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育儿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豆豆从小到大,我不知道写过N篇的育儿心得,不过每次写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可能豆豆一天天的长大,我们育儿方面的重点也在转移和变化,育儿的想法也在成长,有时候甚至会否定前面总结出来的东西,可能这就是长大中的爸爸妈妈,在积累育儿方面的知识。这次是豆豆上小班开学以来,老师第一次要求交育儿心得。其实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想我是和大多数的父母一样,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很多时候甚至道理说起来很明白,但是实际过程中却又会做着相反的事情。那么,如何让自己能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始终如一,不偏离目的,坚持我们自己想要的教育理念呢?
思前想后,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本身的一些长期以来的坏习惯,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一套,自己则做一套,那教育孩子是没有说服力的。所谓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孩子的模仿力和学习能力都是最强的,长时间跟父母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表现出跟父母类似的行为举止。与其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如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好榜样。这里说个笑话,豆爸有次饭桌上要求豆豆把饭碗里的饭全吃干净,豆豆就反过来说爸爸的饭碗也是很多剩饭,我一看确实哦小班的育儿心得。
另外就是不要太惯着孩子,能做到的尽量让他自己完成,这个其实是我最要检讨的一点,倒不是惯着,而是经常会不知不觉得培养了一些坏习惯,然后改一个坏习惯真的是要花费更多时间。好比吃饭,在家里晚饭豆豆一直要我喂,其实中饭在幼儿园都是独立完成,并且老师一直有夸奖的,但是偏偏在家他就不干,我自己经常为了让他多吃,快吃,就不知不觉的喂到现在,直到前几天,豆爸说要让他独立吃,否则就拿走不给他吃,刚开始他当然不相信,就说自己不吃,最后他还是在全家人吃完以后清洗的时候要求吃,结果一个人在餐椅上很快的吃完。还有就是当豆豆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经常是一番软硬兼施以后没折了,反而被他吃定了,不知道什么方法可以对付豆豆的倔犟,可能唱黑脸功夫不够,在他面前没有权威性,还要加强学习。
最后我想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是没办法给他应有的尊重的,孩子如果在没有尊重的环境里长大,那么她长大后也很难尊重别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尊重你的孩子。渐渐长大的孩子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作为家长,可能不经意中忽略了这一点,于是经常容易因为忽略他的感受,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对孩子要讲信用,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轻易的欺骗孩子。上半年豆豆在亲子园里上小小班,有个礼拜豆豆得了好孩子称号,回家后豆爸和我都非常高兴,甚至于邻居的小孩子都有点嫉妒有点失望地说,豆豆有好孩子,我没有诶。但是豆豆却没很大反应,豆爸说豆豆可能对于这个荣誉感还没形成,我们来帮助一下,于是首先我们答应豆豆如果有得好孩子,爸爸妈妈就会买礼物来奖励,然后在亲戚朋友面前,要求大家都特意对得到好孩子称号的豆豆大声表扬。在物质和精神的双层满足下,豆豆很快的对好孩子有个新的认识。接下来的学期里得到好孩子的次数挺多的,有次好像一周发2次好孩子,豆豆都有得,于是爸爸妈妈依然如约买了2次礼物作为奖赏。现在在五幼,我们又非常重视豆豆的星星数,每次我去接豆豆都要问今天星星有没有多一个,还要他带我去看看他的星星。我答应他星星数达到8颗的话,可以给他买个礼物哦。
希望与老师们,和家长们共同多多讨论和关注育儿这个话题,怎么样使大家都能成为孩子心中称职的父母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育儿心得:学会理性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下列情景,总结前辈和自己的经验谈些个人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如果孩子跌倒在地或不小心撞到东西时,千万不能打地板或物体给他看,反而是要求他跟地板或物体道歉,无论他跌的多痛、哭的多伤心,都要做到这一点,这也就是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为自己行为负责。
第二,当孩子弄乱环境或弄坏物品时,不能替他收拾或处理,他既然可以弄乱或弄坏,他自然就可以收尾。如果父母一昧的替他做时,等于是在贬低他的能力,并让他不负责任。
第三,当你向孩子承诺任何事时,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完成或实现你的承诺时,也要清楚交代,让他理解为什么无法完成,不能搪塞,甚至可以请他帮忙,孩子会非常乐意的。
第四,当孩子为某件东西,或某些事情起争执时,父母尽量不要干涉或是出面用主观的方式解决,协助孩子们建立沟通的观念,父母绝不能去破坏他们对东西的所有权,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如果孩子因争执而吵架时,父母可以学法庭审理的方式,讲求证据、证明,使孩子学会理性的沟通,而非无理的任性。
育儿心得:多跟孩子沟通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转眼女儿8岁了,今年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地学习、摸索,关于“育儿”,我的这点经验谈不上什么“心得”,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育儿体会:
培根说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培养女儿较好的性格、习惯.从她出生至今,我都特别注重跟她的沟通与交流.
