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告诉孩子你可以的

10-06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育儿观念:告诉孩子你可以的”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育儿观念:告诉孩子你可以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一样,在孩子撒娇或对于你的批评流泪时,你是继续坚持

自己的意见还是举手投降了,但我想大多数家长应该“投降”了吧,因为大多数家长在

教育孩子时一看到孩子流下眼泪马上就心软了,能坚持自己的见解的为数不多,这就使

得孩子掌握了“救命法宝”。

我们班有个新来的孩子叫马雨涵,她刚来我们班时与其他新入园的孩子一样又哭又闹,

本想她哭闹几天后就会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可半个月过去了,一次手工活动中我发现她

的爱哭已经不是她是否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标志而是她逃避自己做事情的标志。我记得那

天教孩子折小鱼,当孩子学得正起劲时她哭了,我连忙问怎么了,她说不会折,我的本

能反应就是帮她折,因为她毕竟刚来这种现象很正常,可在后来的学习中我发现我错了

因为她一遇到问题就会哭,直到你问她为什么哭时她才会告诉你原因,只要你帮她做了

她立马就不哭了,这时我与张老师回忆起她每天早晨来上学时只要他脱外套她就会哭,

而且每次我们帮她做了她就不哭了,并且与其他孩子玩的很好,我们突然觉得不知不觉

中我们已帮了她太多的忙,已经被她的眼泪降服了太多次了。

后来我们找时间与家长交流时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表现很了解,因为是独生子女,在家里

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都拿她当宝贝,在家里只要不顺她的意思她就会以哭“要挟

”大家,所以家里人都顺着她。经过交谈后我们与家长大成协议,不再向她的这种行为yJS21.Com

“妥协”,要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事事依赖大人。作为家长不要干预孩子太多

,该让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还应让他自己做,你只需要在孩子完成时给予鼓励就可以了

,也希望家长能正视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要一味的娇惯放纵。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别让你的孩子错过了“游戏”


育儿观念:别让你的孩子错过了“游戏”

现在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飞黄腾达,所以从小就要求他们除了学校教授的知识以外,还帮他们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钢琴,学奥数,学围棋等等。把所有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根本不给孩子留有游戏的时间,觉得把时间留给游戏纯粹是一种浪费!那么,到底游戏是不是一种浪费,它对幼儿的发展又有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游戏的神秘面纱。

一.游戏的特性

一般来说,“玩”就是游戏的一种通俗说法,玩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之一,是他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对于孩子来说,玩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他们学习、生活和发展、成长中一种有价值的主要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长期以来,大家都认识到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与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幼儿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应让幼儿在玩中学,一切教育都从幼儿生活中来。孩子的游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孩子的游戏充满趣味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情感、意志上的体验,并从中获得快乐。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里面,扮演老狼的孩子头戴头饰边回答孩子们的问话边观望四周的动静,扮演动物的孩子则是一边回答一边留意等会自己要奔跑的路线,当听到“天亮了”的讯号时,“老狼”和孩子们不约而同的相向奔跑,这无疑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

(二):孩子的游戏充满想象幼儿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力丰富,无拘无束。他们是对现实的一种模仿,也是对活动的一种假象。在我们的角色游戏中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娃娃家”是孩子们最乐意参加的游戏之一,游戏中孩子们今天可以当爸爸、明天可以做厨师、后天还可以做医生……甚至可以把盒子当面包、当空调、当电视机,所有的绝妙想象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游戏的这种假想性特点,使幼儿可以不受具体条件的限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把想象中的情节发展下去。没有假想性,游戏就无法进行。正因为游戏的假想性特点,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充分表现。

(三):孩子的游戏充满创新游戏是无拘无束的一种活动,没有强制没有强迫,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的适合自己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活动。在区域游戏的益智区中,新增添了材料按小棒的长短排序。在经历过几次长短排序后小朋友们自己想像出小棒拼图,且拼出的图样形象逼真,这不就是孩子自主创新的最佳体现么。

(四):孩子的游戏可以重复再重复幼儿的游戏是一种可以重复的活动,由于受孩子的认识、经验、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游戏常常是重复性的联系,不厌其烦。如:“开汽车”的游戏,幼儿一再扮演司机,一再摆弄方向盘,一再重复模仿交通警的动作,百玩不厌。正是这种重复性,使幼儿从游戏中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操作;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幼儿游戏的内容、情节会逐步复杂和丰富,游戏的种类和主题也越来越多样化。

二、游戏的作用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对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游戏能满足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游戏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之一,是他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他们学习、生活和发展、成长中一种有价值的主要活动。基于孩子的特性,在孩子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强于抑制,高级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仍不健全,易于疲劳。游戏活动的有趣、富于变化,能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孩子只受他们乐于接受的规则的约束。

