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希望他们学得开心,乐在其中

04-24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更需要观察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希望他们学得开心,乐在其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因为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爱好不同,发展水平也不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之间的差异,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坚强。

我们班有个女孩子很文静,平常基本上听不到她的声音。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润盈”,润物细无声。有一次,在教孩子们画完线描画后我突发奇想的想教他们折飞机。我告诉孩子们“飞机会把你们的画带给你的好朋友看的呀

,所以你们一定要跟老师学呦。。。。。。!”孩子们可开心了,认认真真的兴趣高昂的学着。

有的小朋友学的很快,一会儿飞机就折好了,开心的送给我看了。有的小朋友请老师帮一下忙也完成了。当我走到盈盈面前时,我看她紧张的手忙脚乱,看到别人都折好了她急的都要哭了。看着她的样子我小声的和她谈起了话:“你的画的画很漂亮呀”。她轻轻的抬头看了我一下,又在摆弄她的纸。我又说:“我来和你一起把飞机折好吧,别的小朋友可等着看你的画呀。”这时候我发现她身体慢慢放轻松了些,开心的和我完成了这架飞机。在我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她笑着轻轻的对我说了声“谢谢”。看到她绽开笑容我也感到很开心。有时候我们不要付出很多,也许只是个问候,只是个小小的鼓励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与信心。

我们班还有个孩子叫王一帆,他是个身体不怎么好的孩子,他的手会不受控制的发抖。倒水的时候茶杯都拿不稳,也不怎么吃饭,还经常会吐。每当我们去清理他吐的污物时,我都看到他的眼睛不敢看着我们,不是把头底下就是将头偏向旁边。其实我们从来没说过他,反而我们特别关心他,因为我们也都为人父母了,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呢!看到他我们真的有些心疼。但是,孩子已经懂事了,感到自己在麻烦老师了,所以显得有些不安。每当这时我们都在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不感到有压力。现在正是他们最开心最无忧的时候,我不想他小小年纪就感受生命的无能为力,所以我尽可能的去帮助他,让他开心的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去。。

我们关心爱护每个孩子,真正的愿意也用心去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无论他是贫是富,是健康还是体弱,在我心中他们都一样重要。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关注每个孩子的进餐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关注每个孩子的进餐”!

吃饭进餐,无疑是幼儿生活中的大事。

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以及入园后,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吃”。

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因此,常常会听到离园时家长问孩子:“今天吃什么?你吃饱了吗?”在幼儿园每学期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吃”的问题,也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

同时,吃饭进餐也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教育与发展价值。

如何让幼儿爱吃饭,吃好饭,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红黄蓝幼教集团管理与研究的重点。

反思日常餐桌现象,孩子们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不爱吃饭、吃饭慢、挑食、掉饭粒、餐具使用不当、卫生习惯不佳,等等。

虽然老师们在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进餐环境,比如,进餐时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但幼儿进餐始终处于被动管理中,教师会催促幼儿“快吃”、“吃完”,也会不断提醒幼儿注意“规则”,导致幼儿体验不到品尝美食以及进餐本身的快乐,也无法发自内心地遵守各种文明进餐的礼仪和规范。

为了充分发挥进餐环节独特的教育和发展价值,我们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关注每个孩子出发,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进餐、文明进餐。

不爱咀嚼的丁丁“老师,我家丁丁吃饭是我最头疼的事情,麻烦您了!”从我刚接手这个新班的第一天,丁丁妈妈的这句话就一直记在我的心里。

每次喂丁丁吃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饭菜刚到他的嘴里,他就用舌头使劲地把饭菜顶出来,嘴里还说着:“不吃不吃,就是不吃。

”时间久了,丁丁甚至因为吃饭问题不爱上幼儿园了。

经过了解才知道,妈妈对丁丁照顾得格外细致,家里只做很软的馒头和面条,水果也只吃香蕉泥和苹果泥。

看来丁丁不是不爱吃饭,是因为他长期吃软烂的食物,咀嚼能力下降,嚼东西对他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知道了原因,我们决定从“牙齿的故事”人手,先解决他不爱咀嚼的问题。

