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从心底把自己的孩子视作“心肝宝贝儿”、“心头肉”,因此,在很多家庭,“宝宝”之类的昵称自然而然就成了孩子的另一个名字。
其实,“宝宝”之类的昵称产生于婴儿期,它对孩子的心灵抚慰和情感交流类似于无形的“奶嘴”,是伴随着“奶嘴”而产生的,也应该随着孩子的“断奶”而终止。它和奶嘴一样,仅仅适用于只能以哭声或“咿呀”表达感情和需求的婴儿。当孩子能够奔跑、生活自理,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以后,家长就应该理智地改口,称呼孩子的名字。
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孩子的转折期适时改口
如果嫌改口比较生硬,可以在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上学,或假期旅游中开始。因为这些时机都是孩子人生的转折点,孩子将面临在全新的环境与陌生的同伴建立友谊和合作关系,父母在这个时候改称孩子的大名,有助于孩子成长意识的觉醒,增添他步入社会的勇气和自信心。
2.在新学年开始时进行教育
比如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新学年意味着孩子升入新的年级。孩子会感觉自己不是小朋友了,学校也会在不同的年级增设一些家务技能课程和感恩父母的活动。如果父母仍旧“宝宝”地叫着,就会抵消学校教育带来的作用。因此,父母应该跟上孩子成长和学校教育的节奏,在称呼上明示或暗示孩子:他的身份不同了,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3.利用孩子们的理想志愿代替昵称
孩子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或者在作文、日记中,总会流露自己长大以后的梦想、理想。幽默的父母不妨就以孩子的理想代替昵称,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对于长大想当警察的孩子,家长可以戏称“王警察”,对于想当医生的孩子称为“李医生”,想当科学家的孩子可以称为“张教授”……每一种职业都有一种或多种职业精神,如警察的胆大心细、勇敢奉献;科学家的认真专一、思考创新;医生的细心耐心、慈悲为怀等等。这些都可能随着称呼强化孩子长大的意识,为孩子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样板。
一位教师讲解蔷薇的知识后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老师给予赞许。第三个答道:“我想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不带刺的蔷薇。”“你胡思乱想些什么?”老师怒斥道。
而在另一堂美术课上,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他发现有位学生画了个方苹果,于是就耐心地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学生回答说:“我看见妈妈买回家的苹果放在餐桌上,一不小心滚到地上就摔坏了。我想苹果要是方的,那该多好啊!”教师立即鼓励道:“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看了这两个案例,我思绪万千:怒斥学生的老师没有意识到,他错过了发挥孩子想象力鼓励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因此我要说——呵护孩子的创新精神,怀疑精神,让他们在奇思异想的大海中,快乐遨游!
如上例中“无刺蔷薇”、“方苹果”事件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乍一听,似乎有点异想天开,但细想一下,异想天开的背后却往往有其合理的因素,这正是孩子们创新思维的体现,许多伟大的发明最初不也都来自一瞬间的突发奇想吗?大家都知道飞机是莱特兄弟发明的,他们小时候看到月亮挂在树梢的情境,就爬到树上想去摘月亮,但没摘到他们的父亲看到了,并没有因此去责怪他们的顽皮,而是对他们说:“月亮在天上,如果你们能造出一种能载人的鸟飞上天空就能摘到月亮了。”我想莱特兄弟的最后成功和他们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教师一样肩负着如此重大的责任那就是:鼓励学生,让他们创新之花时时开放。
然而有的教师在听到孩子的“奇思异想”后,或用“强行压制提问法”使课堂按照设计好的教案如期进行,或用“标准答案”赤裸裸地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这和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以及个性发展方向都相去甚远。
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其过程也许并不曲折,关健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因此学生的创新意识比他们的发现更为可贵,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们敢做梦,想做梦。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就把每个孩子都当做一颗火种,我们要用爱,用心去点燃她,让她发光发热,终有一天他们会照亮自己照亮世界!
