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教幼儿描述物体和事件

09-03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说课稿是我们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通常会在授课前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怎么才能将幼儿园说课稿写得全面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教幼儿描述物体和事件》,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这条关键经验主要涉及的是谈话的内容,在创造了一个使幼儿感到能自由地和其他幼儿及成人交流的环境后,教师应该把注意转向幼儿正地谈些什么,这样做既能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又能丰富教师对幼儿观察的内容。

许多教师都很热心地和幼儿说话,但大多是这样的评价,“嗯,你画得真好。”

表扬幼儿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提供言语刺激来支持他们正出现的把语言与活动经验联系起来的能力。3-4岁幼儿描述物体、事件和关系的能力正地增长,认识到这点后。教师应不断地给他们以鼓励以支持,这样他们可以学会尽可能清楚地表达思想内容。缺乏这种鼓励与支持,这样他们可以学会尽可能含糊不清,或产生不明确的语句,如说,“把那个放那里”,而不是说“把这把椅子放到桌子旁边”。下面是教师可用来鼓励幼儿描述物体、事件和关系的一些方法。

给教师的建议

1.让幼儿注意值得描述的物体、事件和关系

两个幼儿正地安静区探究一个木制的日历板,“看这个人有圆眼睛,头上有长长的点。”“这里有一只鸟,另一只鸟有长长的嘴和长长的腿。”“这里有一个由许多方块和线条组成的怪物。”

给幼儿提供有趣的东西来探索是发展描述性语言的基础。如果他们想要探索、操作、使用、实验,进而谈论那些使他们着迷的,具有挑战性的,以前从未见过的,能以某种方式控制的,可以以多种方法来使用和体验的,能够使他们与伙伴密切联系的事件,场所和物体。

2.通过让幼儿试着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来鼓励他们描述事物

幼儿:你的那个是什么?

教师:你认为呢?

幼儿:我不知道,看来是个有把手、有软管的东西。

如果得到教师鼓励的话,幼儿提出的问题中不少他们可以自己解答。回答这些问题意味着要他们更仔细地进行观察、思考,及组织相应的语句。如果教师经常把儿童的问题从“你是怎样想的?”“我不知道怎么来找到答案”的方式把问题还给儿童,他们就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来进行思考和描述。

3.给幼儿提供描述他们正在做什么,已经做过什么及将要做什么的机会。

一旦教师习惯于“计划──做──回忆”这一工作模式,他们就可以把它推广到一日生活中去了,下面是一些实例:

户外活动时间──“你和埃迪准备用球来干什么?”“看我们能不能把它扔到那个大桶中。”

小组活动时间──“琼斯,告诉我们你的积木刚才怎么了?我们在桌子这头看不见。”

“它们倒下来,倒在我椅子上了。”

集体活动时间──“如果我们都闭上眼睛走圆圈时发生什么?”

“我们会撞在一起”,

“走得慢”,

“有人会踩到我”,

“我们可以手拉手”,

“会很暗”,

“我们可睁开眼睛来看”。

4.与幼儿玩描述性游戏

教师可以改编或者自编一些包括描述事物的游戏,如:

“西蒙说”──领头者告诉小狐狸们“跑向石头台阶”,或“跳向最大的圆木”,当那些狐狸们到一个地点后,领头者再向他们描述另一个地点。

“让我们是”──让幼儿说一个假装扮演的角色,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让我们是油漆工人。”“让我们是一只舔着脚的小狗。”

5.鼓励幼儿准确地描述

无论何时当教师和幼儿说话时,自己的语言要准确,以便他们说的内容幼儿能够听到并加以模仿,如不说“挂到那儿”,而应说“把这个铃鼓挂到墙上的钉板上,让它和其它摇的乐器挂在一起。”

6.给幼儿读故事

给儿童读故事的一个理由即是故事中包含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丰富的描述性的语言,给幼儿听这些语言的机会。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扩展阅读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识字误区


误区一:幼儿不能识字。

有些家长认为,早期识字会对幼儿的智力有影响。或者认为孩子识字早了,进入小学后学习就不认真了。

首先,英国、日本、新加坡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汉字是复脑文字(当孩子认读汉字时,左脑和右脑都在起作用),而西方的拼音文字(英语)是单脑文字,识字越早,孩子智商越高,他们对比日本儿童和欧美儿童,发现每100个儿童中,智商达到130的,日本儿童有12个,而欧美儿童仅有4个,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日本的母语是汉语所致。

