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验:身边处处有学问

09-03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育儿经验:身边处处有学问”,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确,与同伴相处,无论比自己年纪大还是年纪小的,我们都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很多。就我而言,单从育儿经验上,我就学到很多。

儿子在幼儿园里不肯午睡,作为家长的我试了很多法子,比如在家里晚点睡、早上早点起床、双休日也在家里练睡、给他讲睡觉的重要性,但仍不凑效。一日,问起办公室大姐,大姐告之,孩子在幼儿园里睡不着,他自己本身就很痛苦,因为不睡着,老师就不发小红花,如果家长再过份注重,势必让孩子的心理更加焦虑,谁能带着焦虑的心情,好好睡觉呢?大姐郑重建议:不要每天放学后,就询问孩子的午睡睡着了没有,也不要总向老师打听孩子的午睡情况,就当没有这回事,时间长了,孩子心情放松了,说不定倒能睡着了。最近一段时间,按大姐的方法试之,果然我们家长和小孩心情都很轻松,跟儿子的关系缓和很多。

同事小朱,说起她妈妈教儿子识字的经验总是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听后,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受益匪浅。小朱说,她妈妈教她儿子识字,从不让他跟着念或是告诉他这个字读什么,因为这样的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小孩子识字要教给形象的记忆。比如老虎的虎字,老人家是这样教的:山上有几只老虎啊?有七只。这样孩子就记住了老虎的“虎”字,而且也不会跟“虑”和“虚”搞错了。再如:聪明的“聪”老人家是这样教的,一个孩子要聪明,小耳朵要认真听,小眼睛要亮亮地看,小嘴要清楚地说,心里要不断地思考。这样既形象地让孩子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还在无形中进行了德育教育……真是一个智慧外婆,让我这个晚辈赞叹不已。同事李姐一直认为:生活是幼儿学习数学最好的课堂。她女儿数学成绩好,与她让女儿在生活中学数学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孩子小时候每次走楼梯,她就会和孩子一起数台阶数,数着数着孩子就自然地学会了念数;乘公交车的时候,让女儿自己放硬币,几个人就放几个,时间一长孩子就明白了加法;吃水果时,每次都让孩子来给家里人分水果,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简单的减法;到菜场去买鱼,孩子学会了比较大小;到广场上看美丽的霓虹灯,在桔灯、绿灯、紫灯的相间辉映下,孩子懂得了什么叫规律……yJS21.COM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同行中一定有智者,向生活学习,向智者学习,生活就会充满无限的智慧与新奇!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带孩子逛街有学问


每逢双休日、节假日,父母们总喜欢带着孩子外出买买东西或逛逛公园,一来可以解决家里的琐屑事情,二来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知识。但是父母们可知道带孩子外出也有不少的学问吗?如果运用得当,在大人收获东西孩子收获知识的同时,一家人还能收获一份难得的好心情和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呢!

自从同事胖楠的宝贝儿子习惯了每天三四次的户外生活之后,胖楠对儿子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什么时候能带着小家伙逛逛街,我也顺便买买衣服呢?想法刚一出炉,即招来家人一番热议,虽然大家都肯定带孩子逛街有好处,但在具体细节上却有了分歧:奶奶说马路上空气质量不好、爷爷说会累着孩子要循序渐进……那带孩子逛街究竟有什么讲究呢,看看记者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几大要点吧!

一、选择合适的商场

商场是每位父母,特别是妈妈们都爱去的地方。父母若带孩子进商店,也应该有所选择。比如:多进一些书店、文具店。当孩子看到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乃至爷爷、奶奶们在那里认真精选着自己心爱的书藉时,孩子会无形之中感受到知识给人们带来的无穷力量,同时也会培养幼儿从小爱学习、爱文化的美德。

二、介绍知识不能忘

父母在带孩子外出游玩时,可一边游玩,一边给孩子讲述景点的历史和典故,比如舜耕历山、李清照故居的介绍等,这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也增进了孩子从小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注意培养观察力

父母在上街前一定要讲清楚今天带他去什么地方,要求他把见到的某些事物记下来。如:你在道路两旁见到了哪些建筑物,汽车如何在道路上行驶,在公园里看见了什么景区,最让你开心的是什么地方等等。因为这样既可提示孩子外出游玩时要留心观察,提高社会观察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只是家长要记住回来后及时询问孩子,否则效果不佳哦!

