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我的生死之交

09-30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我的生死之交”,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生死之交

一直听闻老人言,女子生育的时候,都是在闯鬼门关,对此,当时毫无孕期反应、满世界溜达的我表示嗤之以鼻。然而老天总是喜欢开一些小玩笑,让你平淡中透着惊心动魄。

记得我被抬进医院,在历经近12小时的折腾后,华丽丽的——肩难产。护士声音透着紧张,连忙跑过去打电话叫妇产科主任到手术室,紧接着看到一群医生护士模糊的身影呼啦啦的向我身边围来。剧痛一波波的袭来,但是作为产妇本人却要尽量保持清醒,因为必须清晰的回答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之类的问题,护士也会时不时的就拿着一张张打印好的A4纸张跑过来让你从开始的签个字,到后来的“帮你”摁个手印。这个时候,即便是清醒,却也早已无力思考,一切全凭本能,成与不成,在那一瞬间都只听天由命,无可奈何。所幸结果是好的,八斤多的大胖宝宝,很健康,很好!

宝清洗打疫苗过后便被抱了出去,我则留在手术室里进行产后观察。1个小时后,看着似乎一切无异,小护士便推来一辆移动病床车,很随意地说让我下来(手术床)躺(移动病床车)上去。至此,我才发现,我竟然丝毫动弹不得。小护士嫌弃的说“别人生完都能抱着孩子出去,怎么你就动不了?“我猜她是想说我“娇气”…罢了,没力气和她闲扯,让她叫人给我抬着换到了病床上。

也许人生如戏剧,既然起了幕,那就必然要有一波三折的剧情才能引人投入。回到病房,妈妈递上来一杯水,说润润嗓子,我笑着接过,抿了一口,猛然间,眼前便开始发黑。记得那时,我竟然还记得说了声“别着急,叫医生…”才晕死过去。(现在想想,我都佩服自己,怎么就能那么冷静呢?)眼前漆黑一片,耳边只能听见妈妈大叫着我的名字,先生破门而出大喊着医生,还有一堆嘈杂的脚步声、咣当咣当各种机器被推来的声音......感觉有人在扎针,然而却一点也不疼,当时想着,也许就这样死了吧…嗯…有点遗憾,还没照顾家人,就连刚出生的宝宝都没仔细瞧瞧……

当然,我也算幸运的,如今还能在这里活蹦乱跳的写点东西,就说明我被抢救了过来。产后大出血,所幸没有并发症。据说,血喷涌而出时,家人都吓傻了;据说,在抢救时被医生“拒之门外”后,先生顺着墙都要坐到了地上,连说再也别生了;据说,那天之后再生产的,但凡预估胎儿达8斤的,不管母体的状况和身高体重,一律都是剖腹产;据说,那天整个产妇病房楼层“鸡飞狗跳、热闹非凡”……即便是现在,我仍然不敢在家人面前笑谈此事,我知道,那天惊吓过度、身心俱疲的是他们,而不是我。如果说一定要用死方能换得生的希望,我愿意,但是我却不舍!

也许风雨后终有彩虹是对的,宝宝自小都特别的懂事。是的,是懂事,不是乖,我也不需要他是一个乖宝宝。自小他是喝奶粉长大的、自小他是姥姥带大的、自小他就不哭不闹,一脸的“严肃认真”…

我们更多的时候很像朋友,我不让他做的事情,我会告诉他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哄着骗着,因为我觉得出来“骗”的迟早是要还的,有些东西堵不如疏,见识了,品尝了,知道它的“真面目”了,没有那么神秘了,也就没有那么“思之如狂”了。如果不让他做一件事或吃某种东西,我解释过后,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也就不做了,反之要是他觉得我说的不对,也会辩一辩,可惜,至今他还没辩过我…哈!有时候我也在想,宝,你要不要这么懂事?他没有吵着闹着要吃糖果、喝饮料、吃汉堡薯条;没有哭着喊着在某个玩具面前非买不可;没有看到谁手里拿着什么、吃过什么、玩过什么而羡慕要命的催着我们去给他买……

自从他4岁以后,也许是因为他很懂事,我发现我经常忘记他的年龄,要求的有点过分,每次回想起来都对自己生气不已….