孩子看见饭桌上红红的辣椒,吵着要试一试,看见地上颜色好看的石头,拿起来尝一尝;妈妈买回来一只满身是刺的菠萝,孩子被这个从没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伸手就想去摸一摸……遇到这些情况,作为家长的你,是怎样应付的呢?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的家长都会作出这样的回应:“辣椒辣椒,小孩子不能吃!”然后赶忙把辣椒挪开;“地上的石头这么脏,怎么可以拿来咬,傻瓜!快点把它丢掉!”然后一把抢过石头扔得远远的;“菠萝会刺伤你的小手,等妈妈削好了再给你吃。”然后飞快地把菠萝拿进厨房……这样的反应,你可能以为可以保护孩子,没有什么坏处。但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什么都想“试一试”,这是孩子的探索、创新精神的萌芽,是非常可贵的,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鼓励,反而被压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这样的行为爸爸妈妈不喜欢,是不好的,于是变成什么都不要试,什么都不敢试。
儿童天生就有探索精神,什么都想试一试,而且不会顾虑会不会失败。桌上放着一只红红的塑料苹果,孩子一定会拿起来咬一咬,才能发现这只苹果是假的,于是学会事物不能只看表面:地上有积木块,孩子一定会拿起来咬一咬,扔一扔,然后明白,积木不好吃,但是摔不破……孩子通过这些探索尝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也借由这种探索精神,孩子勇于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去创新、去创造。
试想一想,世界上有哪一件事物的发明,不是人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换来的?没有莱特兄弟冒着生命危险的几百次试验,哪来今天的机动飞机?没有哥伦布置生命于度外的冒险,哪来美洲大陆的发现?还有避雷针的发明,无线电的发明和应用,电灯、电话的发明,哪一个不是不怕失败大胆尝试的结果?
中国人很聪明,可是近百年来,科技的进步却落后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不如欧洲、美国、日本等,我们的创新产品明显少于这些国家,这个事实让我们心痛。其实孩子一生下来,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探索心,关键是父母的教育态度方法,学校教育所鼓励的东西以及整个社会的风气,如果孩子的探索、创新是被鼓励的,而且还想各种办法去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这种天赋就能得到发展;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不被鼓励,而且还被压制,孩子天赋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就会被扼杀。我们的家长、老师、社会制度究竟是鼓励还是压制孩子的创造力?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问题,这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那么,我们有些什么建议,可以让家长和老师有意识地保护儿童的创新精神、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例子:
在美国的小学课堂里,正在上一节课《蚯蚓》,老师拿来一盆蚯蚓,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蚯蚓,请同学们自己上来,每人拿一条蚯蚓。”
同学们都用一张纸,想把蚯蚓托回去,但是,不听话的蚯蚓纷纷从孩子的手中逃脱,有的爬到墙角,有的溜到椅子下面。于是课室里来了个“全场大搜捕。”
这么乱,怎么上课?可是老师并不认为这样不好,他说:“如果上的是关于蚯蚓的课,同学们连捉蚯蚓都没有学会,那怎么能说是成功的课呢?”
过了一会,同学们终于把蚯蚓都抓了回来,老师请他们研究一下蚯蚓,然后说出自己研究的结果。
一个小孩站起来说,“它没有腿,可是会爬。”老师说:“对!”
另一个孩子说:“那不是爬,是蠕动。”
老师说:“对,你说得更准确。”
又有同学说,“老师,我发现蚯蚓是由许多环组成的。”
老师说:“好,你观察得很仔细。”
又有一个说,“老师,我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它是咸的。”
老师高兴地说:“你很勇敢,亲自尝了尝,我不如你。”
又有一个同学大声说:“老师,我把蚯蚓栓在绳子上,然后吞了下去,之后再把它拉了出来,发现它还是活的,说明它的生命力非常强。”
这时老师非常惊奇而严肃地说:“你真了不起!你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为真为你感到骄傲。”
孩子的独创精神,是多么的可贵!老师对他的赞赏,又将对他是多么大的支持!