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女儿从一年级入学起,我就把家里的电视关了,我个人认为经常看电视会剥夺孩子学习的时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作业写完就可以看电视、上网,对看什么电视,玩多久电脑都没有约束.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每周看十几个小时电视的孩子与不看电视的同龄人相比学习成绩较差.
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背后必须有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孩子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鼓励.在肯定和鼓励的环境中,她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我对女儿以鼓励为主,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孩子能做的事绝不代劳,所以,女儿很独立,自己整理房间,自己叠衣服,在家我給女儿留了一个柜子专门放她的课外书,每天写完作业自己会拿书看,阅读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一本书都看不进去,你接受知识的能力就非常有限了,所以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从小爱阅读的人会思考,有判断力、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爱阅读的人,头脑简单、语言非常贫乏.
在家中,我跟女儿商量列了个时间表,每天写作业多长时间,每天看几本课外书,玩不能超过多久,每天睡觉时间是几点.
家长与孩子沟通时也要特别注意方式和语气,不能对孩子采用强硬的命令式,孩子做作业不认真就一顿臭骂,这种做法反而让孩子更厌恶学习.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较安静的学习氛围,能让她有条件静下心来学习.
我现在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很少限制孩子做她想做的事情,其实限制得越多,孩子会更判逆.
教育好孩子是我们作父母的责任,而在这个过程中能与孩子共成长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育儿心得:和孩子亲密沟通
孩子的成长过程真是像天上的云彩一样善变,才做了三年多妈妈的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要是不努力去观察,去适应她,还用原来的方法和她沟通,也许在过了一个假期或经历了一件事之后,你的方法就早已失灵了。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在尽量了解我女儿畅畅的改变之后,想些能和她进行亲密沟通的有效方法。因为我知道,对于我的女儿来说,强硬的说教,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不”,以及宁肯哭也不承认错误的对抗。
这学期,我女儿上小班了。然而坏毛病比上小小班的时候还多:现在喜欢在墙壁上,在沙发上画,写。我生气地大声对她说,在白色的沙发上写字,擦也擦不干净,别的小朋友来我们家做客,看见了多难看!畅畅看也不看我,下次照样偷偷往上画。第二次,我搂着她轻声和她讲同样的话,她很快就搂着我的脖子,连连点头说下次再也不画了。没想到一点方式的改变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
还有就是早上起床难的问题。早上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叫畅畅起床时,她总是说,再睡一会,不想上幼儿园,甚至哭闹。我就跟她讲了“妈妈上班要来不及了,再晚了别的小朋友都去了,你是最后一个了”等等理由。这时她睡意正浓,根本就听不进去。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好办法。女儿最近几天学的儿歌,我早上就抚摸着她的背轻轻地背给她听并且故意说不出下一句。开始她还不理,说几句后就忍不住帮我接出下一句。一会工夫就精神十足,睡意全消了。
我事后常常暗想,唉,一个小人要想能让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能一味地就事论事,要采用适合其不同时期心理特征的方法,和孩子亲密沟通。
育儿心得:学会赏识孩子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总会注意很多方面。但是,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就不会注意很多了,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实,大人们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也应该注意细节方面的内容!
