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会打人吗?脾气坏吗?我的一些心得

09-30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你的孩子会打人吗?脾气坏吗?我的一些心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我家QQ大班。最近他告诉我,妈妈,老师说谁打你你就打回去。我有点吃惊,老师怎么可能这么教孩子?

于是我就故意装着觉得很好笑地问,你都大班的大哥哥了,还有谁能打你啊,不可能吧。

QQ说,就是我们班的某某小朋友啦(那个小朋友比我儿子大2岁,身高高20厘米,体重重20多斤)。他总是打人,老师拿他没办法了,就这么教我们的。

我说,那你打回去了吗?

他摇头,说那个某某没打过我,但是打过别的小朋友。

我说,那别的小朋友打回去了吗?打赢了还是打输了?是不是挨了更多揍,哈哈哈。

他摇摇头:这个我就不告诉你了。

我当时没时间问更多了,就没再追问。只是告诉儿子说,我们不要选择打回去,能跑开就跑开,躲到老师那里去。

我想说,大概这就是喜欢打人的孩子最悲哀的情况,家长没办法,老师也放弃,其他孩子都拿他当异类,等于是个恐龙般的存在——他来了,快跑。

几条我控制孩子脾气的小心得:

1、孩子喊你喊得急,就一边答应,一边告诉孩子,妈妈正在做什么呢,马上就来找你,实在催得急哭得凶就去孩子那里,一次一次逐渐拉长这个间隔,直到孩子搞明白:妈妈不是不理我,是有事情要做完。同时他也会明白:原来搭理我不是理所当然最重要优先的事。

2、孩子其实都很精,靠耍赖、打人、哭闹根本达不到目的,拿不到他要的东西,那他就会不用这个方法了。一旦耍赖哭闹,家人要联合起来,一致不迁就孩子,只要有一个突破口,孩子就改不掉坏习惯。

3、教孩子道理,要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明白:做得好有什么好处,做得坏有什么坏处,我怎么做妈妈更开心,我怎么做才能达到我的目的。也就是说,不能只靠负面的:你不能这样,来教孩子,而要加上“你可以这样”。要是能提供多个选择就更好,而且要明确,例如:你不能A,那你选B还是C?于是孩子感到受到了尊重,有选择的权利,开心地选了B。

4、要故意创造机会让孩子看到妈妈说的是对的。比如我家哥哥抢妹妹东西,我跟他说:妈妈明白你不是不给妹妹玩,是怕她弄坏,对不对?他说是的,我说那我们和妹妹商量,我们可以给她玩,但是只能玩一会会,而且要当着哥哥的面玩,还要主动还给哥哥,好不好?然后我又跟妹妹说,我们做个讲信用的好孩子,哥哥借给我们玩一会,等下就还给哥哥,好不好?结果妹妹真的拿到东西玩了一会就主动还给哥哥了,几次一来,哥哥就懂得“讲条件”和“约法三章”了,妹妹则明白,抢是抢不到的,但问哥哥借,而且讲信用按时还,就可以拿到。从此就太平多了。当然还有不讲理的时候,但我相信,越来越长大,这些措施会越来越有效。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妈 妈“懒”一些,孩子更独立一些


妈妈“懒”一些,孩子更独立一些四岁的xx有一个事情很让我捉急,那就是他在家从不自己吃饭。爷爷奶奶在家就是爷爷奶奶喂,我在家就是我喂,并且吃得还不好。他心情好或者菜对他的口味就能吃够一碗饭,否则就是几口了事。我们在屁股后面追着追着他也就敷衍着吃上几粒饭。为此,我当然少不了要吼他骂他哄他甚至打过小屁股,收效甚微。

放暑假那天,我问了一下xx的老师,他在学校吃饭的情况,又说了一下在家里的情况。老师说在学校吃肯定是自己吃,这么大了,但xx吃得也不算好,有时候吃的多有时候吃得少,但总体来讲速度很慢。我也记得我问过xx,他说他是吃得慢,到后面老师就把饭倒掉了。我倒是不知道老师倒掉的是不是他碗里没吃完,可以肯定他在学校没吃饱。因为每天放学,爷爷奶奶去接他的时候,他总是说饿了,要先喝一瓶奶,然后在回家的途中买个包子或粽子什么的吃。老师听了我讲xx在家不自己吃饭的情况后就告诉我“你们太勤快啦,懒一点,没人可依赖,他自然会自己吃的。”