(二)、游戏是锻炼孩子身体的有效手段游戏具有活动性,因此在游戏中孩子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活动状态。不同的游戏,活动量大小不同,身体活动部位也不同。所以幼儿游戏能有效促进孩子动作的发展。而动作可分为两大类:1、大肌肉动作,发展走、跑、跳、攀、爬等基本动作,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力度以及灵敏度等。例如:在玩钻山洞游戏中,发展了幼儿爬的能力,在玩小兔跳时,发展了幼儿的弹跳能力,在玩老狼老狼几点了时,发展了幼儿跑的能力……体育游戏锻炼孩子走、跑、跳、钻等动作。2、小肌肉动作,发展操作技能,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等。例如:在剪窗花游戏中,发展了幼儿的手部肌肉,在玩钓鱼的游戏中,发展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结……结构游戏锻炼孩子的手的动作,游戏在发展孩子基本动作的同时,也促进孩子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增强新陈代谢,锻炼肌肉和骨骼,有效的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成长。

(三)、游戏能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孩子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任何一种游戏都要求孩子进行智力活动,如:积木游戏中孩子要思考构建何种结构物,如何构建等。橡皮泥游戏中孩子要思考用什么方法捏什么物体,走迷宫游戏中孩子要思考怎样才能找到路等等。只要孩子面对问题,就会有思维活动。游戏给孩子创设了许多性质不同的情境,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且在游戏中发生的问题,更能激发她们思维的积极性。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玩”中生智。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小吃店的客人进来吃东西,发现没有筷子,老板马上想到用牛奶管子代替筷子,娃娃家中,冬天天气冷了,“妈妈”马上想到用布条代替围巾来取暖。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必须用语言来表现游戏的情节和内容,比如对“娃娃”说话,教“娃娃”唱歌或者用礼貌的语言与游戏中其他成员进行交流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四)、游戏能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在游戏中,孩子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需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必须学会互相理解。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先靠成人的说教是没有好效果,而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能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在游戏中可大大缩短幼儿掌握道德行为规则的过程,促进社会化行为的发展。同时培养幼儿关心别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在交往中会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游戏帮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由于规则是公正的,孩子收到规则的限制,能促使孩子足部摆脱自我中心。小游戏还能够使孩子变换不同的角色,有利于帮助孩子懂得改变看问题角度的方法。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的轮流、共享、交换、等待、互助等交往原则,成为起社会化方面最重要的价值。在此过程中,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孩子通过模仿成人对劳动和一切事物的态度,学习成人的各种优良品质,比如一个平时比较懒惰的孩子,可以通过扮演售货员,学习勤劳、热情为人服务的品质。在游戏中,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克服一定的困难,这样就逐步培养了孩子的自制力和勇敢、创造的精神,也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

(五)、游戏能促进孩子情绪、情感以及自主意识的发展。游戏是没有压力的活动,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心旷神怡,有着积极的愉快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必要的。孩子的各种情感,积极的、消极的都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表现,而游戏就为她们安全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提供了平台。从游戏的本质来看游戏是游戏者决定的,是轻松而愉快的活动,游戏者应有自主感、责任感、也就是说,幼儿应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在每次选择游戏内容时,总是积极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但也有少数内向、胆小的幼儿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老师,不敢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被动的等着老师安排。为了调动这部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平时的表现情况,从实际出发引导生活及自理能力强的幼儿讨论确定主题,进行游戏,或启发有某种生活经验的幼儿去帮助和指导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幼儿去玩她们的游戏,从而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及自主性的培养。

(六)、游戏能促进孩子的美育发展。游戏中丰富的材料,鲜艳的颜色、独特的造型等都能促进孩子美育的发展,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还可以使孩子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文艺作品中的美好艺术形象,优美艺术语言产生兴趣,结构游戏可以使孩子体验结构造型的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不仅感受到美,还可学会用各种手段去表现美,创造美,这些都可以使孩子获得美的享受,发展美的创造力。

三、游戏的种类幼儿游戏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教育作用可分为:

1、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人的角色,模仿他人的行动和语言,并且利用一些材料及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积累的经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当他们进入角色的时候会想很多相似于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来模仿,从而进行游戏:如做妈妈的会很周到地整理好家里的事,再去买菜、烧饭,招待客人等;当娃娃病了还会打急救电话呢!做爸爸的还真在家像模像样的修电视机、煤气灶等。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就是儿童通过操作各种材料,进行物体构造的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幼儿的结构游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仅仅用积木搭建筑物的活动,发展到运用多种结构技能,来操作金属、塑料等多样化的结构材料,使这一类操作性的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对于中班的幼儿应该提供的结构材料无论从颜色要鲜艳,拼插容易,娶放方便,可塑性强.中班幼儿会运用已有经验,技能通过想像和创造来构造各种不同形状的,不同大小的汽车,房子.