比如,宝4岁的时候,和他玩英语阅读,分级阅读的书上面的很短的小故事,单词他都会,就是死活不愿意读,气得我要命。我问他是不认识单词吗?他说他认识。我说你认识你不读。他说他就不想读。当时我也是一根筋,死活要把他在学习上的臭毛病纠过来。我和他说,“你积极做一件事情,无论成败,你都是妈妈的骄傲,但是消极对待一件事情,即便你成功或者会做,我都会批评你。”我说“你哭着墨迹好几个小时,最后也得读。你为什么不高兴的快速读完,然后去玩呢?”宝也是个倔脾气,那段时间每到朗读小故事时,他都呜呜的大哭,一哭就断断续续的一个多小时,那些小故事基本是哭着读过的。当时,我就是不明白,你哭什么!

比如,宝4岁半的时候,我让他提前上了一年学前班,他因为生日小,是全班最小的一个(班里最大的比她大2岁,很多都是大一岁的)。学前班不同于幼儿园,是要留作业的,他们的语文书有些题是孩子说,家长写,比如组词、造句。好吧,那时候我懒了,我丢给宝一本带笔顺的字典,说自己照着写。当时宝也许是因为认字不多,也许是因为太过于相信我,总之他没有仔细审题,听我说后就开始认认真真的开始答题。刚开始接触写字,对宝来说,实在是太难,往往几个字就能写一小时,写得不是巨大无比,就是七扭八歪……因此我也是暴怒过。想想,那时候真是上杆子深刻体会了一把,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的情形。

宝5岁多的时候,有次英语课上讲的是“时间”,落实到具体分钟上,比如5点38分。其中有个环节是给钟表说时间,宝看着表一脸茫然,完全回答不出来。老师只好给他写上答案,他立刻很顺利的读了出来。那时,坐在旁边的我心里开始运气,心里想着“你是怎么学的,怎么连个表都不认识!”

宝5岁半的时候,有次旅游回来,下火车出站,东西多,人也乱。我同时背着拎着拖着很多行李,整个人感觉暴躁到不行。姥姥带着宝走在后面,她也是大包小包的拎着给宝买的很多新玩具,很沉。宝慢吞吞的走着,有点拖沓,当时我看到,那火气真的瞬间直涌。我停下来很严肃的训斥宝说,“作为家里的男子汉,你看到妈妈和姥姥拿这么多东西,你不知道分担吗?自己的玩具自己拿!”宝听了后,默默的从姥姥手里拿过一个玩具,跟在旁边。等我找到自家车后回头,看小宝拿着大大的盒子努力的向前走着(这个玩具是汪汪队的大型套装,盒子很大),心里特别想抽自己,我和个5岁孩子要求这个做什么?!东西买多自己了不会快递啊!

……

种种过往,经历了很多波折,也请教了很多行家,知道了在宝教育上的某些行为真是错了、急了、不靠谱了!对此我深切的感到惭愧自责到不行……

我知道了,4岁的孩子,刚刚对于某些知识产生些许兴趣,此时并不要急着去纠正习惯,重点在于将兴趣再培养得浓烈一点。应该循序渐进,有趣生动,让孩子自主的、积极的去做。要是按照我那种倔驴一样“对着干”的方式,我家宝居然没有对英语厌恶也算是奇迹。

他们学前班的老师那里,我了解到,当时全年级,就宝一个人的语文作业的全部题是自己来写的。4岁半都,不到5岁左右的孩子,在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字大、字丑、落笔杂乱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手部力量和精细动作训练都没有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和意识的增强,这些都是能够自己改变的,作为家长不要急,不要催,给予适当的引导,给予表扬,顺其自然就好!

