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丰富老师授课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注每个幼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是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又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幼儿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

我在一项有关“幼儿爱什么样的老师”的调查中发现,一些我们平时不经意的行为,在孩子心目中却是爱的表示。他们喜欢这样的老师:“上课时老师常提问我。”“老师经常表扬我。”“她帮我剪指甲梳头。”“在我爸爸面前夸我。”“她带我去她家玩。”“他上课看着我笑。”“她去过我家。”“有一次她送我回家。”“她叫我分玩具。”“她说我的眼睛漂亮。”“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她常模我的头。”“她见到我爸爸妈妈时总跟他们说话。”“我住院时,她来看我。”

这些行为看似平常,但它确确实实地代表着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关注,他对幼儿心理的爱和关注,它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我们的爱。哪怕只是微笑着看幼儿一眼,关切地说上一句话或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这种爱的表示,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关注每个孩子的进餐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关注每个孩子的进餐”!

吃饭进餐,无疑是幼儿生活中的大事。

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以及入园后,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吃”。

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因此,常常会听到离园时家长问孩子:“今天吃什么?你吃饱了吗?”在幼儿园每学期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吃”的问题,也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

同时,吃饭进餐也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教育与发展价值。

如何让幼儿爱吃饭,吃好饭,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红黄蓝幼教集团管理与研究的重点。

反思日常餐桌现象,孩子们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不爱吃饭、吃饭慢、挑食、掉饭粒、餐具使用不当、卫生习惯不佳,等等。

虽然老师们在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进餐环境,比如,进餐时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但幼儿进餐始终处于被动管理中,教师会催促幼儿“快吃”、“吃完”,也会不断提醒幼儿注意“规则”,导致幼儿体验不到品尝美食以及进餐本身的快乐,也无法发自内心地遵守各种文明进餐的礼仪和规范。

为了充分发挥进餐环节独特的教育和发展价值,我们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关注每个孩子出发,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进餐、文明进餐。

不爱咀嚼的丁丁“老师,我家丁丁吃饭是我最头疼的事情,麻烦您了!”从我刚接手这个新班的第一天,丁丁妈妈的这句话就一直记在我的心里。

每次喂丁丁吃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饭菜刚到他的嘴里,他就用舌头使劲地把饭菜顶出来,嘴里还说着:“不吃不吃,就是不吃。

”时间久了,丁丁甚至因为吃饭问题不爱上幼儿园了。

经过了解才知道,妈妈对丁丁照顾得格外细致,家里只做很软的馒头和面条,水果也只吃香蕉泥和苹果泥。

看来丁丁不是不爱吃饭,是因为他长期吃软烂的食物,咀嚼能力下降,嚼东西对他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知道了原因,我们决定从“牙齿的故事”人手,先解决他不爱咀嚼的问题。

我们邀请幼儿园的保健医带来了牙齿的模型,给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讲了用牙齿嚼东西的重要性。

孩子们一个个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看得特别认真。

丁丁还主动问:“老师,要是牙齿不能嚼东西会怎么样啊?”保健老师说:“牙齿会生病呀!它会不高兴,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朋友了。

你看看,大老虎最厉害吧,它的牙齿就经常用,丁丁也要像大老虎一样吃饭啊。

”听了这些,丁丁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接下来我们采取小步递进的方法,逐渐调整食物的种类。

丁丁能喝汤,我们就先从汤人手,给他盛的汤稠一些,过段日子再往汤里加米饭,然后慢慢过渡到吃正常的主食。

同时,请家长相应地改变烹饪方法,增加饭菜的硬度,水果不再做成泥状,可以先切成小小的丁,然后再大点。

家园一致,孩子自然就适应得更快,来园时和进餐时的情绪也渐渐变得更加自然。

当然,每个孩子的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每当丁丁看到食物的种类发生变化时,都会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情绪。

这时,老师就会对他说:“丁丁最棒了,我们的牙齿就像大老虎,啊呜一口就吃掉。

”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努力,丁丁进餐的情绪和对食物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不仅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地吃饭,有时还会说:“老师,我还要吃!”丁丁妈妈也告诉我们,孩子回家后也是自己吃饭,还要肉吃呢,以前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听到孩子在家里的进步,看到孩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儿和他吃饭时快乐的样子,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