3、表演游戏。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丰富多采,尤其表演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是幼儿园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巧,再现该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除了扮演角色之外,还有歌舞、打击乐等自娱自乐的式。我们开展了“可爱的动物”的主题活动,幼儿在表演游戏区创编了“小鸡的一家”的剧情。“鸡宝宝是怎样出生的呢?”小朋友们各有各的想法,在一番争论之后,他们玩起了“鸡宝宝的诞生”的游戏。他们自己分配角色,自己选择道具,自己说台词。时而钻进大蛋壳里,把自己扮成有趣的蛋宝宝(宝宝食品),时而把自己变成破壳而出的小小鸡。

4、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它由各种基本动作组成,有规则,有结果。有的体育游戏有角色、有情节,还带有竞赛性质,通过游戏发展幼儿走、跑、跳、攀登、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体育游戏内容广泛、有趣,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

5、智力游戏。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有规则的游戏。它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愉快的实际活动过程中完成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学习任务。幼儿听听、看看、说说、摸摸、想想、做做,使眼、耳、口、手、脑各器官都活动起来。做出智力上的努力。从而使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均得到训练,提高智力才能。如有一个5岁多的男孩,平时沉默寡言、反应迟钝,连1~5的序数都不会数。通过有关计数、猜谜等各种智力游戏,很快产生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计算能力。

6、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有些音乐游戏有一定的主题、情节或角色。如《找朋友》、《抢椅子》等。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7、以娱乐为主的游戏,幼儿可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如:木头人,大家可以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四、家长对孩子游戏的指导游戏的种类多种多样,每种游戏中都存在着千丝万屡的联系。那家长该如何指导幼儿快乐游戏让幼儿得到发展呢?

(一)、为孩子游戏作必要的准备孩子的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孩子的生活经骏越丰富,游戏内容也就越丰富.游戏的兴趣越高。所以首先是知识的准备,家长事先要周密设计,作出妥善安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与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注意观察周围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观察环境中的变化.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帮助孩子充实游戏情节和内容,有条件的家长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可带孩子外出旅游.到名山大川,祖国文化古都参观游览以扩大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其次是场地、材料的准备,在现有的居住条件下,家长宁可减少一些非必需的家具用地,也应给孩子留出一席之地。玩具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各类游戏又是以特定的玩具和材料为前提的,没有或缺少玩具则游戏难以开展。

(二)、为孩子创造宽松的游戏环境给孩子的游戏宽松的环境,是指不要过多干顶孩子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扮演感兴趣的角色,即使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也应以游戏参与者身份进行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分享与父母同乐的亲情。

1、在时间上,尽量让孩子玩得尽兴.有时孩子玩在兴头上.会忘巳时间,家长不应强行停止游戏,而虚以游戏的口吻让孩子自然而然停止。例如孩子骑车玩.列吃饭时还不愿停止,家长可以管理人员的身份,请“司机”将车放进车库检修,孩子会愉快接受家长类似建议。

2、在身份上,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孩子的游戏,跟孩子一起玩,一起乐、家长不要指挥孩子。游戏中,家长是孩子的伙伴,而不是孩子多的爸爸或妈妈,如果家长过多以高高在上的身份自居,过多地指挥孩子,会使孩子失去游戏的兴趣。家长应当鼓励孩子从错误中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引导孩子时,应当用商量的口吻,如“我看这块积木放在这儿比较好,你认为呢”。

3、在困难上,游戏的主角是孩子,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可以启发并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如果孩子在拼图时遇到困难家长不应该直接帮幼儿拼,而是引导他发现拼图的技巧,知道每块图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学会拼图,让他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

4、在错误上,发现孩子的坏毛病要以正确的方法来纠正。如:当孩子玩得很认真,并能想出一些办法时,家长就要及时表扬;如果孩子不专心,不爱护玩具,东跑跑,西看看,家长就要提醒他。但是家长不能严厉的批评孩子会让孩子对游戏失去信心和兴致。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发现问题,给他分析错在哪里,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此外,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周围气氛,不要把电视机打开,也不能随便干扰孩子的活动,尽量不让外界因素分散他的注意力,这对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游戏习惯有好处。

(三)、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玩具每次游戏结束,一定要求孩子将玩具收拾放回原处。即使孩子幼小.能力不足.也要要求孩子与成人共同收拾。对于中班年龄的孩子,要求坚持做到游戏结束把玩具放回原处,已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了,所以家长千万不能包办,从而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游戏是一种比较松散的活动.没有压力和负担,使幼儿感到满足、自信和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幼儿乐于遵守规则。游戏也能激发幼儿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直接操作各种玩具和材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感觉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及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和情绪情感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难怪有人说“只学习不玩耍,多聪明的孩子也变傻”。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变傻,所以希望通过这次的交流能让我们的家长朋友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