四、教给孩子理财常识

一般的幼儿可能并没有自己的零花钱可以支配,但这并不表明孩子不需要知道理财知识。所以当父母带孩子进入商场时,也应教给孩子合理地花钱。告诉孩子什么东西该买,什么东西不该买,为什么买这样的物品,不买那样的物品。总之,在花钱这方面,父母要不断地给孩子讲明道理,这样既培养孩子节约用钱的美德,同时又教会孩子合理地用钱。

五、培养社会公德

首先父母在带孩子外出游玩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如:坐车排队、与人打交道要用礼貌用语、扶老携幼、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其次,让孩子懂得哪些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哪些是不好的品质。比如有小朋友乱扔果皮,就要及时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所以父母首先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育儿经验


育儿经验

教育子女,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每一位家长都会在这个难题中苦苦探索追寻,想方设法找寻到解开这道难题的“金钥匙”。在这支追寻“金钥匙”的大军中,我便是孜孜不倦积极寻求答案的一位家长。

教育孩子要从小事做起,现在我用我和孩子之间的小事谈谈我教育孩子的心得:

1.让孩子懂得尊敬老人,对人友善。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我总是教育孩子对奶奶说话要讲礼貌,要孝顺,不要处处“以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只想着自己,克服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养成处事大度的良好品德和习惯,让孩子心中有爱。比如:她奶奶到菜市场买菜,就会问一下王洁,“王洁你想吃什么菜呀,奶奶给买”,王洁会说,“奶奶您喜欢吃什么呀,奶奶喜欢的,我都喜欢”。

2.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教育孩子,既要“言传”,又要“身教”,为了孩子,应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全部改掉,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我老公有时睡前有不刷牙的坏习惯,有些时候睡前让王洁去刷牙,她会说,“爸爸也没刷,我也不要刷了,这样一来让老公感觉到孩子在看自己,他就每天晚上都坚持刷牙,而且还有意思无意的让王洁看到他在刷牙。一段时间下来,王洁的睡前卫生做的很好。

3.以鼓励为主,适时,适当的称赞。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必要条件!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我女儿每天都会从我这儿获得一句很棒的赞美!但是我们要掌握好一个度。首先要夸得准,其次,也不要总是夸,总之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促使孩子不断进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我在家的口号。一些自己的小衣服我都鼓励她自己洗,当她穿着自己洗过的衣服时那个兴奋劲就甭提了,她会说,“看我自己洗过的衣服,厉害吧,(都是我重新又洗过的,为了提高她的动手能力,重洗的时候不让她看到)。过敏性体质、性格偏内向的孩子相对来说,缺少自信,王洁便是其中之一。针对这点,我会在平常生活中鼓励她多自己动手做事,比如拖拖地、洗洗碗等等,洗碗时她也摔碎过,但我们从来没有批评过她,我会蹲下来告诉她没事,我们下次注意。这样下次做的时候她就会认真许多。经过每一件小事的成功中逐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4.耐心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

孩子有了坏的习惯或者坏毛病并不可怕,但是,绝不能揪住不放,不能一味的训斥。要帮孩子找原因,一起改掉。以前我过马路的时候只要看着车子少,我就会冲过去,可是后来发现孩子也这样,我就想着是自己做的不好,要从我做起,每次过马路的时候我就会停下来,并告诉她“现在是红灯了,我们要等一下,绿的才能行,妈妈小时候学过一首儿歌是,红灯停,绿灯行,见了黄灯等一等”。现在孩子看到红灯会很自然的停下来,可有些大人也像我以前那样的冲过去……,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他们要闯红灯?我只能“答非所问”的告诉他,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跟他们学!

