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好幼儿午餐后

08-14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组织好幼儿午餐后”,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进入大班以后,感觉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好多,吃饭速度快了,和同伴的交流多了,还经常会有很多新鲜的想法。精力也旺盛了,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说话声音也大了好多,小朋友之间打架的事情也越来越来多,就是这个时间段很难管理的,每天吃的快的都是那一部分孩子,他们吃完后,就在教室中显的无所事事,如何更好的管理好这个时间段,就成了老师头疼的一件事。

后来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很喜欢看书,只是教室图书区的那些书他们早就看过了,没有了新鲜感,吸引不了孩子们安静的阅读了。于是,我让孩子们从家中带来新的自己喜欢的书,如:《奥特曼》、《找不同》、《喜洋洋与灰太狼》等放在自己的小书包里,每天吃过饭后,可以拿出来和同伴交换、分享,随时还可以拿回去重新调换。几天过后,我发现,午餐后教室中特别安静,先吃完的孩子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安静的看着书,其他孩子的吃饭速度也快了好多,因为他们等着吃完后,拿自己的书去和好朋友交换着看呢。宣雨航拿来了新的迷宫书,吃过饭,就大方的和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认真的走迷宫。黄晨烨带来的是大家都喜欢的恐龙,几个男孩子就围坐在一起,讨论每种恐龙的特点。斯烨飞和陈泽婷是好朋友,每天斯烨飞都要搬椅子坐在陈泽婷身边,等她吃完了一起去看书。没带书来的孩子,还学会了礼貌的向同伴借书。等所有孩子吃完后,孩子们就把书收回自己的书包里,孩子们找到了兴趣点,自然就会安静的有序的投入其中,这样老师就可以去提醒照顾还在吃饭的那部分孩子,使整个进餐环境安静有序,利于孩子零良好习惯的养成。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单纯,只要老师用心去感受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需要,很多问题就会很容易的解决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如何才能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每个人都向往着自由,那么对于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幼儿园孩子们来说,在他们这个年纪就是因该去自由的探索、去发现。但是现今的孩子们似乎丧失了这种自由探索、发现的权利。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担心孩子,有意或无意的阻止了许多孩子们探索认知的机会。而在幼儿园呢?孩子们又只能从老师组织好的活动中去发现去探索,真正给孩子们自由探索发现的机会并不多。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让他们在幼儿园的一天即有规律又丰富多彩充满新奇。

有一天我带孩子们去菜园观察各种蔬菜,孩子们一个一个排好队只能浮光掠影的看一看。看着后面的孩子艰难的探着脑袋,想听清老师在讲些什么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何不请孩子们自由的观察蔬菜呢?摒弃这种呆板的排队观看的形式。于是我们跟孩子们讲清活动规则后,孩子们欢呼的四散开来。有的孩子在菜园发现了蘑菇请我去看,有的孩子看见了妈妈买过的蔬菜跑来问我那是什么?有的孩子还在菜园里发现了小蚱蜢,毛毛虫等生物。于是我将它们捕捉起来,给孩子们观察及饲养。看着以前只在电视或卡片上看到的动物真实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而这些孩子们自己捕捉饲养的小动物,也给孩子们带来了耐心及相关的科普知识,例如:小班孩子们回去询问爸爸妈妈后知道了蚱蜢要吃什么东西,毛毛虫长大后是怎么变成蝴蝶等。

关键是这次完全是孩子们主导的一次探索发现之旅,而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受邀者、一个提问者。教师把问题抛给孩子们,孩子们延续自己的好奇心继续去探索。

现在,我们班会有固定的自由探索发现的时间,让孩子们去亲近自然,感受四季鲜明的变化。在草坪,菜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课堂中,我们也给孩子们创造了自由探索的机会。在课余时间孩子们有充裕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和同伴“侃大山”说说自己了解到的事情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有的孩子们甚至还能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小型角色游戏,你扮演爸爸,我是妈妈,他是宝宝等。还有的孩子则对老师布置的主题墙饰情有独钟,挥舞着小手不知在和同伴述说着什么。这样欢乐的气氛持续到了课堂上,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思维的碰撞,百家齐鸣。