育儿观念:请别忘了称赞你的孩子


育儿观念:请别忘了称赞你的孩子

——观《小孩不笨》有感

电影简介:

在影片中,有两对父母,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虽然十分不同,但是结果一样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对父母,他们把大部份时间用在经营自己的事业上,和两个孩子的密切关系很少,而导致哥哥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妈妈老是不履行诺言,弟弟变成一个没有主见,不会反抗的“听话”的孩子……另一个爸爸,他很爱很爱他的孩子,但他不懂得如何去爱,面对孩子的坏成绩,叛逆,只是一味地使用暴力解决,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和他一样,遇到事情就是使用暴力来解决,最后沦落为社会上的小混混。

电影最后的结局很深刻,成才的爸爸用死换来了学校老师接受他再回校读书,差点踏入歧途的他后来成了一名好学生,学谦的父母也终于明白是自己不会教育才导致孩子抢劫的,为了孩子,妈妈辞职了,爸爸也放下了工作,一同去观看了杰利的演出。

我的感想:

看完电影,作为一个母亲,我有很多的感触:电影一开始,字幕缓缓出现的那一句:“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什么时候?”让我的心一阵悸动,我问自己,我最后一次称赞我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呢?我在我的脑海里拼命地搜索着……原来我在渐渐遗忘那把称赞的钥匙,那把“请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多称赞他;少看孩子的缺点,少点指责的钥匙,父母们都需要,而且我们都拥有这把钥匙,只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把它遗忘掉了。”

一家人想要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员之间必须相亲相爱、互相理解。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也需要受鼓励,被称赞。孩子也不例外。一个人的成长充满着挫败与艰辛,而这时,以父母为主导的家就是他坚强的后盾,是他温暖的“避风港”,这个家不仅给了他温暖,还给了他力量和勇气,这些就是能够使他羽翼变得丰满的“催化剂”。

成才爸爸临死时说:“天底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环境,没有学会怎么去爱别人,我是太爱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父亲用生命去保护他的孩子,你敢说他不爱他的孩子吗?只是他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爱他的孩子。成才爸爸的死告诉我们: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怎么去爱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透过这部电影,让我看到孩子们不只是需要关怀和爱心,他们也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称赞和肯定。“没有教不会的的孩子(学生),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老师)”。其实小孩不笨!重要的是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优点,爱好,擅长,需要……父母跟孩子之间应该多交流沟通,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要的究竟是什么。用关心关爱在心与心之间搭一座桥,让彼此的心灵更加靠近!小孩不笨!他们没你想的那么差,只要你能真心地和孩子们沟通,聆听他们的心声,多做正面的引导,多表扬少批评,你会发现哪怕再"笨"的孩子也会进步!

共勉: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赞与肯定,请不要吝啬你的称赞,更别忘了对孩子的称赞,因为那是他信心的来源。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请多看到别人身上好的一面,这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育儿观念:用正确的爱呵护你的孩子


育儿观念:用正确的爱呵护你的孩子

今天很早儿子就起床了,听他在厨房里面乒呤乓啷的在捣鼓什么,也没去细看,过了十多分钟,儿子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端到了桌子上,“妈,吃吧,吃好你赶紧送我去昂立吧!”

我连夸儿子烧得好吃,儿子说:“妈妈,别夸了,是宁波的汤圆做得好,并不是我做得好,不过,这味道的确不错吧?”我突然觉得连点头都是在敷衍孩子。

孩子的提醒再次告诉我,当我们没有夸到点子上,等于白夸,听多了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夸奖,孩子反而会觉得我们是在敷衍他,不但激发不了他做事的热情,有时候反而会令孩子很厌烦。

那天我们应邀参加昊爸的朋友聚会,儿子用他娴熟的语言表达与智慧的思想,赢得了所有在场的朋友们的夸赞,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他全然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孩子,从渠道的布设聊到品牌的建设,从业务的拓展聊到广告的投放,再谈美国的大选与汇率,他立即纠正了他们不正确的汇率计算,他谈最近的钓鱼岛事件等等,他发表的每个意见都让所有在场的叔叔阿姨们夸目相看,他们夸他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博学幽默,很有“绅士”风度。

在那一刻,他诚然是个非常成熟的大人,我无法将此刻的他与平时在我们怀里撒娇有时还叛逆得让我手心发涨的小男孩联系在一起,我幸福地陶醉在他们的交流中。。。。。。

当看到孩子手舞足蹈又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突然发现:当众多的家长在追着孩子要分数的时候,我却顾自己挖掘孩子身上的宝藏的做法也许是对的。

从怀儿子的那天起,我就暗暗发誓:以后我的孩子一定要是个非常独特的孩子,我不会让他为了分数而迷茫,也不会为了升学而盲从,我要充分发掘属于他自己的宝藏!