把青菜留给小兔子的天天平时特别爱吃青菜的天天今天却不吃了,还说:“青菜是小兔子最爱吃的,我不要吃。

”边说边用勺子把青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还说要把切好的青菜送给小兔子吃。

老师走过去,轻声对他说:“小兔子有青菜吃,这些菜是厨房老师给你做的,你吃吧。

”听了老师的话,天天不但没有高兴起来,反倒急得哭了,边哭边说:“不行、不行,小兔子不够吃了,就要留给小兔子,谁也不能吃,呜呜……”看了天天的反应,老师也糊涂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虽然不明白原因,但老师没勉强他继续吃完,而是决定先和家长沟通一下。

原来,周末时妈妈带他去了农家院,天天喂小兔子吃青菜,可是喂到一半,青菜没有了。

当时,为了赶时间,家长和农家院的主人就告诉天天,青菜吃完了,没有了。

没想到,天天可认真了,他惦记着小兔子,回家后无论如何也不吃青菜了,就连家里其他人也不许吃青菜,说要留给小兔子。

妈妈为此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了妈妈的话我们释然了,也不禁为天天的爱心而感动。

但是,怎样做才能既保护孩子的爱心,又能让他高高兴兴地吃青菜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请小兔子来帮忙了。

结合3岁幼儿常把假象当真实的年龄特点,我和老师们精心排练了“小兔子送青菜”的手偶剧。

主要情节就是:小兔子吃了天天送来的青菜,长得又肥又壮,身体可棒了。

为了感谢天天,它也为天天和小朋友们送来了一大筐青菜,希望大家都能像它一样长得又快又好。

故事结束后,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把青菜送到了厨房,天天激动地对厨房的叔叔说:“叔叔,您要把青菜炒得香香的,我今天要吃好多。

”通过这个故事,天天又开始爱吃青菜了,而且每次看到青菜都非常高兴,边吃边说:“小兔子爱吃,我也爱吃!”看到他红扑扑的小脸儿,妈妈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爱掉饭粒的豆豆豆豆每次吃饭老师都很头疼,饭粒掉在桌上、地上一大片。

这可怎么办?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豆豆掉饭粒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边吃边说,一口还没吃完,就和旁边的小朋友悄悄聊天,结果饭粒就掉出来了;另外就是边吃边东张西望,哪个小朋友有事情他都要赶快转过去看看,结果可想而知。

吃饭不专心,当然吃不好。

老师们经常提醒豆豆,可是每次都是提醒了就做到了,不提醒,就忘记了。

为此,老师们分析了豆豆的性格特点:他聪明且活泼好动,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提醒的方式只能解决一时,无法内化为豆豆的自主行为,长此以往不利于豆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决定利用值日生的制度,让豆豆体会掉饭粒的后果。

于是,我们想办法巧妙地将扫地的任务分配给了豆豆。

午餐后,值日生开始进行收尾工作。

豆豆拿起了小笤帚和簸箕一桌一桌认真地扫了起来。

当扫到中间一桌的时候,他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饭粒和渣滓,由于饭粒很黏,扫了半天也扫不起来。

扫了一会儿,豆豆就失去了耐心,边扫边说:“这是谁掉的饭粒呀?扫都扫不动!”我走过去,悄悄对他说:“是呀!真不像话,咱们看看这是谁的座位呀!”豆豆马上站起来看了看,脸一下就红了。

我小声说:“豆豆,你看,饭粒掉在地上真不好扫,对吧?而且还特别浪费!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豆豆想了想说:“我以后不掉饭粒了。

”我又问:“你知道你为什么总掉饭粒吗?”豆豆摇摇头。

我说:“你吃饭时要专心,不说话、不东张西望,饭粒就不会掉了。

从那次做值日开始,豆豆真的开始注意了,吃饭时说话的次数少了,也不东张西望了。

即使掉了饭粒也会马上捡起来。

有时忘了,我们也不再用语言提醒,一个眼神和动作他就马上明白了应该怎么做。

幼儿的进餐问题,既有共性,更有个性,要从进餐环节,培养每个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礼仪,既要关注一般幼儿的共性问题,更要了解、尊重、关注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于“关注每个孩子的进餐”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区域活动随笔:关注每个孩子