给孩子一点自由探索的机会,让他们能在最无忧的童年享受恣意探索发现的快乐。也让我们接着孩子们探索的目光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让我们也保持一份童心,用孩子们的视角去观察,建立轻松和谐的师幼关系。

教育随笔:午餐后的常规管理


孩子们吃好饭后,被安排在走廊上休息。基本上就是交换玩具和图书,还有一些安全的小玩意。这个时候是他们最开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原因: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可以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玩,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允许他们大声喧哗。这是我们大(2)班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约定。具体内容就是:允许孩子们带玩具(安全的)到幼儿园里玩,而且规定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条件就是在除了这个时间以外的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拿出来。

大班的孩子,处于学前晚期,即将跨入小学的大门。他们的身心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盛,爱说,好动,而且逐渐变得有情感,有意志要求和独立个性,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发展,喜欢自由活动,渴望参加成人活动,盼望自己快点长大。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我抓住了几个重点:他们求知欲和好奇心盛,爱说,好动,我就安排时间内他们自由交流,自由活动,孩子们有很多知识是在与人交往,与同伴的交往中得到的;他们理解力增强,渴望参加成人活动,我就和他们进行条件交换,也就是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乖乖听话,那么在这个活动时间我也就放宽尺度,让他们尽情地玩。这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像成人的约定,我感觉效果蛮好的。如果哪个小朋友不听话,过分调皮了,我会以剥夺他的活动时间来“惩罚”他,呵呵,孩子们也会稍稍收敛!

午餐后至午睡前的这段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消化和休息的一个过渡,既要让孩子们健康地消化,又要让他们在情绪上,心理上得到平静,为午睡做好准备。所以临午睡前10分钟左右,我就会要求小朋友们收起玩具,做在小板凳上小声地聊聊天,主要是怕他们玩得太兴奋,睡不着觉。通过几分钟的过渡,等他们基本上安静了,也有点倦意了,接下来组织他们排队上厕所,然后进入午睡室。

孩子们的一日常规的建立,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他们行为上的反复较多,所以在建立初期,老师还要进行督促检查,做到持之以恒,也就是要我们经常“碎碎念”。久而久之,等他们习惯了,成了一种生理时钟了,那么在常规管理上也就不那么累了。

认真组织幼儿的餐后活动


每天的午餐后都是自由活动,对于这宝贵的自由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

他们可以玩自己带来的各种玩具、书籍,或者与自己的好朋友围在一起做喜欢的游戏。

老师则是幼儿的支持、合作、引导者,仔细观察每个孩子,适当地介入,确保活动的有序和安全。

怎样让孩子们喜欢餐后活动,并且能保证幼儿安全、顺利进行餐后活动,我们为此思索着,觉得可以遵循以下几方面来组织幼儿的餐后活动。

1、组织活动时,首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餐后活动时,幼儿自由活动空间大了,但安全的责任也更大了,这就要求老师要保证每位幼儿在自己的视线内活动,既让幼儿玩的开心,又能保证幼儿的安全。

2、尊重孩子的兴趣。

每天组织活动之前,老师要从幼儿喜欢参加的活动出发,尊重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组织起来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活动要丰富,避免单调、乏味。

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喜欢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应该尽量让餐后活动多样化。

比如带孩子到户外散步、让孩子分享自己带来的玩具、组织孩子到隔班教室讲故事、欣赏有趣的动画片等等。

4、选择一些适宜的活动,但不要过于激烈,因为餐后不适宜进行激烈的活动,而且太激烈的活动会影响到孩子午睡。

总之,我们要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学习,认真组织深受幼儿喜爱的餐后活动,从而真正发挥自由活动的作用。