为了防止早期教育中用脑的“跛脚”现象,美国和法国的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汉语课程。

其次,擅长作诗赋辞的古人从四岁就要识字。他们的识字课本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一年下来识字量达到2000,读书不成问题,而我们现在小学六年识字量才2540个,导致孩子迟迟不能进入阅读。

最后,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早过汉字关,越容易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误区二:幼儿可以识字,但是要看图识字。

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了看图识字卡片,但是,汉字是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幅图画,一张看图识字卡片就是两幅图画,孩子看图识字时,注意力自然就到色彩鲜艳的图案上去了,图案下面的文字反而记不住了。

误区三:识字要用拼音。

拼音是戊戌变法后从西方引进的一种识字方法,它是我们小学现在主要的识字方法,但是,我们知道,古人识字是不用拼音的,依然擅长作诗赋辞!

误区四:识字要先易后难。

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教幼儿识字,总是从大、小、爸、妈等这些简单易懂的字学起,“难”和“复杂”的字孩子不容易学会。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汉字的孩子而言,“汉字无难易,只有简与繁”,不同的汉字只是不同的图画而已。

误区五:识字要音、形、义、写同步进行。

3-7岁的幼儿机械记忆、形象记忆力惊人,因此,对于3至8岁的孩子,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先过汉字关。应该实行异步教学:先识字,后写字;先识字,后讲义;先识字,后阅读!

之所以先识字后讲义,那是因为汉语是孩子的母语,让孩子过了汉字关以后,通过阅读去理解汉字的意思。比如“爸爸妈妈上班去,我上幼儿园”,当孩子过了汉字关以后,读了这句话,自然明白这句话里每个汉字的意思。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这是来自《东方娃娃绘本》的图书。这图书传递的是一种善良、美好和聪慧。而传递这一切的是图画中逼真的兔子和狐狸的面部的特写、不断累加、发展的故事情节和狐狸心里对一种生活规律的认同——从而认同兔子为他设下的一个个聪明的陷阱。但当兔子的计谋得逞了,他却发出善良的“这是我和狐狸互道晚安的地方!狐狸,晚上好!”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却又充满着情趣的故事,孩子们一般都会在紧张、害怕中感受狐狸的贪婪凶恶,又会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兔子的睿智和镇定。满足了孩子们既害怕听,又非常想听下去这样的心情。“晚安”柔软了每个角色的心灵,因为“晚安”,饥肠辘辘的狐狸给兔子道晚安、讲故事、带小兔子回家、唱晚安的歌,因为“晚安”,兔子爸爸放下了向狐狸抡起的木棍……绘本每一幅画面上基本上都是狐狸和小兔子,但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凶残狰狞,有的却是温情缕缕,这就是故事的情趣。

整个活动的思路比较清晰,活动目标基本达成,孩子们充分体验了兔子大胆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与风趣。在活动中,我基本能关注到每个幼儿,倾听他们的回答并给以肯定。因为在本班师幼互动也比较好。绘本教学激发了幼儿喜欢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但作为绘本教学而且是第一课时,可以就选取图画书中的部分情节,或看图画书中的一个要领,不用完整讲述整个故事。不然会有同于语言活动的教学方式。

在活动第一个环节激发幼儿的兴趣中,我请小朋友猜猜这个书宝宝的名字,可以把这个环节放到第三个环节之后可能比较好,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可能会更明确些。

在第二个环节让幼儿欣赏课件,初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中请幼儿观察兔子的表情时,小朋友们都看不出兔子的“不害怕”,这时我的引导也不是确切。因为按常理来推算,兔子肯定会感到害怕,而这里的故事情节却是兔子并不感到害怕,这样的故事情节很难让人猜想到,小朋友们也是如此。但这时我应采取正面或者直接的引导方式可能比较好,直接将孩子引入正题,不然会越扯越远。

然后,在第三个环节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中。对于小朋友的回答我应及时表扬给予肯定,而且在他们的回答上还可以更深入的探讨。一个环节好了之后,应做好小结工作,我虽然有做好小结,但小结的不够完整。

在以后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争取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向前迈步!加油!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引导幼儿学习识字


