙着给孩子买文具,就是要给孩子‘幼小衔接’。”刘女士说,学校已经开始了幼小衔接。老师要求家长要帮助孩子进入小学状态,并且还制定了“考核机制”。比如要求孩子按照标准姿势坐3分钟,锻炼孩子的握笔姿势;要帮助孩子学会阅读,要静静地看书半小时以上;要帮助孩子学写自己的名字,而且每天要有进步;要按时睡觉,8点半要上床。“昨天女儿9点钟上床,我给她打了两颗星,她都哭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京大多数小学还没有召开小学新生家长会,不过很多准新生家长已经十分焦虑,忙着开学前的物品准备。“我已经把包书膜都买回来了。”“听说有的学校要买装杂物的大米桶?”……一位准新生家长有点担忧地告诉记者:“听说很多学校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担心买晚了买不到,要提前准备。”
记者帮你先打探:包书膜卖得火,白纸有些“落寞”
“这种包书膜贴的时候要仔细点,如果有小气泡就用针头挑一下。”昨日,记者来到游府西街小学附近“探店”。虽然是正午时分,但正对校门的一家小店已经开始陆陆续续“上生意”了,几名学生家长正围着店主学包书。
在这家几平米小店墙外贴着的一张白纸上写着“售:包书膜、包书纸、饭盒包”,店主韩阿姨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一年级新生必备的几样东西。正在购买包书膜的一位小男生告诉记者,自己是游小一(5)班的新生,今天主要是来买一副鞋套、5个橡皮筋和包书膜的。鞋套和包书膜的作用一目了然,那5个橡皮筋是做什么的呢?小男生告诉记者,数学课上会用到许多小木棍、小卡片等教学用具,橡皮筋原来是为了绑教学用具!
“我们是这周一刚开门的,不过进货的工作在上一周就开始了。每年新生要用什么,基本上都能从附近小区的邻居或是学校老师那打听来。”韩阿姨说,自己的这家小店已经开了十几年,每年一到开学前几天是最忙的,主要顾客就是一年级新生家长。记者看到,与包书膜和包书皮销售紧俏相比,在墙角的一大卷白纸显得有些“落寞”。“这些大白纸都是去年剩下来的,现在的学生都流行用透明书膜。”韩阿姨说,现在的家长不少都是75后,过去的挂历纸、大白纸包书方法已经“落伍”了,所以经营这样的文具小店,还要紧跟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
老师支招开学准备:养成好习惯、调整作息时间很重要
究竟现在该怎么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沈小娴老师告诉记者,每个学校都会有具体的学习物品准备上的要求,有些家长可能还有些不理解,比如为什么要买这个型号的铅笔啊,为什么文具盒不能用太漂亮的啊,事实上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比如写字的铅笔一般不建议买自动铅笔,因为刚学写字的孩子写不好,很容易断。比如文具用品不能太花哨,功能要单一,因为小孩子特别容易分心,功能复杂的会影响注意力;再比如家长最怕麻烦的包书皮,其实这更注重的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年级的孩子如果不包书皮很快本子就不像样,而其实能够把本子用好的孩子学习习惯也会比较好。
游府西街小学已经从21日起为新生“预热”,提前安排了4天的“幼小衔接课”。游小一(2)班王萍老师告诉记者,4天的课程主要从几方面培训孩子:第一是熟悉校园、教室环境;第二是让新生了解班级的上课形式和小学常规,比如发言要举手,课间课下师生如何互动问好。
那么,衔接课结束后距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间,家长又应该做哪些学前辅导呢?王老师向家长们建议: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这样孩子在9月份开学时才能更适应。
老生家长谈购买文具用品的经验
在不同学校新生家长的物品清单里,总有些物品是根据学校的要求去准备的。那么,对于一些意想不到的文具用品,如何“淘货”?记者特地请来了一些在校学生家长支招。
经验1:学校附近的文具店“最贴心”“在新生家长会之后,老师推荐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小店,基本上学校要求的东西那里都有卖。”锁金村二小的学生家长宋女士告诉记者,“不用走很远跑那么多冤枉路了。”宋女士说。
经验2:布鞋套到百货市场淘一淘除了在校门口的小店搞定日常文具外,最难购买的还有一些副课用具。比如音乐教室里是木质地板,老师就要求每位新生准备鞋套。而且为了防止孩子滑倒,不能购买塑料鞋套,而是需要布质鞋套。最后,宋女士一路打听,在学校附近一个小菜场旁边找到了“百货一条街”,在小摊位上淘到了布质鞋套。
经验3:花哨的文具一般“不合格”琅琊路小学学生朱女士告诉记者,在开新生家长会之前买的文具都是合孩子“口味”的卡通类型,结果家长会上老师特意强调文具要简单实用、避免花哨,对于铅笔和橡皮的型号品牌都做出了明确要求。这样一来,自己之前买的一些“型号”不对的文具都要重新购买。有些家长自己买的透明包书膜已经贴好了,最后没办法只能一点点撕下来再用白纸包。
经验4:开完家长会再去买文具力学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杨女士说,“建议新生家长在没开家长会前最好别‘超前购物’,因为老师一般都会在家长会上将需要购买的学习用具和注意事项告知,比如有的学校就规定只能用白纸包书皮,有的则允许用贴书膜,因此在开完会之后再购买文具。”
“为了保障您的健康,请消毒您的双手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我们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简洁有力的标语口号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的全民防疫特色,您印象中对哪些标语口号很有感触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防疫情温馨提醒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1.加强防护,不要恐慌,相信科学,绝不传谣
2.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筑牢抗击疫情防控长城。