学会赏识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时通过与别人互动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会展现出“笨”、“丑”、“不乖”的特质,更糟糕的是孩子潜意识里也许就这样认定自己了。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学会赏识孩子,用表扬和肯定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将“聪明”、“自信”、“漂亮”的特质展现出来。
注意保护孩子自尊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弱点,常被大人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又没有什么为自己辩护的解决办法,爱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气!反而更让家长对其进行数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欢出门,不喜欢与人交往,极大的影响着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喜爱表演、表现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强孩子做这些,尤其是以物质利诱、威胁刺激的方式,这样会让孩子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念。所以千万不要常用此种方法来诱导孩子,以免孩子以为只要有诱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父母也总会有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若是孩子再出点儿小情况,那父母很容易就会对孩子口出恶言,而恶言一出,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痕,绝对会影响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说,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出不爱他、不要他、讨厌他的话,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喜欢他,永远都会陪伴他!
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不要认为孩子能力不够、很多事都不会做,而不让孩子动手学习,在孩子说出要去做某样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伤害,你就放手,让他去做吧!如果,你不愿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或者因为担心孩子出问题,而牺牲了孩子的学习机会,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潜力的发展。
别总想着处罚孩子
孩子总会出现错误,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家长就别总想着该怎么罚他,怎么教训他,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要冷静、耐心地跟孩子说明犯了什么错,讨论分析应该如何避免错误发生,正向的处理过程更为积极有效。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有些家长总喜欢和孩子发脾气,说完立马就后悔,十分懊恼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认定自己需要把脾气改一下,但就是难以做到,下次依旧发脾气!其实,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毕竟,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实挺难得,各位父母只要时刻彼此提醒,或自我提醒,情况一定会慢慢改善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而父母自己的错误示范,会给孩子造成很是深远的影响,所以各位爸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育儿心得:学会奖励孩子
陈美龄说:不可以用物质奖励小朋友。
香港教育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物质其实只会刺激子女短暂动力,久而久之只会索求更多,变本加厉。
从心理学来讲,每个人做一件事都需要驱动力,驱动力分为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
一个孩子自发的想要学习,就是内在驱动力,然而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是外在驱动力。如果建立的链接是外在驱动力,那么只要外在驱动力撤销,事件就不会发生。
也就是说,习惯于物质奖励的孩子,一旦没有物质奖励,好习惯或好行为就会消失。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经做过相关的心理学实验,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得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得吸引力。这就是所谓得“德西效应”。
曾经在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里看到这样一段话:“看到他念了书,就用美味酬劳他;要他做一些小事,就允诺给他镶有花边的领巾和漂亮的新衣服;你给予的这种报酬和奖励,不就是认为这些东西是好的,是他应该追求的,从而鼓励他去向往这些东西,使他习惯于把自己的快乐放在这些东西上面吗?除此之外,难道还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成人对孩子的物质奖励往往会带来很多坏处。驱动力专家丹尼尔.平克说过:“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其效果会逐渐消失。”
尹建莉老师曾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里提到过:“买玩具,如果觉得可以给孩子买,就痛痛快快的给孩子买,不要把背古诗和买东西联系起来。”她曾经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也提到过“考好了不奖励”,物质奖励对好习惯、好行为的养成没有任何好处。买玩具就是买玩具,吃饭就是吃饭,学习就是学习,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用一些物质去鼓励孩子,孩子通常会慢慢的开始依赖“物质”这样的外在驱动力。当一个人持续的依赖外在驱动力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他就很难用内在动力去约束和支
育儿心得:学会欣赏孩子