我想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嘛,于是在我自己带孩子的这段时间就决定不再那么“勤快”了,变“懒”一点。中午我把饭买来或带他到小饭店吃(因为上班不可能回家做饭),然后分给他一碗饭一些菜,规定他自己吃完,强调妈妈没有时间喂。同时和他说好“如果不吃完,也没关系,但是下午要等到我六点下班,然后回家买菜再做饭,至少七点半才有得下一餐吃。”我告诉他至少有六个小时的时间没有吃的,如果不吃饭一定没有力气玩。他倒是吃懂了,知道我在办公室并没有准备其他的吃的(就带一瓶奶,一个梨做为零食),也不可能出去买(因为我告诉他我如果上班时间随意出去的话要被扣钱),于是他非常努力地自己吃。

除去在肯德基和麦当劳吃的(吃小鸡块和薯条,他都是自己吃),每天他都是自己吃饭。第一次给他吃面条,其实他不太会用筷子,我把面条夹断成适合他入口的长度,让他用勺子,果真还是吃了不少。第二次吃炒饭和汤,满满地吃了一碗饭和半碗汤。晚上在家,我一般先把他吃的菜炒好,乘好饭,让他坐着自己吃。因为他知道我还要炒我和他爸吃的菜,所以没有时间喂。他吃没吃完我都不再喂,反正一切看他自己。当然吃得好我会表扬他,也会给点实在的他喜欢吃的东西作为小奖励。没吃好也不多给零食补充,多晚睡也只能喝一次奶。这几天下来,我倒是发现他在吃饭这个事上,好了很多很多。不但自己吃,也没有把周围弄得一团糟,还比以前我们喂的时候吃的量更多。

看来妈妈忍得下心,懒一点,可以让孩子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不但吃饭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天xx也学着自己洗澡了。

自己洗澡是他提出来的,我放好水,然后他自己洗脸,洗头,洗澡。我在旁边看着,除了让我帮他擦背之外(他擦不到),其它的我想帮他都不让我帮,只不过我必须坐在旁边告诉他哪里还不干净,泡泡没冲掉。等他洗完,我再用水给他冲一下,然后抱他到床上擦干水,衣服他也可以自己穿好,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星期了。虽然我帮他洗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他洗至少二十分钟才洗完,我也很乐意这样“懒”下去,有什么比孩子自己成长,独立更美好的事情?

孩子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看护”。从他走路要扶,要牵到完全可以自己跑;从妈妈帮他刷牙到自己刷得满地泡泡,喝下漱口水;从把屎把尿到现在自己坐马桶冲马桶;从我们一口一口喂饱他到自己吃饭……他在慢慢长大,而父母要做的,便是慢慢放手,让孩子渐渐独立。

育儿心得:促进孩子倾听与交往的一些经验


育儿心得:促进孩子倾听与交往的一些经验

说到教育孩子,我也是在不断学习中,摸索着与女儿一同成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就是她们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做好榜样,起好带头作用。以下是关于我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倾听与交往的一些粗浅经验:

1、多与孩子沟通。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我们平时不妨多抽一些时间陪孩子聊天,通过聊天知道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孩子知道我们爱她关心她,这样他们也会更愿意跟我们分享他的事情,从而也能够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孩子学会倾听。

女儿很喜欢听故事,每天都会选好绘本故事让我给她讲。一般讲故事的时候我会告诉她要好好听,因为等下妈妈可能会问她小问题,这样每次我讲故事她都会非常认真,慢慢的她开始认真的倾听你讲话,注意力也更集中。平时我们可以多讲故事、读故事给孩子听,通过亲子阅读让孩子习得正确的语音,感受不同的语调,养成耐心安静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在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提问、追问的方法,提高孩子倾听的专注度与理解能力。

3、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女儿的性格属于那种慢热型的,在家里或者碰到熟识的朋友非常的活泼而且话很多,但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性格相对内敛不怎么爱讲话。这样平时在外我就会多鼓励女儿多跟同伴交流,打招呼,做游戏,有时间就会带她去朋友家做客,带她参加一些活动让她更多的与小朋友们互动,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4、注重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要让孩子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必须集中注意去倾听或者观察。孩子的控制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要想使孩子集中注意做某一件事情,就要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创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条件。那么平时我们就要注意尽量的不要去打扰孩子,让他有自己的空间,就算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也不要去跟他讲话骚扰他,因为这样也是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一些容易“自然而然”地犯的育儿错误,你有吗?


