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鼾很可爱?真相比你想得更严重

09-30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孩子打鼾很可爱?真相比你想得更严重”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孩子打鼾很可爱?真相比你想得更严重

当孩子偶尔打鼾时,大多数父母并不会特别在意,还会觉得这很可爱。

普通感冒经常伴随一些鼻塞,进而导致打鼾。但慢性打鼾可能是由睡眠障碍引起的,这会对孩子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在儿科医院就诊时,父母可能会忽视孩子慢性打鼾的问题,儿科医生也不会特意询问这一点。许多父母可能不知道打鼾与睡眠障碍,与神经认知和心血管之间的复杂关系。

针对大量三年级儿童的一项研究发现,习惯性打鼾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调节等问题显著相关。

在一项关于5至7岁儿童的研究中,打鼾儿童在智力、注意力、记忆力测试中的表现都不如非打鼾儿童。

对于许多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可以减少或消除睡眠呼吸紊乱。此外,已经证明进行手术的儿童可以改善他们在神经认知测试中的表现。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拖延症太严重,怎么办!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

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2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 “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另外,当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3让磨蹭付出代价

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 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 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不能责备打骂

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

另外,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5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 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

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6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家长就必须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

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7消除分心因素

比如孩子进餐的时间可能正好是电视里播放动画片的时间,于是许多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就边吃边看起来了,这样一来孩子当然会吃得很慢,这时,家长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关掉电视机,或者把进餐的时间要么提前要么推后。

再如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当尽量给他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时家长不要上网玩游戏,不要给朋友打电话唠嗑,不要不时地去问寒问暖,即使是在做家务也要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

8拒绝包办代劳

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由于害怕孩子上学迟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却在一旁依然慢条斯理的,因为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动作磨蹭一点没关系,到时 候妈妈会来帮我的,反正上学是迟到不了的。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须剔除对他的多余的关爱,让孩子远离对父母的依赖,更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

和玩具相比,宝宝更喜欢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和玩具相比,宝宝更喜欢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xx宝两岁多了,正是好动的时候。

他爷爷奶奶比较好静,特别是奶奶,从农村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是很适应,不喜欢带小孩到小区玩。即使去了,也是他们人自己陪着xx宝自己玩,跟其他同龄小朋友几乎零接触。

这一点我多次跟他们沟通,但是人的性格养成了六十几年了,一时间哪里改得了?我们也实在强求不得。

本来有心送xx宝上幼儿园小班的,但是几经考虑觉得真不适合。一来他年纪太小,不知道是男孩子的通病还是怎么,说话到如今还不利索。如果到了学校,老师要管那么多小孩,可能没有精力照顾得很周到,怕是渴了饿了要尿尿了,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二就是尿尿问题,虽然xx宝比一个月前更懂了一些,要撒尿尿了会叫人,还不怎么会自己脱裤子穿裤子;偶尔玩得太入迷的时候,他一开口叫尿尿就来不及了,就会尿在身上。慢慢往冬天走,如果老师一时没发觉,就难免感冒。三是我们觉得他还有一些不太好的毛病没有被我们扭转,到时怕跟其他小朋友有冲突,他可不老实的,虽然长一个斯文样。

然而xx宝对同龄小朋友的兴趣大过了任何其它玩具。有时他在客厅玩,只关了外面的防盗铁门,只要听到外边楼梯间有小孩的声音,他保准会丢下手上的于具或书籍,盯着过往的小朋友。有时在超市,碰到小朋友,他也会挣脱我们的手,跟着别的小朋友走,并且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是非常容易熟络的,没两分钟,就可以互换玩具和零食了。