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可以鼓励孩子的创新精神。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第一,我们要对孩子“让我自己来”、“我要试一试”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帮助。比如,孩子第一次试着爬到攀爬架的最高处,你很担心他的安全,你可以说:“你真勇敢,记住一定要抓紧哦!”孩子要试辣椒,就让他试,如果他被辣得呱呱叫,你可以说:“辣一下不要紧,喝点冰水会好一点。”孩子捡起石头来咬,我们可以问问他:“好吃吗?”孩子摸菠萝,大声喊:“好痛啊!”你可以鼓励他:“你真能干,发现了菠萝会刺手。”
第二,我们要在孩子失败了的时候给予支持。比如孩子试着自己煎鸡蛋(当然,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你必须陪在旁边),结果,大半只鸡蛋掉到锅的外面去了,这时你可以鼓励说,“不错,第一次煎鸡蛋就能把小半只鸡蛋弄到锅里了。”孩子试着自己折飞机,可是飞机飞不起来,我们可以建议说:“把头弄尖一点试试。”切记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讽刺挖苦孩子,那会使孩子的探索热情熄灭掉,也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可怜他,那会使他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empirenews.page--]
第三,我们要在孩子表现出创造力的时候予以赞赏。比如孩子拿报纸来当围裙:把柚子皮扣在头上当帽子;钻进装电视机纸片箱要你滚动纸片箱来玩……这些其实都是孩子创造力的萌芽,你要表现出你的欣赏,还要表现出你有极大的兴趣了解他是怎么做出来的,你的鼓励会使孩子继续创造,乐于创造。
第四,我们可以想些办法来和孩子一起创造。下面是一些利用家里的资源来进行的小创造,你可以试试看。
1、报纸做球。把用过的报纸卷成球状,用彩色纸包一包,变成一个个漂亮的纸球,和孩子一起玩踢球,丢球入篮比赛,扔远比赛等等。
2、信封做手环。把用过的信封剪成一个个的环,然后在上面涂上喜欢的颜色,或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装饰好了之后把它套在自己的手腕上,变成一个个漂亮的手环。
3、纸盒做拉车。用过的鞋盒、牙膏盒等纸盒,在前面打一个洞,然后穿上一条绳子,做成一部拉车。可以在车上放娃娃、货物等,在盒子下面装上轮子就更好。
4、巧用毛巾做游戏。用毛巾蒙住眼睛,爸爸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走到家用品前,让孩子摸一摸,然后说出这件物品的名称;或者拉他走到另一间屋子,问他现在站在哪里?也可以用毛巾遮住好吃好玩的东西,请他伸手进去摸一摸,“把花生摸出来”,“把球摸出来”等等。
这些游戏虽然简单,可是很有作用,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他的思维更活跃,脑筋更灵活,创意更多,快乐更多,自信也更多。
1.让孩子的头脑获得自由
**爸爸平时比较注意给**头脑的自由的,从他上学期起我们从来不布置课外作业,只要求把老师要求写认真专注完成即行。**凡事比较喜欢问为什么?对于**问的问题不管是我们看来是不是幼稚的问题,我们都很认真听他讲,很郑重的回答他的提问。对于我们不会的告诉他爸爸妈妈也不会,但我们告诉**一起看书找答案,所以**现在一遇到问题就会说赶紧去看书找答案。
2.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获得双手获得自由
这一点我们平时也比较注意培养,从小只要是**和**姐姐喜欢干的我们从不阻拦,有时**爸爸对给于**和**姐姐双手的自由都有点过,小时候**喜欢拿着笔画画,经常会在墙上画,我要制止,**爸爸说“墙脏了可以重新涂,孩子的培养过了这点就回不来了。”其实**爸爸的这点我一直是不赞同的,这其实是有点纵容了。平时应该引导孩子画画要在纸上画,这是从前没制定家庭规则的结果。
3.给孩子嘴巴的自由
**姐姐和**从小都喜欢说话,喜欢听故事,他们在家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前提是不许说脏话怪话。
4.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自由