一些容易“自然而然”地犯的育儿错误,你有吗?在育儿过程中,有很多话,大人常常“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不过细思量,好象这些大家都在习惯性使用的育儿招数其实多有不妥呢。先说明下,俺也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和说,唉,深刻反省中。

1、用“转移”来哄骗孩子吃饭。喂孩子吃饭,但孩子显得心不在焉甚至根本不想张嘴吃,喂饭者便道:“快吃哦,不吃就给隔壁的小豆丁吃掉了!”——这样做可能让刚开始有自我意识思想的孩子立即张开了嘴巴,但我想,糟糕的是,这样的话会让正需要学会分享的孩子一直不明白分享的快乐和必要,而只会学到占有,慢慢的,也许就养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

2、用批评来应对孩子的兴趣。小家伙到了喜欢乱写乱画的阶段,看到笔,拿起就画,尤其喜欢画在雪白的墙壁上。于是,大人斥骂:“不许画!你怎么这么糟糕!老是调皮捣蛋!你看看你干的好事!气死人了!”——雪白的墙壁被抹得污七八糟,而且很难处理掉,相信没有人看到了会不上火。然而,这些话却可能让孩子特别惊讶和茫然:画画不对吗?孩子可能还很高兴地准备展示自己的成果呢。要批评的,是孩子把“作品”画在了不对的地方,但孩子的“作画天赋”却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3、用恐吓来解决孩子的哭闹。不知道到底什么原因,小朋友很闹。左右不如意。于是大人生气了:“再哭!把你扔出去!”孩子立即被吓到了,一声也不吭。——经常如此,很可能,孩子不再会说出自己的诉求,而只会自己内部消化,那么,一个缺乏安全感、不自信的孩子可能真的就“诞生”了。孩子哭闹其实都有原因,要么是累了;要么是有自己的索求,但知道这个索求没道理,因此不敢明确表达出来;要么是心情确实不好;要么是不喜欢眼下的环境……父母的好的态度,及时回应的行为,非常重要。我屡次感受到孩子被理解后,就会好教养得多,比如,就要吃饭了,他却想吃糖,而且被他看到了糖,我平静的时候,会过去抱起他:“宝贝,是不是很想吃糖啊?”他说:“是哦!”我说:“妈妈也觉得糖是好吃,甜滋滋的,是吧?”他答:“是哦!”我又说了:“妈妈也想让你吃糖,但现在是吃饭时间,我们应该先吃饭。”一边说一边就抱着他到吃饭的小桌前。一会儿后,他忘记了糖的事了。但若是换成:“不许吃!吃饭的时候吃什么糖啊!”孩子只会哭得更厉害。

4、让孩子带着惊恐入梦。睡觉时间到了,可小家伙还很兴奋,玩得不亦乐乎,而且似乎把玩的阵势摆得更大些。做妈妈的却还惦记着一堆的家务或者别的事情,不由得就有些焦急。为了让孩子早点入睡,硬是将孩子弄上床,孩子不肯,便做出惊恐状,说:“快睡觉,要不然大灰狼来了!”——睡觉这么舒服的事情,竟然同最可怕的大灰狼联系在一起了,孩子将来独立睡觉的习惯可如何培养得起来?

5、带着孩子走在路上,碰到了熟人,熟人逗弄着孩子,并且发出一些议论。当家长的自然要让孩子做一些回应,于是命令孩子:“叫阿姨好!”孩子不叫,于是阿姨说:“我们上街买糖吃,你叫阿姨下!”家长更急切了:“叫喽,不叫没糖吃哦!”“不叫啊?真没礼貌!”——这样的景况真是天天上演着。但越想越觉得不对头。孩子要讲礼貌是对的,但道德品质却是不能强行加给孩子的,尤其是通过物质来引诱孩子,更是最最糟糕的做法。孩子本来就不应该逗。他虽然小,但也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既然是人,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将孩子视为可以“逗弄”的对象,就没有尊重可言。所以,我决定,以后,碰到熟人,我会热情礼貌地和这个熟人打招呼,示范给我的孩子看,然后要向孩子介绍一下:“宝贝,这是李阿姨。”如果有人逗他说带去买糖吃,我要说:“谢谢,我们现在打算去公园走走。”我将不再将别人对儿子的评价再特别放在心上。事实上,这些评价,说者往往并无心,或者,没有真心。比如:“哇,你真可爱!”“你好乖!”这样的表达当然特别有善意,不过却缺乏针对性。我们完全可以满听满去,不用太在意。

6、小家伙开始会使用疑问句了,当然是模仿为主。比如他老是指着一个东西问:“这是什么呀?”我们通常会简单地回答:“汽车。”但过了一会,他又指着一辆汽车问:“这是什么呀?”我们再回答:“汽车。”接着,他又看到了汽车,于是再问:“这是什么呀?”“汽车啊!”我们的口吻已经不耐烦。但我们会忘记一个问题,孩子刚才看到的三辆汽车,各不相同。有的是跑车,有的是商务车,有的是小客车。颜色也不同,黑的,红的和米白的。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是一辆黑色的商务车。”“这是一辆红色的跑车!”“这是米白色的小客车!”这是在教育。而含糊地说“汽车”,却是应付。应付还是准确,教育的意义之大和小,不言而喻。