由于孩子气质、性格的不同,家庭环境的差异,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各显特色,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力求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育儿观念:别处处让着孩子


育儿观念:别处处让着孩子

宋xx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当她讲到“如何促进孩子的情感发育”时,让我感觉到身为幼儿老师职责的重大与光荣。

随着421型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孩子说的话就是圣旨,家长们也习惯了对孩子处处谦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母爱,父爱的温暖。久而久之,孩子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我就应该吃最好的,我就应该玩我最喜欢的,我就应该是这个家庭的核心……

生活中充斥着这样的场景。公共汽车上,坦然的坐在座位上的是孩子,母亲却在旁边毫无怨言的垂手站立;饭桌上,最好吃的饭菜孩子一伸手就拉到了面前,家长也就自觉的缩回了伸向那菜的筷子;电视机前,妈妈正在饶有兴致的看电视剧,孩子进来了,不由分说的换成了动画片……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也许有些家长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处处让着孩子”。

其实,一个孩子站一路或坐一路对他的身体发育可以说是毫无影响的,但养成贪婪、自私的习惯却是贻害无穷的。

孩子变得贪婪起来,谦让的想法少了。一旦要让他做出一些让步,他就会感到十分委屈,一旦不能受到特别的照顾,他就会感到受到了冷落,他对被关注的要求大大提高,也就非常容易产生挫败感。

一个爱子心切的母亲为了满足五岁的儿子的愿望,在寒冬腊月,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去买香蕉,当母亲说想吃一口香蕉时,儿子却一把抢过香蕉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吃。”

这就是你那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这就是你那用一切温暖培育出来的花朵!母亲掩面而泣,但她是否知道,孩子这么自私都是她长期自我牺牲,处处让着他的结果。孩子已经习惯了接受照顾,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已经习惯了母亲的谦让,孩子已经认为那才是最合理的。

让孩子学会分享,让孩子学会关心,让孩子从小就在爱和贪欲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孩子学会了爱,第一个爱的会是我们,孩子学会了贪婪,第一个伤害的也会是我们。这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也无需处处让着他,要让他们从小树立起平等的意识。所以,当孩子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说“妈妈,你吃一个”的时候,请接受它。

孩子房间的布置有学问


在这个小小天地,孩子将度过他们近四分之三的童年时光,获取生命最初的“能量”。哪个父母不想用心的给孩子营造出健康、舒适而又精彩的空间,把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透过每一个细节传递给孩子呢?

儿童房布置学问一:“铁”计划:为安全系数加分

儿童房,需要重点重视的还是安全。奔、跑、打、闹,这是孩子们的天性,可是在嬉笑中难免磕磕碰碰,我们应该做好准备,将因碰撞可能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儿童房布置学问二:“钙”计划:搭建合理骨架

儿童房既是孩子们睡觉的地方也是学习娱乐的空间,所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房,床亦是需要具有收纳功能的家具,而作为儿童房“骨架”的“物什”自然是要求有独到特色。

儿童房布置学问三:“锌”计划:点亮智力之光

孩子的房间是孩子探索最初的人生经验的场所,他在这里开始发现世界。家居装饰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觉醒。

儿童房布置学问四:随时可重新摆设的家具

孩子的房间应当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而随时变化:开始时,因为婴儿睡眠的时间比较多,所以这里的环境应当像个安乐窝一样,安全而舒适。但是很快,孩子要能够在自己的卧室里玩耍。再到后来,孩子要在这里学习,做功课,休息,再后来,青春期很快又到了。孩子的兴趣变化得非常快。房间的布置也要能够随时调整。

Tips:

1、性格软弱、过于内向的孩子,宜选用造型略显粗犷、棱角分明、色彩对比强烈的家具;性格焦躁的儿童,则需采用线条柔和、色调淡雅的家具,则有助于塑造健康的心态。

2、儿童房的家具宜少而精,给孩子留出充分的活动空间。考虑到孩子们喜欢变化的特点,家具不妨选择易移动、组合性高的,方便他们随时重新调整空间,有助于增加孩子想象的空间。

3、充分考虑功能与孩子的年龄和体型搭配,注意多功能性及合理性。比如写字台的椅子最好能调节高度,避免孩子因长期使用高矮不合适的桌椅而造成驼背、近视、脊柱侧弯等疾病。儿童房布置学问五:地面抗磨耐用