通过钟表的事件,结合很多小问题,我也真正的深刻体会到,学习真的是与年龄有关,特别是10岁以前,每个年龄段都有他固定的学习框架。一般情况下,因为认知达不到、逻辑达不到、阅历达不到等等,如果超前学了,孩子会觉得特别吃力、此时如果家长处理不当,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这就是所谓欲速则不达,目标要定得适中,太难则让人放弃,太易又让人无趣,只有通过一点努力就能够到的目标,才是让人有动力的。回过头来说,当觉得孩子学习吃力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观察一下,是不是那些基础没有打牢,是不是有些地方我们过于急躁?找到问题关键,稳扎稳打,才是好。我常和宝说,不要看别人,做好自己就好,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那就是成功,就是妈妈的骄傲。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写的宝似乎懂事的超越了年龄?非也!他淘气的时候简直“上房揭瓦”:一出去玩,游乐园也好、海边也罢,那绝对是标准的“优秀员工”的样子,开门进,关门出,中间可以不吃不喝、上蹿下跳的玩;一在家玩,地下床上、桌椅板凳,无一不是他的马路汽车场,进出一定要小心,不一定哪只脚没落好,就能踩坏几辆玩具车;家里书多,偶尔他也会做做“样子”,像模像样的翻翻看看,假装一会安静的美男子,可是,不出一个小时,一准儿的原形毕露。要说论书的妙用,宝可以说出一千种方法,比如用书搭桥梁、停车场、当梯子….每每在此时,宝都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从这些书的用法来看,他最喜欢的Usborne系列,因为都是纸板书,搭起来得心应手;那最讨厌的应该是DK了吧,因为太沉了,他之前都拿不动….论熊孩子的开启模式,真是千变万化,说都说不完。

宝不爱主动问问题,这也使我十分心塞。我已经左手百度,右手DK举了很多年了,至今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听说牛蛙们都是喜欢用问题挑战父母的,难道我家只能是呆萌的熊孩子?再度心塞!那宝不问,我就问吧,谁让我想给他讲点东西,结果问了几个,人家门清。我问你知道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吗?他说因为地球,还给我用西瓜举例…我问他就不好奇他是从哪里来的吗?他也很鄙视的看我说,是从你肚子里生出来的….我问他为什么恐龙就灭绝了?他说没有都灭绝,只是有的死了,有的变成了别的(不适应的死掉了,适应环境的进化了)…好吧…

咳咳,我觉得是我问的太过于简单,果然,当我问一些比较难的问题的时候,终于难倒他了,也同时,更多的时候难倒了我…比如有时我们是以一个知识点开始讲,可是讲着讲着,根据宝的奇葩问题,就能跳跃到另一知识领域,然后不断跳转,结果就是我自己都不知所云了…….知识体系、知识构架是什么?在这个时候完全都无法考虑了。我猜这是不是宝坑妈的一种策略?真的是,不讲东西风平浪静,一讲东西风起云涌…当妈太难了,为了保持在宝心中良好形象,背后要吭哧吭哧的学太多东西…...

零零散散那写了很多,也很琐碎,只能算是这几年的感悟吧。在和宝的斗智斗勇中,有时我也深深的感到无力。孩子虽然起源于我们,却并不是我们附庸,他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行为准则,小船终将变成巨轮驶向大海,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支持他、引导他、帮助他、为他提供补充能量的休息港湾。

真的,我感谢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医疗先进的时代,终是让老天爷的玩笑变得只是个玩笑。女子本柔,为母则刚,第一次当母亲,第一次有个完全依赖自己的生命,何其有幸!也许,当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经历太多太多的第一次。迷糊的我总是在犯错,然后在错误中纠正。

宝宝,妈妈是第一次为人母亲,谢谢你原谅我的暴躁脾气,也谢谢你愿意包容我对你在教育上的错误。就像那天我们说的,我们不光是母子,我们还是真正的生死之交,我们要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我们彼此,加油!

宝宝快过生日了,写这篇文章送给他,也同时也警醒下自己吧,希望自己理性的对待宝宝的教育问题,平常心,勿着急!

随文附上,在宝宝一岁的时候写给他的一些话,希望一切安好、顺利!

送给我最爱的宝贝

——写于宝贝一岁生日之际

熟睡的你,飞速成长的你、快乐奔跑的你,用心学习的你!宝贝啊!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梦想才缓缓萌芽于心房,命运不是生来注定的,资本源于自己才是骄傲深远的!我们不是你的花园洋房,我们不做你的温室甜点,我们只想是你的蓝天黑土,我们愿与你结伴飞翔。

或许有一天,你会遇到善良贫穷的人脆弱的维护内心最基本的尊严,请你尊重维护,然后努力充实自己,因为只有你强大了,才有能力帮助更多你想要帮助的人;