我们邀请幼儿园的保健医带来了牙齿的模型,给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讲了用牙齿嚼东西的重要性。

孩子们一个个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看得特别认真。

丁丁还主动问:“老师,要是牙齿不能嚼东西会怎么样啊?”保健老师说:“牙齿会生病呀!它会不高兴,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朋友了。

你看看,大老虎最厉害吧,它的牙齿就经常用,丁丁也要像大老虎一样吃饭啊。

”听了这些,丁丁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接下来我们采取小步递进的方法,逐渐调整食物的种类。

丁丁能喝汤,我们就先从汤人手,给他盛的汤稠一些,过段日子再往汤里加米饭,然后慢慢过渡到吃正常的主食。

同时,请家长相应地改变烹饪方法,增加饭菜的硬度,水果不再做成泥状,可以先切成小小的丁,然后再大点。

家园一致,孩子自然就适应得更快,来园时和进餐时的情绪也渐渐变得更加自然。

当然,每个孩子的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每当丁丁看到食物的种类发生变化时,都会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情绪。

这时,老师就会对他说:“丁丁最棒了,我们的牙齿就像大老虎,啊呜一口就吃掉。

”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努力,丁丁进餐的情绪和对食物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不仅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地吃饭,有时还会说:“老师,我还要吃!”丁丁妈妈也告诉我们,孩子回家后也是自己吃饭,还要肉吃呢,以前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听到孩子在家里的进步,看到孩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儿和他吃饭时快乐的样子,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

把青菜留给小兔子的天天平时特别爱吃青菜的天天今天却不吃了,还说:“青菜是小兔子最爱吃的,我不要吃。

”边说边用勺子把青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还说要把切好的青菜送给小兔子吃。

老师走过去,轻声对他说:“小兔子有青菜吃,这些菜是厨房老师给你做的,你吃吧。

”听了老师的话,天天不但没有高兴起来,反倒急得哭了,边哭边说:“不行、不行,小兔子不够吃了,就要留给小兔子,谁也不能吃,呜呜……”看了天天的反应,老师也糊涂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虽然不明白原因,但老师没勉强他继续吃完,而是决定先和家长沟通一下。

原来,周末时妈妈带他去了农家院,天天喂小兔子吃青菜,可是喂到一半,青菜没有了。

当时,为了赶时间,家长和农家院的主人就告诉天天,青菜吃完了,没有了。

没想到,天天可认真了,他惦记着小兔子,回家后无论如何也不吃青菜了,就连家里其他人也不许吃青菜,说要留给小兔子。

妈妈为此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了妈妈的话我们释然了,也不禁为天天的爱心而感动。

但是,怎样做才能既保护孩子的爱心,又能让他高高兴兴地吃青菜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请小兔子来帮忙了。

结合3岁幼儿常把假象当真实的年龄特点,我和老师们精心排练了“小兔子送青菜”的手偶剧。

主要情节就是:小兔子吃了天天送来的青菜,长得又肥又壮,身体可棒了。

为了感谢天天,它也为天天和小朋友们送来了一大筐青菜,希望大家都能像它一样长得又快又好。

故事结束后,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把青菜送到了厨房,天天激动地对厨房的叔叔说:“叔叔,您要把青菜炒得香香的,我今天要吃好多。

”通过这个故事,天天又开始爱吃青菜了,而且每次看到青菜都非常高兴,边吃边说:“小兔子爱吃,我也爱吃!”看到他红扑扑的小脸儿,妈妈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爱掉饭粒的豆豆豆豆每次吃饭老师都很头疼,饭粒掉在桌上、地上一大片。

这可怎么办?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豆豆掉饭粒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边吃边说,一口还没吃完,就和旁边的小朋友悄悄聊天,结果饭粒就掉出来了;另外就是边吃边东张西望,哪个小朋友有事情他都要赶快转过去看看,结果可想而知。

吃饭不专心,当然吃不好。

老师们经常提醒豆豆,可是每次都是提醒了就做到了,不提醒,就忘记了。

为此,老师们分析了豆豆的性格特点:他聪明且活泼好动,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提醒的方式只能解决一时,无法内化为豆豆的自主行为,长此以往不利于豆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决定利用值日生的制度,让豆豆体会掉饭粒的后果。