小孩子蹦蹦跳跳、打打闹闹,作为其活动空间的地面一定要具有抗磨、耐用的显著特点。

Tips:

1、目前,最为实用而且较为经济的就是选择刷漆的木质地板或其他一些更富有弹性的材料。

2、耐磨的地面材料例如软木地板、松木地板,都是家长可以安心挑选的对象。

3、不妨在地板上铺地毯,可为孩子创造一席柔软的玩耍之地。

4、在楼梯口需装一扇低矮的小门,并在平时经常地加以提醒,防止孩子奔跑时发生意外。

儿童房布置学问六:织物柔软舒适

柔软的织物无疑是孩子们安全生活的一道重要砝码,其实孩子也是颜色的忠实“粉丝”,因此家长在选择织物的时候可考虑一下孩子对颜色的偏爱,可以选择颜色素淡或简单的条纹或方格图案的布料来做床罩,然后用色彩斑斓的长枕、垫子、玩具或毯子去搭配装饰“素淡”的床、椅子和地面,做到张弛有致。

Tips:

1、选择一些如今最有孩子缘的毛绒形象,孩子可以闲适的时常发挥其难能的想象力,做一回导演加编剧再加配音。

2、在颜色和设计上有所挑选,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品位。

儿童房布置学问七:收纳合理

随着孩子的成长,房间内堆砌的物品绝对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千万不要让凌乱成为儿童房的代言词,运用各类收纳物件化零为整,错落有致绝对不是难事。

Tips:

1、物品的材料和质地不宜坚硬,布兜、草筐等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2、不要把所有的玩具在同一阶段倾囊而出,周期性地加以更换,这样不会使孩子失去对玩具的新奇感;

3、充分利用床下的空间堆放一些暂时不用的物品以增大孩子们活动的空间。

儿童房布置学问八:家具装饰时尚新颖

童年,是一个爱做梦的阶段,运用一点点小技巧,家具不再是完成某种功能的器具,而是变成了神奇的玩艺儿。这些东西的外形丰富,像动物或者花朵,颜色艳丽,可以固定、堆放在各个可装饰的地方,改变家具通常的刻板印象。

Tips:

·悬挂式的书架节省出低部空间,可以作为他用,同时能起到装饰墙面的作用;

·孩子的储藏柜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更多时候选择开放式的储物格,让孩子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在视觉上也是一种很好的展示。

儿童房布置学问九:预留展示空间

墙壁永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聪明的家长们可以在上面挂上孩子们平时的涂鸦作品,也可以是全家集体DIY的装饰画,意义深刻又丰富多样;甚至可以在壁面上挂一块白板或软木塞板,让孩子有一处可随性涂鸦、自由张贴的天地。这样不会破坏整体空间,又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育儿小经验


育儿小经验

家庭各不相同、孩子的个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各有差异,下面就谈谈我对育儿的几点认识。

认识一、好的家庭教育要求家长树立好榜样。

当前信息时代要教好子女,家长也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见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改正自身不良习惯,树立好榜样。只有这样,也才能改善我们做父母的自身教育观念和具体的教育方法与技巧,并以实际行动作表率,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学习、生活习惯,为孩子的成长树立身边的好榜样。比如:尽量要避免家庭中成员的吵闹,尤其当着孩子的面。又如:“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的使用、卫生习惯的养成,我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很注意,从而“爸爸帮我xx好不好”、“谢谢”、“没关系”等用语也常出现在孩子生活里,饭前便后会洗手,垃圾要扔在垃圾桶内等已成习惯,有时回到乡下老家为了扔垃圾而到处找垃圾桶。

认识二、家庭教育必须要与学校教育一致

我觉得在孩子的教育上,家校教育要统一,家长意见要一致。为此,学校的各项活动我都会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老师倡导的事情我会让他努力做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首先会达成家庭的共识,夫妻做到意见一致不分岐。比如:家庭中有人教育孩子时,其他人就不要宠孩子,尤其是在批评孩子时,不然,我们的教育就没什么效果了。另外,当孩子在学校中受委屈时,我们可帮他们做一些分析与引导,也可提出一些建议,然后,让他自己去处理,或者请求老师的帮助,相信学校和老师会处理好的,千万别一味去责怪学校或同学、孩子,尤其是同学间闹矛盾时,更别为孩子去翻本。

