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一些坏行为也需要肯定

10-02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学习中,常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你知不知道我们常见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宝宝的一些坏行为也需要肯定”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导读:对孩子的行为要全面看待,不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好动、好哭、好“破坏”是孩子的天性,摔杯子、拆玩具、撕东西,“坏”起来就乐此不疲,有时候真叫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不知道该制止还是该鼓励。

到底该如何面对孩子的这些“坏行为”呢?“3岁前孩子拆玩具、摔东西家长应该给予适当充分的肯定。”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副教授刘华清大夫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刘大夫说,正常情况下,孩子从会说话到3岁左右,是人的第一个反抗期(第二个反抗期是青春期),孩子很希望展现自我,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告诉周围的人他也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孩子在探索未知世界,撕纸、拆玩具、摔东西都是常用的方式,证明孩子拥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愿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头上。儿童的双手掌握的技巧越高超,这个孩子就越聪明。”孩子喜欢摆弄各种物品和工具,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正是在这样的动手探索过程中,智慧得以发展。如果不去分析孩子的动机和心理特点,就采取断然阻止或粗暴批评的行为,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浇灭孩子智慧的火花,对孩子成长不利。

遇到孩子有拆玩具、爱摔东西的行为,父母应该用科学的方式予以鼓励和引导。首先应该给予称赞而不是批评,更不是训斥,如果是能摔的玩具,父母应该让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然后帮助孩子把玩具重新组装好,让孩子知道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是贵重的东西,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先褒扬孩子,然后给他一个能摔的玩具(安全、卫生)让他尝试,逐渐让他认识到什么东西是不允许摔的,这样既及时制止了对物品的损坏,又调动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与积极性。即使是孩子发怒摔东西,父母也不要打骂孩子,因为一次训斥就会挫伤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孩子的坏行为必须纠正


导读: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专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赶快防患于未然,并寻求迅速制止的办法。

几种不容忽视的不良行为

1、打断谈话

为何不容忽视: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时没玩过的玩具。如果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

2、攻击性行为

为何不容忽视:孩子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但是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问题顾问米歇尔博士认为,如果你不管的话,孩子到了8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放任自流传递的信息是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正面应对攻击性行为。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样会伤了妹妹。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要告诉他任何伤害别人的举动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鲁霸道,帮他练习生气时该说些什么。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不让他出去玩。

3、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为何不容忽视: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妈妈食品)。”轻抚她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

当五岁的杰克开始“选择性听取”时,他的父母决定采取措施。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复要求他做事的话,比如说来吃饭或洗澡,那么那一天他只能看一个动画片,(通常他可以看两个)或者那一周他将损失一个外出游玩的机会。如果他们不得不提醒他两次的话,一个动画片也不让看了,或两天不能出去玩。妈妈们该努力做到不让步,否则的话,他会继续这种坏习惯的。

4、无视规则

为何不容忽视: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当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专家认为放任孩子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如果你看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自己从柜台里拿饼干很好玩,那就等着瞧吧,看看他到了八岁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么办。

制止方法: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并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比如,告诉孩子:“你得问问可不可以吃糖,因为这是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候就打开电视,告诉他把电视关掉。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这将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当四岁的姗姗未经允许就拿了些图画笔玩并把她的一只胳膊整个都涂成了黄色,他的妈妈告诉她下午不能帮着画车库促销的广告牌了。虽然她哭了,但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她故伎重演。

5、使小性子

为何不容忽视:你或许以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会跟你翻白眼,或说话傲慢无理,但是傲慢的举止通常在儿童模仿大孩子以试探父母的反应时就开始了。一些家长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于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应对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大概上三年级的时候会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其他成人融洽相处。

制止方法:让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告诉他“你这样翻白眼,好像是不爱听我说的话。”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感觉难为情,而是让他明白这样做可能会失去朋友的友谊和爱戴。如果他坚持不改的话,你可以不理他并走开。你可以这样说:“你如果这样和我说话的话,我听不见。当你准备好有礼貌地说话时,我才会听。”

6、夸大事实

为何不容忽视:也许一个还不会叠被子的孩子说自己整理了床铺,或是一个甚至还没坐过飞机的小孩告诉同伴他去过迪斯尼,这些夸海口的行为似乎无关紧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诚实。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了解到说谎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让他做那些他不爱做的事,让他摆脱闯祸的困境,撒谎就变成很自然的事了。”

