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不自信源于父母的一些行为

10-06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孩子不自信源于父母的一些行为”,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以下10点是家长教育孩子过程容易做错的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如果不对这些行为加以避免,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1.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2.父母行为轻浮

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讲得再生动,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

美国一所孤儿院组织了一批高校的女大学生定期来孤儿院给孤儿们以持续一定时间的拥抱、抚摸等身体接触的爱抚。结果,孤儿们每次被爱抚后都表现得较为温和。原因就是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觉被忽略,不被重视,就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越聪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伤害越深。很多家长找各种藉口不听孩子说话。年幼孩子的普遍反映是:“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爸妈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我想说的话,他们不肯听!”

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测定,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专注地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时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4.破坏性批评孩子

破坏性批评是对孩子自尊心无情剥夺。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反之,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即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价值,逐渐真的丧失自尊和价值。

今天孩子没有认真做完作业。你对他进行指责:“你怎么这么不爱学习!你就是一个没毅力的孩子!……”你在直接攻击他的人格,他只是一次不认真,你一句话他就变成一个没毅力的孩子了!孩子的头脑中留下这样的信息:“妈妈说我是个不认真、没毅力、不爱学习的孩子。”这些对孩子人格的否定评价将存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负面的心锚。而另一方面,他会想“我都学习了那么长时间,只玩了一会……”他会找出一大推的理由,你的批评根本没有起到让他认识到错误的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心理,那么你孩子还有救。因为这表明,他还有自尊心,你伤害他的自尊,他就拿起这块盾牌来和你对抗。就好像人在打架时急了眼,不管是扫帚还是刀子,拿来就用。我们的孩子的反应也是同样道理,他不管你说的道理对错,随时准备还击。

当孩子一旦放弃了对抗:“反正你认定我是个撒谎的孩子,那我就撒谎!”说明自尊心已经被伤透了,彻底破罐破摔。没有了自尊心的孩子你已经无法透过语言的方式来校正他的行为。我们看到有多少父母,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掉,然后又怨天尤人:“他怎么就成了这样的人呢?”难道这样还不足以引起家长们的警示吗!

5.“人前教子”

如果想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你只要当面批评他的缺点,让他没有反驳的机会,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

太多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我们家长感觉伤了自尊,就大声呵斥孩子。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正常的。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恶言恶语不用多一次就够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伤害了!

每个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灵也会非常敏感。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将导致孩子正在建立的自尊心被无情地扼杀。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遵循“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古训。认为在外人面前,在家庭的公开场合,可以直接教育训斥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记性,才能印象深刻从而改掉毛病。这些错误做法导致的结果和家长希望的恰恰相反——这样的孩子在人群中表现得行为粗鲁、粗暴无礼、轻率、目无尊长。请检索一个你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类似行为:

对自己的婴儿生气时,尖声叫嚷,咒骂。

高声训斥年幼的孩子:“闭嘴!让你说话了吗?”“再不听话把你扔在这儿,看谁来管你!”

用言语威吓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不听话就再也不要回家来!”“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女儿)!”

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破口大骂:“如果你不老实呆着,我就扒了你的皮!”

甚至有些家长采取让孩子当众跪着,公开羞辱孩子以期使孩子变好。

试想,有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够忍受另一个成年人近乎凌辱的对待?而孩子的弱小决定他们除了服从以外别无选择。而成年人却不断以爱的名义在固执的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强行约束孩子、伤害孩子。全然不顾成年人的规则和孩子世界的规则是不同的,不顾孩子的行为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我们亲手培植了孩子的无礼和傲慢,然后再向全世界埋怨:“这个孩子他怎么能这样……”

在不被尊重的孩子的感觉里,自己未被尊重是因为自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所以很多看起来张狂自负的孩子,内心却并非看起来那么对自己满意,他的行为表现只是在以对自己的感觉来对待别人。

所以,家长要时刻铭记: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体。孩子生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请你像尊重自己,尊重领导、同事、朋友一样尊重你的孩子。525心理网

所以,大家在教育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6.不信任孩子

不信任孩子是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太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对一个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对人尊严无情的挑战。当家长怕孩子撒谎,对孩子的话进行挑剔、进行判断、进行质疑,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

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还表现在对两性感情的认识能力上,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一定没有能力分辨纯真的情感和肮脏的情感。真实的情况是,孩子对性和与之相关的各种事物的感觉,与看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是非常自然的,青少年产生不良性倾向的情况,大多是由父母的反强化造成的不良影响。

7.拿别的孩子比较

这里说的比较是指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

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

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不错,你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了!”