或许有一天,你会遇到无知且愚蠢的人拿着父母的财富炫耀,请你坦然的接受差距,然后快乐充实自己,因为人生是你自己的,自己拥有的能力才是你站在顶峰的关键,与他人无关。

或许有一天,你会遇到伤害阻碍你的人,请你漠然面对,吸取教训,然后飞速充实自己,因为不珍惜你的人就如擦肩而过的风,无需也不值得你为之驻足。

或许有一天,你会遇到帮助支持你的人,请你铭记于心,感恩于行,然后加油充实自己,因为饮水思源,更要珍惜雪中送炭的真朋友,用自己的能力回报他们,善行终有善报。

未来之所以让人向往,就是在于其未知和可变的魅力;未来之所以让人害怕,也是在于时间彪悍的流逝,无奈接受的心塞;慢慢的,终将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我们这棵大树变得弱小且稀疏;终将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我们这个同伴唠叨而又行动缓慢;宝贝啊,请耐心陪伴我们,如同我们不愿错过陪伴你的童年一样。

我的宝宝,爱你,不是责任,而是与生俱来,生于心、深入血、表于情!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家庭教育:我还是管不住我自已


我还是管不住我自已

几分钟前,我用衣架打了小乖同学。虽然我在屋里贴满了纸条:“无论多生气,决不再打宝贝!”可是,我还是打了他。

当泄了气的皮球瘫坐椅子上,我心里想,我还是管不住我自已。这样的我,又如何能让孩子管得住自已?

某天,王同学向我传授如何管孩子,他说要多鼓励他,表扬他。无谁他做得多不好,都抓到仅有的哪一个闪光点好好的表扬他。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来展现自已,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已该怎么做。我要少说教,多引导和表扬。我知道他说的都是对的,但心里也知道,每一个还没有孩子需要亲自教导的人都是教育专家,我曾经也是。

但现在——我不是了!我是一个学龄儿童焦虑又不得其法的妈妈。

今天的书法课又是过了一点半,我小寐醒来,发现他们还在家里,在我的怒吼和催促下,两个孩子才慌忙的出了家。暑假开始,第一次书法课没上,第二次是我提醒,第三次两个人完全忘掉没去。不得已,让他们各自定了暑期计划,每天要上什么课都写到计划表里。可是,计划对于他们形同虚设。第四次书法课又玩到两点钟,我午睡醒来大喊着,两人才跑出门。明明我午睡前我还告诉过他们一点半有书法课。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如同这件事跟他们毫无关系!写计划,IPAD定上闹钟,暑假计划改成周计划……最后,这件事情还只是跟我有关系,跟他们俩没关系。

昨天的钢琴课又第N次忘上!周日定的周计划,我说了,到周日我再检查完成的状况,没有按照计划完成的同学都要挨揍。可是,周一两人就处于放松的状态,稀稀拉拉的完成了点,就算过去了;我很担心他们到周末要挨打,于是,周二就开始检查每天的进度情况,还一再的提醒他们要把周计划的量匀到每天来完成;周三,我发现的情况是每天都不能按量完成计划,每天都在落作业,每天都在补作业。还偷机取巧的使用些小聪明指望蒙混过关。加上一再的忘记去上课——我终于是没忍住,越说越气的揍了他。

我不后悔揍他。可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从某些方面来讲,小乖是一个很棒的小孩,他乖巧,贴心,善良,懂事,非常体谅我。每次我从外面回来进到屋里,他迎上来就接过我的包,说:“妈妈!累了吧?快坐着去歇着——”家里任何我不想做的家务活,都可以指挥他去做。看着他的湿疹总不好,我自责不是一个好妈妈时,他会对我说:“妈妈!这不怪你——”他是我的小孩,但也是我的伙伴和朋友,给予我关怀,包容,体谅的人。

可是,他就是管不住他自已,小小的心眼里全是玩玩玩玩——无论我是温柔的还是生气的亦或愤怒的跟他说多少次:“想玩可以!看书、玩游戏妈妈都支持,但必须是在每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之后才可以。”可是不管我怎么说,这些好像对他都没有用!写一会作业,就想玩一会游戏,玩一会儿游戏就沉浸的什么都忘记。还假装很忙的样子,一天都在写作业!