于是,我们想办法巧妙地将扫地的任务分配给了豆豆。

午餐后,值日生开始进行收尾工作。

豆豆拿起了小笤帚和簸箕一桌一桌认真地扫了起来。

当扫到中间一桌的时候,他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饭粒和渣滓,由于饭粒很黏,扫了半天也扫不起来。

扫了一会儿,豆豆就失去了耐心,边扫边说:“这是谁掉的饭粒呀?扫都扫不动!”我走过去,悄悄对他说:“是呀!真不像话,咱们看看这是谁的座位呀!”豆豆马上站起来看了看,脸一下就红了。

我小声说:“豆豆,你看,饭粒掉在地上真不好扫,对吧?而且还特别浪费!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豆豆想了想说:“我以后不掉饭粒了。

”我又问:“你知道你为什么总掉饭粒吗?”豆豆摇摇头。

我说:“你吃饭时要专心,不说话、不东张西望,饭粒就不会掉了。

从那次做值日开始,豆豆真的开始注意了,吃饭时说话的次数少了,也不东张西望了。

即使掉了饭粒也会马上捡起来。

有时忘了,我们也不再用语言提醒,一个眼神和动作他就马上明白了应该怎么做。

幼儿的进餐问题,既有共性,更有个性,要从进餐环节,培养每个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礼仪,既要关注一般幼儿的共性问题,更要了解、尊重、关注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于“关注每个孩子的进餐”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让每个孩子感到开心


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这不正说明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吗?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呢?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不要有过多的禁令束缚孩子,不要絮絮叨叨地埋怨责怪孩子,更不要打骂体罚孩子,要让孩子自由发展,尽情挥洒他们的天性,展现他们的才华。这样他们才会无忧无虑地成长,开开心心地生活,感到生命的快乐。

其次,在游戏中,要让孩子尽情展示自我。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他们玩得最尽兴的时候,而现在的孩子好象丢失了尽兴玩耍的条件和勇气,他们在玩耍的同时担心父母的责骂。在愈来愈激烈和残酷的社会竞争面前,在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未来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为了孩子将来生活过得高人一等,能胜人一筹。在现阶段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能以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培育孩子,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培养孩子,不理解童心的需要,忘了拔苗助长的寓言,对孩子干预和控制太多。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事例: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一位母亲下班回家,走到院子里,见她的一对双生子浑身都粘满泥浆,正在兴致勃勃地用泥土塑造很多各种各样的汽车,他们玩得非常尽兴和投入。这位母亲却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将所有的泥塑汽车踩了个稀巴烂,面对突然遭到的袭击,两个孩子都躺在水中大哭大嚎!20多年过去了,这位母亲每当想起那一幕,内心时常充满了一种深深的自责。可见,不管对于父母还是我们教师而言,这种做法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吗?那怎样才能让孩子玩得尽兴,玩得快乐呢?首先,我们要拥有一颗童心,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体察他们的需要,归还他们游戏的权利,创造有趣的空间和环境,让孩子尽情地释放自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给他们青春的回忆录上画下童年的天蓝色和快乐的淡粉色。

再次,在活动中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幼儿年龄虽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也是独立的人,应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他们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从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乐的心情去享受快乐,因而会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改变以往分组游戏的模式。选取了四个游戏区,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结果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各个玩得尽情尽兴,而且玩得非常有秩序,持续的时间也较往长长很多。这不正是孩子玩得快乐的原因吗?

最后,允许孩子犯“错误”。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例如:在吃点心时,欣欣将自己杯子里的热牛奶都倒进了鱼缸,这是因为她特别喜欢和关爱小鱼儿,认为自己每天吃点心喝牛奶,也应该给小鱼儿喝杯牛奶,结果造成小鱼儿死亡。这类错误在幼儿身上经常出现,但经历了这样的“错误”他们就会知道,小鱼儿不能喝热牛奶,孩子可以从类似的错误中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从上可以看出,这些“错误”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和缺乏知识的缘故,我们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错,还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必由之路。对于孩子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在成长的年轮上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度过灿烂的童年岁月,踏着快乐的节拍去创造快乐的未来生活。