午餐


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种幸福的时代一来伸手二来张口。

每次在我的耳边总是有家长在唠叨着,老师孩子吃饭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着他求着他才肯吃一点,可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在也是一样,可以说我们这个中班年龄段每天吃饭也分成好几种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每天不用老师提醒能保证把碗里的饭菜都吃的很干净。

第二种类型先是观察今天吃饭合不合自己的胃口;这第三种类型干脆来了一个大转变和老师开始讨价还价,找一系列的借口来推掉自己能少吃一点是一点来到达自己的目的。

在我们班里每天吃午餐总是有那么小部分孩子从开始一直吃到最后结果还是一样,那么这些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在我们班级现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小语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来脸上还露出两个小酒窝,是个蛮可爱的小男孩,可是他每天中午吃饭就是个大难题啦不管我们怎么去哄他,说好话给他听就是无动于衷,每天就是在耗时间,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时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饭放在嘴巴里,这几粒饭在嘴巴里可有好长时间好嚼呢;等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又开始东张西望等到其他小朋友吃的差不多时,他还是没有吃完。

不仅有小A情况类似也有小智他先看到今天的菜是什么菜,看着菜合不合口,她每天吃饭先是把饭吃完,然后看到不喜欢的菜就开始用勺子一点点的在抠,当老师说你赶快把这个菜吃下去时,她说老师呀我这个菜真地不喜欢吃可不可以不吃;在我们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的尝试,可过了没过多久,她又不动勺子。

我每天看着他们这样也真的很无奈有时和家长聊起,得知家里每天要喂很长的时间。

从以上这两个孩子的身上发现有不同的点一个是吃饭慢,而另一个孩子是看菜是否对胃口。

总之这他们都不爱动手吃饭,爱挑食,但家长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们又想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够愉快的进餐不要挑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肯定,不要因为做不好而一切代替。

指南中还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

不过在这两个事例中我也开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

我开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处,有时看到他们实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帮忙开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这就表现出孩子的本性,其实他不是不会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着老师来喂。

这就表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时过于照顾,而导致孩子的懒惰。

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把爱挑食的孩子和不爱挑食的孩子座在一起得到一些帮助。

如何开展好幼儿课间游戏活动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在智力教育中都比较强调上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上课确实是智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课堂上更多、更活。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开展课间游戏,把课间的游戏活动与上课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上课作为一种孤立的学习过程。课间领域游课间游戏是指课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预先设定的领域游戏区内,通过游戏,让每个幼儿都动手、动脑,从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获得知识的一种活动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实际,对如何开展课间领域游戏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我们开展的课间领域游戏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领域、自然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这四个领域又分别包括许多相关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语言领域:包括普通话和儿童文学作品两大类,即幼儿听、说、早期阅读和写前训练的基本内容。自然领域:包括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如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植物的形态、生长规律和生长的基本条件;天气、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其次还包括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如声、光、电、磁等及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参与制作科学玩具。另外,还包括对幼儿进行数量、形体的感知、认识教育,如物体的分类、数的加减、空间方位、时间的初步概念等等。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含律动和舞蹈)、美术(绘画、塑造及各种手工制作)、文学(含戏剧表演)三部分的内容。社会领域: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行为规范、民族文化。这四个领域构成了幼儿教育活动的大部分,充分体现了整体教育的思想。我们在开展课间游戏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1)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计划和教育大纲,精心选择游戏内容。如大班常识教学中有一堂课是“认识风”,为了使孩子们增加对风的感性认识,我们在课间自然领域游戏中便有针对性地选择“风来了”这一游戏内容,通过让幼儿人人动手做风车、玩风车,感受风的产生及特性。再如十月份的教育主题是“我爱祖国”,我们便在社会领域中设计了“中国之最”的游戏,通过模拟电视里的知识竞赛,让幼儿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设计入区卡,幼儿分组游戏时,使每个幼儿均有机会参加每一领域的活动。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幼儿持一种卡,在游戏前发下卡,幼儿按卡上的不同标记到相应的领域游戏区活动。第二天又换一种卡,到另一领域游戏区游戏。如此轮流进行,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做完四个领域的游戏,做到了面向全体幼儿。

教育随笔:午餐


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种幸福的时代一来伸手二来张口。每次在我的耳边总是有家长在唠叨着,老师孩子吃饭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着他求着他才肯吃一点,可怎样办才好呢?