我很想把他的游戏删除掉,可他哭着求我别删。我也知道——他一点点玩起来的装备、工具、成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可是,他这样贪玩,不懂得合理的规划安排时间,任何事情都要依赖我像闹钟一样提醒他,我也是觉得很崩溃。我希望他迅速的成长起来——能够做到自我管理好自已。二宝在肚子里呼呼长大,我不知道,当哪个小东西生下来,我还有没有精力来事无巨细的提醒他,管理他。我迫切的希望——他能够做到自已管理自已。

可是,假期,他做得不好。兴趣课和补习课常常忘记去上,起床需要我叫,作业需要我来催促。我也做得不好,明明几万遍跟自已说,不要管他,可是还是忍不住要提醒他,忍不住要催促他,忍不住要管理他。我揍了他,也不单单是因为他做得不好。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我自已也不够好。

我没有管理好自已的脾气;也没有好的方法来引导他学会自我管理;我不具备足够的耐心等待他的成长,我自已充满焦虑,还对他施加压力。可是我也不想这么检省我自已——如果做一个放任自流的妈妈,会是一个好妈妈吗?如果真的不管他,他未来会怪我没有严格要求他吗?

我觉得好矛盾,完全放手我做不到。尽心细致的做一个好妈妈,我也做不到。想到他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事情——就头好大!他是一个好孩子——我好担心和害怕,他会毁在我不得当的教育之中。什么样的教育对于小乖来说,是适合的?我又很迷茫。在这个阶段——我只是希望他能够合理的规划好自已的时间,管理好属于自已的功课和事情。可是面对他的贪玩,屡教不改,偷机取巧,耍小聪明,我觉得自已无能又无力。

哪些功课到底要不要做?真的是很大的负担吗?真的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吗?如果任由他不做,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吗?家长是要全面的执行老师的要求?还是随着孩子的心意呢?学校的功课真的可以不管他,由他去吗?那开学怎么办?四年级以后怎么办?放任他,随波逐流吗?——男人们觉得这样可以,可是,我心里一点也不确定。

未来不可期,过去已过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检省和调整自已,相信小乖,他会是一个很棒的孩子,方方面面都会是的。不用担心和忧虑!他会是一个超出你想像的好孩子——会是的!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对家庭教育进行模式分析,因为分析视角的差异,家庭教育模式的类型也存在差异。以教育意识为核心,家庭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家长、孩子都有明显的教育意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具有明显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孩子也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具有被教育的意识。这种家教模式具有教育意识性强的特点。家长的教育意识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外露性,孩子能够通过聆听家长的话语、观察家长的表情、活动、动作等迅速、准确地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由于这种模式的教育意识性强,家庭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明确,家长能够迅速地向子女传情达意、实施教育,这种模式深受家长欢迎。不过,由于有的家长素质低、教育方法不当、子女逆反心理及亲子关系对立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的家庭教育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教育效果有时反而不好。

第二种模式为家长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而子女没有意识到家长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种模式的家庭教育表现为,为了培养孩子的某种品质使之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家长特意组织、安排了某种活动或交往,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过子女的主体性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对子女而言,这种活动或交往是作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存在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家长特意安排、组织的,在活动或交往中,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过子女的主体性活动,达到教育目的。在活动或交往中,孩子发挥了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呈现既可以是家长刻意追求的结果,也可能是虽然家长有明显的教育意识,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子女没有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自然而然出现了这种结果。在这种模式中,家长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根据教育意图组织活动、创设情景,家长不能暗示或指导子女的行动,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活动主体性。

第三种模式为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而子女却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能主动接受教育。这种模式中的家长活动只是他的生活本身,尽管家长有时意识到自己的活动、言行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但是在活动中却没有以自己的活动、言行主动接受教育。从孩子的感受的视角观之,这种模式与第一种模式有些相似,不同点在于:在第一种模式中,孩子尽管领会到家长的教育意图,却未必买家长的帐,主动配合家长接受教育;而在第二种家教模式中,孩子能够主动受教育。如果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这种模式的教育效果,可谓“无意插柳柳成荫。”问题是孩子为何对家长无教育意图的活动产生错觉并主动接受教育?显然,在这种模式中孩子的活动具有自我教育的性质,他们出于求知、成长的愿望而把家长的生活赋予了教育的意图,当然家长自身素质、形象具有教育意义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第四种模式为家长没有教育意识,但是孩子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这种家教模式的特点在家长与子女的共同活动和交往中,家长没有教育孩子的意图,孩子也不认为家长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却受到了教育。显然,家长与子女的共同活动和交往,对家长而言只是家庭生活本身,但是对孩子而言却产生了家庭生活中的自我教育。

从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角度分析,第三、第四种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因为家长作为“教育者”没有教育子女的目的性。尽管如此,这种家庭生活本身因为孩子的自我教育的存在使其具有教育意义,我们仍然把它归为家庭教育,目的在于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