我一直觉得孩子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享受他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他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可以学到各种知识,通过游戏还可以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我不看重他现在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他的身心健康,让他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希望他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加强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的发言。我觉得现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融入集体对他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他创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氛围,平常也把他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他,而是在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他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产生影响,这点我深有感触,比如有一次,我刷过牙后又想吃饼干,被潇潇看到了,他就说了:“妈妈,刷完牙不是不能吃零食了吗?你怎么可以吃啊?”如果我这次做不到,那么以后他刷完牙想吃零食时,我就失去绝对的威信去教育他了。因此在要求他的同时我们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家里我们会给他一点独立的空间,让他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我们家里的书架其中一格是他的,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他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他自己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他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
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他的想法,比如在给他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他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间去与他沟通,耐心倾听他的心声,允许他发表不同的意见,创造一种能让他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他讲道理,他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现在在外面有种各样的培训班,我们会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来进行选择,因为我明白任何强加的行为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负面作用,反而让他失去学习的兴趣。
总之,我们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他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和责任,给他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他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潇潇现在已经六岁了,说话、做事俨然是一个小大人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万分,但也不乏头痛的事情,性格倔强,自尊心太强。有一次他刷牙时把水喷得到处都是,而且这已不是第一次,于是我就让他站着反醒,过了几分钟,我问他:“知道错了没?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生气?”他点点头,因为平时也这样,只是点点头,从来不肯说出来,于是我也跟他拗上了,非得让他说出来,僵持了很长时间,他说:“我知道错了,但我就是不想说!”我知道得给他个台阶下,于是我做了些让步,说:“你可以不说哪里错了,但你得向妈妈认个错!”“妈妈,我错了,对不起!”虽然有点勉强,但也是一个进步,我表扬了他,然后我抱着他坐在沙发上,心平气和地和他说:“妈妈这么生气是因为你不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承认错误一点都不难为情,而且是非常勇敢的行为!”他听得很认真,每次这个时候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他最能吸收。这时他总会在我怀里委屈地流泪,因为我批评他的时候很严肃,这时候情绪一下子就释放出来了!有时候适当的做些让步,效果会更好!
潇潇很爱“面子”,这大概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忘了是什么事他爸爸当着客人的面骂了他几句,他说了一句:“这么多人还骂我!”之后我们也反醒了自己的行为,觉得是做得不够妥当,应该维护他的那份自尊心,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使他产生抵触情绪。潇潇较内向,但比同龄人表现得成熟懂事。有一次因为起床晚了,当我送他到幼儿园门口的公交车站时,正好公交车来了,他连忙和我说:“妈妈,你快走,我自己可以进去的,迟到了老板要骂的!”当时看着儿子跑进幼儿园的身影,真是感觉到儿子长大了。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见证,我觉得是和潇潇在共同成长,他是一天一天在长大,我们是一天一天在学着做家长,他的每一天成长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课题,但相信和成人之间的交往一样,沟通是最重要的,鼓励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声的重要桥梁。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育儿心得:学会亲近孩子
宝宝出生以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转眼间已上幼儿园中班了,在这几年光阴中,我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对待孩子,首先要有耐心。小孩子就相当于一张白纸,对周遭的一切都是懵懂的,面对孩子犯下的种种错误,不能急着批评指责,这样会打消孩子探知新事物的积极性。家长需一步步耐心指引,告诉他对错的区别。