8.惩罚孩子的方式不恰当

很多家长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要知道,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伤害。到现在,还有家长固执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体罚可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因为在物质上要依赖成年人,所以他无法与成年人对抗,但这决不意味孩子就会依从成年人的意志。作为成年人,你可以用体罚和责骂的强力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这并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行为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家长不去了解孩子行为的根源,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简单加以判断,孩子不过慑于你的强大压力,心中并不信服。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味的惩罚打骂只能使孩子感觉孤立无助,毫无尊严。

一些过激的惩罚行为,甚至会在孩子的心里滋生怨恨的种子,在成年后仍留着负面阴影.

9.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

孩子是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独立的主体,他不是你的高级玩具,家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如果因为你是孩子的食物供给者,所以你获得支配孩子意志的权力,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的话,你就是奴隶主,孩子成了你的奴隶!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于漠视孩子尊严,这是家庭教育上家长必须时刻留心注意的“高压线”!

10.有条件的爱

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价处理。家长有条件的爱孩子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

有太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而是把对孩子的爱跟孩子的行为连在一起。在生活中,这是太常见的场景:

“你这学期当上三好学生,我就给你买衣服!”

“考了前五名,我就带你去旅游。”

“好好写作业,我就买好吃的给你!”“如果这次考试不及格,你就不用回来了!”

家长做出爱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须作出相应的行为为前提条件的,这就使孩子从小认识到“爱是可计算的,可以交换的”。所以他不会无条件地付出真爱。因为他的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成年以后他无法和别人建立稳定的情爱关系,这就决定了他婚姻的不幸。他将在环境中被别人鄙视,最后沦落成小市民式的势利小人,终生在社会底层徘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成才的一些思考


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我家孩子文文今年5岁,就读于昆山童心幼儿园中(3)班。他喜欢唱歌、玩玩具、看书识字,好奇心很强,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我和妻子在为儿子骄傲的同时,也为如何进一步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孩子成才做了一些思考,有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激发他的兴趣

,科学开发他的智商和情商。儿童具有纯真、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他们思维幼稚,想象力丰富,经常有千奇百怪的问题。儿童的学习特点属于感性驱动型,由兴趣主导,习惯机械记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特点,顺势利导,保护童心。我家文文喜欢画画、拼字块,经常在墙上、桌子上、地上乱画乱拼一气。妻子每每见状,总想批评他,但常常被我劝阻。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心理学家说过,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做游戏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进而启发他们的思维,开启他们的心智。游戏能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进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二、促成孩子的习惯与礼仪素养的形成。

首先谈习惯。习惯是个体固有的行为方式,具有极强的自觉性。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上中学时,老师就告诫我们:“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孩提时的教育,是人生的启蒙。这时期形成的人格和品行影响人的一生。作为父母,我们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做孩子的榜样。从文文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戒烟戒酒戒赌,为的是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要注重自己的形象,给孩子树立一面正确的镜子!

再谈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人际交往强调礼尚往来、大度谦恭、落落大方、举止优雅、说话礼貌。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对人说话要和气,遇事要谦让。在家庭生活中,我和妻子要求文文讲礼貌,特别要尊重长辈,而且要求他学会文明用语,如:谢谢、你好、再见、认识你很高兴、对不起、没关系等等。寒假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亲戚们都夸文文懂事,夸我们教育有方。

三、课外课内两手抓。

教育不能单纯依赖某一方,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和配合。但目前,家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只有强化家庭教育,克服学校教育的短腿,才能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家长和孩子的及时沟通,可以反馈孩子的学习成果,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我家文文每天放学回来,我和老婆会做些询问,例如:“今天跟老师学了什么新知识”、“学校里发生什么好玩的事”、“今天做了什么游戏”、“老师有没有教儿歌”、“结识了哪个新伙伴”等等。儿子会很高兴地把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告诉我们,什么儿歌啦、晨操啦、画画啦、拼图啦,一一道出。有表演的部分,他还会即兴表演。如果发现孩子有不会的地方,我们会及时反馈给老师。除了电话和短信联系外,我们也与老师保持网络交流。总之,家长与教师保持动态交流,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四、学会和孩子做朋友。