**爸爸这点做的是值得表扬的,只要**爸爸有空,星期六星期天都是**爸爸带他出去爬山,去海边(我们这里靠海、靠山)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爸爸最近还带**玩他自己小时候玩的拱铁环。每年都带他们外地出去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5.给于孩子时间的自由
这点在写作业上原来做的不好,原来我喜欢让他们在我规定的时间写作业,有时侯孩子在我规定的时间段不想写我也不通融,认为这是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学习我才明白要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学习时间,自从前一阵给**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孩子自己做时间的主人,孩子写作业的效率提高,干事的热情也提高,我也从天天催写作业中解放出来。
6.给于孩子充分的民主生活
这点本来做的也不好,前一阵**要去学写字,我送他去了几次,路途太远,我带有暗示性与他商量不去学了,**爸爸为此批评我,说我嘴上是与**商量不去学,其实话语就是不让孩子去,说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就要让他去,路途远点我们家长自己克服。现在是只要**说要做的事,只是在家庭规则、家庭秩序和安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我都让他做,哪怕这事他做错了,我也不反对,只是与他分析错的原因及以后要注意的地方。
现在我还让孩子参与到我们家庭生活中,比如我们家要添置东西,我们都会让他参与进来,培养他的家庭责任感。昨天我送**上学前发现**的2个红领巾脏了,我说我们去重新买一个好不好,结果**说他认为重买一个浪费钱,把现有的两个洗一洗就行了,孩子说的用道理我自然接受孩子的建议。
在以后的孩子教育过程中,我要遵循这些原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如今的儿童,生长在新世纪,许许多多家庭,物质财富均相对丰富,温饱无忧,而且多是独生子女,家中大人多把孩子奉若至宝。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可以自己安排的生活,在孩子没有思想没有行动能力的时候,大人们是没办法撒手,可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为什么我们不慢慢撒手呢?也许我们担心孩子摔倒,担心他们受伤,既然这样,我们凭什么在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要求他们自己去奋斗、去拼搏?大多数家长在抚养孩子的时候,都是把他们像寄生虫一样抚养,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关键问题是当寄生虫长大的时候,家长们又希望这些寄生虫立即成龙变凤,可能吗?
所以,我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个深刻体会是:家长请放手,给孩子点成长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成长道路上的苦与乐吧。
1.多给孩子鼓励少讲失误过错
孩子作为家庭中年龄最小的一名成员,往往却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一般都是家庭谈论、观察的中心。平时带孩子的,多数以妈妈、奶奶为主,所以孩子的话题,也是她们在外交际的谈资。这些本来都很正常,问题在于大人们在谈论孩子的时候,往往都很随意,纯粹是闲聊,根本没想到这时候所说的内容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大人说了,我的这个孩子啊,太调皮,家里什么都敢碰,不管有没有危险,比如插座,他就老想用手摸,出了事怎么办啊?可谁也管不了,太让人操心了!说这个话是不是很平常?可孩子听了会怎么想?他就会认为,我原来就是调皮的孩子啊,原来他们管不了我啊,关键是我也没遇到什么危险啊,所以他就会这么一直做下去。
下次谈论的时候大人还这么说,小孩越就这么做,慢慢就成习惯。这个过程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大人起了决定性作用,从心理暗示,到心理引导,最后进行强化形成。如果大人能注意这点,在谈论的时候,发现小孩在旁边,就这么谈论:我这个孩子啊,好奇心重,看到什么都愿意碰,但他特别聪明,知道有些物体危险,比如看到插座,总想碰,不过就是不伸手,可机灵呢!如果孩子听到这么评论他,就会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可以碰的,有危险,机灵的孩子就不乱碰,幸亏我那次碰了大人没看到,以后我得当机灵孩子。同样的事情在闲聊,给孩子的影响肯定不一样。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舆论引导至关重要。尤其父母在评论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加强正面引导而不要强调失误过错。