认识三:决对不要溺爱孩子。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但爱绝不等于对孩子什么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把他当成一个“活宝”。我认为,适当的“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我们作父母的不能太溺爱自己的孩子,要让其经受一些挫折与教训。应让她知道,做错事情是应该受到惩罚的。我也认为,随孩子的长大,他们已越来越懂事,我们就不应该再打孩子了,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已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得到我们的尊重与平等,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与他们耐心的交流与沟通。如有空时陪孩子多出去玩玩,多陪孩子看书、画画、做手工,陪孩子看看他们喜欢的电视,除了动画片,《家有儿女》我女儿也很喜欢,等等。在看的过程中,也可适时教育他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应该做。当然,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其间需要我们的恒心、耐心、细心与信心,更需要我们去科学、和谐地有效管理、教育好子女。

让我们更理性地对待孩子,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

育儿经验分享


育儿经验分享

作为父母是要伴着孩子同行,而不是带着孩子追随我们的脚印前行,陪着孩子欣赏一路美丽的风景,让他自己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让他自己发现可以吸引自己眼球和激起兴趣的东西,旅途上很轻松、惬意,但不可能是一路的艳阳天,会刮风,会下雨,会遇到很多的不可想,而我们这时可以为他挡风、遮雨,但是要切记,挡风的布要有缝,遮雨的伞要有洞,也要让他感觉到寒冷和被雨打湿身体的那份不自在,让他们知道路上有风、有雨,要面对也要承受。

不要将所有的危险关在门外。每当龚章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会悄悄地转过身,用余光观察他的处理方法,孩子就是孩子,肯定会有处理不得当的时候,我会让他道歉,如果孩子背道而驰也不要当着其他孩子的面狠狠地训斥他,我会替龚章和那个孩子或是家长道歉,这时你会发现,他觉察到了因为他犯了错,妈妈在替他承担,事过之后我们可以慢慢的总结分析,这样他的印象会更深,如果当时你对他使劲吼,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他会接受吗?他是个男子汉,他也要面子,要学会尊重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从我们自身做起,经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可以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其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谁也不是为谁服务的可我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家长的一举一动是那么深刻的影响着孩子。

正确调整自己的观念,把孩子当成朋友。要经常沟通,不要认为他什么也不懂,要和孩子交心。每一位家长都希望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首先我们要做到将我们的所思所想传递给他,让他知道我们不是一味的想探取他的秘密,而是一种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当然,我们的秘密是一些美丽的谎言。

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谁也不可预知未来,谁也不能预测人生,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随着内心他思想的成熟,社会的进步,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孩子的内心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不可以停步不前,要不断的调整教育思路,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应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在这里我将现成功德一面展现出来,我还有很多失败,让我们共勉吧!