其实就算我们大人,也必定是跟同龄人有更多话题,小朋友更不例外。他们有他们那一年龄段的特殊语言,肢体动作和眼神。

为此,我和域爸爸周末会更多地带他去小朋友更多的地方玩。比如专为小朋友开设的游乐城,玩具城,可以几十块钱玩几个小时的那种,而我和域爸爸有时特意不进去,让他自己一个人在里面呆着。xx宝在小朋友面前一点不害怕,会主动去接触其他人,按我们教的方式握握手,然后拿自己挑的玩具送给新认识的朋友。几小时一过,

xx宝就会有几个小朋友一起玩一个玩具,一起玩滑滑梯之类的,非常开心。

说到这,难免有些感叹。虽说计划生育是国策,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真的有点少。

教育孩子没你想的那么难


教育孩子有的父母觉得异常复杂,常常是为了教育孩子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的。而有的父母就能轻松应对育儿这个大问题。曾经有这样一位父亲,每天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跟孩子每天提几个问题就OK了。

这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 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 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 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大道至简,教育孩子简单到这个程度就是一种境界了!

上面的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父母呢?孩子是要全面发展的,孩子的教育父母责任重大。

孩子最想得到的10种东西


第一件:爸爸妈妈的爱

这一件礼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太简单的礼物,因为,没有一个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

孩子们要家长把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还要家长给他们完整的爱。

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个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这是我们采访的数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爱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一起来爱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

第二件: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靓妹都是现在的家长们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有些家长总是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在我们的采访中,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实地夸奖自己的孩子。

第三件:爸爸妈妈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第四件: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第五件: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第六件: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

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第七件:给我一个小伙伴

孩子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可是,没有伙伴成为现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烦恼。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第八件:和我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一件礼物就更显得重要,大部分孩子觉得以前父母不爱打扫卫生,不爱锻炼,不注意饮食卫生。而近来,家长们都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孩子们很高兴。

专家建议:保持你的好习惯。

第九件:给我一个可达到的目标

孩子没有出生就开始学习,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目标也一个个地增多,学习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拔苗助长。他们说:“我们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专家建议: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第十件:让我们一起笑起来

“我们的父母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影视剧里的父母很出色的一个原因,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专家建议:中国的传统使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严,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让孩子更爱你更爱家


繁忙的日程安排和日常压力会影响家庭时间的质量,这可能会让你的孩子寻找家庭以外的支持、情感和建议。另一方面,与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间质量可以让孩子变得以家庭为中心。通过创建一个积极支持、交流环境的家庭,你可以教会孩子家的价值。

1.灌输忠诚意识

给你的孩子灌输忠诚意识。当你的家庭面临困难时期的时候,展示出你们对家庭的支持。如果你的孩子正经历和朋友之间关系艰难的时期,和孩子朋友的父母沟通,帮助他们缓和关系。当一个家庭成员面临个人危机的时候,聚在一起来表达你的爱和支持。这个坚定的支持可以建立孩子对家庭的忠诚度。

2.建立信任、团结的关系

和你的孩子建立一种信任和团结的关系。每周留出一定的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起,不管你是去参加足球比赛、去教堂或者是在自家的后院休息。家庭时间的质量能够建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增强他们对家人的承诺。

3.倾听你的孩子

倾听孩子的抱怨,并且回答他们的问题,让孩子们发现父母的支持和交流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儿童健康组织解释说,当你倾听他们的时候,孩子们能够产生一种被爱的感觉,并且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4.让家庭充满乐趣

每周安排一次欢乐的家庭夜,无论是让孩子选择一部电影一起观看,参观当地的公园或者参加社区节日。你的孩子们会在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里积极反应。因此,在你让家庭时间充满乐趣的时候,孩子会想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5.同情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可能因为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了而反应过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向孩子展示你的担忧,无论这对于你来说是多么微不足道。通过童年里的那些似乎不可避免的问题支持你的孩子,并且告诉他们,你尊重他们的感情,这样能够让他们感激自己的家庭。

6.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永远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你很容易因为日常的要求或者责任而忘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者他今天参加足球赛的状况。通过在孩子们生活中可见的表现告诉他们你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他们会明白以家庭为中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这些东西影响孩子发育 真相很惊人!