区域活动随笔:关注每个孩子


在上午的区域活动中,我安排一组小朋友玩橡皮泥。宁宁说:“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熊猫,我想捏熊猫,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于是中蹲在她的边上开始教她。这时,坐在宁宁旁边的畅畅小声说:“老师,我也想捏三只熊猫,可以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畅畅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积极都不高,兴趣都不大。有时我问他什么,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要在我反复鼓励下才愿意说个几个字。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畅畅听了很高兴,从橡皮泥的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和椭圆形。没等我开口问,畅畅就羞涩的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这是熊猫爸爸,这是熊猫妈妈,这是熊猫宝宝。”“为什么你这样分呢?”“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圆形最大最高的;熊猫宝宝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圆形是最小;熊猫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圆形不大也不小。”畅畅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也搬了过来。我称赞他说:“畅畅,今天你真棒。”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就像畅畅,就是因为今天我蹲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和我交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关注每一个孩子,更应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但身体健康,心灵也会健康啊。

关注每个幼儿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是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又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幼儿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

我在一项有关“幼儿爱什么样的老师”的调查中发现,一些我们平时不经意的行为,在孩子心目中却是爱的表示。他们喜欢这样的老师:“上课时老师常提问我。”“老师经常表扬我。”“她帮我剪指甲梳头。”“在我爸爸面前夸我。”“她带我去她家玩。”“他上课看着我笑。”“她去过我家。”“有一次她送我回家。”“她叫我分玩具。”“她说我的眼睛漂亮。”“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她常模我的头。”“她见到我爸爸妈妈时总跟他们说话。”“我住院时,她来看我。”

这些行为看似平常,但它确确实实地代表着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关注,他对幼儿心理的爱和关注,它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我们的爱。哪怕只是微笑着看幼儿一眼,关切地说上一句话或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这种爱的表示,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

孩子,希望你开心成长


带小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么多孩子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伟伟,一双大大的眼睛总是那么的有神,见人总是微微一笑,头一点,嘴巴里还会发出:嗯嗯的声音。幼儿园的好多老师都认识他,也喜欢他。

记得第一天来上学他哭哭啼啼的,现在每天自己开开心心得上学,有礼貌的朝老师点一下头,也就是和老师打招呼了,孩子的体检报告中写着语言障碍,没过多久班上的孩子也发现他不会说话了。可是伟伟的世界很单纯,就算是别人欺负他,他也不会有任何的表情,看到这样的孩子,最为他的启蒙教师的我,只有从平时的生活和点滴中去关心他,爱护他,让他幼小的心灵不受任何伤害,别看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已经会交流了,说:“伟伟不会说话,是哑巴!”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心想可不能让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赶紧当着孩子们的面说,“伟伟课不是哑巴,只是他说话慢,慢慢就学会了。”小班的孩子听了老师的话,觉得老师说得很对,也就不再这样说了。可是嘴巴上是不这样说了,在活动的时候,我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活动,可是还是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与他玩,还有一个坐在他旁边的浩浩还出手打他,我及时的制止了浩浩,并把他拉倒旁边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及时的教育浩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想一定要做些什么,不然这样对伟伟的成长不好,孩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会欺负伟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多多小朋友抱着伟伟,说“我们是好朋友!”就在这时我适时地表扬了多多,多多是我们班聪明的孩子,经过这一表扬,孩子们更加淡化了对伟伟的另一种眼光的看法,经过这两次的教师适时的处理和教育,孩子们渐渐愿意与伟伟玩了,好多孩子也不像以前一样散步不牵他的手了,不去悄悄地欺负他了,都愿意与伟伟做好朋友,抱一抱了,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就看怎么去引导,怎么去教育。

伟伟奶奶说:“老师,伟伟,每天一早就要来幼儿园了,每天回家也很开心,谢谢老师了,你们辛苦了。”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我心里觉得很安慰,因为做我们幼儿园教师的,只有处处留心,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才能真正做到是一位有“心”的教师。