大班家长育儿经验


大班家长育儿经验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广泛的兴趣;身心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良好的习惯是一生幸福的保障;广泛兴趣是一生幸福的源泉。我们家孩子既属于放养型,自然生长;又属于群居型,熏陶成长。为什么说是放养型呢,因为我们在她学习跟生活上基本属于放权型,让她自己来选择。在学习上我们对她的要求都是在她这个年龄段能做到的,我们不强求她学多少知识,如果她想学我们一定提供条件,如果她不想学我们也不会去逼她。我想在学龄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平时在家基本不开电视,她跟我们在一起时要么画画要么看书要么玩玩具,如果画画我们就陪在她身边上上网,如果看书我们就陪着她也看看书,如果她玩玩具我们就陪着她一起玩一会儿。她跟着她婆婆时那是肯定会看电视的,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不看电视的,她一个人或者跟她弟弟妹妹在一起时看动画片,跟着她婆婆在一起时就会跟婆婆看婆婆喜欢的,但她看电视的时间一般都不长,而且看电视她学会了好多字,比如社会写真、喜羊羊、灰太狼等,都是看电视学会的字;看电视也让她学会了要尊重别人的喜好。她现在知道婆婆爱看社会写真、爸爸舅舅姨夫喜欢看球赛、舅妈喜欢看湖南卫视。她跟他们在一起看电视时一般都选择他们的喜好,但是一到广告时间肯定是看她的动画片了。所以适当给孩子看电视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在生活上我们从来不包办她的事,她自己的事一般都是她作主。比如今天想穿什么衣服,明天想去哪玩,是学画画还是学乐器,我们都让她作主。我个人感觉一个孩子如果你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她,她也许会接受但那是因为家长的权威作用,我更多地时间是让她去思考。比如今天想穿什么衣服她隔天晚上就会把衣服准备好,因为她有过早上再找衣服换来换去结果差点迟到的例子,所以她懂得做事要早准备;还有像我们经常带她出去嘛,一般出发之前我会做个计划再列个物品清单,她经常看到我这样做,后来要去那儿玩时她会很注意去看那儿的天气预报,也会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如果她自己整理的物品少带了她就自己承担后果,或者没得玩具玩或者没得零食吃。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事上不替她作主,让她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为什么说是群居型呢,因为我们家庭的关系,家里平时生活在一起的人比较多,跟她同龄的孩子有三四个,她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玩游戏。如果其中一个孩子的表现不错时我们都会去表扬他,这样就让其它的孩子有了榜样,觉得哪样做是对的哪样做是错的。我们平时工作也比较忙,但是只要是节假日我们肯定会带她出去旅游,从她四个月开始我们就带她游山玩水了。我们的旅行一般都是三四户家庭,这样她就三四个伙伴了,因为其他孩子都比她大,跟着伙伴们一起旅行经常会让她学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游戏、新的歌曲什么的,让她在旅行中也能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所以我们家女儿是在熏陶中成长的。

育儿观念:国外育儿经验


育儿观念:国外育儿经验

美国--父亲育儿成为时尚

在美国,很少见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同时因为人工费用高昂,只有极为富裕的家庭才请得起保姆,因此育儿的担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养儿育女在美国,曾完全被当成母亲的职责。后来,女权主义者从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角度出发,呼吁父亲多分担育儿义务。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应运而生--父亲育儿。购物中心、各种游乐场所,随处可见抱着、用小篮提着、背着、或是推着可爱宝宝的大男人。父亲分担育儿职责成为一种时尚,在美国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盛行。

据报道,美国有两百万父亲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而让妻子去工作养家。这么做的家庭有的是因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有的是因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欢陪在孩子身边。这些"全职爸爸"乐此不疲,还利用互联网结成各种组织联盟,互相交流育儿心得,上演活生生的"奶爸团"!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近二十年来,心理学家与儿童发展专家逐渐发现,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研究发现,由于大多数男性与女性行为方式的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亲抱起孩子时,动作往往非常温柔,可很多父亲却和孩子玩得更"疯",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带来更高程度的兴奋。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他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父亲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父亲"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日本--不分场合,让礼仪成为习惯

在日本,任何场合下"礼节"都是第一位的,这里的"场合"甚至不分在家还是在外。宝宝会自己从手吃饭以后,妈妈则会教育他,饭前必须说一声"我要开动喽"(日本的传统,寓意为感谢祖先赐给我美食),饭后会说"谢谢款待"。孩子每一次出门都要向父母说一声"我出门了",父母会回一句"走好",寓意一路平安;回家后要说一声"我回来了",家人也要应一声"欢迎回家"。这些在我们看来没太有必要的"礼仪",日本却沿袭了数千年。

日本的公交车也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席,但与我们不同的是,即使车上没有"老弱病残"大家也绝不会去坐,没有其他空位就站着。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专席就是老人孩子们的特权,一切以他们为先,即使空着也不坐,或许正是人们时刻把"礼节"放心中的体现。如果有人违背这个规则,会被车上所有人视为异类,肯定会有人站出来指责你。家长也会从小教育孩子乘车的规则。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日本全社会从小还到成人都那么遵守秩序的原因吧。