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幼儿就有一定的识字、写字的能力了。对于一般的常用字,智力水平与知识水平一般(中等)的幼儿,一天可以学习2~4个,再经过3~4次的复习就可以掌握了。不少幼儿还能做到对一些字只认一次就长时间不忘。到了6岁左右,幼儿的认字、写字能力又有了明显示的提高,此时在训练幼儿听说能力的同时,再教他们掌握一些常见字的读和写的能力是必要的。

有许多家长很喜欢教幼儿识字、写字。但是由于多数家长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和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只是让幼儿掌握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其结果反而对幼儿入学后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难怪不少小学教师极力劝阴家长说:“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宁可不要教幼儿认字、写字。”

但是,对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幼儿,进行认字和写字教叉全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幼儿园中不教幼儿认字和写字,一旦上小学后,学生要学习6门功课,负担明显加重,不少幼儿难以适应,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如“家长陪读现象”、“星期天变成星期七现象”、“每天要学到晚上10点钟左右”、“许多课余活动不能进行”等等。

我们的实验表明,在入学前进行适当的认字和写出字训练,入学后很有好处。

(1)幼儿有了初步的看书识字的能力和习惯,入学后,能很快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不会造成心理负担和因知识水平差而跟不下的现象。

(2)幼儿通过识字、看书,感受到了识字带来的了解事物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建立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幼儿有了一定的看书、写字的能力,就能够尽早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以及用语言来进行文化和情感交流。这对于丰富幼儿的生活是有很大好处的。识字早的幼儿要比识字晚的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多得多。

(4)进入小学后,对其他功课的学习,如自然常识等课,都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入学前没有进行过认字、写字教育的幼儿,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不能自己看懂数学中的应用题,需要教师讲解几遍;课后也无法独立完成作,需要家长的提点。而学前进行过良好的看书识字训练的幼儿,就能比较轻松地自己做应用题。

这里要指出的是,许多家长不懂得写出字的笔划笔顺,这样就会教给幼儿不正确的笔顺,有的家长甚至教幼儿写连笔字,这就为上学后学习正规笔划笔顺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懂得笔划笔顺的家长,最好只教幼儿看书、识字、不教或少教幼儿写字。

1、引导幼儿的求知欲

学习是一个知识输入和内化的过程。知识能否进入大脑,不仅决定于知识的输入方式,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学习者有没有求在欲。如果一个人没有认字的需要,就很难有认字的行动,或者说是不能认好字的。这就是为伎行多家长用灌输的教育方式收不到好的效果的缘故。

要想幼儿能有效地认字,首行要引导幼儿的求知欲。引发幼儿认字需要的方式是很多的,主要是把幼儿原有的各种需要转化成认字需要。例如幼儿很想听一个故事,可是家长因没时间不给他讲。家长对幼儿说:“你要能认识字,就能自己看了。”幼儿由于想了解故事的内容,就产生想认字的要求。这样就把幼儿“听故事”的需要转化成了想认字的要求。又如,家长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幼儿急着想知道家长给他买了什么。这时家长不要告诉他,而是把买的各种东西的名称写在纸片上,让幼儿看,幼儿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就必须先认字。这时家长如能抓紧时机,就很容易教会幼儿认识所买物品的名称。类似的情形在生活中很常见,家长可以灵活利用。

另外,幼儿问“为什么”之时,正是幼儿求知欲最强烈的时候。这时幼儿最容易接受各种知识,也是教幼儿认字的最佳时机。

当幼儿能认识120字左右时,就可以着手教幼儿阅读简单的儿童读物了。

2、如何教会幼儿识字

每个汉字都有音、形和义三部分,教幼儿识字,要从幼儿已掌握了词义和发音的字着手。心理学中有个记忆规律叫联想规律,这个规律指出,需要记忆的新材料如果同已记住的材料有某种联系,那么这个新材料就很容易记忆住。由于幼儿已掌握了词义和发音,很容易记忆住字形,而且幼儿学会这个字后又能够运用。如果幼儿还不理解某个字的意义,虽然认识了这个字,但却不会用,不但幼儿学习起来困难,而且很容易忘记。

最好先教幼儿那些他们常常能用到的、有实际意义的词,不要教或后教那些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副词等。因为这些幼儿虽然可能会讲,但却不解其意,学起来会感到很困难。当识字达到一定水平后,再教幼儿认识这类词。