7、天气有点热。我们每天喝的水开始多了。而我家xx喝的牛奶开始多了。他爸说:“这小子以前喝的奶那么少,现在怎么越来越爱喝了!”我刚才一想,不对,孩子要喝奶,那是因为口渴。而我们从来没告诉过他,口渴的话要喝水,我们更没有养成让他天天喝些开水的习惯。孩子说要喝牛奶,便自然而然地给牛奶,久而久之,开水倒是从他生活中缺位了。很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会忘记这个小小的但其实重要的问题。而还有多少习惯,我们并没有引导孩子来养成呢?我们身为父母,又忘记了多少应该养成的育儿习惯呢?尊重孩子的习惯、努力理解孩子需求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喝水的习惯、吃水果的习惯、吃青菜的习惯、运动的习惯……说到这里,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好多人会烦恼地说:我这孩子不肯吃青菜,喂给他他就吐掉!家长忘记了继续尝试。一个食物,孩子有可能一下子就接受,但更有可能是,尝试了十几次之后,他才接受。用温和的态度,持之以恒,其实孩子并不容易偏食。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教育孩子基本上是我们做父母最关心的话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启蒙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性格、爱好、品德养成乃至长大后走向社会,都与家长给予孩子的感悟和教育的方法息息相关,所以,做为父母,无论有多忙,我都坚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更多的陪伴,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我是茹欣的母亲,我把我这几年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2、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

3、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及时发现孩子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4、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她可能会因为胆小而惧怕你,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孩子就会报喜不报忧,这样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

5、鼓励孩子多运动,陪孩子玩球、骑脚踏车、跳舞…..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她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运动可以适度舒缓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教育孩子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我们做父母的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该怎样教育孩子,成功的教育孩子,这将是我们送给他们最大的财富。

和孩子共同成长——浅谈家庭教育的一些心得


和孩子共同成长——浅谈家庭教育的一些心得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家庭教育现代化更是一项长期的、更具现实意义的实验课题。做好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对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事业和我们整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长远的意义。作为兴隆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我们很庆幸给孩子选择了一所好的幼儿园,这个“好”,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幼儿园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学校推出的一些新举措,举行的一些家庭教育讲座,成立的家长委员会等等,都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把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教育实现了无缝隙对接。学校能更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物质优裕、信息媒介多样化、家长倍加呵护的环境中,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层出不穷,这就为如何更好地教育现在的孩子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在育儿问题上也是摸索着前进,有成功的小喜悦,也有许多的困惑。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多学习,多总结。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在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方面做出努力。现将几点在教育孩子中的心得体会列举一二,仅供学校领导参考。

一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与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我们女儿四岁了,她开朗活泼,乖巧听话。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她,有些事情会和她商量,不允许做的事情会告诉她原因。不轻易给孩子许诺,但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实在因为特殊原因做不到的,就提前给她道歉,并给她说明原因。我们还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她的自信心,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引导她对弱者等有同情心。有些事情,当她做不到或是做不好时,她总会很烦躁和失落,这时候,我们就会用语言鼓励她,给她一些提示或帮助,和她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当她做完的时候,我们会对她说:“你真棒!”如果有些事情,的确不是她这个年龄能做到的,我们会对她说:“宝贝,你现在太小了,等你再长大一点,你肯定能做的很好。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真不如你做的好呢。”这样,她的自信心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独生子女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少玩伴,我们就经常鼓励她主动去结识别的小朋友,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朋友们分享。引导她在和同伴们玩的时候,学会照顾别人。比如,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就告诉女儿,“你现在是小主人了,小朋友们来咱们家玩,你要好好照顾他们,这样他们才喜欢和你交朋友。”如果她做的好,就及时表扬她,这样,下一次有小朋友来家时,女儿已经能做一个很好的小主人了。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个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是“隔代亲”。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那种无原则的疼爱在女儿一二岁性格养成的时期曾让我们很无奈。有些你给孩子立好的规矩在他们长辈那里往往就形同虚设了,但是为了家庭和谐,我们不会当着老人批评她,时间长了,孩子有老人在的时候和单独与父母在一起时,就有所差别。有老人在时,就任性一些,和父母一起时,就乖的多。这种情况让我们颇为头疼了一段时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父母在老人不在场的时候多和孩子讲道理,上学后和老人不像以前一样时时在一起,情况也就好了许多。在和老人一起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父母的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这点是孩子自己会去模仿和习惯养成的。女儿三岁时,吃东西就习惯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然后自己才吃。我们相信这就是长期习惯养成的好效果。