2.好习惯胜过万贯家财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开始步入学习阶段,大人们开始为孩子策划未来,这时候的家庭教育任务最繁重,我总结了一下,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强制定型,平等沟通,培养习惯。强制定型的意思就是大人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努力方向,这时候的小孩,玩心重,对事物似懂非懂,所以得靠大人来定型,大人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定型时尽量客观,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定不要掺杂主观情绪,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孩子们虽然小,似懂非懂,但已开始有意识的分析判断事物,大人们不能总感觉他们不很懂而不与他们交流。不仅要交流,还要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对事物的判断,然后以朋友的身份来引导。
如果自己的孩子愿意和别人聊天沟通而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家长一定要反思,肯定是自己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多数情况是家长摆出长辈的身份或者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或知识层面来看问题。培养习惯,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孩子一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比如专注、谦恭、坚韧、勤奋等等,家长们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仔细观察,发现好的习惯一定多鼓励,发现不良习惯一定要想办法尽快引导,可以这么说,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胜过留给他们万贯家财。
3.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
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每个孩子的教育也不会一成不变,从原则上讲,我以为孩子的教育越小越宽松,越大越专注。小的时候给他们点自由,大的时候多给予指导。我估计不少家长困惑的是当孩子有思想的时候,根本不听大人的指导,这个现象其实最好解决,问题不在孩子,在家长,这些家长可以扪心自问,你研究过心理学吗?研究过与孩子沟通的内容没有?研究过沟通技巧没有?
家长研究比较多的除了自己的工作就是孩子的吃穿。时代进步了,当吃穿不是问题的时候,思想就是根本。身教重于言教,别怪孩子们,从我们做起,多看书,多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都能够培养出有学识,有修养的下一代!
那时候,两个男孩都还小,三四岁的样子,一起挖土扬沙,互相争抢玩具,几天见不到彼此还挺想念的。他们性格相似,都有点胆小;爱好差不多,不太爱追打跑跳,都喜欢玩安静的游戏。
后来他们就很少在一起玩儿了,文文妈特别在意儿子的发展,先后给他报了速算班、绘画班、轮滑班、电子琴班。后来上学了,又开始上表演班、英语班、作文班以及各种文化课班。他的业余时间绝大部分都在这些特长班中度过,再也没空儿跟玄玄在外面玩了。
玄玄妈比较懒散,刚开始也跟着文文报了绘画板和轮滑班。轮滑学了半年,绘画学了一年,都因为玄玄自己的坚决反对先后放弃了。上学后,玄玄更是什么班也不肯学,妈妈有时受不了周围补课的浪潮冲击,几次跟他商量是不是也多少学点什么?可玄玄态度坚定:不学!看着儿子的成绩还不算太差,玄玄妈也就放弃了,听之任之地随他自由成长。
光阴荏苒,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两个男孩都上了高中,他们意外在同一个班级重逢了。玄玄中考没有发挥好,有点委屈地上了这所排名靠后的省重点。文文的成绩更差,是花钱借读来的。
在高中,无论文科理科,文文学习都十分吃力,经常找玄玄讲题抄作业。在这里,中考马失前蹄的玄玄独占鳌头,两次考试都轻松考取学校第一名。每天放学回家都笑容灿烂,对妈妈说,学习一点也不累,上高中真好啊!
我就是玄玄的妈妈,我为我的儿子骄傲自豪;当然,也为文文深为担忧。
我和文文妈在家长会上相遇,她问我玄玄都补了哪些课程?我说从上小学开始,他就没在外面补过一节课,全都是跟学校老师学的。她万分惊诧,一迭声地夸奖玄玄聪明,然后十分无奈地说:我从小到大对文文倾注了无数心血,各种补课班上了很多,可他怎么就是学不好呢?看来他真不是学习那块料啊!