父母希望了解孩子,孩子也渴望走进父母,但代沟的存在,以及教育方式的局限,常常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和谐。教育专家呼吁:民主的教育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家长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框框

一个案例教您如果孩子不自信应该这样应对


小A来工作室之前,舒馨已从小A妈妈那里大致了解小A的情况: 小A目前六年级在读,但是自信心很不足,妈妈举例最近一次有个活动,老师让同学们一起登台展现自己, 孩子们都在争先恐后的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小A在舞台的一边使劲的揉搓衣服下角,完全不知所错。跟小A妈妈详细了解得知小A在小时候的表现相对外向,是上学后逐步发生了变化,从这舒馨大致可以判断小A舞台上的表现不是孩子先天气质类型的因素所导致.小A对学习的态度也是很不在乎, 每天放学回家都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在家长的催促下才去打电话问要好的同学作业的内容. 课堂表现就更不用说了.

第一次见到小A, 孩子看起来很温顺,带着小黑框眼镜,头发柔柔顺顺的,是那种韩范小少年的样子.在妈妈的引导下很有礼貌的跟舒馨打了招呼,然后略带拘谨的坐在沙发上,双手叠在一起,很显然,孩子比较紧张.妈妈回避后,舒馨开始正式疏导, 从孩子的业余爱好话题开始,孩子慢慢的打开了话匣子. 整个人的状态也开始越来越松.随后做了催眠测试,并做了第一次自信心建设的催眠.结束孩子表示很舒服,脸上有了微笑。

第二次见面,孩子拘谨的状态已经有了变化,了解到孩子这些年来因为在学校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等经常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跟孩子探讨了关于批评的话题,以及怎样面对批评. 孩子谈了自己特别喜欢足球,不喜欢上课学习,就喜欢踢足球. 催眠后对孩子的自信心建设强化, 放松用了孩子最喜欢的踢足球的场景,对孩子喜欢踢足球给与肯定,但同时把学习的位置给孩子做了一个客观的分析.

这次之后,孩子妈妈反映孩子去参加英语课时主动找老师要求当一个活动的主持人,孩子的这个举动把妈妈吓了一跳,舒馨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催眠后孩子这么快就启动这种强大的内在资源也是让舒馨有点吃惊. 这让舒馨更加相信每个人特别是孩子内在资源真的很多很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被内外环境的因素给压抑住了.

第三次孩子主动提起同学交往方面的困惑,因为孩子步入青春期了,男女同学的交往是需要做些引导的,舒馨对情感萌芽及每个人的人生历程给孩子做了引导. 孩子又提起自己学语文遇到的困难:背诵太困难.这次催眠给孩子做了语文学习的一些全脑应用的方法并采用了借力法,借力全班他认为语文最好的那位同学的状态.

第四次孩子兴奋的跟舒馨反映语文老师表扬自己了,自己现在背诵东西用了舒馨教他的方法有趣了很多,也很快就可以背下来了. 孩子这么多年累积的需要鼓励的心理需求正在被很好的满足着,最近因为他的学习态度的变化各科老师和家长都在不断的表扬鼓励他,这也是对孩子积极行为的一种很好强化,孩子越来越自信。

第五次是小A自己来的,并且在以后的咨询中孩子都是自己坐公交车来的,这也是小A的一个进步。这次孩子针对作业说出了自己的困惑,特别是数学,遇到不会的真的很烦.不想做了.舒馨表示理解并接纳孩子的苦恼,毕竟数学是一门前后比较连贯的学科,他的基础需要去补足.在催眠状态下对孩子的作业角色做了疏导,对孩子那种面对不会问题的挫败感也做了引导.

结束后让孩子拿出数学课本(提前跟孩子母亲有过沟通,让他带着书),让孩子认识到数学题调皮的个性,有时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同一个知识点会变化不同的形式让你去做,孩子很认可这种说法.

第六次 孩子很开心的跟舒馨交流着他最近的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同时主动说了些自己学英语的困惑,舒馨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了指导. 孩子开始自己主动关心自己各科的学习了, 这也让舒馨比较欣慰,孩子整个的内在能量流动起来了. 这次催眠继续作自信心建设的步骤,同时对英语的场景做了引导.

第七次 孩子这次还是主动询问学习方面的问题,这次催眠再次做了自信心建设的强化,针对孩子说的学习问题和做作业问题借着遗忘曲线的讲解,给孩子做了引导.