3、创造适合的语言环境

人类学习语言不是孤立学习的,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每个字词、句子都必须与一定的语言情景结合在一直才有其实际意义。学习语言更不能脱离一定的语言情景。把一个字或词写到纸上,而不是放到一定的情景之中进行孤立的反笔练习,虽然也能使幼儿强化记住某些词,但幼儿不一定能在日常交往中运用。因为这些字词是脱离了情景学来的,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会造成幼儿厌恶学习,对幼儿的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教幼儿认了,要在语言情景中自然地进行。但是,适合语言教学的情景并不多,这就需要家长为幼儿创造一些适合的语言环境。例如,有个家长这样教一个4岁半的思儿认识理解“上”、“中”、“下”、三个字:把积木、糖、皮球分别放在桌子上边杯子中和床的下面。放的时候不让幼儿看见,然后让幼儿找。幼儿找不到物品来问妈妈。

妈妈:“糖在杯子……(把写有‘中’字的纸给幼儿看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是‘中’吗?”

妈妈:“对,这个字念‘中’。”

妈妈:“积木在桌子……(把写有‘上’的纸给幼儿看,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是‘上’吗?”

妈妈:“对,这个字念‘上’,积木在桌子上,去拿来。”

妈妈:“皮球在床的……(把写有‘下’字的纸给幼儿看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下’,对吗?”

妈妈:“对,这个字念‘下’,皮球在床的下面。

这样一来,幼儿就对“上”、“中”、“下”三个字的意义和字形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家长又把一块积木放在一本书上,在积木上再放一辆玩具汽车,在汽车、积木、书上分别贴上“上”、“中”、“下”三个小纸片让幼儿认,让幼儿说出:“汽车在上面,积木在中间,书在下面。”然后,家长再拿三样东西叠在一起,让幼儿把“上”、“中”、“下”三个纸片贴上去……,幼儿很快就把这三个字记住了。

4、抓紧最佳时机

教幼儿识字,是一项学习活动,也应该是一项游戏活动。家长切不可认为,只有让幼儿老老实实坐下来才是学习。其实学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只要幼儿有学习的兴趣和了解事物的需求时,家长就可以抓住时机灵活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路边有则标语或广告,幼儿可能会问:“这个字是什么?”这时家长就该抓住时机教幼儿认识,并且把这个字与学过的字联系起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提高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幼儿潜能,拓展知识面。提高语言、思维、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因为幼儿识字少,不具有完全靠文字阅读的能力,对书中图画也不可能完全看懂,因此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加以指导,才能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发挥作用。

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如:大小不同、内容不同的图书,自制的布图书,自编的画报,师幼共同搜集整理的剪报本等。另外,还可以放置一些小纸偶、头饰、各种不同的道具。在阅读区的周围墙壁上张贴一些图片、提示安静的标志来创设一个丰富、适宜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新书前,教师应向幼儿介绍新书的内容,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了解书中的人物、地点、事情的发展经过等情节,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

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向幼儿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启发幼儿去仔细观察理解,改变幼儿自己阅读的无明确目的性。使幼儿通过自主地思考去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以此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三、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图书进行阅读

不同的幼儿对图书的喜好是不同的。从内容上说,有的喜欢传说故事;有的喜欢外国童话;有的喜欢动物世界;还有的喜欢科普知识。从形式上说,有的喜欢大图书;有的喜欢小图书;还有的喜欢布图书,因此我们应该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图书,鼓励他们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阅读。

四、启发幼儿边看边讲述图书内容

在边看边讲中,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图书的内容,主动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五、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有效保证。教师应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如:坐姿端正,一页一页地翻书;不折书、不撕书、不用脏手触摸书;看完书主动放回原处;专心读书,保持安静,善于倾听。教师还要带领幼儿经常检查图书,发现破损的应及时指导幼儿修补图书,逐步培养起幼儿爱书、珍惜书的情感。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幼儿园早期识字的方法