在上午的区域活动中,我安排一组小朋友玩橡皮泥。宁宁说:“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熊猫,我想捏熊猫,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于是中蹲在她的边上开始教她。这时,坐在宁宁旁边的畅畅小声说:“老师,我也想捏三只熊猫,可以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畅畅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积极都不高,兴趣都不大。有时我问他什么,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要在我反复鼓励下才愿意说个几个字。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畅畅听了很高兴,从橡皮泥的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和椭圆形。没等我开口问,畅畅就羞涩的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这是熊猫爸爸,这是熊猫妈妈,这是熊猫宝宝。”“为什么你这样分呢?”“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圆形最大最高的;熊猫宝宝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圆形是最小;熊猫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圆形不大也不小。”畅畅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也搬了过来。我称赞他说:“畅畅,今天你真棒。”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就像畅畅,就是因为今天我蹲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和我交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关注每一个孩子,更应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但身体健康,心灵也会健康啊。

幼教随笔:关注每个幼儿,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抓住一切机会关注每个幼儿

在组织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总有这样的不同:有的活动积极性高,勇于举手发言,思维活跃;有的安安静静地端坐着一言不发……有的大胆,说话声音响亮;有的胆怯,声音让人难以听见……有的各方面表现突出,突然有一天变得不如从前……有的活动幼儿都积极参与,有的活动幼儿并不感兴趣……

诸如此类,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不论是活动的顺利实施和完成,还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关注每个幼儿,促进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在结合理论知识和自己不断的工作实践活动中,深刻地意识到关注每个幼儿,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及开展的有效性。

给每个幼儿提供安全、卫生、可操作的材料。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让幼儿自己获得操作的感受和体验,正符合了幼儿爱动的特点和心理特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纸片和枝条等,在幼儿的眼里都是宝贝。我就把小小的纸片留起来,把公园里的枝条捡回来……让幼儿做《温馨小花》和《贺年卡》等。幼儿在活动中个个积极性高,都专注于手工操作,大胆想象和创造。在《纸筒娃娃》的制作中,杨杨小朋友用纸片贴出了娃娃的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睫毛、嘴等,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认识和大胆表现。

给每个幼儿微笑和快乐,和幼儿一起嬉戏。微笑是人类交流的语言。给幼儿一个微笑,就是给幼儿快乐,幼儿感到亲切,得到放松。他们乐意与老师一起活动,和幼儿一起嬉戏玩耍,一起游戏,幼儿就感到快乐。幼儿的情绪高,心情好,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我发现,幼儿自己活动追求的源泉就是获得快乐。只要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他们就乐于去做。他们经常说:“老师,咱们做游戏吧。”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体验,游戏中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游戏中他们的语言、动作、情感的到了升华。

给每个幼儿表现的机会,给予肯定的表扬。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肯定是不断得到老师的关注,而那些积极性不高的幼儿就是老师忽视了对他的关注。当老师给他更多的关注时,他会给你一个惊喜:变化大,进步快。我们班的双胞胎兄弟:欢欢和乐乐,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欢欢爱说、爱笑、爱表现,因此,得到老师给予的机会也多,形成良性循环。乐乐说话声音小,显出十分胆怯的样子,得到表现的机会相对少些。我想,同样的孩子,我们不应让孩子有这样的不同,我改变做法,不能忽视对乐乐的关注,要让他向良好的方向转变。

每天早上兄弟俩一起来园对老师的一声:“老师好。”自己要给予对他们每个回一声:“欢欢好。”“乐乐好。”当乐乐说话声音小时,我鼓励他以后声音大一点,当他的声音有变化时,我就会表扬他有进步了,声音变得大了。在不断的鼓励表扬声中,乐乐果然变得声音洪亮,声音不再是那样沙哑,能大胆表现自己了。接着,不爱说笑的胡翔宇变了,最后一个新来的赵晏变了。幼儿会在一次次的表现机会和肯定的表扬鼓励声中健康快乐成长。

老师利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肢体动作,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的视觉和听觉,感染吸引幼儿,利用自己的眼神去关注他们。语言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把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借助我们的肢体动作使语言更加吸引幼儿。当我门的语言不允许停止或在不能影响其他幼儿的时候,自己一个眼神就可以把个别的幼儿引到活动中来。因此,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是长期的任务。

抓住一切机会关注每个幼儿。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关注幼儿的时刻。会自己吃饭了,吃得好了,睡觉好了等,只要发现幼儿的点点进步,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自己的视线一刻也不离开幼儿的活动。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了解幼儿,真正成为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成为每个幼儿喜欢的老师,让幼儿喜欢自己组织开展的活动,增加活动的有效性。