育儿生活中,很多妈妈给孩子挑选一些物品,作为孩子的"小伙伴",但是往往这些物品却成了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作为父母,你了解自己给孩子的"小伙伴"吗?你知道哪些东西可能是潜伏在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

疑惑1:学步车帮助孩子早点学走路,好不好?

我家儿子9个月的时候就到处爬,也会扶着沙发站立或行走几步。我想给他开始用学步车,让他自己玩,这样不用担心他乱爬摔倒,也可以训练孩子更快学习走路。不知孩子现在这个年龄可以用吗?

真相:学步车反而会推迟孩子走路时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规律,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孩子走路晚,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速度,不要做"拔苗助长"的事情。给孩子使用学步车,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会走路,反而会推迟孩子走路的时间,并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腿部畸形。学步车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动,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还会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妈妈这样做:扶走训练孩子学走路

让宝宝在可以扶走的环境里活动,如让他扶着墙面、沙发、小床、栏杆、等物品移步。妈妈还可以在宝宝身后,扶住宝宝的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走,慢慢地过渡到握住宝宝的一只胳膊让他自己走。

疑惑2:小夜灯开一晚上,好不好?

我的妞妞从出生起到现在2岁多,一直晚上开个小夜灯睡觉。起初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宝宝,后来小夜灯就变成了孩子必不可少的伙伴,天黑了就要打开小夜灯,否则,孩子不睡觉总是害怕,不知道这样做好不好?

真相:小夜灯一直开成倍增加患近视的几率

长久在灯光下睡眠,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不利。孩子长期暴露在灯光下睡觉,光线对眼睛的刺激会持续不断,这对于婴幼儿来说,极易造成视网膜的损害,影响其视力的正常发育。许多研究证明,幼儿睡觉时开灯会成倍增加患近视的几率。

妈妈可以这样做:用故事音乐安抚孩子

妈妈不要养成孩子开小夜灯睡觉的习惯,如果孩子因为恐惧黑暗而不愿关灯入睡,妈妈可以给孩子讲个睡前故事或听轻柔的音乐,陪伴宝贝入睡,等孩子熟睡后再离开。

疑惑3:Ipad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神器?

我家小豆豆很喜欢Ipad上的小游戏,一些简单的数字、图画、认识色彩的游戏玩得可开心了,孩子爸爸也是这样就能开发孩子智力,比去外边上早教课好多了,大人省事,孩子也省得来回折腾,可我还是有种隐隐地担忧?

真相:Ipad会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很多人认为Iipad里各种教学游戏能作为孩子的早教工具,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通过iPad对孩子进行视频早教会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发展,很多信息孩子来不及思考只能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孩子有可能会失去思考能力。研究表明,在家里使用越多的电子媒介,会导致孩子越来越狭小的想象力空间和家庭成员之间越来越少的交流!

妈妈可以这样做:带孩子去户外走走

妈妈可以增加和孩子的互动活动,多花时间陪孩子聊天、运动。带孩子去户外走走。注意力就会慢慢被转移。别为了解放自己,害了孩子。

疑惑4:安抚奶嘴到底需不需要?

我家二宝是个难以哄睡的小麻烦,听别人说安抚奶嘴能解决这个问题,就给宝宝买了一个,谁知道宝宝用得非常习惯,非要吮吸着奶嘴才能睡着,生病的时候更是离不了。现在我真担心宝宝以后不能自己睡觉。

真相: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影响宝宝唇型外观

口腔科医生认为,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影响宝宝上下颌骨的发育,也会使宝宝形成高腭弓,导致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形成不美观的嘴唇外观。长期依赖安抚奶嘴入睡确实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妈妈可以这样做:转移宝宝注意力

当宝宝非要安抚奶嘴时,妈妈可抱抱他,和他说说话,或一起做游戏吸引他的转移注意力。妈妈可以给孩子设计一套睡前程序,比如陪孩子游戏后,给孩子洗澡或洗脸洗脚等清洁工作,然后陪伴孩子入睡。

教育的本质就是还原事实的真相——真相的力量


总有人问我,教育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教育孩子哪些东西?