1.结合与孩子生活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识字教学。

有些汉字,代表了幼儿经常接触、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因此,也是幼儿容易认读和能够理解的字。例如:中秋节到了,园里给幼儿吃月饼,在全班幼儿津津有味吃月饼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月饼”两个字。幼儿很有兴趣,不仅能很快记牢这两个字,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用“月”字组成了“月亮”,用“饼”字组成了“饼干”等词。幼儿思维十分活跃,借此机会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说短句,用“月亮”、“饼干”两词又讲出了“月亮出来丁”,“饼干真好吃”等句子。幼儿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从而,培养了幼儿识字的兴趣。

2.寓识字于游戏之中

幼儿喜欢游戏,因此,应采取在游戏中识字的方法,开始可以将写着大字的卡片拿出来让幼儿看,然后教幼儿念两遍。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字藏起来,突然出现,或让幼儿找一找哪个字不见了的方法,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能把认识的字准确地认读出来,如玩“开火车”的游戏中,当司机的小朋友问“火车开到哪里去?”一个小朋友说“火车开到上海去”,随着火车跑着,教师出示“上海”两个字,上海站到了小朋友一起念“上海”……。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认读“上海”、“北京”等许多字。

3.制作各种专门的识字卡片

根据幼儿观察力较差的特点,可以制作大小不同的卡片,用毛笔写上汉字。制成的大卡片挂在走廊的墙上由幼儿和家长看。用彩色纸剪成梅花状,上面写上毛笔宇贴在教室布置的“早期识字”专栏内。制作的小卡片随时让幼儿辩认,形成印象。

幼儿注意力很不集中,而且十分容易被图画所吸引,所以认字卡片不能把汉字和图画放在同一个画面上,否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根据这一特点,对幼儿生活中没有看到的实物汉字,又没有实践知识的先看图片,然后把图片拿掉,马上认汉字。如:“羊”、“象”、“坦克”等用毛笔写成字迹清楚的卡片,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有利于幼儿观察字形,识字效果较好。

4.在观察中识字

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景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如:春天到了,我们带领幼儿到风景秀丽的花园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春天”二字的卡片给小朋友看。幼儿看到迎春花开了,高兴得手舞足蹈,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拿出了“迎”字卡片,让幼儿认字,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地学会了。我带领幼儿观察汽车便拿出“汽车”二字的卡片,这里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秋天到了,常识课认识菊花,教师便拿出“菊”字卡片,幼儿很快记住了。“菊”字笔划多,成年人认为幼儿难学,结果恰恰相反,幼儿记得最快,最牢。不少生动的事例说明幼儿早期识字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力和记忆力。

5.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识字”

在实验中我们结合语言课,教幼儿识字。在讲“狼和小羊”的故事时,我们把狼字写在黑板上,让幼儿认。教儿歌“小图书”时我把图书二字写出来教幼儿认。这样边学儿歌边学字,字认识了,儿歌也记下了。教幼儿“分苹果”儿歌时让幼儿表演,幼儿在情境中认识了“分”“奶”等字,而且对幼儿进行了品德教育,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汉字,幼儿没有负担,不感到单调、枯燥乏味,而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音乐学习歌舞表演,学习解放军,教师便教幼儿认识“解放军”三个字。幼儿拉圆圈时,教师便教幼儿“圈”字,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边玩边学到了字。

6.幼儿认字容易,巩固难,必须反复认读一反复再认一反复记忆三个阶段

幼儿认字容易,但忘得也快。首先反复认读,然后转入再认,教师带幼儿玩“看谁得的红花多”游戏时,可把学过的汉字放在一起,教师说一个字幼儿找一个字,幼儿找对了就得一朵小红花。如果错了就因材施教,再教幼儿读几遍。最后转入记忆阶段,老师指点所学过的字,让幼儿读出字音。

识字与读词、读句结合,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增加视觉接触文字的机会。我们把幼儿学过的汉字,组成词,编成短句,写出小儿歌,让幼儿认读,幼儿很高兴,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记忆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要给幼儿创设丰富的文字情境和文化背景,这是实验的主要方法。