二、几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进行说教,甚至以说教为唯一教育方法,其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对家庭教育模式的分析,以下几种家庭教育方法可供家长使用:

——身教法。这种家庭教育方法要求家长意识到自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第一种、第二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组织、设计的活动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鼓动孩子去登山。而在第三、第四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行获得教益。因为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的身教更容易使行为规范具体形象化,体现出行为规范的可信性、可行性,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具有权威性,青少年以观察模仿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家长应该以身教为首要的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常常进行言教,而忽视身教。家长不仅应该从身教的作用理解它的重要性,而且应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增强身教的自觉性。在第一、二种模式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具有教育子女的意图,此时,家长比较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形象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注意进行身教;而在其它两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这时家长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不容易做到注意自身形象进行身教。所以,家庭教育模式给家长以启示:家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家长无小节,节节皆楷模。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看问题,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时时处处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意识到身教的重要性,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

——鼓励法。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自我教育与发展都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应该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就第一、第三种家庭教育模式而言,由于孩子意识到或者错觉性地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所以孩子特别关注家长对他的态度。就第二、第四种家庭教育模式而言,虽然孩子没有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或者并不认为家长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还是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态度。与孩子留意、注重家长对他的有意的态度相比,虽然孩子不太在意家长的无意的态度,但是家长的态度毕竟是他对孩子看法的真实流露,终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笔者提出:“没有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态度,只有不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家长。”

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家长应该容许孩子的不足、失败,从孩子令人不满的状态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向孩子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宽容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从中获得鼓舞,不断奋进。有一个学生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家长看到儿子的考卷后,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这回你没有心理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你不是有病了吧?”他说:“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呀,你不用担心再有别人会超过你,你只要往前跑,肯定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高兴起来。第二次,儿子考到第二十九名。第三次,儿子考到全班第十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九名了。”无论孩子成绩如何,这位家长都给予孩子以正面的鼓励。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他们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宽容、尊重、鼓励,此时家长对孩子令人不满的现状的认识、态度,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或进或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宽容、欣赏、鼓励使孩子获得信心、力量与进步,而苛刻、不满、打击使孩子自卑、泄气、退步。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苛求、不满、批评,而较少宽容、鼓励、支持,即使是孩子取得了进步,内心满意孩子的成绩,表面上也是不欣赏,担心孩子因此在此,笔者提出:“没不需要欣赏、鼓励的孩子,只有不去欣赏,鼓励孩子的家长。”

——经历法。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而言,他人的言教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其教育作用终究不如孩子在亲身经历,实际锻炼中获的认识、体验那么深刻、有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却习惯于说教,而不重视孩子的亲身经历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有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反映,孩子早起磨磨蹭蹭,不急着起床、洗刷,提醒她上学要迟到了,也不管用。虽然多次给她讲早晨上学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也不见效果。如何才能让她早起有紧迫感,笔者给他提议,不要再提醒她、对她进行说教,顺其自然,有意地让她迟到一次,让她经历一次上学迟到、挨教师的批评,使她从亲身体验中认识到要遵守学校纪律、早晨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亲身经历法对于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及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有好处,不过有些家长却不愿意采用此法教育孩子。例如,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进行吃苦教育、挫折教育,主要原因在于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护犊之情可以理解,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需要让孩子去经历风雨,在亲身经历中成长。

让孩子接受亲身经历教育需要家长有意地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和交往,让孩子置身于活动和交往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在第一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中,家长、孩子都具有教育意识,家长要组织、甚至要参与活动、交往。这种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需要孩子认同家长的教育意图,配合家长的教育安排,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家长以这种模式进行家庭教育,并不能保证孩子积极主动地参加所组织的活动与交往。例如,孩子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家长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以培养孩子合群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可能因为原有个性,不认同、配合家长的教育;孩子胆小,为了使孩子克服胆怯,家长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因为胆怯会拒绝参加父母设计组织的活动。此路不通,另觅它途,家长可采用第二种模式来弥补第一种模式的不足。笔者的女儿有些不愿与人交往,平时告诉她多与人交往,结果事与愿违。一次,孩子在楼下让我把钥匙从窗户丢到楼下以便打开储藏室的门,结果我把钥匙丢到三楼窗外的空调上,女儿要我到三楼邻居家把钥匙取回来。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教育孩子与人打交道的好机会吗?我告诉女儿我正在炒菜不方便帮助她。要她自己去做这件事,女儿只好自己去了三楼。女儿回来后兴奋地告诉我她如何有礼貌地敲门、请求阿姨帮忙取下钥匙。第二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要求家长创设一种看似无意的教育情境,让孩子置身其中,使其在独自的亲身经历中受到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太太领着孙子经过,大家像狗狗遇见了包子般激动,可没料到她是个一心想诉说不幸的“祥林嫂”,孙子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幼儿园时被旁边孩子砸到一板,因此现在吃不好、睡不好、学不好……搞了半天,她最需要的是理解,老师只得在那里充当听众。