根据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组织活动,是关注每个幼儿的体现。选择幼儿生活中的、身边的有意义的活动,大胆选择和创新,让每个幼儿在现有的水平上不断进步。

以上的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并存于活动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幼儿,促进活动的开展及其有效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2020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希望他们学得开心,乐在其中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因为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爱好不同,发展水平也不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之间的差异,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坚强。

我们班有个女孩子很文静,平常基本上听不到她的声音。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润盈”,润物细无声。有一次,在教孩子们画完线描画后我突发奇想的想教他们折飞机。我告诉孩子们“飞机会把你们的画带给你的好朋友看的呀

,所以你们一定要跟老师学呦。。。。。。!”孩子们可开心了,认认真真的兴趣高昂的学着。

有的小朋友学的很快,一会儿飞机就折好了,开心的送给我看了。有的小朋友请老师帮一下忙也完成了。当我走到盈盈面前时,我看她紧张的手忙脚乱,看到别人都折好了她急的都要哭了。看着她的样子我小声的和她谈起了话:“你的画的画很漂亮呀”。她轻轻的抬头看了我一下,又在摆弄她的纸。我又说:“我来和你一起把飞机折好吧,别的小朋友可等着看你的画呀。”这时候我发现她身体慢慢放轻松了些,开心的和我完成了这架飞机。在我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她笑着轻轻的对我说了声“谢谢”。看到她绽开笑容我也感到很开心。有时候我们不要付出很多,也许只是个问候,只是个小小的鼓励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与信心。

我们班还有个孩子叫王一帆,他是个身体不怎么好的孩子,他的手会不受控制的发抖。倒水的时候茶杯都拿不稳,也不怎么吃饭,还经常会吐。每当我们去清理他吐的污物时,我都看到他的眼睛不敢看着我们,不是把头底下就是将头偏向旁边。其实我们从来没说过他,反而我们特别关心他,因为我们也都为人父母了,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呢!看到他我们真的有些心疼。但是,孩子已经懂事了,感到自己在麻烦老师了,所以显得有些不安。每当这时我们都在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不感到有压力。现在正是他们最开心最无忧的时候,我不想他小小年纪就感受生命的无能为力,所以我尽可能的去帮助他,让他开心的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去。。

我们关心爱护每个孩子,真正的愿意也用心去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无论他是贫是富,是健康还是体弱,在我心中他们都一样重要。

正确关注幼儿


今天刚走进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掉在地上的两幅画。

通过我的仔细观察,属人为破坏。

“一定是玉海干的。

”我心想。

玉海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活泼聪明又调皮,类似的事件他干过不止一次,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玉海来园后,我把它搂在怀里说:“告诉老师,你昨天干了什么?”“我跟妈妈去姨妈家,跟妹妹玩了。

”我这才记起玉海昨天没来园。

“老师,这是西昌弄下来的。

”欣欣大声喊道。

怎么可能呢?西昌是个爱静的孩子,说话声音也很小,经常让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来的吗?”我问西昌。

她笑眯眯的看着我没有辩解。

“是不是你看到画太陈旧了,想换张新的?”“不是,我想让老师叫我的名字。

”原来是这么回事,每天老师都会表扬很多优秀的孩子,鼓励一些表现较差的孩子,而西昌既不优秀,也不顽皮,所以老师极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这种方法引起老师的注意。

这件事给了我不小的启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享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照顾,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

所谓关注文本,是指教师只重视参阅、选用已有的教师用书、课程方案等资料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并按预先的计划来检查教的效果。

所谓有关注儿童,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时期、空间、时间均能了解儿童的原有基础、兴趣爱好、特点、智慧策略等,追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有效结合,从而有效地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自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以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观念到行为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重视让幼儿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学习;认识到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的活动过程;重视幼儿的兴趣,注意教育内容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个别儿童……但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诸多的困惑,如:在教育活动中如何改变自己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把儿童为本的理念注入自己的工作中?如何找到在全面实施幼儿园保教目标与尊重幼儿兴趣、爱好间的平衡点?如何既面向全体又能因材施教?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幼儿教师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一、正确把握新时期育人目标,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社会迅速发展,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者,必将不断经历从观念到行为的变革,才能与时俱进。“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幼儿教师也一样必须转变过去重知识传授、技能传递的观念和行为,树立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理念和责任意识。

在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时期,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现成的文本方面,关注的是如何把前人的现成经验传递给每一个儿童。面对21世纪的育人目标:从小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教育的主要精力必须转向儿童。