连垃圾都是干净的

日本全民环保意识都很强,日本的小孩子更是从小被灌输环保思想。家中的垃圾会按材质分类盛装,并且装袋前一定先清洗一番,所以日本人连垃圾都很干净。妈妈做这些时会让孩子在一边看着,等他大一点便和他一起做。在幼儿园或学校时,孩子们会把拉圾装进自己的袋子里,带回家处理。日本孩子从小知道要少开空调,不是因为日本人吝啬,而是他们几乎人人知道开空调会造成"热岛现象",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给日本给地球带来危机。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我们大人在教育子女时总强调在人前要怎样怎样懂礼貌,却又纵容他们在家里可以"没大没小"。或许,"礼节"这堂课真应该效仿日本人那种"不分地点,让礼仪成为习惯"的思想。环保亦是如此,无论我们的口号喊得多么激昂,都比不上牵着宝宝的手将废旧电池装进回收箱这一个动作来得实在。教育正是在这种不分地点、不分大小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建立起来的。

法国--你我是"平等"的

法国人没有经常抱着宝宝的习惯,宝宝几个月大就会被安置在一块围起来的安全的婴儿区,让他们在里面摸爬滚打,再大一些就把宝宝放在地毯上让他来回爬。他们认为这样长大的孩子肌肉更灵活,个性也更独立。法国父母对待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平等"。即便宝宝吵闹,父母也只会用平等的口气说"你要安静一点"。我们经常会看见法国父母蹲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聊天,认真地回答孩子充满童真的问题。例如,在面包房里,一个售货员会对一个挑选蛋糕的孩子说:"小姐,您挑选好了吗?"孩子从小就受到他人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只要不是特别正式严肃的场合,法国父母一般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孩子和小同伴之间也会相互邀约,一起开派对,这时父母只充当"司机"的角色,仅仅负责接送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社交,并和他的社交圈保持距离。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法国父母主张的"平等"或许戳中了许多中国父母的要害。我们经常从一些视频中看到国外的宝宝像"小大人"那样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头头是道,这便是我们的孩子所欠缺的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把他们的话当真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认真思考,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这点呢?

以色列--下午的"静养时光"

以色列是一个以孩子为中心的社会。下午1点左右,孩子们就放学了,2点到4点是以色列特有的持续约2个小时的"安静时段"。很多银行和商店会在这个时段内暂停营业,公园里面也是空无一人,因为这个时间孩子们有的在午睡,有的在安静地玩耍,有的写作业。这个"安静时段"可以保证孩子们从4点到7点的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校外活动。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以色列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做法令人感动。爸爸妈妈们不妨自己在家也小试一下,实施你自己的"安静时段"计划。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关掉电视和电脑,然后陪孩子一起看看书,或者从事一些安静的活动,这样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休整一下,让整日不停接收信息的大脑暂时停止,恢复充沛的精力。

韩国--"粗放式"育儿

自小锻炼待人接物

韩国的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养的家训挂于家中的居室。这使得韩国的青少年大多讲究礼貌、尊重长辈。如果你有机会到韩国人家中做客的话,就会发现无论多小的孩子,都懂得为客人和长辈倒水时双手捧着,恭敬地奉上。

"粗放式"育儿

韩国人周末爱举家到大自然里游山玩水。几个月大的孩子背在身上,两三岁完全能走的孩子则手拉着手一起爬山。有时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动了,家长们也很少抱起他们,而是在一边等他们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走。韩国的父母认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他们觉得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虽然路途中辛苦一点,但对孩子也是锻炼。他们认为从小就要锻炼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太娇生惯养长大必定没有出息。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在中国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们很少带小孩子们出外远行,即使出门也要捂得很严实,做足各方面的准备。韩国父母的"粗放式"育儿或许对你有所启发。比起"金屋藏娇"式的养育,让城市出生的孩子也像大山里的孩子那样赤着脚丫满世界奔跑,小磕小碰权当历练,这样是不是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保护呢?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育儿经验:身边处处有学问》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管理经验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