制止方法:当孩子说点小谎时,坐在他身旁,直截了当告诉他。“去迪斯尼当然很有意思,说不定我们哪天就会去的,但现在还没去过,你不该告诉小妹妹说你去过。告诉他,如果总是扯谎的话,人们就会不相信他的话了。看看他撒谎的动机是什么,别让他的小谎话不断得逞。举个例子,如果他还没刷牙就说刷过了,要让他回去再刷。当5岁的潇潇开始撒谎时,她妈妈给她讲了‘狼来了’的故事,撒谎的孩子在狼真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没人来帮她。讲故事可以有助于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孩子会慢慢学会非常坦率。当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话时,他会很坚决地维护自己。

7、挖鼻孔

必纠理由:尽管看着孩子的手指从鼻子游到嘴里很恶心,但是吃鼻涕并不会让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却是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

制止方法:转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给他本书或玩具,任何能占着手的东西都行。向孩子解释挖鼻孔会传染病菌。随身携带纸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时立刻递给他。让鼻孔湿润会减轻瘙痒感。冬天在他的卧室里放个加湿器会有助于避免晚上睡觉鼻涕变干。

8、不良擦拭

必纠理由:孩子会自己使用尿壶时,你或许愿意让他自己来处理。但是如果没有擦拭妥当的话,他的手可能会弄得一团糟。对女孩子来说,不当擦拭可能会导致膀胱炎。

制止方法:要检查一下,看看他的内裤就知道了,孩子也许还会需要定期的指导。

9、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

必纠理由:感冒病毒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像肺炎、脑膜炎都是通过这些颗粒传播的。

制止方法:做个好榜样。如果你在咳嗽、打喷嚏时能自己挡住鼻子或嘴,孩子很可能会跟你学。不要怕唠叨,要经常提醒孩子。为防治病毒传染,教孩子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喷嚏。

10、抠疮痂

必纠理由:肮脏的手指会将感染性细菌带到伤口上。反复被揭开的伤口也会结疤。

制止方法:在伤口上敷抗病毒药膏,然后用创可贴包好以防小手碰到。让他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卡通创可贴,他就会不愿意把它揭掉了。

11、忘记洗手

必纠理由:经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说寄生虫、排泄类病菌、甚至甲肝。

制止方法:经常,并温柔地提示。提醒她吃饭前,出去玩之后,更重要的是,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你不防在衣橱,或包里备些杀菌湿巾。

12、咬指甲

必纠理由:孩子的指尖可能会流血、感染。咬脏指甲也会传染细菌。

制止方法:大多数小孩子在无聊时咬指甲,此时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乐,书或画笔和纸,等等。

多给孩子一些良性的刺激


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爷爷孙敬修看到几个孩子在摇一颗小树,便走到小树旁,把耳朵贴在树干上,孩子们奇怪地问他在干什么?孙敬修说,我听见小树在哭,你们快把它的命根摇断了。孩子们听了,惭愧地低下头。这以后,几个孩子成了这棵小树的小卫士,常为它浇水、培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碰到这样一件事: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便领着这个学生找到了一个雀巢,里边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有办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丧。20多年后,这个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时您严厉地惩罚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了。我总觉得自从我打了那一弹弓后,世界上的小鸟的啁啾声都变得少了似的……”

上述两个真实的事例就是所谓的“良性刺激”效应。这两个事例对家长和教师应该都有启发:孩子年幼,童稚无知,做错事难免。作为成人,应该因势利导,于教育和谐乃至幽默之中,这便是“良性刺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教师不善此道,他们对孩子的过错,往往采取两种“政策”,一是“鸡毛掸政策”,让孩子在切肤之痛中“吸取教训”,训斥、批评、甚至打骂,他们信奉“棒打出孝子”的封建教条,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只能产生惧怕、怨恨、甚至“逆反心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问题上的严重失误。二是“怀柔政策”,对孩子呵护倍至,孩子有过错时,也听之任之,这种甜蜜的刺激,与前者一样,只因缺乏正确的教育,指引而使孩子骄横无理难有长进。

给孩子一些“良性刺激”,家长或教师要摒弃命令式的管理,代之以支持孩子、激发孩子的潜能;对他们态度真诚、关心、宽容,使教育过程更富有人情味。我们应该积极地营造和谐、愉快、充满爱心的家庭和社会氛围,这样对人、对己尤其对孩子都是有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而对孩子的影响实质上就是一种“良性刺激”。

美国一位早期教育学家说:“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怒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有害于孩子的神经引起身心虚弱。同时,孩子会由于这些情感而得病,影响身体健康。要让孩子寄喜悦于昨天,高高兴兴地进入梦乡,抱着喜悦的希望早起。”