我说:教育的实质就是还原事实的真相,唯有真相是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的。

前两天有个双胞胎的妈妈跟我说起她的苦恼:“我家两个宝贝,什么都要一样的,所以,我必须什么都要买两份,甚至做个鸡腿,都要注意到尽量一样大,有时他们连颜色都要是一样的,否则一定会严重哭闹起来。”

——哈哈,是你自己把孩子教成这样子的哦!让孩子认为他们是一样的,所以什么都要一样的,否则就不公平了。

“我没有耶!我其实一直都不认为他们是一样的,不过周围的人会常常说他们长得一模一样。”

——那你也没有纠正其他人说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呀!这对于你的两个孩子来说,就是妈妈默认了呀!

“哦,那我该怎么做呢?我不想他们认为是一样的。”

——那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孩子发现他们根本就不一样呀!

比如说弟弟一定要与哥哥一样的玩具,那你一定要说不可以,你一定要很认真地告诉弟弟说:“他是哥哥,宝贝,你们俩不一样,你可以有你喜欢的玩具。如果你实在喜欢哥哥的玩具,你可以向哥哥借着玩,当然,如果你有一个新的不一样的玩具,就可以跟哥哥交换着玩。我想你哥哥会更愿意与你的新玩具交换着玩的。你现在想要妈妈给你买个与哥哥不一样的新的好玩的玩具吗?”

比如说哥哥非要弟弟刚穿上的漂亮新衣服,那你也一定要说不可以,你一定要很认真地告诉哥哥:“弟弟的皮肤要白一点的,弟弟更爱到处跑来跑去,很好动太活泼了呀,所以,妈妈给弟弟买了这件衣服。你知道妈妈给你买的是怎样的新衣服吗?妈妈特别注意到你的脸要圆一点,好可爱呀,你知道很多人都这么悄悄地告诉我,说你们家的那哥哥的脸长得圆圆的,好可爱呀!……”

总之,你经常在生活中,在各种场景下都告诉孩子们,他们不一样:一个是哥哥,一个是弟弟。他们就一定会从过去认为是一样的,而逐步认识到各自的不同,开始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

这就是教会孩子,认知自己的真相——我就是我,不是他人!这也是家庭教育中要肯定地告诉孩子第一个真相——

我是谁?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是谁,都不能确定地认知到,那么就无法再谈及什么个性和人格的独立,甚至连自信的建立都是困难的。

我小时候,我妈妈常说我是从厕所里捡回来的,我真的很难受……我想妈呀,你就是捡我,也能不能从好一点的地方捡回我呢?厕所多臭多脏呀!

很久很久的时间,我都因为这个身份而感到难过,总是担心我爸爸妈妈不要我,会把我随时送给别人,当时又总有一些邻居看见我很可爱——我妈妈说我小时候很可爱,会唱会跳会讨好人,大人们都很喜欢我——总说要把我领回他们的家里做儿子去。我好担心呀!所以,我真的很宅,常常自己宅在家里,怕出门,怕被送给别人家。

长大后,也一样总会觉得爸爸妈妈会更爱我的哥哥和我的妹妹,总是会觉得我是他们最不爱的,而我一定要更爱我的爸爸妈妈,否则他们就不会要我了,我很不喜欢我自己。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一个孩子没有一个令他骄傲的身份,那份痛苦有多深,会一直疼多久吗?所以,我在自己的儿子出生的那天开始,就告诉他——宝贝,爸爸妈妈太爱你了!你是上天赐给爸爸妈妈相爱的最珍贵礼物!是你妈妈辛辛苦苦把你怀在肚子里,爸爸每天为你的平安到来祈福,才有了你的!你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宝宝!是爸爸妈妈的最大幸福!

我的儿子一直认为,他是最幸福的!常被人说成自带骄傲,充满阳光的年轻人!

我们要告诉孩子的第二个真相:

你一定行!