二、鼓励孩子参与日常琐事。所有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小孩子的可塑性尤其高。我会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邀请她共同参与开始塑造她,比如摆碗筷,扫地,照顾弟弟等等。宝宝也会很乐意帮助妈妈,觉得自己能帮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三、适度夸奖。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度相对大人来说要低很多,那么要他单独完成一件事情的难度就相应高很多。深谙这点的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她单独完成某样事情的时候给她一个大大的拥吻。值得表扬的时候还是不要吝啬我们的言语为好。
四、亲近孩子。因为我们家宝宝从小基本是跟爷爷奶奶睡觉的,导致她和爸爸妈妈的感情有疏离。但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意识到这点的我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带孩子出去玩,以及晚上带她入睡,给她晚安吻等等很多“小手段”,通过这些告诉她,妈妈也很爱她,同时也向她“索取”同样的爱的表现。通过这种互动减少隔阂。
育儿心得: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说起读书,我很是惭愧,自从生过孩子之后,我很少读过一本完整的书。今年暑假,我拿起了这本孙瑞雪老师写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平时总是觉得没有时间,有的人说还是没有沉下心来不愿意读。说句实在话,拿起书我现在真不知道从哪看起。在上大学期间,我是一个特别爱读书的好学生,当别人拿着MP4看电视剧的时候我在看书;当别人逛街时我还在看书……书没有离开过我,连图书馆的老师都给我开绿灯,书随便借,毕业之后我在亚马逊网也购了自己喜欢的书,现在我家的书架上都有好多书,但都是崭新的。
自从怀孕期间,我就特别留意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每年单位订购我就会挑一些。暑假期间儿子在月儿湾游泳,在游泳馆里我忽然发现了这本书,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因为之前在电视上看过孙瑞雪老师的关于《捕捉孩子的敏感》的专题报告,我当时就非常感兴趣,本来想买那本书,但是由于时间的搁浅至今没有买回。结果被我看到了,我就赶快征求老板的同意,让他借给我,没想到看完后给我的触动这么大。
我的儿子现在有两岁一个月了,他的一些不着边际的行为令我很是无奈。有一次他往地上扔积木,我们商量好的不要再扔了,要慢慢捡起来,可是他就是不听我的话。因为我之前没有接触到这本书,我就用力的批评他,结果给他商量几次都不听我的话。无奈之下我把他关到屋里,我自己走,结果他哭了,哭的那么的伤心。我心想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难道就这么不听话吗?当看到这本书时我才释然,书中写到:不要和孩子斗争,也不要和孩子较劲,因为这是一个人形成自我的起点。
有一次,我给他洗过澡之后,他怎么就不出来,一直用脚在水里打出水花,把地上弄得那都是水。当时我也是担心他,怕万一踩到水之后滑倒。我就告诉他:“妈妈抱着你出来,行不行?”他就是不出来。我于是就“暴力”解决了,可是在把他抱出来的一瞬间,他哭得跟什么似的,我很是无奈。当时的我就想:他怎么会这么不听话呢?最后还是经不住他的哭闹,我把他又放到了水里,他立马停止了哭声,继续玩儿了起来。从他的表情看出他是那么的满足,当时的我很是疑惑:玩儿水这么长时间了,难道就不觉得累吗?
还有一次,他要吃棒棒糖,我觉得棒棒糖吃多了不好。于是我趁着他不注意在棒棒糖上咬了一口,然后瞬间把那个糖纸把它包起来,让他感觉到还是原来像新的一样。他拿到棒棒糖的时候非常开心,他小心翼翼的把糖纸剥开却发现已经不是完整的,瞬间大哭,可以用崩溃来形容,而且还要打我。当时我也是很奇怪,他怎么知道里面的棒棒糖不是完整的?其实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一个概念,有一个完美的棒棒糖的完美形象,不可以被破坏的,棒棒糖应该是这样的,他就不想要那样的呀。看了书中,又解除了我的疑惑。书中写道:追求完美——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走来。
沙池、水池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当孩子看到沙、看到水时,就会忘情地玩耍。哪怕是饮用水,都是最能让孩子立刻安静的材料。沙和水是孩子天然的玩具,是儿童创造的源泉。所以我的孩子也不例外,对水和沙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他只要到我们幼儿园或者是去外面小沙坑或者回老家,只要看到沙、看到水就走不动了。有一次我们回到老家,老家的院子比较空旷,一下车孩子看到了水管,大步流星的向前跑,打开水管就玩。我家人就说:“别让他玩儿了,把衣服弄湿了。”但是我就站在旁边,我对他们说:“没事让他玩吧,我准备的有衣服。”妹妹打趣地说:“幼儿园的老师教育方法就和我们不一样。”我会为孩子的发展,做好坚强的后盾。如果放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肯定会阻止他,但是现在因为我知道,孩子你阻止他,还不如让他尽情地快乐玩耍,你只要给他物质准备就可以了,我们不要以各种理由去约束孩子的一些行为。
作为一个母亲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从自己孩子和班上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我看到了书中的很多现象,在这里我找到了根本原因。
当然写到这里,大家也许还在迷惑到底什么是敏感期呢?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各个敏感期孩子的表现都不一样。当遇到“问题”儿童时,我们是否真正的去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呢?通常除了多给予关注外,我们是否对幼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使家长和老师们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解决不到实际的问题。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是幼教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要真正地了解孩子。
我们不知道儿童的心里到底有多少秘密,正如蒙特梭利所说,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他。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吧。我想,以后在工作中,我一定会给班上孩子更多的爱和自由,让他们更加幸福健康地成长!
喜欢《育儿心得:了解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