我们的孩子虽小但他们可关注着灾区的情况


2008年5月12日14:28在四川发生了8.0级地震,波及面之广,死伤数之大史前少有。距今,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很多孩子无家可归,昔日有父母疼爱、家庭温暖的孩子瞬间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又有很多家长眼巴巴看着、等着自己的孩子生命悄然而去却又无能为力,那种痛失亲人、家园的悲惨,让我们心痛万分、感同身受。灾难无情人有情,在四川地震事发后,广大人民、海外侨胞等在第一时间发起捐款,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我们的孩子虽小,没有经济来源,但他们是可关注着灾区的情况,每天的新闻播报都围绕地震,知道地震7.8级,那里的房子倒了,很多人都被压死了……孩子们一听说要捐款救灾马上将平时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压岁钱都统统搬了出来,拿着10元、20元投进了红色的募捐箱。我班的孩子林晨一早就拉着她的妈妈来捐款,一路软磨硬泡,非要让他的妈妈拿出他的400元压岁钱。有的孩子拿着10元钱:“老师,这是爸爸给我的可是太少了!”孩子显得有点难过,有的孩子拿着一大罐的零钱:“老师,这是我攒的零花钱。”有的孩子拿着一个压岁包毫不犹豫地投进了募捐箱……我的孩子们,钱多钱少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的一片爱心!

张帅妈妈告诉我他们也是外来人员,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在小港安乐家,有了自己的房子。看到四川地震,他们家里的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力量献出了一份爱心。他们还打算领养一个四川的孤儿,虽然在物质上给予不了什么,但在精神上可以给予他家的温暖。听了张帅妈妈的一番话为之动容和钦佩,看着孩子们纯真、炙热的心,听着孩子们真心、淳朴的话,相信在大家的爱心下,灾难打不垮我们坚强的中国人。四川人民加油,中华民族加油!

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涵诚是一个好动,话又多的孩子。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报告他,几乎不好的事都会和他扯上边。就像今天早上,他一来我就盯着他了。开始没来几个孩子时,大家都是自顾自的玩着,后来人多了,好多孩子就开始玩起了合作游戏,我发现涵诚在旁边盘旋了很久,好像也想加入,就在霎那间,他冲进了他们的游戏。他的本意是想加入,结果由于处事不当,没等到别人的同意就擅自乱闯,惹怒了其他的孩子,大家就一起指责他,当然免不了有上来告状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处理问题难免有些偏。这时我就告诉涵诚,想和大家一起游戏,先要和他们商量,征求他们的同意;我也让其他孩子明白,大家一起游戏才快乐。还有今天的美工课上,他把自己的剪刀借给了其他小朋友用,结果用了后这个小朋友没有及时还给他

,她就擅自去拿了过来,其他孩子见了都说是他抢剪刀,他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结果大家还是说他不好,他争不过了就要动手打人,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这时,我就把事情真相告诉了孩子们,并让他们明白:做一件事时不能光看表面,要搞清楚了再去评定。涵诚虽然有时会做错事,但并不代表所有不好的事都是他做的,这次你们错怪他了,并让大家向涵诚道歉。

孩子都是敏感的,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孩子,才能让孩子免受错怪,才能使孩子学的更多,才能使孩子懂得更多,才能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请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科学家发现:儿童很多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有“关键期”。如有人提出:1岁半—4岁是发生兴趣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文字的关键期,2—3岁,5—6岁是儿童形成和发展数概念的两个关键年龄阶段,如果错过了某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则以后将永难补救。朋友,当你的孩子处于学前教育阶段,你们曾关注过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吗?因为注意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你们又曾注意过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吗?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将以惊人的速度获得语言能力,它是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文字的重要准备;同时,你们曾时时注意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吗?因为这是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已有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不是在大学时期,也不是在中学阶段,而是在幼儿时期。再如,一位名叫布鲁姆的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在5岁以前。如果以一个人在十七岁达到的智力水平为标准,那么,他在四岁时的智力发展已达到50%,到七岁时已达到80%。可见,对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开发有多么重要!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敏感期和关键期,3—6岁是进行早期教育智慧训练的大好时期,请关注孩子的年龄阶段,请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相信《2020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希望他们学得开心,乐在其中》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