你一定能做到你想做到的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的伦理学教授告诉我说:不要听信那些了不起的人,那些写报纸的媒体人说——你是六十年代的人是垮掉的一代!这是假话!你们可以记住,当你们六十年代的人过了四十五岁之后,你们的思想就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谁也阻挡不了,你们中间的精英就是掌控那个时代资源的伟大力量!努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追求你的理想吧!只要你是以利益他人,利益世界为目的的,你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你也一定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成功者!

那一天我被激动了,我决心一定要将这个真相告诉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轻人,当然也包括我未来的孩子!

于是,我的儿子,在他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从未被外界质疑声打倒过,而是在坚持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地让人惊讶,不断地赢得了更多老师,长辈,专家的爱和支持,他就一路这么走了过来,还将这样走下去。

他常说:我是不会被别人的怀疑、误会、诋毁所打倒的!我知道我还不是很好,但我依然不会放弃我的理想,我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的。在这点上,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阻挡得住我的!

我欣慰的不是他是否能成功自己的理想,而是欣慰他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很动人!

于是,我周围的很多的孩子们,也在一个个这么坚定,这么自信,这么做到了他们想要做到的一件件超越他们同龄人的事!

第三个要告诉孩子的真相: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长幼有序

世界不是由道理构成的,而是要讲秩序的。即要懂得严格遵守长幼有序,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人的一生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道理,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喜好。一定要懂得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自己,还有更多的他人,更多的他事。所以,我们的古人很早很早就创立一个“仁”字,单人旁,加个二,就是这个意思。

从小,我就教会孩子读“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每当他说“我喜欢,我就是要”的时候,我都会笑着跟他说——这叫乐其乐,是小人之为哦。虽然,我根本不会有什么反对,就会直接满足他的这些需求。

我以为,人是有权利选择做小人的,孩子不就是个“小人”吗?哈哈,我接受这个事实,但请大家注意,这不代表我可以放弃对他做君子的教育。

每当我和他一起做助人为乐的事情时,就告诉这是君子之为——仁爱;

每当我和他一起听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话的时候,就说这是君子之为——孝顺;

每当我和他一起坚守自己的承诺,说到做到时,就说这是君子之为——诚信;

每当我和他谈论起国家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之时,那份热情,那份热爱,那股子热血时,就说这是君子之为——爱国;

每当我和他在地震、洪水灾害泛滥伤及生命之时,在世界各地的空难,绑架,战争伤及生命之时,默默祈祷平安,决定素食祈福,决定更要爱及世界,检点自己言行的时候,就说这是君子之为——先忧后乐。

这是为人之本的真相——正心,修身,仁爱。如大甲所说:天之明命!

第四个真相:

真相没有角度

为人必诚其意

我常常告诉孩子说:诚意,就是不自己欺骗自己!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一样。这不是我说的,是大圣贤孔子说的。一个人要懂得不骗自己,当然首先得知道骗别人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好比小人闲居,无所不为。而君子必慎其独一样。

我跟我的儿子说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家偷偷看电视总是被妈妈发现的故事

那孩子以为自己很聪明,在妈妈下班回来前关了电视,去写作业,可是妈妈很快就发现了他在家看电视了。孩子很好奇,去问:“妈妈,你怎么就发现我看电视了呢?”,他妈妈说:“你看电视机的插线板都移到地上了呀!”

之后,那孩子又在妈妈上班时,一个人看电视,不过他聪明地保持了插线板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动。可是等妈妈回来,还是被妈妈发现了他在看电视。那孩子觉得妈妈太神奇了,就又问:“妈妈你怎么知道的呢?”,他妈妈很温和地笑着告诉孩子,说:“罩电视的布,你慌慌张张地放反了,你没有看见吗?”

哦,原来是这样!那孩子觉得自己太不小心了。想之后,如果把所有电视机周围的东西都记住,在看完电视之后,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妈妈就不会知道了吧?