这样的话我也听很多家长说过,他们殷殷期待望子成龙,付出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却收获不到满意的结果。我也沾沾自喜地庆幸我的玄玄天资聪明。可此刻,看着与玄玄同龄的文文,想起他们相差无几的童年,我忽然意识到,玄玄成绩优异,似乎远远不是天资聪颖这么简单的。当文文们正襟危坐地在教室里跟老师学习各种艺术特长的时候,我的玄玄正在绞尽脑汁地拼图,正在不断变换造型地搭积木,正在手指翻飞地剪纸折纸;当文文们背着英语单词、学习作文技法的时候,我的玄玄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金庸小说,正在看着电视里的艺术创想和动物世界……
文文们的思维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中早早被固定化、格式化了,他们习惯了被动接受各种知识文化,他们的思维是别人给予的,慢慢地就已经不会独立地、有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了。而玄玄呢,尽管他没有掌握什么“特长”,但他的思维是自由的,是属于他自己的。也许就是在这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发展了思维吧?随着知识的加深,他的思维也能够同步生长,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思维不是知识,没法学习领悟;思维也不是文化,不能浸润熏陶。思维是人脑各种能力的综合,它无踪可寻,却更需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和发展。聪明不仅是天生的,也有后天的成长和历练。
我庆幸自己无心插柳,让孩子享受到一个快乐自由童年的同时,更能让他的思维茁壮成长。
一、对孩子来说,他们想要的自由是什么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孩子们从小到大,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成长,作为家长要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个玩具,上了发条后放在地上,它就会慢慢动起来,而且从玩具里面会发出一种很好听的声音,我儿子在玩的时候就很好奇,这声音是从哪儿来的呢?他就会把玩具拆开,找“声音”,我没有阻止过他,让他自己去琢磨。这样的事情很多,他也拆了很多很多玩具,他那时还说过,他长大了想当修理工呢。孩子再大一点,比如在买他穿的衣服方面,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会说,妈妈,再去给我买衣服的时候叫上我,我要选我喜欢的。还比如,理什么样的发型,他也要自己去和理发师商量,我的意见就是只要学校允许就可以。这些方面我都会答应他,也会征求他的意见。还有就是关于报不报兴趣班的事情,我都不会主动去给他报。前天,儿子对我说:“妈妈,我们学校又在搞活动,可以参加学习了,有小主持人、篮球、画画等好多。”我说:“你想参加学习吗?”儿子说:“我不想,周六周日都要到学校,太占时间了,没有时间玩。如果是平时,我倒可以考虑考虑。”我接着说:“我支持你,周六周日就是好好放松玩耍的时候,我们不去参加。”所以像这样的事情我都会给孩子选择权,让他自己做主,我都会支持他。昨天我儿子要到图书馆看书,以前都是我陪着他去,昨天他却说:“这次看书,我要自己去,我要独立。”他居然说出他要独立,我心想,他是想要自由呀。然后,我就答应了,和他约定好了时间,看多长时间,几点回来就可以了。以前在育儿方面,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把孩子管教的太紧,没有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在很多方面,孩子自己的事情,基本都是看他的意愿是什么,再去做安排。
二、何为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自由都是相对的,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要对这个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负责任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抱着不伤害不妨碍的心态才可以,都是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的。相反,如果大家做任何事情都不考虑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是否有伤害,而是随心所欲,那就成了绝对自由,我们这个社会将会乱套,每个人都会受到伤害的,这是大家都不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说的自由是相对的。
三、如何理解家庭民主和相对自由的关系?
我所理解的家庭民主是,作为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对关于家庭的事情和牵扯到每个成员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表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每件事情,大家都要坐下来,摆在桌子上,共同商量,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我想这样,所做的决定才能很好的去实施。像我们家里的家庭规则,就是经过大家商量后,形成文字的,某个时间段做什么做什么,这样大家才能去遵守和施行。民主化的协商制定出的相应规则,这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接受的。所以说家庭民主和相对自由是相辅相成的。
四、培养孩子秩序感时,遵守纪律和家庭规则与自由有哪些冲突?