对开展园际教研活动的一些新认识


导读:对开展园际教研活动的一些新认识

本学期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现场园际教研活动,观摩了4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我受益非浅,感触颇深,开阔了眼界,进一步促进了我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首先是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说,这次教研活动给我的感受:

(一)多样的教研形式:

此次的教研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有讨论式、答辩式、交流式、教育活动观摩式、研讨式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热情,增强了教研效果。

(二)主动的学习方式:

本次教研较多地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参与式教研模式,使参加的人员不再是被动的听众和记录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教研室为我们大家营造了一个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先通过到各个班级观摩生活、游戏、运动活动,为大家提供思考、交流、讨论的机会,然后再集体观摩一节教学活动,之后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分组讨论,通过交流讨论和集体分享的方式构成观点的相互碰撞,再通过大组的汇报交流,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智慧,发现和得到了许多新的信息,大家都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二、其次是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来说,这次教研活动给我的体会: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对《课程指南》的再学习、再解读,使我进一步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并领悟到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节奏,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育者,一个具备多种素质的组织者,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构建的研究者。努力做到以幼儿发展为本,使幼儿教育成为幼儿愉快的学习过程,使幼儿园成为儿童的乐园。

在这次新课程的实践观摩中,我深深地体会到:4所幼儿园的教师都能以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将总目标化解于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并采用游戏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进行,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园的主题综合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中介和桥梁。如: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整合意识都非常强,选材的内容都来源于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能注意捕捉孩子生成的内容,教师的提问都是比较开放的,使幼儿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变为如今主动的探索和学习。

(二)教育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真正建立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将过去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把幼儿当作学习的主人,并注意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培养他们的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幼儿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如:4所幼儿园的老师们在游戏活动中,能利用各种空间为幼儿创设优美、温馨的游戏环境,游戏中注重对幼儿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倾听幼儿的谈话,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表现,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学习自主性。在区角游戏中,老师们还有意识地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区域整和在一起。使区角游戏透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多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们还将课程内容渗透至生活活动之中,如: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环境,盥洗室有图文并茂的提示语、各种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各班的环境创设中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渗透不同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充分活动和自主学习,使他们产生积极的生活体验,在他们的亲身实践中得到最全面、最完善的发展。

这次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对二期课改的研讨中,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作为老师我更关注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能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在不断的困惑、疑难和反思中我感受着课改实践的艰辛和快乐。

在二期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的观念在改变,教育教学行为也在逐渐改变,但在这一系列的改变中,我也感到了困惑:二期课改注重发挥孩子地自主性,让孩子彻底的解放,这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特别是一些记录、书写的东西特别多,这些占去了老师大部分的时间,如何把课程更进一步地理解、渗透,特别是在主题的开展过程中,怎样把握好幼儿的生成课程,更好地发挥幼儿地自主性,对孩子的出现的一些行为表现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评析,我在这些方面往往会出现“干着急”而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还需要我继续努力地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关注发展中的幼儿,与幼儿同成长,做一位积极进取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

我想信新课改的明天会更灿烂!

案例:让孩子们生活得轻松一些


通常,午睡起床后,幼儿园都进行一些集体活动,如集体收拾床铺、吃午点。如果有的孩子不能跟着做,我会反复提醒“快点,就等你了”,惟恐孩子们不一致,会出什么差错。全班30多个孩子都聚集在我的身前,等我挨个儿检查完衣服、鞋子是否穿好,再走进卫生间洗手,然后坐在位子上安静地吃午点,这时我才会暂时松口气。我认为,老师只有这样,才是责任心强;孩子只有这样,才是常规好。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起床的时候,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我悄悄地叫已经睡醒的小朋友起床,告诉还不想起的小朋友,可以在躺一会儿。那些先收拾完床铺的小朋友,有的三五成群地自然角观察乌龟,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自己的名字,讨论着谁的红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

为什么硬要打断他们,让他们都站在我的面前,等待我检查衣服穿好了没有呢?这样想着,我做在厕所门口,为先来的小朋友掖衣服,检查鞋。因为人少,没有了等待,厕所里没有发生打闹的现象。刚才在一边谈话、看书的小朋友,发现老师在检查衣服,就自然地走过来。有的小朋友还提醒那些没有注意到的小朋友去洗。我笑了,原来孩子们并非一定要在老师的指挥下才知道干什么。

经过一年多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他们已经熟悉了什么时间做什么,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管理自己了。那么,为什么我们非要紧紧抓住每个环节不放,搞得大人、孩子都紧张地按照统一的常规,步调一致地做事呢?这样的被动服从又有什么意义呢?

