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让孩子自由自愿的玩中午孩子睡觉的时候,我又翻了翻小巫的《接纳孩子》。读她的书,总觉得字字都打动我的心。她的文字,清晰地表达了我想要的东西。读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感觉我的眼睛和大脑都很贪婪地吸收里面的信息,大口大口地吞下,觉得淋漓而畅快!其中,有个观点“让孩子自由自愿的玩”深深地打动了我,就是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家长不要盲目地介入,给他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我一边读着这些内容,一边反思着自己。比如,书里举了一个例子:两个妈妈对待孩子玩积木的不同态度。一个妈妈就是坐在旁边,让孩子主动探索。孩子失败的时候甚至是发脾气的时候,始终给以微笑。直到孩子通过尝试成功的时候,妈妈给他了一个大大拥抱和表扬的语言。而另外一个妈妈,从孩子拿到积木那时起,就坐在孩子的身边,不停地告诫孩子应该怎样怎样做,孩子不按照大人的思路去做,就去阻止孩子甚至批评孩子。以至于最后,和孩子发生激烈冲突的情况下,终止了玩积木。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总像第二个妈妈那样,去干扰孩子呢?干扰孩子的实质是,大人害怕孩子遭遇挫折,大人在回避孩子的挫折,大人太急于功成,从而不断地干扰他。干扰孩子的结果是,孩子丧失了对该事物的兴趣,封闭了孩子的创造力,降低了孩子的责任心。成人的介入,真的是把孩子的世界搞得非常混乱!因此,让孩子自由自愿的玩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日常生活都在我们的设计中,孩子都按大人的思路去做事情,孩子就丧失了思维发育的活力!但是,反过来想,第一个妈妈的情况其实也是非常理想的。现实情况下,很多时候是,孩子如果自己探索不成功,就发脾气,或者终止探索过程开始摔打玩具。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直坐在旁边微笑着看着他,可能做不到!这一方面可能需要我们更加有耐心,另一方面需要我们的介入了。这种介入一定是引导他思考,看看他之所以没有做成功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给与提示。或许孩子在我们的引导下,又开始对玩具产生兴趣,自信地继续探索。这可能就是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适当的时候给与孩子适当的引导,来帮助他达到“跳一跳才能达到的水平”!但是,有些时候你拿不准如何引导,宁愿不要介入孩子!
育儿观念:打了不改为什么还打?
那天是我在幼儿园门口值班(接待早上入园的孩子),当快要关门时,一个小班家长拽着哭闹的孩子走了过来,我赶忙上前抱起孩子,还没等我抱稳,家长照着孩子的屁股就是一巴掌,我有些生气了:“孩子犯了什么错需要用到打?”家长看看我不好意思的说:“天天要玩具,不给他买就哭,打了不知多少次就是不改,真没办法”说完就走了,看着家长漫不经心的表情,再看看孩子委屈的样子,让我说不出的痛心。
既然不知道打了多少次,这说明打了也没起到什么作用,换种说法你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既然出错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打继续犯错?
正巧,过了几天我们班王柏森也出现了这种打了又打还是改不了的情况。放学时妈妈气呼呼的把他拉到我跟前:“整天就想要买大爆丸,家里有许多了,还要!”柏森眼睛里还挂着泪,看样子刚刚被“修理”了一顿,他一脸不服气的说:“不买我就不走了!”说着把手里的玩具扔到地上,先是坐在板凳上左拧右拧,后来干脆躺在教室里打滚,妈妈又要抬手打他的时候,被我拦了下来,我蹲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说:“你的玩具已经很多了,而且还有一些买回来的玩具你都没有玩过,所以那个大爆丸是不会给你买的。我们现在可以走了吗?”他眯着眼见我上前关照就继续边哭边打滚,我和他妈妈就像没事发生一样转过身去聊着天,就这样经历了几个来回,这次我又叫他,他显然已经很累了,伸着手让我拉起来,我们什么都没有多说,然后柏森跟着妈妈回家了。
过了几天,妈妈来送柏森时看到我惊喜不已,说从那以后只要我们说出不买东西的理由就不再坚持买了,有事情还会主动找大人商量。这次我既没有打也没有骂,就这样解决了。
不是只有打孩子才会让孩子听你的话,打孩子产生的所谓“听话”效应,其实就是一种不可反抗的“屈从”,孩子的想法根本得不到实际的共鸣,所以干脆屈从。长此以往等孩子长大后有两种可能:要不叛逆,要不没有主心骨。
自古以来都流行一句话“不打不成材”,这句话的效果可想而知,因为我们这些80后的许多家长都有这方面的体会。本来我们要用爱心呵护的小苗苗不断地受到鞭打还会长成参天大树吗?这简直就是摧残,是我们至今为止没有停止的封建陋习。孩子是弱势群体,更多的应该是受到我们的保护和关爱,不听话肯定有原因,找准那个原因才是关键。孩子也有反驳你的权利,有时你也会有错,家长要不说忙没时间、要不就以高姿态说“我没有错”为借口打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你教会了孩子什么?恐怕只有至高无上的唯我主义吧。
在这里我要呼吁家长多思考:打了不改为什么还打?你的手不疼吗?多替孩子想想吧,不妨你也蹲下来试着和孩子沟通一下,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说谎”这个问题。
我完全同意哲学家罗素的说法:“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许多心理学家也认为:孩子说谎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和我熟悉的妈妈为了教导她的小女儿绝对不能说谎,向小女孩讲了许多说谎的坏处,她努力让孩子相信,一次小小的谎言到最后会让人犯下一连串错误,好比一句谚语所言:“说谎会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这位妈妈自身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参加音乐会,她委婉地推脱说:“啊!真不好意思,我头疼得厉害,实在没办法去。”谁知,电话还没讲完的时刻,就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她赶紧冲过去,只见女儿双手捂脸,整个人痛苦地跌坐在地。“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小女儿连看都不看她,只是哭着回答:“妈妈说谎!”