我不是没有动摇过,当众多的家长把分数与升学看得高于一切时,我跟儿子说:“分数是属于你自己的,能拿高分那说明你的确具有拿高分的能力,如果不能,你自己去找原因,我愿意陪你一起去分析,直至找到拿高分的方法。如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没有关系,说明我们没有拿高分的潜力,那么我们是否在别的领域更容易令我们有成就感?”

儿子有时候会拿回来一些不太漂亮的分数,说不紧张是假的,我甚至怀疑是否我们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孩子会认为这个分数无所谓,他明明有拿高分的潜力,为什么每次都与高分失之交臂,我总觉得,我们在给孩子的指导上出现了问题,并没有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儿子是个典型的听觉型的孩子,对声音与节奏非常敏感,我们却用“认真”来评判他的学习态度,而恰恰这是最不适合他的,听觉型的孩子其实最喜欢跟着感觉走,他不喜欢刻板教条的方式,他喜欢在愉悦而温馨的条件下接受你的教导。所以如果不了解孩子的特性,任意用我们自己所谓的“正确方式”去教育他,结果可想而知:只会让你心力憔悴,让他伤痕累累!

再先进的学校也不可能做到按照每个孩子的特性来教育,只有我们作为家长自己知道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每个孩子都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宝藏”,相信上帝造人时已经禀赋了孩子各自的天性,上帝是想让他们在各个领域各有所成,而我们偏偏将孩子押上了狭小又危险的“独木桥”,我们为了提高孩子的分数,送孩子去培训班,去各种个性化的课程,恰恰没有将孩子的心智启迪出来,孩子喊冤,我们叫苦!

昊妈认识到这点以后,我现在开始思考如何让孩子更加快乐自发地学,让孩子在生活中学,在长生活见识与智慧的同时提高点分数,这样的分数才是有意义的,视“不管”为最好的管,接下来我将对孩子重点引导。

很多时候我发现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听,是我们管教的方法有问题,孩子正专心兴奋地看着电影,你要在边上晃悠来晃悠去的唠叨,等他一心想写作业的时候你又开始催着他快点快点,孩子对时间的管控能力是有欠缺,但是如果你一直用唠叨代替指导,那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灾难,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孩子只会越来越厌学,很多悲剧也就因此而产生,孩子找不到学习的快感,整天就是大人的唠叨,在他看来分数才是唯一博得大人开心的筹码,所以有时候听到家长说:“我家这孩子好像是晚娘生的,跟我一点都不亲!”我在想:他跟你怎么能亲得起来呢,你整天把孩子当成实现你人生价值的工具,人前人后的比,进步了夸下他,退步了训下他,荣耀了赞美下他,衰败了挖苦下他,请问这是什么教育?在你眼里,孩子跟动物有何区别,所以这是对人性的摧残啊!

有些家长认为生了个孩子就成了教育专家,那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气势真的可以将你活活吞死,他们满足了自己的情绪发泄后,却要让孩子承担他们清理“垃圾”的清洁工,说实话,有时候看到这样野蛮无知的家长,真的有让人手心发痒的感觉,那种气愤之极溢于言表!如果不是成人的那点理智,真的会冲过去跟他纠缠一番!

能跟孩子愉快的相处,是我们做父母的福分,不管孩子聪明与笨拙,都是上帝给我们最好的馈赠,我们没有理由让孩子不快乐,孩子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可爱,他们的心灵是那么的洁白无瑕,那么的晶莹剔透,如此宝贵的礼物,我们怎忍心去伤害与摧残?

好好爱你独一无二的孩子,好好珍藏与孩子成长的点滴快乐吧

育儿观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谎吗?


育儿观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谎吗?

事件:

今天下班比较迟,儿子又跟同学点点一起回家吃饭去了,下班后和老婆一起去接儿子,进门后我的老同学(点点妈妈和我们夫妻是同学)就很义正词严的告诉我们:你们儿子今天又撒谎了!老婆的脸马上变了颜色,儿子听到了也似乎感觉不妙。原来,放学的时候,儿子要跟同学回来,同学的妈妈就跟他说:你到办公室跟你爸爸说一声,要爸爸同意了,才可以去。于是儿子就跑到楼上的办公室,但因为我在开会,不在办公室,于是儿子便下楼跟她说:我爸爸同意了,我们走吧。后来因为带着儿子的包不方便,同学的妈妈便上来放在我的办公室才发现我并在办公室。于是几个人便认为儿子撒了谎,便出现了文章开始的一幕。