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评析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职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

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应该尽早改革。

陈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她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孩子的“坏”习惯不一定坏


导读:其实作为爸妈,我们只要试着把所谓的“正确”放在一边,仔细观察、思考、探究一下,宝宝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所有烦恼就迎刃而解了。

新生命的降临,给我们全家带来无比的欢乐与喜悦!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成长,我们又为宝宝不断出现的“坏”习惯而困扰,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些行为并非真的都是“坏”习惯,而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作为爸妈,不应该随意遏制这种自然的行为,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引导宝宝开启无限的潜能。

事件一:吃手指

淘宝四五个月的时候总是吃手指,后来发展成把自己能拿到的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咬一咬。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很不卫生,有时候难免会训斥宝宝“不要咬”或是强行拿下宝宝手里的东西。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当他抓到一个东西时,会先看一看、敲一敲,然后再咬一咬。我才明白原来他是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尝试认知事物、感知世界。因此,我不再阻止淘宝的“乱咬”行为,而是为淘宝做好玩具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由于不卫生引发消化道疾病。此外,我还给他买了专用的牙胶、磨牙饼干,但我发现他并不喜欢咬这些东西。后来,就采用了很多网友的提议,自己动手把瓜果切成条,比如苹果条、红萝卜条、黄瓜条。让淘宝咬瓜果条,既简单便宜又有营养价值,还能缓解出牙期的不适。

事件二:扔东西

淘宝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有了扔东西的“坏”习惯。他总是故意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然后让你捡起来递给他,他再扔到地上。对这种故意的行为一开始我们确实很烦恼,批评他、和他讲道理,没作用不说,我们的态度反而让他觉得扔东西很特别,可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所以水杯、玩具什么的也没少摔坏。不过慢慢我发现:如果他扔的是一个轻轻的物体,他就会睁大眼睛看物体落下去;如果是一个重的物体,他会自己先闭眼,听到“砰”的落地声后再睁开。这说明他已经知道了扔东西和发出声音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扔不同性质的东西,落地的方式和声音也是有所差别的,原来扔东西也是宝宝学习的一个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再对他大呼小叫,反而给他一些合适的东西,比如皮球、塑料袋,让他扔个够。如果在适当的环境,我们也会让他扔一些玻璃瓶之类的东西,让他明白有些东西扔了就损坏了,告诉他是不能随便扔的。随着月龄的增长,淘宝这种扔东西的行为也逐渐淡化了。

事件三:到处爬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这话很有道理。淘宝到了八个多月的时候,已经可以爬得很好了。一开始,淘宝的姥姥认为让宝宝在地上爬很脏且行为不雅,我就对她讲爬行的好处:爬行可加强宝宝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协调,还能够较早地让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经过我的讲解,全家人都开始关注淘宝的爬行了,为此我还专门查找资料学习如何让宝宝学会爬行。可是我家淘宝天生就有运动细胞,不需要我做太多的引导,小家伙就开始“爬行天下”了。到十个月大的时候,淘宝已经不满足于平面爬行,而开始追求起爬楼梯的高难度挑战了。在十一个多月的时候,淘宝在大人的看护下,可以独自从一楼爬到四楼。当然这和我家四层的复式结构有关,毕竟有这种可以让天天练习的场所。还记得,淘宝第一次从一楼爬到二楼,再到三楼、四楼,从他开心得意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成就感。面对这种带有危险性的游戏,作为爸妈我们并不是一味地阻止,更多的是鼓励他自己去挑战。当然,面对这样精力充沛的宝宝,看护工作也是异常辛苦的。

事件四:认生

淘宝九个月大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脾气变得很大,一有陌生人看他,就开始哇哇大哭,别人抱他更是不行。而在此之前,他对看到的每个人都会露出纯真甜美的笑容,谁抱都让,是所有人都喜爱的超级宝宝。淘宝的这种“认生”行为让我在朋友面前很尴尬,只好推辞说这是越大越没出息。为了让淘宝改掉“认生”的“坏”习惯,我查找了很多育儿资料。原来,“认生”这种行为表明宝宝已经开始有惧怕、警觉反应,他会对熟悉的人表现出好感,对生疏的人表现出陌生感。从那以后,我们去亲戚朋友家、逛街购物、外出旅游、饭店吃饭,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带上淘宝,目的就是让他适应不同的环境,接受丰富的刺激,让他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男女老少的不同面孔;偶尔也会带他去附近的幼儿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通过各种方式让他长“见识”,减少他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心理。还别说,这种办法还真管用,到了周岁,淘宝再也没有出现过“认生”的情况。现在,淘宝见到小朋友特别热情,主动与小朋友握手、拥抱,有些胆小的“小哥哥”、“小姐姐”还会被宝宝的热情吓哭,我这个妈妈还要在后面向人家解释:“小弟弟是要和你交朋友……”。