就这样,小女孩对妈妈的信任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了,一道隔离的高墙横亘在成人和小孩之间。这种隔膜日积月累,越来越厚,直至代沟形成,从此孩子把父母的教训当作耳旁风,因为他们看到了大人在生活中言行不一的“真相”。
事实上,那些总是不厌其烦教导孩子一定要养成诚实习惯的父母们,都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孩子包裹在层层的谎言之中。这些谎言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可以看作是大人故意编织的“谎言圈套”,其作用就是迷惑和欺骗自己的孩子。比如许多父母总是告诉孩子圣诞老人和妖魔是存在的,天上有神仙和小天使等。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没有任何促进,反而有很大的阻碍。
一个小女孩的爸爸是一名牧师,她每个礼拜天都会到教堂里听爸爸布道。牧师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穷人和受苦难者也是上帝的子民,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永生,对穷人和苦难之人就必须呵护。”小女孩被牧师爸爸的布道感动得泪流满面。
然而,当离开教堂在回家的路上,牧师的女儿看见路边有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身上有许多伤口。牧师的小女儿跑过去,爱怜地拥抱和亲吻了这个小女孩。这时,牧师和他的太太简直吓坏了,一把抓回了他们穿戴整洁的漂亮女儿,一边急急忙忙走开,一边责骂孩子的行为。回到家,牧师太太赶紧帮小女孩洗了个澡,全身的衣服也重新换了个遍。其结果呢?事情过后,小女孩再听她爸爸布道时,就像听其他故事一样,已不再有任何感动。
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大人自以为是的态度以及那些错误不当的行为,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大人是虚伪的,这种虚伪让孩子感到了绝望。这些隐藏的冲突和矛盾,总有一天会引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父母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孩子对他们原有的信任,并且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也一道消失。
在这种和大人的对立冲突中,孩子的心灵首先会受到伤害,然而许多父母仍然把对孩子的压迫误认为是爱的表现,因此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如今许多医生开始了解,孩子情绪失调的首要原因,源于幼儿时期受到的压抑。孩子在幼儿期的一些征兆,例如失眠、做噩梦、消化不良和口吃等,通常都是情绪失调的结果,而这些伤害将伴随孩子进入成年期。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受压制的精神重获自由,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和身体一样茁壮成长。
育儿观念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而孩子的健康、聪明需要父母的辛勤培养和教育。人们不是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所圈、所点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说明教育的重要。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行为的发展。良好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头脑聪明、积极乐观的人。
但在现实中,家长们往往都缺乏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子过河――凭感觉了。自今年9月我们的女儿阳阳开始幼儿园学习后,我们有幸参加了新生家长培训系列讲座,这些讲座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非常及时也非常有针对性,帮我们解答了许多存在的疑问,也纠正了我们一些认识上的偏误,让我们逐步掌握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又深刻的体会到做一个称职的、让孩子喜欢的父母是何等的不容易。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但要更新观念,走出各种误区,更要做好表率,树立榜样,要以爱的教育来培养小孩。对小孩的各种要求应顺其发展、启发引导、减少压力,多给小孩创造其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s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对幼儿实施教育,不仅在于幼儿园的教育,还应当贯穿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强有力的支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更应与老师密切合作。
育儿观念:走进孩子
“走进孩子”,在前几年我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认为孩子,肯定会听大人话。现在我才明白,现在的
孩子,和我们小时候是不一样。
我的女儿今年11岁,她经常对我说的话不理不睬,有时候还会反抗,我总认为,女儿是处于“逆反期”
,过一段时间会好的。直到有一天,我和她二婶在一起,我才醒悟过来。我的女儿对别人说,家里有个
啰嗦的老妈,处于更年期的老妈,她一刻也不想呆在家里。听到女儿对我这样的评价,我真是伤心,开
始反思自己的教育。难怪女儿最近经常不在家,我必须重视这件事情。
我开始查阅资料,寻找教育的方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的言行。日常生活中,我对女儿要求过
于严厉,特别是卫生习惯上。我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要走进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事情。
首先,我找准时机,同女儿谈心。我真心的向女儿道歉,以后,妈妈不会再用那么霸道的语气同女儿说
话了。女儿也主动向我道歉,说她也会改正的,不应该和妈妈顶嘴。有事情我们好好商量。妈妈都是为
女儿好的,只是妈妈的方式不对。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抽出时间,听女儿讲她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其
它她愿意讲的事情。