儿子是个性格外向的小伙子,喜欢到同学家去玩,特别是点点家,在和儿子的聊天中,儿子告诉我点点妈妈的要求是必须是我同意才可以去他们家,但他在找不到我的情况下,不知如何解决,又担心他们会离开,于是为了达到点点妈的要求而去他们家,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表达。于是就发生了前面的一幕。听完之后我跟儿子说:假如以后找不到我的话,就告诉阿姨,让阿姨打电话给我就可以了,儿子很开心的点点头。

策略:

一、理性的面对。

撒谎并不什么新鲜事物,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此类经历。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撒谎有时是一种人际沟通技巧,但在我们目前的社会道德常识体系中,人们常常记住其向“恶”的一面,而忽视其向“善”的一面。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并不少见,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孩子经常会说一些并不存在或并未发生的事件,也常会为此而担心苦恼,忧心忡忡,甚至大发雷霆。其实作为父母,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与孩子做好沟通交流,真正了解孩子的意图与目的,切忌冲动上火,不问青红皂白,一顿呵斥如疾风骤雨,过后却又后悔不已,但给孩子已经留下难以弥补的伤害,也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二、正确的引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孩子也在寻求各种不同的解决方式方法,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严格的评判标准来权衡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恰当,但对于目标的达成意识确实非常强烈,会想方设法的围绕欲达到的目标寻找各种方法来解决,但绝对不是在主观意识上去进行我们所谓的“恶念”的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父母我们在了解孩子真正的意图后,应该给与理解,应该给与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去上纲上线,随意的给孩子扣上一个帽子。

正如儿子所碰到的这件事情一样,他这样的解决方式,对于他的年龄来理解,并无不妥,只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而已,只是我们成人带着社会性评判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行为,假如我们在跟孩子的沟通之后,了解他所存在的困惑,告诉他如何正确的去表达现实,如何去求助的方式等等,相信下次再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就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法途径,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感悟:

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很多家长并不一定会在意孩子偶尔的“胡说八道”,或者简单的评价,武断的批评,但我们的一番大道理并不一定能够让孩子入心,也未必能够理解,不给与解决问题的帮助,只能算是事倍功半的忙碌!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花开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一种等待慢慢成长的心境,与孩子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用自己的童心去感悟孩子的内心世界!!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找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

爸爸怒不可遏,这小子太淘气了,简直就是个破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妈妈的一番话,在坚定地提醒着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个更重要?更何况在没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开打,是不是在说孩子的自尊和快乐,还远远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妈妈蹲下来帮孩子擦干了眼泪,轻声地问:“宝宝为什么要把汤倒在花盆里啊?”小男孩抽泣着说:“奶奶说……热热的菜汤有营养……我想让花长高高……”这下轮到妈妈流眼泪了,孩子爱花的一颗心啊,差点儿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

数不清的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愤怒:刚换的窗户玻璃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烂;没用多久的骨瓷餐具,被孩子摔碎了一半;卫生间的卷筒纸成了孩子身上的“飘带”,飘得屋子里哪儿都是;茶几上摆的东西,全被孩子当成玩具蹂躏得不成样子:烟灰缸、鲜花、报纸、指甲刀、水杯、书……无一幸免。

父母们请息怒吧,就像那株被热汤烫死的花一样,这些东西已经死了、破了、碎了、毁了,我们就不要再用棒子把孩子稚嫩纯净的心灵也搭上吧!如果说孩子有什么错,那就是他们缺乏生活的经验,同时身上又实在有无穷的活力!可“生活的经验”谁不是在一次次教训里学到的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次在餐厅里等朋友,邻桌有一个妈妈和她女儿在吃饭,那女孩儿看上去大约五六岁的样子,小家伙对装果汁的半圆杯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不停地看过去摸过来,直到“嘭”的一声,果汁连杯子一起摔碎在地上,小家伙的胳膊上也洒上了不少果汁。

“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儿?你就是手痒痒!跟你说没说过啊?吃饭的时候不要玩,你就是不听,告诉你啊,你再这样,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吃饭了!还不快跟我去洗手!”妈妈大声地斥责小女孩。

戏剧性的一幕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个妈妈起身的时候太急,没有注意到餐巾还搭在她腿上,她刚一转身,那块餐巾就扯着盘子、刀叉、杯子、水瓶“咣当”一声全摔在了地上!

声音之大,引来了所有人的张望,妈妈难堪极了,她怒视着女儿:“都怪你!这下你高兴了吧!盘子都摔碎了,还吃什么吃!”小家伙原本就撇着的嘴,终于顶不住了,“哇”地大哭起来!