事件五:喜欢搬东西

淘宝十三个半月学会了走路,到处乱走已经很让我头疼,偏偏这时他又出现了新的嗜好,就是当“搬运工”。力气大不说,见什么搬什么,对这项工作真可谓“兢兢业业,乐此不疲”。饮水机上的水桶、纸箱,这种大的物件是淘宝最先开始搬运的对象;接着他又对重物感兴趣,象家里种的葫芦差不多有四五斤重,小家伙也不会因为重而放弃搬运;再之后,走路稳了,就开始搬运一些精细的物件,比如餐具。厨房是淘宝喜欢光顾的地方,每天光顾这里数次。橱柜里的锅、碗、瓢、盘,甚至整桶油都是淘宝搬运的对象。自此,家里的很多东西就会经常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虽然家里被弄得乱七八糟,但我和淘爸对于淘宝的搬运行为都非常支持。因为每一次搬运对淘宝来说都是一次锻炼,看着东西从A点到B点的改变,他会有成就感,这可以培养他的自信心。当然,我会注意把危险的东西收起来,在他拿得到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的东西而不让他因此受伤。另外,淘宝搬运时的恒心与毅力,是我和淘爸都非常佩服的。

事件六:爱探索

在公共场所,淘宝总是爱乱摸东西,小手、小脸脏兮兮的不说,连衣服也是“惨不忍睹”。在广场,一闪一闪的“地灯”总能引起淘宝的兴趣,“擦灯小义工”不是白当的,整个广场的灯他都要“擦”上一遍;喷水池也是他常去的地方,戏水是每天必做的功课;就连做隔挡的生了锈的铁链他也不放过,真是见什么摸什么,在淘宝的世界里没有“脏”的概念。看着他开心的笑脸,我又怎么忍心责备他呢!仔细想想淘宝只是对自己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通过自己动手去探索、认识和了解世界,自娱自乐,这可比几个月前用“咬”的方式强多了。所以,我不再因怕淘宝变成“脏”宝宝而对他说“不”,脏了洗干净就可以,重要的是要让淘宝自己在玩中学会思考和观察,比如沙子是一粒一粒的;水是可以流动的;石头是硬的;泥巴是软的……如果不通过亲身体验,宝宝又怎么能知道呢?!

事件七:其他

淘宝还有一些让我更头痛的“坏”习惯。比如:电话响了他要抢着接;坐车他非要坐在驾驶员的位置;在车上不老实经常去开关CD机;看电视的时候抢遥控器;用电脑的时候抢鼠标……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宝宝越大越气人。为此,我没少批评他,可是一点不见成效。后来,有一次一家人全在车上,淘宝还是像以前一样反复地开关CD机。淘宝的姥爷发现每次等到音乐停,淘宝才去按开关。我们这才明白淘宝反复开关CD机的原因是,他不明白两段音乐之间有空档,以为音乐没了要再按一下才会响。这件事让我明白宝宝的行为是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的,所以那些困扰我的问题都可以解释了:宝宝抢电话、坐车抢方向盘、抢电脑鼠标的目的除了好奇,更多的他是想模仿大人的行为。这就好比宝宝模仿大人的发音才能叫出“爸爸、妈妈”一样,这是宝宝成长的过程。再以后,电话响了我会让他先听听里面的声音;停车的时候,我会抱着他让他握着方向盘假装驾驭;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要换台就让他来拿遥控器……这样做不仅满足了淘宝的好奇心,也为他提供充分模仿学习的机会,“抢”东西的“坏”习惯也就自然消除了。

淘宝现在十六个月了,类似这样的“坏”习惯举不胜举,但我再也不会为他的“坏”习惯而发愁了。其实作为爸妈,我们只要试着把所谓的“正确”放在一边,仔细观察、思考、探究一下,宝宝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所有烦恼就迎刃而解了。

幼师资料《宝宝的一些坏行为也需要肯定》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