其实在幼儿园也是一样,能够说我们中班这个年龄段每一天吃饭也分成好几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每一天不用老师提醒能保证把碗里的饭菜都吃的很干净。第二种类型先是观察这天吃饭合不合自己的胃口;这第三种类型干脆来了一个大转变和老师开始讨价还价,找一系列的借口来推掉自己能少吃一点是一点来到达自己的目的。在我们班里每一天吃午餐总是有那么小部分孩子从开始一向吃到最后结果还是一样,那么这些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在我们班级现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嘉硕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来脸上还露出两个小酒窝,是个蛮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每一天中午吃饭就是个大难题啦不管我们怎样去哄他,说好话给他听就是无动于衷,每一天就是在耗时间,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时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饭放在嘴巴里,这几粒饭在嘴巴里可有好长时间好嚼呢;等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又开始东张西望等到其他小朋友吃的差不多时,他还是没有吃完。不仅仅有嘉硕状况类似也有,嘉琪他先看到这天的菜是什么菜,看着菜合不合口,她每一天吃饭先是把饭吃完,然后看到不喜欢的菜就开始用勺子一点点的在抠,当老师说你赶快把这个菜吃下去时,她说老师呀我这个菜真地不喜欢吃可不能够不吃;在我们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的尝试,可过了没过多久,她又不动勺子。我每一天看着他们这样也真的很无奈有时和家长聊起,得知家里每一天要喂很长的时间。

从以上这两个孩子的身上发现有不同的点一个是吃饭慢,而另一个孩子是看菜是否对胃口。总之这他们都不爱动手吃饭,爱挑食,但家长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们又想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够愉快的进餐不要挑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肯定,不要因为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还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但是在这两个事例中我也开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开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处,有时看到他们实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帮忙开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这就表现出孩子的本性,其实他不是不会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着老师来喂。这就证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时过于照顾,而导致孩子的懒惰。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把爱挑食的孩子和不爱挑食的孩子座在一齐得到一些帮忙。

午餐进行时


又到午餐时间了,香喷喷的蒸蛋是孩子们的最爱,小朋友看见了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咦,宁子萱怎么了?她用筷子拨弄着饭,眉头也皱了起来。我关切地走到她的身边问她:“怎么了?”她低头不语。“是身体不舒服了吗?”我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没有呀!刚才还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游戏呢?怎么一到吃饭时间,她就犯愁了呢?“老师,今天的饭太多了,满满一碗!”噢,原来如此。因为今天老师换了一把勺子,饭就添得比往日要多些,但萱萱嫌饭实在太多了,情绪也变得不好起来,不能因为饭太多而影响孩子吃饭的心情,使她有心里负担,即使她全吃完了,孩子也会不舒服的。何不换一种方法试试呢?比如允许她少吃一点呢?于是,我对宁子萱说:“这样吧,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她听了我的话,马上点点头,拿起筷子吃起来,一会儿就吃下了大半碗,还一边吃一边看我一眼,我只是高兴地向她竖起大拇指。

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到:孩子不吃饭其实是有她的想法和原因的。满满一碗饭对她来说是个心理负担,而我采取的是:给她一个选择的台阶,使她减轻心理负担,于是了她就能愉快而轻松地进餐了。每个孩子都有她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而有些想法她还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只好由行为表现出来。即使是外显的行为,每个孩子还会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且在每个孩子的行为表现背后还有成人所不可理解的心结。“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视角,看待一件事,换个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采取一些她们能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和引导,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幼儿园后 家里的饭如何吃