说到这个冲突,我觉得有很多时候都会体现出来,比如说,我们家的家庭规则,明确中午孩子要弹琴,但有时候,儿子就会说,我现在不想弹,下午回来再做这件事情,我会安排好的。他这样一说,就发生冲突了,他既然提出来了,作为家长也不可能强迫他去完成,那只有答应他了。还有就是,我们家每个周末都要全家野外活动,但有时孩子为了和朋友玩耍,他会拒绝不去,我们也答应他。这样的冲突一星期也会出现一次左右,不知我这样做合适吗?
小孩子经常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逛公园时问“大树的影子,为什么比大树长呀?”坐火车时问“窗外的大树,为什么向后跑呀?”水壶里的水开了,问“为什么咕嘟咕嘟地冒泡呀?”打开冰箱问“为什么电冰箱里会结冰呀?”等等。遇到什么事都好问个“为什么”,追根寻源,弄个明白,这是孩子的天性。
在家长没有琐事缠身,或心情好有兴致的时候,一般还乐意回答孩子提出的种种问题,能耐心地给予解释和说明。而在家长心烦意乱或有事情缠身,或不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往往很不耐烦,甚至粗暴地训斥孩子:“去去去!你怎么那么多的‘为什么’?别烦我!”无名火把孩子弄得个莫名其妙。这是很不应该的,也是很有害的。
其实,孩子好提问题,希望弄清楚“是什么”或“为什么”,这表明孩子有好奇心,兴趣广泛、浓厚,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求知欲旺盛。
学问,学问,勤学好问。
常言说:学问,学问,勤学好问。只有求知欲旺盛,善于思考、好学的人,才会好问。古今中外,凡是在学业或事业上成功的人,一般都是既勤学,又好问。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根据自己做学问的经验,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主张,把“好问”看成是一种美德。据记载,孔子“入大(太)庙,每事问”,能身体力行,给弟子们做出好榜样。当别人讽刺他时,他还坚持认为“不知而问”是一种美德。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得意门生颜渊,不仅能做到“学而不厌”,虚心向他的老师孔子学习,并且还能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寡”,向在学问上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因此,受到孔子的赏识和赞扬。
古今中外的学问家,都特别推崇“好问”的品质。
清朝文学家郑板桥说:“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清朝著名散文家刘开撰写过一篇专门论述好问的文章,名为《问说》。文中说:“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并且也主张:“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
要特别珍惜、精心呵护孩子的好问的精神。
好提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家长能耐心地、准确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孩子获得知识,还会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进而激励孩子好学、多思。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好问,珍惜孩子好问的精神,并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好问精神。
在清朝,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名叫戴震。他一生在许多学术领域内都很有成就,是著名的汉学家、哲学家、数学家、训诂学家、教育家。戴震并没有什么天赋的才能,开化得也比较晚。据记载,他九岁才会说话,十岁入私塾读书,是智力发展较为迟钝的孩子。然而,他的记忆力却很强,文章只读一遍,就能背诵下来。这是为什么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有一次,私塾老师讲《大学章句》这本书。老师说:“这一章叫《经》,是记载孔子的话,由他的学生曾子记录下来的;以下十章叫《传》,是曾子本人的见解,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
戴震听了,有所不解。于是便问道:“老师,你这样讲,有什么根据呢?”
“这是朱熹说的呀!”老师理直气壮地说。
“老师,朱熹是什么朝代的人呀?”戴震又问。
“是南宋时期的人哪。”
“那么请问老师,孔子和曾子又是什么朝代的人呀?”
“他们二人都是周朝时期的人呀。”
“周朝和南宋,这两个朝代相隔多少年呢?”
老师屈指一算,说:“差不多有两千多年。”
“既然相隔那么多年,朱熹所说的有什么根据吗?”