3.Wear masks and discard them at designated points to prevent virus transmission.佩戴口罩,定点丢弃,不传病毒。
4.科学防控,出门戴口罩。愿你我相对,早日摘下口罩。
5.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送死! 。
6.疫情防控警戒宣传语精选
7.要听晚辈好言劝,不戴口罩万人嫌
8.少吃一顿饭 亲情不会淡 。
9.不拜年,不走亲,不访友。
10.公共场所戴口罩,养成卫生习惯好。疑似病人莫接触,少往人多地方跑。
11.必须落实责任、担当作为,集中精力落实最严防控措施,优化和提高防控效率,坚决防止疫情向其他地区扩散。
12.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在,康复不是梦,来日展宏图;把病魔看作挑战,把信念当作武器,祝早日康复!
13.孤独两星期,热闹一辈子。
14.强联防联控 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
15.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学习致敬 。
16.抗击肺炎病毒,人人自觉防护!
17.强化联防联控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18.勤洗手,多通风,养成一米线好习惯
19.科学防控、坚定信心,就是抗击疫情最好的疫苗。
20.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尽量减少外出访友聚会。
21.清淡饮食,居家休息,戴好口罩,不去聚集。
22.走自己选择的路,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觉得累了,就停下来抱抱自己,岁月漫长,终要冷暖自知。
23.吸烟喝酒,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4.克服不了的病毒,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我们必胜!
25.我们相信好消息、热干面和樱花都会如约而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XX加油!
26.熬过病毒这劫,我们谁也别说人间不值得了。
27.今天看到一个超可爱又暖的句子:胡辣汤为热干面加油!
28.为了保障您的健康,请消毒您的双手吧!
29.你小心、我注意,防控全靠你我他。
30.加强防护 不恐慌不传谣!
31.你不杀病毒,病毒就杀你。
32.亲戚不看,还有明日。朋友不聚,灾后再叙。
33.坚决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34.It is important to know common sense and avoid the virus.了解常识很重要,避免病毒来侵扰。
35.不戴口罩图省事,病毒偷袭麻烦大。
36.今年过年不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
37.提高疫情科学防范、病例诊断救治能力,努力做到早诊早治。
38.疫情当前,生活向前。只隔离病毒,不停止工作!
39.疫情”即黑暗”,但终会过去!
40.防控疫情勿侥幸,人人有责当重视。
“为了保障您的健康,请消毒您的双手吧!”我们需要全力以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关于防疫的宣传口语我们并不陌生!您在寻找那些优秀的标语口号吗?下面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疫情幼儿园温馨提醒的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防控新冠,人人有责。
2.让我们守望相助,关心爱护每一个人。
3.少出门多居家网络拜年乐大家!
4.在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气可鼓不可泄。要一鼓作气,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扛得住,守得住,不能前功尽弃。
5.少串门防止疫情扩散,多洗手杜绝病毒入侵。
6.奉献爱心、贡献力量,支援疫情防控。
7.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8.防控一触即发,健康服务到家。
9.党员往前站,筑牢防范线。
10.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勤洗手,带口罩,愿早日战胜疫情!我们一起加油
11.病人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
12.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坚决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13.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one to fight COVID-19 and work together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the epidemic.防控“新冠”,人人有责,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4.遏制艾滋病 预防是关键。
15.洗手通风戴口罩,健康意识最重要。
16.不怕隔离观察,就怕传染大家。
17.杜绝麻痹、松懈、侥幸心理,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8.戴口罩是阻断唿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19.冬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市民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疾力。
20.欢度佳节心情好,佩戴口罩不可少
21.注意防护,安全过年。
22.用心灵点燃生命的灯,用坚强编织美丽彩虹,伸出温暖的手,寒风中为你护航,有爱才会永恒,无穷的力量都在逆行中!早安!抗击疫情,我们同在!