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使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变化:从过去系统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转变为与儿童共同发展,成为儿童学习、生活、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自觉地在自己的保教工作中尊重每个儿童发展的权利、研究儿童的情况:他们的兴趣、需要,每个儿童的特点和不同的发展进程。

二、在工作实践中练就观察、把握幼儿发展进程的专业技能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要练就一双像鹰一样的眼睛,这双眼睛不应该只盯着“我教的知会了没有”“这节课孩子学习的技能怎么样”“孩子们是不是按老师的规定活动”……在培养有自信心、独立性、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教育中,教师的眼睛应练就得像中国的名医一样,在孩子活动中去看、听、交流、思考等技巧,把握幼儿的情绪表现、心理需要、能力水平,然后能根据每个幼儿的基础,开出“调理配方”“针对儿童去做”,充分体现引导者、帮助者、教育者的作用,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

作为具有现代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就应该自觉练就关注幼儿技术,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时刻,把握孩子的认知特点、智慧策略等,以发展的眼光去关注每个幼儿在各方面小步递进的过程,真正改变按文本要求、按教师预设计划办事、以孩子是不是学会为思维定势和行动方式。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园教师不断地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们注意观察儿童的言行举止了,注意倾听儿童的言语、交淡了,注意思考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再实施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育人目标。

例如:按照过去的某些文本规定,中班角色游戏一般只设一个娃娃家、一个医院、一个商场……但是儿童的兴趣往往会相互影响,而文本规定的只设“一个”,的确是限制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心理需求,当我们在出过程中觉察到孩子的需要,便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满足他们游戏的需求,鼓励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乐意扮演什么角色就自主地选择材料、选择场地、选择玩伴、按自己的意愿去玩,这样就促进儿童多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使幼儿获得了心理的满足,保持愉悦的情绪,并且提高了把握自己活动、与同伴交往、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又如,在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改变了过去要求一刀切的情况,注意观察、分析每个幼儿的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实施不同的帮助,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获得成功感。

例如,午睡起床时,教师转变了只笼统地评价谁穿得快,谁守纪律的做法,代之以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做出分析判断:幼儿自理能力不一;有的衣、裤、鞋都会穿且熟练,有的是会但速度慢,有的是自己做有困难;幼儿习惯不一:有的能有顺序地摆放衣物,穿时省时,有的是边守边玩所以速度慢;幼儿的态度不一:有的自己穿,有的等别人帮助,有的主动帮助别人……老师观察了幼儿的表现,经过思考分析就可以提出针对每个幼儿发展状况的要求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生活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在研究儿童的过程中提高建构与实施课程的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的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教师应以多种形式、的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课程是实现目标的中介。过去教师时时记住自己是教育者,重视的是按预成的课程进行教学,而忽略了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忽略了儿童自身的主动性。在实施课程的全过程中,只有教师具备了新的研究儿童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到既保证幼儿园全面发展目标的落实,又能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自主的构建和实施课程,为幼儿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地、积极地发展。

1、关注幼儿的需要,使目标更具针对性。

新《纲要》提出要考察“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儿童的现状,使目标具有针对性,才能为幼儿的成长过程提供适合他们的内部需要和外部条件”。

例如,每个幼儿园都有会选择幼儿常见的蔬菜对幼儿进行教育,如:认识芹菜,如果幼儿缺乏观察

比较的能力,教育目标就应侧重在让幼儿运用看、摸、闻等方法,感知芹菜的茎、叶的主要特征方面;如果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较多,目标就应侧重在人们努力运用现代化技术让芹菜又脆又嫩,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芹菜等引导幼儿吃芹菜。

2、关注儿童的兴趣,使内容更具情趣性。

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如何使教育的内容更益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也是“关注儿童”的重要方面。由于年年面对的儿童是不一样的,儿童生活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只选用那些固定不变的内容作教材,而应该了解儿童的兴趣,了解幼儿的关注点,选择具有价值的内容来实现教育目标。

例如,培养孩子爱祖国国的情感、培养孩子集体荣誉感、不的困难的精神等,是目标的重要组成,教师只有根据儿童当时的兴趣来实施教育才能使教育内容充满情趣,更利于目标的达成。如:今年我国的足球运动员参加了世界杯赛,“足球沙龙”成为孩子们爱参与的活动,打入世界杯为什么这么高兴?世界杯怎样精彩?为什么有这么多球迷?本届世界杯在哪里举行?会标是什么?……在以“为中国队加油!”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感染下,孩子们在激情中获得超常的、多方面的发展。