幼儿园说课评课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缺乏正确的 评课 思想 有些园长认为,评课就是给教师的课挑“骨头”。他们认为,越能挑出“骨头”,越能说明园长有水平。有的园长甚至认为,对那些“不听领导的话”的教师,即使课上得再好,也要找出几个问题来压一压他。 这些同长将“评课”当作自我显示、打压教师的手段,这种评课的动机是错误的。因为评课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教得好,哪些方面教得不好,进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误区二:过分关注现代化 教育 手段的运用 有些园长认为.好的课必须运用现代化教育于段。甚至有的园长认为,使用了电脑课件的课就是好课。 这些园长忘记了,电脑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标。如果电脑使用的效果还不如传统教育手段,那么,这时的电脑使用是没有必要的。 因此,我们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一定要有效率意识。在两种教育手段取得同样效果的情况下,以教师投入时间、精力、财物少的为优。 误区三:过分追求教育“创新” 有些园长很看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即有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有没有使用新的教学材料、新的教学方法,或新的组织教学形式等。 他们认为,教育活动中只要有“新的”就是好的:没有“新的”就是不好的。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教师上公开课时,最头痛的就是找不到“新的”,从而挖空心思去寻找“新的”。这里,我想说,“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任何幼儿教育“革新”,如果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或者减轻教师的劳动付出,那么,这种“革新”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幼儿教育改革不要仅仅从表面上看有无“新意”。而要看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有无实际意义.能否减轻教师的身心负担。 误区四:过分强调幼儿快乐 有些园长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评课标准:“只要孩子快乐了,就可以了。”他们认为,教师只要能让孩子感到快乐,那么这节课就是好课。 我不反对快乐教育.但我认为,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快乐,还有更为重要的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仅有快乐,没有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低水平的教育,是教师的失职。所以,我反对把“孩子快乐”当作评课的唯一标准。 误区五:过分在乎课是否超时 一些 幼儿园 的评课标准中有一条:“是否拖堂。”我曾观摩过一次活动,教师用游戏的方式将活动内容串联起来,整个活动显得轻松自然, 50 分钟下来,听课的教师未感觉到时间已过,然而在评课时,一位颇有名望的园长却说:活动不错,就是时间长了点。当时我就纳闷:一个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兴趣而忘却时间,那么时间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 如果下课的时间到了,但幼儿对正在进行的活动仍然很有兴趣,则说明教师组织的活动很成功,那就没有必要太在意时问的长短。 误区六:只关注教师的表现 几年前,日本大阪教育考察团来某市访问听课。听完课后,随团的一个日本教授提出了一个令我们吃惊的问题:中国教师听课时视线集中在组织活动的教师身上——关注着教师的一招一式。而日本教师视线的焦点瞄准在幼儿的活动看幼儿做什么,怎么做。 只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确实是我们听课、评课存在的一个误区。我们许多同长在评课时常说:××教师上课上得好——“教师的表情丰富”“教师的敦态自然…‘教师的语言流畅’…教师的基本功不错”等等。 我认为,我们评课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关注幼儿身心投入程度如何,关注幼儿学得是否愉快……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是“表现”教师的风采。如果教师的“表现”很好,但不能很好地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这种“表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我们评课应该更多地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应仅仅关注教师的表现。 误区七: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评课时,许多园长往往用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的多少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她们很关心,一节课下来,幼儿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画得像不像,跳得优美与否,唱得好不好等显性结果,忽略了幼儿是怎么样学会的,忽视幼儿学习过程和课后的感受。 当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幼儿的发展是很重要。但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为之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们是因此而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是越来越依赖教师、懒于思考;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还是变得自卑、消极、感情冷漠等等。这些应该成为评价教师上课成败的最重要标准。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那么可以说,无论幼儿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这节课不能算是成功的。 误区八:过分关注教学秩序的安静 在幼儿园观摩教育活动中,经常听到以下对话: 教师:“请你像我这样做。” 幼儿:“我就像你这样做。” 教师:“小手儿 ? ” 幼儿:“背好。” 教师:“小脚儿 ? ” 幼儿:“并好。” 教师:“小眼睛 ? ” 幼儿:“看教师。” 教师:“小嘴巴 ? ” 幼儿:“闭上了。” 对教师上述的做法,许多园长表示赞同。他们认为,教师这样做有利于创造安静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师按计划开展活动。 但我认为,这是教师对幼儿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为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技能服务的,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对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自己选择和探究的机会,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尊重。同时,接受式学习。不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最佳方式。幼儿学习和发展应该是通过其自身活动获得的,没有幼儿的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再者,幼儿“一动不动”不符合幼儿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师应该做的不是如何让幼儿“静下来”,而是让幼儿在“动”中获得发展。 误区九:认为好的课应该能“说服”孩子 我在幼儿园听课时,看到如下一节比较有争议的课:为了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伍教师设计了一个主题网络课程“中国比外国好”:“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国的名山大川”“从身边事或物夸中国”…… 在“从身边事或物夸中国”活动中,孩子们为“中国货好还是外国货好”争论得不可开交,并且大有“外国货比中国货”好的趋势。因为他们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列出了:“我家的空调是日本松下公司生产的…‘我家的摩托车是日本的本田公司生产的’”“我家的摩托车是日本的丰田公司生产的”……这时伍教师坐不住了,她觉得如果她不出来说几句的话,就会犯错误了。她列举了许多“中国好”的东西以后,仍不能说服孩子们,她就有点急。 最后她急中生智且严肃地对孩子们说:“中国货虽然比外国货差一点。但是我们国家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定会比外国好的。”接着。伍教师对孩子们讲起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由于伍教师过于紧张和严肃,孩子们鸦雀无声地听着,并且好像听懂了似的,不停地点头称是。 许多园长听完课后,都说伍老师教育素质高,富有教育机智。但我不认为伍老师“说服”孩子们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幼儿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这一重大的而深奥的论题。好的课应该是使幼儿能够理解。 如何评课,反映着我们园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主张。为了更好地评课,为了使得评课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我们园长应该努力学习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在提高自己的同时提高评课的质量,进而提高我们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幼儿园赛教评课稿