一顿本来开心的晚餐就这样在孩子哭哭啼啼、妈妈怒气冲冲中变了味道。其实当孩子把玻璃杯打碎的时候,她自己也被吓到了——如果她知道她玩杯子的后果是连果汁也喝不成了,那她一定不会那么做的。可惜,这个孩子才五六岁,她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动作。

作为妈妈,这个时候如果是用轻柔的声音说:没关系,再要一杯果汁就好了,玻璃杯子是很脆的,很容易碎,最好不要拿来玩,知道了吗?

如果是这样,结果会怎样?孩子在心里会感激妈妈没有骂她,也会更珍惜下一个玻璃杯子;妈妈自己也不会生那么大的气,当然也就不会心急火燎的,那堆盘子和杯子也不会集体牺牲掉了。

等那个妈妈拉着小家伙从洗手间里出来,服务生已经给她们换了一套餐具,但看得出,妈妈和女儿的好心情也和玻璃杯、盘子一起摔碎了。去洗手间的时候,我特意绕到这个妈妈的面前,我笑着说:“别沮丧了,我也和你一样,经常打碎东西,这没什么大不了。”

这个妈妈愣愣地看着我,可能在想,这话什么意思?

我补充了一句:“一个杯子、一个盘子,和你们的好心情相比,没什么大不了,简直一文不值!”

孩子妈妈这才会心一笑,说了声谢谢。

有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在这里也很值得讲一下。这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曾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能使他超乎凡人?他的回答很让人意外,他说:这和我两岁时,我母亲对我身上发生的事情的处理方法有关。

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亲看见了,但她并没有对我大叫大嚷,也没有惩罚我,她只是说:“哇!罗伯特,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摊牛奶呢!唉,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我听母亲这样说,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

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罗伯特,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

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科学家说到这里,连记者都很羡慕他有一位如此宽容、可爱的母亲。

科学家接着说:“这还没完,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罗伯特,刚才你所做的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我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

“这真是一堂很棒的课!”记者感叹道。

“是啊,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这就是科学家罗伯特的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所打动,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花、养玻璃窗、养盘子、养牛奶瓶……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再为那些已经毁坏的、无关紧要的物品而迁怒于孩子了,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习使用胶水,把自己的头发粘成了大饼;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用剪刀,让你给他新买的牛仔裤千疮百孔——请都不要生气吧。如果你确实有浑身的劲儿使不出去,那就用来感谢这些曾经被孩子蹂躏过的物品吧,它们曾用“自我牺牲”的悲壮,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设了一小块儿碎石。

育儿观念


育儿观念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而孩子的健康、聪明需要父母的辛勤培养和教育。人们不是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所圈、所点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说明教育的重要。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行为的发展。良好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头脑聪明、积极乐观的人。

但在现实中,家长们往往都缺乏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子过河――凭感觉了。自今年9月我们的女儿阳阳开始幼儿园学习后,我们有幸参加了新生家长培训系列讲座,这些讲座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非常及时也非常有针对性,帮我们解答了许多存在的疑问,也纠正了我们一些认识上的偏误,让我们逐步掌握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又深刻的体会到做一个称职的、让孩子喜欢的父母是何等的不容易。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但要更新观念,走出各种误区,更要做好表率,树立榜样,要以爱的教育来培养小孩。对小孩的各种要求应顺其发展、启发引导、减少压力,多给小孩创造其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s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对幼儿实施教育,不仅在于幼儿园的教育,还应当贯穿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强有力的支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更应与老师密切合作。

育儿观念:走进孩子


育儿观念:走进孩子

“走进孩子”,在前几年我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认为孩子,肯定会听大人话。现在我才明白,现在的

孩子,和我们小时候是不一样。

我的女儿今年11岁,她经常对我说的话不理不睬,有时候还会反抗,我总认为,女儿是处于“逆反期”

,过一段时间会好的。直到有一天,我和她二婶在一起,我才醒悟过来。我的女儿对别人说,家里有个

啰嗦的老妈,处于更年期的老妈,她一刻也不想呆在家里。听到女儿对我这样的评价,我真是伤心,开

始反思自己的教育。难怪女儿最近经常不在家,我必须重视这件事情。

我开始查阅资料,寻找教育的方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的言行。日常生活中,我对女儿要求过

于严厉,特别是卫生习惯上。我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要走进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事情。

首先,我找准时机,同女儿谈心。我真心的向女儿道歉,以后,妈妈不会再用那么霸道的语气同女儿说

话了。女儿也主动向我道歉,说她也会改正的,不应该和妈妈顶嘴。有事情我们好好商量。妈妈都是为

女儿好的,只是妈妈的方式不对。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抽出时间,听女儿讲她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其