23.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工作
24.隔离观察不是隔绝交流,隔绝疫情不是隔断真情。
25.疫情面前,回避没有出路;战胜疫情,责任不能缺席。
26.早安,共度难关,抗击疫情~有你,有我,有他!
27.不走亲,不扎堆,不聚餐,不到人群密集处。
28.科学防控疫情,文明实践随行。
29.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时救治。
30.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31.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认知水平,做好疾病自我防护。
32.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33.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esumption of work and school. Observe the temperature for two weeks. If there are symptoms, report early and seek medical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without hesitation.复工复学要注意,观察两周看体温,如有症状早报告,尽快就医别迟疑。
34.Please accept the inspection voluntarily. 请外来及返乡人员自觉接受检查。
35.The epidemic is not adding to the chaos, stay at home do not wander. 疫情当前不添乱,待在家里莫乱转。
36.希望大家都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
37.严防死守阻病毒,党员干部是先锋。
38.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仗!
39.今年宅家不出门,教学科研强内功。
40.全民动员,共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两个月的假期对不少工作繁忙的家长来说是个难题,如果让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长辈的照顾,饮食、安全都没有保障,孩子也容易孤单,并且一个假期下来,原来规律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容易变得懒散。因此不少家长都会选择其他的方式给孩子度过暑假。在一些热门的育儿论坛中,家长们纷纷对这个话题交换意见,分享经验。
[微型调查]
时下暑托“品种”有哪些?
目前主要的暑托方式有6种:
◆在家度过,让家里的老人带孩子
◆带往单位过暑假
◆幼儿园暑托班
◆交给社区办的暑托班
◆送进社会上专业机构办的暑托班
◆语言培训及早教机构办的培训加暑托班
[调查分析]
我为什么选择这款暑托班
幼儿园暑托:“混班”让孩子有伙伴
调查中笔者发现,选择在家过暑假的家长们认为孩子在家可以由老人看管,并且还可以让孩子在入小学前能有一个快乐暑假。
但是也有家长认为在家过暑假,老人容易对孩子溺爱,假期里每天睡懒觉,沉迷电视,到九月份开学以后会很不适应,因此有很多家长倾向于将孩子送往幼儿园暑托。选择将孩子放在幼儿园暑托班的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对于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已经很熟悉,吃、睡、卫生情况也和平时一样,孩子熟悉,家长也能安心。由于一个幼儿园的暑托班一般会开得比较少,因此不同年级的孩子也有可能在一起上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对以后上课的适应起了很大作用。这种“混班”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朋友,即使老师在暑假期间不教任何东西,但小朋友们在一起互动、沟通和接触对成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正是在家里过暑假无法实现的。不少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参加暑托班和寒托班之后,会明显变得活跃。
社区暑托班:价廉物美,有“家”的感觉
选择交给社区办的暑托班的家长认为相比其他暑托班来说,这类暑托班更价廉物美,在社区附近开班,一般交通便捷,方便家长接送孩子。不仅活动具有多样性,并且由于社区附近一定有幼儿园或小学,暑托班的师资力量也有保障。
这类暑托班一般会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的课程。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大多采用游戏为主的教学形式,而不是枯燥的课堂式教学,且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如美式生活常识课,能让学生熟悉西方文化和礼仪,还有学英语儿歌、美式游戏、角色扮演等多样的形式,在无形中提升孩子对英语的敏感程度。对于上小学的孩子,还会有专门的小学老师指导下学期科目以及为孩子们补习暑假作业。
社区暑托的另一大优势是人性化服务,不但能保质保量完成暑假作业,更提供孩子各种娱乐活动,午餐也是提供家庭式炒菜,而不是通常的盒饭。如果家长遇上要上早班的特殊情况,可以提前将孩子送过去,晚上若有事不能及时来接,也可以晚到,社区暑托班会保证孩子的安全。