这两天,朋友圈主要晒入学小同学和入园小朋友:入校的背影、出园的笑脸,在学校上课,在幼儿园吃饭以及种种。入学、入园对孩子对家长都是大事啊。入学的担心孩子是否坐得住、是否听得懂,入园的担心水会不会喝够、能不能吃好饭、会不会睡好觉。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四点半就吃饭了,回家还要不要吃一顿,如果不吃,孩子饿怎么办?如果吃,吃点什么好呢?每晚回家要不要再吃一顿?幼儿园一般5点接,所以幼儿园的晚餐大约是4点或4点半,这个时间离晚上孩子8-9点的睡觉时间还有4-5小时。回家后什么都不再吃显然是不行的,让孩子吃点什么合适呢?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回来后吃些水果或蔬菜,晚上可以让孩子喝一次牛奶,奶量可适当多些。这样保证了营养,孩子不会感觉饿,进食的内容也不会特别增加胃肠负担。从幼儿园回家后再来一顿丰盛晚餐的不少见,有的家长特别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没吃好没吃饱,总要给孩子再好好吃一顿。而有的小朋友确实一回家就吃很多饭,好像在幼儿园没吃一样。其实往往不是幼儿园的饭不好而是孩子不好好吃。一是可能饮食规律不一样,比如原来每天下午在家只喝奶不吃饭,而现在幼儿园只有饭没有牛奶,因为不习惯所以吃得少,或者可能因为挑食而进食太少,或者孩子觉得幼儿园没有家里的饭好吃,在幼儿园饿着等着回家吃。回家后再大吃一顿因进食太晚太多,对于胃肠功能一般的孩子容易发生肚子不舒服,夜间哭闹,影响生长,而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孩子会造成体重进一步增加。因此,不建议回来后大吃一顿,应该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吃饱,回家后可吃蔬菜水果,可以喝奶。 周末要不要补一下?家长觉得孩子平时在幼儿园吃的营养不够,周末要补补,蛋白质脂肪如鸡鸭鱼肉的比例往往超量。幼儿园一般给的都是营养配餐,营养配比均衡,应是比较合适的饮食。过多的鱼类肉类反而是不利于孩子健康的,吃多了积食,还会造成孩子生病。周末尽量不带孩子到天明喜欢的餐厅大吃一顿,因为餐馆的饮食大都油腻,不利于孩子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孩子喜欢的往往进食过量。经常见到孩子周末饮食不规律或大吃大喝,周一就生病的情况。尽早按幼儿园的饮食规律培养就餐习惯让孩子入园后容易适应,要从入园前作准备,或者在更早的时间。比如在孩子最初开始添加辅食时就尽量按照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培养:早晨以喝奶为主,辅以少量面包,添加辅食的时间尽量安排在中午和下午,中午辅食基本在12点左右,下午大约4-4点半,晚间睡眠前1小时左右再喝一次奶。幼儿园的饮食规律与此基本相同:早餐牛奶面包,中午晚上吃饭。在幼儿园吃了饭,晚上再喝一次牛奶就可以了。如果在添加辅食阶段没有按照这个规律可在入园前半年开始建立,家长如果能够有意识的这么做,半年的时间还是能做到的。如果入园时仍然不是这个规律,入园后尽量往这个规律靠拢,周末孩子在家,家长也要尽量让孩子按照在幼儿园的饮食规律进行,不要按照大人的生活习惯安排孩子,这样周一再去幼儿园又不习惯了。不论让孩子吃什么,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是孩子的体重身高的指标,如体重身高偏离正常范围,过高或过低,说明饮食中存在问题,还需加以调整。

相信《如何组织好幼儿午餐后》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实施好幼儿园工作计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