孩子是家中被呵护的对象。往往为别人考虑的少。我们就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提醒她。让她帮忙做一些小事,比如,帮妈妈叠衣服之类的事情,她乐意去做,而我们会在她做完之后对她说:“谢谢你帮我的忙。我真高兴。幸亏你帮助我,要不我还得做很长时间,你真棒!”家人有些不太舒服时,我们会让她去问候,帮助拿药片等。养成她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成果是去年她去看望一位生病的老人时,会主动帮助病人盖被子,并关切地问候。得到大家的称赞,我们相信这种称赞会更好地促进她关心别人的的良好习惯养成。

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遵守社会公德,与孩子共同健康成长。

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一直注重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让她自己做,然后对她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赞美。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她就愿意去做。比如,她玩完之后,让她把玩具收拾好。让她自己洗脸、刷牙,自己上厕所等等。看电视电脑时,给她规定好时间。“再看十分钟电脑,然后帮我把电脑关上,咱们好睡觉。我看茹茹能不能做到?”刚开始孩子肯定有一些不乐意。但是说过的事情,就一定严格执行,就算她有些情绪,我们也故意忽略,用别的事情转移她的注意力。几次之后,她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到了时,自己关了电脑。

人是群体动物,孩子最终要走上社会。对于社会规范的理解和学习,也是行为习惯的一部分。我们就从小事儿影响她。让她帮助爸爸看着红绿灯,“监督”爸爸不闯红灯。她乐于这种工作。也能在这种工作中养成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让她知道要同情和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给她钱让她去放在乞讨者面前的碗中,告诉她,她帮助了他们。我们还和她订下约定,不在路上乱扔垃圾,大家互相监督,孩子在这种类似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习了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

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现并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孩子在幼儿园这个成长阶段,我们注重的是培养她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特别关注她究竟学会了一些什么知识。知识以后会不断地学习,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是一生受用的事情。

我们经常给她买她喜欢看的书。告诉她爱护书籍,和她一起读她喜欢读的幼儿画报等,和她一起做书里的游戏,睡前给她讲故事。她特别喜欢做一些提升智商的训练题,喜欢拼图游戏,我们就多给她买这方面的书,和她一起做,在她作对的时候不吝啬对她的表扬,让她觉得学习是一种游戏。

她上幼儿园之后,我们睡前的游戏改成给我们讲讲她幼儿园一天的事情。我们做出一副学习的样子,睡前孩子很放松,我们讲从起床到爸爸妈妈送她到幼儿园这一段的事情,然后说“给我们讲讲我们把你送到学校后,你们都做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呵?爸爸妈妈可想知道了。我们都没上过那么好的幼儿园,你就给我们讲讲吧。”孩子会有种类似当老师的感觉,把一天的情况讲给我们听。既帮助孩子回忆了在学校一天所学的东西,也锻炼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我们和孩子都喜欢的一个游戏。所以她很喜欢上幼儿园,生怕错过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没办法讲给我们听。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我们还展开讨论,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一些和小朋友之间的相处问题等等。

兴趣是学好习的前提条件。我们从不强迫她去做她不愿去学的东西。但也善于发现她感兴趣的东西。她看动画片时常跟着动画片上学习英语单词。我们带她去听了一个英语兴趣班的试听课后,她有强烈地想学英语的兴趣,我们便帮她报了兴趣班。她有兴趣的东西,家长根本不用操心,她回家就自己学习英语。当然,做父母的,除了鼓励还是鼓励。

还有一个我们都喜欢的游戏就是得“小红花”。我把每个月的月历剪下来贴在她能够得着的地方,每天临睡前,我们会问:“你觉得今天自己表现好吗?能不能得小红花呵?”她会说“我表现的好!能得小红花!”我们就奖励她一朵贴纸小红花,让她贴在那天的日历上。看着她在那里数着自己得到小红花的个数。我们当父母的,倍感欣慰。

通过以上一些方法,我们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还有许多的困扰。比如,孩子性格要强,听不得批评的声音,这让我们担心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抗挫折的能力较差,我们认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亟待加强,但不知道怎样去具体操作;还有,家长一般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所以也希望学校能多安排一些亲子类的活动,相信家长都会有参与的积极性。

陪伴女儿成长的四年多时间,我们最大的感受,也是最大享受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样,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有着一份收获的喜悦。作为家长,我们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学习相关家庭教育现代化的知识,全力配合好学校的工作,和学校一起,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相信《你的孩子会打人吗?脾气坏吗?我的一些心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我的一家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