我在旁边无聊就和那孩子说话,问问他平时的生活与学习、兴趣与爱好。说实话,那孩子的额头非常扁平,牙齿大而外突,看起来智力应该不太好。但与他交流中发现他表达挺流畅,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说话也很有条理,爱好还不少,象棋、数学、轮滑,言语之间都带着些小自信。目前最困扰他的是英语和作文,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单词老默错,作文也写不出来,所以很自卑,认为自己的脑子比别人笨。

我告诉他:你喜欢下棋说明你的逻辑思维很好,所以数学之类你会觉得很喜欢;你爱轮滑,说明你肯定很喜欢运动,运动的孩子反应会更灵敏,而且身体会很棒;说到英语背不出的问题,我给他举了个例子:我们办公室有个老师在中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别人政治问题都默不出,但她每次都能得一百分,大家只羡慕她记性好,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是回家花了功夫背的,别人花的工夫没有她多而已。你默不出,只能说明你下的工夫还不到。再说作文,我说只有多看书才行,他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多好!我问他现在都看什么书,又不喜欢看什么书?他说老师规定的书有些他就不爱看,我让他举例,他说像《红楼梦》,其它中国的三大名著他都喜欢。哈哈,我说我也不爱看,尽管显得很没文化,但我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人家说好我就一定要喜欢呢?他明显松了口气,我建议他,想让写作文变得简单,不妨试试写博客,反正我们学校每人都有,每天一有感触就写点,不管是多是少,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写出来。以前我也不会写,随便写点什么都特别累,后来我也一直写博客,现在就觉得不难了。你在写的时候肯定会思考怎么把话写通畅、如何使语法结构的正确,经常写写改改,你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提高的。他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对他刮目相看,这样的孩子能有多大问题?

他的奶奶终于结束了诉说,站到了孩子后面。我对他奶奶说:“你孙子挺聪明的!”“是吗?我觉得他脑子不好,记性不好、说话表达不清楚。”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他的家长老觉得自家孩子不如人,一直在灌输他脑子存在缺陷的想法,而这缺陷是幼儿园时留下的伤害,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有了障碍,他们就把一切都归因于此。我对他奶奶说:“其实你孙子一切正常,脑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表达也挺流畅,你们以后要多给他鼓励,你不能要求你的孩子是孩子当中最聪明的,但他没有问题,至少通过努力他是可以做到的。”“没问题啊?”老太太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孩子坐着还不愿走了,我说该跟奶奶回家了,他说喜欢和我聊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因为你会说我好,他们总说我不好。

挺有感触的,家长总是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能超过别人家的,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现实总是比较残酷,往往一个正常的孩子都被批评笨了。而我拿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讲给他听,给了他最直接的启示,原来老师也和他有过一样的烦恼,于是他就不会有被边缘化的无助感。给家长信心与理性,给孩子自信与动力,这很重要。

家庭教育的“度”


想要气球升天,就得给气球充气。充的气不够,气球上不了天;充的气过多,气球也许会bump…一声爆炸掉;只有适量的气,气球才会既飞得高又飞得远。这种现象给我们生活中的启示就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家庭教育同样如此。身为家长大人也应认真严格地把握家庭教育的分寸尺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小英雄们的健康、和谐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家庭教育的度呢?建议家长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教育目标适度。在家长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下,往往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定得过高,以至于揠苗助长、强其所难。这样必然会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产生逼迫与逆反的矛盾冲突,对孩子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孩子的适度期望是必要的。适度的家庭教育目标,一定是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也一定是家长自身的指导、参与条件能胜任的。

2.教育方法适度。在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一是过度娇宠。过度的关怀和无原则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确立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的锻炼机会。二是过度严厉。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孩子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变得性格暴躁,行为粗野;性格懦弱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学会欺骗撒谎。真正爱孩子,就要成为一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父母。