第八次 舒馨觉得该是探究下孩子性格变化的问题了.简单跟孩子沟通了最近一周的情况,孩子很高兴得跟舒馨分享他的变化后开始催眠,催眠状态下给孩子做了意向场景,,孩子说了一年级的时候有段时间父母外出工作不在这个城市, 因为太想爸爸妈妈了,他每晚都在自己被窝偷偷哭的场景,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孩子在催眠状态下完全回到了七八岁小孩的状态,眼泪再次流出来,舒馨给做了深层的处理.最后借用孩子的内在资源,最后在这个场景下孩子跟自己做了对话和疏导.这次结束,孩子的状态更加的轻松.

第九次 这次小A主动提到了遇到的一个小困惑,在英语辅导课上遇到了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所以抢答问题时,自己之前的自信又有点不足了。这个很正常,我们成人也是一样,一旦面对实力明显比自己强劲的对手,或者权威人物,都会有露怯的情绪出来.催眠状态下重新给孩子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引导孩子发挥好自己,以及对别人优秀地方的看待方式。

后来做效果追踪,孩子妈妈反映他没想到孩子会主动跟舒馨提这件事,并说效果很好.说上英语课回来就跟父母说老师表扬了自己. 可以说孩子之前所缺少的心理营养这段时间周围不同的人在给孩子补充着. 孩子的自信心建设算是基本完成了。

第十次 孩子提到学习目前没什么大的障碍,觉得自己胆子也变大了, 就是考试之前还会紧张. 关于紧张跟孩子做了一番沟通,让孩子对紧张有了客观的认识,. 催眠状态下最后一次自信心建设,临结束考试的场景采用了借力法给孩子做了疏导.

十次咨询,舒馨都保持着跟孩子父母的密切沟通(孩子需要保密的内容除外),并对父母跟孩子的相处作出大量的指导,很幸运孩子父母都很开通,而且因为孩子实实在的在变化着都特别配合指导, 因为舒馨知道亲子关系的改善才是孩子这些改变能够长久保持下去的重要因素. 十次结束小A已然有了很大变化,成为了一个略带调皮、自信而又灿烂的小少年。

五个月之后舒馨再次联系到小A妈妈做了一个效果追踪,效果仍然不错,祝福小A有个美好的未来。小A的父母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值得很多父母学习的. 有的孩子的家长沟通起来会费劲很多, 有的直截了当:我找你是管我孩子的,不要分析我的问题, 舒馨只好耐心的多次给与指导和说明. 亲子关系的问题还是要多多普及和分享! 既然我们做了父母就要保持学习的心态,至少要试着做个懂孩子的父母。

祝福所有的家长和孩子能有一个很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有些问题实在超出家长的处理范围,不知如何应对,就寻求专业帮助吧,舒馨就在这里。

教孩子一些电话礼仪


教孩子一些电话礼仪昨晚在给xx辅导作业时,放在客厅的手机响了,起身去接了个电话,完后我又紧接着给一位朋友打了一个话。等我通完话后,正准备再回到xx书桌前给他讲解作业题时。xx却起身来到我的跟前问道:“妈妈,你在跟谁打电话呀,怎么那么开心呢?”我听了xx的问话,回想刚电话里没聊什么开心的事呀!孩子怎么这样问呢?于是我对xx说,妈妈只是跟一个朋友说几句话而以,没聊到什么开心的事呀!xx听了不相信的问道:“那你刚刚面带笑容,说话语气那么愉快,不是有开心的事,那是什么呢?”哦!明白了,原来刚刚xx是看到我跟朋友通话时的表情和听到我说话的语气了。我对xx说:“那是一种打电话体现出最基本的礼仪。礼仪?那就是说你在装着很开心的样子对吧!xx追问道,显然他对这礼仪一词感到很陌生不理解,所以就崩出这个疑问来。虽然之前有跟他提过打电话要注意的一些礼貌用语,但真正还从来没有深入的跟他聊过电话礼仪。我想今天就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跟xx聊聊这个话题吧!