可是令人崩溃的是——妈妈还是知道了!那孩子,面对自己神探一般的妈妈说:“妈妈,你怎么这么厉害呢?我做的这么仔细,可是还是会被你发现,这是为什么呢?”这妈妈看着孩子,很认真地告诉他:“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你做了,就一定会留下做的痕迹,而被人清清楚楚地看见,比如,你看了电视,电视机就是热的呀!除此之外,你知道还有多少的痕迹会留下来吗?对了,还有你的表情,也会留下你做了不该做事的痕迹呀!”

——我儿子听完,当时是哈哈大笑,但我也知道他懂得了:真相,假不了,骗来骗去,只能骗自己,毫无意义。

这就是诚其意,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

第五个真相——时间已经到了,我不能继续再详细地讲了,我被举牌两次的,给我最后一分钟,讲完这很重要的第五个真相

请让孩子

多读真实的历史故事

少读神话,童话

尤其不能读鬼话

请我们的爸爸妈妈记住:历史故事中人物是有父母,有家庭的,是有来龙去脉,是真实发生的,是有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变化的,是有发展和影响力的,是可以人人都从中得到证实和确认的。

我们要很明确地知道:唯有真相,能给予我们孩子认识和理解这真实的个世界,认识和理解真正的人生。

人生需要要有真正,真实的榜样,作为自己生命奋进的力量!

这些事你不帮忙,信不信孩子比你更有办法?


来自一位宝妈分享的开心事。

小区里的几个孩子约好了周末下午都去一个小朋友家画画,可是正好家里那天有些事情耽误了,等到她带儿子去那个小朋友家的时候,别的孩子们早就已经在各自的位置上画了一阵子了。

这位妈妈观察了一下,桌子上应该很难再挤下一个人了。她有点替儿子感到尴尬,正想去跟平时和孩子玩的好的孩子商量,看能不能让那两个孩子给儿子腾出一点儿小地方。

这时候儿子小轩开口了:“哇,你们画得都好棒啊。那大家都好好画,我给大家评分好不好,画的好的有奖品哦!哎,乐乐,你画得颜色可真丰富……恩,彤彤,画得好像啊……”

这位宝妈没有想到,儿子一边围着桌子转着一边还一本正经的给点评起来了。更没想到的是,小朋友们还挺买账,纷纷把自己的画举起来让他给打分。

儿子一个下午都跟其他小朋友们玩得特别好,回家了儿子还一本正经的翻出自己的玩具和零食,说要给小朋友们当奖品。

这位宝妈说,真的好庆幸自己没有急着去帮儿子找位置。有时候孩子自己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真的比大人还要好。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自己的信任

这位妈妈的话,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马伯庸写过的,他儿子马小烦的一件趣事。

马伯庸夫妻二人带着儿子去园林博物馆玩。博物馆后面有个小山,被刻意做成了崎岖盘折的样子。对大人来说尚好,但是对孩子来说就有点难度了,如果一脚踏空,很可能要连续跌几个台阶。

夫妻二人如林大敌,紧紧牵着儿子的手,儿子几次大呼:“我可以自己走”,却毫无用处。

“你们放开我!”

“别惹事!你忘记上次是怎么摔伤的?”在夫妻二人的合力镇压下,孩子稍微安静了一会。

但是很快又用恳求的语气跟爸爸说:爸爸,你相信我,我不会摔跤的。

马伯庸对这句“你相信我”惊讶,毕竟之前儿子也没用过这句话。再看看儿子的严肃的神情,也就不情愿的同意了。跟妻子很警觉的跟在后面。

儿子果然开始生龙活虎,虽然走得几次有点摇摇欲坠,但是一直保持着兴奋和自信。

直到走到了平地,更是兴奋的高举着双手大喊:“看,我没有摔跤吧!!!”,比看十部动画片还高兴。

担心没有小朋友跟孩子玩、担心孩子被孤立、担心孩子走路会摔跤、担心孩子照顾不好自己,几乎是每个做父母的人的“必经之路”。

太多太多的父母,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孩子,并且随时准备着充当超人,为他处理各种大事小情。