3.教育内容适度。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延伸,把课本的知识性内容当作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孩子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过度重视智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更会阻碍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人格的缺失,给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4.表扬要适度。时下,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中,“赏识教育”似乎成了口头禅。的确,对孩子要多夸多表扬,表扬有点像精神上的兴奋剂,可以让人精神振奋,自信倍增。但表扬也要有节制、有原则、有具体目标,否则表扬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助长孩子的虚荣心,降低抗挫折的能力,影响心理健康。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有成绩表扬鼓励,有缺点批评教育,宽严有度,刚柔兼济。

激励教育在家庭中不可忽视

若想孩子不断进步,达到父母期盼的目标,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而其中父母的心理激励则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正常发展、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在激励孩子方面,家长可通过理想、行为、关怀和兴趣等多方面激励入手。

理想、目标激励: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条件和特长为其设计奋斗的大目标,时时鼓励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不断为孩子增加前进动力。当然,理想激励尤其要注重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教育,克服名利思想的影响,确立了理想,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恰当的小目标,循序渐进,促其实现大目标。

行为、榜样激励:“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孩子;用正面的教诲开导激励孩子;用满腔的爱心去关怀、体贴孩子。父母还要经常提供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教育激励孩子,让孩子从中汲取营养,也可把邻里品学兼优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鼓励孩子向他们看齐。

关怀、表扬激励:父母对孩子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尤其要从精神上、心理上关怀,不仅关心其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而且要关心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形成激励。特别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严格要求正是出于对他的未来的负责与关怀,是对他真正的爱。在家教中,对孩子每一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给以表扬激励。特别当孩子受到挫折时,要从正面说服,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树立新的起点,奋起直追。

动机、兴趣激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竞赛,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特别要注重智力投资。培养兴趣也是学习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要从学习条件、环境、心理因素等多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源头活水天天来,水到渠成步步高,尤其是对特长的培养,更要注意兴趣激励,才会产生较强的动力。

家庭教育的特点


l.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一是指学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学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二是指社会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须完成,社会教育触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责无旁贷。例如生孩子等。总之,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比学校教育要广泛得多。三是指参与人员的全员性。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完成家庭教育的义务。

家庭教育的极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一个合格社会成员,必须接受全面教育。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家庭教育都有责任使其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一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2.广泛性

家庭教育的广泛性是指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家长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随时可见

,随着家长素质的提高,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趋向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即使不太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对其子女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家长对子女择业。待人处世、社交、恋爱婚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复杂性

家庭教育的复杂性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没有规定的教育内容和学制。家庭只有自然的条件,难有人为的选择。特别是家庭关系,是天然造就的,不能更改。

家庭教育复杂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求不一致,经常陷于“教而无效,放而不忍”的困境。左邻右舍对孩子的影响有好有坏。从目前我国的居住条件来看,很难做到象孟母三迁的事实。这就构成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

4.渗透性

渗透性也可称感染性。家庭教育的渗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统一性决定了家庭经济状况。成员之间的关系、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家长的爱好等都会耳儒目染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特别是父母的思想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刻。

5.灵活性

家庭教育不象学校教育那样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

“遇物则诲”,相机而教,通过生活实践或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易为孩子所接受。

6.权威性

这里的权威性主要指血缘伦理的权威性。是一种特殊的权威性。家长有一般教育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存在着经济与生活的信赖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权威性,不但有一般的教育力量,而且天然地带有亲情色彩。权威有着强大的人格感化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7.针对性和及时性

由于父母对子女的特殊关系,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子女有什么想法都愿向父母倾吐。孩子在自然状态下,少有戒心,因而思想作风、行为习惯表现得最真实、最充分。所以,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秉性、脾气摸得十分透彻。“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为家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供了条件。

8.长期性

家庭教育的长期性,是相伴人生的,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受家庭教育。虽然不同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小不一样,但始终伴随着人生。如果家庭是一种民主类型,已成为父母的人,还会经常从孩子的言行中受到教育。

9.继承性

继承性也可称为延续性。人们在家庭里接受了父祖辈对自己的教育,在自己长大成家立业后,也用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后代,用从父祖辈那里接受影响和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去影响教育自己的后代。“家风”、“家业”就是继承性的一个说明。

家庭教育的继承性对于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造就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喜欢《家庭教育:我的生死之交》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