3、关注儿童的水平,使方法、途径更具实效性。

儿童虽小,也具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领域又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强调幼儿主动学习的观念指导下,教师更不应该固守文本提供的现成教育方案,而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选用恰当的方法,通过适合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的途径,使他们在自我建构中真正获得最佳的发展。

例如,发展幼儿的感官是我们的保教目标之一。我园小班的“我有六个宝”主题,意在引发幼儿会运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周围世界,并会保护自己的感官。当教师把目光从文本转向儿童后,教师们首先有意识地设置情境,观察儿童在活动中认识和感官的情况,然后再根据儿童的原有水平,设计教学活动。如:针对儿童会知道“眼睛可以看……”的原有水平。减少了认识眼睛用途的课时安排,直接进人到让幼儿相互交流看到了什么的活动层次;又针对大部分幼儿不会运用鼻子闻的方法来感知事物的现状,教师注意增加活动,让孩子自己尝试,发现鼻子是可以闻到气味的;并通过综合活动,让幼儿自己选用合适的方法感知事物的特征,提高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能力……教育过程关注幼儿的原有水平,可使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4、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使评价更具发展性。。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如谁好、谁对、谁真能干。在课程实施中也常常离不开评价,如学得好、谁完成得好……这样的评价常常是表面的、绝对的、是非性的,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立足于幼儿发展的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分析个体的智力和能力阶段及特点,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又如,在智力活动中“将小棍拼的燕子鱼◇<任意移动两根小棒,使小鱼的头变换方向”的活动中,教师关注儿童的操结果,变为关注操作过程,评价的重点是哪些孩子会又快又好地拼,哪些孩子是模仿别人拼,哪些孩子还不懂……然后在他们自己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为他们分别提供智力要求更高的、智力要求相似的或智力要求低一些的不同材料,以满足他们的不同发展水平。

幼儿教师要在学习、贯彻新《纲要》的过程中自觉地将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与价值追求,在工作中把目光转向儿童,关注儿童、研究儿童,学会了解儿童行为的发展意义,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关注不自信的幼儿


张淇、崔文博是我们班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不爱主动与别人交往,在活动中,不敢主动与别人交往,喜欢听着其他孩子的讨论。我们在与家长的进一步的沟通中了解到,孩子从小性格内向,与其他伙伴接触少,所以有时候当孩子们多的时候,心中就有害怕和恐惧的表现。其实从孩子的一些表现情况,我们老师知道孩子是不自信的表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班三位老师总是不断对内向孩子进行鼓励,设置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们的参与性;培养合作性意识。

记得一次,在组织孩子课间活动时,我让孩子表演自己擅长的特长,许多孩子大胆举手,乐于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这时,我看到座在一旁的崔文博小朋友眼睛中充满的期待,但没有举手;我说:请崔文博小朋友给大家唱一首歌好不好,崔文博唱歌可好听了,老师相信你行!当时的他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小声的唱了一首歌;最后请小朋友给他鼓掌,并送给他一个拥抱,他一脸天真可爱的笑容打动了我,让我明白关注每一个孩子,其实不爱表达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老师更要读懂孩子的一个眼神和行为。相信孩子,赏识孩子,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略的,家园形成一致,学会尊重幼儿。

相信,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孩子的不自信会渐渐有所改变。

机会应给每个孩子


每个班中,孩子能力都是有差异的,能力强一点的,会听老师的,会按老师的要求做事的孩子老师总是很放心地把一些小事交给他们去做。

比如说:每天整理图书,到别班去帮忙借东西等等,有些事情甚至已经成习惯了,每天都有这几个孩子做。

晨间活动,我叫小朋友去发玩具,我很习惯地叫了一个小朋友去贴放,然而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了:“今天天天没来。

”“哦,她请假了,那谁愿意去发呢?”还没问完,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我去,我去……”我请了平时不爱说话的张芸馨去,她很高兴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下午离园时她看见她妈妈时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今天老师请我发玩具的,我做得很好,有些小朋友是不会发的。

”看着孩子满心欢喜、自豪的样子,这时我心里晃起了涟漪。

为什么只把机会给一些能力强的孩子,而忽视了这么多普普通通的孩子呢?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机会给每个孩子。

不是吗?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关注每个幼儿》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幼儿分类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