于是我对xx说电话礼仪是一种打电话的礼貌表现,妈妈只所以会以一种愉快的表现与对方通话,那是一种电话礼仪养成的一种自然习惯,若你感兴趣,等写完作业,妈妈可以好好跟你聊聊,让你知道什么叫电话礼仪。xx听了来了兴趣,赶忙点头许应。

xx作业写完后,迫不急待的让我跟他谈什么是电话礼仪。我问xx,打电话时是不是我们双方都见不着对方呀?xx点点头说:“是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对方的语气上,听出对方的心情和与你通话的意愿?当我问到这个时。xx稍停了片刻,应该在回想自己与他人通话时的情境,然后说:“是的,若对方说话不耐烦,我也就不想跟他聊了。”会给你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是不是?当我补充问时,xx猛点头。那若对方用一种很愉快的心情,并让你感受到他是面带笑容的跟你说话,你还愿不愿意跟他聊呢?xx高兴的回道:“当然愿意。”有可能还会给你带来好心情是不是?xx听我这一问,马上回道:“哦!这就是电话礼仪对吧!”我说:“是的,但这只是电话礼仪中,在通话中间的一部份。电话礼仪还包括接通电时和电话结束后以及我们刚刚聊的通话中,共三个部份。“

xx这时显然听得不过瘾,忙问,那开始接通电话时礼仪会有那方面呢?我说,在打通对方电话时,首先你要向对方问好,然后再自我介绍。xx听了,用手做个电话形式学到:“妈妈您好,我是xx。”是这样吗?我说是的,xx真是聪明,一说你就懂。那妈妈问问你,若你打电话来时,正好妈妈不在手机旁,电话被妈妈同事接了,那你要怎么说?xx脱口而出,听到不是你的声音我就直接挂断。我对着xx摇摇头说:“这样,就有失礼仪了,你应该对接电话的人说,谢谢叔叔或者阿姨,那我呆会再打来。若有急事就拜托他们给你传达一下,但仍要说,谢谢两个字。xx听了马上纠正道:”哦,我明白了,若我打给同学,同学不在,我就说谢谢叔叔或者阿姨。“嗯!还可以对他们说声”打扰了“,这样他们会觉得你很有礼貌,对你也就会有好感。你若听到不是同学直接挂断,那他们事后从你同学那查到是你,有可能还会让你同学不再跟这么不礼貌的孩子来往。xx听了应了声:”哦!“

我说电话结束后,也要注意动作礼貌。xx听了忙问:“什么是动作礼貌?“我说:”电话结束后,你应该让对方先挂电话,若对方在十秒内没挂,那你挂时就要轻按挂断键,像有些座机电话,你若用力一甩,那你在电话最后一刻会给别人一个不好的印象。xx听了,点点头说,我懂了。谢谢妈妈教我这些,我以后打电话得注意了。我对xx说,电话礼仪在不同的场合或聊不同的话题、内容时,会有不同的表现。今天妈妈就跟你先说这些打电话最基本的礼仪,看你学后应用的怎样。xx听我说这是最基本的,就马上承诺,以后打电话时会记住这些礼貌用语和说话语气。

我鼓励xx说,妈妈相信你一定会运用的很好,因为你本来就是个懂礼貌的孩子。xx听了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知道一次说教,孩子吸收不了多少,若想让他养成一种习惯,我以后还得在这方面多多引导才行。但不管怎么样,一次给他灌输一点,总有一天他会学致应用的。

应付逆反的宝宝,父母需要一些策略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而不是暴风骤雨似的。

对待处在逆反期的宝宝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式,这样只能让他逆反的心理更加强烈。父母过分激烈的反应会给他一个错误的感觉,即当他说不的时候,他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因此,他会更多地使用这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逆反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过程,要应付逆反的宝宝,父母需要一些策略。

不妨试试一下的方法:

1.来点小幽默,让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严肃。比如你想要宝宝进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强行将他抱入澡盆,或者训斥他一番,让他去洗澡,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很糟糕。这时,不妨给宝宝来点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这样与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宝宝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2.让宝宝放松警惕。如果宝宝对什么事情都说不,不妨给他一切特别可笑的选择,一直引导他不停地说不,这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问题上,于是,你就可以顺势找到机会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3.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宝宝都喜欢游戏,如果将任务变成游戏,相信他会比较乐于接受。比如,他总是不想去厕所,并因此总尿湿裤子,家长可以在估计他要上厕所的时候,将他扛起来:“现在我要扛着这把枪,让他到厕所发射子弹了。”这样的建议,会让宝宝很快就忘记他的不,乖乖地跟着你走。于是上厕所的任务就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也就不会说不了。

4.让宝宝自觉自愿地接受任务。给宝宝准备一些图书,或者给他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的任务变成他的一种期待。或者父母做出示范动作,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会因为好奇而产生模仿的欲望。

5.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着说出要他完成的任务,这时候,他可能就会按照你实际的要求去做了.