专家说:“我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能够换位思维,就能够理解孩子,不误解孩子”。与孩子沟通,
要学会谈心。孩子说,父母听,叫做“谈心”;只是父母说,孩子听,叫做“唠叨”。每天与孩子谈心5
分钟,安静5分钟,让他跟你聊聊天,不带任何个人主张,我听你说。无论孩子说什么话,都不要训斥孩
子。
其次,关爱孩子,不要讲条件。女儿进步了,我表扬。女儿退步了,帮助女儿找不足,鼓励孩子。
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让女儿体会到,妈妈是永远爱她的。当孩子被他人看重时,孩子感到安全,被爱,
被尊重,有价值感;为了再次被人看重,孩子会重复他们的行为,甚至会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人,都渴
望被他人看重,因为被他人看重,孩子便会努力。如果你满意孩子的行为,就看重孩子,不满孩子的行
为,就不看重他。孩子为了让你满意,会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口是心非,久而久之,会对你敬而远
之,沉默不语,导致交流障碍。因此,家长必须无条件的看重孩子,孩子就会畅所欲言,渴望与你交流
、讨论、商量,使你和孩子亲密无间、水乳交融、无话不谈。
第三,多给孩子鼓励。时常给孩子说这样的话,“妈妈行,孩子你也行”“妈妈不行,孩子你也行”“
妈妈只能为你做饭,不能替你出主意,孩子你行,你自己为自己拿主意吧”“妈妈的主意值得参考,孩
子你行,你的观点应该考虑”“妈妈能做你不能做的事,孩子你行,你能做妈妈做不了的事”。你只要
尊重孩子,孩子自然会尊重你,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听你的意见。
第四,对孩子说话要客观。因为客观,孩子没有不必要的压力;会感到被理解;愿意和你交流。如果
你主观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必须做第一名”“孩子,你得争分夺秒地学习,不要休息,不要娱乐”
“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应该能做到”……这些话,孩子不愿听,听了也办不到。听到这些话,孩
子“想说爱你不容易”。如果你客观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应该努力,但不一定能做第一名”“孩子
,要抓紧时间学习,也要抓紧时间休息和娱乐”“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不一定能做到,你能做到的
,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到”等等。
儿童教育专家钟祖荣教授指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孩子接受新事物快,往往有自己的
世界、“语言”系统和价值观,父母如果固守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做事方式等就容易和孩子产生
代沟与隔膜。当然,有代沟只要能沟通就行。要走进孩子,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生活,创造对他
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
育儿观念:是的,孩子不坏
为了活跃学生增添生活色彩,又能教导、启发学生。在午托或课后时间,安排时间让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孩子不坏》。
看了电影《孩子不坏》,其实这些孩子,要的就是关怀、爱、温暖。很简单的东西,但他们就是没有。误入歧途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里缺乏温暖,小小心灵受伤无数,尤其是对父母从失望到绝望到恨之入骨甚至不共戴天,又求助无门,那种痛苦的煎熬只好透过另一个管道来发泄。很奇怪的就是,接触了黑暗,利用黑暗来平衡心理的伤痛,往往就是绝路的开始。孩子会变坏,家庭和父母的关系都是源头,父母爱孩子天下每个父母都知道,但是执行起来的过程中,有那麽多的干扰和影响,正因如此父母要守着一个正确管教孩子的方法是不容易的。
从电影中学生们深深地被主人公所打动。即使输了,我们一点也不气馁。因为我们学会了看好的一面,再坏的事也有好的一面,再好的事也有坏的一面,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正如电影中刘老师所说的,自己变化了怪社会怪父母,他们可以代我们挨鞭坐牢吗?怨恨父母其实是在惩罚自己,自己的前途自己负责。只要没有放弃自己,这个社会也不会放弃你。
我想告诉大家:是的,孩子不坏。只要没有放弃你所相信的,不管什么事一定可以获胜!
育儿观念:孩子也很累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一天的成长。很多点滴都历历在目,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孩子们在幼儿园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到很多知识。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上最聪明的、最能干的。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啊,孩子还是有着自己的童年的,孩子还是有着孩子的天性的啊。他们的天性就是玩耍。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现在的孩子都有着很重的负担,回到家里还得学很多的兴趣班。比如芊芊她回家还得学钢琴、英语这些东西都是很枯燥乏味的,而这么小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一些和自己家庭相匹配的一些“科目”。
很多时候就“减少”了孩子玩耍的时间。可是每次从孩子的眼里都看到了那种“渴望”的眼神:妈妈,我能不能玩会啊?妈妈,我能不能看会电视啊?也许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到底怎么想。只是想着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那样我很没面子的。和他人聊天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了不起。学钢琴、学舞蹈、学美术、须不知孩子已经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多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在幼儿园一大堆的课程让他们头都大了。回家还得继续,试问你们小时候有那么多作业课程吗?知识是应该学的但是也得让孩子喘喘气呀!
多给孩子一些喘气的时间。
家园共育《育儿观念:还孩子自由的天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