它她愿意讲的事情。

专家说:“我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能够换位思维,就能够理解孩子,不误解孩子”。与孩子沟通,

要学会谈心。孩子说,父母听,叫做“谈心”;只是父母说,孩子听,叫做“唠叨”。每天与孩子谈心5

分钟,安静5分钟,让他跟你聊聊天,不带任何个人主张,我听你说。无论孩子说什么话,都不要训斥孩

子。

其次,关爱孩子,不要讲条件。女儿进步了,我表扬。女儿退步了,帮助女儿找不足,鼓励孩子。

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让女儿体会到,妈妈是永远爱她的。当孩子被他人看重时,孩子感到安全,被爱,

被尊重,有价值感;为了再次被人看重,孩子会重复他们的行为,甚至会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人,都渴

望被他人看重,因为被他人看重,孩子便会努力。如果你满意孩子的行为,就看重孩子,不满孩子的行

为,就不看重他。孩子为了让你满意,会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口是心非,久而久之,会对你敬而远

之,沉默不语,导致交流障碍。因此,家长必须无条件的看重孩子,孩子就会畅所欲言,渴望与你交流

、讨论、商量,使你和孩子亲密无间、水乳交融、无话不谈。

第三,多给孩子鼓励。时常给孩子说这样的话,“妈妈行,孩子你也行”“妈妈不行,孩子你也行”“

妈妈只能为你做饭,不能替你出主意,孩子你行,你自己为自己拿主意吧”“妈妈的主意值得参考,孩

子你行,你的观点应该考虑”“妈妈能做你不能做的事,孩子你行,你能做妈妈做不了的事”。你只要

尊重孩子,孩子自然会尊重你,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听你的意见。

第四,对孩子说话要客观。因为客观,孩子没有不必要的压力;会感到被理解;愿意和你交流。如果

你主观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必须做第一名”“孩子,你得争分夺秒地学习,不要休息,不要娱乐”

“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应该能做到”……这些话,孩子不愿听,听了也办不到。听到这些话,孩

子“想说爱你不容易”。如果你客观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应该努力,但不一定能做第一名”“孩子

,要抓紧时间学习,也要抓紧时间休息和娱乐”“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不一定能做到,你能做到的

,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到”等等。

儿童教育专家钟祖荣教授指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孩子接受新事物快,往往有自己的

世界、“语言”系统和价值观,父母如果固守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做事方式等就容易和孩子产生

代沟与隔膜。当然,有代沟只要能沟通就行。要走进孩子,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生活,创造对他

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

育儿观念:你在教孩子逃避责任吗?


育儿观念:你在教孩子逃避责任吗?

今天下午放学,我照例在教室门口等待着没来接孩子的家长。看到一位奶奶带着可爱的孙子从我面前走过。因为刚下过雨,地上有点潮湿,忽然她的小孙子不小心一滑,滑出很长的一条线,还好这位奶奶眼疾手快将小孙子扶住,才没有摔在地上。小孙子似乎吓了一跳,立刻哭了起来,奶奶急了,假装用脚使劲踩地面,“奶奶打地,奶奶打地,宝宝乖,不哭了”。说完将立即将小孙子抱起来离开了这个她认为的“是非之地”。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陷入沉思,孩子滑了一下,家长却要打地板,地板又没有犯什么错,它又没有动,有什么责任呢?何况来来往往这么多家长和小朋友,也没有哪位家长和小朋友滑到啊!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家长,孩子碰了头,家长打门;孩子撞了腿,家长打桌子;孩子摔倒了,家长便用力跺几下地板……仿佛是打了门,打了桌子,跺几下地板就能让孩子破涕为笑,打完之后便带着孩子快速离开,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举,其实是在教孩子逃避责任。任何时候犯错,只要找到一个发泄的物体,便可以把错误都归咎在它的身上,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遇到这件事时,首先要让宝贝自己找一找原因,仔细开动脑筋怎样走路才能不滑倒摔跤。如果幼儿实在想不出,家长可以示范引导,而不是像奶奶那样,抱着小孙子快速离开。这样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他还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继续摔跤。只有总结原因才能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

在许多场合,孩子们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比如:扣子扣不好、玩玩具总是拼插不好、折纸时折不好等等,碰到这样的困难时他们喜欢哭或者是发脾气。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在他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帮助的太多,没有给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索的机会?孩子们遇到挫折会哭,是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各项能力发展得还不够,在大人眼中及其平常的一件事,对于孩子来说确是无比艰难。

所以,请在孩子遇到困难之后,先接受他们的烦躁情绪,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失败的原因,并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耐心等待并鼓励孩子对困难发起“进攻”,直到勇敢面对而克服困难。

相信《育儿观念:告诉孩子你可以的》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