戴震一连串的提问,把老师都给问住了,老师无言以对。但老师并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热情地称赞他说:“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教育者要以豁达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好问精神
学生把老师给问住了,老师为什么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学生呢?这不仅是因为戴震好问,求知欲旺,更重要的是因为戴震善于思考,思考得深刻。他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水平是很高的,没有做深入的思考,是提不出来的。戴震能提出那么多的问题,表明他不满足于“知其然”,而是还要“知其所以然”,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而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这种“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因此,受到老师的高度赞扬。
家长应当像那位私塾老师那样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即或是被孩子给问住了,也要热情鼓励孩子好问的精神,保护孩子的好问的积极性。因为孩子提出的问题能把老师和家长给“难”住了,反映孩子思考的问题有深度,这是好事。家长可不要由于被孩子给难住了,碍于自己的面子而伤害孩子。
记得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当年在唐山一个铁路学校任教时,他考学生,不固守传统的考试方法,老师出题让学生回答;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叫学生出题,由老师来回答。老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给学生打分。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刻,就给打高分;提出的问题肤浅,就给打低分;如果学生提出的题把老师给难住了,就给打满分。这种别出心裁的考试方法,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努力学习、深入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家长也要以这样的态度,可不要随意打击孩子好问的精神。家长必须明白,扼杀孩子好问的精神,很容易,一次就够;而要重新唤起孩子好问的精神,那可就难了。家长可要小心翼翼,精心呵护孩子好问的精神
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大好的天气,心情也跟着清朗。早上五点起床,冥想加活动半小时很快的消耗掉了。早早的把橙子送到了学校,按照昨日的约定交给他一元钱,看着橙子的心满意足,我心里一阵窃喜。橙子对钱的是有概念的,不知因为处女座的原因还是老夫子的遗传,总之很上心。过年时近万元的压岁钱都是他自己保管着,本来要存银行,可无奈我们总是和他借,前天晚上说到这件事,橙子还不满意的说:我有些生气。呵呵。他倒像是我们的小管家。
对于钱,我们没有刻意的去告诉他,只是因为家里财力有限,我们总是买最需要的东西。大概五六岁时我陪着他读了《小狗钱钱》,也就是在那时,我才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因为在家里最没有理财观念的就应该是我吧,头脑一热,冲动时总败些银子。好在没有遗传到橙子的身上。那天晚上我俩聊天的时候谈到了物质与精神,橙子说班里有个孩子家里特别的有钱,看的书特别多,所以词汇量大也是自然的,人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丰富的。所以语文也就学的很好。
还有一个女孩子,穿着很朴素,物质生活不太丰富,可也是看了很多的书,精神世界是极丰富的。这是橙子第一次和我谈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让我眼前一亮,感觉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恰巧最近总读到丰子恺先生的有关人生三境界的论断,于是就和他聊起来。我告诉橙子丰子恺眼中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物质生活、第二是精神生活、第三则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他说: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这里头,脚力大的人还要往第三层走。
橙子说:在咱们家,妈妈的精神世界最丰富,爸爸其次,我最少数。我说:为什么呢?你的精神世界也丰富呀,每天看很多书,还有那么多的思考,我想我们比你丰富的也只是经历的时间。我告诉橙子,尽管我们的物质的世界不很丰富,但也足以满衣食无忧。同时我们还有条件尽可能去丰富全家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已是幸福的。但这个精神世界丰富与否,拥有多少书绝不不是衡量标准,书是为来消化的,不是量化的。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那我们的精神世界一定不会贫乏。
用外在的物质衡量自已和别人是现代人的通病,人似乎越有钱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总看到自己缺的那部分,不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需要的就是内观,知道自己是什么,有什么,需要怎么做。我是一个无知的人,但我傻人傻福,有着爱我和我爱的家人们,帮助我成长的周围人和环境。我要做的就是用心去善待我所拥有的一切。我要和橙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明天是周五,上课的时间又到了,好期待。加油!!
喜欢《还孩子的精神自由》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