6.有时候,宝宝没有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因此,跟宝宝交代任务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宝宝,十分严肃地将任务交给他,这样他会明白你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他就不会随随便便说不了。

7.和宝宝轮流来。因为父母也做同样的事,并且大家都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做,这样他会觉得很有趣,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8.冷落宝宝。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要理睬他,撤销父母对他的注意,让他觉得很无趣,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这样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会尝试改变。

9.2岁左右的宝宝一般都喜欢自己来,因此,当宝宝说不的时候,父母可以想办法鼓励他利用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耐,他就会乐于自己来了。

10.如果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鼓励宝宝当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样,他会尝试担当这个角色。当妈妈说:“你能演示给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饭吗?”宝宝一定乐于为指导小弟弟自己吃饭做出示范。

11.当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个就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通常宝宝都会选择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给父母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


家庭教育提倡什么

提倡好的习惯,好的作风。特别是家长要以身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孩子责任心的养成。但应从小教育,一旦错过最佳教育时期,再去矫正将相当困难。

2.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对一切来自他人的帮助都应心存感激,对于一切妨碍他人的行为都应心存愧疚。如能养成及时表达内心感受的习惯,既可以与他人心灵沟通,又可以避免遗憾的产生,从而使自己处于健康、积极、主动的生活状态。

3.做事有计划。做大事要从小事开始。不能太宽容孩子的心血来潮和胡思乱想,要让孩子习惯于行动之前做计划,并使计划切实可行。

4.讲究卫生,干干净净地迎接每一天。孩子的形象与状态容易影响孩子的心态。如:剪去长指甲,经常换洗衣服,经常洗澡,不使自己发出异味、书本上不乱涂乱画等。

家庭教育反对什么

1.反对将就孩子的坏脾气。孩子的性格、脾气对孩子后天的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

2.反对给孩子造成一些“隐性压力”。弄不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3.反对对孩子自信心的伤害。每个孩子都有其成功的落脚点,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孩子有获得公正评价的需求。要从尊重孩子的人格去滋润孩子的心田。

4.必须坚决反对“家长作风”,改变学习是孩子唯一出路的观念。今后的社会承认的是孩子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学习成绩。学科学习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墨点,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如果孩子学科学习不好,万万不要放弃,只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爱心、有公德心的人,将来一定会对社会有用的。

给家长的30条建议

1.夫妻共同做家务,以便夫妻双方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

2.将一切时间都献给孩子,形成以孩子为主的生活日程表。

3.做有预见性的父母,不做事后诸葛亮。

4.不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支持孩子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5.持之以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6.不向孩子隐瞒生活中的阴暗面,并根据孩子年龄和成熟程度慢慢给孩子解释。

7.夫妻共同研究如何培养子女,并努力保持一致。

8.重返童年,陪孩子一起娱乐、玩耍。

9.父亲努力去说:“我爱你,孩子!”,并用行动传达你的爱。

10.避免说谎话、假话、脏话、牢骚话,以免污染孩子的心灵。

11.夫妻之间避免吵架,以免使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或上行下效。

12.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单位人事方面的分歧,以免因自己的好恶影响孩子对人对事的看法。

13.避免在面前流露对钱、权的不正当想法,以免使孩子产生特权思想和金钱至上的意识。

14.不占公家的便宜,以免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15.孝顺长辈,为孩子做出表率。

16.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写检查,以免使尊重与被尊重、教育与被教育渐渐易位、谈化、走形。

17.与孩子一起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最好能先行一步,使孩子能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18.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这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19.孩子上网之前先立下规矩。如:每天使用计算机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不泄露个人和家庭秘密,学会选择浏览健康网站等。

20.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广泛的兴趣,尤其是热爱户外运动。

21.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在伙伴的友谊之中,是避免虚拟时空诱惑最重要的保障。

22.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量力而行。要使教育获得成功,遵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以此考虑教什么、怎么教。

23.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24.家庭成员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统一的要求发展。

25.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26.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力戒溺爱。

27.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严格要求孩子,严而不厉,严而不出格。

28.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即要言教,又要身教。

29.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成长。家长不必要时时处处都参与孩子的生活空间,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要引导处理好同伴关系。

30.家长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在追求知识上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以此来影响、教育孩子,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进而转化成自身的不懈努力。

家园共育《一个孩子不自信源于父母的一些行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