家长选择这类暑托班,一般比较注重口碑,家长间的口口相传是最好的广告和宣传,参加过暑托班的家长的经验和意见,往往非常有参考价值,社区类暑托班在这方面做得都比较好。
专业机构办暑托班:管理和教育专业化
选择将孩子送进专业机构办的暑托班的家长们表示,这些暑托班较倾向于学习知识和培养兴趣爱好,同时也包含丰富的活动和组织孩子参加夏令营,而且作息时间更接近小学生习惯,专业的管理和教育措施能很快让孩子适应这一过程,也为孩子以后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机构的暑托一般是五日全托,上午9点到下午5点,包含午餐;授课内容也很丰富,常见的有书法、美术、乐器、棋类等多种。
选择语言类培训机构暑托班的家长目标非常明确,即利用暑假时间提升孩子的外语能力。由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很多家长都要求小班化教育,而且为防止孩子对外语产生抵触心理,家长们也要求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一些家长表示,在暑托班里和同龄人一起学习,孩子会更开心也更有动力,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孩子学得开心,家长也会放心。
[专家建议]
选择品牌暑托班多做运动和游戏
拥有28年学前教育经验,长期身处幼教一线的姚闻娟老师建议家长:尽量将孩子放在幼儿园的暑托班中。
她表示在幼儿园中,孩子能更好地与熟悉的小朋友互动,沟通和接触。如果家长要带孩子外出旅游,也方便和老师请假,不会落下课程。
而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杨浦幼儿园张园长表示:“作为上海示范幼儿园,我们坚持在暑假中不放假,一切按照原定的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让孩子能拥有一个快乐,轻松,有意义的暑假。一些家长选择将孩子送进社会上的暑托班,大多是大班毕业的孩子,一方面家中无人看管,另一方面,家长想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才艺,不要浪费了两个月的假期。”对此,张园长建议这些家长,应根据自己家庭及孩子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暑托方式;如果要将孩子放到社会上的暑托班,应选择专业的、有一定品牌和资质的暑托班,同时应让孩子多开展运动、游戏等活动,而不要一味地以学习为主,把“快乐暑假”演变成“烦恼暑假”。
对我们这些望子成龙、孩子的成绩又不是很好的家长来说,给孩子请家教是不可少的。第一次请家教是在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请了一位大一的学生。第一次课下来,孩子累得要命。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偷偷地观摩老师是如何进行家教的。这老师的教育方法比较特别,把作业一布置,就拿一本闲书在旁边悠闲地看着,孩子不会做的时候,他才出手帮他,然后再去看他的书。我们不懂家教该是怎么个教法,就去请教请过家教的同事。他们所说的家教,与我家的家教的教育方法相去甚远,我们只好将这位家教老师辞退了。
从那以后,我们对请家教的事心存戒备,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自己赶鸭子上架,辅导孩子学习。自然,效果不会好。到了初二,孩子的成绩挂起红灯,我们着急了。如果就这样下去,孩子只怕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更别说上重点高中,就委托一位孩子在大学读书的朋友,请他的孩子帮忙找家教。朋友的孩子读大二,对请家教的事很负责,花费了一番心思考察,才请了她的室友当我孩子的家教老师。
新老师是个女生,长得文文静静,说起话来细声细气。据说,她是超过六百分考进大学的,成绩很好,才大二,英语已过了六级。妻子说,这种老师打着灯笼也难找。妻子对老师很好。教学定在晚上,妻子要老师晚饭在我家吃,指令我晚饭做丰富一点。学习完了已是晚上九点半钟了。妻子怕老师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学校不安全,还安排她在我家住宿。我们对老师的期望很大,可孩子的学习起色不大。孩子感觉新老师的教学沉闷,提不起兴趣。我们怪孩子不够努力,还一度怀疑孩子是不是太笨了,不可教也。妻子有点心烦。
有天她路过新华书店,一群大学生围了过来,都是自荐当家教的。妻子心一动,就选中一个外表沉稳的高个子男生洽谈。一个家教中介机构的人(也是大学生)却硬插进来谈。谈完了意向,这位仁兄感到奇怪:就问那男生,本来是你在谈,怎么现在反倒站在一边了呢。那男生说,当家教是靠实力,看哪个教得好,而不是靠嘴巴说的。这句话打动了我妻子,就问他当过家教老师没有。他说当过。妻子就要了他教过的学生家里的电话号码。妻子一打听,那学生家长说好,我们就把那男生叫来试教。二个小时下来,孩子说好,都听懂了。我们当即决定请他当孩子的家教。第二天,就辞了那个女教师。这位男家教不负所望,才辅导半个月,就使孩子的成绩在班上前进了好几名。
不多久,这个老师跟我孩子的关系非常融洽,成了我孩子的良师益友。他不但教我孩子知识还教他如何做人。他两次带我孩子到他大学里参观,体验大学生活,激发了我孩子的学习热情。我孩子说,以后要上老师上的大学。经过老师的教育,我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有了很大的长进。这使我悟到,请家教就像买鞋子一样,不一定要最好的,但一定要合适的。其他的事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