可是有时候,我们的好心,恰恰成了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无形中让孩子失去了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孩子们的成长,就来自于点滴生活经验的积累。他所经历的所有的一切,共同组成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判断和他自身的性格。他自己能做好的事情越多,就越自信,他越自信,自己能做好事情的几率就越大。

而让他获得自信的前提,就是父母愿意给他信任,愿意给他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

你不与孩子“划清界限”,孩子就永远无法独立

我有一个朋友,她家里的孩子今年读高二,也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寄宿学校。

因为她女儿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有次见面我就说了一句:还剩下最后一年多,熬过去你以后就省心了。

朋友叹道:“我怕我熬不过去了。”

这位朋友跟我说,孩子特别不适应学校,没事儿就打电话回来跟她哭一顿。什么寝室里的人怎么怎么了,班里怎么怎么了,班主任怎么了,都是一些针鼻儿大的小事儿,女儿却总是能跟她聊一个多钟头。

“我多希望她能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别去想这些事儿啊。她从小到大都这么乖,现在却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我想我是可以理解孩子脆弱的,因为我的这位朋友属于凡事都为女儿准备妥当,帮助女儿处理各种问题的家长之一。

还记得她女儿不大的时候,我们带她出去玩,朋友就是对各种问题都帮孩子代答,一口一个小心点、慢一点的在后面保护着,并且随时的叫孩子过来增减衣物……

如今孩子大了,一直庇护着她的妈妈有太多的事情都帮不上忙,出现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特别粘着自己,依赖自己当做很光荣的事儿。也把能够帮孩子解决问题当做是判断自己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的标准。

这种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也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段缘分,最终指向别离。他终究有一天要离开我们的庇护,飞向更远的地方。

若是不能护他一世安好,就必须给他足够多的历练,让他自己独立的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最终长出属于自己的钢筋铁骨。

不要控制孩子,你来引导就好

也有不少爸妈们会问,不管孩子行吗?我们家的孩子,让他自己决定的话,作业非得拖到晚上十点再写不可。

不管孩子当然不行,但是最好的管绝不是拿着教鞭在孩子身边指点、控制,而是润物无声的引导和启发。

伊能静曾经在书中分享过一件儿子小时候的事情。

儿子6岁生日,约了许多同学来家里过生日。其中有一份礼物是立体书,儿子拆开后,一个同学一直抢着书看,虽然那么多礼物,但儿子还是不高兴了,跑进房间问我,说,他为什么不给我看,那是我的礼物。伊能静想了想回他,你看看怎么做比较合适,心里会舒服?

1、抢回来,那本来就是你的,但这样做那个同学会伤心生气,不抢回来,你会伤心生气,所以抢来抢去两个人一定有一个不高兴。

2、让给他,但心里很生气,以后不跟他做朋友,你多一本书,但少了一个一起长大的同学。书会看完,你长大了,可能就会看大朋友的书,但朋友会跟你一起成长,你们还有很多可以分享。

3、让给他,因为你有那么多礼物了,都是同学的爱心。你开心的分享,知道同学没看过,又不能带回家,所以很想在这里看完,书是你的,你有很多时间慢慢看,这样你会有书、也有朋友。

分析完后,儿子选择了将书借给朋友。

把道理和规矩教给孩子,把适当的选择权利交给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这就已经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父母了,而孩子也一定会珍惜和感激父母的尊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网上曾经有一个段子:“叫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做父母的,凡事为孩子考虑是一种本能。但是比起事无巨细的关心,孩子更需要的是独立的能力和成长的空间,需要的是来自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尊重。

毕淑敏说“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养出旷日持久的赏心悦目”,各位爸爸妈妈们,与其费力不讨好的对孩子干预帮助,不妨偶尔放手,看看孩子自己的“英雄本色”。

家园共育《孩子打鼾很可爱?真相比你想得更严重》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