赛教评课稿

在园领导的安排下,我园举行了全园赛教活动,因为区角评比拍摄的事情,我只有幸聆听了6位教师的课,其中有李老师的数学领域《五的分解组成》、王老师的健康领域《打猎》、肖老师的语言领域《夸夸我的好朋友》、李老师的科学领域《风》、杨老师的数学领域《认识正方体》,田老师的数学领域《10以内的单双数》。活动中这6位教师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活动中充分让孩子感知探索,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快乐中主动地体验和感知。下面我就这次活动的个人收获谈谈我的想法:

一,感受杨老师、肖老师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熟练和制作的精美。

这两位老师同在大二班,但是风格却截然不同。肖老师的课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她的语言具有亲和力,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孩子们愿意跟着她的引导走,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发展了孩子的社会情感。而杨老师的课就比较严谨了,空间立体图形本是枯燥的内容,杨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正方体的面和边,并动手用卡纸验证每个面的大小,最后在游戏中设计环节,让孩子加深知识概念。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并且运用知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尤其是杨老师的课件设计恰当并且实用,我想今后我应该在整个方面多向她请教学习。

二、感受田老师和王老师温和的教学风格。

田老师和王老师同在我们大一班,二位老师的活动设计各有特点,风格活泼,气氛轻松。田老师的活动设计的富有童趣,各环节衔接巧妙、过渡自然,课堂组织有序,幼儿的参与热情高,从幼儿的表现看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整个活动中田老师一直对孩子们非常温和,活动过程中他也不慌不忙,张弛有度,我一个学习他对待孩子的耐心和爱心。王莉老师的活动深受孩子们喜欢,从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中的组织,再到最后的放松休息,她都是有条不紊,丝毫不为孩子的嬉闹而生气,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体现出王老师多年的教学功底。尤其是她的教具准备充分、直观形象,而且她的教具都是信手拈来,做什么像什么,真是又快又好这是我最勇敢向她学习的地方。

三、感受李老师的风采。

李老师设计的小兔子,萝卜,房子等教具色彩鲜艳,直观形象,可见她活动前的准备充分,这些教具恰到好处地在教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她的活动设计层层递进,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得当。尤其是李老师还给孩子充分动手的机会,尤其是她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记录表,这是我没有尝试过的教学行为,因为我总把孩子的能力想得太弱,以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听了李老师的课,我想我今后应该向她学习,多给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就算失败也没有关系,孩子只有能动手才能有发展。

老师们在平时繁琐细碎的工作中还努力钻研教材,从她们的课堂中折射出来的光彩足以照亮每个人的眼睛。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听完所有老师的课。但是我相信各位老师肯定是各有所长,精彩纷呈,一定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向你们请教。我们的孩子有你们大家,才会如此幸运。

最后说说这次听课中我的一些浅薄的建议:

1、在组织教学时老师们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机智,因为孩子们思维是天马行空的,他们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展示的教具、图片时可能会回答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这就需要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来化解这一个个教学中的“危机”。

2、在组织活动时,教师的提问要恰当,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避免问一些: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

3、在孩子开始动手操作时教师要讲清楚任务,给与充分的学习模仿机会,并且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

总之,通过这次赛教活动我更加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也从老师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经验,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多多请教同仁,尽力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语言教育中的引导策略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不同,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表现也不一样。教师遇到具体问题时,应如何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呢?我们通过研究与实践,归纳了六种引导策略。

1.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不急于纠正。

幼儿语言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个别字、句说不清楚很自然。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如果以传授知识为主,一味地纠正幼儿说话时的发音,幼儿非但一时难以发清楚字音,还会因此丧失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影响语言的发展。因此,当幼儿发不清楚字音、说不清楚语句时,我们不急于纠正,也不一味放任,而是在鼓励为主的前提下,变换场合与方式,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学习、模仿老师和同伴的发育,改正自己表达时欠妥的地方。

2.当幼儿答错问题时不马上予以否定。

我们观察发现,幼儿答错问题有多种原因:有的没有理解问题,有的没听清楚教师问什么,有的站起来一时紧张,有的根本没有听教师讲话。因此,教师遇到这些情况时要敏锐地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可以用引导的方法──“你再想一想”,可以用重复的方法──“老师再说一遍问题”,可以用安慰的方法──“别着急,想一想再说”,可以用规劝的方法──“你可要注意听,不然就会说错了”。不急于否定、批评幼儿,就是让幼儿敢说,给幼儿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尝试错误的同时,获得语言发展。

3.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过于着急。

幼儿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引导的方法。如,有的幼儿站起来不敢说,教师可采取鼓励的方法,但有时幼儿还是不说,教师则可采用转移问题的方法──“等一会单独和老师说好不好?”“回家把答案告诉爸爸、妈妈,好吗?”……有的幼儿虽然站了起来,但回答吃力,此时教师可降低问题的难度。有的幼儿忘了教师提问的问题,或根本没听教师讲话,教师也同样要采取稳妥的方法加以引导,如可以把问题重复两遍。那种“快点说”“没想好就别说’等消极的语言,会大大挫伤幼儿说的积极性。

4.当幼儿倾听不专注时不强求统一。

幼儿倾听不专注,除了与年龄特点有关外,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如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对活动本身不感兴趣。教师如果忽视了这些情况,对所有幼儿统一要求,就会使这部分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愿参加语言活动。因此,我们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允许个别幼儿有些“自由化”的行为,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5.对表达能力强的幼儿不过多地、空洞地表扬。

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易受到老师的喜爱,在教育活动中,老师给予的注意、表扬较多。通过研究、实践,表们认为幼儿表达能力强,是由于其语言发展水平略高些。我们不应把这类幼儿与其他幼儿的差距作为表扬的依据,而应该看这类幼儿是否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有提高。因此,教师表扬的依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实际提高。此外,教师表扬的次数要适宜,内容要具体,要让幼儿知道好在哪里,便于激励幼儿向更高的语言水平发展。“你说得真好!”“真不错,我们给他拍拍手!”此类空洞式的表扬,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没有更多价值。

6.对不肯说、不爱说的幼儿不忽视。

不肯说话、不爱说话的幼儿,往往对所要回答的问题心里非常明白,但因多种原因,如性格内向、胆小、紧张或口吃等,不爱表达。对这类幼儿,我们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理解、引导与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教幼儿说,让幼儿说,甚至忽视他们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近幼儿,逐渐进行语言沟通,使幼儿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并慢慢地敢说、爱说。如,我园有一个小朋友刚来园时不说话,遇事“以哭代语”,老师只能根据她的表情、动作揣摩她想干什么。一旦老师猜对了,她就会停止哭。于是,老师决定从猜入手,当她不哭时,再用语言强化。如,“你是不是想玩这个玩具?”当她点头认可后,教师问:“你知道这个玩具叫什么吗?”她回答:“知道。”“下次你告诉老师想玩这个小汽车,好不好?”逐渐地,这个小朋友情绪放松了,哭声减少了,开始用语言和教师交谈了。

幼儿园说课稿《2020幼儿园说课评课:教幼儿描述物体和事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说课稿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